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识字2.姓氏歌》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姓氏歌》优秀教案

2姓氏歌文本分析本文的内容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一些常用姓氏寓于朗朗上口的儿歌之中。
全文共两小节,第1小节前4行采用一问一答,分别以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方式引出姓氏“李”和“张”,后两行采用三字一句的形式介绍了两组音近姓氏“胡、吴、徐、许”。
第2小节列举了《百家姓》中排名靠前的8个单姓以及“诸葛、东方、上官、欧阳”4个复姓,说明中国姓氏的多样性。
全文读起来节奏明快,易于理解和背诵。
本课渗透了中国传统姓氏文化,介绍的姓氏大多以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称说,主要有分解部件和偏旁称说两种方法,体现了合体字的特点。
课后练习中还提到了以组词来介绍姓氏的方法。
教学时,要借助介绍姓氏达到识字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于生活实践。
教学目标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会写7个字。
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姓、氏、李、张、古、吴”6个生字和弓字旁1个偏旁,会写“姓、什、么、双”4个字。
2.通过朗读,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学习识字方法,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谈话,了解名字。
明确:我们每个人的名字由两部分组成,即姓和名,一般前面是姓,后面是名。
2.游戏激趣。
教师事先准备几位学生的名字卡,如“赵云飞、王诗雨”等。
教师随意抽出一张名字卡并念出名字,叫该名字的学生起立。
教师问:“你姓什么?”该学生说出自己的姓。
师生依此进行游戏,还可以学生间进行。
3.(课件播放《百家姓》音频)学生认真听,再分组交流:你听到了哪些姓氏?4.板书课题(板书课题:姓氏歌),学习生字“姓、氏”,齐读课题。
(1)指名读。
(提示:“姓”是后鼻音,“氏”是翘舌音)(2)多种方法识记。
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课第2课《姓氏歌》优质教案

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课第2课《姓氏歌》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识字法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姓氏。
2.能运用“加一加、借助偏旁法”两种识记姓氏汉字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激发学生主动识记姓氏汉字及对姓氏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尝试运用合适的方法识记姓氏汉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了解姓氏起源1.了解什么是姓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姓什么吗?覃老师(出示课件)我姓覃,我爸爸姓覃,我爷爷也姓覃。
从中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哦,我们都是一个姓。
(二)、新授1.读儿歌,找出儿歌中的姓氏。
2.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姓氏,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讲解:姓氏里有单姓和复姓,一个字的姓氏叫做单姓,由两个字组成的姓氏叫做复姓)(三)识记“姓氏”1.学生讨论交流是怎样记住这些姓氏的?(出示课件:一个“木”字找到了“子”上下组合就变成了“李”字,一把弓箭找到了“长”字,左右相加就变成了“张”字)。
2.识字法:用“加一加”的方法认字。
3.请学生在儿歌中找一找还有哪个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如:古月胡、口天吴、言午许。
)4.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进行问答游戏。
(如:什么胡?古月胡。
什么吴?口天吴。
什么许?言午许。
)5.识字法:指导学生还可用“说偏旁”的方法识字。
(双人“徐”)6.引导学生用“说偏旁”的方法进行问答游戏。
(如:什么何?单人何。
)(四)拓展延伸1、播放百家姓音频。
2、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一年级下册语文《姓氏歌》第二课时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姓氏歌》第二课时教案课时目标:1.复习“姓、氏”等12个生字,会写“双、国、王、方”4个字,认识走字旁、金字旁2个偏旁。
2.结合姓氏的介绍方法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赵、钱”等8个单姓,自主学习“诸葛、东方”等4个复姓,感受中国姓氏的多样性。
3.正确朗读课文,体会句子的节奏感,背诵课文。
4.在《百家姓》中寻找自己的姓氏,了解姓氏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再现姓氏,复习导入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教学环节,既能达到复现巩固生字的效果,又能让学生对识字方法有一个整体性的回顾,便于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
1.复现姓氏。
课件出示:李张吴赵钱孙周王诸(zhū)葛(ɡě)东方上官欧(ōu)阳学生认读,教师再次强调单姓与复姓。
2.引导学生回顾介绍姓氏的方法。
3.学生拍手朗读第1小节。
二、学习《百家姓》的前8个姓氏1.学生自读第2小节。
2.认读前8个姓氏。
(1)教学“赵”。
①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②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随机落实走字旁的学习。
(2)教学“钱”。
①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②教学金字旁,引导学生体会形旁表义的特点。
3.学法迁移。
引导学生运用上节课学习的介绍姓氏的三种方法,介绍一下这8个姓氏。
允许一种姓氏有多种介绍方法,也鼓励学生运用其他方法介绍。
设计意图:在识字学词的同时,引入《百家姓》,让学生在书中寻找自己熟悉的姓氏,激发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中国姓氏文化的魅力。
