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在第3版原名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中国大陆最通用的图书分类法。
简称《中图法》。
其英文名是ChineseLibraryClassification(FourthEdition),简称CLC。
1971年北京图书馆(现中国国家图书馆)等36个单位组成编辑组开始编制,1973年3月编成试用本,1975年10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第1版。
1979年7月成立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进行修订,1980年6月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第2版,1990年出版第3版,1999年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第4版。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通行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另外一些图书馆对较早时期的图书则沿用民国时期的《中国图书分类法》。
(一)《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表(第四版)分类号:A B C D E F G H I J K N O P Q R S T U V X Z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A1马克思、恩格斯著作A2列宁著作A3斯大林著作A4毛泽东著作A49邓小平著作A5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A7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A8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B哲学、宗教B0哲学理论B1世界哲学B2中国哲学B3亚洲哲学B4非洲哲学B5欧洲哲学B6大洋洲哲学B7美洲哲学B81逻辑学(论理学)B82伦理学(道德哲学)B83美学B84心理学B9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C0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C1社会科学现状及发展C2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C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C4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C5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C6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C7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C8统计学C91社会学C92人口学C93管理学C94系统科学C95民族学C96人才学C97劳动科学D政治、法律D0政治理论D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D2中国共产党D33/37各国共产党D4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D5世界政治D6中国政治D73/77各国政治D8外交、国际关系D9法律E军事E0军事理论E2中国军事E3/7各国军事E8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E9军事技术E99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F经济F0经济学F1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F2经济计划与管理F3农业经济F4工业经济F49信息产业经济(总论)F5交通运输经济F59旅游经济F6邮电经济F7贸易经济F8财政、金融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0文化理论G1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G2信息与知识传播G3科学、科学研究G4教育G8体育H语言、文字H0语言学H1汉语H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H3常用外国语H4汉藏语系H5阿尔泰语系(突厥—蒙古—通古斯语系)H61南亚语系(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H62南印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德拉维达语系)H63南岛语系(马来亚—玻里尼西亚语系)H64东北亚诸语言H65高加索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H66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系)H67闪—含语系(阿非罗—亚细亚语系)H7印欧语系H81非洲诸语系H83美洲诸语系H84大洋州诸语系H9国际辅助语I文学I0文学理论I1世界文学I2中国文学I3/7各国文学J艺术J0艺术理论J1世界各国艺术概况J2绘画J29书法、篆刻J3雕塑J4摄影艺术J5工艺美术J59建筑艺术J6音乐J7舞蹈J8戏剧艺术J9电影、电视艺术K历史、地理K0史学理论K1世界史K2中国史K3亚洲史K4非洲史K5欧洲史K6大洋洲史K7美洲史K81传记K89风俗习惯K9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N0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N1自然科学现状及发展N2自然科学机构、团体、会议N3自然科学研究方法N4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N5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N6自然科学参考工具书N7自然科学文献检索工具N8自然科学调查、考察N91自然研究、自然历史N93非线性科学N94系统科学N99情报学、情报工作O数理科学和化学O1数学O3力学O4物理学O6化学O7晶体学P天文学、地球科学P1天文学P2测绘学P3地球物理学P4大气科学(气象学)P5地质学P7海洋学P9自然地理学Q生物科学Q1普通生物学Q2细胞生物学Q4生理学Q5生物化学Q6生物物理学Q7分子生物学Q81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Q89环境生物学Q91古生物学Q93微生物学Q94植物学Q95动物学Q96昆虫学Q98人类学R医药、卫生R1预防医学、卫生学R2中国医学R3基础医学R4临床医学R5内科学R6外科学R71妇产科学R72儿科学R73肿瘤学R7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R75皮肤病学与性病学R76耳鼻咽喉科学R77眼科学R78口腔科学R79外国民族医学R8特种医学R9药学S农业科学S1农业基础科学S2农业工程S3农学(农艺学)S4植物保护S5农作物S6园艺S7林业S8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S9水产、渔业T工业技术TB一般工业技术TD矿业工程TE石油、天然气工业TF冶金工业TG金属学与金属工艺TH机械、仪表工业TJ武器工业TK能源与动力工程TL原子能技术TM电工技术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化学工业TS轻工业、手工业TU建筑科学TV水利工程U交通运输U1综合运输U2铁路运输U4公路运输U6水路运输U8航空运输V航空、航天V1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V2航空V4航天(宇宙航行)V7航空、航天医学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X1环境科学基础理论X2社会与环境X3环境保护管理X4灾害及其防治X5环境污染及其防治X7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X8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X9安全科学Z综合性图书Z1丛书Z2百科全书、类书Z3辞典Z4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Z5年鉴、年刊Z6期刊、连续性出版物Z8图书目录、文摘、索引(二)A类、Z类更详细类目表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A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A11 选集、文集A119 选读A12 单行著作A121/125各时期单行著作A121 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1848年以前)A122 