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则
对印刷品的质量标准

对印刷品的质量标准印刷品的质量标准。
印刷品作为传统的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书籍、杂志、海报还是宣传单,其质量标准直接影响着信息的传达效果和观赏体验。
因此,对印刷品的质量标准进行严格把控,对于保障印刷品的质量和完整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印刷品的质量标准包括印刷效果的清晰度和色彩的准确性。
印刷品的文字和图片应当清晰、锐利,不应出现虚线、断线等印刷质量问题。
同时,色彩应当准确、饱满,不应出现偏色、脱色等问题。
这不仅需要印刷设备的高精度和高稳定性,还需要印刷原料的质量和印刷工艺的精细控制。
其次,印刷品的质量标准还包括纸张的选择和加工。
不同类型的印刷品需要选择不同质量的纸张,如书籍需要选择适合印刷的纸张,海报需要选择适合展示的纸张。
同时,纸张的加工也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如对纸张的厚度、光泽度、平整度等方面进行加工处理,可以提升印刷品的观赏性和耐久性。
另外,印刷品的质量标准还包括装订和整体成品的检验。
装订是印刷品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使用寿命和美观度。
因此,对装订工艺进行严格把控,确保装订牢固、整齐,不出现漏装、错装等问题。
同时,在整体成品检验环节,需要对印刷品的整体质量进行综合检验,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最后,印刷品的质量标准还应当包括环保和安全方面的考量。
印刷品的生产应当符合环保要求,使用环保的印刷原料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在印刷品的使用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安全性,如对于儿童读物应当使用无毒无害的印刷原料,确保印刷品的安全性。
总之,对印刷品的质量标准进行严格把控,不仅可以提升印刷品的观赏性和使用寿命,还可以保障信息的准确传达和环境的健康保护。
因此,在印刷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质量标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要求,为社会传播和文化交流提供优质的载体。
书刊印刷品检验抽样规则

书刊印刷品检验抽样规则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增加,书刊的印刷质量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书刊印刷品检验抽样规则》应运而生,用于检验和保证书刊的印刷质量。
《书刊印刷品检验抽样规则》是对书刊印刷品检验和抽样规定的系统性介绍,其目的在于推广和完善书刊印刷品质量检验和抽样活动。
《书刊印刷品检验抽样规则》主要包括书刊印刷品检验实施方式及要求、检验抽样及要求、检验批量分类及要求、抽样率及要求等内容。
首先,《书刊印刷品检验抽样规则》指出了检验实施方式及要求,书刊印刷品的检验实施方式分为抽样检验及全部检验两种。
抽样检验是指从批量书刊印刷品中某批次书刊印刷品中抽取指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检测,以检验批量书刊印刷品的质量。
全部检验是指对批量书刊印刷品进行完全检验,以检验其质量。
其次,《书刊印刷品检验抽样规则》规定了检验抽样及要求,检验抽样分为抽取抽样及调查抽样两种。
抽取抽样是指从书刊印刷品的批量中,抽取指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检测,以检验批量书刊印刷品的质量。
调查抽样是指根据《书刊印刷品检验抽样规则》的要求,结合批量书刊印刷品的使用情况,经调查选取抽样以检验批量书刊印刷品质量。
再次,《书刊印刷品检验抽样规则》规定了检验批量分类及要求,检验批量应按照《书刊印刷品检验抽样规则》相应条款,将书刊印刷品分为正常品和涉及质量缺陷的品两类。
正常品是指未发现其他质量缺陷的书刊印刷品;涉及质量缺陷的品是指在抽样检验中,被发现其他缺陷的书刊印刷品。
最后,《书刊印刷品检验抽样规则》规定了抽样率及要求,抽样率是指根据不同情况及类别书刊印刷品抽取的样品数量与批量书刊印刷品总数的比例。
