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型材技术要求
各种铝型材的相关执行标准

铝型材执行标准
1、合金铝板:技术标准GB/T 3880-2012,化学成分标准: GB/T 3190-2008
2、合金铝棒:技术标准GB/T 3191-2010,代替GB/T 3191-82 3182-82、10572-89
3、合金热挤压有缝铝管:技术标准GB/T5237.1-2008,包含或高于GB/T4437.2-2003 ( 通常使用此标准)
4、合金热挤压无缝铝管:技术标准GB/T4437.1-2000
5、拉(轧)制无缝铝管:技术标准GB/T 6893-2000,代替GB/T 6893-1986
6、铝合金挤压型材:技术标准GB/T 6892-2006, 代替GB/T 6892-2000 、GB/T 19347-2003 、GB/T19347.2-2005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条本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
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标准。
铝型材国标和欧标

铝型材国标和欧标摘要:一、铝型材国标与欧标的定义及区别二、铝型材国标与欧标的技术要求三、铝型材国标与欧标的应用领域四、如何选择适合的铝型材标准五、我国铝型材国标的发展趋势正文:铝型材国标与欧标是两种不同的铝型材技术规范,分别由我国和欧洲制定。
了解它们的区别,有助于指导生产和消费,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一、铝型材国标与欧标的定义及区别1.铝型材国标:我国铝型材国标(GB/T 5237-2008)是对铝及铝合金型材的品种、尺寸、形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方面进行规定的技术规范。
2.铝型材欧标:欧洲铝型材标准(EN 14049)是对铝及铝合金型材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方面进行规定的技术规范。
二、铝型材国标与欧标的技术要求1.铝型材国标:国标对铝型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表面质量、尺寸公差等方面有详细的规定。
2.铝型材欧标:欧标对铝型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表面质量、尺寸公差等方面也有详细的规定,但与国标存在一定差异。
三、铝型材国标与欧标的应用领域1.铝型材国标: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电子、电力等领域。
2.铝型材欧标:主要应用于欧洲市场的铝型材生产和消费。
四、如何选择适合的铝型材标准1.根据产品用途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铝型材标准。
2.了解铝型材生产企业的技术实力和设备条件,选择适合的标准。
3.参考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标准,综合比较选择。
五、我国铝型材国标的发展趋势1.不断提高铝型材国标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
2.加强铝型材国标的研究和制定,满足不断发展的铝型材产业需求。
3.强化铝型材国标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我国铝型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总之,了解铝型材国标与欧标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铝型材产品。
铝型材技术要求

1.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本公司各种规格的铝型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3190-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5273.1-2004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GB5273.2-2004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着色型材GB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3.技术要求3.1材质要求3.1.1 铝型材的牌号及状态应符合本公司相应规格铝型材的设计文件中相关项目的要求。
3.1.2 铝型材的材质应符合GB/T3190中对于相应材质成分的要求。
3.1.3 铝型材的力学性能应符合GB5237.1中对于相应牌号、状态的材质力学性能要求。
3.2阳极氧化膜性能要求3.2.1阳极氧化膜的膜厚级别应符合本公司相应规程铝型材的设计文件中相关项目的要求。
3.2.2 阳极氧化的性能应符合GB5237.2中对于相应膜厚级别的阳极氧化性能的要求。
3.3截面尺寸铝型材的截面尺寸应符合本公司相应规格铝型材的设计文件中相关项目的要求。
3.4铝型材的角度允许偏差铝型材的角度偏差应符合GB5237.1相关项目中超高精级的要求。
注:如本规格铝型材的设计文件中,在相关项目上已有明确的规定的。
以设计文件的规定为准。
3.5平面间隙铝型材的平面间隙应符合GB5237.1相关项目中超高精级的要求。
3.6铝型材弯曲度铝型材的弯曲度应符合GB5237.1相关项目中超高精级的要求。
3.7型材的扭拧度铝型材的扭拧度应符合GB5237.1相关项目中超高精级的要求。
3.8 型材长度允许偏差3.8.1型材定尺尺寸应符合合同要求。
3.8.2公称长度≤6m时,允许偏差为+15mm;公称长度>6m时,允许偏差由双方协商确定。
3.8.3型材两端的工艺不良长度应不超过80mm。
3.9外观要求3.9.1表面处理效果根据本公司技术要求送样合格后,以供需双方认可的样品作为判定标准。
3.9.2贴膜要求贴膜与型材表面不得有分离现象。
铝合金建筑型材采购技术标准要求

