静脉肾盂造影在肾脏及输尿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静脉肾盂造影与肾盂尿成分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静脉肾盂造影与肾盂尿成分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静脉肾盂造影与肾盂尿成分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静脉肾盂造影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上诊断肾脏疾病的检查手段,其通过注入造影剂使肾盂、肾乳头和输尿管等部位显影,从而对肾脏结构和功能进行评估。

而肾盂尿成分浓度则是人体内肾脏排出的尿液中不同物质浓度的一个反映,其与肾脏疾病有着紧密的关系。

因此,探究静脉肾盂造影与肾盂尿成分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静脉肾盂造影与肾盂尿成分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并初步探究其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作用,为肾脏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对象和标准选取有明确肾脏疾病诊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有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

标准为基本符合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二)研究内容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后,获取造影图像,通过图像分析工具进行分析,记录肾盂、肾乳头、输尿管显影情况,分析肾脏结构和功能。

同时,分析肾盂尿成分浓度,包括尿酸、肌酐、白蛋白等指标,研究其与静脉肾盂造影结果的相关性。

(三)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静脉肾盂造影与肾盂尿成分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适当的模型进行预测。

四、研究预期结果及意义研究预期可以发现静脉肾盂造影与肾盂尿成分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并初步探究其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作用,为肾脏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供新的技术和理论支持,有利于提高肾脏疾病的诊治水平,同时也可以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引导。

静脉肾盂造影在肾脏及输尿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静脉肾盂造影在肾脏及输尿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静脉肾盂造影在肾脏及输尿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在肾脏及输尿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為临床提供更多诊断依据。

方法:为85例经彩超及CT诊断并有阳性体征及临床表现的泌尿系患者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分别摄取腹部平片、7、15、30、45 min及解除压迫后X线平片各一张,肾功能不佳者加拍60、120 min平片,对平片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输尿管结石28例,肾结石11例,肾盂积水23例,肾结核6例,异位肾3例,肾占位3例,单侧肾缺如2例,重复肾伴双输尿管2例,双肾盂单输尿管1例,马蹄融合肾1例,输尿管肿瘤1例,一侧肾显影延迟及不显影者4例。

结论:静脉肾盂造影对泌尿系疾病显示率高,能动态显示肾脏排泄功能,并能观察到输尿管的走行及变异现象,是泌尿系疾病观察、诊断和治疗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

标签:静脉肾盂造影;X线平片;泌尿系疾病静脉肾盂造影(IVP),是泌尿系疾病的最常用检查方法之一,由于其在判断肾功能、了解集合系统及输尿管形态及动态观察等方面效果良好,多年来被各级医院广泛开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85例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病例,对其在泌尿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并与彩超、CT等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2年5月-2012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放射线科行静脉肾盂造影的85例泌尿系患者,其中男52例,女33例,年龄15~75岁,病程数小时至数年不等。

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特征及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异常,经过彩超、CT 检查确认肾输尿管疾病,需静脉肾盂造影进一步明确诊断者。

1.2 仪器使用东芝X线CR摄片机及GE X线DR摄片机,采用动态IVP法。

1.3 方法做好一般腹部准备,常规摄腹部平片一张,用腹部压迫带对腹部加压(具体压力因人而异),静脉注射76%泛影葡胺造影剂20 ml,注射完后保留静脉通道并开始计时(保留静脉通道是为了万一出现过敏反应以便急救),于7、15、30、45 min各摄肾区平片1张,除去压迫带摄全腹部平片1张。

静脉尿路造影

静脉尿路造影

静脉尿路造影静脉尿路造影介绍:静脉尿路造影(IVP)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使肾、输尿管和膀胱显影而达到诊断目的的一种检查方式,是泌尿外科、妇科等常用的检查方法,其特点是痛苦小、诊断效率高,特别是对于泌尿系统结石和泌尿系统排泄功能有着权威的诊断目的。

静脉尿路造影正常值:有机碘液在静脉注射后,几乎全部经肾小球滤过而进入肾小管,最后排入肾盏、肾盂而使之显影,不但可以显示肾盏、肾盂及输尿管、膀胱内腔的解剖形态,而且可以了解两肾的排泄功能。

