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技巧;3.熟悉酸碱溶液的标定方法。
实验原理: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添加已知浓度的一种溶液(滴定液)来测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滴定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能够在溶液中发生颜色变化,使我们可以判断滴定的终点。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通过滴定强酸和强碱来确定它们的浓度的一种方法。
实验器材:1.直读式滴定管;2.磁力搅拌器;3.双口瓶;4.烧杯;5.称量瓶。
实验步骤:1.用称量瓶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2.在双口瓶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溶解NaOH固体,摇匀;3.准备一定质量的HCl溶液;4.将NaOH溶液定容至10mL;5.将滴定管中装入适量的HCl溶液;6.开启磁力搅拌器,将NaOH溶液加入滴定管中;7.持续滴加NaOH溶液,直至HCl溶液的颜色发生显著变化;8.记录滴定液的加入量。
实验结果:滴定过程中,当NaOH溶液滴加至HCl溶液中时,颜色一开始是无色的,随着滴加的进行,当滴定液接近终点时,溶液会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当颜色变化发生时,立即停止滴加,并记录滴定液的加入量。
实验数据和计算:实验中以HCl溶液为滴定溶液,NaOH溶液为标准溶液。
我们可以通过摩尔反应的比例关系,计算出待测物质(HCl)的浓度。
假设试剂的反应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根据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可以得到以下比例关系:1 mol HCl: 1 mol NaOH已知NaOH溶液的浓度为C1 mol/L,滴定液的体积为V1 mL,滴定时NaOH的加入量为V2 mL。
因此,可以计算出HCl溶液的浓度:C1*V1=C2*V2实验讨论:1.指示剂的选择:实验中我们选择了酚酞作为指示剂,因为它能够在酸碱中和反应终点时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2.滴定剂的选择:实验中我们选择了NaOH溶液作为滴定剂,因为它是一种强碱,可以与强酸反应。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注意事项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注意事项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实验方法,用于确定溶液的酸碱度。
这个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较为简单,但在进行实验时还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注意事项:1. 实验器材准备:实验器材包括滴定管、烧杯、溶液瓶等。
在实验开始前,需要检查实验器材的干净程度和完整性,并确保滴定管的尖部没有断裂或者存在任何杂质。
2. 实验室条件:酸碱中和滴定实验需要在恒定的室温下进行,因此需要确保实验室的温度稳定,并且避免阳光直射或者其他温度变化的干扰。
3. 滴定试剂的准备:滴定试剂的准备需要仔细控制溶解度和浓度,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制备滴定试剂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实验要求准确称量,使用纯净的溶剂进行稀释。
4. 滴定管使用:滴定管是进行滴定的主要工具,因此在使用滴定管之前,需要清洗并用纯水冲洗干净。
使用滴定管时,需要握管口下方进行滴加溶液,保证滴液的稳定性,避免温度变化和气泡的干扰。
5. 指示剂的选择:指示剂的选择要根据所滴定的酸碱性质和滴定剂的性质来确定。
在选择指示剂时,需要选择与滴定剂反应明显且变色范围适宜的指示剂。
6. 酸碱滴定过程:在进行酸碱滴定时,需要仔细控制滴液的速度和滴定剂的用量。
滴液速度要适中,以免滴加过快导致过量滴定,影响实验结果。
滴定剂数量要适量,避免浪费试剂。
7. 终点判定:终点判定是酸碱滴定实验的重要环节,需要准确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的改变。
终点判定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溶液电导率变化、PH值变化等方式进行判断,需要有经验且准确的进行判断。
8. 数据记录:在酸碱滴定实验过程中,需要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
记录数据时需要准确称量用量和滴定剂数量,并及时记录滴定剂的浓度和滴液量。
9. 实验安全:酸碱滴定实验涉及到一些化学试剂,需要注意安全操作。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佩戴实验室常规安全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并避免试剂的直接接触皮肤或者口腔,以免引起伤害或中毒。
【知识解析】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1 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和原理(1)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依据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叫酸碱中和滴定。