铝合金建筑型材采购技术标准要求1、依据按照图纸及相关国家、地方规范/标准/施工规程以及招标方招标要求及招标方企业内部标准:除另有注明外,须符合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国家、地方或行业规范、规程、标准在招投标或现场使用当中存在相互重叠、矛盾的内容,按照较高质量标准执行;当有国家新标准时,则以国家新标准为准执行),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工业用铝合金型材》GB/T 6892-2015;《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GB/T 3199 ;《铝合金建筑型材》GB/T 5237.1-GB/T 5237.6;《铝合金建筑型材用隔热材料》GB/T 23615.1-GB/T 23615.2;《铝合金隔热型材复合性能试验方法》GB/T 28289;《建筑用铝合金隔热型材传热系数测定方法》GB/T 34482;《铝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算法及计算机程序要求》YS/T 437;《铝合金挤压型材》GB/T 6892-2006;《铝及铝合金焊接型材》GB/T 6892:《铝合金窗(门)用型材精度》GB/T 10180:《铝及铝合金建筑门窗型材安装技术条件》GB/T 18077:《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GB/T 5085:《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机械性能试验方法》GB/T 6478:《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检验方法》GB/T 3190:《铝及铝合金氧化膜检验方法》GB/T 15115:2、其他要求铝型材技术标准:(1)老国标:窗型材壁厚1.4mm(壁厚误差范围±0.15mm),门型材壁厚2.0mm(壁厚误差±0.15mm),包装纸(45kg±5kg)/吨,包装方式为大纸筒包装。
喷涂(45kg±5kg)/吨,型材表面处理方式为粉末喷涂。
(2)新国标:窗型材壁厚1.8mm(壁厚误差范围±0.15mm),门型材壁厚2.2mm(壁厚误差±0.15mm),包装纸(45kg±5kg)/吨,包装方式为大纸筒包装。
国标铝型材标准

国标铝型材标准
国标铝型材标准是指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铝型材的技术要求、尺寸、质量标准等方面的标准化规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标铝型材标准:
1. GB/T 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
2. GB/T 6892:铝及铝合金焊接型材
3. GB/T 14846:铝及铝合金精密型材
4. GB/T 2712:深加工铝及铝合金型材工艺规则
5. GB/T 10180:铝合金窗(门)用型材精度
6. GB/T 18077:铝及铝合金建筑门窗型材安装技术条件
7. GB/T 5085: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
8. GB/T 6478: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9. GB/T 3190: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检验方法
10. GB/T 15115:铝及铝合金氧化膜检验方法
这些标准规定了铝型材的原材料、加工工艺、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物理力学性能等方面的要求,旨在保证铝型材的质量和使用性能,促进铝型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铝型材的标准

铝型材的标准铝型材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轻质、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因此在建筑、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铝型材的质量和安全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来规范铝型材的生产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铝型材的标准内容,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铝型材。
首先,铝型材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材料标准、加工标准、表面处理标准、尺寸标准和质量标准。
材料标准是指铝型材所采用的铝合金材料的技术要求,包括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
加工标准是指铝型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要求,包括挤压、拉伸、锻造等工艺要求。
表面处理标准是指铝型材经过阳极氧化、喷涂、电泳等表面处理的要求。
尺寸标准是指铝型材的外形尺寸、壁厚、公差等要求。
质量标准是指铝型材的质量检测方法和质量等级的要求。
其次,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铝型材的标准要求有所不同。
例如,中国国家标准对铝型材的材料标准采用GB/T 6892-2006《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标准,而美国则采用ASTM标准。
这些标准虽然在细节上有所差异,但都遵循了国际上公认的原则和要求,保证了铝型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再次,铝型材的标准对于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遵循标准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对于使用单位来说,选择符合标准的铝型材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保障工程安全。
最后,作为铝型材的使用者,我们应当了解并遵循相关的标准要求。
在选材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铝型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安装、使用和维护。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铝型材的优点,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总之,铝型材的标准是保证铝型材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对于生产企业、使用单位和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当充分了解和遵循相关的标准要求,共同为推动铝型材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属制品技术规范—铝及铝型材技术要求

内部公开▲Q/ZX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检验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Q/ZX 12.203.4-2007代替Q/ZX 12.203.4-2001金属制品技术规范铝及铝型材技术要求2007-03-12发布 2007-03-16实施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前言为了提高金属结构件生产制造质量,加强对金属制品生产流程相关环节的监督检验和质量控制,保证结构件设计要求的完全贯彻和实施,特编写本系列标准。
《金属制品技术规范》为系列标准:Q/ZX 12.203.1《金属制品技术规范-钣金冷冲压件技术要求和检验规则》Q/ZX 12.203.2《金属制品技术规范-机械切削加工件》Q/ZX 12.203.3《金属制品技术规范-铸造加工件》Q/ZX 12.203.4《金属制品技术规范-铝及铝型材技术要求》Q/ZX 12.203.5《金属制品技术规范-焊接加工》Q/ZX 12.203.6《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镀覆零件检验》Q/ZX 12.203.7《金属制品检验规范-化学处理层的质量检验》Q/ZX 12.203.8《金属制品技术规范-涂覆层技术条件》Q/ZX 12.203.9《金属制品检验规范-丝印加工检验》Q/ZX 12.203.10《金属制品技术规范-紧固件》Q/ZX 12.203.11《金属制品技术规范-机柜装配技术要求》Q/ZX 12.203.12《金属制品技术规范-汇流排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本标准是《金属制品技术规范》第4部分。
本标准由Q/ZX 12.203.4-2001修订而成,主要修订内容如下:a)规范名称更改及文档结构调整;b)增加喷砂和拉丝质量要求;c)删掉型材化学成分中的高、低倍组织要求;d)删掉氧化膜厚度及色泽质量要求中的内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Q/ZX 12.203.4-2001。
本标准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康讯结构系统部提出,总部直属部门质量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质企中心工艺部。
本标准起草人:万东霞。
铝型材技术质量要求

