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第4章剖析讲解

合集下载

心理学史笔记(结合自考大纲)

心理学史笔记(结合自考大纲)

心理学史笔记(结合自考大纲)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是心理学的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历史。

本课近代心理学史主要研究心理学在近代西欧和美国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历史。

西方近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一个时期,自笛卡尔和洛克到冯特前为止,包括十七至十九世纪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心理学以及十八、十九世纪的生理学;第二个时期,为实验的科学心理学的建立;第三个时期,自冯特到现代,包括心理学各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对于我们掌握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心理学仍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第二,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主要以笛卡儿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第三,哲学心理学主要以经验论、联想论和感觉论为理论形式。

1596-1650)是近代二元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的著名代表,资产阶级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之一。

奠定了近代机械唯物论的基础,提出了“动物是机器”的著名诊断,持“动物精气”说,“天赋观念”说。

提出身心交感论(二元论)著作:《论心灵的各种感情》、《形而上学的沉思》、《论人》笛卡尔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贡献):1)认为人的观念有三种来源:一是天赋的,即与生俱来的,如上帝的观念和数学公理等;二是从外面来的,如感觉;三是人造出来的,如想象。

2)提出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笛卡儿从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根据光学、力学原理和解剖实验,以及受哈维关于血液循环的机械解释的启发,提出了“动物是机器”的著名论断,提出了刺激反应的假设,揭示了反射和反射弧的本质。

3)心身交感论是笛卡儿在心身关系上二元论的典型表现;他认为人兼有两种实体:人的肉体是由物质实体构成的,人的心灵是由精神实体构成的,这就是他的二元论,而且是一种心身交感论,因为他认为心灵和身体可以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是结合在一起的。

07年4月北大“心理学史”串讲资料(4)

07年4月北大“心理学史”串讲资料(4)

第四节哈特利 哈特利是系统的联想主义⼼理学的。

他基本上是唯物主义者,强调⼼理对⽣理的依存性,被称为⽣理⼼理学的创始⼈。

⼀、振动说 1哈特利认为振动是神经的⼀种活动,前⼈都把神经管看成是空⼼的,认为活动精⽓在其中传导。

2.哈特利认为,神经不是空管⽽是实体组织,神经能传导是因为它能振动。

振动是上下波动。

当外物作⽤于感官,引起神经的振动,这种振动传到脑,⼈就产⽣感觉。

3.微振是指神经的振动是由外物引起的,引起之后在脑中要保持⼀段时间,这时的振动就叫微振。

微振与振动基本⼀样,只不过微振在振动的份量上更加微弱, ⼆、系统的联想主义 1.哈特利受洛克影响,他对联想⼼理学加以系统化,他认为联想其实就是⼀种,联想的条件就是⼀个:时间的接近。

他⽤振动说解释了联想的⽣理机制,并对联想提出了三条所谓联想的次级律。

三、简述哈特利的三条次级联想律 (1)复杂观念的性质不是简单观念性质的算术总和; (2)原来有意识的活动,由于多次重复,最后可能变成⽆意识的活动,他称之为“次起的⾃动化活动”。

(3)有些观念的强度和⽣动性会由于联想传染到与它相联的其他观念。

第五节苏格兰学派 ⼀、兴起的背景 苏格兰⼤学的教授为维护宗教信条就出来反对他的学说,这些⼈就是所谓的苏格兰学派,⼜因为他们⾃称根据常识⽴论,⼜叫常识学派 . 苏格兰学派⼜叫常识学派,它强调许多问题得认识可以凭常识。

他们反对联想⼼理学,认为联想⼼理学已经排斥掉了⼼得作⽤。

⼆、代表⼈物:⾥德与斯徒亚特 ⾥德是苏格兰学派中⽐较重要的⼈物。

著有《据常识原理对⼈⼼的研究》、《论⼈的理智才能》和《论⼈的活动才能》。

他主张常识是上帝赋予⼀切⼈的本性,⽐⼀切哲学都更可靠。

斯徒亚特是苏格兰派另⼀名主要成员,他主要是宣传⾥德的学说。

三、⼼的主动论 苏格兰学派反对联想主义,强调⼼有主动性,相信材能⼼理学。

第七章近代西⽅⼼理学(五) ⼗⼋世纪的法国 第⼀节法国当时的哲学和社会思想代表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在1748年出版《论法的精神》,他认为社会⽣活服从⾃然规律,⽽不是服从什么天命。