(2)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①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
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酸碱中和滴定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通过滴定中用去的已知浓度的酸或碱的体积,利用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酸碱之间的计量关系,求得待测碱或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 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与操作(1)仪器酸式滴定管(精确到0.01 mL)、碱式滴定管(精确到0.01 mL)、烧杯、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用来盛装待测溶液)等。
图3-2-3名师提醒(1)酸式滴定管下端为玻璃活塞,能耐酸和强氧化剂的腐蚀,可用于盛装酸性或强氧化性溶液,但不能盛装碱性溶液。
(2)碱式滴定管下端为乳胶管和玻璃珠,乳胶管易被酸性或强氧化性溶液腐蚀,所以碱式滴定管一般只盛装碱性溶液。
(3)滴定管的“0”刻度在最上面,越往下数值越大,因为下端有一部分没有刻度,所以滴定管的实际容积大于它的标定容积。
滴定管读数时要精确到0.01 mL。
注意量筒与滴定管的区别。
(4)滴定管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
对于酸式滴定管,先关闭活塞,装水至“0”刻度以上,直立约2分钟,仔细观察有无水珠滴下,然后将活塞转动180°,再直立约2分钟,观察有无水珠滴下,若均无水珠滴下,则不漏水。
对于碱式滴定管,装水后直立约2分钟,观察是否漏水即可。
如果出现漏水或酸式滴定管活塞转动不灵活的情况,应将酸式滴定管活塞拆下重新涂抹凡士林,碱式滴定管需要更换玻璃珠或乳胶管。
(5)滴定管在加入反应液前要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遍,不然滴定管内壁附着的蒸馏水会将反应液稀释,使溶液浓度降低,影响测定结果。
(2)指示剂的选择①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时刻叫滴定终点。
为准确判断滴定终点,必须选用变色明显、变色范围的pH与终点的pH相一致的酸碱指示剂。
酸碱中和滴定

其他仪器: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等
二、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和操作
2、中和滴定实验步骤
一、用前检验(是否漏水、旋塞转动是否灵活)
二、洗涤(准确测定的保障) 滴定管——自来水冲洗→蒸馏水清洗2~3次→待盛液润洗 锥形瓶——自来水冲洗→蒸馏水清洗2~3次(不用待盛液润洗) 三、装液[滴定管中加入液体]
取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HCl于锥形瓶
二、读数方法有误 ⒈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偏小
偏大
⒉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 偏大
三、操作出现问题 ⒈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漏液;偏大
⒉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前尖嘴部分有气泡,终了无气泡(或前无后有);
⒊振荡锥形瓶时,不小心有待测液溅出; 偏小 ⒋滴定过程中,将标准液滴到锥形瓶外; 偏大
偏小
⒌快速滴定后立即读数; 偏小
颜色突变范围
7
6 4 2 0 10 20 30
8
40 V( NaOH ) / ml
指示剂选择
PH
12
10
6 4.4 4 3.1 2 0 10
7
8
颜色突变范围
甲基橙
பைடு நூலகம்20
30
40 V( NaOH ) / ml
三、误差分析
C标. V标 误差分析直接利用中和滴定原理:C待= ————— V待
滴定过程中任何错误操作都可能导致C标、V标、V待的误差
红色 PH <3.1 无色 PH<8.2 红色PH<5.0
3.1→4.4 橙色 8.2 →10.0 粉红色 5.0 →8.0 紫色
黄色PH>6.2 红色 PH>10 蓝色PH>10
滴定管的俯视和仰视
实 际 读 数 先 偏 大 正 确 读 数
实 际 读 数
酸碱中和滴定及曲线

仰 视 图
俯视 视线
仰视 读数
正确 视线
俯 视 图
俯视 读数
正确 读数
读数偏小
22
滴定管的俯视和仰视
先
偏
实
大正
际
确
读
读
数
后数
偏
小
先仰后俯
V=V(后)-V(前),偏小
2021/10/10
实
际 读 数
先 偏正 小确
读
数 后
偏
大
先俯后仰 V=V(后)-V(前),偏大
23
误差分析:
可能情况
操作及读数
未用标准液洗涤滴定管
2021/10/10
酸式滴定管使用
16
2、滴定过程: ⑴用 ——碱—式——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 (NaOH)于锥形瓶中,滴入2~3滴指示剂 (酚酞试液),待测液变成——红—色—— ⑵振用荡锥—左—形—手—瓶握,活眼塞睛旋注转视开锥关形,瓶—右中——手——不—溶—断—液—旋—颜转— —色——变—化和滴定管————液—流—,速至度————红变色成——— —,无且色半分钟不褪色为止,记下滴定管刻度
思考
滴定过程的pH变化
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 .00ml 0.1000mol/L的HCl 溶液,求随V NaOH的增大,pH=?
