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心律失常的救治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心律失常紧急处置专家共识培训课件

心律失常紧急处置专家共识培训课件
➢ 改善症状: 有些心律失常不容易立刻终止,但快速的心室 率会使血流动力学状态恶化或伴有明显症状,减慢心室率 可稳定病情,缓解症状。
➢ ⑤正确处理治疗矛盾
➢ 在心律失常紧急处理时经常遇到治疗矛盾,应权衡利弊。
心律失常紧急处置专家共识
4
心律失常急诊处理流程
血流动力学评价
稳定
不稳定
房颤
窄QRS心动过速 宽QRS心动过速 单形或多形室速 准备电转复
其它: 静脉β-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在其它药物无效的情况下可以用。 静脉美托洛尔可以1~2mg/min的速度静脉给药,用量可达5mg。间 隔5min,可再给5mg,直到取得满意的效果,总剂量不超过10~ 15mg。西地兰首次剂量0.4~0.6 mg,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 射;2~4小时后可再给予0.2~0.4 mg。总量可达1.0~1.2 mg。
RR间期绝对不等。最常见的急性心律失常之一,可发生 于器质性心脏病或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后者称为孤立 性房颤。 ➢ 按其发作特点和对治疗的反应,四种类型: ➢ 初发房颤: 首次发作的房颤; ➢ 阵发性房颤: 能够自行终止者,持续时间<7天,一般<48小 时,多为自限性; ➢ 持续性房颤: 不能自行终止但经过治疗可以终止,持续时间 >7天; ➢ 持久性房颤:经治疗也不能终止或不拟进行节律控制的房 颤。
④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确定对房颤本身治疗的策 略。大多数患者只需要控制心室率, 对少数有血流 动力学障碍的房颤或症状严重的患者, 可以考虑复 律治疗。
心律失常紧急处置专家共识
13
急性期的抗凝治疗:
➢ 评价血栓栓塞的风险并给予抗凝治疗是急性房颤患者治疗的首要和重要措施。 ➢ ⑴对所有急性房颤患者都应评价血栓栓塞的风险。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及其救治培训课件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及其救治培训课件
心电图显示连续3次以上的室性异位搏 动,形态与QRS波群不同。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
03
图特点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心率超过 100次/分钟,P波形态正常。
窦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心率低于 60次/分钟,P波形态正常。
窦性心律不齐
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P波形态 有不规则变化,但心率不一定异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 特点及其救治培训课件
目 录
• 心律失常概述 • 心电图基本知识 • 心电图基本知识 •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 心律失常的救治 • 培训总结与展望
心律失常概述
01
心律失常的定义
01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信号的产生 、传导或心脏电信号的节律出现 异常,导致心脏跳动频率或节律 不正常。
窦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心率低于 60次/分。
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期前收缩
心电图显示提前出现的房性异位搏动,形态与窦性心律相似 。
房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显示连续3次以上的房性异位搏动,形态与窦性心律相 似。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
心电图显示提前出现的室性异位搏动 ,形态与QRS波群不同。
室性心动过速
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前后对比
通过对比学员在培训前后的知识掌握程度,评估培训效果。
学员反馈
收集学员对培训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反馈,了解学员对培训 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实践操作考核
对学员进行心律失常心电图分析和救治技能的考核,检验学员的 实际操作能力。
对未来培训的建议和展望
完善课程内容
根据学员反馈和实际需求,进 一步完善课程内容,提高培训

急诊科的急性心律失常处理

急诊科的急性心律失常处理
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预防电解质紊乱
定期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及 时纠正电解质紊乱,以避免心律
失常的加重。
心理干预
对于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的患者,应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 ,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
质量。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急性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分类
课程中详细讲解了急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及心电图 特点,强调了准确识别与分类的重要性。
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
抗凝治疗
对于高危患者,应及时给予抗凝治 疗,如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等,以降低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 。
预防措施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 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等,以减少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其他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预防感染
加强患者的免疫力,保持室内空 气流通,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
评估内容
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心 脏节律和心率等。特别关注是否存在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肌缺血、心力 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紧急治疗措施
心电监护
对所有疑似急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持续心疗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及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严重心动过缓或传导阻 滞患者,可给予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可选用胺 碘酮、普罗帕酮等药物。
适应症
心室颤动、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 以及难治性多形性室速、难治性 室颤等。
射频消融术在急诊环境中的应用
射频消融术原理
通过导管头端释放射频电能,在导管头端与局部心肌内膜之间电能转化为热能,达到一定温度后,使 特定的心肌细胞脱水、变性、坏死,自律性和传导性能均发生改变,从而使心律失常得以根治。

