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34首古诗词炼字大全

合集下载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

过零丁洋
8
①“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一指地 名,二指心情不安孤苦,这两个词写出了 自己当年在惶恐滩时对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 和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过伶仃洋时的孤 苦伶仃。巧用地名,双关,写出了形势的 险急诗人兵败被俘时惶恐不安孤苦无依的心 情。。
刚才我们所碰到的题目是先给出了“炼字”, 然后再要求我们分析的,如果题目事先不给 出这个字,如:
1、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请简要赏析。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 述理由。 4、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 5、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 说法吗?为什么?
5
南浦别 真题示例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 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 法吗?为什么? 释词
14
课后作业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 《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问题:诗中“软”和“涌”字,历来被人称道,请从炼字的角 度对其进行赏析。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15
每天努力多一点, 距离目标近一点!
你认为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
为什么?
怎么办?
10
规律总结一
寻找关键字要关注哪些类型的字?
关注极富表现力的动词 关注丰富多彩的形容词(活用)
关注生动形象的叠词、数词
关注表色彩的词
11
我来判断 红杏枝头春意闹 闹 弄 云破月来花弄影 绿 春风又绿江南岸 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萧萧 下,不尽长江滚滚 滚滚 来 无边落木萧萧

诗歌鉴赏之炼字(精心整理、实用)

诗歌鉴赏之炼字(精心整理、实用)

炼形容词、副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又,与以往欢乐形成对比,突出寂寞伤感之情。凉, 既写出秋气的萧瑟,又衬出心境的凄冷。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自”、“空”。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 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用这二字修饰,而所含之情就大 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 这是何等凄凉伤感。景中更含有诗人对忧国忧民的热血 知音少的感慨。
把红色同绿色相对,让它们相互映衬,相互对照, 构成富有情调的和谐画面,来表现大自然的绚丽多彩。 粉红的桃花,翠绿的细柳,缀着隔夜明亮的雨珠,又笼 在灰白的晨雾之中,再加上黄莺婉转的啼鸣,好一幅有 声有色的山村春晓图。这里红绿对照,洋溢着一种蓬勃、 热烈的气息。
设问方式 1.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作简要 分析。 2.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表达效 果。 3.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 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诗的诗眼是什么? 5.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 里?
炼拟声词
作 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 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炼表颜色的词
作用: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 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 啼山客犹眠。” (王维)
释词
描述
课堂演练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2012年高考[安徽卷]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 中的一 首。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炼字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炼字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 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敲”写出了诗人对客人迟迟不来的焦急,“落” 写出了诗人对客人不来的失落与无奈。这两个动词 将诗人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刻画的极为生动。
“敲”,诗人用棋子敲打,写出了对客人迟迟 不来的焦急,“落”,敲打棋子至灯花落下, 写出了对客人不来的失落与无奈。“敲”与 “落”衔接紧密,将诗人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 刻画得极为生动。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 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
“敲”指敲打,“落”指落下。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敲”,棋子本应是下,不能敲, 但因为诗人孤独一人,下不成棋,敲 打棋子则写出了孤独寂寞的诗人焦急 地等待客人到来的情景。
“落”,“落灯花”因敲棋所致, 写出了灯芯久燃,等客时长的情形, 诗人惆怅失意的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
答题格式:
• “X”字,使......(立足于“字”的表达效果), 突出了......【立足于整句或整首诗(词)的表达效 果】,表达了......(立足于情感表达)。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 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动词
“字” 形容词
形式上与众不同的特殊词 (如叠音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
考察形式:
• 诗中X联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 请对诗中“X”字进行赏析。 • 本诗(词)中的“X”字,换成“X”字 好不好?为什么?
有技巧可循呦
解题步骤:
•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 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 •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 景象。 •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 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 文件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 文件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一、课内导学:(一)炼动词: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二)炼形容词: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有人说诗中的“冷”字别有意蕴,请简要分析。

(三)炼副词:鹧鸪天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

满林残照见归鸦。

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luán)夜煮茶?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四)炼数量词: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诗中的“一枝”如果换成“数枝”好不好?为什么?二、当堂训练:1、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涌已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

袁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

有学者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对颔联的一个“空”字极为赞赏,认为意蕴丰富,请简析。

2、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贾岛注重用字的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三、拓展训练:1、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宋·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初中古诗词“炼”字(三)

初中古诗词“炼”字(三)
“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江城子·密州出猎》)
“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壮”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开篇就壮怀激烈,接着写战场上的情景,可谓豪情万丈。结尾抒发壮志,最后一句的“可怜白发生”,暗指壮志难酬,给“壮词”增加了慷慨悲凉的色彩。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表明雪下得大,下得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二字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之态,而且再次传达出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怒”,以拟人化的方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
【统领全篇】
诗/词句
赏析
《望岳》
“望”字贯穿全篇,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从远而近,时间是从白天到日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春望》
全篇由“望”字写起,从远景到中景再到近景,最后到特写镜头,步步推进,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浓缩到诗人自己身上。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
初中古诗词“炼”字(三)
诗/词句
赏析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空”字衬托出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空”字写出了边塞空旷苍凉之景,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中考古诗词曲40首(炼字、修辞、哲理、典故、画面)整合梳理