人格心理学讲义_第四章

人格心理学讲义_第四章

第四章新精神分析20世纪30年代,德国建立了法西斯政权,一些德国精神病学者移居美国,在新的土壤上形成了新的精神分析学派。

新精神分析派内部也不十分团结,派系争论常有发生其中影响较大的部分了上面论述的自我心理学派,还有社会文化学派,其代表任务有霍妮、卡丁纳、沙利文、弗洛姆等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强调精神病病因的社会因素,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故称作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一、霍妮(1885-1952)(一)生平:凯伦`霍妮,1885年生于德国汉堡,她的父亲是一位船长,母亲是这位船长的第二个妻子。

她从很小就面临不公正和不被人接受的对待,因为她是一个在男人世界里努力反抗的女人。

她的父亲是一个严厉的独裁者,他用圣经的诗句来推行他的男人至上的观点。

凯伦的大哥本特上大学读法律,而她的父亲认为女孩子没有这个必要。

对此,凯伦的反应是发誓要在小学里保持班里第一。

12岁的时候,她决心以后有一天要进医学院。

在凯伦母亲的劝说下,她父亲同意凯伦进大学学习。

在那里,她遇到了奥斯卡`霍尼(Oskar Homer),并在1909年与他结婚。

在1915年她获得了柏林大学的医学学位,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个招收女生的大学中廖若晨星的女生之一。

她研究了精神分析理论,把它作为她的精神分析培训中的组成部分,但她发现,这一理论不能理解她毕业都在进行的对压抑的反抗。

有报告说她有一次企图自杀,是她丈夫救了她(Rubin,1978)。

她有抑郁症,对精神分析持怀疑态度,家庭生活不幸,如她弟弟关折,她自己的婚姻关系紧张,最终离了婚,1926年与丈夫离婚(当时有3个女儿),但她的事业辉煌,她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工作一段时间后移民美国,于1934年到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工作。

她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几个重要方面越来越不满,要阻止她的不满是不可能的,。

这导致了她与研究所其他成员的关系紧张,1941年,她的同事以投票方式作出决议,剥夺她的讲师资格。

据报道,当时霍尼在一间屋子里静待投票结果,看到结果后,她以充足尊严的方式离开了会议,没有说一句话。

心理学史课件---第4章 行为主义

心理学史课件---第4章 行为主义
㈣、测验法:
测验不仅是心理学中纯粹应用的技术方法,也是心理学 的一种特殊研究方法
华生所说的测验法并不是运用语言所进行的行为测验, 而是测验被试对测验刺激情境所作出的反应
㈤、社会实验法: 行为主义原理在社会问题研究中的应用
三、在具体问题上的观点: ㈠、本能理论:
早期:并不否认本能,只是要用反射概念来解释本能 后期:完全否认本能,认为所有行为都是学习的结果 “活动流”(activity stream)概念 :“一切复杂的行
条件反射法给华生提供了一种完全客观的分析行为的方 法,通过这种方法可把行为分解为最基本的单元:刺激 -反应,从而为实验室内研究人的复杂行为提供了方便
㈢、言语报告法:
通过被试报告其体内的变化来实现
“以语言报告,把内省从前门出去而又从后门迎进来了”
华生认为,语言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反应,听取别人在接 受某种刺激后的语言反应并不违反行为主义所坚持的客 观性原则
黎黑:“整个行为主义精神是实证主义的,甚至可以说 行为主义乃是实证主义的心理学”
㈢、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是一种强调行为、实践和生活的哲学,其要点 就是要立足于现实生活,把获得效果当作最高目的
三、神经生理学背景 : ㈠、谢切诺夫(I.M.Sechenov)的研究:
认为对心理学进行研究也应该采用生理学的客观方法
㈡、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
行为就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有机体反应,其本质是人和动物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刺激-反应是有机体所有行为的共同要 素
行为包括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㈠、观察法:
自然观察:不需要借助于仪器控制的观察 受控观察:实际上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实验法;由