革命风暴的高涨与低落时期(1848~1863年)A123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时期(1864~1872年)A124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和各国建立社会主义政党时期(1873~1889年6月) A125 第二国际时期(1889年7月~1895年)A1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A14 诗词A15 手迹A16 专题汇编A18 语录A2 列宁著作A21 选集、文集A219 选读A22 单行著作A221/227 各时期单行著作A221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形成和布尔什维克派出现时期(1904年以前) A221.1 1899年以前A221.2 1900~1904年A222 第一次俄国革命时期(1905~1907年)A223 斯托雷平反动时期和布尔什维克形成独立政党时期(1908~1912年3月)A224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工人运动的高涨及大战时期(1912年4月~1916年) A225 第二次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17年)A226 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年)A227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21~1924年)A2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A25 手迹A26 专题汇编A28 语录A3 斯大林著作A31 选集、文集A319 选读A32 单行著作A321/328各时期单行著作A321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以前(1917年及其以前)A322 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年)A323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21~1925年)A324 为实现国家工业化而斗争时期(1926~1929年)A325 为实现农业集体化而斗争时期(1930~1934年)A326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35~1941年5月)A327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1941年6月~1945年)A328 战后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时期(1946~1953年)A3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A35 手迹A36 专题汇编A38 语录A4 毛泽东著作A41 选集、文集A419 选读A42 单行著作A421/426 各时期单行著作A42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1924年以前)A42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年7月)A42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6月)A424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A425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年9月~1949年9月)A426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年10月~1976年) A4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A44 诗词A45 手迹A46 专题汇编A48 语录A49 邓小平著作A491 选集、文集A491.9 选读A42 单行著作A492 单行著作A49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A495 手迹A496 专题汇编A498 语录A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A56专题汇编1 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2 论共产主义运动、共产党、青年团3 论哲学4 论社会、政治、法律5 论军事6 论经济7 论文化、教育、体育8 论语言、文字91 论文艺92 论历史、地理93 论科学、技术94 论医药、卫生95 论农业技术96 论工业、交通A58语录A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A71 马克思A711 传记A712 生平事迹、回忆录A713 年谱、年表A714 纪念文集A715 阐述、研究A716 肖像、照片、画传、像章A717 纪念地、故居、遗物A72 恩格斯A73 列宁A74 斯大林A75 毛泽东A76 邓小平A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A81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A811.1 选集、文集A811.2 单行著作A811.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A811.4 诗词A811.5 手迹A811.6 专题汇编A811.8 语录A813 书目、索引A82 列宁主义的学习和研究A821 列宁著作的学习和研究A821.1 选集、文集A821.2 单行著作A821.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A821.5 手迹A821.6 专题汇编A821.8 语录A823 书目、索引A83 斯大林的思想的学习和研究A831 斯大林著作的学习和研究A831.1 选集、文集A831.2 单行著作A831.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A831.5 手迹A831.6 专题汇编A831.8 语录A833 书目、索引A84 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A841 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和研究A841.1 选集、文集A841.2 单行著作A841.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A841.4 诗词A841.5 手迹A841.6 专题汇编A841.8 语录A843 书目、索引A849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A849.1 邓小平著作的学习和研究A849.11 选集、文集A849.12 单行著作A849.1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A849.15 手迹A849.16 专题汇编A849.18 语录A849.3 书目、索引A85著作汇编的学习和研究A851.6 专题汇编A853 书目、索引Z 综合性图书Z1 丛书Z12 中国丛书Z121 普通丛书(杂纂丛书)Z121.2 宋代Z121.3 元代Z121.4 明代Z121.5 清代Z121.6 民国时代Z121.7 现代Z122 地方丛书Z123 族姓丛书Z124 自著丛书Z125 辑佚丛书Z126 旧经籍Z126.1 群经合辑Z126.2 群经总义Z126.21 汇辑Z126.22 辑佚Z126.23 专题选辑Z126.24 表谱、图说Z126.25 音义、校勘Z126.27 研究、评论、考证Z13/17 各国丛书Z2 百科全书、类书Z22 中国百科全书、类书Z221 唐代Z222 宋代Z223 元代Z224 明代Z225 清代Z226 民国时代Z227 现代Z228 综合性普及读物Z228.1 少年儿童读物Z228.2 青年读物Z228.3 中老年读物Z228.4 女性读物Z228.5 男性读物Z23/27 各国百科全书[Z28] 专科百科全书Z3 辞典Z32 中国辞典Z33/37 各国辞典[Z38] 专科辞典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Z42 中国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Z429 杂著Z43/47 各国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Z5 年鉴、年刊Z52 中国年鉴、年刊Z53/57 各国年鉴、年刊[Z58] 专科年鉴、年刊Z6 期刊、连续性出版物Z62 中国期刊、连续性出版物Z63/67 各国期刊、连续性出版物[Z68] 专科期刊、连续出版物Z8 图书目录、文摘、索引Z81/86 各种图书目录Z81 国家总目录Z812 中国Z812.1 全国总书目Z812.2 地方目录Z812.3/.6 各时代总目录Z813/817 各国Z82 图书馆藏书目录Z822 中国Z822.0 图书馆藏书联合目录Z822.1 公共图书馆藏书目录Z822.2 工矿图书馆藏书目录Z822.3 农村图书馆藏书目录Z822.4 机关图书馆藏书目录Z822.5 科学研究部门图书馆藏书目录Z822.6 高等院校图书馆藏书目录Z822.7 中小学校图书馆藏书目录Z822.8 儿童图书馆藏书目录Z822.9 其他Z823/827 各国Z83 各类型目录Z831 书目之书目Z832 书目汇刻Z833 丛书书目、汇刻书目Z834 群书索引Z835 推荐书目录(导读书目)Z836 参考书目录Z837 展览书目录Z838 古籍目录、善本书目录Z839.1 译书目录Z839.2 存佚书目录Z839.3 特种图书目录Z839.9 禁毁书目录Z84 私家藏书目录Z842 中国Z843/847 各国Z85 出版发行目录Z852 中国Z853/857 各国Z86 个人著作目录Z862 中国Z863/867 各国Z87 期刊目录、报纸目录Z88 专科目录(三)中图分类号的标注为从期刊文献的学科属性实现族性检索,并为文章的分类统计创造条件,要求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都要标注分类号。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完整版