《书刊印刷品检验抽样规则》规定,抽样率的要求根据书刊印刷品的质量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低质量书刊印刷品的抽样率应更高,而高质量书刊印刷品的抽样率应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书刊印刷品检验抽样规则》是用于维护书刊印刷品质量完善抽样检验活动的重要规范,规定了书刊印刷品检验实施方式和要求、检验抽样及要求、检验批量分类及要求、抽样率及要求等内容,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书刊印刷品的质量的重要性。
书刊印刷品检验抽样规则

书刊印刷品检验抽样规则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书刊印刷产品的检验抽样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书刊印刷的成品抽样检查规则。
2.术语2.1单位产品:为实施抽样检查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位产品,以成品“册”(本)、“张”为单位。
2.2 检查批:为实施抽样检查汇集起来的单位产品,称为检查批,简称批。
2.3 批量(N):批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数,称为批量。
2.4 样本单位:从批中抽取用于检查的单位产品,称为样本单位。
2.5样本:样本单位的全体,称为样本。
2.6 样本大小(n):样本中所包含的样本单位数,称为样本大小。
2.7 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的单位产品,称为不合格品。
2.8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批中所有不合格品总数除以批量,再乘以100,称为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
即: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批中不合格品总数/批量)×1002.9批质量:单个提交检查批的质量(用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表示),称为批质量。
2.10 逐批检查:为判断每个提交检查批的批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所进行的百分之百或从批中抽取样本的检查,称为逐批检查。
2.11 合格判定数(Ac):作出批合格判断样本中所允许的最大不合格品数,称为合格判定数。
2.12不合格判定数(Re):作出批不合格判断样本中所不允许的最小不合格品数,称为不合格判定数。
2.13 判定数组:合格判定数和不合格判定数或合格判定数系列和不合格判定数系列结合在一起,称为判定数组。
2.14 抽样方案:样本大小或样本大小系列和判定数组结合在一起,称为抽样方案。
2.15 抽样程序:使用抽样方案判断批合格与否的过程,称为抽样程序。
2.16 一次抽样方案:由样本大小n和判定数组〔Ac,Re〕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抽样方案,称为一次抽样方案。
2.17二次抽样方案:由第一样本大小n1、第二样本大小n2判定数组〔A1,A2,R1,R2〕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抽样方案,称为二次抽样方案。
标签类检验标准

标签类检验标准(包括不干胶)1、目的:确保公司因生产需要而购进的包装材料符合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各种标签类装潢印刷品。
3、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3.1各种标签应符合我司的样品(包括双方确认的材质)或设计稿,并达到相应规格要求及配合尺寸。
3.2 外观要求与检验方法:3.2.1 表面:标贴表面轻度刮伤(不影响印刷面)宽≤0.1mm,长≤10mm的允许有少于2条;无明显变形与残缺等异常现象;卷状标贴卷面应平整,机器贴标的卷状标贴底纸不得出现连续断裂现象;表面气泡≤0.5mm。
