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水循环教学课件1
合集下载
水循环ppt课件

C.⑥④⑤
D.⑥④⑦⑧
4.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C )
A.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⑧的水量
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调出区环节⑤前人类对环节④施加的影响最大
本课结束,谢谢观看
情境回顾 解决问题
• 公元5世纪,《宋书.天文志》中有人对此问题作 了解释:太阳加热海水,使海水蒸发;河流注入大 海,补充蒸发的消耗,使海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 根据水循环,海洋上的水受热 ,大量的
水汽通过
到达陆地形成 ,雨水
汇集成流形成
, 形成
,
最终汇入海洋,
。
活动: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 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主要环节 及示意图
特点和作 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 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水量最大的水循环,
用
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 但对内陆地区十分重要 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
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倍
典例 夏季风、长江
塔里木河
未登录的台风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判
1 外流区只发生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环节
人类活动
地表径流
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填河改陆、围湖造田
地下径流
地下工程建设、地下水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
降水
如人工降雨
蒸发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下渗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的环节是 地表径流 。
课件《水循环》精品ppt课件_人教版1

1.“三看法”判断水循环的类型 (2)三个角度比较砂田和裸田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里海为世界最大的湖泊,属于内流湖
蒸发、形成
、
甲水减循少 环,是乙海增陆加间,总物量质增联加系的(主1要)方看式之发一 生的领域。位于海洋上、陆地上还是海洋与陆地
⑥ ,⑦下渗
之间。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题干信息“森林植被恢复”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了少年派和一只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历程。
③看土壤含水量:读图3. 雪等形式回到陆地上。
2.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 述了少年派和一只孟加拉虎在海 上漂泊227天的历程。请结合水 循环环节思考:影片中主人公少 年派是如何在海上获取淡水的? 答案:利用海水蒸发,水汽遇冷(透明罩)而凝结成水滴,沿 透明罩壁下流,形成淡水。如下图所示:
蒸发量不变
D.
()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有利于地表水下渗。
③大看于土壤含水量:读图3.5,同一深度,砂田的土壤含水量
(填“大于”或“小于”)裸下田渗的含水量。 蒸发
(3)归纳:砂石覆增盖加层利于水的
,减少水分
,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材初探| 1.阅读教材第48~49页,在教材中找出并画出下列关键词, 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①水体不断自然更新 ②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③进 行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④塑造地表形态 ⑤海陆间联系 的主要纽带 ⑥吸收、转化和传输太阳辐射能
3.阅读教材第49页“自学窗”,探讨河水的来源。 (1)材料显示塞纳河河水的主要来源是 降水 。 (2)推测我国长江水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答案:降水、高山冰川融水、地下水等。
探究点一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例1】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 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 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 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回答(1)~(3)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课件1(共15张PPT)

2、水循环的分类: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阅读 思考
请同学们阅读P55“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的第二、三、四段, 读P55图3.3“水循环示意”,并观察“水循环”课件,思考、完成 下表:
海洋和陆地之间 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
最重要的类型,又称 大循环,使陆地水得 到补充,水资源得以 再生。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按存在的形态分类:
读图思考 读P54
图3.1“水圈 的构成”. 思考:地球 上的水体主 要有哪些? 它们所占的 比例大概是 多少?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按存在的形态分类:气态水、液态水、固态水
2、按空间分布分类: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1)海洋水:地球上的水的主体,储量最大,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2)陆地水:包括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 生物水等,储量较少,但作用巨大,它供应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淡水。从水的 运动和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注:陆地水分为咸水和淡水,在地球淡水中,冰川是主体,全球冰川面积约 占陆地面积的1/10,但是,目前把它作为淡水资源直接加以利用的还不多。 (3)大气水:分布最广,储量最少。
1、河流补给的水源有:大 气水、冰川、生物水、湖泊水、 地下水。
2、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 湖泊水的蓄积和排泄起到水体之 间的缓冲作用。当湖泊水位较低, 河流水补给给湖泊;当湖泊水位 较高,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补充 3、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补给季 节为雨 季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的概念: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PPT课件(第1课时)

想一想:自然界中的水是怎样运动的?
