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有意思的成语故事

合集下载

50个成语故事大全

50个成语故事大全

1、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

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胸有成竹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

七年级的三十个成语故事

七年级的三十个成语故事

七年级的三十个成语故事1、沧海桑田桑田,农田。

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从前仙人王远和麻姑,他们相约到蔡经家去饮酒,王远一行很快就到蔡经家,但没见到麻姑的到来,就派使者去请。

麻姑到来说她奉命去巡视蓬莱,已经三次见到东海变成桑田,现在海水又退了一半。

王远说那里又要扬起尘土来了。

2、不拘一格拘:限制;格:规格,方式。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清朝思想家龚自珍面对腐败的清政府,主张改革,提倡禁烟,得不到朝廷重用。

48岁毅然辞官归隐,在路过镇江时看到当地人在祭拜天神,他作诗一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了如指掌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

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古代帝王都要建始祖庙,在庙里按始祖的等级依次排列设置灵位,每逢有大的行动、节日,帝王们就进庙祭祖,称为“啰”礼。

很多人对啰礼不理解,向孔子请教。

孔子认为鲁国的宗庙违背了周礼,他避而不谈,指着手掌说:“知道啰礼的人治国就了如指掌。

4、长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南朝宋国著名将领宗悫从小就有雄心壮志,喜欢舞枪弄剑,他的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来他带兵攻打林邑国,运用计谋取胜,被封为左卫将军。

5、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从前宋国一个农夫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三天过去了,禾苗没见动静。

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些。

回去对儿子说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6、一叶障目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有个书呆子从古书上读到“蝉翳叶”的故事,信以为真,就四处寻找,把蝉躲藏处的树叶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脸作试验,问妻子能不能看见他。

妻子气愤说看不见。

他就拿这片树叶去街上行窃,被抓后说:“我一叶障目,你们能看见吗?”7、千呼万唤形容再三催促。

经典成语故事30个

经典成语故事30个

经典成语故事30个小编通过阅读,认识了许多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包含了许多的人生哲理,可以让人受益终身,多认识成语,用成语点缀文章,还可以提高文章的整体水平哦。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成语故事,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经典成语故事30个1、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完整版)成语故事100篇(带注释)

(完整版)成语故事100篇(带注释)

1、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

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胸有成竹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

成语故事50字以内30个

成语故事50字以内30个

成语故事50字以内30个成语故事50字以内(一):刻舟求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也可称为途经江的人),把佩戴的剑掉进了江里。

他匆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

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而剑还在本来的地方。

成语故事50字以内(二):画饼充饥曹操在征讨张绣时军队饥渴难耐,这时曹操登上高山观望声称前边有梅林,渡过军队哗变的危机,后人称这次事情为画饼充饥成语故事50字以内(三):舌战群儒东汉末年,刘表过世,刘琮投降曹操,情势对刘备与孙权极为不利。

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一齐前去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

诸葛亮在孙权的殿前先后把张昭,虞翻、步陟、陆绩的投降主义驳得体无完肤,孙权最终赞同联刘抗曹。

成语故事50字以内(四):卧薪尝胆话说吴国与越国打仗,吴王夫差战败,其后他每一天睡在干柴上,每一天吃苦胆,最终以弱胜强,打败了越王勾践,这就是有名的卧薪尝胆。

成语故事50字以内(五):相矛盾有个人卖矛和盾。

他说盾最牢固,又说矛最锐利。

有个人问他用矛来戳盾会如何?他答不出来,古人称其为自相矛盾。

成语故事50字以内(六):杯弓蛇影秦王苻坚兵败后逃跑,在逃跑过程中觉得一草一木多是追兵,疑神疑鬼,最终中箭而逃。

成语故事50字以内(七):乐不思蜀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创立蜀国。

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

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干的大臣死后,蜀国就被魏所灭。

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呼,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存心部署演出蜀地的歌舞。

刘禅侍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十分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

”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成语故事50字以内(八):一言九鼎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围住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

平原计划领导20名门客前往完成这项任务,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

30个成语故事

30个成语故事

30个成语故事成语故事1:双管齐下【成语出处】: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张璪》:“惟松树特出古今,能用笔法。