程正方《心理学》第4章-记忆

程正方《心理学》第4章-记忆
克服这种现象的简便方法是当时停止回忆,经过一段时间后 再进行回忆。
三、再认和回忆
Ø 再认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感到熟悉并能识
别确认的过程。
Ø 回忆是指过去经验的事物不在眼前,能在头脑中重
新呈现并加以确认的记忆过程。
第三节 良好记忆品质的培养
一、记忆类型及品质的个别差异
(一)记忆类型的差异 (二)记忆品质的差异
回忆的平均数 4.47
15个由三个字母组成 孤立的英文单词
9.95
15个彼此意义相关联的 英文单词
13.55
一、识记过程
(三)良好识记依赖的条件
活动任务 材料数量和性质 不同分析器 主观心理条件
二、保持和遗忘
(一)保持及其特点
概念: 人们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在大脑中巩固的过程。
信息储存的动态变化 (1)量的方面:储存信息的数量随时间的迁移而逐渐下降; (2)质的方面:①内容简略和概括;
②内容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 ③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或夸张。
二、保持和遗忘
(二)遗忘及其种类、规律与原因
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过去记住的事物不 能正确回忆或再认,或是错误地再认或回忆。
认与回忆。
遗忘的进程
遗忘的规律
是先快后慢 表明人类的遗忘不是均
速进行的,刚学过以后 在短时间内的遗忘比较 快,量也比较多 随着时间的消逝,遗忘 逐渐缓慢下来,到了一 定时间,几乎就不再遗 忘了
影响遗忘的因素
①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②学习的程度(过度学习>低度学习) ③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④识记者的态度
第四章 记忆
记扑克牌世界冠军贝拉 日前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记扑克牌大赛中,该项赛事的 世界冠军贝拉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他在57秒的时间里记住了 一副扑克牌的顺序,并准确地把它们重新排列起来。

第四章 冯特

第四章 冯特

第四章 实验心理学的 诞生和冯特的贡献
第六节 冯特的贡献和局限
心理学的独立
墨菲在《近代心理学史导论》写到:“在冯特出版《生理心理学》与创立心理学实验室之前, 心理学几乎像个流浪儿,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 论的门。1879年,它才算是有个安身之所和有个名字的一门实验的科学“
首先发现重量的最小可觉差,而两重物之间的最小可 觉差与标准刺激之经是一个常数。后又推广到研究皮肤 表面两点阈限,线的长短和音的高低,总结出一个公式, 即:K=△I/I, 其中K=常数;△I=刚能引起较强感觉的刺激增加量;I= 强度。后大量实验证明,韦伯比例只适用中等强度的刺
激,刺激过强和过弱都不适用,因此有其局限性。
心理学上第一个定量的法则——韦伯律。是第一个
发现感觉对于外在刺激物及二者具有相互依存性的
人。但只适用于中等强度。
最早系统用实验证明了“阈限”概念。
第四章 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和冯特的贡献 第一节 实验心理学诞生的历史背景
实验心理学诞生于德国? 一、历史背景
社会背景:社会发展需要 哲学背景:观点与体系的准备
三、心理学的任务 1. 心理元素的分析------感觉、感情 感觉与外部世界相联系,代表着意识经验客观方面,
不同感觉的复合构成知觉和观念。情感代表意识经验 的主观方面,情感不与外部世界直接联系,而仅仅是 感觉的伴随物。
感情“三度说”:存在向度相反的三对基本感情 (1)愉快—不愉快(取决于刺激强度) (2)紧张—松弛(取决于刺激时间) (3)兴奋-沉静(取决于刺激的性质) 以生理实验论证学说,没有成功,当时和后来许多人都不赞 成此说,不过对情绪生理基础的研究还是有推动作用
第四章 实验心理学的 诞生和冯特的贡献