教材、课本、辅助教 材
教师与学生
G625.1
教师、班主任
G625.5 G626 G627
学生
学校与家庭、学校与 社会
学校管理
G628 G629 G63
各类型小学概况
世界各国初等教育概 况
中等教育
G630
中等教育理论
G63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G632
教学理论
G632.479
试题与题解
G633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 考书
B4
非洲哲学
B5
欧洲哲学
B6
大洋洲哲学
B7
美洲哲学
B80 逻辑科学(总论)
B81
逻辑学
B82
伦理学
B821 人生观、人生哲学
B822 B822.9
B823
国家道德
职业道德(工作道 德)
家庭、婚姻道德
B824
社会公德
B825
个人修养
B829
其他伦理规范
B83
美学
B84
心理学
B841 B842 B843
B25
近代哲学(1840~ 1916年)
B26
现代哲学(1919~ 年)
B2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 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B3
亚洲哲学
G529
教育史
G61 G62 G620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初等教育(小学教 育)
初等教育理论
G621
思想政治教育
G622 G623 G623.1
教学理论、教学法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 考书
中国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G124 文化产业、文化市场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介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CLC)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于1956年开始编制的图书分类法,旨在对各类图书进行有组织的分类和编目。
CLC主要用于中国图书馆的图书分类和编目工作,它是中国图书馆业界广泛使用的一套图书分类标准。
历史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编制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套较为完备的体系。
参与编制工作的专家学者,根据中国的社会实际和图书馆实践需求,结合国际图书分类标准和中国图书馆资源的特点,对图书进行有序的分类。
分类体系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采用的是一种分层分类体系。
整个体系由大类、中类、小类和附法表四个层次组成。
每个层次都有一定的编号范围,方便对图书进行统一的编目和归类。
具体分类编码遵循升序规则,例如:A01, A11, A12等。
下面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大类列表及部分中类和小类的示例:1.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 1.2 列宁著作 - 1.3 斯大林著作 - 1.4 毛泽东著作 - 1.5 邓小平著作2. 哲学、宗教 - 2.1 中国哲学史 - 2.2 世界哲学史 - 2.3 逻辑学 - 2.4 伦理学 - 2.5美学3. 社会科学总论 - 3.1 政治学 - 3.2 法学 - 3.3 军事学 - 3.4 经济学 - 3.5 图书馆学、知识管理4. 语言、文字 - 4.1 汉语言文字5. 文学 - 5.1 中国文学 - 5.2 世界文学6. 科学、自然科学 - 6.1 数学 - 6.2 物理学 - 6.3 化学 - 6.4 生物学7. 应用科学 - 7.1 医学 - 7.2 工程技术以上仅是对部分大类、中类和小类的简要介绍,实际的分类体系更为细化和具体。
使用与意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使用有助于图书馆进行图书的分类、编目、检索和馆藏管理工作。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指中国国内图书馆在对图书、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时所采用的一种分类系统。
该分类法根据图书和文献的内容特点、学科领域以及主题分类,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以方便读者查阅和利用。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的一项重要成果,对于图书馆的资源管理、信息组织和知识传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基础所建立起来的。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经过多年实践和整理总结而形成的,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广泛采用的分类系统。
这套分类法主要包括了38个大类,如哲学、宗教、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
每个大类下又分为若干个中类,中类下又进一步分为细目。
通过这种层次结构分类的方式,能够将馆藏资源按照不同学科和主题进行分类整理,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源检索路径。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是一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分类法。
这意味着它不仅考虑到了科学分门别类的需要,也涵盖了人文社科类图书的分类要求。
这样一来,读者可以在同一套分类系统下找到各种学科领域的相关资料,提高了检索效率。
其次,它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改进,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的各类图书馆,形成了较为稳定和成熟的分类标准。
这使得读者可以在不同的图书馆中使用相同的分类系统,达到更好的统一性和便捷性。
此外,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还注重了对文献资源的主题分类,充分考虑了读者对特定主题的需求,使得读者能够更精确地找到需要的图书和文献。
当然,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学科的日新月异,一些新兴学科和领域可能无法完全覆盖在现有的分类体系中。
其次,由于读者对图书馆分类法的不熟悉,可能存在一定的学习成本和使用难度。
此外,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在一些特定的学科领域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所有读者的需求。
总的来说,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一种科学、实用和广泛应用的分类系统,它为图书馆的资源组织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图书分类法又叫图书分类词表,是基于内容,形式,体裁和读者对书籍的使用情况。
在一定的哲学指导下,运用知识分类和逻辑方法的原理,将各学科的书籍根据学科内容分为几大类,每个专业的大类又分为许多子类,每个子类又细分为分子亚类。
最后,每种书籍都可以分为一定的类别,每种类别都有一个类别编号。
同义词库是分层类别编号和类别的集合。
中文图书馆分类(以前称为中文图书馆分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制并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大规模综合分类系统。
它是国内图书馆中使用最广泛的分类系统,称为“中国图书馆分类”。
