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混凝土养护方案

合集下载

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

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

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混凝土养护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为了达到预期的强度和耐久性,并保护其表面的养护过程。

下面是一个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

一、养护时间安排1.混凝土初养护:离模后即刻开始保养,并持续保养不低于3天。

2.混凝土硬化期养护:初养护结束后,继续保养,至少保养7天。

3.混凝土养护期:硬化期养护结束后,根据环境条件及混凝土强度要求,持续保养7天以上。

二、养护方式1.初养护阶段:(1)一般条件下,可使用湿布覆盖混凝土表面,每天保持湿润。

(2)高温、风口处等易失水的地方,可采取浇水保养的方式,每天保持湿润。

(3)无论哪种方式,切忌冷热水交替使用。

2.硬化期养护阶段:(1)日光直射和风口处要使用遮阳网进行遮挡。

(2)保持表面湿润,每天浇水至少2次,确保整个表面都湿润。

3.养护期阶段:(1)根据环境条件调整养护措施,保持表面湿润。

(2)尽量避免重物碰撞、划痕等损坏混凝土表面。

三、养护注意事项1.防止混凝土早期脱水,特别是初养护阶段,保持湿润是关键。

2.避免在养护期内进行大量人员和机械的活动,以免损坏混凝土表面。

3.避免使用盐酸、硫酸等酸性物质接触混凝土表面,以免腐蚀。

4.如果出现裂缝,应及时进行修复,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养护成效评定1.观察混凝土表面是否平整,无明显缺陷。

2.使用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测厚仪、钢针等,评定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

通过以上养护施工方案,可以确保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得到充分保养,达到预期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施工质量。

混凝土养护方案

混凝土养护方案
3.养护废水、废弃物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保护环境。
八、养护方案实施
1.施工前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养护技术培训,确保养护质量;
2.施工过程监控:对养护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养护措施落实到位;
3.施工质量验收:养护结束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确保养护质量;
4.施工记录归档:将养护过程及验收记录归档保存,以备查验。
2.施工监控:加强养护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养护措施落实到位;
3.质量验收:养护结束后,组织专业人员对养护质量进行验收;
4.记录归档:将养护过程及验收记录整理归档,以备后续查验。
九、养护方案评估与优化
1.定期评估:对养护方案进行定期评估,分析养护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2.养护措施调整:根据养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养护措施;
5.养护过程管理:定期检查养护情况,及时调整养护措施,确保养护质量;
6.养护记录:详细记录养护过程、养护方法、养护时间等关键信息。
六、养护质量控制
1.混凝土表面湿润度:确保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2.避免机械损伤:在养护过程中,防止混凝土受到机械碰撞和刮擦;
3.表面质量检查:养护结束后,检查混凝土前言
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耐久与美观。养护作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提升混凝土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方案旨在规范混凝土养护流程,确保养护质量,依据相关行业标准和实际工程需求,特制定如下混凝土养护方案。
二、养护目标
4.强度检测:定期检测混凝土强度,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七、安全与环境保护
1.安全生产: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法规,确保养护过程安全;
2.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养护材料,减少废弃物产生,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养护废水、废弃物,保护环境。

混凝土夏日养护方案

混凝土夏日养护方案

混凝土夏日养护方案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的主要材料。

然而,在夏季高温和干燥的环境下,混凝土容易出现开裂、龟裂、表面粉化等问题。

因此,制定合理的混凝土夏日养护方案十分重要,可以极大地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

夏日养护时间在夏季高温和干燥的环境下,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比较长。

具体来说,常规养护期为7天左右,而在夏季应将养护期延长至10天以上。

养护期间的注意事项在夏季养护混凝土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浇水养护夏季气温较高,可采取喷淋浇水的方式来保持混凝土的水分。

