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重点人群保健与护理2-1
社区护理学复习重点

社区护理学1,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族、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个地域里所形成的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2,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内卫生机构及相关部门根据社区内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基本卫生服务。
3,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与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来源于公共卫生护理,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露丝•仪思曼首次提出)4,家庭访视:简称家访,指为了促进和维持个体和家庭的健康,在服务对象家里进行有目的的交往活动。
它是开展社区护理的重要手段。
5,居家护理:是在有家属的前提下,社区护士直接到患者家中,应用护理程序,向社区中有疾病的个人即出院后的患者或长期家庭疗养的慢性病患者、残障人、精神障碍者,提供连续的、系统的基本医疗护理服务。
6,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活动。
其目的是发动和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身、家庭和社区的健康问题,积极参与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群体健康水平。
7,健康档案:是记录与社区居民健康有关的文件资料,它包括以问题为导向的个人患病记录、健康检查记录、各年龄阶段的保健记录及个人和家庭的一般情况记录。
8,社区救护:有称社区紧急救护或院前急救,是指对在社区内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意外创伤、社区灾难性事件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护,包括院前急救、对急诊患者出诊并进行初步处理和组织转运、灾害性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护、管理以及预防。
第一章绪论1,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人口要素、地域性、同质性和结构要素。
2,社区卫生服务重点人群:以妇女、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和弱势群体人群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问题、满足社区基本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
社区护理学教案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

社区护理的功能
社区健康护理 家庭健康护理 重点人群健康保健指导
老年人、妇女、儿童、伤残
社区健康教育 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 健康体检 慢性病、残疾人管理 急重症病人转诊服务 临终护理 康复护理
社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 社区是反映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
社区分类▲
具有共同居住地理位置的社区
指固定的地理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以居住环境为主体,行使 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物
城市(按街道办事处划分:人口3~10万) 农村(按乡镇行政村划分)
具有某些共同兴趣或目标社区
电子商务 :淘宝,QQ
城市化加快
疾病谱改变
医疗费用增长
二、社区卫生服务内容▲
公共卫生服务
社区人群健康保护: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 卫生建设 卫生监督
基本医疗保健服务:门诊、出诊式服务 社区其他卫生服务:多层次、多方面服务
二、社区卫生服务对象
根据社区、家庭、个人分类
社区:关注社区整体健康
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社”是指相互有联系、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群 “区”是指一定的地域范围
社区定义(WHO)★ 社区是由共同地域、共同价值或利益体系所决定的社会群体。
其成员之间相互认识,相互沟通及影响,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及范 围内产生及表现其社会规范、社会利益、价值观念及社会体系, 并完成其功能、
社区护理
工作 地点
护理 对象
护理
医院、门诊、其他医疗机构 社区、家庭、居民
住院病人、门诊病人
个人、家庭和社区
全科医学概论-重点人群的全科医疗服务

激素水平的变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 管舒缩异常,雌激素的减少可能导致骨质疏 松、骨折;多年的心理平衡被打乱,心理上 会出现重大变化,加之体内激素的改变,使 这一时期的妇女常发生精神状态的改变;心 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都有增高。
