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热不要轻易输液

孩子发热不要轻易输液

孩子发热不要轻易输液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孩子一旦发热,家长就主动要求给孩子挂盐水,他们认为静脉点滴越早、抗生素越贵越高级孩子的病就好得越快。有时尽管是孩子第一天发高热,家长也会要求诊疗医生直接开补液。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想法,一般无细菌感染时不需要静脉点滴抗生素,留观补液会增加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补液并非越早越好,也并非用药越贵越好,且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耐药和菌群失调。

尽管很多门诊医生会建议家长不要挂水,因为孩子的病情没有打点滴的必要,但很多家长还是会要求医生一定要给孩子打一针退热针,似乎不打针挂盐水就等于没看病,在他们看来,吃药是完全没有用的。其实退热针成分为安乃近,副作用大,打一针只能退热约3个小时,不建议孩子多打退热针。带发热小儿尤其有高热惊厥史患儿看病时,家长应随身携带退热药并及时给孩子服用。

一次就诊后,孩子的高烧还没退,家长心里更加着急,以为孩子的病情加重了,于是家中的药还没吃完,又去医院看病开药。其实初诊时医生通常给孩子开足三天的药,每天跑医院耗时费力,长达3-4个小时的候诊时间往往让家长筋疲力尽,也不利于患儿的休息和病情康复。如果孩子高热惊厥、精神状态差、咳嗽加重、气急、喷射性呕吐、腹痛,孩子三天高热不退病情加重才需要到医院复诊。

发烧的孩子在家养病期间,有些老人喜欢将发热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小孩吹风。其实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孩子散热降温,而且还易诱发小儿高热惊厥,专家建议适当减少穿衣或松开衣服有利于散热,被子不要盖得太厚,如遇高温天气建议开空调,室温不宜过低,宜保持在28℃左右,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另外鼓励孩子多喝开水,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西瓜、猕猴桃等。

同时,孩子发烧期间不要反复使用退烧药,当孩子体温低于口表38.5℃或肛表39℃时,可以不用退热药,宜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冰帖、洗温水澡或酒精擦浴。

静脉输液、输血反应及应急处理考试题

静脉输液、输血反应及应急处理考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心脏负荷过重反应、静脉炎、空气栓塞。 2.发热反应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病人出现与原发病无关的发冷、寒战和高热等症状。 3.某患者出现循环负荷过重的症状,其中一项处理措施是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流量是6~8 L/分,以提高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湿化瓶内加入酒精使之到达20%~30% 的浓度,氧气通过酒精湿化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4. 溶血反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54分。 1.最严重的输液反应是:D A过敏反应B心脏负荷过重反应C发热反应D空气栓塞E静脉炎 2.输液引起急性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的特征性症状是:B A咳嗽、呼吸困难B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 C 心慌、恶心、呕吐 D发绀、烦躁不安E胸闷、心悸伴呼吸困难 3.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空气栓塞的致死原因是:C A空气阻塞在主动脉入口B空气阻塞在上腔动脉入口C空气阻塞在肺动脉入口 D空气阻塞在下腔动脉入口E空气阻塞在肺静脉入口 4.与输液发热反应原因无关的是:B A.输入药物制剂不纯 B.药物刺激性强 C.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D.输液管附着硫化物 E.所输液体制剂不纯 5.输血引起溶血反应,最早出现的主要表现为:A A头部胀痛、面部潮红、恶心、呕吐、腰背部剧痛B寒战、高热C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D瘙痒、皮疹E少尿 6.发生溶血反应时,护士首先应:E A测量血压、脉搏、呼吸B通知医生和家属C安慰患者、控制患者情绪 D热敷腰部,控制腰痛E停止输血,给患者吸氧并保留余血 7.下列输液所致的发热反应的处理措施,那一项是错误的:E A出现反应,立即停止输液B通知医生及时处理C寒战者给以保温处理 D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E及时应用抗过敏药物 8.下列关于静脉炎的原因错误的是:E A输液时无菌技术不严格B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C长期输入浓度高的药物 D长时间静脉留置硅胶管E输液中针头穿出血管 9.下列哪一项不是静脉炎的表现:C A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B局部组织肿胀、灼热 C常伴有高热、无力等全身症状D局部伴有疼痛E局部组织发红

输液发热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患者发生输液发热反应的应急处理 处理方法 一.病室处理 1. 立即停止原液体输入,更换输液器皿及不同批号液体控制低速,并报告医生。 2.对一般输液发热反应者,遵医嘱给予抗过敏或激素治疗,2h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对寒战及度热着分别做好保暖及降温措施,直至病情稳定。 3.发生严重输液发热反应者立即报告医生,应支走守护,立即給氧,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直至病情稳定,及时严格执行医嘱进行抢救,并抽血标本送培养。 二.输液用具的处理 1.将剩余药液及输液皿,用无菌技术处理后,及时送检。 2.将所用过的消毒碘伏、棉签、配药的注射器、安瓿一并送检( 3.随机抽取同一批号的输液器2-5具,液体1-2瓶送检。 三.科室处理程序 1.发生输液发热反应后,立即上报护理部,按规定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 2.科室严格执行登记制度,并且认真讨论,查找原因,及时杜绝和减少不安全隐患。