但是,由于气温较高,蒸发速度较快,需要经常浇水。

一般来说,每天浇水2~3次,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程度。

2. 遮阳养护在夏季高温和强烈的阳光下,混凝土表面温度会很高,容易出现龟裂和表面粉化等问题。

因此,应在混凝土表面上覆盖棚布或遮阳网,以防止强烈的阳光直射混凝土表面。

3. 防风养护在夏季,风干会使混凝土表面过早干燥,从而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夏季养护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风吹干燥。

如可在混凝土表面附近设置遮挡墙或其他障碍物,以减少风的影响。

4. 保持湿润在混凝土初凝后,应及时保持其表面湿润,以避免开裂和表面粉化。

可以采用喷水、覆盖湿毛巾等方法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程度。

总结在夏季养护混凝土时,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保持其湿润程度和温度,以避免出现开裂、龟裂和表面粉化等问题。

混凝土养护工作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务必认真执行。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

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

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

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一、背景介绍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造材料,具有耐久性和强度高的特点。

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长期使用性能,养护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实体养护方案,包括养护时间、养护环境、养护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二、养护时间混凝土养护的时间是确保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

普通来说,混凝土养护的时间应在浇筑后的24小时内开始,持续至少7天。

在这个时间范围内,混凝土会逐渐获得足够的强度,以应对后续的负荷。

三、养护环境1. 温度控制: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应在摄氏20-30度之间。

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冬季施工时,应采取加热措施保持养护温度。

2. 湿度控制:混凝土的养护期间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失水。

可以通过覆盖湿布、喷水等方式来保持湿度。

四、养护方法1. 表面保湿:在混凝土浇筑后的24小时内,应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湿布或者喷水,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失水。

保湿层的厚度应保持在3-5厘米,每天保持湿润状态至少两次。

2. 防止温度变化: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避免蓦地的温度变化,特殊是在冬季施工时。

可以采取加热或者遮阳的方式来保持温度稳定。

3. 防止外力破坏: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避免外力对混凝土的破坏,如重物压在混凝土表面、踩踏等。

可以设置警示标志,限制人员和车辆进入养护区域。

五、养护检测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养护效果,需要进行养护检测。

养护检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 强度检测:可以通过取样测试的方式来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

通常在养护期结束后的28天进行强度检测。

2. 表面质量检测:可以通过目测或者触摸来检测混凝土表面的质量。

应注意观察是否有裂缝、起砂等情况。

3. 湿度检测:可以通过湿度计等工具来检测混凝土的湿度情况。

湿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六、养护记录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做好养护记录。

养护记录包括养护开始时间、养护环境、养护方法、养护检测结果等内容。

高温天气砼浇筑与养护方案

高温天气砼浇筑与养护方案

高温天气砼浇筑与养护方案在高温天气下进行混凝土浇筑与养护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因素,例如水泥水化速度加快、混凝土的开裂风险增大等。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下面提供一套高温天气下的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方案。

1.选择合适的水泥:在高温天气下,使用快硬型水泥可以减少浇筑后的水泥早期开裂风险。

同时,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也有助于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2.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高温天气下,应该尽量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

水灰比过大会导致混凝土热应力增大和开裂的风险增加。

同时,较低的水灰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3.浇筑时注意降温:在高温天气下,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浇筑时混凝土的温度。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使用低温水:在配制混凝土时,使用低温水来减少混凝土的初始温度。

-密封浇筑:使用塑料薄膜或湿布等材料密封混凝土表面,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有助于降低温度。

-温度传感器:使用温度传感器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4.水化热控制剂的使用:水化热控制剂是一种能够减缓混凝土水化反应速度的添加剂。

在高温天气下,可以适量添加水化热控制剂来减缓混凝土的水化反应速度,控制混凝土的温升速率,减轻混凝土的开裂风险。

5.及时浇水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非常重要。

在高温天气下,养护措施尤为重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覆盖湿布:在混凝土表面铺设湿布,并定期浇水湿润湿布,以保持混凝土的湿度。