降水 地表径流
水汽输送
降水 蒸发
海洋
想一想:自然界中的水是怎样运动的?
想一想:自然界中的水是怎样运动的?
植物蒸腾 降水
蒸发
地表径流
水汽输送
降水 蒸发
海洋
《 全 国 地 下 水 污 染 防 治 规 划 (20112020)》中的数据显示,“北方地区65%的 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 溉用水来自地下水。”
活动: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3.读图3.5,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 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砂田
图3.5 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
裸田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一)水循环的过程
(二)水循环的类型 1.海陆间循环 2.陆地内循环 3.海上内循环
(三)水循环和人类 活动
想一想:在广大的内陆地区,水循环的 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塔里木河沿岸的绿洲
塔里木河沿岸的胡杨林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二)水循环的类型
2.陆地内循环
植物蒸腾 降水
蒸发
海洋
陆地内循环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二)水循环的类型 3.海上内循环
降水 蒸发
海洋
海上内循环
海上降水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海
降水 蒸发
海洋
2020年,我国季风 降水较往年偏多, 长江流域多地暴发 洪水,防汛形势极 为严峻。
重庆
武汉
试一试:用水循环原理描述我国东部夏季洪水的发生过程?
植物蒸腾 降水
蒸发
地表径流
下渗
图3.2 水循环示意图
课件《水循环》优秀课件完美版_人教版1

补给陆地水体 的水量较少
陆地内循环
陆地上的水资 源得以再生
海陆间循环
降水又降落到 海洋表面
海上内循环
降水
降水
水汽输送
降水
植物蒸腾 蒸发
下渗
蒸
蒸
发
发
地下径流 水循环示意图
拓展:人类活动能够干预和影响水循环哪些环节?
水循环环节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大气降水 蒸发 下渗
人类活动
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 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把各圈层联系起来,使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 果人类用水速度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受到污染,就会造 成资源型缺水或水质型缺水的问题。
2、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①使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得以缓解;②直接影响各地 的天气过程,乃至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③往往引发区域性的洪 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水珠”虽然不大,但地球上的水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面积。从太 空中望去,地球大部分被蓝色的海洋包围,所以人们称地球是“水球”。
不会。淡水资源的储量虽然不多,但通过水循环,这些水从一种形式转换成 另一种形式,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不停运动,使地球上淡水的总量 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若发生较大程度的气候变化或严重的污染,这些可利用 的淡水资源将可能减少。
3、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在水循环的驱动下,地表物质被侵蚀、搬运和堆积,地貌得到发 育、演化,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
四、洪涝灾害防治
1、洪涝灾害对我国的影响:
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 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新课标人教版 必修一 水循环(新教材)(58张)精品ppt

凝结
植
物
降蒸
蒸 腾
水发
凝结 陆上内循环
降水
蒸发、植物蒸腾 陆地水
2 水循环的类型
凝结
降
蒸发
水
凝结 海上内循环
降水
蒸发 海洋
2 水循环的过程
降水
下渗 地下径 流
水汽输 送
蒸腾
蒸发 地表径 流
水循环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地球上 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 量蒸发,形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 降 水 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 到地面的水,或被蒸发,或沿地面
水 循环
★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了解)
(3)影响地表径流量的因素
➢①降水 ➢②蒸发 ➢③下渗 ➢④人类活动(水利工程) ➢⑤其它补给方式
第三章 第一节
水 循环
★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了解)
(4)影响下渗的因素
➢①降水强度 ➢②降水量 ➢③降水持续时间 ➢④坡度 ➢⑤土壤中水饱和度 ➢⑥植被覆盖率 ➢⑦冻土 ➢⑧地表硬化程度
源于甘肃兰州,故也称为兰州
甲代表的水体最可能是( ) 砂石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砂田、甘肃砂田。
夏汛(大气降水)
(3)观察右侧两张图,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这类河流一般分布在我国 地区。
(1)影响蒸发(蒸腾)的因素
活动: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的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 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 好
➢①大气环流 (1)观察右上图,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的影响
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回到海洋。 水 循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水循环》课件1

气候 生态
判断
PANDUAN
1 江河水与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长。
2 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是水循环促进海陆物质迁移的具体体现。
