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豆腐工艺流程图
豆制品生产工艺流程图(多种)

每只容器可浸泡 大豆500kg 浆的浓度达12度
120℃
板式冰水降温 加葡萄糖酸,按每公 斤浆加入1—1.2克
8米长加温箱,
体积100立方米, 库温0—5℃
内酯豆腐生产流程表
浸浸泡泡时时间间和和水水温温关系 水温关1系0℃,水文1180小时
200﹟砂轮分离机
原料预处理 大豆浸泡 制浆
板式加热
二次过滤
降温至10℃
全自动内酯生产机 2000盒/小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凝固 装盒 二次加热90℃
水冷却池15立方米, 水降温达常温
61×42×13cm,塑料 周转箱装箱有400只
成型 冷却 保鲜库储藏
原料预处理泡时间和水温关系水文10大豆浸泡制浆板式加热二次过滤降温至10凝固装盒二次加热90成型冷却保鲜库储藏内酯豆腐生产流程表浸泡时间和水温关系水温1018小时每只容器可浸泡大豆500kg200砂轮分离机浆的浓度达12度120板式冰水降温加葡萄糖酸按每公斤浆加入112克全自动内酯生产机2000盒小时8米长加温箱水冷却池15立方米水降温达常温体积100立方米库温05614213cm塑料周转箱装箱有400
豆腐制作工艺流程图

豆腐制作工艺流程卤水是天然的东西,就是海水晒盐时,除去食盐结晶剩下的东西,主要含有氯化镁,氯化钠,绿化钾和其他一些无机盐的晶体,通常包含结晶水.而且在保存的过程中会吸潮,所以看起来是湿渌渌的.至于用量,卤水下锅引起蛋白质变性,迅速变为半固体,可以看出来的.干豆腐/豆腐皮是后期加压,使水分脱失作成的.点豆腐买葡萄糖内脂具体方法是:1 把煮好的豆浆冷却至35℃以下时点脂(方法如2)2 将β-葡萄糖酸内脂用少量冷开水溶解。
做老豆腐1公斤浆加30克内脂,嫩豆腐1公斤浆加24~30克内脂。
将溶解好的内脂加入冷却的豆浆中缓慢拌匀3 将点脂后的浆倒进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
以80~85℃保温20分钟,静置冷却即为成豆腐包括硬豆腐、软豆腐、细嫩豆腐和充填豆腐几大类。
其制法因种类不同存在若干差异。
但是豆乳加工工序与使用凝固剂 (通常使用硫酸钙)进行凝固工序基本上是相同的。
豆腐加工的一般工艺如下:大豆→水浸泡→磨碎→豆糊→加热→分离豆腐渣→豆乳→豆腐使用的凝固剂通常为硫酸钙。
可是以硫酸钙为凝固剂加工的豆腐,在风味、表面光泽、质地细腻与保水性方面比不上以盐卤为凝固剂加工的豆腐。
但是,以盐卤为凝固剂加工豆腐也存在一定缺点。
当豆乳浓度、温度、含水量及其他条件处理不当时,加工出来的豆腐容易变硬,制品的品质不均匀。
特别是氯化镁的溶解速度快,在水或豆乳中会马上溶解,迅速发生凝固反应,凝固速度快。
因此要求操作者具有熟练的使用技术,否则很难得到品质均匀的制品,制品的商品价值会降低。
另外,盐卤的使用方法对豆腐的细腻度、硬度及弹性有着微妙的影响。
总之,以盐卤为凝固剂制作豆腐,在技术方面存在一些难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比较简单的盐卤豆腐的制作方法。
下面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制法。
首先,在天然盐卤(氯化镁)中添加少量的水、食用油脂与乳化剂以及60℃以上的热水,搅拌均质,形成稳定的盐卤分散液。
使用的食用油脂为大豆油等植物油及动物油脂;使用的乳化剂为大豆磷脂和甘油酯等。
豆腐生产的流程

