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品教育36第六单元22、成语故事二则
2019-2020学年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全册精品教案

教育部审定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精品教案目录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2.燕子3.荷花4.昆虫备忘录口语交际:春天去哪儿玩习作:我的植物朋友语文园地第二单元5.守株待兔6.陶罐和铁罐7.狮子和鹿8.池子与河流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习作:看图画,写作文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0.纸的发明11.赵州桥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语文园地第四单元13.花钟14.蜜蜂15.小虾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语文天地第五单元16.小真的长头发17.我变成了一棵树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习作:奇妙的想象第六单元18.童年的水墨画19.剃头大师20.肥皂泡21.我不能失信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语文园地第七单元22.我们奇妙的世界23.海底世界24.火烧云口语交际:劝说习作:国宝大熊猫语文园地第八单元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6.方帽子店27.漏28.枣核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语文园地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第一单元教案单元说明本单元围绕“感受多彩春天”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三篇精读课文及《昆虫备忘录》一篇课文略读课。
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古诗,有名家散文,有科学小品文,它们有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事物向学生展示了多彩的春天。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古诗三首》以分别是杜甫的《绝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曾几的《三衢道中》,这三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眼中的春天。
郑振铎的《燕子》描写了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叶圣陶的《荷花》描写了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汪曾祺的《昆虫备忘录》选取了三种昆虫进行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春天里昆虫界的生动画面。
成语小故事【6篇】

成语小故事【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成语小故事【6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四年级下册《成语故事二则—一鼓作气》

6.成语故事二则
《一鼓作气》
序言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 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 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阅读思考:
①齐军第一次擂鼓,士气(
)
②齐军第二次擂鼓,士气(
)
③齐军第三次擂鼓,士气(
)
阅读思考:
鲁军是在齐军第几次擂鼓时出兵迎战 的?为什么?
齐军在第三次擂鼓时士气低落,这时 鲁军出兵迎战,鲁军第一次擂鼓,自 然是士气正旺,所以打败了齐军。
拓展延伸
1.用自己的话说说“一鼓作气”这个成语的意 思。 2.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了些什么?
学习目标 1.会写5个生字。 2. 正确读写“进攻、擂鼓、一鼓作气”等词语。 3. 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4.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中所包含的深刻意义。 5. 从故事中受到教育。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至24课)(会认字、会写字)生字精品课件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jìng
竞争 竞技
不正当的竞争最终惹恼了他,他 愤然离开,不再参与。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cǎn
悲惨 惨白
大家十分同情他的悲惨遭遇。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zāo
遭受 遭遇
爷爷偶尔会讲起旧社会老百姓的 不幸遭遇。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qìng
庆祝 庆幸
他们一起用欢乐的歌声庆祝胜利。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zhù
祝福 祝愿
惨 遭 庆 祝 愉 介
会写字: 拼 音
wēi zhuàng qiān yǒng
huī jìng zhēng
威 壮 牵 勇 挥 竞争
fú gǎn pá qìng zhù jiè
伏 敢 爬 庆 祝介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máo
牦牛
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牦牛在主人的 牵引下,精神抖擞地走进赛场。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zhǎn
每逢佳节,大家都互送祝福。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yú
愉悦 愉快
我和家人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 周末。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jiè
介意 介绍
他只是一时冲动,说了几句气话, 我没必要介意。
拼
音
部
首
结
构
词
语
句
子
wēi
戈部
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论语》十则练习语文版