VNaOH(mL )
0.00
5.00
10.00 15.00 18.00 19.00 19.50 19.98
pH 1.00 1.22 1.48 1.84 3.12 3.60 3.90 4.30
2021/10/10
1
一、酸碱中和滴定基本原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酸碱中和滴定笔记

酸碱中和滴定(笔记)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O1、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2、酸碱中和滴定: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去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测定完全反应时消耗的酸(或碱)来推算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浓度的方法。
3、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在滴定达到终点(即酸碱恰好反应)时:n(H+)=n(OH-)即:c (酸)·V(酸) = c (碱)·V(碱) 。
4、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1)准确测量两种溶液的体积;(2)准确判断中和反应什么时候“恰好”完全(即滴定终点的判断)。
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主要仪器及使用:(一)滴定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1、酸碱滴定管的结构(1)酸式滴定用的是玻璃活塞,碱式滴定管用的是橡皮管。
(思考为什么?)(2)滴定管的刻度从上往下标,下面一部分没有读数,因此使用时不能放到刻度以下。
(3)酸式滴定管不能用来盛放碱溶液,碱式滴定管不盛放酸溶液或会腐蚀橡胶的溶液(如强氧化性的溶液)。
(4)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mL,比量筒精确;所以读数时要读到小数点后两位。
实际滴出的溶液体积=滴定后的读数-滴定前的读数。
滴定管与量筒区别:量取液体常用仪器:量筒、滴定管;量筒:粗量仪,10mL量筒最小分刻度为0.1ml,读数精确到0.1ml,无“0”刻度;滴定管:标有温度、容积、“0”刻度在最高点;常用规格:25mL、50mL;最小分刻度:0.1ml ,读数精确到0.01ml(精量仪可估读一位,粗量仪不能估读)。
三、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C标.V标= C待.V待1.准备阶段:2.滴定阶段:3.数据处理阶段:⑩计算待测液浓度。
四、滴定操作: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锥形瓶放在下面接液体,滴定过程中用左手控制活塞,用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五、滴定终点判断: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时颜色发生变化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发生变化即已达终点。
为了减少指示剂误差,请为下列滴定选择适当指示剂①强酸滴定强碱甲基橙或酚酞②强酸滴定弱碱甲基橙③弱酸滴定强碱酚酞一、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误差判断依据:或:n测= C标×V标二、训练:1、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酸碱中和滴定

都为一元酸与一元碱
设问:如何测定一瓶未知浓度的氢氧化 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 如果想利用中和法实现测定氢氧化钠物质 的量浓度的目的,请先思考两个问题:
(1)怎样判定反应完成? (2)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测定哪些数据?如何测定?
滴入NaOH 的量V(ml)
4.00
2.00
0.00 0.00
10.00 20.00 30.00 V(NaOH)/ml
40.00
3、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酚酞:
8.2 10
石蕊:
5
8
甲基橙:
3.1 4.4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3 突跃范围 9.7
酚酞
甲基橙
强碱滴定强酸
无→粉红
③润洗:分别用标准液和待测液润洗相应的滴定管 ④注液:向滴定管中注入相应的标准液和待测液,使 液面位于滴定管0刻度以上2-3cm处
⑤赶气泡:将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赶尽使之充满溶液
⑥调节液面:将滴定管内液面调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 某一刻度,记录下初始刻度V0 ⑦加液:向锥形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待测液, 然后滴加2至3滴指示剂
