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几何证明题大全

合集下载

2023年数学中考试题精选:几何综合证明(一)

2023年数学中考试题精选:几何综合证明(一)

1.(2023.营口24题)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B=90°,点E在CD 上,点G在AB上,点F在BD的延长线上,连接EF,DG, ∠FED=∠ADG,ADBD =DG EF=k.(1)如图1,当k=1时,请用等式表示线段AG与线段DF的数量关系________;(2)如图2,当k=√(3)时,写出线段AD,DE和D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当点G是AB的中点时,连接BE,求tan∠EBF的值2.(2023.本溪铁岭辽阳25题)在Rt△ABC中,∠ACB=90°,CA=CB,点O为AB的中点,点D在直线AB上(不与点A,B重合),连接CD,线段CD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E,过点B作直线l⊥BC,过点E作EF⊥l,垂足为点F,直线EF交直线OC于点G.(1)如图1,当点D与点O重合时,请直接写出线段AD与线段EF 的数量关系;(2)如图2,当点D在线段AB上时,求证:CG+BD=√2BC;(3)连接DE,△CDE的面积记为S1,△ABC的面积记为S2,当EF:BC=1:3时,请直接写出S1S2的值.3.(2023.大连25题)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数学活动课上,王老师给同学们每人发了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探究折叠的性质。

已知AB=AC,∠A>90°,点E为AC上一动点,将△ABE以BE为对称轴翻折,同学们经过思考后进行如下探究:独立思考:小明:“当点D落在BC上时,∠EDC=2∠ACB.”小红:“若点E为AC中点,给出AC与DC的长,就可求出BE的长.”补足探究:奋进小组的同学们经过探究后提出问题1,请你回答:问题1:在等腰△ABC中,AB=AC,∠A>90°,△BDE由△ABE翻折得到.(1)如图1,当点D落在BC上时,求证:∠EDC=2∠ACB;(2)如图2,若点E为AC中点,AC=4,CD=3,求BE的长.问题解决:小明经过探究发现:若将问题1中的等腰三角形换成∠A<90°的等腰三角形,可以问题进一步拓展.问题2:如图3,在等腰△ABC中,∠A<90°,AB=AC=BD=4,2∠D=∠ABD.若CD=1,则求BC的长.4.(2023.牡丹江26题)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C,垂足为E,连接DE,将ED绕点E逆时针旋转90°,得到EF,连接BF.(1)当点E在线段BC上,∠ABC=45°时,如图1,求证:AE+EC=BF;(2)当点E在线段BC延长线上,∠ABC=45°时,如图2,当点E在线段CB延长线上,∠ABC=135°时,如图3,请猜想并直接写出线段AE,EC,BF的数量关系;(3)在(1)、(2)的条件下,若BE=3,DE=5,则CE=______.5.(2023.贵州省25题)如图1,小红在学习了三角形相关知识后,对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行了探究,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CA=CB,∠C=90°,过点B作射线BD⊥AB,垂足为B,点P在CB上.(1)【动手操作】如图2,若点P在线段CB上,画出射线PA,并将射线PA绕点P逆时针旋转90°与BD交于点E,根据题意在图中画出图形,图中∠PBE的度数为______度;(2)【问题探究】根据(1)所画图形,探究线段PA与P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拓展延伸】如图3,若点P在射线CB上移动,将射线PA绕点P逆时针旋转90°与BD将于点E,探究线段BA,BP,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6.(2023.沈阳24题)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纸片中,AB=10,AD=6,∠DAB=60°,点E为BC边上的一点(点E不与点C重合),连接AE,将平行四边形ABCD纸片沿AE所在直线折叠,点C,D的对应点分别为C`,D`,射线C`E与射线AD将于点F.(1)求证:AF=EF;(2)如图2,当EF⊥AF时,DF的长为______;(3)如图3,当CE=2时,过点F作FM⊥AE,垂足为点M,延长FM 交C`D`于点N,连接AN,EN,求△ANE的面积。

初三几何证明练习题和答案

初三几何证明练习题和答案

初三几何证明练习题和答案几何证明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练习不同类型的几何证明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几何证明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三几何证明的练习题和答案,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1. 题目:已知ABCD是平行四边形,证明∠ABC + ∠ADC = 180°。

证明:解:连接AC,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ADC = ∠ACB,所以要证明∠ABC + ∠ADC = 180°,只需证明∠ABC + ∠ACB = 180°。