22 《论语》十则1.知识链接语录体文体名称,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
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段与段之间在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
2.文学常识《论语》,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主要体式有四种:(1)语录体,辑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2)问答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4)叙事体,一边记叙事情的经历,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3.文言考点链接文言句式之省略句文言文中经常有省略性的语言,如《黔之驴》中“放之山下”,“放之”后省略介词“于”。
【技法点睛】省略句指文言文中省略了某种成分的句子,主要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几种情况。
(1)主语省略。
如《扁鹊见蔡桓公》中“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省略了主语“病”,承前省,应为“病在肌肤”。
(2)宾语省略。
如《扁鹊见蔡桓公》中“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省略了宾语,“以”为介词,后省略宾语代词“之”,即“以之为功”。
(3)介词省略。
如“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第二个“期”后省略了介词“于”,应为“陈太丘与友期行,期(于)日中”。
01 积累与运用1.字词积累——给加点字注音。
三省.(xǐng) 一箪.食(dān) 一瓢.饮(piáo)曲肱.(gōng) 其恕.乎(shù) 笃.志(dǔ)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吾日三省.吾身.省:对自己的言行反省与检查身:自己(2)为人谋而不忠.乎忠:忠诚,尽心竭力(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实不欺,守信用(4)见贤.思齐.焉贤:才德出众的人齐:同等(5)饭疏食...饮水.饭疏:吃饭食:粗食水:这里指冷水(6)曲肱.而枕.之肱: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
这里泛指胳膊枕:动词,头枕着(7)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宽宏坚毅。
这里指抱负远大、意志坚强(8)子在川.上川:河流(9)不舍.昼夜舍:止息(10)匹夫不可夺.志也夺:改变,更改3.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请解释。
成语故事二则PPT课件

鲁军
齐军
拦住
第一次
不要理睬 第二次
士气旺盛 士气衰退
一鼓作气
说说曹刿为 什么要在敌军第 三次鼓响后,才 擂鼓迎战?
第三次
士气低落
练习
勾践 俘虏 扣押 屈辱 舒适 拆除 鲁国 进攻 擂鼓 疲乏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齐军第一次擂鼓,士气( (2)齐军第二次擂鼓,士气( (3)齐军第三次擂鼓,士气(
春秋时期,有一年齐国向鲁(lǔ)国发动了进攻 (ɡōnɡ)。齐国的攻势很猛,形势十分危急。鲁国有个叫曹 刿(ɡuì)的人,决心保卫自己的祖国,就去见鲁庄公。
曹刿向鲁庄公陈述了自己破敌的办法,鲁庄公听取了他 的意见,同他坐一辆战车来到前线。
说说这场战争 的双方分别是谁, 战争开始时的情况 如何。
一鼓作气
受尽屈辱
在这段受尽 屈辱的日子里, 他会想些什么呢?
勾践回国以后,把以前舒适的床铺拆掉,把柔软暖和 的被褥搬走,在地下铺上柴草,每天就在柴草上睡觉。他 还在房梁上挂了一个苦胆,每天都要用舌头尝尝它的苦味。 勾践这样做是让自己不忘过去失败的耻辱和教训,激励自 己把国家治理好,积蓄力量,报仇雪耻。
勾践会怎样 治理国家?怎样 积蓄力量?
齐国的军队擂起战鼓,向鲁国的军队发起进攻。鲁庄公 见了,想下令军队迎击。曹刿急忙拦住他说:“不行,等一 下!”
事后,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要在齐军三次擂鼓之后才 反击呢?曹刿说:“打仗要靠将士的勇气。齐军第一次擂鼓 的时候,士气旺盛;第二次擂鼓的时候,士气开始衰退了; 第三次擂鼓,士气就更加低落了。等到敌人疲乏时,我军出 击,一鼓作气,就取得胜利。”
赦免:减轻或 免除对罪犯的刑罚。
屈辱:受到的压 迫和侮辱。
有关成语典故(精选30篇)

有关成语典故(精选30篇)成语典故篇1东汉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陈寔(音:实)。
每次别人遇到什么纷争的时候,都会请陈寔出来主持公道,因为大家都知道陈寔是一个忠厚诚恳的大好人,每个人都很喜欢他、听他的话!有一年陈寔的家乡闹饥荒,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做,有的人就到别的地方去工作,也有人因为没有工作可以做,变成了小偷,专门去偷别人的东西!有一天晚上,有一个小偷溜进陈寔的家,准备等陈寔睡觉以后偷东西,这个小偷不知道陈寔发现他躲在屋梁上面,不过陈寔却假装没看到,安静地坐在客厅里喝茶。
过了一会儿,陈寔把全家人都叫到客厅,对着大家说:「你们知道,人活在世界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如果我们不好好把握时间去努力,等我们老了以后再努力就来不及了。
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养成努力向上的好习惯,长大以后才能对社会、家庭,还有自己有好的贡献!当然也有一些不努力的人,只喜欢享受,这些人的本性並不坏,只是他们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才会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坏事情,你们现在把头往上看,在我们屋梁上的这位先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小偷一听,吓得赶快从屋梁上爬下来,跪在陈寔的前面:「陈老爷,对不起!我知道我错了,请您原谅我!」陈寔不但没有责骂小偷,还非常慈祥的对小偷说:「我看你不象是一个坏人,可能是因为生活困苦所逼,我现在给你一些钱,你不要再去偷东西了,好好努力,做错事情只要能改过,你还是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小偷感动的哭着对陈寔说:「谢谢陈老爷!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后来,这个小偷果然把自己的坏习惯改掉,努力做事,成为一个大家都称赞的好青年!后来,大家就把陈寔说的话变成“梁上君子”这句成语,用来称呼偷拿别人东西的小偷成语典故篇2有备无患【拼音】:yǒu bèi wú huàn【解释】:患:祸患,灾难。
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成语故事】:有一次,宋、齐等十二个国家联合攻打郑国,眼看自己国家的兵力不足,郑国的国君急忙请晋国调停,晋国也很爽快答应,于是赶紧与十二个国家商量,请他们停止攻打郑国。
2019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六单元整合单元教学设计精品教育.doc