CLC的汇编始于1971年,并连续出版了五版。
与中国其他分类方法相比,CLC 的编译相对较晚,但发展很快。
它不仅系统地总结了中文分类的编制经验,而且吸收了国外分类的编制理论和技术。
根据某些思想,基于主题分类,结合书籍和材料的内容和特点,形成分类表。
CLC已在中国各种图书馆中广泛使用。
CLC的分类号记录在国内主要参考书目,检索期刊,机器可读数据库和中国国家标准书号中。
中文图书馆分类采用中文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的混合数字。
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主要类别的顺序反映在字母顺序中。
主要类别下的子学科由阿拉伯数字组成。
为了适应工业技术的发展和此类文献的分类,在工业技术的次要类别中使用了两个字母。
历史《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第三版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中国最常见的图书分类法。
也称为中文图书馆分类。
1971年,包括北京图书馆(现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其他组织在内的36个单位组成了一个编辑小组,并开始编写。
1973年3月,编写了试用版,第一版于1975年10月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1979年7月,成立了中文图书馆分类编辑委员会进行修订。
1980年6月,第二版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第三版于1990年出版,第四版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
第五版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于2010年9月出版。
中国大陆图书馆使用中文图书馆分类,而其他图书馆则使用中华民国的中国书籍分类。
中国国家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1 中国国家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国家图书馆图书分类法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11 选集、文集12 单行著作121 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 -1847年)122 革命风暴的高涨与低落时期(1848-1863年)123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时期(1864-1872年)124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和各国建立社会主义政党时期(1873-1889年6月) 125 第二国际时期(1889年7月-1895年)1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14 诗词15 手迹16 专题汇编18 语录2 列宁著作21 选集、文集22 单行著作2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25 手迹26 专题汇编28 语录3 斯大林著作31 选集、文集32 单行著作3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35 手迹36 专题汇编38 语录4 毛泽东著作41 选集、文集42 单行著作42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 -1924年)42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年7月)42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6月) 424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425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年9-1949年9月)426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4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44 诗词45 手迹46 专题汇编48 语录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汇编56 专题汇编58 语录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生平和传记71 马克思72 恩格斯73 列宁74 斯大林75 毛泽东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8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82 列宁著作的学习和研究83 斯大林著作的学习和研究84 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和研究85 著作汇编的学习和研究B 哲学B 哲学0 哲学理论0-0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论)1 哲学基本问题2 辩证唯物主义21 物质论22 意识论23 认识论、反映论24 唯物辩证法25 唯物辩证法诸范畴26 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27 辩证唯物主义的应用3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8 哲学流派及其研究81 唯心主义82 实证论、经验批判主义(马赫主义)83 唯意志论、生命哲学84 新康德注意、新黑格尔主义85 新实在论、逻辑实证论(新实证论、逻辑经验主义)86 存在主义(生存主义)87 实用主义88 新托马斯主义(新经院哲学)89 其他哲学流派1 世界哲学12 古代哲学13 中世纪哲学14 近代哲学15 现代哲学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发展2 中国哲学20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总论)22 先秦哲学221 诸子前哲学222 儒家223 道家224 墨家225 名家226 法家227 阴阳家228 纵横家229 杂家232 秦汉哲学(总论)(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233 秦代哲学(公元前221-207年)234 汉代哲学(公元前206-公元220年)235 三国、晋、南北朝哲学(220-589年)241 隋、唐、五代哲学(581-960年)244 宋、元哲学(960-1368年)248 明代哲学(1368-1644年)249 清代哲学(1644-1840年)25 近代哲学(1840-1918年)26 现代哲学(1919- 年)2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3 亚洲哲学302 古代哲学(亚洲)303 中世纪哲学(亚洲)304 近代哲学(亚洲)305 现代哲学(亚洲)30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亚洲的传播与发展 31 东亚哲学33 东南亚哲学(一)34 东南亚哲学(二)35 南亚哲学36 中亚哲学37 西亚哲学(一)38 西亚哲学(二)4 非洲哲学402 古代哲学(非洲)403 中世纪哲学(非洲)404 近代哲学(非洲)405 现代哲学(非洲)40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非洲的传播与发展41 北非哲学42 东非哲学43 西非哲学(一)44 西非哲学(二)45 西非哲学(三)46 中非哲学继续阅读。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2010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
内容简介该书是我国图书馆和情报单位普遍使用的一部综合性的分类法。
《中图法》使用字母与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基本采用层累制编号法。
《中图法》主要供大型图书馆图书分类使用。
为适应不同图书信息机构及不同类型文献分类的需要,它还有几个配套版本:《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本)》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等。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
《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
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