由角的内外(对顶、同旁)定理可知∠ACB + ∠ABC = 180°,即∠ABC + ∠ACB = 180°。

所以,∠ABC + ∠ADC = 180°得证。

2. 题目: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ACB = 90°,AC = 5cm,BC= 12cm,证明AB = 13cm。

证明:解: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² = AC² + BC²。

代入已知条件,即可得AB² = 5² + 12² = 25 + 144 = 169。

开方可得AB = 13cm。

所以,AB = 13cm得证。

3. 题目: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ACB = 90°,AC = BC,证明∠ABC = 45°。

证明:解:连接AB,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CB = ∠CAB。

所以,∠ABC = 180° - ∠ACB - ∠CAB = 180° - ∠ACB - ∠ACB = 180° - 2∠ACB。

由于∠ACB = 90°,代入得∠ABC = 180° - 2 × 90° = 0°。

所以,∠ABC = 0°,即∠ABC = 45°得证。

4. 题目:已知ABCD是一个平行四边形,E为AD的中点,证明BE平分∠CBD。

(完整版)初中几何证明题五大经典(含答案)

(完整版)初中几何证明题五大经典(含答案)

经典题(一)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证明:过点G 作GH ⊥AB 于H ,连接OE ∵EG ⊥CO ,EF ⊥AB∴∠EGO=90°,∠EFO=90° ∴∠EGO+∠EFO=180° ∴E 、G 、O 、F 四点共圆 ∴∠GEO=∠HFG∵∠EGO=∠FHG=90° ∴△EGO ∽△FHG ∴FG EO =HGGO∵GH ⊥AB ,CD ⊥AB ∴GH ∥CD∴CD COHG GO =∴CDCO FG EO = ∵EO=CO ∴CD=GF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部的一点,∠PAD =∠PDA =15°。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 证明:作正三角形ADM ,连接MP ∵∠MAD=60°,∠PAD=15° ∴∠MAP=∠MAD+∠PAD=75° ∵∠BAD=90°,∠PAD=15°∴∠BAP=∠BAD-∠PAD=90°-15°=75° ∴∠BAP=∠MAP ∵MA=BA ,AP=AP ∴△MAP ≌△BAP∴∠BPA=∠MPA ,MP=BP 同理∠CPD=∠MPD ,MP=CP ∵∠PAD =∠PDA =15°∴PA=PD ,∠BAP=∠CDP=75° ∵BA=CD∴△BAP ≌∠CDP ∴∠BPA=∠CPD∵∠BPA=∠MPA ,∠CPD=∠MPD ∴∠MPA=∠MPD=75°∴∠BPC=360°-75°×4=60°∵MP=BP ,MP=CP ∴BP=CP ∴△BPC 是正三角形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于E 、F .求证:∠DEN =∠F .证明:连接AC ,取AC 的中点G ,连接NG 、MG ∵CN=DN ,CG=DG ∴GN ∥AD ,GN=21AD ∴∠DEN=∠GNM ∵AM=BM ,AG=CG ∴GM ∥BC ,GM=21BC ∴∠F=∠GMN ∵AD=BC ∴GN=GM∴∠GMN=∠GNM ∴∠DEN=∠F经典题(二)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OM ⊥BC 于M . (1)求证:AH =2OM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 证明:(1)延长AD 交圆于F ,连接BF ,过点O 作OG ⊥AD 于G ∵OG ⊥AF ∴AG=FG ∵AB⌒ =AB ⌒ ∴∠F=∠ACB又AD ⊥BC ,BE ⊥AC ∴∠BHD+∠DBH=90° ∠ACB+∠DBH=90° ∴∠ACB=∠BHD ∴∠F=∠BHD∴BH=BF 又AD ⊥BC ∴DH=DF∴AH=AG+GH=FG+GH=GH+DH+DF+GH=2GH+2DH=2(GH+DH )=2GD 又AD ⊥BC ,OM ⊥BC ,OG ⊥AD ∴四边形OMDG 是矩形 ∴OM=GD ∴AH=2OM (2)连接OB 、OC∵∠BAC=60∴∠BOC=120° ∵OB=OC ,OM ⊥BC ∴∠BOM=21∠BOC=60°∴∠OBM=30° ∴BO=2OM由(1)知AH=2OM ∴AH=BO=AO2、设MN 是圆O 外一条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引圆的两条割线交圆O 于B 、C 及D 、E ,连接CD 并延长交MN 于Q ,连接EB 并延长交MN 于P. 求证:AP =AQ .证明:作点E 关于AG 的对称点F ,连接AF 、CF 、QF ∵AG ⊥PQ ∴∠PAG=∠QAG=90°又∠GAE=∠GAF ∴∠PAG+∠GAE=∠QAG+∠GAF 即∠PAE=∠QAF∵E 、F 、C 、D 四点共圆 ∴∠AEF+∠FCQ=180° ∵EF ⊥AG ,PQ ⊥AG ∴EF ∥PQ∴∠PAF=∠AFE ∵AF=AE∴∠AFE=∠AEF ∴∠AEF=∠PAF ∵∠PAF+∠QAF=180° ∴∠FCQ=∠QAF ∴F 、C 、A 、Q 四点共圆 ∴∠AFQ=∠ACQ 又∠AEP=∠ACQ ∴∠AFQ=∠AEP3、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证明:作OF ⊥CD 于F ,OG ⊥BE 于G ,连接OP 、OQ 、OA 、AF 、AG ∵C 、D 、B 、E 四点共圆 ∴∠B=∠D ,∠E=∠C ∴△ABE ∽△ADC ∴DFBGFD 2BG 2DC BE AD AB === ∴△ABG ∽△ADF ∴∠AGB=∠AFD ∴∠AGE=∠AFC ∵AM=AN , ∴OA ⊥MN 又OG ⊥BE ,∴∠OAQ+∠OGQ=180° ∴O 、A 、Q 、E 四点共圆 ∴∠AOQ=∠AGE 同理∠AOP=∠AFC ∴∠AOQ=∠AOP又∠OAQ=∠OAP=90°,OA=OA ∴△OAQ ≌△OAP ∴AP=AQ 在△AEP 和△AFQ 中 ∠AFQ=∠AEP AF=AE ∠QAF=∠PAE ∴△AEP ≌△AFQ ∴AP=AQ4、如图,分别以△ABC 的AB 和A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BFG 和正方形ACDE ,点O 是DF 的中点,OP ⊥BC求证:BC=2OP (初二)证明:分别过F 、A 、D 作直线BC 的垂线,垂足分别是L 、M 、N ∵OF=OD ,DN ∥OP ∥FL ∴PN=PL∴OP 是梯形DFLN 的中位线 ∴DN+FL=2OP ∵ABFG 是正方形∴∠ABM+∠FBL=90° 又∠BFL+∠FBL=90° ∴∠ABM=∠BFL又∠FLB=∠BMA=90°,BF=AB ∴△BFL ≌△ABM ∴FL=BM同理△AMC ≌△CND ∴CM=DN∴BM+CN=FL+DN ∴BC=FL+DN=2OP经典题(三)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 求证:CE =CF .(初二)证明:连接BD 交AC 于O 。