a、滴定管要垂直 b、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c、估读到0.01mL
【思考】 有一支25ml酸式滴定管内盛有 溶液,液面在10.00ml刻度处,当管内溶 液全部排出时,所得溶液的体积是
___>_1_5_.0_0_m_L__.
实验步骤:(1)准备阶段
①查漏:首先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②洗涤:用蒸馏水将滴定管、锥形瓶洗净
红→黄
强酸滴定强碱
粉红→无
黄→橙
• 如果想利用中和法实现测定氢氧化钠物质 的量浓度的目的,请先思考两个问题:
第八章第40讲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 6—
5.中和滴定实验操作 (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 (1)滴定前的准备
漏水
待盛液 0
— 7—
— 返回 —
(2)滴定
滴定管活塞
— 返回 —
锥形瓶 内溶液的颜色变化
— 8—
— 返回 —
(3)终点判断 等到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 (4)数据处理 按上述操作重复 2~3 次,根据 c(NaOH)=cHVCNla·VOHHCl求出每次实验的 NaOH 浓度, 并求其平均值。
— 25 —
— 返回 —
回答下列问题: (1)“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_M__n_(_O__H_)_2+__O__2_=_=_=_2_M__n_O_(_O__H_)_2_。 (2)Na2S2O3 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 棒、试剂瓶和__量__筒____;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_氧__气____ 及二氧化碳。 (3)取 100.00 mL 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 a mol·L-1 Na2S2O3 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 指示剂,终点现象为_当__最__后__半__滴__标__准__液__滴__入__时__,__溶__液__由__蓝__色__变__为__无__色__,__且__半__分__钟__内__无__变__化_; 若消耗 Na2S2O3 溶液的体积为 b 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8_0_a_b_____ mg·L-1。 (4)上述滴定完成时,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定结果偏___低_____(填“高”或 “低”)。
【解析】 (1)滴定实验中规范操作为“左控塞,右摇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 色的变化”。(2)误差分析应根据 c(NaOH)=cVHNCalO·VH溶盐液酸分析。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 酸润洗,内壁附着水,可将加入的盐酸稀释,消耗相同量的碱时,所需盐酸的体积偏大, 使所测 NaOH 溶液的浓度偏高,A 项错误;用碱式滴定管取出的待测溶液中 NaOH 的物 质的量一旦确定,倒入锥形瓶后,加水不影响 OH-的物质的量,即不影响滴定结果,B 项错误;气泡排出,液面下降,故读取的 V(盐酸)偏大,使所测 NaOH 溶液的浓度偏高, C 项错误;开始时仰视液面,滴定结束后俯视液面,则读取的 V(盐酸)偏小,使所测 NaOH 溶液的浓度偏低,D 项正确。(3)读数时,视线应与滴定管内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节酸碱中和滴定月日姓名【知识要点】一、酸碱中和滴定原理1、表达式:2、恰好反应完的标准:①体积②滴定终点二、滴定仪器酸式滴定管盛装碱式滴定管盛装锥形瓶、铁架台(带滴定管夹)、烧杯等三、试剂1、标准液置于中2、待测液置于中强酸+ 强碱,用,终点色变为3、酸碱指示剂强酸滴定弱碱,用,终点色变为强碱滴定弱酸,用,终点色变为四、操作(洗、取、滴、读、算)1、洗涤锥形瓶滴定管洗涤原则滴定管洗涤方法滴定管洗涤干净标准2、取液(碱式滴定管排气泡的方法是:)3、滴定注意:要等滴定管液面时再开始滴定;操作:锥形瓶下面垫,左手右手眼4、读数:平时凹液面5、计算:先算C1= ,重复(平行做)以上实验2~3次,然后得出C最终=五、指示剂的选用1、强酸强碱间的滴定:甲基橙、酚酞2、强酸滴定弱碱: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选用作指示剂3、强碱滴定弱酸: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选用作指示剂六、误差分析(一般是出现在以上操作的环节上)依照公式:k已知C已知V已知=k B C B V B,有:C B =k已知C已知V已知k B V未知【典型例题】例1. 用已知浓度的NaOH 溶液测定某42SO H 溶液的浓度,如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例2.误差分析题(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1、未用标准盐酸标准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2、滴定管内壁不干净,滴定后,酸式滴定管内壁挂水珠( )3、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4、滴定操作时,有少量盐酸滴于锥形瓶外( )5、滴定前仰视刻度,滴定后俯视刻度( )6、锥形瓶内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氢氧化钠润洗 2-3次,将润洗液倒掉,再装NaOH 溶液( )7、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倒尽即装NaOH 溶液( )8、滴定过程中摇动锥形瓶,不慎将瓶内的溶液溅出一部分。