3 水循环可以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TAN JIU ZHONG DIAN TI SHENG SU YANG
02
探究点 水循环 探究导引
中国科学院表示,我国将争取在2020年前后,发射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作为国际 上首个对全球陆地、海洋和大气水循环要素进行综合观测的地球科学卫星,它对深 入了解水循环有重要作用。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345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水循环过程,给图中未标明箭头的 直线标注箭头。
答案 A↑ ←C D↑
(2)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__蒸__发__,C_水__汽__输__送__,E__降__水__,F_地__表__径__流____。
(3)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__;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__。 (4)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陆一地个内环循节环关系最密切?___(填字母)。 海上内循环
跟踪训练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②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蒸发
解析 图中水循环的环节中,①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径流。
2.下列能表示图中②环节的是 A.长江径流 B.我国的夏季风
√C.我国的冬季风
D.湖水蒸发
解析 ②环节表示水汽输送,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将水汽从海洋上空输送到大陆上空。
√
解析 ①属于社会循环,且能为城市提供地表水,最可能为“跨流域调水”。 ②属于自然循环,也能为城市提供地表水,应为“地表径流”。 ③属于社会循环,可以把城市地表水提供给用户,应为“管道输水”。 ⑦属于社会循环,可以使大气水变为地表水,应为“人工降水”。
判断
PANDUAN
1 江河水与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长。
2 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是水循环促进海陆物质迁移的具体体现。
3 水循环可以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TAN JIU ZHONG DIAN TI SHENG SU YANG
02
探究点 水循环 探究导引
中国科学院表示,我国将争取在2020年前后,发射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作为国际 上首个对全球陆地、海洋和大气水循环要素进行综合观测的地球科学卫星,它对深 入了解水循环有重要作用。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345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水循环过程,给图中未标明箭头的 直线标注箭头。
答案 A↑ ←C D↑
(2)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__蒸__发__,C_水__汽__输__送__,E__降__水__,F_地__表__径__流____。
(3)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__;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__。 (4)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陆一地个内环循节环关系最密切?___(填字母)。 海上内循环
跟踪训练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②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蒸发
解析 图中水循环的环节中,①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径流。
2.下列能表示图中②环节的是 A.长江径流 B.我国的夏季风
√C.我国的冬季风
D.湖水蒸发
解析 ②环节表示水汽输送,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将水汽从海洋上空输送到大陆上空。
√
解析 ①属于社会循环,且能为城市提供地表水,最可能为“跨流域调水”。 ②属于自然循环,也能为城市提供地表水,应为“地表径流”。 ③属于社会循环,可以把城市地表水提供给用户,应为“管道输水”。 ⑦属于社会循环,可以使大气水变为地表水,应为“人工降水”。
新人教版《水循环》PPT教学课件

(3)水循环还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 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一)水循环
小试身手:以下数字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人类活动可以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呢?你能 举例说明吗?
下列人类活动是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施加了影响呢?
南水北调 造三峡水库 过度抽取地下水 大量砍伐森林 人工增雨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蒸发、蒸腾
1 第
自然界的水循环
节
第3章地球上的水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本节知识清单
相互联系的水体
•水体及其组成组成 •水圈及其构成 •河流的补给类型及径流量的变化特点 •河流与湖泊水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导致海平面上升 •影响农业生产 •影响全球水循环
地球上的
水
(二)水体的分类
1、按存在形式分:
水的最少
居中
最多
仅在高纬、高山或特 地球淡水的主体,水 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量约占淡水总量的
2/3
(二)水体的分类
2、按空间分布分: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海洋水:(咸水)水体的主要组成,占全球水量96.53%。
冰川水:占地全球1/10、淡水2/3
5、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太阳每年两 次直射 。其中 ,赤道 地区两 次达最 大值、 两次达 最小值 ,其他 地区, 两次达 最大值 、一次 达最小 值。 6 、 夏 半 年东 北升, 西北落 ;冬半 年东南 升,西 南落。 一年中 正午太 阳都在 正南方 天空。 7 、 夏 至 日正 午太阳 高度最 大,白 昼最长 ;冬至 日正午 太阳高 度最小 ,白昼 最短。
大气水
淡水:
陆地水: 占3.47%
河流水: 湖泊水: 地下水: 沼泽水: 生物水:
(一)水循环
小试身手:以下数字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人类活动可以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呢?你能 举例说明吗?