初中数学中考几何证明分类试题汇编

初中数学中考几何证明分类试题汇编

矩形24.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 ,A D ⊥BC ,垂足为点D ,M 在BA 的延长线上AN 是∠MAC 的平分线,CE ⊥AN ,垂足为E 。

(1)试说明:四边形ADCE 为矩形;(2)当△ABC 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E 是一个正方形?说明理由。

24.(本小题9分)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BC ,垂足为D ,AN 是△ABC 外角∠CAM 的平分线,CE ⊥AN ,垂足为E ,连接DE 交AC 于F (1)求证:四边形ADCE 为矩形 (2)求证:DF ∥AB ,DF =12AB21.如图所示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 ,点D 落在BC 边的点F 处,已知AB =12cm , BC =13cm,求EC 的长。

5.如图8,将矩形纸片ABCD 沿对角线AC 折叠,使点B 落在点E 处,求证:EF =DF .BDECF19.如图,把一张矩形的纸ABCD 沿对角线BD 折叠,使点C 落在点E 处,BE 与AD 交于点F .①求证:ΔABF ≌ΔEDF ;②若将折叠的图形恢复原状,点F 与BC 边上的点M 正好重合,连接DM ,试判断四边形BMD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2、如图,矩形ABCD 中,O 是AC 与BD 的交点,过O 点的直线EF 与AB CD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E F ,.(1)求证:BOE DOF △≌△; (2)当EF 与AC 满足什么关系时,以A E C 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证明你的结论.1.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上的一点,E 是AD 的中点,过A 点作BC 的平行线交CE 的延长线于点F ,且AF =BD ,连结BF 。