( )9、指示剂滴加过多( )10、碱式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11、取待测液时,未将盛待测液的碱式滴定管尖嘴的气泡排除。
取液后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12、在配制待测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时,内含少量的氢氧化钾,用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
( )13、同上情况,若氢氧化钠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钠,结果如何( )例3.以已知浓度的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下列情况,测得结果偏高的是( )①用酚酞作指示剂 ②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就装入标准溶液 ③锥形瓶盛待测液前,未用待测液润洗 ④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⑤用于取待测液的移液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⑥在摇动锥形瓶的过程中不慎溅出了一小部分溶液A 、①③④B 、②③⑥C 、②D 、④⑤⑥例4.实验室里,用0.11摩/升HCl 溶液去测定20毫升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三次实验中用去HCl 的体积分别为21.7毫升、21.9毫升、21.8毫升,则NaOH 的浓度为( )A 、0.12摩/升B 、0.15摩/升C 、0.11摩/升D 、0.125摩/升 锥形瓶中溶液 滴定管中溶液 选用指示剂 选用滴定管 A碱 酸 石蕊 (乙) B酸 碱 酚酞 (甲) C碱 酸 甲基橙 (甲) D 酸 碱 酚酞 (乙)例5.0.01mol·L-1 NaOH 溶液滴定0.02mol·L-1的稀硫酸,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1滴NaOH 溶液,②少1滴NaOH 溶液(设1滴溶液为0.05mL),两次中和后溶液体积均为50.00mL,则①和②两次滴定后溶液中[OH-]之比值是()A、10-4B、1C、104D、4×104例6.已知常温常压下饱和CO2的水溶液的pH=3.9,则可推断用标准盐酸滴定NaHCO3水溶液时,适宜选用的指示剂及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的情况是()A、石蕊、由蓝变红B、甲基橙、由橙变黄C、酚酞、红色褪去D、甲基橙、由黄变橙【考点突破】1.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它们的()一定相等A、质量B、物质的量C、物质的量浓度D、H+和OH-的物质的量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也相同的一元酸和一元碱相互中和时,溶液()A、显酸性B、显碱性C、显中性D、酸碱性无法判断3.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Cl溶液,一般选用()作指示剂,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Cl溶液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一般选用()作指示剂。
A、甲基橙B、酚酞C、甲基红D、石蕊4.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2-3次B、用待测碱液润洗碱式滴定管2-3次C、用待测碱液润洗锥形瓶2-3次D、用蒸馏水润洗锥形瓶2-3次5.某实验中需用20.00毫升NaOH溶液,所使用的仪器应当是()A、20毫升的量筒B、25毫升的容量瓶C、25毫升的酸式滴定管D、25毫升的碱式滴定管6.有一支25毫升的酸式滴式管,盛装溶液时液面恰好在10.00毫升处。
若将管内液体全部放出,用量筒接取,所得溶液的体积为()A、10毫升B、大于10毫升C、15毫升D、大于15毫升7.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值的H2SO4、HCl和CH3COOH三种稀溶液中,所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V1、V2和V3,则()A、V3>V1=V2B、V3>V2>V1C、V1>V2=V3D、V1>V2>V38.中和5mL0.04mol/L的KOH溶液,需电离度为1%的CH3COOH溶液20ml,若向此CH3COOH溶液中滴入甲基橙指示剂,溶液呈现的颜色是()A、橙色B、红色C、黄色D、无法确定9.已知C(NH4Cl)>0.1摩/升时,pH=5.1。
现在0.1摩/升HCl滴定10毫升0.05摩/升氨水,有甲基橙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所用盐酸的量应为()A、10毫升B、5毫升C、大于5毫升D、小于5毫升10.实验室为测定一新配制的稀盐酸的准确浓度,通常是用纯净的无水Na2CO3配成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具体操作是:称取Wg纯净的无水碳酸钠装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在酸式滴定管中加入待测盐酸滴定。
(1) 锥形瓶中应加入______滴指示剂,由于CO2溶在溶液中会影响pH值,为准确滴定,终点宜控制pH在4~5之间,则应选用___________作指示剂,当滴定至溶液由________色变成________色时,即表示到达终点。