----更年期综合症
(四)妇女在各阶段的保健重点
1. 青春期保健
老年期患病特点
(1)临床症状不典型 (2)整体反应力低下,临床体征不典型 (3)易出现多脏器衰竭 (4)治愈率低 (5)多种疾病共存
全科医疗中的老年保健
1.老年综合功能评估 2.健康教育 3.健康检查 4.日常活动管理
饮食、排便、排尿 控制体重 医疗服务护理与康复服务 心理健康服务 临终关怀服务
三.社区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指导
(一)妇女各生殖阶段分期
1. 女童期 女童期指从新生儿期到青春期
(通常为婴儿期到10岁)的阶段,女童期 一般包括婴儿期(出生到一周岁前)、幼 儿期(1~2岁)、学龄前期(3~5岁)、 学龄期(6~10岁)。
2. 青春期 WHO规定,青春期(Adolescence)
的年龄范围从10岁开始到19岁末。
1. 生理、心理特点 2. 问题:月经病、科感染性疾病、不正当的性行为、
性犯罪、生育功能损害
孕产期
o 生理、心理特点 o 问题: 孕期:焦虑和抑郁状态、妊娠并发症、母亲健康与
胎儿发育。 分娩期:心理问题、产后大出血、产后感染 产褥期:产后抑郁症、产后适应、体力和体型
恢复、乳腺炎
(三)妇女不同时期的主要健康问题
(一)妇女各生殖阶段分期
3. 孕产期 是指从生命的准备阶段即受孕前
的准备阶段开始,到新生儿的早期阶段,包 括孕前、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
第6章 社区重点人群保健

教学要求1.掌握:社区儿童的保健措施;社区妇女的保健措施;社区老年人的保健措施。
2.熟悉:儿童期常见健康问题及护理;社区妇女常见健康问题及护理;老年期常见健康问题及护理。
3.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发育特点;各期妇女特点;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
学习重点一、儿童期护理与保健措施(一)新生儿家庭访视社区护士应在新生儿出院回家后24h内,一般不超过72h进行家庭访视。
访视次数新生儿出生后28天内一般需访视3~4次,即初访、周访、半月访、满月访。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增加访视次数。
访视内容可归纳为一观察、二询问、三检查、四宣教、五处置。
每次访视的重点内容为:1.初访重点(生后3天内):①观察新生儿居室内的环境,如温湿度、通风状况、安全及卫生情况等。
观察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如面色、呼吸、吸吮能力等。
②询问新生儿出生情况,出生方式,有无窒息史,出生时的体重,有无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以及哺乳、睡眠、大小便情况。
③测量体重、身高、体温。
注意检查有无黄疸、脐部有无感染、出血等。
检查有无听觉障碍和其他先天性畸形。
④指导母乳喂养,宣传婴儿抚触的益处和方法,普及新生儿期的家庭护理知识。
⑤发现异常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处理,做好记录,预约下次访视时间。
2.周访重点(生后5~7天):①观察新生儿一般情况。
②询问新生儿吮奶、哭声、大小便情况及喂养和护理中是否遇到新问题并给予指导。
③检查脐带是否脱落,若已脱落,检查脐窝是否正常;检查臀部有无红臀,皮肤皱褶处有无糜烂等。
④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处理指导。
3.半月访重点(生后10~14天):①检查生理性黄疸是否消退。
②测量身长体重。
判断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恢复情况,如未恢复应分析原因并给予指导。
检查新生儿听力。
③指导给新生儿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预防佝偻病。
4.满月访重点(生后27~28天):①询问喂养、护理情况。
②测量体重和做全面体格检查,如发现异常,应寻找原因并给予指导。
(二)定期健康检查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决定定期检查的频率为“421”,即出生后第一年检查4次,1次∕2~3个月;第二年、第三年每年2次,1次∕6个月;3岁以后每年检查1次,但视力、听力及牙齿应坚持每半年检查一次。
社区护理2

社区护理诊断陈述
案例
开学初,某社区护士在为本社区内二年级 二个班100名学生进行体检时,发现又有18 名孩子戴上眼镜,加上原有15名学生在上 学期开学时戴上眼镜,共计33人佩戴眼镜。 于是该社区护士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中发现假期中有85%孩子在家中每天 连续看电视的时间在4小时以上,家长与儿 童对眼睛保护相关知识均了解不够。
• 社区健康护理常用的护理模式
以社区整体为护理对象,为增进和恢复
社区健康运用护理程序而进行以的一系列 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活动,包括社区健 康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
• 社区健康护理常用护理模式
“与社区为伙伴”— 社区作为服务对象 (Community as Partner Model )
实地考察法
• 驾车周游调查法 • 参与式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
实地考察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
一 三
二
资料分析?
1)资料的整理 RPM分类的流程图 2)资料的分析 3)报告评估结果
步骤 分类 概括 整理 确认 比较分析 结论
①如何分类?
宗教组织、类型、信徒人数、领导人、对居民健 康的影响
一
三
评估的方法?