应急处理演练记录 演练时间:2015-10-16 演练场景:责任护士巡视病房发现患者发生输液发热反应 演练记录:早上10时,责任护士陶念给予患者输液后20分钟后于病房巡视输液病人,至29床时发现患者面色苍白,畏冷。 询问患者,患者回答:“感觉冷,发抖,抖得厉害。” 陶念立即减缓正在输液的药水,保留通道。同时呼叫另一名护士刘念:“患者可能发生发热反应,赶紧通知值班医生。”并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测得体温为37.5℃。 值班医生立即到达床边询问病情,很快判断为输液发热反应,立即下达医嘱。 护士陶念马上遵医嘱为患者更换液体及输液管,给予异丙嗪25mg肌注。护士刘念再次测量生命体征为血压120/60mmHg,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体温37.9℃。为患者盖好被子,并对患者解释:“您先休息一下,您刚才是发生了发热反应,我们已经给您更换了液体,并用了抗过敏的药物,等一会您就会好些的。”患者点点头镇定下来。护士陶念对患者家属解释了发热反应的原理及预防,并说道:“我们先回去处理用物,等会再过来看您,如果有什么事情请及时按铃呼叫我们。” 陶念整理用物后补全护理记录,并向护士长报告发热事件发生后处理及结果。护士刘念将更换下来的输液器及药液交往药剂科,并取同批号的药液及输液管分别送检。

导致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因素及其预防

导致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因素及其预防 静脉输液是抢救病人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如果输入药物、输液器具或配液加药及滴注过程被热原、细菌及微粒污染,可造成发热反应,不但加重病情,还可引起休克甚至死亡。为有效地减少输液发热反应的发生,同行们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仅对在临床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引起发热反应的主要因素及预防综述如下。 1导致输液发热反应的主要因素 1.1输入液体与加入药物质量 大批量液体虽经严格的质量检查出厂,但仍有不严把各个环节质量关的液体进入临床。如:在运输过程中瓶子之间发生碰撞、挤压,造成裂痕和封口松动而污染。药物贮存的环境不当也会发霉长菌。放置时间过久,药物可发生分解或聚合而产生杂质。许多静脉用针剂也常有不溶性微粒,可通过输液进入体内引起输液反应。 1.2输液器具 带空气过滤装置及终端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虽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减少输液反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的终端滤器对5μm以下的微粒滤除率较低,不能全部滤去细菌。塑料管中未塑化的高分子异物,或因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中切割组装等磨擦工艺带入的机械微粒也能成为热原。如输液前未认真检查而使用包装袋破损、密闭不严漏气污染和超过使用期的输液器亦会引起发热反应。 1.3配液加药中的污染 1.3.1安瓿的切割与消毒不当造成的污染。安瓿的切割、消毒方法不同,造成的玻璃微粒污染程度也不同。割锯安瓿时砂轮与玻璃摩擦,在安瓿局部产生玻璃碎屑和脱落砂粒,割痕越长,玻璃碎屑越多,不溶性大颗粒的数目也随之增加。[2]消毒安瓿后用砂轮在安瓿颈部锯割一圈然后用手掰开,或用无菌持物钳直接将安瓿敲开,是使玻璃微粒污染药液最严重的安瓿切割方法。[3]因此,安瓿的切割及消毒不当,使液体进入玻璃微粒的机会增加。 1.3.2加药针头穿刺瓶塞的污染。针头经液体瓶塞穿刺后,液体有白色块状异物,异物率达15%。[4]同时,配药时针头插入瓶塞的角度、次数及针头大小与液体污染的程度有关。垂直进针容易将针头截面切下的橡皮塞碎屑带入液体中,尤其是多次进针后橡皮塞表面进针空隙增大,凹凸不平,易贴附灰尘、杂质等。尽管进针前对瓶塞表面进行了常规消毒,但随重复进针,仍易将瓶塞表面的附着物带入瓶中而污染液体。 1.3.3加药注射器的污染。对加药后1h、2h、3h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和玻璃注射器进行细菌监测,细菌污染率平均为21.21%,且加药注射器放置的时间越长污染率越高;注射器越大污染率越高;玻璃注射器的细菌污染率明显高于一次性注射器。 1.4静脉穿刺针头斜面滞留微粒的污染 对静脉穿刺后拔出或多次穿刺后更换下来的各型号针头作了观察,发现穿刺针头斜面滞留的微粒成为微粒污染的又一来源。[7]静脉穿刺不成功未更换针头,可直接把针头滞留微粒引入静脉。 1.5 联合用药过多及药物配伍不当 液体加入多种药物时,因反复穿刺瓶塞,导致污染的机会增加。药物配伍不当,使配制后的溶液澄明度受影响,产生结晶或pH值改变。青霉素G溶在葡萄糖中有效期仅2h,青霉素的水溶液放置时间过长还将增加致敏物质的含量,使变态反应的发生率增加。此外,任何稀释