-喷水养护:使用喷水装置定期喷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

-使用养护剂:适量的养护剂可以帮助保持混凝土湿润,减少开裂的风险。

6.避免日照和风力:避免混凝土直接暴露在高温阳光下,尽量选择在早晨或晚上进行浇筑。

同时,避免强风吹干混凝土表面的水分。

总之,在高温天气下的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水泥、控制水灰比、降低浇筑时混凝土的温度、使用水化热控制剂、及时浇水养护以及避免日照和风力等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

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

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一、5℃以上时混凝土养护:1、5℃以上时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保湿养护可采用洒水、覆盖、喷涂养护剂等方式。

选择养护方式应考虑现场条件、环境温湿度、构件特点、技术要求、施工操作等因素。

2、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应少于7d;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养护时间应根据水泥性能确定。

2)采用缓凝型外加剂、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配制的混凝土,不应少于14d。

3)抗渗混凝土、强度等级C60及以上的混凝土,不应少于14d。

4)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5)地下室底层墙、柱和上部结构首层墙、柱宜适当增加养护时间。

6)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施工方案确定。

二、5℃以下时混凝土养护:1、5℃以下时应对混凝土裸露表面采取防风、保湿、保温措施,不得进行洒水养护。

2、混凝土强度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和设计要求时,应继续进行养护。

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蓄热法、暖棚法、加热法施工时,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应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3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时,不应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40%。

2)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采用综合蓄热法、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应低于4.0MPa;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30℃时,采用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应低于5.0MPa。

3)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C50的混凝土,不宜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30%。

4)对有抗冻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宜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0%。

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

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

混凝土养护施工方案一、混凝土养护前的准备工作1.制定养护施工方案,包括养护时间、养护方式和养护材料等内容。

2.准备好养护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如喷雾器、养护剂、薄膜覆盖材料等。

3.确定养护人员的角色和责任,并进行相关培训。

二、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1.养护时间: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立即开始养护。

一般情况下,初凝后24小时内进行湿养护,连续养护7天以上。

2.养护方式:(1)湿养护:在混凝土表面喷雾或浇水,保持表面湿润,防止水分蒸发过快。

雨季施工时,可不进行湿养护。

(2)覆盖薄膜:使用透气性良好的薄膜,覆盖在混凝土表面,防止水分的蒸发和外界温度的影响。

薄膜不可直接与混凝土接触。

(3)养护剂:可使用合适的养护剂,如湿养护剂或密封养护剂。

要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使用,确保养护效果。

3.防止温度变化: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过大的温度变化,如使用防尘罩、遮阳网等遮挡阳光直射。

三、湿养护的操作要点1.养护时间:初凝后24小时内开始进行湿养护,每天进行2-3次,间隔时间应保持在2-4小时。

2.养护水量:根据气温和混凝土表面情况,喷水的总量应控制在每平方米20-30升。

3.喷雾方式:使用喷雾器均匀喷水,避免直接冲击混凝土表面。

4.湿养护时间:持续进行湿养护的时间应不少于7天。

四、覆盖薄膜的操作要点1.薄膜选择:选择透气性良好的薄膜,避免使用完全密封的薄膜。

薄膜不能直接与混凝土表面接触。

2.薄膜施工:混凝土初凝后,将薄膜铺设在表面,并用夹具或砖块等将其固定。

要确保薄膜的平整性和完整性。

3.薄膜保护:避免薄膜受损,防止尖锐物体、重物或施工人员的踩踏。

4.薄膜清除:混凝土养护结束后,薄膜应及时清除,避免对混凝土表面造成损坏。

五、养护剂的操作要点1.养护剂选择:根据混凝土表面状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养护剂。

养护剂应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保湿性。

2.养护剂施工:按照产品说明,将养护剂均匀涂布在混凝土表面,确保能够渗透到混凝土内部。

3.养护剂保护:养护剂施工后,应避免外界物质对混凝土表面的污染和损坏,如踩踏或倒水。

混凝土养护方案

混凝土养护方案

混凝土养护方案本工程混凝土养护基础、梁板采用浇水自然养护,柱采用薄膜布覆盖养护。

一、混凝土养护工艺1.覆盖浇水养护在平均气温高于5 0C时用适当材料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并浇水,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