三
主观资料 (由评估者凭借个人视、触、 听等感觉获得的资料)
完整的社区资料
客观资料
(社区统计报表、社区调查等)
三、
方法 Methods
社区实地考察法---挡风玻璃式调查法 (windshield survey) 重点人物访谈法(key informant interviews) 问卷调查(questionnaire survey) 查阅文献法(literature method) 社区讨论会(community conference)
主管护师社区讲义:社区重点人群保健

主管护师考试指导社区护理学社区重点人群保健学习目标:熟练掌握:社区儿童、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的保健和护理。
掌握:社区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常有的健康问题;围婚期与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和护理。
认识:儿童、青少年、老年期特点。
授课重点:社区儿童、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的保健和护理。
授课难点:社区儿童、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的保健和护理。
儿童保健一、儿童期特点儿童生长发育特点:连续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别性生长发育一般依照的规律:由上而下——先仰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由近而远——从臂得手、从腿到脚慢慢伸展由粗到细——先全掌抓握,后手指拾取由初级到高级——从初级的视听、感识事物到高级的记忆、思想、分析等能力由简单到复杂(一)再生儿期从脐带结扎到满 28 天。
这一时期小儿经历认识剖、生理的巨大变化,因其生理调治和适应能力不够完满,本期小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
小儿初生时,大脑皮质构造和功能未成熟,只有靠天生的、固有的非条件反射(本能),以保证机体与外界环境的最初平衡,如觅食反射、防守反射等。
(二)婴儿期出生到满 1 周岁前,又称乳儿期。
生长发育第一个顶峰,需要供给充分的热量和营养素,消化吸取功能不完满,饮食失当易出现消化功能凌乱。
合适刺激可促使感知觉及运动、语言功能的发育。
此期小儿独立性比初生时有明显加强,是小儿与照顾者成立相信的重点期。
(三)少儿期1 周岁到满 3 周岁前,又叫学步期。
人生第一个转折期。
此期小儿体格发育比婴儿期迟缓,但在语言、动作、心理方面有明显发展。
前囟闭合、乳牙出齐、学会控制大小便、饮食由乳汁渐渐过渡到成人饮食。
活动范围渐广,接触周围事物增加,但鉴别危险的能力不足,不测伤害发生率多。
此期小儿开始希望独立达成每一件事,若是碰到阻截将致使其思疑自己的能力,产生愧疚和诱惑。
少儿期的小儿对可否符合道道德为的认识取决于今结果是被夸耀或被处分。
(四)学龄先期3 周岁到入小学前(6~ 7 岁)。
此期小儿体格和智能发育更趋完满,能精良地分辨物体的粗细、软硬;能以自我为中心鉴别上下、前后、左右方向,有初步的时间见解;能做比较复杂的动作,语言和思想能力进一步发展。
社区护理学-社区重点人群保健考点总结

社区重点人群保健第一节社区儿童保健第二节社区妇女保健第三节社区老年保健第一节社区儿童保健(一)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由上而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同时具有三大特点: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而有阶段性的过程;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具有个体差异性。
新生儿期:从脐带结扎到满28天学龄期:6/7岁~青春期学龄前期:3~(6/7岁)幼儿期:1~3岁婴儿期:满1周岁前(二)常见健康问题1.生理性体重下降;2.生理性黄疸;3.乳腺肿大和假月经;4.婴幼儿腹泻;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6.营养不良;7.肥胖;8.龋齿;9.近视;10.意外伤害。
1.生理性体重下降1周以内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下降幅度为出生体重的3%~9%。
于出生后7~10日恢复至原体重,对10天后体重仍下降者应寻找原因。
早开奶和及时补充水分可减少体重下降的幅度。
2.新生儿黄疸生理性黄疸出现于出生后2~3天,一般14天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
小儿一般情况良好。
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过早(24小时之内);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
3.乳腺肿大和假月经原因:雌激素突然中断。
表现:乳腺肿大多出现于生后3~5天,一般2~3周后自然消退,无须处理。
假月经可出现于生后5~7天,持续1~3天即自行停止,也无须处理。
4.婴幼儿腹泻发病人群:2岁以内婴幼儿。
病原: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
感染途径:粪-口途径传播。
发病季节:夏季、秋冬季。
护理:呕吐、腹泻严重者暂禁食,避免进食含纤维素多的大块食物,注意臀红预防。
添加辅食注意原则。
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人群:3个月至2岁小儿。
表现:早期多表现为易激惹、烦躁、夜间惊啼、枕秃。
及时就医治疗可无明显后遗症。
预防:怀孕晚期开始补充维生素D。
加强室外活动。
此外,作为预防生后2周~2周岁,应每日口服维生素D400~800IU。
6.营养不良病因:喂养不当和(或)慢性消耗性疾病。
社区重点人群的保健特点和指导

区、县卫生局妇幼卫生科
省、自治区、直辖市 妇幼保健院
市妇幼保健院(所)
区、县妇幼保健院(所)
街道、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设有社区护士
17
四、我国儿童保健现状
统计指标
年
婴儿死亡率
1990 51‰
2000 32.2‰
2010 下降1/5
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61‰ 39.7‰ 下降1/5
• 检查:婴儿无器质性疾病,体重曲线呈低偏趋势 • 最终判断结果:体重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喂养不当
7
什么是社区儿童、青少年健康保健?