追随探险脚步,体验探险之旅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文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读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初中阶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
浏览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探险,内容令人耳目一新。
探险,是人类对未知的探寻,也是对自身的挑战。
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是人类的足迹。
《伟大的悲剧》写的是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与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角逐南极点失败后,和他的队友在归途中壮烈覆灭的故事,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为斯科特一行的南极探险悲剧作传,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
《太空一日》对于进入太空的所见、所闻、所感,杨利伟不遗余力地作了最为全面而详尽的描述,跟随他的经历,我们将感受到真实的太空旅行的美妙和神奇,学习英雄杨利伟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定的意志、献身的精神和对祖国、对人民、对战友、对亲人的无限深情。
《带上她的眼睛》通过写“我”带着一个神秘的小姑娘的“眼睛”去草原度假的故事,呼吁人们热爱生活,用心体会生活。
《河中石兽》叙述了三种寻找河中石兽的方法,告诉人们: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做出判断是不对的。
写作要求我们在写作时语言要尽可能精炼,不重复、罗嗦,同时表达的意思又要清楚明白,不让人产生误解。
就文体而言,《伟大的悲剧》是人物传记,《太空一日》是自传经历,《带上她的眼睛》是科幻小说,《河中石兽》是文言文。
删繁就简、明确表达的作文指导——语言简明1修改之旅四、课例展示课例展示一:单元字词积累课余映潮老师说过:中学语文阶段的字词积累教学是读写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
22、成语故事二则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刻舟求剑”和“南辕北辙”的含义,培养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刻舟求剑”和“南辕北辙”的含义。
难点:对那个掉剑的人错在哪里的理解。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读过成语故事吗?谁能给大家讲一个成语故事?每个成语故事都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所以,多读成语故事是很有好处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刻舟求剑》。
(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用以前学过的读书方法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并记住每个生字的读音,在课文中标明自然段。
2.检查、认读生字卡片,检查字音识记效果;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初读效考。
回答:课文讲的是什么人?他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
(一个人坐船过江时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宝剑的事。
)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逐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一段。
(提问)
(1)课文讲的是什么?
(2)他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
(一个人坐船过江时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宝剑的事)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结合看图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装束,理解“从前”指的是古时候的意思。
观察坐船人挂在腰里的剑鞘,联想“一不小心宝剑掉到江里去了”的情景。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提问:这一段主要讲谁?他做了什么?(引导学生先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那个人”指谁?(引导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一点儿也不着急”是什么意思?从哪儿看出他一点儿也不着急?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坐船人的表情和动作,把“拿出小刀”,“刻了一个记号”联系起来,体会“一点儿也不着急”的意思,并在看图中理解“船舷”和“记号”的词义。
)指导学生体会那个人的心情,朗读这一段。
3.读第三段。
让学生弄清这一段主要讲的内容,然后再逐句理解。
(1)读第一句,思考“还不赶快捞”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快点捞吧!赶快捞吧!”)理解这句话表达的意思。
(2)读第二句,思考“……有什么用啊!”是说有用,还是说没有用?(没有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催促的语气和急切的心情。
4.学第四段。
(重点段)
(1)朗读第四段,先把那个人不慌不忙说话的语气读出来,在朗读中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2)掉剑人不慌不忙,他是怎样想的?
(3)准能把宝剑捞上来是什么意思?(一定能把宝剑捞上来,表示很有把握。
)
(4)这个人准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
使学生分析理解到:这剑是从正在行驶的船上掉到江里的。