作品目录(分类简表)A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A1马克思、恩格斯著作A2列宁著作A3斯大林著作A4毛泽东著作A49邓小平著作A5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A7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A8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B哲学、宗教B0哲学理论B1世界哲学B2中国哲学B3亚洲哲学B4非洲哲学B5欧洲哲学B6大洋州哲学B7美洲哲学B80思维科学B81逻辑学(论理学)B82伦理学(道德哲学)B83美学B84心理学B9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C0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C1社会科学概况、现状、进展C2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C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C4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C5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C6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C7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C79非书资料、视听资料C8统计学C91社会学C92人口学C93管理学C94系统科学C95民族学、文化人类学C96人才学C97劳动科学D政治、法律D0政治学、政治理论D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D2中国共产党D33/37各国共产党D4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D5世界政治D6中国政治D73/77各国政治D8外交、国际关系D9法律E军事E0军事理论E1世界军事E2中国军事E3/7各国军事E8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E9军事技术E99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F经济F0经济学F1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F2经济管理F3农业经济F4工业经济F49信息产业经济F5交通运输经济F59旅游经济F6邮电通信经济F7贸易经济F8财政、金融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0文化理论G1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G2信息与知识传播G3科学、科学研究G4教育G8体育H语言、文字H0语言学H1汉语H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H3常用外国语H4汉藏语系H5阿尔泰语系(突厥-蒙古-通古斯语系)H61南亚语系(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H62南印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德拉维达语系)H63南岛语系(马来亚-玻里尼西亚语系)H64东北亚诸语言H65高加索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H66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系)H67闪-含语系(阿非罗-亚细亚语系)H7印欧语系H81非洲诸语言H83美洲诸语言H84大洋州诸语言H9国际辅助语I文学I0文学理论I1世界文学I2中国文学I3/7各国文学J艺术J0艺术理论J1世界各国艺术概况J19专题艺术与现代边缘艺术J2绘画J29书法、篆刻J3雕塑J4摄影艺术J5工艺美术J59建筑艺术J6音乐J7舞蹈J8戏剧、曲艺、杂技艺术J9电影、电视艺术K 历史、地理K0史学理论K1世界史K2中国史K3亚洲史K4非洲史K5欧洲史K6大洋州史K7美洲史K81传记K85文物考古K89风俗习惯N 自然科学总论N0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N1自然科学概况、现状、进展N2自然科学机构、团体、会议N3自然科学研究方法N4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N5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N6自然科学参考工具书[N7]自然科学文献检索工具N79非书资料、视听资料N8自然科学调查、考察N91自然研究、自然历史N93非线性科学N94系统科学[N99]情报学、情报工作O 数理科学和化学O1数学O3力学O4物理学O6化学O7晶体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P1天文学P2测绘学P3地球物理学P4大气科学(气象学)P5地质学P7海洋学P9自然地理学Q 生物科学Q1普通生物学Q2细胞生物学Q3遗传学Q4生理学Q5生物化学Q6生物物理学Q7分子生物学Q81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Q89环境生物学Q91古生物学Q93微生物学Q94植物学Q95动物学Q96昆虫学Q98人类学R 医药、卫生R1预防医学、卫生学R2中国医学R3基础医学R4临床医学R5内科学R6外科学R71妇产科学R72儿科学R73肿瘤学R7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R75皮肤病学与性病学R76耳鼻咽喉科学R77眼科学R78口腔科学R79外国民族医学R8特种医学R9药学S 农业科学S1农业基础科学S2农业工程S3农学(农艺学)S4植物保护S5农作物S6园艺S7林业S8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S9水产、渔业T 工业技术TB一般工业技术TD矿业工程TE石油、天然气工业TF冶金工业TG金属学与金属工艺TH机械、仪表工业TJ武器工业TK能源与动力工程TL原子能技术TM电工技术TN电子技术、通信技术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化学工业TS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TU建筑科学TV水利工程U 交通运输U1综合运输U2铁路运输U4公路运输U6水路运输[U8]航空运输V 航空、航天V1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V2航空V4航天(宇宙航行)[V7]航空、航天医学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X1环境科学基础理论X2社会与环境X3环境保护管理X4灾害及其防治X5环境污染及其防治X7行业污染、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X8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X9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Z1丛书Z2百科全书、类书Z3辞典Z4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Z5年鉴、年刊Z6期刊、连续性出版物Z8图书报刊目录、文摘、索引创作背景图书分类法是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的分类表。
图书分类法(中图法、人大法)及其排布规则简介

图书分类法(中图法、人大法)及其排布规则简介中图法“中图法”全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一种图书分类方法。
该方法将图书分为22类并分别用一个英文字母表示,具体如下:A马恩列毛B哲学、宗教、心理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和法律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eg:怎么下棋H语言文字类(外语类)I文学(小说等)J艺术类(绘画等)K历史地理、人物传记N自然科学O数理化P天文地理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医疗保健S农业科学藏书较少的:T工业技术U交通运输(考驾照)V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综合性图书(XX全书)人大法“人大法”全称“人大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在国际上并不通用。
该方法将图书分为17类并分别用一个数字表示,具体如下:1马恩列毛2哲学3社会科学4经济5军事6法律7文化教育8艺术9语言文字10小说11历史12地理13自然科学14医药卫生15工程技术16农业科学技术17综合性图书图书排布方法总的原则:从小号到大号依次排列(一会儿再说何谓大小号)架上排书:排时从左向右。
排完一小横段,接着排它下面的一小横段;排完一竖栏,接按同样的方法排它右边的一竖栏;排满书架的一面后排背面,依然是从左边(面向它你的左手边)开始,方法不变;排满一个书架后接着排它后面的一个书架。