静脉输液中发热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输液中发热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时间:2011-07-12 10:56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240次 [关键词]输液;原因;预防;护理 静脉输液是我国临床医疗服务的重要医疗手段之一,是临床抢救、治疗患者和肠外营养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也是临床护士的重要活动之一。目前,我国住院患者90%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这就普遍涉及输液反应是临床问题之一,它广泛引起临床护理界的重视和讨论,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输液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既与致热源药物环境、护士无菌技术操作有关,同时与患者机体本身的体质状态免疫功能等内因也密切相关。本文着重就输液中热源反应的原因加以分析、预防及护理进行探讨。 静脉输液是将药物和输液制剂直接输入到患者的静脉中,能很快到达患者身体的各个部位,可以用来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酸碱平衡,补充营养,供给热能,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利尿消肿。需要护士系统管理整个输液过程,包括三查七对、液体配置、静脉穿刺、液体输液、过程观察、不良反应的处理,与患者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发生输液反应。 1输液反应的临床症状 当体内输入的药液中热源达到1mg/kg时,患者就会出现与原发病无关的寒战、高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数小时后,患者可自行恢复正常。重者初时寒战,继而出现高热,有的甚至可高达41,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细速等全身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2原因分析 21药物方面的原因:药物的溶液或药物制剂不纯,药物在运输、储存、使用中碰撞,或瓶口松动可能导致漏气,联合用药出现不良的药物配物,及不溶性药物微粒的增加。 22输液器原因:一次性输液器及注射器质量至关重要,即使是质量合格的器材,操作不良及储存时间过长也会造成污染。临床上由于劣质输液器造成的输液反应甚至酿成严重事故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23输液操作原因:输液环境,如输液室和配液室的环境没有定期消毒,空气洁净度不符合要求,细菌菌落超标,部分护士无菌观念不强,不认真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反复多次针刺橡胶及涤纶薄膜,安瓿折断时,产生肉眼看不见的玻璃碎屑脱落进入液体,直接成为不溶性微粒吸入药液。单位时间内输液速度过快,进入肌体热源超标,都可出现热源反应。

输液反应试题答案

输液反应试题答案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 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 2. 输液反应的常见原因有患者因素、(液体与药物)、(输液器材质量)、(配伍禁忌)、(输液速度及环境)、(液体配制程序)。 3.急性肺水肿的病人容易出现呼吸急促、胸闷、脸色苍白、出冷汗,心前区有(压迫感)或(疼痛),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听诊肺部布满(湿罗音),心率快,(心律不齐)。 4.空气栓塞的病人胸部感到异常不适,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二、单选题(20分,每小题2分) 1.输液中发生肺水肿时吸氧需用50%~70% 的酒精湿化,其目的是:E A. 使病人呼吸道湿润 B. 使痰液稀薄,易吐出 C. 消毒吸入的氧气 D.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E. 降低肺泡泡沫表面张力 2.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可能引起什么症状?A A突然胸闷、呼吸困难、咳大量泡沫痰B频繁早搏 C穿刺部位红肿热痛、条索状红线D血压升高 E血红蛋白尿 3.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应立即让病人采取什么卧位?C A直立位B垂头仰卧位 C左侧卧位D右侧卧位 E半坐卧位 4.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时,造成病人死亡的原因是空气阻塞了:C A上腔静脉入口B下腔静脉入口 C肺动脉入口D肺静脉入口 E主动脉入口 5.从静脉注射部位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肿痛等症状时宜:C A适当活动患肢B降低患肢并用硫酸镁湿敷 C抬高患肢并用硫酸镁湿敷D生理盐水热敷 E70%酒精湿热敷 6. 最常见的输液反应是:C A. 过敏反应 B. 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 C. 发热反应 D. 空气栓 塞 E. 静脉炎