船不断向前移动,船上的记号就随着船移动,这个记号就失去了作用。
所以船靠岸后,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是不可能捞到的。
(5)想一想这个人错在哪里?
(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其思想方法上的错误,学习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
5.讨论:理解成语的含义,领悟其中的道理。
(1)“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
(2)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使学生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情况变了处理的办法也要跟着变化。
)
四、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宝、剑、指”这三个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组成,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熟字,独立认识字形。
“求”是“球”字的一部分,以下几个字要做重点指导。
号:上下结构,上边是“口”,下边是横、竖折折钩。
慌:左右结构,左边是竖心旁,右边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边是草字头,中间是“忙”字的右半边,下边是撇、竖、竖弯钩。
急:由“、彐、心”三部分组成。
“彐”第二笔不出头。
靠:上下结构,“告、非”各占一半。
二、指导看拼音写词语。
三、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先让学生看思考题背诵。
(1)有个人去干什么,一不小心,发生了什么事?
(2)那个人心情怎样?他做了什么事?
(3)有人催他做什么?
(4)那个人先怎样?后说了什么?
2.再去掉思考题背诵,背熟一段,再背下一段。
3.最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会写“催、准、辕、辙、醒、式、缠”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去楚国却离楚国越来越远的原因,从而明白故事中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明白求剑人和去楚国的人的想法与做法错在哪里。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和图片。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1.同学们,我们刚读过《刻舟求剑》的故事,认识了一个固执己见、不知变化的寻剑人。
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一个自作聪明也很固执己见的坐车人。
2.(板书课程)说说从课题上你发现了什么。
3.出示马车图,释题:
(1)什么是辕?(车前驾牲口用的两根直木或曲木)
(2)什么是辙?(车轮轧过的痕迹)
(3)齐读课题,讲讲“南辕北辙”字面上的意思。
二、读文识字,扫清障碍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生字,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检查反馈:
(1)认读生字词语。
注意重点指导:“辙、式、缠”是翘舌音;“缠”不要丢掉右上方的点,“式”不要加撇,“辙”可与“撒”相比较;理解“好把式、盘缠”的意思。
(2)和同桌赛读,看谁读得准确,流利。
三、探究解疑,感情阅读
1.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先去了解故事的结果。
请同学们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指名质疑:读完后,你有什么问题提出?(这个人为什么离楚国越来越远了?这个人会到达楚国吗?……)
3.好,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进故事中的人物。
故事中除了坐车人还有谁?(他的朋友)朋友是怎么劝的?坐车人又是怎么说的?再回过头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
4.分组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坐车人和他的朋友的对话,自由选择一个最想表现的角色读,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
5.小组汇报,相机出示人物课件,理解三次劝说:
朋友()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啊?”
坐车人()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吗?”
坐车人()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
朋友()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啊?”
坐车人()说:“没关系,我带的盘缠多。
”
(1)重点指导第一次劝告:
1朋友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假如老师就是那个坐车人,谁愿意当我的老师劝劝我?(师生互评)
2坐车人为什么说没关系?你觉得该怎么读?想像人物表情,加上动作表演。
(自评—互评)
(2)理解第二、三次劝说,感受人物心理,填写表示不同语气
的词。
(朋友:奇怪、着急、耐心……坐车人:盲目、自信、得意、固执……)
(3)找小伙伴分角色读,注意读出括号里提示的语气。
(4)推荐学生表演,学生之间评价。
四、由事究理,拓展延伸:
1.现在,谁来谈谈这个坐车人最后能到达楚国吗?为什么?
2.假如坐车人来到我们身边,你想对他说什么?用上“只有……才……”
3.如果你的朋友发生了像这样南辕北辙的事情,他不听劝告,你会怎样帮助他?
4.小结:是啊,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无论怎样努力,永远也达不到目的。
看到自己的朋友发生了“南辕北辙”的行为,应该想办法去帮助他,“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
五、课外搜集,巩固升华:
搜集成语故事,举行“成语故事会”。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