(2) 若滴定到终点时,中和Wg无水Na2CO3消耗盐酸VmL,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3) 下列操作对滴定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是: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无法确定①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滴定管( )②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③滴定管滴定前尖嘴无气泡,滴定终点时有气泡( )④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终点俯视( )(4) 若所称取的Na2CO3不纯,则测得的盐酸浓度就不准确。
现设盐酸的真实浓度为C1mol/L,用不纯的Na2CO3滴定测得的盐酸浓度为C2mol/L。
在下列情况下,C1与C2的关系是(填>或<或=):①当Na2CO3中含有NaHCO3时,则C1____C2②当Na2CO3中含有NaOH时,则C1____C2③当Na2CO3中含有部分结晶水时,则C1____C2课后作业月日姓名成绩1.右图是25℃时,用0.106 mol·L-1的盐酸滴定20.0mL的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滴定曲线图.A点表示的PH值为()A、10B、11C、12D、132.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分别用PH=9和PH=10 的氨水完全中和时,消耗的氨水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则V1、V2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V1=10V2B、V1>10V2C、V1<10V2D、V2>10V13.实验标定盐酸浓度时,常称量一定量的无水Na2CO3用盐酸来滴定,甲基橙作指示剂. 若使用的Na2CO3中有少量的NaHCO3(其它操作无误),则标定结果()A、偏低B、偏高C、无影响D、也可能偏高,也可能偏低4.用标准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各操作中,无误差的是()A、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注入标准溶液盐酸进行滴定B、用蒸馏水洗涤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而后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0.00mLNaOH溶液放入用蒸馏水洗涤后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和2滴甲基橙试液后进行滴定D、若改用移液管取待测液10.00mL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后,把留在移液管尖嘴处的液体吹入锥形瓶内,再加入1mL甲基橙指示剂后进行滴定5.已知0.1mo l·L-1的HCN溶液的pH=4,0.1mol·L-1的NaOH溶液pH=12。
现将0.2 mol·L-1的HCN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Na+]>[CN-]>[OH-]>[H+]B、[Na+]>[CN-]>[H+]>[OH-]C、[CN-]+[OH-]>[Na+]+[H+]D、[CN-]>[Na+]>[H+]>[OH-]6.如图为1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X,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Y滴定的图示。
依据图示,推出X和Y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B C DX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0.12 0.04 0.03 0.09Y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0.04 0.12 0.09 0.037.将Cl2通入0.05mol·L-1 H2S溶液中,刚好硫全部析出,此时溶液的PH为()A、0.1B、3C、2D、18.碘滴定法是以硫代硫酸钠为标准溶液来滴定溶液中的I2(或溶解的I2,或由反应生成的I2),以测定待测液一些物质的含量的方法,离子方程式为I2+2S2O2-3=2I -+S4O2-6,根据以上叙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①~②题①在碘滴定法中,常用的指示剂是()A、淀粉B、甲基橙C、酚酞D、石蕊②碘滴定法应该在()A、强酸性溶液中进行B、强碱性溶液中进行C、接近中性溶液中进行D、上述三种溶液的环境中均可以9.氧化还原滴定实验同中和滴定关系(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或反之)。
现有0.001mol·L-1酸性KMnO4和未知浓度的无色NaHSO3溶液。
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MnO-4+5HSO-3+H+=2Mn2++5SO2-4+3H 2O,填空回答问题。
(1) 该滴定实验所需仪器有下列中的(填序号)A、酸式滴定管(50mL)B、碱式滴定管(50mL)C、量筒(10mL)D、锥形瓶E、铁架台F、滴定管夹G.、烧杯H、白纸I、胶头滴管J、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