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

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是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药物、杂质、药液温度过低、药液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引起。发热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冷、寒战、面部和四肢发绀,继而发热,体温可达41~42℃。可伴恶心、呕吐、头痛、头昏、烦躁不安、谵妄等,严重者可有昏迷、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等症状而导致死亡。发热反应发生的早晚,视致热源进入机体内的量、致热源的性质及患者的个体耐受性而异。 输液反应及预防 发热反应 1.原因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变质;输液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2.症状主要表现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严重者高热达40-41℃),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3.防治方法 (1)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重者须立即停止输液;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针刺合谷、内关穴。 (2)输液器必须做好除去热原的处理。 心力衰竭、肺水肿 1.原因由于滴速过快,在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所致。 2.症状病人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快。 3.防治方法 (1)输液滴速不宜过快,输入液量不可过多。对心脏病人、老年和儿童尤须注意。 (2)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按医嘱给以舒张血管、平喘、强心剂。 (4)高流量氧气吸入,并将湿化瓶内水换成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须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肢体,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止血带应逐渐解除。 静脉炎 1.原因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塑料管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2.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防治方法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为原则。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红霉素、氢化考的松等,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2)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 (3)用中药外敷灵或如意金黄散外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4)超短波理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空气栓塞 1.原因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均有发生气栓的危险。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少,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将阻塞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严重缺氧,而致病人死亡。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主讲人:张燕时间:2017-10-10 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系静脉输液时由、药物、杂质、药液温度过低、药液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引起。 输液反应的原因、症状、预防及护理措施 (一)发热反应 1.原因: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变质;输液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2.症状:主要表现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严重者高热达4 0-41℃),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3.预防及护理措施: (1)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重者须立即停止输液;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针刺合谷、内关穴。 (2)输液器必须做好除去热原的处理。 (二)心力衰竭、肺水肿

1.原因:由于滴速过快,在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所致。 2.症状:病人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快。 3.预防及护理措施: (1)输液滴速不宜过快,输入液量不可过多。对心脏病人、老年和儿童尤须注意。 (2)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按医嘱给以舒张血管、平喘、强心剂。 (4)高流量氧气吸入,并将湿化瓶内水换成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 (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须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肢体,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止血带应逐渐解除。 (三)静脉炎 1.原因: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塑料管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输液发热反应处理

关于输液发热返佣处理程序的规定 各科室:为提高临床医疗、护理工作质量,有效保证病院住院期间的医疗安全,最大限度减少输液发热反应在临床治疗中的发生和和发生输液发热反应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护理部特别发出输液发热反应的处理程序,望各科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一、输液发热反应的处理程序 一般输液发热反应 1、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器封存送检 2、寒战者肌注非那根25-50mg或杜冷丁50mg,若症状不能缓解静注地米10-20mg,病理性发热继而静滴地米10-20mg.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2h测一次T、R、P、BP,发热者头部冰枕,急查血培养。 二、严重输液发热反应(发生休克者) 1、急查肾功能、空气分析、导尿、记24h出入量,无尿者用速尿20-40mg静滴。 2、扩容:晶体:5%扩盐、平衡液、生理盐水等。 胶体:白蛋白、血浆、低右、贺斯等。 3、纠酸:5%SB125-250ml静滴。 4、钙剂:10%葡萄糖酸钙或10%氯化钙10-20ml缓慢静推。 5、血管活性药:多巴胺40-80mg+阿拉明40-80mg静滴,严重时肾上腺素1-2mg静滴。 6、出现肺水肿用速尿20-40mg静推,0.25%氨茶碱0.25静推或西地兰0.2-0.4mg静推,至病情稳定后改用抗生素。 输液发热反应护理程序 (一)病院的护理 (1)立即停止原液体输入,更换输液器皿及不同批号液体控制低速,并报告医生。 (2)对一般输液发热反应者,遵医嘱给予抗过敏或激素治疗,2h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对寒战及度热着分别做好保暖及降温措施,直至病情稳定。 (3)发生严重输液发热反应者立即报告医生,应支走守护,立即給氧,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直至病情稳定,及时严格执行医嘱进行抢救,并抽血标本送培养。 (二)输液用具的处理 (1)将剩余药液及输液皿,用无菌技术处理后,及时送检。 (2)将所用过的消毒碘伏、棉签、配药的注射器、安瓿一并送检。 (3)随机抽取同一批号的输液器2-5具,液体1-2瓶送检。 (三)科室处理程序 (1)发生输液发热反应后,立即上报护理部,按规定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 (2)科室严格执行登记制度,并且认真讨论,查找原因,及时杜绝和减少不安全隐患。