覆盖浇水养护施工方法:⑴覆盖浇水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毕12小时内进行,具体时间根据施工时的温度情况确定。

⑵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少于7天,掺用缓凝剂、矿物掺合物和抗渗混凝土不少于14天。

⑶浇水次数根据施工时的实际温度和湿度确定,以能保持混凝土处以湿润状态为准。

⑷混凝土养护用的水与混凝土拌制用水相同。

⑸对大面积的楼面和屋面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蓄水养护。

⑹当日平均温度低于5 0C时不得浇水。

2.薄膜布养护⑴柱采用塑料薄膜布养护,柱施工完毕达到拆模条件后,立即拆除柱模板,用塑料薄膜布把混凝土表面敞露的部分全部严密的覆盖起来,并保持塑料薄膜布内有凝结水,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足的养护。

⑵塑料薄膜布养护的优点是不必浇水,操作简单方便,能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加速模板的周转。

⑶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在柱模板供应充足不需要很快周转的情况下,柱模板会在几天后拆除,这时就不再进行塑料薄膜布养护,而采用浇水养护,并保证养护时间。

二、养护条件1.在平均气温高于5 0C时,对于一般塑性混凝土在浇筑后10~12小时内进行,在炎夏温度较高时可缩短至2~3小时,以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2.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后使准在其上来往行人和安装模板。

荷重超过时应通过计算,并采取相宜的措施。

3.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表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见下表:三、养护措施1. 项目部成立养护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技术负责人担任副组长,质检员、混凝土工班长为组员。

2. 落实专人进行养护。

3. 及时做好养护记录。

4.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如发现遮盖不好,浇水不足,以致表面泛白或出现干缩细小裂缝时,要立即仔细加以覆盖,加强养护工作,充分浇水,并延长浇水日期,加以补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编制依据 (1)2.编制目的、适用范围 (1)3.工程概况 (2)3.1地理位置 (2)3.2工程范围 (2)3.3自然地理特征 (2)3.3.1地形地貌 (2)3.3.2气象特征 (2)3.4主要技术标准 (2)4.夏季施工准备 (3)4.1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3)4.2 做好现场防汛排水 (3)4.3防中暑措施 (4)5.夏季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 (4)5.1原材料温度控制措施 (5)5.2混凝土的拌制控制措施 (6)5.3混凝土的运输 (7)5.4混凝土的浇筑 (8)5.5混凝土的修整 (9)5.6夏季混凝土的养护措施 (10)5.7其他措施 (11)5.7.1技术保证措施 (11)5.7.2组织保证措施 (12)5.7.3质量保证措施 (13)5.7.4 奖罚措施 (14)6.安全注意事项 (14)武汉市银墩路立交桥道路排水工程夏季混凝土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客运专线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10]240号)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 号)《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武汉市银墩路立交桥道路排水工程2013年度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编制目的、适用范围夏季气温高,干燥快,新浇筑的混凝土可能出现凝结速度加快、强度降低等现象。

为加强夏季混凝土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为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全面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针对夏季施工安全质量工作重点,结合项目部夏季施工的具体情况和工作重点,特编制夏季施工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银墩路通道项目经理部负责施工的U型槽及箱桥砼工程。

当日夜平均气温高于30℃或月平均气温超过25℃时,应采用夏季施工方案3.工程概况3.1地理位置武汉市银墩路道路排水工程(北起红旗渠路—南至发展大道),位于汉口火车1道南侧止于武汉市银墩路与银墩街“T”字路口处。

本段处于武汉市江汉区,主要施工内容为U型槽框架结构及箱桥结构等施工内容。

3.2工程范围本段起止里程YDLK0+665~DYLK0+895,计230m。

3.3自然地理特征3.3.1地形地貌本段线路行径于汾渭地堑南端,华山山脉北侧;地貌单元主为渭河一二级阶地,于DK805+410处跨渭河河床。

线路所经场地地形平坦开阔,高程为350~388m。

3.3.2气象特征本工程所在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8月平均气温最高,28.7℃。