(1) 求证:BD =CD ; (2) 如果AB =AC ,试判断四边形AFBD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F D OB E AC D B A M 第22题图F EFED C B A 3.如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PBC 和△QCD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P 在矩形上方,点Q 在矩形内. 求证:(1)∠PBA =∠PCQ =30°;(2)P A =PQ .7、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F 分别是边BC 、AB 上的点,且EF=ED,EF ⊥ED. 求证:AE 平分∠BAD.8、如图,矩形ABCD 中,点E 是BC 上一点,AE =AD ,DF ⊥AE 于F ,连结DE ,求证:DF =DC .23.(本小题6分)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为BC 上的一点,且DE=BC,AF ⊥DE 于点F,求证:EF=BE 14、(本题8分)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 中,AF=DE,求证:BE=CF(第23题)ACBD PQBDDC BAOE18.在矩形ABCD 中,O 是对角线AC 的中点,EF 是线段AC 的中垂线,交AD 、BC 于E 、F .求证:四边形AECF 是菱形1、如左下图,在矩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O ,AE 平分∠BAD ,交BC 于E ,若∠CAE =15°,求∠BOE 的度数.2、如右上图ABCD ,四内角平分线相交于E 、F 、G 、H .求证:四边形EFGH 是矩形6.(2012•聊城)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DE∥AC,CE∥BD. 求证:四边形OCED 是菱形.9.(2010四川眉山)如图,O 为矩形ABCD 对角线的交点,DE ∥AC ,CE ∥BD .(1)试判断四边形OCE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AB =6,BC =8,求四边形OCED 的面积.10.(2012娄底)如图,在矩形ABCD 中,M 、N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P 、Q 分别是BM 、DN 的中点.(1)求证:△MBA ≌△NDC ;(2)四边形MPNQ 是什么样的特殊四边形?请说明理由.16.(2012六盘水)如图,已知E 是▱ABCD 中BC 边的中点,连接AE 并延长AE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ABE ≌△FCE .(2)连接AC .BF ,若∠AEC=2∠ABC ,求证:四边形ABFC 为矩形.5.两个完全相同的矩形纸片ABCD 、BFDE 如图7放置,AB BF ,求证:四边形BNDM 为菱形.19. (2012.云南省)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BD 的垂直平分线MN 与AD 相交于点M ,与BD 相交于点N ,连接BM ,DN . (1)求证:四边形BMDN 是菱形; (2)若AB=4,AD=8,求MD 的长.8.如图,矩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点O ,AE 平分∠BAD ,若∠EAO=15°,求∠BOE 的度数。

中考复习初中数学几何证明 试题(含答案)

中考复习初中数学几何证明 试题(含答案)

初中几何证明题经典题(一)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如下图做GH ⊥AB,连接EO 。

由于GOFE 四点共圆,所以∠GFH =∠OEG , 即△GHF ∽△OGE,可得EO GF =GO GH =COCD,又CO=EO ,所以CD=GF 得证。

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CC 1、DD 1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APCDB D 2C 2 B 2 A 2D 1C 1B 1C B DA A 1 AFGCEBOD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求证:∠DEN =∠F .经典题(二)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及D 、E ,直线EB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BF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经典题(三)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求证:CE =CF .(初二)2、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求证:AE =AF .(初二)3、设P 是正方形ABCD 一边求证:PA =PF .(初二)4、如图,PC 切圆O 于C ,AC 为圆的直径,PEFB 、D .求证:AB =DC ,BC =AD .(初三)经典题(四)1、已知:△ABC 是正三角形,P 是三角形内一点,PA =3,PB =4,PC =5. 求:∠APB 的度数.(初二)2、设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内部的一点,且∠PBA =∠PDA . 求证:∠PAB =∠PCB .(初二)3、设ABCD 为圆内接凸四边形,求证:AB ·CD +AD ·BC =AC ·BD .(初三)4、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E 、F 分别是BC 、AB 上的一点,AE 与CF 相交于P ,且 AE =CF .求证:∠DPA =∠DPC .(初二)经典难题(五)1、 设P 是边长为1的正△ABC 内任一点,L =PA +PB +PC ,求证:≤L <2.2、已知:P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求PA +PB +PC 的最小值. A P CB P A D CB C B D A F PD E CB A APCB3、P为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并且PA=a,PB=2a,PC=3a,求正方形的边长.4、如图,△ABC中,∠ABC=∠ACB=800,D、E分别是AB、AC上的点,∠DCA=300,∠EBA=200,求∠BED的度数.经典题(一)1.如下图做GH⊥AB,连接EO。