输液的危害你知道多少

输液的危害你知道多少? 在小孩生病发烧的时候,轻易不要小孩给吃退烧药,也不要输液!小孩发烧的时候有个中医告诉我只要你给孩子输了一次液,孩子大部分会1-1.5个月就病,因为免疫功能退化的缘故。告诉各位妈妈退烧的一个方子,是在小孩生病的时候,一个老中医给的。“香菜去叶子留茎和根3-4根白萝卜2-3片生姜1-2片加冰糖加水煮15分钟。待温度适中给小孩喝,小孩喝下去会出汗退热的”各位妈妈们可以试试看,效果非常好。 发改委最近透露2009年中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在西方国家,输液是仅对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使用的“最后给药方式”;而在中国,输液简直成为一种就医文化,好像不输液就治不了病。医药一家的体制导致民众的医疗观念长期受错误引导,以致大部分人患上“输液病”。 知道见效快,不知道风险。1991年7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一篇“在美国求医”故事,一位在美国中国人因流感发烧就诊,医生只开了一个处方让他自己买了一瓶布洛芬;该病人找医生辩论要求医院给予退烧针和输液处理,医生说“中国才作这样处理,美国没有退烧针”。处理发热的关键在于诊断而不是急于输液退热,但一些人过于迷恋消炎药抗生素,这是国内医疗体制的长期误导所致。” 输液将药物直接送进血液,满足患者急功近利心理。输液成为中国独有的医疗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由于输液作为一种持续的静脉注射,和口服药及皮下注射相比确实有疗效快疗程短的优势。口服药物进入胃部后,有一个人体吸收接纳的过程,最安全;打针则是将药水打针到肌肉里,逐步流到血液,产生药效;而用输液方式,进入体内的药没有接收过程口服药物起效缓慢。此外,由于肌肉针又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例如对青少年来说其臀肌发育不成熟,如果打针次数越多就越导致肌纤维坏死,挛缩严重,严重者将会影响骨骼发育,所以在考虑治疗方案的时候医生会选择输液这种既能快速起效又看上去相对安全的疗法。输液之所以快,就是在于药物可以直接进入人体血液,但也就是这种优势成了病人并不知道的风险。 中国抗生素使用率超英美3倍,成输液兴盛推手。而且跟注射的药物多为抗生素有关,可以说,输液在中国的普及是跟抗生素的滥用分不开的。在中国购买和使用抗生素的门槛非常低,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把抗生素当做家庭的常备药,以至于稍有头疼脑热人们就要使用抗生素。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生素医院内使用率是30%。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院内使用率是22%-25%,近5年在中国医院的使用率在67%到82%之间。抗生素加输液带来了一时的快速和少痛苦,让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吃药、肌肉注射等治疗手段,甚至在医院就医时会直接指定医生开抗生素输液用药,这往往让医生陷入容易被误解的处境。 输液存在诸多安全风险。输液方式会导致进入体内的药没有接收过程,省略了体液免疫以及细胞免疫环节,药液直接经由血液进入心脏。要是有伤害,会当即暴发并且十分凶险。据国家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推算,目前中国每年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住院的病人高达250万。而长期输液更会导致一些健康隐患,严重者还会导致癌症。 注射剂微粒会在体内积蓄,常输液体内会长“肉芽肿”。任何质量好的注射剂都达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标准。北京某医院在对“吊瓶”检查中发现,在1毫升20%甘露醇药液中,可查出粒径4-30微米的微粒598个。在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霉素的药液中可检出粒径2-16微米的微粒542个,500毫升药液中就会有20万个微粒。由于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微米,如果经常打“吊瓶”,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心、肺、肝、肾、肌肉、皮肤等毛细血管中,长此下去,就会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微粒堵积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和炎症、过敏等。随输液进入人体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细胞增大,形成肉芽肿。有一学者对一个一生输过40升“吊瓶”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该尸体仅肺部

发热反应 1

一、发热反应1、原因: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如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溶液或药 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2、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 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3、护理:(1)预防: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输液用具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②严格无菌操作(2)处理:①反应轻者,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并及时通知医生;②反应严重者,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二、急性肺水肿1、原因:(1)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 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2、临床表现: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腔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3、护理:(1)预防: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及心肺功能不全患者。(2)处理:①出现上述表现,立即停止输液并迅速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同时安慰患者以减轻其紧张心理。②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L/min,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乙醇溶液,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③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④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min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⑤静脉放血200~300ml可有效减少回心血量,但应慎用,贫血者禁忌。 三、静脉炎1、原因:(1)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 较强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2)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2、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热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3、护理(1)预防: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放慢点滴速度,并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同时,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2)处理:①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溶液行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②超短波理疗。③中药治疗。④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四、空气栓塞1、原因:(1)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2)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3)拔出深静脉导管后,穿刺点封闭不严密。(4)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2、临床表现: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的发绀,并伴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里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这是由于大量空气进入右心室后阻塞在肺动脉入口,使右心室内的血液不能进入肺动脉进行气体交换,引起机体严重缺氧而死亡。3、护理(1)预防: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②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添加药液或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及时拔针。③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立即严密封闭穿刺点。(2)处理:①如出现上述表现,立即将患者置于右侧头低足高们,使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的舒缩,空气被打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②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③有条件可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④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输液反应如何处置