3.2.2 文字图案:要求与公司样稿相符,文字、图案必须清晰、正确,无缺印、缺字、笔划不全的情形,小于5号字不误字意;无明显位置偏移、歪斜、重影;无明显印刷套色不准、模糊等缺陷;烫印文字与图案不花白,不变色,不脱落。
3.2.3 色泽:必须符合确认的标准样品,并在封样的上限/标准/下限范围内。
3.2.4 洁净度:标贴外观整洁,无明显色条、斑点、脏污等异物沾染,点的直径≤0.2mm,黑点不得超过1个,其它白点不得超过2个(不在同一区域内),污点面积≤0.2mm2,且每张不超过1个。
3.2.5 松紧度:成卷标签松紧适中,不得出现膜间滑动。
3.2.6 烫印:烫印砂眼面积≤0.1mm2且每张不超过1个;平整度不能有明显锯齿或毛边,套印允许有≤0.2mm的误差。
3.2.7外包装: 外装纸箱不得脏及破损并内衬塑料袋用胶带“工”字形封箱,并附出厂检验报告单。
外观检验以目测为主,于正常光源下,30cm距离处正视观察。
3.3功能(物理机械性能)要求与检测方法:3.3.1 粘离试验:透明(或表面上光油)标签印刷部位不得有粘离脱落现象。
检验方法: 以3M600履盖印刷(烫色)部位,抚平,来回压抚10次使履盖部位无气泡,然后以45度角瞬间撕去,无印刷(烫色)脱落现象。
轻微脱落不影响整体识别可接受。
(烫金银处要缓慢撕开)3.3.2耐产品试验:内容物涂抹后不得有脱落现象。
包装材料检验标准

1.目的
规范包装材料的检验方法、检验项目及质量要求,确保所验收的物品质量符合公司及相关国家标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包装材料的检验、试验、验收。
客户另有要求或另有规定时,依客户规定执行。
3.职责
3.1.品质部检验员负责对包装材料进行检验和判定。
3.2.仓管员负责对进仓的包装材料进行数量清点和防护。
4.内容:
4.1.抽样标准:
4.1.1.外观、包装按GB/T2828.1正常检查单次抽样水平Ⅱ级,AQL允收水平:MI=1.5 / MA=0.65
/ C=0(AC=0 / RE=1,抽样方案主要以0.65抽取数量);尺寸、性能按GB/T2828.1正常
检查单次抽样水平S-1级,以0收1退为判定标准。
4.1.2.当样本量≤20 PCS时执行全检。
4.1.3.抽样原则:每箱/栈板上中下随机抽取。
4.2.检验内容
4.2.1.纸箱类检验
4.2.2.彩盒、白盒类
4.2.3.不干胶类
4.2.4.包装袋(PE、PVC)类检验
4.2.
5.吸塑彩卡、吸塑盒
4.2.6.纸管、纸筒
批准/日期:审核/日期:制定/日期:。
书刊印刷品检验抽样规则

书刊印刷品检验抽样规则
书刊印刷品检验抽样
书刊印刷品作为门户类垃圾的显著分类,是办公生活的必备品之一,也是包装
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消费者市场的更新换代,更多精品级的书刊印刷品投入市场,而且市场容量增大、批量生产,以及此类产品质量甚至取决于不同原料搭配,这使得检验书刊印刷品("PI)抽样方案更为重要。
因此,书刊印刷品检验抽样的目的是确保其传输的信息及印刷质量达到质量要求,提高社会给予产品质量评价的公共形象。
抽样的主要目的有:确保书刊印刷品的准确性,审核书刊印刷品的编排,封面及机械加工质量,验证印刷品内容的核对情况,抽查印刷品外观质量等。
为了得到客观准确的抽样结果,必须按照ISO 2859-1(书籍印刷件质量检验抽
样规则及AQL标准)中规定的“二等差抽样法”进行抽样。
根据该标准,抽样量由
抽样表来定,同时还需要考虑外观不良收纳时的几率。
另外,在抽样表中,将幅面和数量均定义为绝对值,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抽样检验书刊印刷品的过程可以总结为“选定、定位、抽取、检查”。
首先,
确定抽样量,确定实物样本的容量;其次,定位特定页码所在的项目和在印刷品上的位置;再次,抽取所需的实物样本;最后,按照抽样规则,对样本进行检查,确定其满足质量要求。
总结而言,书刊印刷品检验抽样是一种系统性、有效性、严格性检验程序,最
终达到的目的是确保书刊印刷品的质量达到或者超越客户的期望,从而提高市场的可靠性。
印刷行业规范印刷品质量监督抽查规定

印刷行业规范印刷品质量监督抽查规定印刷行业规范--印刷品质量监督抽查规定引言:印刷行业是一门涉及广泛,有着严格规范和标准的专业。
为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安全,监督抽查是必要的措施。
本文旨在介绍印刷行业规范中的印刷品质量监督抽查规定,并深入探讨其实施细则与操作方法。