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根据儿童、青少年不 同时期的生长发育特点,以满足其健康需求为 目的,以解决社区内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问题 为核心,为他们所提供的系统化服务。
8
社区保健的重点对象
儿童保健 青少年保健
0~6岁学龄 前儿童
学龄期 青春期
3岁内婴 幼儿为重点
学校为重点
9
小儿年龄分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青春期
学龄期
学龄前期
10
一、基本概念
1.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自出生脐 带结扎至生后28天。
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发病率和死亡率 高,因此此期强调良好的护理和合理的喂 养。
和有抽搐史者 • 麻疹:其成分过敏者禁止接种;接受大剂量皮质
激素、白血病者暂缓接种,妊娠者。 • 乙肝苗:其成分过敏者
27
2020/5/23
28
(三)预防接种的实施
接 种 证 、 卡 建 立
接 种 前 的 准 备
接
接
种
种
时
后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重点人群保健与护理2-1(总分:51.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26,分数:26.00)1.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不包括∙A.孤独∙B.抑郁∙C.心理疲劳∙D.健忘∙E.固执(分数:1.00)A.B.C. √D.E.解析:2.我国已于1999年底进入老龄化社会,其老年人口占全人口的∙A.7%∙B.10%∙C.14%∙D.15%∙E.20%(分数:1.00)A.B. √C.D.E.解析:3.婴儿可坐稳,可扶站片刻是∙A.5个月∙B.6个月∙C.7个月∙D.8~9个月∙E.8个月(分数:1.00)A.B.C.D.E. √解析:4.一般接种活疫苗需间隔∙A.24小时∙B.1周∙C.2周∙D.4周∙E.半年(分数:1.00)A.B.C.D. √E.解析:5.3个月内婴儿最常见的意外伤害是∙A.意外窒息∙B.外伤∙C.烫伤∙D.小儿肺炎∙E.脐部感染(分数:1.00)A. √B.C.D.E.解析:6.男性老年人易发生前列腺肥大,其原因可能与哪项有关∙A.甲状腺功能较低∙B.对胰岛素反应能力降低∙C.性腺功能降低∙D.性激素分泌减少∙E.基础代谢率降低(分数:1.00)A.B.C.D. √E.解析:7.发达国家采用的老龄化社会标准是∙A.65岁以上的人口占全人口7%以上∙B.65岁以上的人口占全人口10%以上∙C.60岁以上的人口占全人口7%以上∙D.60岁以上的人口占全人口10%以上∙E.60岁以上的人口占全人口9%以上(分数:1.00)A. √B.C.D.E.解析:8.下列不属于衰老的主要表现的是∙A.储备能力减少∙B.情感控制能力降低∙C.适应能力减退∙D.抵抗力下降∙E.自理能力减退(分数:1.00)A.B. √C.D.E.解析:9.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是由下列哪项功能减退所引起的∙A.下丘脑∙B.垂体∙C.卵巢∙D.下丘脑—垂体—卵巢轴∙E.大脑皮层(分数:1.00)A.B.C. √D.E.解析:10.老年人每天睡眠时间大约为∙A.12h∙B.10h∙C.8h∙D.6h∙E.4h(分数:1.00)A.B.C.D. √E.解析:11.对学习准备、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动机的评估是∙A.学习需要的评估∙B.学习者的评估∙C.教学者的评估∙D.学习环境的评估∙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 √C.D.E.解析:12.28周-36周产前检查间隔时间是∙A.2周一次∙B.每周一次∙C.4周一次∙D.3周一次∙E.遵医嘱检查(分数:1.00)A. √B.C.D.E.解析:13.与年轻人相比较,老年人心输出量平均减少∙A.3%~5%∙B.10%~20%∙C.30%~40%∙D.50%~60%∙E.70%~80%(分数:1.00)A.B.C. √D.E.解析:14.产妇获得良好照护的先决条件是∙A.产前检查∙B.确定分娩地点∙C.识别产兆∙D.分娩的准备∙E.