输液反应如何处置 一、常见反应: 1.发热反应:是最常见一种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发冷、寒战, 轻者在38℃左右,重者达40℃以上,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自行恢复正常,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增快等全身症状,常因输入致热原物质引起。 2.血清样反应:通常于用药7—10小时(速发型1—0.5小时)发生, 其症状有发热、关节疼痛、皮肤荨麻疹和其他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短暂性蛋白尿等,严重者可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脑水肿、肺水肿、喉头水肿。 3.过敏性休克:通常在用药后数秒钟即可发生,亦有在数分钟至半 小时发生,此为速发型变态反应,多发生于重复用药者,亦有发生于连续用药过程中,表现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甚至昏迷等。此型过敏多发生在高敏患者身上,抢救不及时易导致死亡,从而发生严重的医疗纠纷。 4.循环负荷过重(心衰、肺水肿)反应:由于输液过快或短时间内 输入过多液体所致。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气急、胸闷、心悸、咳嗽、咳泡沫样痰,双肺听诊出现湿啰音等。 5.血管迷走性晕厥:俗称晕针,主要发生在体虚、精神紧张、焦虑 等患者身上,因周围血管扩张,阻力突然降低,脑血流量减少所致。表现有突然出现头昏、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继而晕厥,意识模糊或丧失,血压下降,脉搏缓慢。此型反应易

和过敏性休克相混淆,但此反应愈后良好,短时间内可自行恢复。 与过敏性休克不同,后者如不及时处理呈进行行加重。 6.双硫仑样反应:用药期间饮酒或酒后用药导致。相关药物有头孢 类、咪唑类、喹喏酮类、酮康唑、呋喃唑酮、氯霉素及甲苯磺丁脉、格列本,笨乙双胍等降糖药。 临床表现有: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恶心呕吐、眼花、嗜睡、幻觉、意识恍惚、甚至休克,血压下降至60-70/30-40mmHg,甚至意识丧失,导致死亡。此反应易误诊为普通的药物过敏性休克、急性冠脉综合症、心衰等,其反应严重程度与应用药物的剂量、饮酒量呈正比。 其作用机制:双硫仑与乙醇联用时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分解氧化,导致体内乙醛蓄积而产生上述一系列反应。而上述的许多药物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故称之为双硫仑样反应,近年来因双硫仑样反应导致的死亡案例时有发生,值得警惕。 二、原因: 1、药物因素:微粒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热原反应、过敏反应,特别是中药制剂,微粒较多。多种药物混合静点,不合理配伍,导致药物有沉淀物出现,成为致热原,过敏原。 2、微生物污染:由于装药器具破损等因素。 3、操作因素:消毒不严密,致微生物等污染药物、液体及注射部

癌症病人为什么会发烧

癌症病人为什么会发烧? 时间:2010-11-08 09:15来源:抗癌在线作者:肿瘤专家组 [ 摘要:] 多数癌症患病者都有过发烧的经历,一提到“发烧”,很多人都不认为是什么好现象,可事实上,“发烧”却是发布健康警告的“好帮手”... 多数癌症患病者都有过发烧的经历,一提到“发烧”,很多人都不认为是什么好现象,可事实上,“发烧”却是发布健康警告的“好帮手”。癌症病人之所以会发烧,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癌细胞影响了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另一方面,大部分病人会因肿瘤本身或接受治疗使得免疫力降低,尤其是白细胞偏低的病人,常因感染引起发烧。 此外,药物反应、自身免疫疾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或癌症本身都可引起发热。 值得提醒的是,很多疾病都会有发热的表现,即使是癌症的高危人群,也不必一发烧就胆战心惊,以为自己就是中了癌症的“招”。那么,癌症引起的发热与普通的发热如何区别呢? 一是癌症发热,即使高热,有时也无特别的化验检查结果,而大多数疾病的发热均伴有白细胞升高和血沉加快。 二是癌症发热不会觉得冷,而会觉得很热。体温一般在37.5—38摄氏度之间。 三是癌症发热时应用抗生素和抗过敏药物无明显作用,但应用抗癌药物后可退烧。 四是在不少时候,癌症发热常为首发症状,其后才出现肿瘤增大。 四类疾病常导致发烧 感染性疾病是导致发烧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大家最熟悉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造成人体感染,都会导致发烧。 但专家介绍说,感染并不是发烧的唯一原因,导致发烧的第二大原因是肿瘤,主要是淋巴、血液方面的肿瘤,例如淋巴瘤的患者,除了高热,往往没有其他方面的表现;而肺癌、肝癌等实体肿瘤,最初会有呼吸道、消化道的相应症状,到了后期,也会出现发热的表现。第三类病因是风湿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病等,患者多会伴有关节疼痛等表现。第四类是体温调节功能障碍,这类患者一到夏天就出现低热。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流程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流程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流程 一、发热反应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患者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轻者体温在39°C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C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处理流程 发热反应轻者,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 发热反应重者,立即停止输液→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做细菌培养,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 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二、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急性肺水肿) 临床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像粉色的雪沫,急性肺水肿之特征样表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处理流程 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立即停止输液→迅速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如果病情允许,可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安慰患者减轻其紧张心理,给予高流量吸氧,6-8L/min,提高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 湿化瓶内加入20%-30%乙醇溶液,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再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稳定患者紧张情绪,扩张周围血管,加速液体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必要时四肢轮扎,有效减少回心血量。 三、静脉炎 临床表现 延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处理流程