4.拓展了解《百家姓》,记住《百家姓》中前8个姓氏的顺序。
(1)了解《百家姓》。
教师引导:我们中国的姓氏有很多,古人把四五百个姓氏都编到了一本书里,这本书就是《百家姓》。
(2)出示《百家姓》中的一些姓氏,引导学生找一找自己熟悉的姓氏。
(3)引导学生齐背“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说明这八个姓氏就是《百家姓》里面的前8个姓氏。
三、学习4个复姓1.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读第2小节的4个复姓。
2.拓展认识其他复姓。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二《姓氏歌》(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二《姓氏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听懂朗读的《姓氏歌》;•记住一些姓氏;•了解一些姓氏背后的历史、文化渊源。
1.2 教学重点•听懂《姓氏歌》;•掌握一些姓氏的发音、拼写和意义。
1.3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姓氏歌》了解一些姓氏的文化渊源。
二、教学策略2.1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通过“姓氏游戏”等情境创设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姓氏,然后通过播放《姓氏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姓氏的内容和历史背景,最后通过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进一步对姓氏进行深度挖掘。
2.2 教学手段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投影仪、音响、音频文件等,以及互动游戏等多种手段,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三、教学过程3.1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姓氏游戏”,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学生上台依次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姓氏,然后其他同学尝试猜测这个同学的姓氏是什么,如果猜对了,就可以为自己的班级得到奖励。
第二步:欣赏《姓氏歌》(1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姓氏歌》的背景和内容,播放音频文件让学生一起欣赏。
第三步:识读新词(10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读懂《姓氏歌》里面的生字词,需要对一些生字进行讲解。
例如:解释“昆仲”是亲戚的意思,解释“咏”是指用诗歌的形式表达。
第四步:小组合作任务(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姓氏进行深度挖掘。
例如:选择“李”姓,可以了解李姓的来历、在历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著名的历史人物或杰出人才等。
然后让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五步:总结归纳(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归纳今天学习的内容,强化学生对姓氏相关知识的记忆。
3.2 教学亮点本课的教学亮点主要有几个方面:•情境创设生动有趣,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包括了音频、游戏、小组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和小组合作任务,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姓氏歌》教案

课文识字2姓氏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姓、氏”等12个生字。
2、会写“姓、什”等7个字。
3、认识偏旁:弓字旁“弓”,钱字旁“钅”(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情感目标: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了解课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六、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同学们,你姓什么?我们中国古代有一本蒙学读物《百家姓》。
《百家姓》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子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于记忆和诵读,是我国流传范围最广的一种蒙学读物,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千白”。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姓氏歌》就与《百家姓》有关。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1、老师板书课题《姓氏歌》看图:这些孩子们正在做问答游戏,我们读一读课文吧。
三、学习生字(一)初读课文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
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xìnɡshìlǐzhānɡɡǔwúzhào qián sūn zhōu wánɡɡuān shén me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什么shuānɡɡuófānɡ双国方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
例如学习生字霜:音节:三拼音节,偏旁:雨字头,结构:左右结构,认识偏旁雨字头,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反义词多——少天——地古——今双——单这节课我们要记住弓字旁“弓”钱字旁“钅”多音字什:多音字shén 什么什shí家什什锦(三)我书中的组词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一年级下识字2《姓氏歌》教案

一年级下识字 2《姓氏歌》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 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