最新《大学心理学》课件 第四章 记忆讲学课件

最新《大学心理学》课件 第四章 记忆讲学课件

(2)多通道协同记忆
(3)巧用联系记忆
(4)灵活运用对比记忆
(5)情感记忆
1-31
二、良好记忆力的培养
(三)掌握记忆术 1、PQ4R法 PQ4R 即 预 习 ( Prepare ) 、 提 问 ( Question ) 、 阅 读 ( Read ) 、 思 考 ( Reflection ) 、 复 述 ( Repeat ) 、 复 习 (Review)。 2、定点记忆法 3、谐音记忆法 4、韵律法 5、记笔记策略
1-5
第二,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只有在一 定条件下才成为记忆的内容。
第三,记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包 括识记、保持和再现(或再认)。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是信 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第四,记忆以感知为基础,而且是 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 梁。
1-6
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指个 体凭视、听、味、嗅等感觉器官,感 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记忆。
(一)再认(recognition) 1、定义:对已感知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辩
认出来的心理过程,称之为再认。 2、影响再认的因素 A、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材料的相似性)。 B、时间间隔。 C、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比较、推论等)。 D、个体的经验、定势和期待等。 E、人格特征(场独立性的人再认成绩较好)。
1-19
二、保持与遗忘
(一)保持 1、定义:它是识记过的信息在头脑
中的存储,即已经识记了信息在头 脑中得以巩固的过程。 2、保持的变化 A、保持材料的量变 B、保持材料的质变
1-20
(二)遗忘(forgetting)
1、定义: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 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地再认或 回忆就是遗忘。 2、分类: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 忘

心理学史 讲义

心理学史 讲义

第一章古代前期西方的心理学观念1.人类的知识体系是缓慢地逐渐地分化的:最初,所有知识都包括在哲学里面。

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新的科学发现得不断涌现,各门学科先后从哲学中分化出来。

最先分化出来的是研究不那么复杂的现象的学科,如力学,天文学。

2.心理现象比生物现象更复杂,所以从哲学中分出来最晚,直到19世纪后半期才取得独立地位。

3.哲学史从古希腊开始,所以心理学史也从古希腊开始。

公元前八——六世纪4.古希腊人信奉万物有灵论,认为世界是原来就有的,并不是谁创造的。

万物都是有灵性的,都有神主宰着,但这些神不是全知全能的。

不过神的知识比人高,人可以祈求神的援助。

5.秘教相信人死后可以得到快乐的永生。

秘教之中阿尔阜斯秘教影响最大第一节从米利都学派到埃利亚学派一.米利都学派1.泰勒士:米利都学派从泰勒士开始,他是古希腊“七贤”之一,泰勒士以自然原因解释自然,认为水是万物的根源,万物由水生成,消灭后复归为水。

他认为灵魂是水造成的。

2.阿那克西曼德:他是泰勒士的学生,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限者”,无限者指无定形的物质。

由无限者分出两种互相对立的物质:热与冷。

热的在外,冷的在内,不断旋转,于是形成万物。

他模糊地猜测到世界是发展成的,生物有进化而来这些事。

是具有进化论思想的人。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1.毕达哥拉斯:他认为,自然现象的基础不是物质的始源,而是数及其关系。