夏季极长,达135天,因武汉地处北纬30度,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可达83°,又地处内陆,距海洋远,地形如盆地,故集热容易散热难,河湖多,故夜晚水汽多,加上城市热岛效应和伏旱时副高控制,十分闷热,夏天普遍高于37℃。

3.4主要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Ⅰ级铁路活载:JQS活载。

道路活载: 城市-B级。

恒载:包括结构自重、线路上部建筑设备及两侧土压力等。

附加力及制动力:按竖向静活载的10%考虑。

温度影响力:按增减20度考虑。

4.夏季施工准备夏季施工期间,加强气象预报的信息收集工作,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预防为主,备好防雨物资和器材,确保工程夏季施工正常进行不受影响。

4.1作息时间的安排夏季施工作业时间尽量向两端压缩,避开中午的高温,气温超过37摄氏度时,停止室外作业,在室内作业时应有通风降温措施。

遇较大的暴风雨天气应停止所有的作业,人员、器械撤到安全地方。

4.2现场防汛排水措施(1)工地预备足够的防台防汛物资及设备,如草袋、蓬布、方木、钢丝绳、大功率抽水机械等,并严禁挪用防汛物资和设备。

(2)保证一定的自发电能力,以确保汛期突然停电情况下的防排水需要,并切实作好避雷装置、防漏电措施。

(3)在明挖基坑设置排水沟,并定期检查排水管网及抽水设备的可靠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4)汛期土方作业时,应经常和气象站联系,若有雨,则不宜挖底层土或基底人工清底,应安排无雨间隙。

在挖基底的同时紧跟着浇注混凝土垫层。

(5)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发生险情时及时起动应急预案。

(6)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防护。

对材料库全面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四周排水良好,墙基坚固、不漏雨渗水。

钢材等材料存放采取相应的防雨措施,确保材料的质量安全。

(7)现场所有机电设备应提前搭设好防雨棚(罩),雨季期间设专人经常检查机电设备的接零接地保护装置,每次雨后必须检查,以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8)特殊注意事项:①雷雨天气,应停止高空露天操作,防止雷击伤人。

②遇六级以上的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空作业,雨天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再进行工作。

③防护架必须设剪刀撑等稳定支撑加固和防风设施,防止倒塌。

④大风、暴雨来临之前,将工地上的履带起重机的扒杆全部放下并固定。

4.3防中暑措施(1)加强防暑降温的宣传和教育;(2)科学的安排职工的劳动和休息时间。

调整作业时间,根据现场情况对可以调整作业时间的作业必须调整作业时间,以避开高温,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3)对现场相以比较固定和有条件的地方设置工作棚;(4)为施工人员生活区提供必须要的降温措施,如安装风扇等;(5)发放一些人丹、十滴水、风油精等防中暑药品;5.夏季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由于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干燥快,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快,新浇筑的混凝土可能出现凝结速度加快、强度降低等现象,并会产生许多裂缝等现象,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结构本身的质量,为此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

从混凝土的拌合、运输、混凝土的浇筑以及整修和养护等方面加强控制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

为保证夏季混凝土施工质量,夏季混凝土施工应按照以下有关指标规定指导施工:对于水胶比>4.5的混凝土,当日平均气温≥20℃时,养护时间不低于14天;对于水胶比≤4.5的混凝土,当日平均气温≥20℃时,养护时间不低于10天。

根据混凝土施工的实际工艺和混凝土本身的特点,夏季混凝土施工主要从从混凝土的拌合、运输、混凝土的浇筑以及整修和养护等方面加强控制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

具体措施如下:5.1原材料温度控制措施为了控制混凝土的出仓温度,混凝土拌制时应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升,并一次控制附加水量,减小塌落度损失,减少塑性收缩开裂。