静脉尿路造影临床意义:静脉尿路造影是“排泄性尿路造影”的一种。

是用以显示包括肾盂肾盏系统、输尿管、膀胱的重要方法,它不仅可给我们提供上述部位的形态、结石在尿路分布关系,而且还可给我们提供分侧肾脏的分泌功能等方面的信息。

主要价值并不在于诊断结石,而在于了解结石对病人肾脏功能的影响,查找容易发生结石和影响结石治疗的肾脏解剖异常,确定结石在尿碧中的相对位置等。

异常结果:(1)尿路梗阻:造影表现为肾盂或肾盂输尿管积水。

(2)感染性疾病:肾结核可见干酪破坏性病变特征,早期结核时造影显示小盏顶端受侵蚀,边缘不整齐呈鼠咬状,与小盏相通的一团或多团边缘不整齐的造影剂积聚,肾盂肾盏边缘不整齐及出现不规则狭窄变形现象;病变发展,肾实质及肾盂肾盏广泛破坏,常不显影,或隐约可见积脓的肾盂肾盏同肾实质的脓腔相汇合而难于分辨。

(3)肾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肾实质肿瘤可见肾影局部凸隆增大,肾盏肾盂变窄、变形、分离和移位。

恶性肿瘤还可见肾盂肾盏变僵直和边缘不整齐。

肾盂肿瘤主要显示为不规则充盈缺损,肾盂肾盏移位多较轻,肾外形多无显著凸隆改变。

肾囊肿,肾盏的压迹多呈弧形,边界锐利,肾盏顶端完整无侵蚀。

多囊肾肾影常显著增大,肾盏普遍分离并伸长,伴多处边缘光滑的弧形压迹;压迹常为多方面的,且多为双侧性。

静脉尿路造影注意事项:检查前禁忌:检查当天早餐禁食水,肠道准备同尿路平片检查。

不合宜人群:造影剂过敏、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的病人。

静脉肾盂造影

静脉肾盂造影

静脉肾盂造影(简称IVP)
静脉肾盂造影又称排泄性尿路造影,能显示尿路器质性病变并且能观察肾功能变化,泌尿系统结核、肿瘤、慢性炎症。

在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中是最常用且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

静脉肾盂造影对判断泌尿结石位置,肾盂积水的情况;对泌尿系占位性病变、先天性异常及外伤炎症的诊断都有一定的价值。

它是通过静脉内注入含碘造影剂达到肾盂、输尿管、膀胱等泌尿系器官而显影的一种检查方法,能显示尿路器质性病变并且能观察肾功能变化,泌尿系统结核、肿瘤、慢性炎症。

【检查前】
1.造影前三天,禁食产气的食物,如奶类、豆制品、面食、糖类等。

2.造影前一天晚上,需进行肠道准备,目的是为了将肠道内的残渣排出,清洁肠道。

肠道准备方法:(1)造影是次日上午,造影前晚口服硫酸镁60毫升,口服硫酸镁后一小时大量饮水,大于800毫升。

如口服泻药后未解大便,应通知医生,给予灌肠一次。

(2)如造影是次日下午,造影检查当日上午口服硫酸镁60毫升,口服硫酸镁后一小时大量饮水,大于800毫升。

如口服泻药后未解大便,应通知医生,给予灌肠一次。

3.造影前禁食6小时,禁水2小时。

4.造影前需排尿、排便,使肠道、膀胱空虚。

5.造影前需做造影剂过敏试验。

【检查中】1.检查时需要腹部加压,如感觉松紧不适宜,请与医护人员沟通。

2.高浓度造影剂会刺激血管,如有血管疼痛不适,请告知医护人员。

3.注射
药物时,如恶心、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检查后】1.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

2.观察有无荨麻疹、腹痛等迟发的过敏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静脉肾盂造影(IVP)和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静脉肾盂造影(IVP)和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静脉肾盂造影(IVP)和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摘要】目的采用静脉肾盂造影与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泌尿系统患者进行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价值与差异性。