豆腐生产的流程原料豆类筛选→计量→浸泡→水洗→磨浆→→煮浆→浆渣分离→标准豆浆→点浆→蹲脑→破脑→上脑→压榨→成型→切分→包块→压榨→脱布→半成品→出白→闷煮→出锅→成品(1).筛选工艺生产原料为杂交黄豆,必须对原料进行清杂.(2).计量以20kg为1做(3).浸泡与水洗从大豆的结构来看,大豆的蛋白质绝大部分存在于豆瓣(即它的子叶)的长形细胞内,细胞四周由粗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的细胞壁相分割。
干燥的大豆,豆瓣比较坚硬,很难使蛋白质与粗纤维分开而把蛋白质提取出来。
泡料水温、时间、水质是最主要的条件,三者之间相互影响。
在一定的温度下,大豆豆瓣充分吸水,由于果胶水解酶对果胶质的分解,大豆豆瓣中的细胞相互分离,使豆瓣由原来比较坚硬而变成比较松软,温度不仅是水解酶进行分解的必要条件,而且温度能加速大豆组织对水分的吸收。
但温度过高容易使泡豆水变酸,对提取大豆蛋白质不利。
一般泡豆水的温度应在25℃以下,夏季需要多次换水降温度,灵活地掌握浸泡时间。
浸泡时间短,黄豆会浸泡不透,大豆的细胞没有全部破裂,蛋白质的溶解提取受到影响,增加磨浆工序的难度,部分蛋白质与豆渣一起被过滤除掉,影响出品率。
浸泡时间过长,水解酶对蛋白质分解过强,产生多肽等成分,失去了蛋白质的某些特性,到点浆工序时,大豆蛋白质不容易形成豆脑,而随黄浆水流掉。
同样影响蛋白质利用率和产品出品率。
一般黄豆水量为1:1.2,泡豆水要按1:2添加。
可以进行感官检验黄豆浸泡是否适当。
在正常情况下,泡好了的大豆表面比较光亮,没有皱皮。
用手抓一把感到有劲,豆皮不会轻易脱离豆瓣。
如果把豆瓣分开,豆瓣里面略有塌坑,用手指掐豆瓣容易掐断。
这样的黄豆是浸泡得比较合适,否则就是浸泡不合格的。
清洗的作用有三点:洗净黄豆,去除漂浮的豆皮和杂质;降低泡豆的酸度,除净带有酸性的泡豆水;从生产的第一工艺环节,提高产品的卫生和品质质量。
(4).磨浆工艺磨浆是用砂轮磨将大豆破碎,磨制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水,形成较稠的浆液。
豆腐生产工艺与流程图

豆腐生产工艺及流程1.原料处理。
取黄豆5公斤,去壳筛净,洗净后放进水缸内浸泡,冬天浸泡4~5小时,夏天2.5~3小时。
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头,做不成豆腐。
将生红石膏250克(每公斤黄豆用石膏20~30克)放进火中焙烧,这是一个关键工序,石膏的焙烧程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锤子轻轻敲碎石膏,看到其刚烧过心即可)。
石膏烧得太生,不好用;太熟了不仅做不成豆腐,豆浆还有臭鸡屎味。
2.磨豆滤浆。
黄豆浸好后,捞出,按每公斤黄豆6公斤水比例磨浆,用袋子(豆腐布缝制成)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捏紧袋口,用力将豆浆挤压出来。
豆浆榨完后,可能开袋口,再加水3公斤,拌匀,继续榨一次浆。
一般10公斤黄豆出渣15公斤、豆浆60公斤左右。
榨浆时,不要让豆腐渣混进豆浆内。
3.煮浆点浆。
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不必盖锅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
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浆沸后溢出。
豆浆煮到温度达90~110℃时即可。
温度不够或时间太长,都影响豆浆质量。
把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约0.5公斤)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4.制水豆腐。
豆腐花凝结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10~20分钟,即成水豆腐。
5.制豆腐干。
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
一般10公斤黄豆可制25公斤豆腐干。
内脂豆腐制作方法内脂豆腐以β一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其工艺简单,质地细腻洁白,保质期长。
现介绍制作方法如下:1.泡豆选用豆脐(或称豆眉)色浅、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饱满、表皮无皱而有光泽的大豆。
将大豆洗净,在春秋季水温10ºC—20ºC时,浸泡12小时—18小时;夏季水温30ºC左右;浸泡6小时—8小时(每24小时换水);冬季水温5ºC,浸泡约24小时。
××豆制品厂作业指导书