索书码使用方法中图法索书码构成:上下两行,第一行是一个字母加几位数字,第二行是几位数字。
比如:K10 <K212 <K213 <K213-214<K213.214比如一个基本上是最复杂的写法:K207.37-2517 K表示历史地理这一大类,后面的号就决定排书顺序。
20737中的点不表示任何实际意义,就起隔开数字便于观看的作用,每三位点一点。
分级分类:20737表示一级分类下的位次,横杠表示大分类下又有副分类即第二级的分类,第二行就是第三级分类的意思,就是类下有类。
在电子索引机上,显示索书码时是先第一行,然后一斜杠,然后是第二行的数字,写的是不分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详表2007-03-14 13:33 编号含义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A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A11 选集、文集A12 单行著作A121 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A122 革命风暴的高涨与低落时期(1848-1863年)A123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时期(1864-1872年)A124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和各国建立社会主义政党时期(1873-1889年6月)A125 第二国际时期(1889年7月-1895年)A1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A14 诗词A15 手迹A16 专题汇编A18 语录A2 列宁著作A21 选集、文集A22 单行著作A2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A25 手迹A26 专题汇编A28 语录A3 斯大林著作A31 选集、文集A32 单行著作A3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A35 手迹A36 专题汇编A38 语录A4 毛泽东著作A41 选集、文集A42 单行著作A42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A42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年7月)A42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6月)A424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A425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年9-1949年9月)A426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A4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A44 诗词A45 手迹A46 专题汇编A48 语录A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汇编A56 专题汇编A58 语录A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生平和传记A71 马克思A72 恩格斯A73 列宁A74 斯大林A75 毛泽东A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A8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A82 列宁著作的学习和研究A83 斯大林著作的学习和研究A84 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和研究A85 著作汇编的学习和研究B 哲学B0 哲学理论B0-0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论)B0-01 哲学基本问题B0-02 辩证唯物主义B0-021 物质论B0-022 意识论B0-023 认识论、反映论B0-024 唯物辩证法B0-025 唯物辩证法诸范畴B0-026 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B0-027 辩证唯物主义的应用B0-03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B0-08 哲学流派及其研究B0-081 唯心主义B0-082 实证论、经验批判主义(马赫主义)B0-083 唯意志论、生命哲学B0-084 新康德注意、新黑格尔主义B0-085 新实在论、逻辑实证论(新实证论、逻辑经验主义)B0-086 存在主义(生存主义)B0-087 实用主义B0-088 新托马斯主义(新经院哲学)B0-089 其他哲学流派B1 世界哲学B12 古代哲学B13 中世纪哲学B14 近代哲学B15 现代哲学B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发展B2 中国哲学B20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总论)B22 先秦哲学B221 诸子前哲学B222 儒家B223 道家B224 墨家B225 名家B226 法家B227 阴阳家B228 纵横家B229 杂家B232 秦汉哲学(总论)(公元前221-公元220年)B233 秦代哲学(公元前221-207年)B234 汉代哲学(公元前206-公元220年)B235 三国、晋、南北朝哲学(220-589年)B241 隋、唐、五代哲学(581-960年)B244 宋、元哲学(960-1368年)B248 明代哲学(1368-1644年)B249 清代哲学(1644-1840年)B25 近代哲学(1840-1918年)B26 现代哲学(1919年至今)B2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B3 亚洲哲学B302 古代哲学(亚洲)B303 中世纪哲学(亚洲)B304 近代哲学(亚洲)B305 现代哲学(亚洲)B30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亚洲的传播与发展B31 东亚哲学B33 东南亚哲学(一)B34 东南亚哲学(二)B35 南亚哲学B36 中亚哲学B37 西亚哲学(一)B38 西亚哲学(二)B4 非洲哲学B402 古代哲学(非洲)B403 中世纪哲学(非洲)B404 近代哲学(非洲)B405 现代哲学(非洲)B40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非洲的传播与发展B41 北非哲学B42 东非哲学B43 西非哲学(一)B44 西非哲学(二)B45 西非哲学(三)B46 中非哲学B47 南非哲学(一)B48 南非哲学(二)B5 欧洲哲学B502 古代哲学(欧洲)B503 中世纪哲学(欧洲)B504 近代哲学(欧洲)B505 现代哲学(欧洲)B50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的传播与发展B51 东欧、中欧哲学(一)B52 东欧、中欧哲学(二)B53 北欧哲学B54 南欧哲学(一)B55 南欧哲学(二)B56 西欧哲学B6 大洋州哲学B7 美洲哲学B80 思维科学(总论)B81 逻辑学(论理学)B810 逻辑学(论理学)总论B811 辩证逻辑B812 形式逻辑(名学、辩学)B813 数理逻辑(符号逻辑)(宜入O141)B814 概率逻辑B815 哲理逻辑(非经典逻辑)B819 应用逻辑B82 伦理学(道德哲学)B820 伦理学(道德哲学)总论B821 人生观、人生哲学B822 国家道德B823 家庭、婚姻道德B824 社会公德B825 个人修养B83 美学B830 美学总论B832 美学与社会生产B832 美学与现实社会生活B835 艺术美学(宜入J01)B84 心理学B840 心理学总论B841 心理学研究方法B842 心理过程与心理实践B843 发生心理学B844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B845 生理心理学B846 变态心理学、病态心理学、超意识心理学B848 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B849 应用心理学B9 无神论、宗教B91 无神论B92 宗教B93 神话与原始宗教B94 佛教B95 道教B96 伊斯兰教(回教)B97 基督教B98 其他宗教B99 迷信术数C 社会科学总论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C1 社会科学现状、概况C2 机关、团体、会议C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C4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C51 丛书(汇刻书)C52 全集、选集C53 文集、会议录C54 年鉴、年刊C55 连续出版物、期刊C6 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C7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书(请查G257.33,Z88/89)C8 统计学C81 统计方法C82 专类统计学(宜入有关学科)C83 