浅谈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相关因素与对策

浅谈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相关因素与对策 发表时间:2014-04-29T12:00:17.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2期供稿作者:曾美英 [导读] 静脉输液是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治疗措施。虽然把好了各环节关,但临床上输液反应仍时有发生。曾美英(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武汉 430200)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减少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发生。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及收集整理文献等相关资料。结果药物、输液操作、输液器具、患者等多方面因素均可导致输液发热反应。结论加强监控、严格管理是降低输液反应发生率的关键。【关键词】输液发热反应相关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R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2-0151-01 静脉输液是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治疗措施。虽然把好了各环节关,但临床上输液反应仍时有发生。结合年的工作经验,现对临床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引起发热反应的情况进行总结与归纳。 一导致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主要原因 1药物因素 1.1药物质量不过关药物原料本身含有致热源,液体或药品在生产过程中把关不严,混入了致热源,致热源进入人体导致寒战发热反应。 1.2各种污染护士在液体配置过程中麻痹大意,对液体外观未予仔细查验。未做到“一人一管”“一液一管”,导致配药过程中和输液器被医源性致热源污染输入人体。 1.3药物配伍不当或联合用药过多当配伍剂量大、品种多时,由于药液的的溶解度、酸碱度、放置时间及浓度条件的影响,使配伍后药液发生变化而影响药液质量,当所含热源累加到一定量时,输入体内亦可发生发热反应。 1.4液体与体温温差过大在酷热或寒冷季节,如果存放液体的房间,冬天供暖不足,夏天制冷过度,都会使液体过凉,使液体与人体温差加大,过凉的液体输入人体而导致输液反应。 1.5输液速度过快输液速度过快,在短时间内输入的热源总量过大,当其超过一定量时,即可发生热源反应。 2.患者因素 2.1疾病发热性疾病或体质虚弱、免疫力失调等的患者,可使输液反应率升高,排除药物及操作方面的因素后,判断为病情发展变化所致。 2.2患者年龄老年患者、幼儿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健全,对细菌内毒素敏感性增强,输液反应发生比例偏高,输液时应多关注年老体弱和幼儿患者。 2.3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细菌内毒素有不同的耐受阈值,一些患者体质差,免疫功能低下,对于热原、过敏性物质、微粒反应特别敏感,也是发生输液反应原因之一。 二对策 1准确判断 简单地说,输液反应就是热源反应所致的寒战高热,与“速发行过敏反应”不同,虽然二者在刚发生时都有面色苍白、胸闷、恶心、等前驱表现,但前者发冷寒战更突出,约10-15分钟后面色潮红,寒战过后出现高热,超高热,临床发展以分钟计,与后者相比相对较平稳;而后者的本质是速发型过敏性休克,其前驱症状发生数秒、数10秒后即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冷汗淋漓、瘫倒下去,呼吸浅促、脉搏细速频死感、晕厥、心跳呼吸骤停、是一种骤然衰竭,其临床过程以秒计,与前者相比要急骤的多,无寒战高热过程。2防范 2.1把好药品质量关选购质量保障体系完好的厂家供货。 2.2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检查药瓶有无裂痕;看瓶盖有无松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有无过期,包装袋有无损坏、漏气。如不符要求,不得使用。 2.3液体配伍避繁就简静脉输液时尽量减少药物配伍品种,多种药物配伍易造成微粒、热原叠加而超标引起输液反应,2.4坚持“一人一管”、“一夜一管”。 2.5缩小液体与体温的温差如果液体瓶子太凉就不能急用,这是由于输入的液体与人体温差太大,刺激血管引起血管壁痉挛,出现寒战,体温血压升高。应适当升温最好。 3果断处理 3.1输液反应发生,千万不要拔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一旦拔掉了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 3.2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加药。 3.3吸氧。呼吸困难,发绀者给予氧气输入。 3.4遵医嘱对症处理。 3.5护士将输液反应及处理情况做好记录,对严重输液不良反应者,保存余液,必要时交相关部门检验。参考文献 [1]罗开良;静脉输注葡萄糖对血糖测定的影响[J];重庆医学;1980年06期。 [2]刘和堃;干扰素的生产及其临床应用[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80年02期。 [3]陈再智 ,林万莲;急诊护理——代谢问题J];国际护理学杂志;1980年02期。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主讲人:张燕时间:2017-10-10 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系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药物、杂质、药液温度过低、药液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引起。 输液反应的原因、症状、预防及护理措施 (一)发热反应 1.原因: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变质;输液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2.症状:主要表现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严重者高热达40-41℃),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3.预防及护理措施: (1)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重者须立即停止输液;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针刺合谷、内关穴。 (2)输液器必须做好除去热原的处理。 (二)心力衰竭、肺水肿 1.原因:由于滴速过快,在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所致。 2.症状:病人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