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判定和救治专家讲座

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判定和救治专家讲座

22
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判定和救治
第22页
第二步:QRS 波起始r 波或q 波时限 >40ms
23
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判定和救治
第23页
• 第二步:QRS 波起始r 波或q 波时限>40ms
–机制与意义
• aVR 导联QRS 波起始除极向量多数背向探查电极,仅在 少数正常变异或伴下壁心肌梗死时才有起始r 波而形成 rS 型QRS波。
• 关键步骤——一切依据血流动力学状态行事
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判定和救治
第5页
急诊处理心律失常一个主要标准
有没有血流动力学障碍
• 有血流动力学障碍
——判断时间短,在一些情况下不需过分苛求完美诊疗流程 ——治疗办法要快,对快速心律失常多采取电复律 ——办法上多考虑效果
• 无或轻度血流动力学障碍
——有充分时间进行较为详细诊疗,可采取各种方法 ——处理余地较大,可选办法较多 ——办法上多考虑安全性
35
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判定和救治
第35页
aVR 单导联诊疗新流程尚存问题
• Vi/Vt 值不足
–①前间隔心肌梗死合并室上速时,可使起始r 波 消失,形成QS 波起始也能有迟缓传导而轻易误诊 为室速
–②心室激动较早部位存在心肌瘢痕和迟缓除极时 ,当患者发生室上速时其Vi 值可能减小
–③束支和分支折返性室速,或室速折返出口靠近 希浦系统时,其心室起始除极位于希浦系统邻近部 位,可使这些室速Vi 值较大,而易误诊为室上速
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判定和救治
第34页
aVR 单导联诊疗新流程尚存问题
• 流程盲区
–宽QRS波心动过速时,aVR 导联QRS 波振幅很低而 近似等电位,使其不能应用本流程判别

心律失常处理ppt课件

心律失常处理ppt课件

缓慢型心律失常
窦性静止、停搏患者,亦可有晕厥、阿斯综合征发作。用药物提高心室率,阿托品0﹒5-1mg静注;异丙肾上腺素,1-2μg/min静滴。必要时行临时起搏或永久性起搏。
Ⅲ 快速-缓慢或缓慢-快速 型心律失常
快速-缓慢或缓慢-快速型心律失常
(一) 快-慢综合征:窦房结功能障碍,快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如房速、房颤终止后,出现长间歇,病人可有晕厥、阿斯综合征发作。患者有心动过缓病史,因心动过速急诊,用药物治疗快速心率时,最好在临时起搏保护下进行;或用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时,做好胸外按压、静注阿托品等准备。 (二) 慢-快型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依赖型室速,Q-T间期延长或正常。用阿托品、异丙基肾上腺素提高心率,并积极治疗病因,起搏治疗可靠、有效。
PSVT急诊处理方法
(4)三磷酸腺苷(ATP):ATP5~10mg静脉快速注射。由于其半衰期短,即使发生副作用亦很快消失,且无药物累加作用,可在短时间内重复使用。其他药物无效时,仍可应用ATP。(5)洋地黄:西地兰0.4~0.8mg稀释后静脉注射。对伴有心功能不全者可作为首选。
PSVT急诊处理方法
室率极快的心房颤动急诊处理
预激综合征伴发室率极速的房颤,可能发生室颤,同步电击转复为首选急救措施。 静脉用心律平、胺碘酮减慢心室率。
四、心室颤动(Vf)
心室颤动(Vf)是一种致命性异位节律。心室肌失去协调一致的收缩,心脏无排血。一旦出现,病人即刻心跳停止。其多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严重低血钾或高血钾、Q-T延长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中毒,严重缺氧、电击及溺水等。临床一旦出现Vf,立即行胸外按压+非同步电击转复。 起搏复律除颤器(ICD)具有自动起搏、复律、除颤功能,用于药物不能控制的VT,反复发作的Vf病人。