保健健康教育(分数:1.00)A.B. √C.D.E.解析:15.我国采用的老龄化社会标准是∙A.65岁以上的人口占全人口10%以上∙B.65岁以上的人口占全人口7%以上∙C.60岁以上的人口占全人口10%以上∙D.60岁以上人口占全人口7%以上∙E.60岁以上的人口占全人口9%以上(分数:1.00)A.B.C. √D.E.解析:16.帮助病人从轮椅移至床上,轮椅应与床∙A.平行∙B.垂直∙C.成20°~30°夹角∙D.成30°~45°夹角∙E.成90°夹角(分数:1.00)A.B.C.D. √E.解析:17.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A.吸烟∙B.产生雌激素少∙C.长期少活动∙D.甲状腺机能亢进∙E.营养缺乏(分数:1.00)A.B. √C.D.E.解析:18.下列不属于妊高征孕妇的预防措施的是∙A.加强健康教育∙B.定期产前检查∙C.合理饮食∙D.控制体重∙E.保证休息和睡眠(分数:1.00)A.B.C.D. √E.解析:19.评价儿童或青少年生长发育较常用的方法是∙A.指数法∙B.离差法∙C.相关法∙D.发育年龄评定法∙E.功能测量法(分数:1.00)A.B. √C.D.E.解析:20.菌苗打开后应立即使用,否则超过几小时会失去活性∙A.1h∙B.2h∙C.3h∙D.4h∙E.5h(分数:1.00)A.B. √C.D.E.解析:21.评估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焦点是∙A.社会性资源∙B.躯体健康状况∙C.精神健康状况∙D.功能状况∙E.经济状况(分数:1.00)A.B.C.D. √E.解析:22.在预定的时间内新生儿接受下列何项保健护理是社区护士责任∙A.预防注射∙B.脐带护理∙C.臀红护理∙D.维持营养摄取∙E.以上都是(分数:1.00)A. √B.C.D.E.解析:23.下列不属于女性更年期的健康问题的是∙A.更年期绝经∙B.骨质疏松症∙C.更年期妊娠∙D.冠心病∙E.妇科肿瘤(分数:1.00)A. √B.C.D.E.解析:24.孕妇每日需要的钙、磷量分别为多少?∙A.800mg,1000mg∙B.1000mg,1200mg∙C.1200mg,1500mg∙D.1500mg,1800mg∙E.1800mg,2000mg(分数:1.00)A.B.C.D. √E.解析:25.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中年人年龄的划分∙A.35~45岁∙B.50~59岁∙C.45~59岁∙D.35~44岁∙E.40~59岁(分数:1.00)A.B.C. √D.E.解析:26.产后访视至少多少次∙A.1次∙B.2次∙C.3次∙D.4次∙E.6次(分数:1.00)A.B.C. √D.E.解析:二、B型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9.00)∙A.5~6次∙B.3~4次∙C.12h内∙D.48h内∙E.24h内,一般不超过72h(分数:1.00)(1).社区护士应在新生儿出院回家进行家庭访视的时间是(分数:0.50)A.B.D.E. √解析:(2).新生儿出生28天内,一般需访视(分数:0.50)A.B. √C.D.E.解析:∙A.生后第一年检查4次∙B.生后第一个月检查4次∙C.第二年,三年每年2次∙D.2岁以后每年检查1次∙E.都不是(分数:1.00)(1).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决定定期检查的频率为“421”,4是指(分数:0.50)A. √B.C.D.E.解析:(2).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决定定期检查的频率为“421”,2是指(分数:0.50)A.B.C. √D.E.解析:∙A.胸围∙B.背肌力∙C.肺活量∙D.握力∙E.立定跳远(分数:1.00)(1).属于青少年生长发育形态测量的是(分数:0.50)A. √B.C.E.解析:(2).属于青少年生长发育素质测量的是(分数:0.50)A.B.C.D.E. √解析:∙A.腹泻,孕妇禁用∙B.有明确过敏史者∙C.结核菌素实验阳性,中耳炎者∙D.有抽搐史者∙E.对酵母过敏者(分数:1.00)(1).上述哪项为接种卡介苗的禁忌(分数:0.50)A.B.C. √D.E.解析:(2).上述哪项为接种麻疹减毒疫苗的禁忌(分数:0.50)A.B. √C.D.E.解析:∙A.腹泻,孕妇禁用∙B.有明确过敏史者∙C.结核菌素实验阳性,中耳炎者∙D.有抽搐史者∙E.对酵母过敏者(分数:1.00)(1).