一、抽查目的与意义印刷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目的在于确保印刷品质量和安全,遏制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并推动整个印刷行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抽查,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环节中的问题,提高制版、印刷、后续加工等关键环节的工艺和质量水平。
二、抽查范围与周期印刷品质量监督抽查的范围涵盖各类印刷品,包括书籍、宣传资料、包装材料等。
抽查周期根据行业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通常为每年一次或定期抽查。
三、抽查方法1. 随机抽查:按照一定的抽样规则,从各类印刷品生产企业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抽查,以保证抽样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2. 抽样检测:根据抽样标准和相关规范,对抽取的样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和测试。
主要包括材料检验、印刷质量检验、色彩准确性检测等。
四、检测要求与标准1. 印刷品质量:对印刷品的色彩饱和度、清晰度、排版准确性等方面进行检测,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
2. 物料检验:对使用的印刷材料进行抽查,检查其质量合格证明、环保标准等,以确保印刷品的材料安全可靠。
3. 安全标识:检查印刷品是否标注有相关安全标识,如追溯码、产品标识等,以提高印刷品的安全性。
五、抽查结果处理1. 合格产品:对符合质量要求和标准的产品,按照规定进行备案,并发放合格证书。
2. 不合格产品:对于不合格产品,应及时通知生产企业,并要求进行整改,直至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为止。
同时,对于严重违反行业规定的企业,可采取停产整顿、罚款等措施。
3. 公示通报:对抽查结果进行公示通报,提醒市场与消费者注意,促使行业内企业更加重视印刷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六、建立监督机制为了有效实施印刷品质量监督抽查规定,建议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包装印刷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则

包装印刷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则111.0 目的本标准规定包装用印刷品的技术要求和包装、标志、储运的要求,以及其质量检验的抽样方法、检验规则. 2。
0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包装用印刷品。
3.0 引用标准3。
1 GB/T 7705—2008 《平版装潢印刷品》3.2 GB/T7707-2008《凹版装潢印刷品》3.3 GB 12904—2008《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3.4 GB/T 18348-2008《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3.5 GB/T2828。
1-2003/ISO2859—1:1999《计数抽样检验程序》3.6 CY/T 5-1999《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3.7 顾客技术标准4。
0 参考文件4。
1 《成品抽检作业指导书》5。
0 术语5。
1 A类产品:卷烟包装用印刷品;5.2 B类产品:其它普通包装用产品;6.0 技术要求6.1 材料质量6.1。
1纸张纸张要求切边整齐、洁净、无斑点、条痕,纸张色调一致。
纸张克重要求符合:①白卡纸、白板纸:设计值±设计值3%,②铜版纸、镀铝纸:设计值±设计值4%,③金卡纸(镭射纸)、银卡纸、转移卡纸:设计值±设计值3%;纸张厚度要求符合:标称值±标称值×5%。
每批纸之间无明显差别,纸张必须满足《原辅材料、工装技术要求、抽样规则及检验方法》技术要求;6。
1.2油墨采用与印刷设备配套的具有生产企业出厂合格证的优质油墨,色调必须与样张一致、耐磨、无异味,必须满足《原辅材料、工装技术要求、抽样规则及检验方法》技术要求;6。
