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成语故事

合集下载

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大全

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大全

【导语】学习成语故事对于孩⼦们来讲,是收获较⼤的⽅式,不仅可以感受故事的趣味,同时,也可以在故事中,学习到成语的真正意义。

下⾯是分享的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全。

欢迎阅读参考! 【⼿不释卷】 三国时代,东吴有⼀员⼤将名叫吕蒙字。

年青时,家境贫困,⽆法读书。

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战功,却苦于缺少⽂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

有⼀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员⼤将,掌权管事,更应该好好地读⼀些书,增加⾃⼰的才⼲。

”吕蒙⼀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的事情⼜多⼜杂,都要我亲⾃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只是要你翻阅⼀些古书,从中得到⼀些启发罢了。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

由于读书很多,学习了很多知识,最后事业取得了巨⼤的成功。

【闻鸡起舞】 祖逖和刘琨都是晋代的将领,两⼈志同道合,⽓意相投,都希望为国家出⼒,⼲出⼀番事业。

他们⽩天⼀起在衙门⾥供职,晚上合盖⼀床被⼦睡觉。

当时,西晋皇族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各少数民族⾸领乘机起兵作乱,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祖逖和刘琨对此都很为焦虑。

⼀天半夜,祖逖被远处传来的鸡叫声惊醒,便把刘琨踢醒,说:“你听到鸡叫声了吗?”刘琨侧⽿细听了⼀会,说:“是啊,是鸡在啼叫。

不过,半夜的鸡叫声是恶声啊!”祖逖⼀边起⾝,⼀⾯反对说:“这不是恶声,⽽是催促我们快起床锻炼的叫声。

”刘琨跟着穿⾐起床。

两⼈来到院⼦⾥,拔出剑来对舞,直到曙光初露。

后来,祖逖和刘琨都为收复北⽅竭尽全⼒,作出了⾃⼰的贡献。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名叫孙敬,是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根绳⼦,⼀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有意义的成语典故故事简短_经典成语故事

有意义的成语典故故事简短_经典成语故事

有意义的成语典故故事简短_经典成语故事历史典故不仅告诉我们很多道理,还可以拓展我们的历史知识,很多成语就是从历史典故延伸出来的。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有意义的成语典故故事简短,供⼤家参考。

成语典故故事1【成语】:阳春⽩雪【拼⾳】: yáng chūn bái xuě【解释】: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种较⾼级的歌曲。

⽐喻⾼深的不通俗的⽂学艺术。

【成语故事】:宋⽟是战国后期楚国的⼀位⽂⼈。

楚王听别⼈说了他⼀些坏话,就把宋⽟找来问道:“先⽣的⾏为恐怕有些不检点的地⽅吧!为什么许多⼈都对你不满意呢?”宋⽟答道:“先让我说件事吧!有⼀个歌唱家在京城歌唱。

开始唱的是楚国最流⾏的民间歌曲《下⾥巴⼈》,这时有好⼏千⼈跟着唱。

后来他⼜唱起⽐较⾼深的《阳阿薤露》,跟着唱的就只有⼏百⼈了。

当他再唱起⾼雅的歌曲《阳春⽩雪》时,跟着唱的就仅有⼏⼗⼈了。

最后他唱起五⾳六律特别和谐的最⾼级的歌曲,能跟着⼀块唱的⼈就仅仅⼏个⼈了。

可见歌曲越是⾼深,能跟着唱的⼈就越少啊!”接着,宋⽟⼜说:“⽂⼈之间也是⼀样。

那些杰出的⼈物志向远⼤,⾏为⾼尚,怎能被⼀般⼈理解呢?我的情况正是这样啊!”.楚王听了宋⽟这番狡辩,就没有再追问下去。

成语“阳春⽩雪”“下⾥巴⼈”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阳春⽩雪”后来就⽤来代表⾼雅的⽂艺作品,⽤“下⾥巴⼈”代表通俗浅近的⽂艺作品。

这两个成语可以单独使⽤,也常常在⼀起对⽐地使⽤。

成语典故故事2【成语】:夜郎⾃⼤【拼⾳】: yè láng zì dà【解释】: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个⼩国。

⽐喻⼈⽆知⽽⼜狂妄⾃⼤。

【成语故事】: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有个名叫夜郎的⼩国家,它虽然是⼀个独⽴的国家,可是国⼟很⼩,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