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集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Meta分析技术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异质性检验,建立相关的效应模型,从结果显示的汇总灵敏度以及特异度中对比静脉肾盂造影技术与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存在的差异性。

结果经过Meta 分析结果显示,静脉肾盂造影技术与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的诊断结果存在异质性,但是存在的异质性均被允许。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在灵敏度以及诊断效果上的确诊率较之静脉肾盂造影要高很多。

结论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的诊断有效率明显要高于静脉肾盂造影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静脉肾盂造影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价值对比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共收集了1990年以来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采用Meta分析技术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异质性检验,建立相关的效应模型,从结果显示的汇总灵敏度以及特异度中对比静脉肾盂造影技术与多层螺旋CT 尿路造影技术存在的差异性。

1.2 方法1.2.1 选取资料内容选取自1990年起的关于MSCTU以及IVP技术的相关资料,并对两种技术的真假阳性值、真假阴性值、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研究对象的数量、年龄等进行预测[1]。

1.2.2异质性检测根据以下公式分析异质性部分所占的总变异的比重,我们将此公式指数成为I2指数。

I2=(Q-df)/Q,Q为常数值,是统计量,df则为自由度,当I²比例大于50%时,则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的异质性比较明显,此时需要进行卡方检测与P值检测[2]。

1.2.3 Meta分析找到效应模型与所选资料进行鼻罩,然后对各个反差的倒数进行研究,计算MSCTU与IVP在汇总灵敏度与特异度、可信区间(95%)存在差异性。

静脉肾盂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静脉肾盂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静 脉 肾 盂 造 影 的 临பைடு நூலகம்床 应 用 价 值
鲁 键‘ , 黄小伟 ( 1 . 陕西省西安西郊纺织 医院 , 陕西 西安 7 1 0 0 8 6 ; 2 . 中铁一局集 团西 安中心医院 , 陕西 西安 7 1 0 0 5 4 )
[ 摘 要] 目的 : 对静脉 肾盂造影的临床应 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 选取 肾脏 患者 2 0 6例 , 随机分为两组 , 甲组 患者 1 0 0例 , 采用 肾脏 C T进行 临床检查 ; 乙组患者 1 0 6例 , 采用 肾脏 C T联合静 脉 肾盂 造影进 行 临床检 查 , 对 比两组患 者 的准确诊 断率 。结 果: 乙组患者准确诊断率显著优于甲组患者 , 两组 比较 , 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P< 0 . 0 5 ) 。乙组 患者操作时 问显著长 于甲组患者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两组 患者均 未发生严重不 良后果 。结论 : 采用静 脉 肾盂 造影 进行检 查可显 著提高患 者 肾盂 性 疾病 、 肾盂静脉后输尿管结石 、 肾盂静脉后输尿管狭窄等疾病 的诊 断率 , 虽然操作 相对复杂 , 但 安全性较高 , 适 宜临床检查 和诊 断
的广 泛 应 用 。 [ 关 键 词 ] 静 脉 肾盂 造影 ; C T检 查 ; 临床诊 断 ; 安 全 性
T h e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o f i n t r a v e n o u s p y e l o g r a p h y
L U J i a n , HU A N G X i a o—w e i ( 1 . T h e We s t e r n S u b u r b s T e x t i l e H o s p i t a l D 厂

静脉肾盂造影名词解释影像

静脉肾盂造影名词解释影像

静脉肾盂造影名词解释影像
静脉肾盂造影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观察肾脏和泌尿系统的情况。

该检查方法通过将造影剂注入患者的静脉中,使其经过肾脏并进入肾
盂和输尿管,然后利用X射线或CT扫描等技术来获取图像信息。

在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前,患者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
身体检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该检查。

同时还需要告知医生有关
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等重要信息。

在检查当天,患者需要空腹,并
且需要排空膀胱。

在进行静脉肾盂造影时,医生会将造影剂注入患者的静脉中。

这种造
影剂通常是一种含有碘的液体或固体物质,在注入人体后能够吸收X
射线或CT扫描等辐射,并产生高对比度的图像。

随着造影剂进入肾脏和泌尿系统,医生会使用X射线或CT扫描等技术来获取图像信息。

通过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可以观察肾脏和泌尿系统的情况,包括肾盂、
输尿管、膀胱等结构的大小、形状、位置等。