初三几何证明练习题100

初三几何证明练习题100

初三几何证明练习题1001、如图,△ABC 中,∠ACB=90°,CD ⊥AB 于点D ,E 是AC 的中点,DE 的延长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EF=5,∠B 的正切值为21 〔1〕求证:△BDF ∽△DCF ;〔2〕求BC 的长2、:如图,在△ABC 中,BD ⊥AC 于点D ,CE ⊥AB 于点E ,EC 和BD 相交于点O ,联接DE . 〔1〕求证:△EOD ∽△BOC ;〔2〕假设S △EOD =16,S △BOC =36,求AEAC的值.3、如图,点E 是矩形ABCD 的边BC 上一点,EF ⊥AE ,EF 分别交 AC 、CD 于点M 、F ,BG ⊥AC ,垂足为点G ,BG 交AE 于点H . 〔1〕求证:△ABE ∽△ECF ;〔2〕找出与△ABH 相似的三角形,并证明;〔3〕假设E 是BC 中点,BC =2AB ,AB =2,求EM 的长.4、如图,点D 是Rt △ABC 斜边AB 上一点,点E 是直线AC 左侧一点,且EC ⊥CD ,∠EAC =∠B . 〔1〕求证:△CDE ∽△CBA ; 〔2〕如果点D 是斜边AB 的中点,且23tan =∠BAC , 试求CBACDES S ∆∆的值. 〔CDE S ∆表示△CDE 的面积,CBA S ∆表示△CBA 的面积〕5、在△ABC 中,∠BAC = 90°,∠EAF = 90°,AB AF AC AE ⋅=⋅. 〔1〕求证:△AGC ∽△DGB ;〔2〕假设点F 为CG 的中点,AB = 3,AC = 4,1tan 2DBG ∠=,求DF 的长. GFE D CB AEOD ABCEDAF A B D CE G 6、: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E 分别是边AC 、AB 的中点,DF ⊥AC ,DF 与CE 相交于点F ,AF 的延长线与BD 相交于点G .〔1〕求证:BD DG AD ⋅=2;〔2〕联结CG ,求证:∠ECB =∠DCG .7、如图E 为正方形ABCD 边BC 延长线上一点,AE 交DC 于F ,FG ∥BE 交DE 于G . 〔1〕求证:FG FC =;〔2〕假设1FG =,3AD =,求tan GFE ∠的值.8、如图,△ABC 中,点D 、E 分别在BC 和AC 边上,点G 是BE 边上一点,且∠BAD =∠BGD =∠C ,联结AG 。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经典例题(超全)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经典例题(超全)
求证:BE=AF
完整版ppt
9
• 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P、Q分别是BC、 DC上的点,若∠1=∠2 求证:PB+QD=PA
完整版ppt
10
• 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AC、BD交于点 O,E、F分别是BC、OD的中点 求证: AF⊥EF
完整版ppt
11
• 已知:如图,,AB=BC,D、E分别是AB、 BC上一点,DM⊥AE交AC于M, BN⊥AE 交AC于N,若BD=BE求证:MN=NC。
完整版ppt
20
•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E、F 分别是AD、BC的中点,G、H分别是BD、 AC的中点,猜一猜EF与GH的位置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完整版ppt
21
• 如图,分别以△ABC的三边为边长,在BC 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BD,等边三角形 BCE,等边三角形ACF,连接DE,EF。求 证:四边形ADE 2,AB=3AC,BE⊥AD,
求证:AD=DE
完整版ppt
15
• 已知:如图,AB//CD, D=90 o, BE=EC=DC,求证: AEC=3 BAE
完整版ppt
16
• 已知如图,AB=DC,AE=DE,BF=FC,
FE交BA、CD的延长线于G、H,求证:1= 2。
完整版ppt
17
• 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DC上一 点,DF⊥AE交BC于F 求证:OE⊥OF
完整版ppt
18
• 已知:如图,AB//CD, ADC=90o , BE=EC,求证: AED=2 EDC
完整版ppt
19
• 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DC上一 点,DF⊥AE交BC于F 求证:OE⊥OF

中考数学总复习——几何证明分类试题汇编

中考数学总复习——几何证明分类试题汇编

C ABD中考数学总复习——几何证明分类试题汇编 三角形总复习题1、求证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线相等(先画出图,再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

2.求证:有两条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先画出图,再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1.如图,已知在△ABC 中,CD ⊥AB 于D ,AC =20,BC =15,DB =9。