采购技术标准之——铝型材的技术质量要求1.每批材料的采购数量、具体交货日期等以订单为准。
2.交货时要求每条型材整条先用塑料膜包好,一扎用胶带扎紧( 一扎数量参照供应商标准),型材标准长度为2500㎜ 或参考供应商的型材标准尺寸定);同一种规格型号,包装不允许有不同规格型号混装现象。
3.供应商必须提供国家正式检验机构所作的型材产品检验报告,给需方备案。
4.型材表面要求:铝材表面氧化和拉丝或做其它处理(双方确定),要求氧化的深度不小于10um,拉丝纹理自然均匀( 参照提供的样板);整条型材只允许背面存在不明显的波浪纹,侧面存在不明显的氧化线痕,翘曲度小于6㎜/2500㎜。
5.可见面不能有明显的划花、擦伤、针孔、裂纹、杂点、凹凸不平、色差、发黑等品质不良现象(明显缺陷是指缺陷超过封样的标准)。
当明显缺陷位于整条的某一端头20㎝范围内时,可当作正常材料使用;当明显缺陷位于中间,且缺陷区域小于20㎝,缺陷区域间距不小于1000㎜时可正常使用,以上两种材料的使用长度需根据截去缺陷材后的实际长度计算。
可允许缺陷参照封样规定的标准。
6.型材结构要求:同批铝框型材断面外形尺寸偏差±0.2㎜,同一条型材断面外形尺寸偏差±0.1㎜;槽宽偏差+0.2㎜;封边条、铝扣手型材断面外形尺寸偏差±0.2㎜,槽宽偏差±0.2㎜;同一条型材断面外形尺寸偏差±0.1㎜;壁厚为1.3±0.1㎜;或参考具体的工艺图纸;标准长度(可参考供应商的标准尺寸)允许误差在±5㎜范围内。
7.成品铝门框外形尺寸偏差±0.5㎜,45°斜接处缝隙均匀,缝宽≤0.2㎜,接缝上下错位≤0.1㎜;成品铝封边条、铝扣手型材断面外形尺寸偏差±0.5㎜,端部无批锋、毛刺、不割手、糙手。
所有型材前后批次颜色、处理效果必须保证一致。
8.铝型材表面颜色、处理效果,产品质量等由双方共同确认,并封样作为以后的检验依据;9.其他无法检测的项目视需要每年送相应的质量技术落后监督局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范围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本公司各种规格的铝型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3190-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5273.1-2004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
GB5273.2-2004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着色型材GB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3.技术要求
3.1材质要求
3.1.1 铝型材的牌号及状态应符合本公司相应规格铝型材的设计文件中相关项目的要求。
3.1.2 铝型材的材质应符合GB/T3190中对于相应材质成分的要求。
3.1.3 铝型材的力学性能应符合GB5237.1中对于相应牌号、状态的材质力学性能要求。
3.2阳极氧化膜性能要求
3.2.1阳极氧化膜的膜厚级别应符合本公司相应规程铝型材的设计文件中相关项目的要求。
3.2.2 阳极氧化的性能应符合GB5237.2中对于相应膜厚级别的阳
极氧化性能的要求。
3.3截面尺寸
铝型材的截面尺寸应符合本公司相应规格铝型材的设计文件中相关项目的要求。
3.4铝型材的角度允许偏差
铝型材的角度偏差应符合GB5237.1相关项目中超高精级的要求。
注:如本规格铝型材的设计文件中,在相关项目上已有明确的规定的。
以设计文件的规定为准。
3.5平面间隙
铝型材的平面间隙应符合GB5237.1相关项目中超高精级的要求。
3.6铝型材弯曲度
铝型材的弯曲度应符合GB5237.1相关项目中超高精级的要求。
3.7型材的扭拧度
铝型材的扭拧度应符合GB5237.1相关项目中超高精级的要求。
3.8 型材长度允许偏差
3.8.1型材定尺尺寸应符合合同要求。
3.8.2公称长度≤6m时,允许偏差为+15mm;公称长度>6m时,允许偏差由双方协商确定。
3.8.3型材两端的工艺不良长度应不超过80mm。
3.9外观要求
3.9.1表面处理效果
根据本公司技术要求送样合格后,以供需双方认可的样品作为判定标准。
3.9.2贴膜要求
贴膜与型材表面不得有分离现象。
任意800mm段内不得有超过3处的高度>0.5mm的褶皱。
任意800mm段内的气泡数<10处,单个气泡的长×宽<10×10mm2。
贴膜厚度不小于0.05mm,膜厚均匀,批次内最薄与最厚差不超过0.02mm。