该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
生诊断肾脏和泌尿系统的疾病,如肾结石、肾盂炎、输尿管阻塞等,
并且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总之,静脉肾盂造影是一种通过注入造影剂并使用X射线或CT扫描
等技术来观察肾脏和泌尿系统情况的医学检查方法。

该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静脉肾盂造影在当代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静脉肾盂造影在当代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以传 统 的静 脉 肾盂 造 影 至 今 由 于 其 价 格 合 理 和 动 态 观 察 效 果 仍 被 广 泛 应 用 。 现 就 我 院 11 行 静 脉 肾 盂 造 影 检 查 的 病 例 2例 对 其 在 泌 尿 系 疾 病 中 的诊 断 价值 进 行 分析 , 和 B超 检 查 进 行 并
需作 静 脉 肾盂 造 影 的病 人 。 常规 腹 部 准备 后 , 常 规 摄 腹 部 平 片 1张 , 于 注 射 7 % 泛 影 葡胺 造 影 剂 后 分 别 于 7 mn 按 并 6 i、 1rn 3rn 4mn各 摄 肾片 1 , 去 压 迫 带后 摄 全腹 片 1张。 将 拍 摄 到 的 x光 片进 行 分 析 , 出初 步 诊 断 , 和 B超 5 i、0 i、5 i a a 张 除 作 并 检 查 结果 进 行 对 比 。结 果 11 中结 石 4 例 , 中 肾 结石 l 2例 6 其 0例 , 尿 管 结石 1 输 2例 ( 中包括 肾 盂 输 尿 管 交 界 处 结 石 ) 其 , 膀 胱 结 石 3例 ; 占位 6例 ; 肾 肾积 水 7 ; 胱 占位 8例 ; 症 ( 异 或 非 特 异 性 ) 例 膀 炎 特 5例 ; 育 及 位 置 异 常 2例 ; 发 肾盂 血 肿 2
例; 未发 现 异 常 2 0例 。结 论
( ) 脉 肾盂 造 影 对 泌尿 系先 天发 育异 常 的检 出率 较 高 , 其 特 殊 的重 要 价 值 , 对 肾盂 积 1静 有 而
水 原 因的 检 出 率较 低 。 ( ) 脉 肾盂 造 影 对 泌 尿 系 肾 占住 病 变 原 因的检 出 率 明 显低 于 B超 , 对 膀 胱 占位 则 和 B超 具 有 2静 而 同样 的检 出 效 果 。 ( ) 3 静脉 肾盂 造影 对 泌 尿 系 炎症 和 外 伤 的 诊 断 有 一 定 价 值 , 以适 当 选 用 。 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肾盂造影在肾脏及输尿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在肾脏及输尿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更多诊断依据。

方法:为85例经彩超及ct诊断并有阳性体征及临床表现的泌尿系患者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分别摄取腹部平片、7、15、30、45 min及解除压迫后x线平片各一张,肾功能不佳者加拍60、120 min平片,对平片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输尿管结石28例,肾结石11例,肾盂积水23例,肾结核6例,异位肾3例,肾占位3例,单侧肾缺如2例,重复肾伴双输尿管2例,双肾盂单输尿管1例,马蹄融合肾1例,输尿管肿瘤1例,一侧肾显影延迟及不显影者4例。

结论:静脉肾盂造影对泌尿系疾病显示率高,能动态显示肾脏排泄功能,并能观察到输尿管的走行及变异现象,是泌尿系疾病观察、诊断和治疗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静脉肾盂造影; x线平片;泌尿系疾病
中图分类号 r6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3-0065-01
静脉肾盂造影(ivp),是泌尿系疾病的最常用检查方法之一,由于其在判断肾功能、了解集合系统及输尿管形态及动态观察等方面效果良好,多年来被各级医院广泛开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85例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病例,对其在泌尿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并与彩超、ct等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5月-2012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放射线科行静脉肾盂造影的85例泌尿系患者,其中男52例,女33例,年龄15~75岁,病程数小时至数年不等。