(1)求DC 的长。

(2)求AB 的长。

2.如图所示的一块地,∠ADC=90°,AD=12m ,CD=9m ,AB=39m ,BC=36m ,求这块地的面积。

ADEBC3.如图,铁路上A ,B 两点相距25km ,C ,D 为两村庄,DA ⊥AB 于A ,CB ⊥AB 于B ,已知DA=15km ,CB=10km ,现在要在铁路AB 上建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E ,使得C ,D 两村到E 站的距离相等,则E 站应建在离A 站多少km 处?18.如图6,A 、D 、F 、B 在同一直线上,AD=BF ,AE =BC , 且 AE ∥BC .E求证:(1)△AEF≌△BCD;(2)EF∥CD.4.如图,在△AFD和△BEC中,点A、E、F、C在同一直线上,有下面四个论断:(1)AD=CB;(2)AE=CF;(3)∠B=∠D;(4)AD∥BC。

请用其中三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数学问题,并写出解答过程.18.如图10,在△AFD 和△CEB 中,点A 、E 、F 、C 在同一条直线上,有下面四个结断:①AD =CB ;②AE =CF ;③∠B =∠D ;④AD ∥BC .请用其中三个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数学题,并证明结论成立.5.如图,AD ⊥CD ,AB=10,BC=20,∠A=∠C=30°,求AD 、CD 的长.CABEF D图6. 已知,如图,⊿ABC 中,∠A = 900,AB =AC ,D 是BC 边上的中点,E 、F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且BE = AF ,求证:ED ⊥FD7.已知:如图,AB =AC ,CE ⊥AB 于E ,BD ⊥AC 于D , 求证:BD =CE .DBCEF8.已知: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AC边上取中点D,BC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CE=CD.求证:BD=DE.9.如图:已知在ABC,D为BC边的中点,过点D作△中,AB AC,.⊥,⊥,垂足分别为E FDE AB DF AC(1) 求证:BED CFD △≌△;(2)若90A ∠=°,求证:四边形DFAE 是正方形.10.如图,△ABC 中,AB =AC ,AD 、AE 分别是∠BAC 和∠BAC 和外角的平分线,BE ⊥AE . (1)求证:DA ⊥AE ;(2)试判断AB 与DE 是否相等?并证明你的结论.DCBE AFA BCD EF11. 已知,如图,O 是△ABC 的∠ABC 、∠ACB 的角平分线的交点,OD∥AB 交BC 于D ,OE ∥AC 交BC 于E ,若12. 已知,如图⊿ABC 中,∠ACB 的平分线交AB 于E ,∠ACB 的补角∠ACD 的平分线为CG ,EG ∥BC 交AC 于F ,EF 会与FG 相等吗?为什么?C13.(2012临沂)如图,点A.F、C.D在同一直线上,点B和点E 分别在直线AD的两侧,且AB=DE,∠A=∠D,AF=DC.(1)求证:四边形BCEF是平行四边形,(2)若∠ABC=90°,AB=4,BC=3,当AF为何值时,四边形BCEF是菱形.ADEF 14.(2012•恩施州)如图,在△ABC 中,AD ⊥BC 于D ,点D ,E ,F 分别是BC ,AB ,AC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EDF 是菱形.15.(2012•南通)(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菱形ABCD 中,∠B =60º,点E 在边BC 上,点F 在边CD 上.(1)如图1,若E 是BC 的中点,∠AEF =60º,求证:BE =DF ; (2)如图2,若∠EAF =60º,求证:△AEF 是等边三角形.16.(2011广东)如图,分别以Rt △ABC 的直角边AC 及斜边AB 向外作等边△ACD 、等边△ABE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何证明题分类汇编一、证明两线段相等1.如图3,在梯形ABCD 中,AD BC ∥,EA AD ⊥,M 是AE 上一点,BAE MCE =∠∠,45MBE =o ∠.(1)求证:BE ME =. (2)若7AB =,求MC 的长.2、(8分)如图11,一张矩形纸片ABCD ,其中AD=8cm ,AB=6cm ,先沿对角线BD 折叠,点C 落在点C ′的位置,BC ′交AD 于点G. (1)求证:AG=C ′G ;(2)如图12,再折叠一次,使点D 与点A 重合,的折痕EN ,EN 角AD 于M ,求EM 的长. 2、类题演练 3如图,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AC 及斜边AB 向外作等边△ACD 、等边△ABE .已知∠BAC =30º,EF ⊥AB ,垂足为F ,连结DF .(1)试说明AC =EF ;(2)求证:四边形ADFE 是平行四边形.4如图,在△ABC 中,点P 是边AC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直线MN∥BC,设MN交∠BCA 的平分线于点E ,交∠BCA 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 (1)求证:PE =PF ;(2)*当点P 在边AC 上运动时,四边形BCFE 可能是菱形吗?说明理由;图3ABCDEF 第20题图A BCDMN E F P (3)*若在AC 边上存在点P ,使四边形AECF 是正方形,且 AP BC =32.求此时∠A 的大小.二、证明两角相等、三角形相似及全等1、(9分)AB 是⊙O 的直径,点E 是半圆上一动点(点E 与点A 、B 都不重合),点C 是BE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D ⊥AB ,垂足为D ,CD 与AE 交于点H ,点H 与点A 不重合。