涌出,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快。 3.预防及护理措施: (1)输液滴速不宜过快,输入液量不可过多。对心脏病人、老年和儿童尤须注意。 (2)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按医嘱给以舒张血管、平喘、强心剂。 (4)高流量氧气吸入,并将湿化瓶内水换成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须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肢体,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止血带应逐渐解除。 (三)静脉炎 1.原因: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塑料管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2.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预防及护理措施: 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为原则。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红霉素、氢化考的松等,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小孩高烧建议不要轻易输液吃退烧药

跟某同事探讨,他说前段时间小孩十八个月大,发高烧39.8,登门请教儿童医院某副院长,是不是要输液,院长说你如果输液我要骂死你,若干理由云云,连药都很少吃,物理降温等等,过几天就好了。发烧本是身体的免疫系统抵御病毒的一种很正常现象,这个时候如果马上输液或者吃退烧药强行把体温降下来,免疫能力得不到锻炼,产生不了抗体,而且长期输液以后,慢慢会对药物产生抗药性,以后只能用更大剂量或者其它药物才能退烧。原来用过的药物失效或者收效甚微。最好亲自去请教会对你说实话的较有经验的懂点中医的老医生。听听他的看法。小孩子高烧到39以上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打点滴消炎退烧用的都是些清热解毒的寒凉的药物,脾胃阳气自然受损,阳气受损不能运化水湿,便容易腹泻,只要停止用寒凉药或者输液,不久自然会好, 如果一味输液,久之脾胃阳气大伤,食欲下降,消化功能下降,容易变得体质瘦弱,易生病。或者可以用些温热的比如少量的姜汤放点红糖,温养脾胃的阳气,脾主运化水湿,脾阳充足,水湿运化得利,腹泻自止,可请教中医师其它小方法什么的 但凡住院就得验血验尿验大便拍片,这样才能创收,年终奖金才能多发点,每家医院都是这样,不是验血验尿验大便拍片这些没用,十个之中有一二个需要验一两种的也就差不多了,但是为了创收,就多检查几项,这是常规。医生有的跟护士根本就不熟,才不管你是谁,照坑不误,多输液多捞钱天经地义,不要听任医生摆布,要审时度势小儿感冒往往骤起高热,有时甚至可达39摄氏度或更高。但发

热高低并不代表疾病的轻重。。一些父母担心高热会使小孩“烧坏脑”,这种担心是没有根据的,除非体温持续在42摄氏度以上较长时间。因为体温即使高达41摄氏度,也不会发生脑损伤。。 如果没有感染一般建议不要输液。 现在的无良医生太多,动辄输液,其实对孩子身体非常不好。 我们这次给孩子坚持物理降温,只要不超过38.5度,就一直物理降温,我们相信孩子自身的抵抗力会在此得到锻炼。 我们大约每半个小时给孩子测一次体温,随时观察温度的变化,一旦超过39度,就给孩子用栓剂降温。并随时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若精神状态不好,加之体温过高,那么,就一定要去医院了对婴幼儿,体温在38.5摄氏度以下,应让其自然退热。38.5摄氏度以上,根据情况,适当使用退热药,例如美林、泰诺林之类口服。服药后半小时测体温,退到38.5摄氏度左右就可以了。使用太多退热药,体温退得太快,病还没有好,等药物作用过了,体温还会升回来。对6个月以下的婴儿,使用退热药更应谨慎,以防过量小孩子尽量先吃药,不要着急给他输液,输液用的抗生素对孩子特别不好,而且时间长了产生抗药性,以后生病就不好治了,我儿子两个月时闹过支气管炎,我带他去医院,医师说因为孩子小是第一次生病,所以先吃药,看情况,如果不行再带他去医院,可是孩子奶奶知道了就带我们去医院输液了,输了七天,还拍片子,验血验尿验大便的,孩子多受罪啊,而且后来孩子生病,吃最好的消炎药都不顶事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