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特征及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异常,经过彩超、ct检查确认肾输尿管疾病,需静脉肾盂造影进一步明确诊断者。

1.2 仪器
使用东芝x线cr摄片机及ge x线dr摄片机,采用动态ivp法。

1.3 方法
做好一般腹部准备,常规摄腹部平片一张,用腹部压迫带对腹部加压(具体压力因人而异),静脉注射76%泛影葡胺造影剂20 ml,注射完后保留静脉通道并开始计时(保留静脉通道是为了万一出现过敏反应以便急救),于7、15、30、45 min各摄肾区平片1张,除去压迫带摄全腹部平片1张。

肾功能不佳者,延迟至60、120 min 摄片,对所摄的造影平片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结果,书写诊断报告。

2 结果
85例静脉肾盂造影(vip)结果中输尿管结石28例(其中阳性结石19例,阴性结石9例),肾结石11例,肾盂积水23例,肾结核6例,异位肾3例,肾占位3例,单侧肾缺如2例,双肾盂伴双输尿管2例,双肾盂单输尿管1例,马蹄融合肾1例,输尿管肿瘤1例,一侧肾显影延迟及不显影者4例。

3 讨论
在基层医院,由于设备及条件原因,临床医生只能根据超声、ct 及ivp对泌尿系统相关疾病做出诊断,因此笔者收集了许多病例,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

笔者发现ivp有着明显的优点,如费用低,易操作,能够明确显示肾的功能,显示积水的原因,积水的程度,狭窄的部位,鉴别是异位肾还是肾缺如,另外还可以动态或变换体位观察肾脏的显影情况等[1]。

较大的肾尿酸盐结石由于超声的伪像作用常常很难完全显示结
石的大小、形态以及在肾集合系统中的具体部位和所占的比例,x 线平片和ct又不能显示,ivp则能够根据充盈缺损的形态做出明确判断[2],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肾脏功能良好的肾积水:vip可清晰显示患侧肾盂肾盏的大小、形态及输尿管扩张的程度、阻塞的部位。

肾结核:ivp能显示的较早期异常是肾小盏边缘不整如虫蚀状,当肾实质干酪性坏死灶与肾小盏相通时,可见其外侧有一团对比剂与之相连,病情进展而造成肾盂肾盏广泛破坏或形成肾盏积脓时,排泄性造影常不显影[3],临床诊断“肾自截”,是肾脏无功能的表现,单侧肾脏无功能在实验室检查中很难体现。

肾盂癌:ivp显示肾盂肾盏内固定不变的充盈缺损,形态不规则,肾盂和肾盏可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当肿瘤侵犯肾实质,可至肾盏移位、变形[3]。

泌尿系统的先天异常:较为常见且类型繁多,较常见的急性有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异位肾、孤立肾、马蹄肾等类型,尿路造影多能发现并作出诊断。

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即一侧或双侧肾分为上、下两部分,各自有肾盂和输尿管,ivp则能清晰显示这种畸
形。

异位肾系胚胎发育中,肾上升过程发生异常所至,多位于盆腔,少数位于膈下,甚至后纵隔内,ivp可发现这种异常。

肾缺如临床上均为单侧性,故又称孤立肾,ivp时,缺如侧无显影肾,但不能与其他病因所致病侧肾不显影鉴别。

超声、ct和mri检查能够确诊,健侧肾代偿性增大。

马蹄肾:vip显示两肾位置较低,且下极融合为峡部,肾轴由外上斜向内下,肾盂位于腹侧,而伸展指向背侧,可并有肾积水和结石。

综上所述,静脉肾盂造影是泌尿系疾病诊断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种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佟咸利,倪尔会.静脉尿路造影在特殊病例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6,17(11):623-624.
[2]杨毕军,钟安军.静脉肾盂造影在当代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西南军医,2008,12(3):59-60.
[3]吴恩惠,冯敢生.医学影像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8-272.
(收稿日期:2013-01-16)(编辑:程旭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