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的国家。

有⼀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问说:这⾥哪个国家最⼤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啰!⾛着⾛着,国王⼜抬起头来、望着前⽅的⾼⼭问说:天底下还有⽐这座⼭更⾼的⼭吗?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这座⼭更⾼的⼭了。

简单有意义的历史成语故事_5个历史故事成语

简单有意义的历史成语故事_5个历史故事成语

简单有意义的历史成语故事_5个历史故事成语在中华⽂化这座花园中,成语⽆疑是最缤纷的⼀朵奇葩。

作为中国⼈最熟悉、最常⽤、最喜爱的⼀种⽂化形式。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简单有意义的历史成语故事,供⼤家参考。

历史成语故事1【成语】:城下之盟【拼⾳】: chéng xià zhī méng【解释】:指在敌⽅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成语故事】:绞国是春秋时代的⼀个⼩国,在今湖北郧县西北。

当时强⼤的楚国就是它的近邻。

据《左传·桓公⼗⼆年》载,有⼀次,楚国侵略绞国,集中兵⼒攻打绞国国都的南门。

绞国⼈坚决保卫,严守不出。

楚军⼀时倒也攻它不下。

“莫敖”(楚国官名)屈瑕说:“绞国⼈轻率,缺乏计谋,我们可以采取诱骗的办法引诱他们出城。

让我们的伙夫去打柴,故意不派⼠兵保护,他们见了⼀定会出来抓的。

”带兵的将领,依计⽽⾏。

绞国⼈果然出来,⼀下就抓去了30个楚国⼈。

第⼆天,绞国⼈更加⼤胆,争着从北门纷纷出城,追到⼭⾥去抓打柴的楚国⼈。

楚军预先在⼭⾥设下埋伏,这时就⼀⾯堵住北门,⼀⾯伏兵齐起,把绞国打得⼤败。

于是强迫绞国订⽴了“城下之盟”。

“城下之盟”,指战败国在敌⼈兵临城下(或⼤军压境)的严重威胁下被迫订⽴的屈辱性条约。

《左传·宣公⼗五年》记楚国攻打宋国(在今河南商丘县)的故事中,也有“城下之盟”这样的话。

那时,宋国国都被楚军重重包围。

城⾥的宋国⼈,既没有吃的粮,也没有烧的柴了,很是恐慌。

于是派华元趁⿊夜悄悄潜⼊楚军主将⼦反的营帐,⽤⾮常强硬的⼝⽓,对⼦反说:“我们的国君叫我明⽩告诉你:我们已经到了粮空柴尽的地步了。

但是,你们如果以为趁此可以逼迫我们订⽴‘城下之盟’,把我们置于死地,那是绝对办不到的!……”⼦反见华元这么厉害,当即答应撤军,平等谈判,友好结盟。

历史成语故事2【成语】:乘风破浪【拼⾳】: chéng fēng pò làng【解释】: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

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

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

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评语大全、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comprehensive reviews,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许多都含有教育意义,今天yjbys本店铺跟大家分享几篇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以供参考!【南辕北辙】战国时期,魏安王决定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大臣们都反对他,季梁给他讲一个故事:太行山的一个人驾车准备到楚国去,但他却坚持往北走,这样越走越远。

富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5篇

富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5篇

富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5篇多听这些富有寓意的故事,有助于宝贝更为深化的了解中国的历史。

以下是我给大家精选整理的富有教育意义成语故事,欢送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处:《三国演义》四十九回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释义:譬如一切都已俱备,只差最终一个重要条件。

故事:公元208年,曹操率领80方大军驻扎在长江中游的赤壁,企图战胜刘备以后,再攻打孙权。

刘备采纳联吴抗曹之策,与吴军共同反抗曹操。

当时,孙权和刘备兵力都很少,而曹操兵多将广,处于压倒性优势。

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和孙权的大将周瑜,商讨破敌良策,两人不约而同,都主见只有火攻,才能战胜曹操。