尝以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枝。

”【故事内容】:唐朝人有个官员叫张瑽,不久,他从员外郎的地位降为衡州司马。

后来,他又被调为忠州司马,在官场上很不得志。

但是,他喜欢绘画,而且画得很好。

他尤其擅长画松石山水。

他画松树时,总是双手各握一支毛笔。

他用一支笔画新枝,另一支笔画枯枝。

用两支笔画出来的松树,不论是新枝还是枯枝,都生动逼真。

人们非常喜欢他的画,纷纷上门求索,还称赞他的画是神品。

后来,人们把他绘画的方式,称为双管齐下。

【成语释义】:成语双管齐下原指手握双管同时作画。

后用来比喻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同时采用两种办法或两件事同时进行。

【成语近义】:齐头并进并驾齐驱左右开弓【成语反义】:另起炉灶成语故事2:栩栩如生【成语出处】:《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茫茫然周也。

【故事内容】: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作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自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成语释义】: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成语近义】:活灵活现生机勃勃跃然纸上【成语反义】:死气沉沉奄奄一息成语故事3:胸有成竹【成语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事内容】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

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

50个成语故事大全

50个成语故事大全

50个成语故事大全1、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 ,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 ,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 ;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 ,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 ,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 :尽, 极。

志 :志趣 , 心意。

提示 :指用心专一 ,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宋朝时候 ,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 ,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 :“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 :“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 :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 ,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 ,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 ,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 ,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 :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 ;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 ,用手指蘸上颜料 ,左抹右涂 ,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 :指笔。

提示 :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适忘与 !”意思是说 ,庄周做了一场梦 ,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 ,比真的蝴蝶还美 ,活灵活现 ,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 , 感到十分振奋 ,封他为阳陵君 ,采用了他的计谋 ,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 :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 :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 ,表现得非常逼真 ,好像活的一样。

5、胸有成竹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30个寓言成语故事

30个寓言成语故事

30个寓言成语故事(一)【买椟还珠】传说楚国有个珠宝商到郑国去卖珍珠,为了吸引顾客,他做一个很漂亮的用名贵木料做成的盒子,匣子还镶嵌着宝石和翡翠,看起来十分华贵。

一个郑国的买主抱着珍珠匣子便以高价买下,打开匣子取出珍珠还给楚国商人。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二)【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

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

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三)【拔苗助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

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

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四)【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

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

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

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

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五)【黔驴技穷】从前贵州一带没有毛驴,有一个好事者从北方运来一头毛驴放到山脚下吃草,山上的老虎发现了这个怪物,开始只有远远的望着,然后慢慢地靠近毛驴,被毛驴大叫吓了一跳,最后发现毛驴只能用蹄踢,再也没有别的本事就跳上去饱餐一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

志:志趣,心意。

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 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 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 管:指笔。

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 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 胸有成竹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

所以每次要画竹子时,他的胸中就已经有了十分生动、逼真的竹子形象了。

[注释]成:现成。

比喻在做某事之前,已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把握。

也作“成竹在胸”。

6. 熟能生巧宋朝时,有个人叫陈尧咨,他一箭射断了一根细树枝。

正在自鸣得意时,旁边一个卖油的老翁把一枚铜币放在油葫芦口上,舀了一勺油从高高的地方倒下来,油从铜币的小孔里穿过,流进油葫芦里去了。

陈尧咨非常惊奇,老翁说:“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

”指做事情熟练了,就会掌握窍门。

7. 水滴石穿从前,有个廉洁的县官,他审问一个拿了公家一枚铜钱的仓库管理人。

那人说:“不就是一枚铜钱吗?”他提笔写下一行批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意思就是说,一天偷一枚铜钱,一千日就是一千枚;天天用绳锯木头,木头也会断;水珠天天滴在石头上,石头也会被滴穿。

比喻虽然力量小,只要坚持做下去,就能做出很难办到的事来。

也作“滴水穿石”。

8. 百发百中在楚国的一个练武场上,许多射手在比武射箭,有个射箭能手养由基,连续几次射中靶心,有好事者说:“射中靶心,还算不了什么。

能射中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那还差不多。

”养由基站稳脚步,张弓搭箭,一箭射在了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上,大家都拍手叫好。