(1)(5分)求证:△AHD ∽△CBD(2)(4分)连HB ,若CD=AB=2,求HD+HO 的值。

2、(本题8分)如图9,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E ⊥BF ,BE=BF ,EF 与BC 交于点G 。

(1)求证:△ABE≌△CBF ;(4分)(2)若∠ABE=50º,求∠EGC 的大小。

(4分)3、(本题7分)如图8,△AOB 和△COD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OB =∠COD =90º,D 在AB 上.(1)求证:△AOC ≌△BOD ;(4分) (2)若AD =1,BD =2,求CD 的长.(3分) 2、类题演练1、 (8分)如图,已知∠ACB =90°,AC =BC ,BE ⊥CE 于E ,AD ⊥CE 于D ,CE 与AB 相交于F .(1)求证:△CEB ≌△ADC ;(2)若AD =9cm ,DE =6cm ,求BE 及EF 的长.ABCD图8OABDF E 图9A O DB HEC图10-1MG ODB EAC xyA BCDE F 2、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FGH 分别是AB 、BC 、CD 、DA 上的点,且AE=CG ,BF=DH ,求证:AEH ∆≌CGF ∆三、证明两直线平行22.(10分)如图10-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M 在x 轴的正半轴上, ⊙M 交x 轴于 A B 、两点,交y 轴于C D 、两点,且C 为»AE的中点,AE 交y 轴于G 点,若点A 的坐标为(-2,0),AE 8=(1)(3分)求点C 的坐标(2)(3分)连结MG BC 、,求证:MG ∥BC 2、类题演练1、(10分)如图,在□ABCD 中,点E 、F 是对角线BD 上的两点,且BE =DF .求证:(1)△ABE ≌△CDF ;(2)AE ∥CF . 四、证明两直线互相垂直18.(7分)如图7,在梯形ABCD 中,AD ∥BC , AD DC AB ==,120ADC ∠=o .(1)(3分)求证:DC BD ⊥(2)(4分)若4AB =,求梯形ABCD 的面积 2、类题演练1.已知:如图,在△ABC 中,D 是AB 边上一点,⊙O 过D B C 、、三点,290DOC ACD ∠=∠=︒.(1)求证:直线AC 是⊙O 的切线;(2)如果75ACB ∠=︒,⊙O 的半径为2,求BD 的长.GAEB FC D HA DBC图72、如图,以△ABC 的一边AB 为直径作⊙O ,⊙O 与BC 边的交点D 恰好为BC 的中点.过点D 作⊙O 的切线交AC 边于点E .(1)求证:DE ⊥AC ;(2)若∠ABC =30°,求tan ∠BCO 的值.3. 如图所示,矩形ABCD 中,点E 在CB 的延长线上,使CE =AC ,连结AE ,点F 是AE 的中点,连结BF 、DF ,求证:BF ⊥DF五、证明比例式或等积式1、已知⊙O 的直径AB 、CD 互相垂直,弦AE 交CD 于F ,若⊙O 的半径为R 求证:AE ·AF =2 R 22、类题演练1.在△ABC 中,AC =BC ,∠ACB =90°,D 、E 是直线AB 上两点.∠DCE =45°(1)当CE ⊥AB 时,点D 与点A 重合,显然DE 2=AD 2+BE 2(不必证明) (2)如图,当点D 不与点A 重合时,求证:DE 2=AD 2+BE 2(3)当点D 在BA 的延长线上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画出图形,说明理由.2.(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已知△ABC ,∠ACB=90º,AC=BC ,点E 、F 在AB 上,∠ECF=45º, (1)求证:△ACF ∽△BEC (5分)(第2题第3题图第1题图AEFC(2)设△ABC 的面积为S ,求证:AF ·BE=2S (3) 3.如图,AB 为⊙O 的直径,BC 切⊙O 于B ,AC 交⊙O 于D.①求证:AB 2=AD ·AC.②当点D 运动到半圆AB 什么位置时,△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为什么?4、(本小题满分9分)如图,AB 为O ⊙的直径,劣弧»»BCBE BD CE =,∥,连接AE 并延长交BD 于D .求证:(1)BD 是O ⊙的切线;(2)2AB ACAD =·. 5. 如图所示,⊙O 中,弦AC 、BD 交于E ,BD AB ⋂=⋂2。