在混凝土拌制、运输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

(1)配置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水泥用量以及水泥进入拌机前的温度,水泥入机温度不得大于40℃,以降低水泥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出机温度的影响;(2)粗细骨料必须置于遮阳棚内,避免阳光直线照射,必要时应在拌合前对骨料喷洒冷水降温;其他指标应满足《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条件;(3)外加剂其他各项指标应满足《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外加剂存储仓必须采用隔热防晒措施;胶凝材料采取在罐体外涂刷反光涂料,减少罐体的吸热性能,或在罐体外包裹防晒布的方式进行遮阳,外加剂等罐体采取覆盖遮阳处理;(4)施工用水尽可能采用地下泉水,施工用蓄水池顶部设计遮阳防晒顶棚,防止太阳暴晒,保证拌合用水温度不受影响;必要时在水池内加放冰块,降低拌合用水水温;(5)严格进场材料检验,主要控制地材(砂石)的含泥或粉尘含量,减水剂的性能等,保证混凝土本身质量。

5.2混凝土的拌制控制措施(1)对施工配合比进行设计优化,使用减水剂或以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以减小水泥用量;最大可能的降低混凝土自身的水化热;(2)施工前进行拌合系统计量设备的标定,保证各种原材料计量准确;防止出现计量不准而影响砼本身质量;(3)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施工,严禁擅自调整施工配合比;(4)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操作规程,先投细骨料和外加剂,加水搅拌均匀后再投粗骨料,为保证混凝土拌合均匀,水化充分,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20s;(5)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生产前,除对用于混凝土生产的原材料进行常规检验外,还需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温度测试,详细测出原材料的温度,如水泥、粉煤灰、碎石、水、外加剂等原材料的温度。

在首盘混凝土试拌前必须对拌合物的温度进行计算,初步确定拌合物的岀机温度T1。

(6)根据混凝土岀机后经过输送(或运输)环节过程产升的温升(经验统计值),计算混凝土的入模温度T2。

将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和规范要求的最高不超过30℃,进行比较。

当T2<30℃时无需采取措施,即可进行首盘混凝土的试拌,并对首盘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测试,当测试温度及其他试验指标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搅拌生产和浇注;当T2>30℃时,必须采取冷却水进行混凝土的试拌。

在试拌前同样按上述的步骤进行拌合物的温度计算和比较;(7)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对计算的拌合物岀机、入模温度、实测的拌合物岀机、入模温度和原材料的温度、气温进行对比和分析,以便更好的掌握和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对大体积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浇筑温度及浇筑时的气温应进行监测,至少每2h应测一次。

5.3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的运输包括从拌和站至入模过程,在炎热的夏季,外界气温和阳光将使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吸热升温和造成坍落度损失而加快水化引起凝结。

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具体措施如下:(1)对于高温季节里长距离运输混凝土的情况,可以考虑搅拌车的延迟搅拌,以2-4r/min转速搅拌,使混凝土到达工地时仍处于搅拌状态;(2)使用的混凝土运输车罐体外涂白色油漆,增强罐体表面的反射能力;(3)加强设备检查,保证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同时保证施工便道平坦通畅;缩短运输时间;(4)使用输送泵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在现场搭设混凝土输送车使用的遮阳棚;混凝土泵管上可包敷30mm厚土工布、海绵等保水材料并经常喷水保持湿润,以减少混凝土拌合物因运输而造成温度回升。

5.4混凝土的浇筑(1)加强施工组织,合理配置资源,根据运距合理安排罐车数量和施工人数,加快施工速度,保证在砼初凝前完成,同时较少外界环境的影响时间。

(2)作好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浇筑时间,以避免在日最高气温时浇筑混凝土。

在高温干燥季节,晚间浇筑混凝土受风和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且可在接近日出时终凝,而此时的相对湿度较高,因而早期干燥和开裂的可能性最小。

混凝土必须在夜间气温较低时浇筑,即在夜间18:00时以后开盘,早晨6点前结束。

(3)加强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

完善相应的砼记录表格,对砼性能测试记录、砼灌注记录、砼拆模和养护记录等内容要进行全过程监控和记录,记录资料作为质量控制的重要资料保管和存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