中考古诗词曲40首(炼字、修辞、哲理、典故、画面)整合梳理

羌管悠悠 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 征夫泪。 (《渔家傲· 秋思》) 千古兴亡 多少事? 悠悠。 (《南乡子·
登京口北 固亭有 怀》)
莫笑农家 腊酒浑, 丰年留客 足鸡豚。 (《游山西 村》) 浩荡离愁 白日斜, 吟鞭东指 即天涯。 (《己亥杂
诗》)
“悠悠”的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
诗/词句
赏析
潮平两岸 阔, 风正一帆 悬。(《次 北固山 下》)
“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 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春潮涨涌,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 齐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悬”(动词)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 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只“风顺”还不足以保证“帆 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 才能够“悬”。这个“正”字,兼包含“顺”与“和”的内容。
(《山坡羊·潼 关怀古》)
无言独上西 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 锁清秋。
(《相见欢(无 言独上西 楼)》)
为篱下黄花开 遍,秋容如 拭。
(《满江红(小 住京华)》)
山重水复疑无 路, 柳暗花明又一 村。 (《游山 西村》) 我欲乘风归 去,又恐琼楼 玉宇,高处不 胜寒。(《水调 歌头(明月几时 有)》) 转朱阁,低绮 户,照无眠。
《破阵子·为 陈同甫赋壮 词以寄之》
全篇由“望”字写起,从远景到中景再到近景,最后到特写镜头,步步 推进,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浓缩到诗人自己身上。 “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 见。
“辗”字既写出了雪天路难行,突出了卖炭翁的辛苦,又暗示了牛车的 重量,从侧面表现了卖炭翁早起驾车、踏雪碾冰的艰辛,可见他生活不 易。

最新中考34首古诗炼字赏析大全【范本模板】

最新中考34首古诗炼字赏析大全【范本模板】

34首古诗炼字赏析大全1、《观沧海》。

“涌”字既写出了沧海惊心动魄的声势,也写出了作者的惊叹和赞美。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若",是好像的意思。

突出曹操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2、《次北固山下》:“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生”“入"拟人手法的运用形象的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更有动感和情趣,宣告了春天的来临,透出勃勃生机和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

揭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3《使至塞上》:“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含蓄地写出了作者孤寂、抑郁、落寞的情怀。

“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

“长"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中“尽”从视觉上点明是暮春时节,含飘零之感,“啼”从听觉上渲染悲凉之意、离别之恨,从视听两方面营造一种凄清哀伤的氛围,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5、《望岳》“钟”是积聚、汇聚的意思,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晨昏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

“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

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喻“北风”使雪花飞舞,“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也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奇与好奇。

古诗炼字篇

古诗炼字篇

古诗炼字篇原文:《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衍生注释:“绿”字在这里作动词,意为吹绿。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天到来后,江南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

二、赏析:这首诗以景抒情,通过描绘江南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堪称千古佳句,一个“绿”字,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极具表现力。

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望着远处的钟山,心中满是归乡的渴望。

那明月何时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这种问句的形式,更加强化了诗人的思乡之切。

三、作者介绍: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他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其诗歌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

四、运用片段:“春天到了,校园里的树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一片生机勃勃。

同学们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学习,充满了活力。

”原文:《鸟》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一、衍生注释:“道”意为说。

“微”指轻微、微不足道。

二、赏析:这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诗人开篇就反问“谁道群生性命微?”强调了生命的平等和珍贵。

后两句则以鸟妈妈和幼鸟的亲情为切入点,劝诫人们不要伤害鸟儿,充满了慈悲和关爱。

整首诗以小见大,发人深省。

三、作者介绍: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四、运用片段:“公园里,一个小孩正要拿弹弓打鸟,旁边的大人赶紧制止道:‘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鸟儿也有亲情,咱们可不能伤害它们。

’”原文:《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一、衍生注释:“敲”字在诗中生动地表现出僧人来访时的有礼和小心翼翼。

二、赏析:此诗描绘了李凝幽居的宁静氛围。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一联尤为著名,“敲”字的使用,在寂静的月夜中增添了声响,更显清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34首古诗词“炼字”大全1、《渔家傲秋思》长烟落日孤城闭中“异”字用的好,它统领全词,写出大雁南飞,边声四起,孤城落日等一系列景物,与内地景物截然不同,“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渲染西北边塞的荒凉,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2、《观沧海》(1)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中的“涌”字用得好,生动形象的展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气势,营造了壮阔的意境。

3、《饮酒》(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好,为什么?“见”字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南山时的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

(2)“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答:“悠然”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情(3)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答:不能。

“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辅”示例: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望”示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5、《次北固山下》(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答:“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2)“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