世界各国统计资料C91 社会学C92 人口学C93 管理学C94 系统论(系统学、系统工程)(请查N94)C96 人才学D 政治、法律D0 政治理论D1/3 共产主义运动、共产党D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D2 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青年团D3 各国共产党D4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D5 世界政治D6 中国政治D7 各国政治D73 亚洲政治D74 非洲政治D75 欧洲政治D76 大洋州政治D77 美洲政治D8 外交、国际关系D9 法律E 军事E0 军事理论E1 世界军事E2 中国军事E3/7 各国军事E3 亚洲军事E4 非洲军事E5 欧洲军事E6 大洋州军事E7 美洲军事E8 战略、战术、战役E9 军事技术E99 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F 经济F0 政治经济学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F2 经济计划与管理F3 农业经济F4 工业经济F5 交通运输经济F6 有点经济F7 贸易经济F8 财政、金融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0 文化理论G1 世界各国文化事业概况G11 世界军事G12 中国军事G13 亚洲军事G14 非洲军事G15 欧洲军事G16 大洋州军事G17 美洲军事G2 信息与知识传播G3 科学、科学研究G4 教育G4 教育G5 世界各国教育事业G6 各级教育G7 各类教育G8 体育H 语言、文字H0 语言学H1 汉语H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H3 常用外国语H31 英语H32 法语H33 德语H34 西班牙语H35 俄语H36 日语H37 阿拉伯语H4/84 各语系语言H4 汉藏语系H5 阿尔泰语系(突厥-蒙古-通古斯语系)H61 南亚语系H62 南印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德拉维达语系)H63 南岛语系(马来亚-玻里尼西亚语系)H64 东北亚诸语系H65 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H66 芬兰-乌戈尔语系H67 闪-含语系H7 印欧语系H81 非洲诸语系H83 美洲诸语系H84 大洋州诸语系H9 国际辅助语I 文学I0 文学理论I1 世界文学I2 中国文学I3/7 各国文学I3 亚洲文学I4 非洲文学I5 欧洲文学I6 大洋州文学I7 美洲文学J 艺术J0 艺术理论J1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J2 绘画J29 书法、篆刻J3 雕塑J4 摄影艺术J5 工艺美术J59 建筑艺术(请查TU-8)J6 音乐J7 舞蹈J8 戏剧艺术J9 电影、电视艺术K 历史、地理K0 史学理论K1 世界史K2 中国史K3/7 各国史K3 亚洲史K4 非洲史K5 欧洲史K6 大洋州史K7 美洲史K81/83 传记K81 世界人物传记及传记研究与编写K82 中国人物传记K83 各国人物传记K85/88 文物考古K86 世界文物考古K87 中国文物考古K88 各国文物考古K89 风俗习惯K9 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N0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N1 自然科学现状、概况N2 自然科学机关、团体、会议N3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N4 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N5 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N6 自然科学参考工具书N7 自然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请查G257.36,Z88/89) N8 自然科学调查、考察N91 自然研究、自然历史N94 系统论(系统学、系统工程)N99 情报学、情报工作(请查G35)O 数理科学和化学O1 数学O11 古典数学O12 初等数学O13 高等数学O14 数理逻辑、数学基础O15 代数、数论、组合理论O17 数学分析O18 几何、拓扑O19 整体分析、流形上分析O21 概率论、数理统计O22 运筹学O23 控制论、信息论(数学理论)O24 计算数学O29 应用数学O3 力学O31 理论力学(一般力学)O32 振动理论O33 连续介质力学(变形体力学)O34 固体力学O35 流体力学O369 物理力学O37 流变学O39 应用力学O4 物理学O41 理论物理学O42 声学O43 光学O44 电磁学、电动力学O45 无线电物理学O46 真空电子学(电子物理学)O47 半导体物理学O48 固体物理学O51 低温物理学O52 高压与高温物理学O53 等离子体物理学O55 热学与物质分子运动论O56 分子物理学、高能物理学O59 应用物理学O6 化学O61 无机化学O62 有机化学O63 高分子化学(高聚物)O64 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O65 分析化学O69 应用化学O7 晶体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P1 天文学P2 测绘学P3 地球物理学P4 气象学P5 地质学P6 地质学(二)P7 海洋学P9 自然地理学Q 生物科学Q1 普通生物学Q2 细胞学Q3 遗传学Q4 生物学Q5 生物化学Q6 生物物理学Q7 分子生物学Q81 生物工程学Q89 环境生物学(请查X17)Q91 古生物学Q93 微生物学Q94 植物学Q95 动物学Q96 昆虫学Q8 人类学R 医药、卫生R1 预防医学、卫生学R2 中国医学R3 基础医学R4 临床医学R5 内科学R6 外科学R71 妇产科学R72 儿科学R73 肿瘤学R74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R75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R76 耳鼻咽喉科学R77 眼科学R78 口腔科学R79 外国民族医学R8 特种医学R9 药学S 农业科学S1 农业基础科学S2 农业工程S3 农学(农艺学)S4 植物保护S5 农作物S6 园艺S7 林业S8 畜牧、兽医、狩猎、蚕、蜂S9 水产、渔业T 工业科学TB 一般工业技术TB1 工程基础科学TB2 工程设计与测绘TB3 工程材料学TB31 金属材料(请查TG4)TB32 非金属材料TB33 复合材料TB35 耐低温材料、耐高温材料TB37 耐腐蚀材料TB39 其他特种性能材料TB4 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TB41 爆破技术TB42 密封技术TB43 薄膜技术TB44 粉末技术TB48 包装工程TB49 工厂、车间TB5 声学工程TB6 制冷工程TB7 真空技术TB8 摄影技术TB9 计量学TD 矿业工程TD1 矿山地质与测量TD2 矿山设计与建设TD3 矿山压力与支护TD4 矿山机械TD5 矿山运输与设备TD6 矿山电工TD7 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TD8 矿山开采TD9 选矿TE 石油、天然气工业TE1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TE2 钻井工程TE3 油气田开发与开采TE5 海上油气田开发与开采TE6 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TE8 石油、天然气存储与运输TE9 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TE99 石油、天然气工业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宜入X74) TF 冶金工业TF0 冶金工业一般性问题TF1 冶金技术TF3 冶金机械、冶金生产自动化TF4 钢铁冶炼(黑色金属冶炼)(总论)TF5 炼铁TF6 铁合金冶炼TF7 炼钢TF79 其他黑色金属冶炼TF8 有色金属冶炼TG 金属学、金属工艺TG1 金属学、热处理TG2 铸造TG3 金属压力加工TG4 焊接、金属切割及粘接TG5 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TG7 刀具、磨料、磨具、夹具、模具、手工具TG8 公差与技术测量及机械量仪TG9 钳工工艺、装配工艺TH 机械、仪表工艺TH11 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TH12 机械设计、计算与制图TH13 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TH14 机械制造用材料TH16 机械制造工艺TH17 运行与维修TH18 机械工厂(车间)TH2 起重运输机械TH3 泵TH4 气体压缩及输送机械TH6 专用机械TH7 仪器、仪表TJ 武器工业TJ0 武器工业一般性问题TJ2 枪械TJ3 火炮TJ4 弹药、引信、火工品TJ5 爆破器材、烟火器材、火炸药TJ6 水中兵器TJ7 火箭、导弹TJ8 战车、战舰、战机、航天武器TJ9 核武器及其他特种武器与防护设备TK 动力工业TK0 动力工业一般性问题TK1 热力工程、热机TK2 蒸汽动力工程TK3 热工测量和热工自动控制TK4 