常见心律失常的分析培训课件

常见心律失常的分析培训课件

1/16/2021
常见心律失常的分析
24
(四)房性心动过速的ECG:紊乱性
1、心房率100-130次/分 2、3个或以上形态的P波,PR间期各不相同 3、大多数P波能下传,心室率不规则
1/16/2021
常见心律失常的分析
25
三、心房扑动
(一)发生机理
1/16/2021
大折返导致的房性心 动过速。折返一直向 外发放冲动,心房一 直处于激动状态,没 有丝毫停止,心房P波 消失,代以锯齿波(F 波)
动1形/16/成202另1 类P波(常P见’心律失常的分析 20
一、房性期前收缩
(二)ECG
P波提前出现,且形态与窦P不同 P波重叠于T波上→未下传的房早
P波在T波上,且P`-R > 0.12s P`后QRS正常,其后代偿间歇不完全
1/16/2021
常见心律失常的分析
21
二、房性心动过速
(一)发作机制
1/16/2021
常见心律失常的分析
4
心律失常的分类
冲动形 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
窦速 窦缓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搏
按发生原理
异位心律失常
被动性 逸搏 逸搏心律
冲动传 导异常
病理性
主动性 窦房阻滞 房内阻滞 房室阻滞
期前收缩 阵发性心动过速 扑动、颤动
室内阻滞或束支阻滞
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按心率快慢
常见心律失常的分析
26
(二)房扑ECG
特点:
ü 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相似、间隔 均匀的F波,频率250~350次/分;
横线每小格0.04s 纵线每小格0.1mv
1/16/2021

危重患者快速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PPT课件

危重患者快速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PPT课件

血流动力学潜在不稳定
潜在不稳定的证据:心室率>150bpm
伴有: —— 头晕、眼花、眩晕、黑朦、一过性意识障碍 、近似晕厥 —— 心慌、胸痛 —— 全身极度乏力或沉重感、肢冷、面色苍白、 尿少
意义:积极电转复!!
7、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1)
病因治疗 :
查找并解除诱因 缺血,缺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
常见于
➢ 心胸外科手术 ➢ 肺部疾患 ➢ 脓毒症 ➢ 创伤
➢ 颅内出血 ➢ 低钾、低镁、低钙 ➢ 酸中毒
危重后果病人的房颤
➢ 低血压 ➢ 心肌缺血 ➢ 组织灌注减少 ➢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 血栓栓塞性事件
3、评估侧重点
病人的临床状况是否稳定? 心功能是否受损? 是否存在WPW? 持续时间小于48h或大于48h?
终止发作:
血流动力学障碍者立即电复律 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利多卡因、普罗帕酮
预防复发:
ICD 无条件ICD者可给予胺碘酮 单用胺碘酮无效或疗效不满意者:胺碘酮+β阻滞剂 心功能正常者可选用索他洛尔或普罗帕酮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2)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室速
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 应用的药物为静脉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
——心功能受损(LVEF<40%)时可考虑地高辛(Ⅱb) 、胺碘酮(Ⅱb)、地尔硫卓(Ⅱb)、
2006 ACC/AHA/ESC AF Guidelines
转复窦律
转复窦律:新近发生的房颤(24~48h内)有自行转复 可能,超过7天很少自行转复
电复律: 效果最确实,成功率高,副作用小。 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可紧急电复律。 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较少在急诊或ICU进行
• 常见的有AVNRT、AVRT、AT。