(3)“阔”用得好,因为它直抒胸意地表达了春潮把江岸变得渺远无际,造成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且读起来与“悬”字相对应,声调也更为响亮6、《使之塞上》(1)本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历来为人称道,句中的五个形容词富有表现力,请任选一个加以赏析。

“大”写出了边疆沙漠的茫茫无边;“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表现了景物颈拔、坚毅之美;“长”表现了大漠的无边无际,黄河的杳无尽头;“圆”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2)“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营造了一种悲苦哀怨的氛围。

(2)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答:杨花子规渲染了伤感(或悲凉、凄凉、哀愁)等的气氛。

8、《行路难》(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生动刻画出诗人既悲愤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

(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9、《望岳》(1)"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文中"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

:"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

从山的背面看来,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象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

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0、《春望》(1)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示例一:“破”字用得好。

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

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2)感时花溅泪”中加点的“溅”字。

答:“溅”写出了泪如雨下向四外迸射的情状,表现诗人极度的伤时忧国的思想情绪(3)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中“忽如”二字用得巧妙,不禁写出了大雪来得急骤,而且表现出诗人惊奇喜悦的心情。

(2)品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中“空”字的表达效果。

①照应标题。

②写出边塞空旷苍凉之景。

③表明处境恶劣,人迹罕至。

④目送友人远去,久久不肯离开的情形。

⑤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失落。

⑥景、事、情融为一体。

(答对一个要点即可)1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

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2)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早春景色最可爱。

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主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心中的辛酸、不平,也表达了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进取的精神。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示例一:“空”的意思是白白的,离别多年,本以为可以和好友相聚,结果却是朋友凋零,只能一个人回想美好的往昔。

表现了诗人的伤感。

示例二:“翻”的含义是反而,离开家乡多年,回到故乡,却成了无人知道的外人。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

(3)颔联画面: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14、《钱塘湖春行》(1)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

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

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2)“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

“几处”“谁家”,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

“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

“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

“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

(3)分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诗句中加点“乱”字的表达效果①花开繁盛②色彩缤纷③贬词褒用(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答案:“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15、《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开”字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和敌军构成鲜明对比。

16、《泊秦淮》(1)烟笼寒水月笼沙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描绘出一幅月色迷茫、轻烟浮动的秦淮河两岸夜景,给人以迷蒙之感.(2)隔江犹唱后庭花”句中“犹”字用得好在哪里?“犹”字意味极其深长,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道路走下去的情形,把历史的教训。

、现实的情况,和注定灭亡的情况和注定灭亡的命运联系起来,以辛辣的嘲讽,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3)“寒”字不仅点出了季节,环境冷寂的特点,还表现出诗人心中的悲凉。

17、《夜雨寄北》(1)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2分)答:“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

“涨”字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

(2)期字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

缠绵曲折的意境。

(3)“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秋”字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秋”字点明了季节,渲染了一种孤单悲凉的气氛,寓情于景。

烘托自己的离愁和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之情。

18、《无题》(1)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两个难意思不同,见面本来已很困难,所以分别时更令人难受。

(2)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觉,19、《相见欢》(1)用“深”修饰庭院,刻画了重门深锁、幽居独处、凄清空寂的环境。

(2)“独”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了李后主身为亡国之君,登高问月,无人倾诉、心境落寞的情感,突出了一种“斯人独憔悴”的凄凉、愁苦,内心的情感自然喷涌而出,如滴血一般。

(3)“寂寞”的不只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而“锁”住的也不只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用一个愁字是说不完的.一个“锁”字,形象的展现出愁绪与寂寞深秋的交织.20、《浣溪沙》炼字(1)你认为晏殊《浣溪沙》中表现的愁和李煜《相见欢》中表现的愁有何不同?李煜的愁苦是因为他此刻沦为阶下囚,去国离乡,孤身登楼,内心苦痛千丝万缕。

晏殊的愁则着重表现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惋惜(2)请简要分析“小园香径独徘徊”句中的“独”字的含义。

这“独”字表现了词人孤寂、失意的情怀,是他因怀念友人而抑郁伤感心情的表现。

21《登飞来峰》(1)“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2)“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22、《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的豪迈气概,为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营造氛围23、《水调歌头》(1)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3分)(2)“起舞弄清影”的“弄”自意即“戏弄”,既反映了词人内心无法排遣的孤独感,也反映了词人孤芳自赏,矢志不渝的政治抱负。

既描写出舞姿的优美,又表现出作者在抑郁寂寞中的自我排遣的大观情怀24、《游山西村》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一个“疑”字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2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沙场秋点兵”一句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秋”字用的好,它不仅点名了点兵时间,在秋高气爽之时,又体现了点兵之时的阵势壮阔,展现出豪放之势。

渲染肃杀气氛。

(2)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感叹?“可怜”,可惜的意思。

这一句与首句相呼应,笔锋陡转,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写出了诗人希望与失望,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