2、老师教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说一说班上的同学还有哪些姓氏?女兆姚、西早覃、口十叶、尸出屈、龙共龚、山隹崔、言午许、黄色的黄、符号的符、田地的田、国王的王、方向的向、队伍的伍4、做课本上的问答游戏。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
(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2、老师教读,请学生上台来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1出来。
看谁反应最快。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请四个同学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就在书本上,把这四个字按照笔顺写在田字格中。
(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5、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7、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子——()弓长——()古月——()口天——()子小——()言午——()2、根据笔画顺序,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姓:,共()画;什:,共()画;国:,共()画;方:,共()画;23、将下列字与正确的拼音连起来。
gushiwuxingguanqianzhao姓氏古吴赵钱官4、给下列字注音。
()()()()()张周官王姓5、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家庭作业。
1、用下列字组词,再用组的词造一个句子:姓、什、国、双、方。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姓氏歌》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姓氏歌》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2小节,背诵课文。
2.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3.了解有关《百家姓》的小知识,培养对姓氏文化的兴趣。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品读课文1.教师对本课的生字进行听写。
2.学生自行校对和订正,教师巡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再次指导和强调。
3.同桌合作背诵第1小节。
4.拓展姓氏,自然过渡。
(1)说说自己班上还有哪些不同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
(2)过渡:我们中国的姓氏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
板块二整体感知,认识姓氏1.学习课文第2小节。
(1)引导学生自读第2小节,并圈出姓氏。
(2)教师课件出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学生认读。
(3)指名学生认读,并说说自己的家人或者同学有没有这些姓的。
(4)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了解,这八个姓氏和前面的姓氏“李”“张”“胡”“吴”“徐”“许”一样,都是由一个字构成姓氏,像这样的姓氏称为“单姓”。
(5)教师拓展其他常见单姓。
(课件出示)冯陈褚(chǔ)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戚谢邹喻柏水窦(dòu)章云苏潘葛奚(xī)范彭郎(6)了解复姓。
①教师课件出示: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学生认读。
②教师指名学生说说这些姓氏和前面所学的姓氏有什么不同。
③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了解复姓:中国的姓氏,大部分都是一个字的,也有两个字的,如这里的“诸葛”“东方”“上官”“欧阳”,这样的姓叫复姓。
④教师联系历史或故事中的著名人物,如,司马光、诸葛亮、欧阳修等,帮助学生认识复姓。
⑤教师拓展其他常见复姓。
(课件出示)公孙仲孙轩辕令狐长孙慕容司徒司空司马2.练习熟读并背诵。
(1)教师范读第2小节,并做朗读指导:朗读时,要关注姓氏之间的停顿,以及单姓与复姓的节奏变化,姓氏之间不要粘连,读出节奏感。
(2)学生练习朗读第2小节。
(3)学生通过拍手读感受其中的节奏,练习背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2《姓氏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2《姓氏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姓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掌握《姓氏歌》中涉及的姓氏的发音和意义。
3.认识姓氏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出《姓氏歌》中的姓氏。
2.能够听写出《姓氏歌》中的姓氏。
3.能够初步理解姓氏的重要性和意义。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自己姓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3.引导学生珍惜家族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教授《姓氏歌》中出现的姓氏发音和意义。
2.引导学生理解姓氏文化的重要性。
难点1.识读一些生僻的姓氏。
2.意识到姓氏的起源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姓氏歌》相关的PPT或图片。
2.学生课本:准备《姓氏歌》这篇课文的教材。
3.课堂道具:如姓氏卡片、字母卡片等。
4.课堂环境:布置一个温馨的课堂环境,增加学生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讲解姓氏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姓氏歌》。
2.利用实例来引发学生对姓氏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姓氏的独特性。
3.播放《姓氏歌》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先熟悉一下歌曲的旋律。
第二步:学习和教学1.分段教授《姓氏歌》中的每一个姓氏,逐一讲解姓氏的意义和发音。
2.利用姓氏卡片或字母卡片,让学生进行配对练习,巩固姓氏的音形结合。
3.组织学生进行唱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内容。
4.请学生互相点读姓氏,加深对姓氏的记忆和理解。