急诊心律失常PPT课件

急诊心律失常PPT课件

稳定的单形或多形室速处理程序
稳定室速
单形室速 注意;可能需直接电转复 多形室速 评价有无QT延长
正常心功能
EF↓
正常QT 病因治疗 β-阻滞剂 利多卡因 胺碘酮 普鲁卡因胺
心功能不好: 胺碘酮 利多卡因 电转复
长QT 纠正电解质 镁剂 起搏 异丙肾上腺素 利多卡因
普鲁卡因胺 索他洛尔 胺碘酮 利多卡因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急诊治疗
房颤/房扑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快速房颤、房扑,不论持续时间长短,均应立即 电转复(Ⅰ)。对永久性房颤和明确器质性心脏病者不强调. 控制心室率: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快速房颤、房扑,不论持续时间长短, 均需用药物控制室率。 *心功能正常者可用 β阻滞剂(Ⅰ)、钙拮抗剂(Ⅰ)、地高辛(Ⅱb)。 对常规控制室率措施无效或有禁忌时可考虑用静脉胺碘酮。 *心功能受损(LVEF<40%)时可考虑地高辛(Ⅱb)、胺碘酮(Ⅱb)、 地尔硫卓(Ⅱb)
预激伴房颤/房扑 一般应立即电转复。若考虑药物治疗时: ——心功能正常者:普罗帕酮(Ⅱb)、索他洛尔(Ⅱb),普鲁卡因胺(Ⅱb)、 胺碘酮(Ⅱb)、氟卡胺(Ⅱb)。 ——心功能受损者只能选择胺碘酮(Ⅱb)。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室性心动过速: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偶发短阵室 速可以观察。持续室速,不论是否合并其他情况, 都应该进行急诊处理。 心室颤动:必须按照心肺复苏的原则进行抢救,及 早电除颤。 某些室性早搏:并非所有室早都需急诊处理,只是 合并于心肌缺血,急性心肌炎、急性或严重心功能 不全,或某些特殊情况(如低血钾、洋地黄中毒、 QT延长综合征、可诱发严重心律失常等)才应该急 诊治疗,而且处理的主要措施是原发病和诱发因素 的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药物转复
发作7天内的房颤药物转复
药物
给药途径
证实有效的药物
Dofetilide 氟卡胺 依布利特 普罗帕酮 胺碘酮 奎尼丁 疗效较差的药物 普鲁卡因胺 地高辛 索他洛尔
口服 口服 静脉 口服、静脉 口服、静脉 口服
静脉 口服、静脉 口服、静脉
适应症
Ⅰ Ⅰ Ⅰ Ⅰ Ⅱa Ⅱb
Ⅱb Ⅲ Ⅲ
证据水平
急诊心律失常的救治
需要急诊处理的快速心律失常
急诊心律失常的救治
2
需要急诊处理的快速心律失常
室上性心律失常
• 窦性心动过速:窦房结本身结构或电活动异常所致窦 速(不适当窦速、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在急诊 情况下重点是找出窦速的原因进行治疗(如心衰,发 热,缺氧等),而不是强行减慢心率。
• 房性心动过速:主要指持续、无休止发作和某些频繁 的短阵发作。折返性者可以终止发作,自律性增高者 (如慢性持续性房速)急诊以减慢心室率为主。
(7) 能接受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及随访
(8) AF诱导心肌病者
(9) 所有第一次发作AF病人,应该给他一次复律机会
(排除禁忌因素)
(ESC 2004 会议)
急诊心律失常的救治
15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急诊药物治疗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控制室率的建议
(1) 65岁以上老年人 (2) AF无症状、心功能良好 (3) 休息时HR≦80次/分±,步行时≦110次/分± (4) 能接受抗凝药物治疗
A A A A A B
C A A
急诊心律失常的救治
18
药物转复
发作7天以上的药物转复
药物
证实有效的药物
Dofetilide 胺碘酮 依布利特
给药途径
口服 口服、静脉
静脉
适应症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快速房颤、房扑,不论持续时间长 短,均应立即电转复(Ⅰ)。
• 控制心室率: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快速房颤、房扑,不论 持续时间长短,均需用药物控制室率。
——心功能正常者可用β阻滞剂(Ⅰ)、钙拮抗剂(Ⅰ)、 地高辛(Ⅱb)。对常规控制室率措施无效或有禁忌时可 考虑用静脉胺碘酮。
4
需要急诊处理的快速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偶发短阵室速 可以观察。持续室速,不论是否合并其他情况,都 应该进行急诊处理。
•心室颤动:必须按照心肺复苏的原则进行抢救,及早 电除颤。