在无外力的情况下,贴膜不得自行脱开,人工揭掉贴膜,型材表面没有残留胶状物。
贴膜的揭开力不小于0.05N/M。
贴膜的撕断力不小于0.35N/M。
3.9.3划伤
铝型材装饰面(在相应规格铝型材的设计文件中作出规定)上深度>0.03mm,长度>3mm的划痕定义为划伤。
单根型材上的划伤不得多于3处,且每处划伤必须用黑色记号笔圈出,以便边框加工时予以避让。
如有划伤未经标识,则整根型材视为不合格。
由于型材划伤而造成的材料损失,由加工方收集后退回供方,在供需双方确认签字后,供方需按退回材料的重量,如数补发相
同规格的铝型材。
3.9.4其它外观缺陷
在亮度为1000LX,视力1.2的人在距离1m处,不使用放大镜,垂直方向正是铝型材装饰面,有清晰地赃物、水印、油印等缺陷定义为外观缺陷。
单根铝型材上的外观缺陷不得多于3处,单个外观缺陷面积的长×宽<10×10 mm2,且每处外观缺陷必须用黑色记号笔圈出,以便加工边框时予以避让。
如有外观缺陷未经标识,则整根型材视为不合格。
由于型材外观缺陷而造成的材料损失,由加工方收集后退回供方,在供需双方确认签字后,供方需按退回材料的重量,如数补发相同规格的铝型材。
对于不易确认的外观缺陷,由供需双方友好协商后确定,有必要时进行封样。
封样件可作为外观判定标准。
3.10铝型材其它方面的技术要求按照相应规格的铝型材高精级标准执行。
如有特殊的技术要求,由供需双方友好协商后确定。
4.检验方法
4.1材质(化学成分)检验
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按GB/T6987规定的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取样方法应符合GB/T17432的规定。
要求供方随每批铝型材一起提供化学成分检验的自检报告并每年提供由省(市)质量监督机构提供
的检验报告。
型材的拉伸试验按GB/T228的规定执行,试样按GB/T16865规定制取。
要求供方每年提供省(市)质量监督机构的检验报告。
型材的韦氏硬度试验按GB/T4340的规定执行。
韦氏硬度试验采用钳式硬度计测量,按YS/T420执行,要求供方随每批铝型材一起提供韦氏硬度检验的自检报告。
4.2阳极氧化膜及性能检验
阳极氧化膜厚采用测膜仪进行测量,要求供方随每批型材一起提供膜厚检验的自检报告。
阳极氧化性能的检验按GB5237.2及GB/T8013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要求供方于每年3月份提供省(市)质量监督机构提供的检验报告。
4.3贴膜检验
4.3.1贴膜的揭开力检验方法如下图所示:
揭开力=F/W (W 为贴膜宽度)
4.3.2贴膜的撕断力检验方法如下图所示:
F
撕断力=F/W (W为贴膜宽度)
4.4尺寸检验
型材的尺寸采用相应精度的卡尺、千分尺、塞尺、钢卷尺等工具测量。
要求供方随每批铝型材一起提供尺寸检验的自检报告。
抽样数量按照本技术要求中的检验规则进行。
4.5外观检验
应用裸眼视力1.2,在亮度1000LX的环境下,距离1m,不使用放大器。
5 检验规则
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提交检验批次第一次被判为不合格时,可进行成倍抽检,复检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复检合格则判定合格。
6 包装、运输、贮存
型材采用包装纸包装,每包型材重量约为20KG。
要求包装纸把铝型材完全包裹住并扎紧,保证铝型材之间不得有相对滑动。
每吨型材中,所有包装材料的重量不得超过50KG。
运输按GB/T3199执行,应确保铝型材在运输过程中不得有任何损伤。
型材需贮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
型材的贮存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
7 质量证明书
每批型材均应附有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质量证明书,其上注明:a)供方名称b)产品名称c)合金牌号和状态d)规格
e)重量f)批号g)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检测结果h)氧化膜厚检验结果i)供方质检部门印戳
j)包装日期k)生产许可证得编号及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