第三步:拓展1.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的姓氏,并了解自己姓氏的由来和特点。
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姓氏,发挥想象写一段小故事,分享给其他同学。
第四步:总结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加深对姓氏文化的理解。
2.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课堂评价1.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出《姓氏歌》中的姓氏。
2.学生能够听写出《姓氏歌》中的姓氏。
3.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姓氏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对自己的姓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2.姓氏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儿歌第二小节中的6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国、王、方”3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二小节,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有关百家姓的小知识,培养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中国姓氏文化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反复地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姓氏、什么、张、胡、吴、徐、许,指名认读。
2.说说自己班上还有哪些不同的姓氏,师相机板书。
3.师过渡:我们中国的姓氏有很多,古人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
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小节。
(2)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并出示词语卡片:中国、赵、钱、孙、周、郑、王、东方、上官,指名学生认读,强调:“赵、周”是翘舌音,“王、方”是后鼻音。
(3)全班齐读第二小节。
3.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朗读第二小节,画出其中的姓氏,再读一读。
(2)指名学生交流第二小节中出现了哪些姓氏,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张贴相关卡片: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3)再次打乱顺序,指名学生认一认这些姓氏,并说说自己的家人或同学有哪些人是这个姓。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形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并渗透一定的识字方法。
如:“赵、钱、孙”都可以用第一小节的汉字组合法来识记;“周”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土”加“口”;“王”是“三”字中间加一竖。
4.了解单姓和复姓。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黑板上这些姓氏有什么不同。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中国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如:东方、欧阳、上官等,这样的姓叫复姓。
5.游戏进一步巩固:师出示一张姓氏卡片,班上是这个姓氏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说:示例:我姓钱,金钱的钱。
6.朗读并背诵第二小节:生自由朗读第二小节,通过拍手读感受其中的节奏,练习背诵。
三、适当拓展,激发兴趣
1.师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的姓氏有很多,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姓氏,你们还知道哪些姓氏呢?
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拓展学生的识字量。
3.师小结:古人也把常见的姓氏编成《百家姓》一书。
师简介《百家姓》:此书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并不是按照姓氏人口的多少来排序的。
据最新的资料统计,“王李张刘”这四个姓氏的人最多。
4.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历史名人、现当代名人姓什么:学生自主交流,师适时板书。
(预设:司马光姓司马,诸葛亮姓诸葛,毛泽东姓毛,周恩来姓周,朱德姓朱,王二小姓王,等等。
)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第二小节要求会写的字:国、王、方,指名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笔顺,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教师范写讲解:“国”是全包围结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方”字的笔顺中,第三笔是横折钩,略呈仰势。
学生观察书空。
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百家姓》,知道中国姓氏有很多,其实,每一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来历和故事,希望课下同学们能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上网去查一查自己姓氏的故事,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2.姓氏歌
常见姓氏:李、张、胡、吴、徐、许
《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单姓)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复姓)
作业:
一、下面是光明小学一(1)班几位同学的姓名,请把你认识的姓圈出来。
赵小春钱丽丽孙小圣周阳吴忧王晓叶上官子林
二、为下列汉字组词,看谁组得多,不会写的字可能用拼音代替。
国()( )( )
王()( )( )
方()( )( )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