可等一切都打算好后,周瑜却发觉曹操的船只都停在大江的西北,而自己的船只靠南岸。

这时正是冬季,只有西北风,假如用火攻,不但烧不着曹操,反而会烧到自己的头上,只有刮东南风才能对曹军发起火攻。

周瑜眼看火攻不能实现,急得口吐鲜血,病倒在床上,名医、良药都治不好他的病。

这时诸葛亮去探望周瑜,问他为何得病。

周瑜不愿说出实情,就说:“人有旦夕祸福,怎能保住不得病呢?”诸葛亮早猜透了他的心事,就笑着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怎能预料到呢?”周瑜听到诣葛亮话中有话,特别惊异,就问有没有治病的良药。

诸葛亮说:“我有个药方,保证治好您的病。

”说完,写了16个字,递给周瑜。

这16个字是: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一看,大吃一惊,心想:“诸葛亮真是神人啊:”他的心思既然已被诸葛亮猜中,便请教破敌之策。

谙葛亮有丰富的天文气象学问,他预料到近期确定会刮几天东南风,就对周瑜说:“我有呼风唤而的法术,借结你三天三夜的东南大风,你看怎样?”周瑜开心他说:“不要说三天三夜,只一夜东南大风,大事便胜利了:”周瑜吩咐部下做好一切火攻的打算,等候诸葛亮借来东风,立刻进兵。

诸葛亮让周瑜在南屏山修筑七星坛,然后登坛烧香,口中念念有词,装做呼风唤雨的样子。

半夜三更,忽听风响旗动,周瑜连忙走出军帐观看,真的刮起了东南大风,他赶忙下令发起火攻。

具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

具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

具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生活中有很多的成语故事,那么,有哪些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成语故事精选,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成语故事精选1:【掩耳盗铃】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

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

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

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

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

“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

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不寒而栗】汉武帝时,有一个人名叫义纵,因为受到太后的恩宠,做了上党郡某县令。

上任以后,公务办得很出色,案子处理上敢作敢为,不论是有钱有势的豪绅,还是平民,只要犯了法,义纵秉公审办,皇上很赞赏他,调他做河内郡都尉。

一到任,他立即把祸害一方的豪门大族满门抄斩,一时间,河内郡的治安和社会风气大有好转,有人不慎把东西失落在道路上,也没有人抢走据为已有。

义纵调到南阳任太守时,一个做恶多端的豪强地主宁成,正在南阳居住。

宁成为了讨好义纵,每次迎送都装出谦恭的样子。

但是,义纵对他的恶行早有所闻,到南阳后立即展开调查,很快就查清他的罪行,把他关押起来。

后来,汉武帝又任命义纵做定襄太守。

幽默又有意义成语故事

幽默又有意义成语故事

幽默又有意义成语故事
1、哄堂大笑: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
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
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2、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讲话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会使内容更精辟有力。

南北朝有个画家叫张僧繇。

传说他在一所佛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都没画眼睛。

大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有了眼睛,龙会飞走的。


人们以为他说大话。

他只好为两条龙画上眼睛。

立时雷电破壁,两条龙腾空而去,墙上只剩下没有眼睛的两条龙。

有意义的四字成语故事_经典的成语故事

有意义的四字成语故事_经典的成语故事

有意义的四字成语故事_经典的成语故事每一个成语故事,都蕴含着值得世人学习的人生小道理。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有意义的四字成语故事,供大家参考。

四字成语故事1栩栩如生【注音】xǔ xǔ rú shēng【成语故事】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作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自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出处】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茫茫然周也。

《庄子·齐物论》【解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相近词】呼之欲出、活龙活现、有血有肉【相反词】奄奄一息、半死不活、死气沉沉【英文】true to life; true to nature; as vivid as life to be almost lifelike in appearance; to be both vivid and lively【成语造句】◎ 二百多个景点,由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仪态逼真,栩栩如生,有的景物可谓一步三变,令人叫绝。

◎ 装饰在屋脊上的脊龙,原来缺角少须,那四只龙爪干枯得有如鸡爪,经他一革新,竟变成栩栩如生的蛟龙。

◎ 她肩着药锄,提着一篮仙桃,真是栩栩如生。

◎ 按照自己的牌理出牌,人物才能栩栩如生。

◎ 这是前几天他托在市群众艺术馆美术组工作的中学同学叶明画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四字成语故事2空空如也【拼音】kōng kōng rú yě【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有人对孔子十分崇拜,恭维孔子知识渊博,孔子不承认自己很有学问,他说自己到乡下去见到农民们驾轻就熟地干他们的农活,农夫问他“空空如也”的含义,他反复推究才有所领悟,然后尽量告诉他准确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意义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英勇善战,屡战屡胜,建立了显
赫的功勋。