(1)求证:AB AE AC 2=·; (2)延长EB 到F ,使EF=CF ,试判断CF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六、证明角的和、差、倍、分21.(本题8分)如图10,AB 是⊙O 的直径,AB=10, DC 切⊙O 于点C ,AD ⊥DC ,垂足为D ,AD 交⊙O 于点E 。

(1)求证:AC 平分∠BAD;(4分) (2)若sin ∠BEC=53,求DC 的长。

(4分) 2、类题演练1、(广州2010)如图5,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求证:∠A +∠C =180°2、如图,在Rt ABC △中,90C ∠=°,点E 在斜边AB 上,以A BCDO ·第3(2)题图10321D EBAC 第4题OA E BCAE 为直径的O ⊙与BC 相切于点.D(1)求证:AD 平分.BAC ∠ (2)若3 4.AC AE ==,①求AD 的值;②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3、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在BA 的延长线上,直线CD 与O ⊙相切于点D ,弦DF AB ⊥于点E ,线段10CD =,连接BD .(1)求证:2CDE B ∠=∠;(2)若:3:2BD AB =,求O ⊙的半径及DF 的长. 七、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22、(9分)AB 是⊙O 的直径,点E 是半圆上一动点(点E 与点A 、B 都不重合),点C 是BE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D ⊥AB ,垂足为D ,CD 与AE 交于点H ,点H 与点A 不重合。

(1)(5分)求证:△AHD ∽△CBD(2)(4分)连HB ,若CD=AB=2,求HD+HO 的值。

2、类题演练1.(1)如图1,已知矩形ABCD 中,点E 是BC 上的一动点,过点E 作EF ⊥BD于点F ,EG ⊥A C 于点G ,CH ⊥BD 于点H ,试证明CH=EF+EG; (2) 若点E 在BC的延长线上,如图2,过点E 作EF ⊥BD 于点F ,EG ⊥A C 的延长线于点G ,CH ⊥BD 于点H , 则EF 、EG 、CH 三者之间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猜想;第3题DOE A CFAO D B H E C图 5EDCBA(3) 如图3,BD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L 在BD 上,且BL=BC, 连结CL ,点E是CL 上任一点, EF ⊥BD 于点F ,EG ⊥BC 于点G ,猜想EF 、EG 、BD 之间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猜想;(4) 观察图1、图2、图3的特性,请你根据这一特性构造一个图形, 使它仍然具有EF 、EG 、CH 这样的线段,并满足(1)或(2)的结论,写出相关题设的条件和结论.2. 设点E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AB 的中点,F 是BC 边上一点,线段DE 和AF 相交于点P ,点Q 在线段DE 上,且AQ ∥PC . (1)证明:PC =2AQ .(2)当点F 为BC 的中点时,试比较△PFC 和梯形APCQ 面积的大小关系,并对你的结论加以证明. 八、其他如图5,在梯形ABCD 中,AB ∥DC , DB 平分∠ADC ,过点A 作AE ∥BD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E ,且∠C =2∠E . (1)求证:梯形ABCD 是等腰梯形.(2)若∠BDC =30°,AD =5,求CD 的长. 2、类题演练1.(肇庆2010)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C 、BD 交于点O ,∠1=∠2.(1)求证:四边形ABCD 是矩形;(2)若∠BOC =120°,AB =4cm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2..如图(2),AB 是O ⊙的直径,D 是圆上一点,»AD =»DC ,连结AC ,过点D 作1 2 AOBD﹚ ﹙弦AC的平行线.MN(1)求证:MN是O⊙的切线;(2)已知106,,求弦BC的长.==AB AD3.(本题8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以AB为直径的O⊙经过点D E∠=°.AED,是O⊙上一点,且45(1)试判断C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OAE=,求ADE⊙的半径为3cm,5cm∠的正弦值.(第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