1。
3 检验测试环境温度23±2℃;湿度55±5。
6。
2 印刷质量6。
2。
1 公司在加工包装印刷品时须按顾客提供的标准图纸、标准样张进行生产.6。
2.2 色泽同一品种不同批次之间的色泽应保持一致.测色仪可测定时,A类产品不同批次、同批、同色色差△Ecmc≤2.00;B类产品不同批次、同批、同色色差△Ecmc≤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装印刷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则
11 1.0目的
本标准规定包装用印刷品的技术要求和包装、标志、储运的要求,以及其质量检验的抽样方法、检验规则。
2.0…
3.0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包装用印刷品。
4.0引用标准
4.1G B/T 7705—2008 《平版装潢印刷品》
4.2G B/T7707-2008《凹版装潢印刷品》
4.3G B 12904—2008《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
4.4G B/T 18348—2008《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4.5G B/ISO2859-1:1999《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4.6/
4.7CY/T 5—1999《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4.8顾客技术标准
5.0参考文件
《成品抽检作业指导书》
6.0术语
6.1A类产品:卷烟包装用印刷品;
6.2B类产品:其它普通包装用产品;
7.0技术要求
7.1。
7.2材料质量
6.1.1纸张纸张要求切边整齐、洁净、无斑点、条痕,纸张色调一致。
纸张克重要
求符合:①白卡纸、白板纸:设计值±设计值3%,②铜版纸、镀铝纸:设计值±设计值4%,③金卡纸(镭射纸)、银卡纸、转移卡纸:设计值±设计值3%;纸张厚度要求符合:标称值±标称值×5%。
每批纸之间无明显差别,纸张必须满足《原辅材料、工装技术要求、抽样规则及检验方法》技术要求;
6.1.2油墨采用与印刷设备配套的具有生产企业出厂合格证的优质油墨,色调必须与
样张一致、耐磨、无异味,必须满足《原辅材料、工装技术要求、抽样规则及检验方法》技术要求;
6.1.3 检验测试环境温度23±2℃;湿度55±5。
7.3印刷质量
7.3.1公司在加工包装印刷品时须按顾客提供的标准图纸、标准样张进行生产。
7.3.2色泽
同一品种不同批次之间的色泽应保持一致。
测色仪可测定时,A类产品不同
批次、同批、同色色差△Ecmc≤;B类产品不同批次、同批、同色色差△Ecmc
≤;当仪器无法测定时,比照标准样张进行目测。
7.3.3@
7.3.4纸张平整度
印刷后印刷品的纸张应平整,不变形,无卷边,折角。
自然卷曲高度不得
超过5 mm。
7.3.5墨色
a)墨色鲜艳,光亮牢固,均匀不露底,着色柔润,同一品种同一批次内墨色基本一致。
墨色耐磨性≥70%(具体对上UV光的产品检测的摩擦次数
为70次,水性上光的产品摩擦次数为40次)。
同色密度偏差≤。
b)墨层不得爆裂。
7.3.6文字线条
文字线条清晰完整,不变形,无模糊、毛刺。
7.3.7网纹
<
网纹足实,层次分明,光洁清晰,无龟纹。
7.3.8套印
套印准确。
A类产品套印要求
胶印套印允差:主要部位≤,次要部位≤ mm;丝网套印允差:第一次主要
部位≤,次要部位≤ mm;第二次主要部位≤,次要部位≤ mm;凹印套色
允差:主要部位≤,次要部位≤;
B类产品套印要求
胶印套印允差:主要部位≤,次要部位≤;其它印刷方式套印允差:主要
部位≤,次要部位≤;
7.3.9版面实地
《
版面无花糊、脏污、指痕、油渍、粘坏、纸毛,实地处平实光洁,无条杠、
花糊、鱼鳞状斑纹。
A类产品主要部位不允许有明显色点或墨皮,小盒次要
部位(长)≤的色点≤一个,条盒次要部位(长)≤的色点≤二个;B类产
品主要部位≤的色点≤一个,次要部位(长)≤的色点≤二个;
注:A类产品主要部位包括产品的正面、背面、顶部和条码,其它为次要部
位;B类产品主、次部位参照A类产品;
7.3.10条形码
条形码应符合GB 12904—2008《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的规定。
7.4烫金质量
烫印准确,光洁平整、牢固,无花糊、野金、露底、毛刺。