上述哪项为接种百日咳菌苗的禁忌(分数:0.50)A.B.C.D. √解析:(2).上述哪项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禁忌(分数:0.50)A.B.C.D.E. √解析:∙A.黄色∙B.淡黄色∙C.绿色∙D.咖啡色∙E.无色(分数:1.00)(1).正常母乳喂养儿大便颜色为(分数:0.50)A. √B.C.D.E.解析:(2).饥饿时大便为(分数:0.50)A.B.C. √D.E.解析:∙A.4周一次∙B.5周一次∙C.2周一次∙D.1周一次∙E.8周一次(分数:1.00)(1).孕12~28周,间隔多久进行产前检查(分数:0.50)A. √B.C.D.E.(2).孕28~35周,间隔多久进行产前检查(分数:0.50)A.B.C. √D.E.解析:∙A.健康人群∙B.亚健康人群∙C.重点人群∙D.高危人群∙E.患病人群(分数:1.00)(1).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的人属于(分数:0.50)A.B.C.D. √E.解析:(2).孕妇属于(分数:0.50)A.B.C. √D.E.解析:∙A.仰卧位∙B.左侧卧位∙C.俯卧位∙D.右侧卧位∙E.以上均可(分数:1.00)(1).孕妇宜采用的良好睡眠姿势为(分数:0.50)A.B. √C.D.E.解析:(2).老年人宜采用的良好睡眠姿势为(分数:0.50)A.B.C.D. √E.解析:三、X型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16.00)27.青少年生理卫生保健内容包括(分数:1.00)A.疾病治疗B.体育锻炼√C.饮食营养√D.休息与睡眠√E.自制力培养解析:28.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分数:1.00)A.运动反应时间缩短B.学习记忆能力减退√C.人格改变√D.机体调节控制作用降低√E.智力减退解析:29.常用的自动免疫制剂不包括(分数:1.00)A.菌苗B.疫苗C.抗毒素√D.类毒素E.抗毒血清√解析:30.影响人口老化的因素有(分数:1.00)A.出生率下降√B.死亡率下降√C.平均寿命延长D.青年人口外迁减少√E.老年人口外迁增多解析:31.青少年常见疾病与健康问题有(分数:1.00)A.近视√B.手淫√C.弱视D.青少年网迷√E.青少年妊娠√解析:32.老年人易出现夜尿,尿急,尿频,主要原因为(分数:1.00)A.膀胱容量减少B.排尿收缩能力减弱√C.膀胱残余尿量增多√D.肾小管吸收能力减退√E.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解析:33.预防接种的特殊禁忌症包括(分数:1.00)A.发热B.自身免疫性疾病√C.恶性肿瘤√D.中枢神经系统疾病√E.血液病√解析:34.围绝经期妇女心理改变为(分数:1.00)A.焦虑心理反应√B.悲观心理√C.个性及行为改变√D.偏执状态√E.抑郁症√解析:35.反应社区老年人群健康水平的指标主要包括(分数:1.00)A.老年人口比√B.病史C.老年死亡率√D.婚姻状况√E.宗教信仰√解析:36.适宜的受孕时机(分数:1.00)A.良好的身体状况√B.避免有害物质√C.秋天时节D.春天时节√E.年龄>23岁解析:37.儿童预防接种后的异常反应有(分数:1.00)A.过敏性休克√B.发热C.头痛D.晕针√E.腹泻解析:38.儿童预防接种的一般禁忌证有(分数:1.00)A.活动性肺结核√B.心脏病√C.风湿病√D.高血压√E.肝肾疾病√解析:39.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点包括(分数:1.00)A.食物多样,谷类为主√B.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C.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D.经常吃鱼,禽,蛋,瘦肉,少食肥肉和荤油E.饮酒应限量√解析:40.老年人常见身心健康问题的临床特点是(分数:1.00)A.多病性及多脏器病变√B.症状和体征不典型√C.发病慢,进展快D.病程长,病情重√E.易发生电解质紊乱√解析:41.预防接种的特殊禁忌症包括(分数:1.00)A.发热B.自身免疫性疾病C.恶性肿瘤√D.中枢神经系统疾病√E.血液病√解析:42.按人的健康程度分类可分为(分数:1.00)A.健康人群√B.亚健康人群√C.重点人群√D.高危人群√E.患病人群√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