•某些室性早搏:并非所有室早都需急诊处理,只是合 并于心肌缺血,急性或严重心功能不全,或某些特 殊情况(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肺复苏后存在的室性 早搏、如低血钾、洋地黄中毒、QT延长综合征、可 诱发严重心律失常等)才应该急诊治疗,而且处理 的主要措施是原发病和诱发因素的治疗。
急诊心律失常的救治
8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室上性心动过速
• 首先试用迷走神经刺激
• 无心功能受损者:
首选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Ⅰ)、腺苷、 β阻滞剂(Ⅰ)、普罗帕酮(Ⅱa)、普鲁卡因胺 (Ⅱa)、氟卡胺(Ⅱa)、胺碘酮(Ⅱa)、索他洛尔 (Ⅱa)、地高辛(Ⅱb)
• 心功能受损时,选用地高辛(Ⅱb)、胺碘酮(Ⅱb)、 地尔硫卓(Ⅱb)
用药控制心室率仍有不能耐受的症状者,
复律仍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治疗措施
急诊心律失常的救治
14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控制节律的建议
⑴ 年轻患者、体力活动多的病人
(2) 病人要求有一个好的生活质量
(3) 有症状的AF病人,快速AF者
(4) 无病因可查者(特发性)
(5) 复律无栓塞危险者
(6) 有栓塞高危因素者(AF后易发生脑卒中)
急诊心律失常的救治
3
需要急诊处理的快速心律失常
•室上性心动过速:一般均可以终止发作。
•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率:阵 发房颤最好能终止发作,大多数病例以 减慢心室率为急诊处理目标。但若伴有 预激,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和其他可造成 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即使是阵发房颤、 房扑,也应紧急终止。
急诊心律失常的救治
急诊心律失常的救治
5
急诊处理原则
•原发疾病和诱因的治疗
•终止心律失常:有些心律失常本身可造成非常严重的血
流动力学障碍,终止心律失常成了首要和立即的任务。 有些心律失常没有可寻找的病因,如室上性心动过速,
唯一的治疗目标就是使其终止。
•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有些心律失常不容易立刻终止,
但快速的心室率会使血流动力学状态恶化,减慢心室 率可使病人情况好转,如快速房颤、房扑。
• 药物不能终止时可考虑食管心房调搏或电转复
急诊心律失常的救治
9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
• 评价 ——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 ——是否有心功能受损 ——有否预激综合征 ——房颤/房扑是否在48小时内
• 治疗目的 ——控制心室率 ——转复窦律 ——抗凝治疗
急诊心律失常的救治
10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有卒中危险的所有房颤 患者进行持续抗凝是有利的
急诊心律失常的救治
13
转复还是控制心室率
• AFFIRM试验并不能推广到所有房颤病
人,其结果仅适用于
——老年人
——既有控制心室率的适应症也有转复 窦律的适应症
• 在AFFIRM试验适应症的人群中,控制 心室率的地位应该提到与维持窦律相同 的高度
• 在需要心房收缩以增加心输出量和虽然
—— 心 功 能 受 损 ( LVEF < 40% ) 时 可 考 虑 地 高 辛 (Ⅱb)、地尔硫卓(Ⅱb)、胺碘酮(Ⅱb)
急诊心律失常的救治
11
转复还是控制心室率
急诊心律失常的救治
12
AFFIRM 试验
——在持续房颤的病人,控 制心室率是可以接受的一线 治疗
——维持窦律的特殊效益没 有得到证实
(ESC 2004 会议)
急诊心律失常的救治
16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 • 转复窦律
新近发生的房颤(24~48h内)有自行转复可能 超过7天很少自行转复 转复方法
——电转复效果最确实,成功率高,副作用小 ——也可试用静脉药物转复:发作7天之内者较有 效。超过7天效果差
急诊心律失常的救治
急诊心律失常的救治
6
心律失常处理程序
血流动力学评价
稳定
不稳定
房颤
窄QRS心动过速 宽QRS心动过速 单形或多形室速
准备电转复
进一步评价和治疗 进一步评价和治疗
鉴别诊断
室上速
诊断不清
室速
进一步评价和治疗
心功能好
电转复
普鲁卡因胺、胺碘酮
电转复 胺碘酮
急诊心律失常的救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进一步评价和治疗
7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