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官列上卿。

赵奢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收取田税的官吏。

他对赵王一片忠心,收税时大公无私,一视
同仁。

有一次,他来到惠文王之弟、平原君赵胜家收取田税,但是赵胜的管家仗势欺人,
戏弄赵奢,拒付税款。

赵奢并不怕赵胜的权势,他毫不客气地,果断地处理了这件事,且
依照赵国法令杀了那些无事生非的闹事者。

赵胜听说后,怒气冲天,一定要赵奢抵命,以
显示他的权势。

赵奢得知赵胜的想法后,马上去找了赵胜,真心诚意的对他说:“您是赵
国栋梁之材,是受朝廷重用的大官。

应该遵守国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

而现在您的管
家却依靠您的权势,公然违反国家法令。

如果百姓都拒不付税,那么天下还会太平吗?国
家还会富强吗?到那时候,您还会有现在这样显赫的地位?但是,您要是能够奉公守法,那
么百姓也会以您为榜样,天下就会稳定,国家就会富强,您怎么能轻视呢?”
赵胜听了这番话,惭愧万分。

继而转怒为喜,将赵奢保举给赵惠文王,赵王封了他一
个掌管整个赵国税收的官。

赵奢上任后,没有仗着权势欺压百姓,仍然公正、无私的处理
一切事务。

后来,赵奢又被赵王任命为大将,为赵国建立了很多战功。

战国时代,赵惠文王因蔺相如办外交有功,拜蔺相如为上卿,官位在廉颇大将之上。

廉颇因此心中不快,觉得自己功劳卓著,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侮辱蔺相如。

相如知道后,不愿意和廉颇争位次先后,便处处留意,避让廉颇,上朝时假称有病,以便回避。

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望见廉颇的车子迎面而来,急忙叫手下人把车赶到小巷里避开。


如手下的人便以为相如害怕廉颇,非常气愤。

蔺相如对他们解释说;“秦国这样强大,我
都不怕,廉将军又有什么可怕呢?所以我想,强横的秦国今天之所以不敢对我们赵国轻易
用兵,只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

如果我和廉将军两人不能和睦相处,互相攻击,
像老虎一样相斗,结果必定有一虎受伤,秦国就会趁机侵略赵国。

我所以对廉将军避让,
是因为我把国家的安危放在前头,不计较私人的怨恨。


蔺相如这番话,使他手下的人极为感动。

相如手下的人也学习蔺相如的样子,对廉颇
手下的人处处谦让。

此事传到了廉颇的耳中,廉颇为相如如此宽大的胸怀深深感动,更觉
得自已十分惭愧。

于是脱掉上衣,在背上绑了一根荆杖,请人领到相如家请罪,并沉痛地说;“我是个粗陋浅薄之人,真想不到将军对我如此宽容。


蔺相如见廉颇态度真诚,便亲自解下他背上的荆杖,请他坐下,两人坦诚畅叙,从此
誓同生死,成为至交。

战国时,有一年齐国发生饥荒,许多人饿死。

孟子的弟子陈臻zhen听到这个消息,
急忙来找老师,心情沉重地说:“老师,您听说了吗?齐国闹饥荒,人都快饿死了。

人都
以为老师您会再次劝说齐王,请他打开棠地的谷仓救济百姓。

我看不能再这样做了吧。


孟子回答说:“再这样做,我就成为冯妇了。


接着,孟子向陈臻讲述了有关冯妇的故事。

冯妇是晋国的猎手,善于和老虎博斗。

后来他成为善人,不再打虎了,他的名字也几乎被人们忘掉。

有一年,某座山里出现了一只猛虎,常常伤害行人。

几个年轻猎人联合起来去打虎,他们把老虎追至山的深处,老虎背靠着一个山势弯曲险要的地方,面向众人。

它瞪圆了眼睛吼叫,没有人敢上前去捕捉。

就在这时,冯妇坐车路过这儿。

猎手们见了他,都快步上前迎接,请他帮助打虎。

冯妇下了车,挽起袖子与老虎搏斗起来,经过一场拼搏,终于打死了猛虎,为民除了害。

年轻的猎手们高兴地谢他,可是一些读书人却讥笑他。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