数构成了宇宙的“秩序”——社会“秩序”的原型。

毕达哥拉斯派认为,认识世界就是认识支配世界的数。

2.简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灵魂论。

答:毕达哥拉斯认为,灵魂分三部分,即理性,智慧和情欲,理性在脑,智慧也在脑,情欲在心脏。

动物只有后二者而没有理性。

只有人三者齐备,三者中只有理性是不死的。

3.毕达哥拉斯由实验发现了乐器的弦长与音高的关系,能奏出和美旋律的弦长之比是整数的,这是听觉心理学的一个发现。

三.爱弗斯学派与埃利亚学派爱弗斯学派是古代西方辩证法思想的代表;埃利亚学派是古代西方形而上学思想的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9
7
1、古典行为主义的历史背景
1.1 社会背景
美国社会高速发展阶段 理想世界所追求的 进步主义的产物 反理智运动
2020/10/9
8
1.2 哲学背景
机械唯物主义(人是机器、环境决定论) 实证主义(孔德的激进实证主义) 新实在论 实用主义
2020/10/9
9
1.3 科学背景
2020/10/9
图1 桑代克的迷箱和猫
4
2020/10/9
图2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5
古典行为主义
一、古典行为主义概述 二、华生古典行为主义的主要理论 三、其他古典行为主义 四、古典行为主义的简要评价
2020/10/9
6
一、古典行为主义概述
1、古典行为主义的历史背景 2、代表人物
1、古典行为主义的贡献 2、古典行为主义的局限 3、古典行为主义的影响
2020/10/9
32
1、古典行为主义的贡献
扩展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心理学获得了客观性 心理学的应用性
2020/10/9
33
2、古典行为主义的局限
忽视了对心理、意识的研究 人性生物学化 机械环境决定论、还原论
人格是我们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 具体的人格研究方法 环境决定论
2020/10/9
25
(八)行为治疗观
《行为与精神疾病的概念》 神经症是由不良条件作用形成的条件反射,
是一种习惯障碍,即适应不良。 恐惧的反条件作用研究
2020/10/9
26
三、其他古典行为主义
(一)生物社会行为主义 (二)非正统的行为主义 (三)人类行为学 (四)大脑机制论
心理学史
第四章 古典行为主义
(classical behaviorism)
2020/10/9
1
心理学史
自然科学心理学 人文科学心理学
2020/10/9
2
行为主义的三阶段
1913-1930年,古典行为主义
1930-1960年,新行为主义
1960年-
,新的新行为主义
2020/10/9
3
引言
2020/10/9
11
经典性条件反射
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条件刺激CS) 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无
条件刺激UCS)相结合 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
(条件反应CR)
2020/10/9
12
1.4 心理学背景
意识心理学的危机 动物心理学的发展 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2020/10/9
13
2、古典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
华生 其他的古典行为主义者
魏斯 霍尔特 亨特 拉施里
2020/10/9
14
华生
2020/10/9
15
推荐书目和资料
约翰·布鲁德斯·华生著,李维译.行为主义.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PsiCa fe/KeyTheorists/Watson.htm
2020/10/9
19
(二)心理学的对象论
可观察的行为
外显的习得反应 内隐的习得反应 外显的非习得反应 内隐的非习得反应
2020/10/9
20
(三)心理学的方法学
观察法 条件反射法 言语报告法 测验法 社会实验法
2020/10/9
21
(四)本能论
否认本能的存在 只有一些称作本能的简单反射
物理学(牛顿情结) 生物进化论 俄国的客观心理学
2020/10/9
10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无条件刺激(UCS)——肉 无条件反应(UCR)——分泌唾液
条件刺激(CS)——铃响
条件刺激(CS)+无条件刺激(UCS) 无条件反应(UCR)
条件刺激(CS)——铃响 条件反应(CR)——分泌唾液
2020/10/9
27
(一)生物社会行为主义
所有心理变量都可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还原为物理化学水 平或社会水平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神经、肌肉、腺体 研究社会力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人-机系统
2020/10/9
28
(二)非正统的行为主义
行为是整体行为,主要特征是具有目的性 和目标指向性
学生托尔曼
2020/10/9
2020/10/9
16
拉施里(拉什利)
2020/10/9
17
二、华生古典行为主义的主要理论
(一)心理学的科学观 (二)心理学的对象论 (三)心理学的方法学 (四)本能论 (五)情绪论 (六)思维论 (七)人格论 (八)行为治疗观
2020/10/9
18
(一)心理学的科学观
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2020/10/9
34
3、古典行为主义的影响
影响了整个心理学 影响了其它学科领域 影响了美国社会生活
2020/10/9
35
2020/10/9
36
29
(三)人类行为学
动物和儿童的延迟反应
2020/10/9
30
(四)大脑机制论
拉施里的大脑皮质定位研究
整体作用原则 等功原则(均势原则)
1948年9月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召开 的会议,“行为的大脑机制”,拉施里认 为坚持行为的准则会使对心灵的科学研究 成为泡影。
2020/10/9
31
四、古典行为主义的简要评价
2020/10/9
22
(五)情绪论
情绪只不过是对特定刺激的生理反应 恐惧、愤怒、爱 用条件反射原理解释情绪的发展变化
小阿尔伯特实验
2020/10/9
23
(六)思维论
思维是整个躯体的机能 把思维还原为不出声的言语 思维的器官是组成喉的大量软骨 边缘思维论
2020/10/9
24
(七)人格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