[注释]发:射箭。

形容射箭或射击技术非常高明。

9. 无价之宝战国中期,魏国有一个农民在地里耕作时,得到一块一尺见方的玉。

他把玉献给魏王。

魏王叫老玉工鉴定,老玉工说:“恭喜大王得到了一块罕见的宝玉。

”魏王问:“这块玉值多少钱?”老玉工说:“有钱也买不到,用五座城池的代价,也只能看一下而已。

”魏王大喜,重赏了献玉的人。

指极其稀有的珍贵物品。

10. 画龙点睛南北朝有个画家叫张僧繇。

传说他在一所佛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都没画眼睛。

大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有了眼睛,龙会飞走的。

”人们以为他说大话。

他只好为两条龙画上眼睛。

立时雷电破壁,两条龙腾空而去,墙上只剩下没有眼睛的两条龙。

比喻作文或讲话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会使内容更精辟有力。

11. 画蛇添足战国时,楚国一座寺庙的主人,送给看守庙宇的几个人一壶酒。

人多酒少,不够喝。

有人提议,谁先画完一条蛇,这壶酒就归谁。

大家赞同,画了起来。

一人先画好了,看别人还在画,他又给蛇画了四只脚。

这时,另一个人也画好了,那人说:“没有脚,你画的不是蛇。

”说完就把酒喝了。

[注释]足:脚。

比喻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

12. 事半功倍战国中期,战乱频频,民不聊生。

孟子对学生说:“当年周文王施行仁政,仅以方圆一百里为基础,步步为营,就打败了商纣王,拯救了百姓。

如果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也能这样做,只要付出一半的代价,就能结束战乱统一全国。

”比喻费力小,收效大。

与“事倍功半”意思相反。

13. 千载难逢唐朝时,韩愈因为反对将佛祖释加牟尼的遗骨供奉在皇宫中,被贬了官职。

后来,他向唐宪宗上了奏章,建议在东岳泰山举行祭天大典,还请求皇上让他参加这个仪式,说这是千年也遇不到的盛事。

宪宗对他的奏章很满意,让他担任了吏部侍郎的重要官职。

[注释]载:年。

形容机会难得与可贵。

14. 拔苗助长春秋时,有个急性子农夫,他插下秧苗后,好几天也不见秧苗长高,心里着急,就把自己田里的秧苗挨个都拔高了一些。

他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得意地对儿子说:“我干了一天,总算帮助秧苗长高了一些。

”儿子连忙跑到田边去看,只见秧苗全都被太阳晒得枯死了。

比喻不顾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15. 得过且过传说,五台山上曾经有一种动物叫寒号鸟。

夏天,它们总是得意地叫道:“我多么漂亮!”它们从不筑巢垒窝,只知道玩乐。

到了冬天,晚上躲进石缝里被冻得发抖,白天出了太阳,它们又自我安慰地叫道:“得过且过,得过且过!”[注释]且:暂且,不作长远打算。

形容工作马虎、敷衍了事,过一天算一天。

16. 得意忘形魏晋时,有个名气很大的文人叫阮籍。

他博学多才,性情极其豪放。

他读书入迷时,可以好几个月都不出家门。

出外游玩和访友时,因迷恋名山大川的景色,沉迷于朋友之间的交往,常常几个月都不回家,他得意的时候就尽情地享乐,能够忘记自己是什么模样。

本意为因高兴而忘掉一切。

现多形容浅薄的人得志,高兴得无法控制自己。

17. 对牛弹琴古时候,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琴弹得非常出色。

有一天,他带琴出游,只见远山如画,河流清澈,一头牛正在河边吃草。

这美丽的景色让他兴致大发,就对着牛弹起琴来。

尽管琴声动人,可是那头牛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他很生气。

这时,有个过路人对他说,不是琴弹得不好,是牛听不懂啊。

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白费口舌。

也用于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

18. 狐假虎威老虎抓住一只狐狸,准备吃掉它。

狐狸说:“我是天帝派来的百兽之王,你敢吃我,会受到上天的惩罚。

”见老虎不信,狐狸又说:“你跟着我到森林里走一趟,就知道野兽们都怕我。

”由于有老虎在身边,野兽们见了,纷纷逃命。

老虎信以为真,就放了狐狸。

[注释]假:借着,利用。

比喻依仗他人的威势欺压人。

19. 车水马龙东汉时,章帝想给皇太后的娘家亲戚们封官赐爵。

太后知道后,表示坚决反对,她对章帝说:“我娘家那些人呀,就知道把持权利,只会吃喝玩乐。

我曾经看见很多人去他们那里请安问候,门前的路上,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你给他们加官封爵只能有害于国家。