下列人类活动是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施加了影响呢?
南水北调 造三峡水库 过度抽取地下水 大量砍伐森林 人工增雨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蒸发、蒸腾
1 第
自然界的水循环
节
第3章地球上的水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本节知识清单
相互联系的水体
•水体及其组成组成 •水圈及其构成 •河流的补给类型及径流量的变化特点 •河流与湖泊水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导致海平面上升 •影响农业生产 •影响全球水循环
地球上的
水
(二)水体的分类
1、按存在形式分:
水的最少
居中
最多
仅在高纬、高山或特 地球淡水的主体,水 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量约占淡水总量的
2/3
(二)水体的分类
2、按空间分布分: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海洋水:(咸水)水体的主要组成,占全球水量96.53%。
冰川水:占地全球1/10、淡水2/3
5、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太阳每年两 次直射 。其中 ,赤道 地区两 次达最 大值、 两次达 最小值 ,其他 地区, 两次达 最大值 、一次 达最小 值。 6 、 夏 半 年东 北升, 西北落 ;冬半 年东南 升,西 南落。 一年中 正午太 阳都在 正南方 天空。 7 、 夏 至 日正 午太阳 高度最 大,白 昼最长 ;冬至 日正午 太阳高 度最小 ,白昼 最短。
大气水
淡水:
陆地水: 占3.47%
河流水: 湖泊水: 地下水: 沼泽水: 生物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
究
攻
(3)× 有些地表径流位于内流区域,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不一 课
重
时
难
定最终流入海洋。
分
核
层
心
素 养
(4)√ 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主要是借助大气环流实现的。
作 业
深
拓 展
(5)B [塔里木河位于内流区,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返
首
页
·
14
·
·
自
主
预
当
习
堂
探
达
新
标
·
知
提
合 作 探 究
合作
探究
攻重
难
攻 海”景象变成今后实实在在的“城市一景”。
课
重
时
难
分
核
层
心
素
作
养
业
深
拓
展
返
首 页
·
16
·
·
自
主
预 习
当
问题 1 (地理实践力)实地观察思考:汛期频繁出现的城市内涝 堂
探
达
新 知
现象,主要是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导致的?
·
标 提
合
提示:强度较大的降水环节导致的。
作
素 养
探 究
问题 2 (综合思维)“城市内涝”现象反映出城市地区在城市建
素 养
攻
课
重
时
难 分
核
层
心
素
作
养
业
深
拓
展
返
首
页
·
15
·
·
自
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主
预
当
习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在城市看海……”每到汛 堂
探
达
新 知
标
期,城市内涝就会成为公众聚焦的热点。“海绵城市”的治水方式, 提
·
合
素
作 能把水患威胁转化为发展契机。这样的“治水”方式,能把“城市看 养
探
究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_大__气__圈_、岩__石 __圈、生__物__圈__、水__圈__中,通 时
分
核 心 素
过蒸__发__(蒸腾)、_水__汽__输__送_、降__水__、下渗、径__流__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层 作
养
业
深
拓
展
返
首 页
·
5
·
·
自
主
预
当
习
堂
探
2.类型及主要环节
新
达 标
·
知
提
合
提 素
作
养
探 究
汽 上 升 到 空 中 ,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形 成 降__水__ 。 降 落 到 地 面 的 水 , 或 被
攻
课
重 难
_蒸__发__(_蒸__腾__)__ , 或 沿 地 面 流 动 形 成 _地__表__径__流_ , 或 渗 入 地 下 形 成
时
分
核 心
地__下__径__流__。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返回海洋。