A类产品套烫允差:小盒主要部位≤0.15 mm,次要部位≤0.25 mm,烫残长度≤0.3 mm;条盒主要部位≤0.20 mm,次要部位≤0.30 mm,烫残长度≤0.5 mm;全息烫金小盒≤0.5 mm,条盒≤0.8 mm。
野金:主要部位(长)≤0.2 mm≤一个,次要部位(长)≤0.2 mm的白点≤二个。
B类产品主要部位≤0.35 mm,次要部位≤0.45 mm,烫残长度≤1.0 mm;
7.5《
7.6凹凸(折光)质量
凹凸轮廓光洁、饱满,无裂纹、残缺、断线,图案有立体感。
折光压纹清晰,均匀一致。
A类产品偏位允差:小盒≤ mm,条盒≤;B类产品偏位允差:小盒≤ mm,条盒≤。
7.7上光
上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上光层均匀、光亮、牢固,表面爽滑,不变色、粘连,无明显变黄。
7.8复膜质量
6.6.1覆膜粘结牢固;表面干净、平整,不模糊,光洁度好;无皱折、无起泡和
粉箔痕迹。
6.6.2覆膜膜层分割尺寸准确,边缘光滑,不出膜,无明显卷曲,破口不超过10mm。
6.6.3覆膜后干燥程度适当,无粘坏表面薄膜或纸张现象。
7.9@
7.10模切质量
7.10.1模切规格按顾客提供的标准图纸执行。
7.10.2模切要求
模切后版面必须符合相应规格,切线应切断,不得粘连,成品叠放整齐。
同一刀不得倒放、错版、错牌、混牌,无毛刺、卷边,不得夹带、粘连碎
纸、废屑或纸毛。
偏位允差:小盒≤ mm,条盒≤ mm。
7.10.3切线
切线均匀,成型部位的切线应切穿、无毛边粘连现象,上浆处齿线不得切
通纸板。
7.10.4压线(齿线)
压线(齿线)均匀,深浅适中、均匀,不错位且不得断裂。
7.11【
7.12粘盒
粘口牢固,粘位正确,压线不得破裂,不得露粘胶,粘花盒面。
粘位不正≤ mm,
粘花盒面≤。
7.13气味
卷烟包装用印刷品不得有异味,VOC含量不得高于《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
机化合物的限量》的标准。
8.0包装、标志、贮运
8.1包装必须按顾客要求的包装材料、规格进行,包装牢固、整齐不变形、紧密不松散,
不外露多余塑料纸,数量不得短缺。
8.2每一包件端面上贴合格标识,标签内容必须填写清楚完整。
8.3贮运产品应严防潮湿、曝晒、热烤、摔碰,避免堆压过高、散包等。
不得与有毒、
异味的物品及化学物品同贮同运。
9.0`
10.0如有顾客质量指标要求高于上述指标数据的,以顾客指标数据为准;
11.0检验抽样方案
12.0最终检验样本抽取
样本抽取按Q/KDNJ03-72-2004《成品抽检作业指导书》执行。
13.0检验方法
13.1式样
检验人员采用比照标准样张和标准图纸的方式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顾客要求。
13.2色泽
$
检验人员采用测色仪进行检验,色泽的结果符合6.2.2的要求。
当仪器无法测定时,比照标准样张进行检验。
13.3纸张平整度
检验人员经取样,样品在正常温湿度情况下,单张商标纸平铺在平面上,30分钟用游标卡尺测量卷曲的高度,检验结果符合6.2.3的要求。
13.4墨色
a)耐磨性
检验人员采用耐磨擦仪检验,检验结果符合6.2.4的要求。
b)墨层爆裂
在压线处手工折叠180度,目测折叠处,不得有墨层爆裂现象。
13.5,
13.6文字线条
检验人员采用目测、比对标准样张方式检验,检验结果符合6.2.5的要求。
13.7网纹
检验人员采用10倍率放大镜检验,检验结果符合6.2.6的要求。
13.8套印
检验人员采用10倍率放大镜检验,检验结果符合6.2.7的要求。
13.9版面、实地
检验人员采用10倍率放大镜检验,检验结果符合6.2.8的要求。
13.10@
13.11条形码
检验人员采用条码检测仪对样本连续测两次,二次显示相同且符合条形码读数可
确认该次测试数据合格。
检验结果符合6.2.9的要求。
13.12烫金
检验人员采用目测或10倍率放大镜检验,检验结果符合的要求。
13.13凹凸(折光)
检验人员采用目测或10倍率放大镜检验,检验结果符合的要求。
13.14上光
检验人员对上光质量采用目测方式检验,检验结果符合的要求。
13.15!
13.16覆膜
检验人员对上光质量采用游标卡尺检验和目测方式检验,检验结果符合的要求
13.17模切
检验人员比照标准尺寸对每份样品采用游标卡尺检验规格和目测方式检验,检验
结果符合的要求。
13.18粘盒
检验人员采用目测检验,检验结果符合的要求。
13.19气味
检验人员采用感官评定,检验结果符合的要求。
13.20包装、标志
检验人员采用目测方式检验,检验结果符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