内燃机工程TK5 特殊热能及其利用TK6 生物能及其利用TK7 水能、水利机械TK8 风能、风力机械TK91 氢能及其利用TL 原子能技术TL1 基础理论TL2 核燃料及其生产TL3 核反应堆工程TL4 各种核反应堆、核电厂TL5 加速器TL6 受控热核反应(聚变反应理论及实验装置)TL7 辐射防护TL8 粒子探测技术、辐射探测技术与核仪器仪表TL91 核爆炸TL92 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与制备TL929 辐射源TL93 放射性物质的包装、运输与贮存TL94 放射性废物的管理与综合利用TL99 原子能技术的应用TM 电工技术TM0 电工技术一般性问题TM1 电工基础理论TM2 电工材料TM3 电机TM4 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TM5 电器TM6 发电、发电厂TM7 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TM8 高电压技术TM91 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TM92 电气化、电能应用TM93 电器测量技术及仪器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N0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一般性问题TN1 真空电子技术TN2 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TN3 半导体技术TN4 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TN6 电子元件、组件TN7 基本电子电路TN8 无线电、电信设备TN91 通信TN92 无线通信TN93 广播TN94 电视TN95 雷达TN96 无线电导航TN97 电子对抗(干扰及抗干扰)TN98 无线电、电信测量技术及仪器(请查TM93)TN99 无线电电子学的应用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TP1 自动化基础理论TP11 自动化系统理论TP13 自动化控制理论TP14 自动信息理论TP15 自动模拟理论(自动仿真理论)TP17 开关电路理论TP18 人工智能理论TP2 自动化技术及设备TP20 自动化技术及设备一般性问题TP21 自动化元件、部件TP23 自动化装置与设备TP24 机器人技术TP27 自动化系统理论TP29 自动化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TP3 计算技术、计算机TP30 计算技术、计算机一般性问题TP31 计算机软件TP32 一般计算器和计算机TP33 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TP34 电子模拟计算机(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TP35 混合电子计算机TP36 微型计算机TP38 其他计算机TP39 计算机的应用TP6 射流技术(流控技术)TP60 射流技术(流控技术)一般性问题TP61 射流元件TP62 射流附件TP63 检测发信装置TP64 执行机构TP65 动力源TP66 射流控制线路TP67 射流自动控制系统TP69 射流技术的应用TP7 遥感技术TP70 遥感技术一般性问题TP72 遥感方式TP73 探测仪器及系统TP75 遥感图象的解译、识别与处理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TP8 远动技术TP80 远动技术一般性问题TP81 元件、部件(宜入TP21)TP83 远动化装置TP84 信道TP87 远动化系统TP89 远动化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TQ 化学工业TQ0 化学工业一般性问题TQ1 基础理论TQ2 化工过程(物理过程及物理化学过程)TQ3 化学反应过程TQ4 化工原料、辅助物料TQ5 化工机械与设备TQ6 化工生产过程、最后处理及包装TQ7 化工产品与副产品TQ8 化工厂TQ9 化学工业废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宜入X78) TQ11 基本无机化学工业TQ110 基本无机化学工业一般性问题TQ111 无机酸类生产TQ113 氨和铵盐工业TQ114 氯碱工业TQ115 无机盐工业TQ116 工业气体TQ117 特种气体TQ118 无机过酸及过酸盐TQ12 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TQ13 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TQ15 电化学工业TQ16 电热工业、高温制品工业TQ17 硅酸盐工业TQ2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TQ31 高分子化合物工业(高聚物工业)TQ32 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TQ33 橡胶工业TQ34 化学纤维工业TQ35 纤维素质的化学加工工业TQ41 溶剂与增塑剂的生产TQ42 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TQ43 胶粘剂工业TQ44 化学肥料工业TQ45 农药工业TQ46 制药化学工业TQ51 燃料化学工业TQ52 炼焦化学工业TQ53 煤化学及煤的加工利用TQ54 煤炭汽化工业TQ55 燃料照明工业TQ56 爆炸物工业、火柴工业TQ57 感光材料工业TQ58 磁性记录材料工业TQ61 染料及中间体工业TQ62 颜料工业TQ63 涂料工业TQ64 油脂和蜡的化学加工工业、肥皂工业TQ65 香料及化妆品工业TQ9 其他化学工业TS 轻工业、手工业TS0 轻工业、手工业一般性问题TS1 纺织工业、染整工业TS2 食品工业TS3 制盐工业TS4 烟草工业TS5 皮革工业TS6 木材加工工业、家具制造工业TS7 造纸工业TS8 印刷工业TS91 五金制品工业TS93 工艺美术制造工业TS94 服装工业、制鞋工业TS95 其他轻工业、手工业TS97 生活供应技术TU 建筑科学TU1 建筑基础科学TU19 建筑勘测TU2 建筑设计TU3 建筑结构TU4 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TU5 建筑材料TU6 建筑施工机械和设备TU7 建筑施工TU8 房屋建筑设备TU9 地下建筑TU7 高层建筑TU98 区域规划、城镇规划TU99 市政工程TV 水利工程TV1 水利工程基础课学TV21 水资料调查与水利规划TV22 水工勘测、设计TV3 水工结构TV4 水工材料TV5 水利工程施工TV6 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TV7 水能力用、水电站工程TV8 治河工程与防洪工程TV91 运渠(运河、渠道)工程(宜入U61) TV2 港湾工程(宜入U65)TV93 农田水利工程(宜入S27)U 交通运输U1 综合运输U2 铁路运输U4 公路运输U41 道路工程U44 桥涵工程U45 隧道工程U46 汽车工程U461 汽车理论U462 整车设计与计算U463 汽车结构部件U464 汽车发动机U465 汽车材料U466 汽车制造工艺U467 汽车实验U468 汽车制造厂U469 各种用途汽车U471 汽车驾驶与使用U472 汽车保养与修理U473 汽车用燃料、润滑料U48 其他道路运输工具U49 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U6 水路运输U8 航空运输V 航空、航天V1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V11 航空、航天的发展与空间探索V19 航空、航天的应用V2 航空V21 基础理论及实验V22 飞机构造与设计V23 航空发动机(推进系统)V24 航空仪表、设备、控制与导航V25 航空用材料V26 航空制造工艺V27 各类型航天器V31 航空用燃料及润滑剂V32 航空飞行术V35 航空港(站)、机场及技术管理V37 航空系统工程V4 航天(宇宙航行)V41 基础理论及实验V42 火箭、航天器构造(总体)V43 推进系统(发动机、推进器)V44 仪表、设备、制导与控制V45 航天用材料(请查V25)V46 制造工艺V47 航天器及其运载工具V51 航天用燃料(推进剂)及润滑剂V52 航天术V55 地面设备、试验场、发射场、航天基地V57 航天系统工程V7 航空、航天医学(宜入R85)X 环境科学X1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X2 环境综合研究X3 环境保护管理X4 灾害及其防治X5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X7 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X8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X9 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Z1 丛书Z2 百科全书、类书Z3 辞典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Z5 年鉴、年刊Z6 期刊、连续性出版物Z8 图书目录、文摘、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