”形容繁华热闹的场景。

20. 半途而废东汉时,乐羊子外出求学。

过了一年,他因为想家就回来了。

他的妻子一见到丈夫就用刀割断织机上的绢帛。

乐羊子觉得十分奇怪,他妻子说:“书没有读完就停下来,如同割断织丝一样。

”乐羊子深受震动,又重新回去读书。

七年后,完成了学业才回到家中。

[注释]废:停止。

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坚持到底。

21. 八仙过海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

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

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篮渡水: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

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

比喻各有一套办法或本领去完成任务。

一般连用。

22. 鹤立鸡群草地上有一群鸡。

其中一只大公鸡,夸耀自己强壮,羽毛金黄亮丽,最为出众。

另一只芦花大公鸡不以为然,说自己打起鸣来,声音嘹亮,才是最优秀的。

就在他们互不服气,要打起来的时候,一只仙鹤突然从天而降,落在鸡群中,两只公鸡相形见绌,不再争斗了。

比喻一个人的仪表出众或学问、品德高于别人。

23. 四分五裂战国时,七国之中秦国最为强大。

其他六国想联合起来共同与秦国抗衡。

秦王的策略是各个击破,就派张仪去分化六国。

张仪对魏王说:“魏国无法与接壤的五国都相处得一样好,搞不好就会四面受敌,国家四分五裂,不如与秦国修好。

”魏王被说服了,与秦国结了盟。

形容不完整或不团结。

24. 一鸣惊人春秋时,楚庄王当国君的前三年,只知享乐,不管国事。

申无畏出了个谜语让他猜:“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笑着说:“这只鸟,要么不飞不鸣,要飞就直冲云霄,一叫就让人震惊。

”从此,他励精图治,成为霸主。

比喻一个平时默默无闻的人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25. 一日千里北宋年间,洛阳镇守钱惟演在城里修了一座驿舍,特请本城文豪谢希深、尹师鲁和后起之秀欧阳修,各做一篇文章。

尹的文章用字最少,而且洗练生动。

欧阳修暗暗称赞,当晚便去向他虚心请教。

事后又把自己的文章重新改了一遍。

尹师鲁看后,感慨地说:“欧阳修进步真快,简直像一日前进一千里一样。

”原来形容马跑得很快。

现在形容进步快或发展迅速。

26. 对症下药三国时有个名医华佗给两个发烧头疼的人看病,用了不同的药。

两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症状,却用药不同?华佗对他们说:“你的病是由内部伤食而引起的,他的病则是外感风寒受了凉而引起的。

”服药后,他俩的病果然很快便好了。

[注释]症:病症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关措施。

也作“对症用药”。

27. 风吹草动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他逃到昭关。

由于楚军在关口盘查很严,他出不了关。

因为着急和忧愁,一夜之间他的须发全都变白了。

凭着相貌短时间内的巨大变化,他混出了昭关。

逃亡的路上,他经常在芦苇和草丛里穿行,由于精神高度紧张,稍有风吹草动,他就赶紧躲起来。

比喻一点点动静或轻微的动荡。

28. 风雨同舟春秋时,吴、越两国相邻,但彼此之间争端不断,战争频繁。

有一次,两国的人同乘一条船渡江,船到江心,狂风突起,大浪滔天,眼看着就要翻船。

在这危急时刻,人们忘记了过去的仇恨,齐心协力,共同排除险情,使渡船安全地到达了岸边。

在船上的两国人就像一家人一样。

[注释]舟:船。

形容不同的人或团体共同渡过危难。

29. 负荆请罪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智勇双全,击败了秦国的阴谋,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被任命为上卿,老将军廉颇不服气,扬言要当众羞辱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