素 养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 )层
作
业
深
拓 展
C.海上内循环
D.大循环
返
首
页
·
13
·
·
自
提示:(1)× 水循环运动是指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
主
预 习
圈之间的循环运动。
当 堂
探
达
新 知
(2)×
冰川是陆地上运动着的固态水体,南极冰川不断运动进入 标 提
·
合
素
作 海洋也参与海陆间循环。
养
养
业
深
拓
展
返
首
页
·
10
·
·
自
主 预
3.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当
习
堂
探 新
(1)不断塑造着_地__表__形__态_。
达 标
·
知
合
(2)成为_海__陆__间_联系的主要纽带。
提 素
作
养
探 究
(3)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_太__阳__辐__射__能_,缓解不同纬度地区
攻
课
重 难
热__量__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⑧_植__物__蒸__腾_、⑨蒸发、③降水
业
拓
展
返
首
页
·
7
·
·
自
主
预
当
习
堂
探
达
新
标
·
知
合
[特别提醒]
提 素
作
养
探 究
(1)陆地内循环不只发生在内流区域。
攻
课
重 难
(2)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
时
分
核
层
心
素
作
养
业
深
拓
展
返
首
页
·
8
·
·
自
主
预
当
习
堂
探 新
3.循环过程
达 标
·
知 合
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在_太__阳__辐__射_作用下大量_蒸__发_,形成水汽。水
攻
课
重 难
设发展中对水循环中的哪些环节产生的不利影响而导致的?
时
分
核 心
提示:城市建设中改变了原有的河湖系统,影响了地表径流环节; 层
素
作
养 深
硬化地面的增加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环节。
业
拓
展
返
首 页
·
17
·
·
自
主
预
当
习
堂
探 新
问题 3
(综合思维)“海绵城市”建设的一大特点是将每次降水
达 标
·
知 合
能有效储存下来供城市发展利用,主要是利用了水循环过程中的哪个
时
分
核 心 素
(4)影响着全球的气__候__和生__态 __,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
层 作
养
深 影响。
业
拓
展
返
首 页
·
11
·
·
自
主
预
当
习
堂
探
达
新
标
·
知
提
合
素
作
[特别提醒] 水循环比较活跃,且与其他水体联系比较密切的水 养
探
究
攻 体的更新周期比较短,相反则比较长。
课
重
时
难 分
核
层
心
素
作
养
业
深
提 素
作
养
探 究
环节的作用?
攻 重
提示:下渗环节,可以有效地进行水资源的储存。
课 时
难
分
核
层
心
素
作
养
业
深
拓
展
返
首
页
·
18
·
·
自
主
预 习
[归纳提升]
当 堂
探
达
新 知
1.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
标 提
合 作
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各有特点,意义不同,具体区别如下表所示:
课
重
难 理意义
2.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意义。(综合 时
分
核 心
思维)
层
素
作
养
业
深
拓
展
返
首
页
·
3
·
·
自
主
预
当
习
堂
探
达
新
标
·
知
提
合 作 探 究
自主
预习
探新
知
素 养
攻
课
重
时
难 分
核
层
心
素
作
养
业
深
拓
展
返
首
页
·
4
·
·
自
主
预
当
习
堂
探
达
新
标
·
知
合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提 素
作
养
探 究
1.概念
攻
课
重 难
素
层 作
养
业
深
拓
展
返
首 页
·
9
·
·
自
主
预
当
习
堂
探 新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达 标
·
知
提
合
1.维持全球水量的_动__态__平__衡_。
素
作
养
探 究
2.促进水资源的更新
攻
课
重 难
核 心
不同水体更__新__ _周__期_不同
―决―定→
水资源 有限性
―→
水资源利用不应_超__过_ 水体更新速度
时 分 层
素
作
素
作
养
探
究
攻
课
重
时
难 分
核
层
心
素
作
养
业
深
拓
展
返
首
页
·
6
·
·
自 主
循环类型 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