龙泉市×××厂作业指导书为加强本厂食品安全管理,确保生产产品质量安全。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及本厂质量管理制度相关规定,制定本厂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厂长:二○一二年八月十六日目录1.龙泉市×××厂豆制品加工工艺1.1水豆腐工艺流程图1.2豆腐干工艺流程图1.3油炸豆腐工艺流程图1.4大豆浸泡工艺规程1.5磨浆、离心、煮浆工艺规程1.6水豆腐加工工艺规程1.7豆腐干加工成型工艺规程1.8油豆腐加工工艺规程1.9油炸用油质量控制规程1.10管道设备容器清洗消毒规程1.11电子天平操作规程2.食品生产企业添加剂使用申报登记表3.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登记表4.食品生产销售记录表 5.不合格食品处置记录表6.原辅料进货验证记录表7.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和清洁记录表 8.卫生检查记录表 9.原辅料浸泡记录表1.1 水豆腐工艺流程图大豆1▲清洗浸泡:无杂质去杂磨豆浆渣分离 豆渣2▲煮浆(温度 100-105 度,时间 5豆-8渣分钟)二次滤浆3▲凝固(温度: 90-成95型度) 凝固剂:石膏 60 克冷却包装浆桶,参数为温度 100-105 度,时 间 5-8 分钟成品豆 腐 卤 水▲摊 油炸▲调包味▲装高温杀 菌关1.2键豆质腐量干控工制艺点流1程 图:关键设备为浸泡桶,参数为去杂质关键质量控制点 2:关键设备为烧浆桶,参数为温度 100-105 度,时间 大豆 5-8 分钟 1▲清洗浸泡:无杂质关键质量控制点 3:关键设备磨豆为点浆缸、温度计,参数温度( 90-95 ℃)浆渣分离2▲煮浆(温度 100-105 度,时间 5-8 分钟) 二次滤浆划坯凝固剂( 500-550 克)注:“▲”为关键控制点 1.3 油炸豆腐工艺流程图压榨脱布 出白、摊凉成品 关键质量控制点 1 :关键设备为浸 泡桶,参数为去杂质。
发酵工艺流程图

发酵工艺流程图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作用使某些有机物发生变化的过程,它在食品加工、酿造、制药等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是一个典型发酵工艺的流程图。
一、原料准备:将需要发酵的原料准备齐全,例如生姜、大豆、糖、面粉等。
原料准备的质量和数量对发酵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清洗处理:将原料进行清洗处理,去除表面的杂质和细菌,以保证发酵过程的卫生。
三、研磨处理:将经过清洗的原料进行研磨处理,使其形成细小的颗粒或浆状物。
这样可以增加原料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和作用。
四、液态培养基制备:将需要发酵的原料与适量的水混合制成液态培养基,用于培养微生物。
五、发酵菌种接种:将所需的微生物菌种加入液态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培养菌种的选择和培养条件的调控非常重要,可以根据不同的发酵需求选择不同的微生物。
六、发酵过程控制:在发酵过程中,要通过调控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参数来控制酵母菌或细菌的生长和代谢。
这样可以获得所需的发酵产物。
七、发酵产品收获:待发酵过程结束后,收获发酵产物。
根据不同的发酵需求,可以得到不同的发酵产品,例如发酵大豆可以得到豆腐,发酵面粉可以得到发酵面包等。
八、产品处理:将收获的发酵产物进行加工处理,例如豆腐可以切块、压水等,以提高产品质量。
九、包装和贮存:将加工处理后的产品进行包装,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然后将产品进行贮存,待销售或使用。
通过上述流程,我们可以看出,发酵工艺是一个复杂但却十分重要的过程,需要在各个环节中进行精细调控和掌握。
只有当每一个步骤都得到良好的实施,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发酵产品。
发酵工艺的流程图的绘制和实践运用对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豆腐生产工艺流程

豆腐生产工艺流程豆腐生产工艺介绍一、工艺流程原料清洗浸泡磨浆煮浆过滤点浆蹲脑摊布浇制整理压榨成品二、以上工序管制点具体如下:1、原料:;杂质:符合管制要求颗粒:颗粒饱满,无霉变,病斑储存条件:通风、避光、低温、防潮2、清洗:;时间:10分钟用水量:800斤/桶清洗状态:清洗干净,无可见杂质3、浸泡:;时间:5小时30分水温:10-25度值:4、磨浆:;浆液浓度:375kg浆液/50kg豆子浆液细度120目磨浆时间:25分钟/桶5、煮浆:;煮浆时间:40分钟煮浆温度:90-95度消泡剂添加量:120g/锅浆液量:375kg/锅6、过滤:;筛网目数:100目筛网状态:筛网完好,无破损,干净卫生,每4小时清洗一次7、点浆;浆液温度:70-75度浆液PH值:添加剂添加量:石膏;抗氧化剂;卤水/桶;静置时间:35分钟8、蹲脑:;蹲脑时间:35分钟9、摊布:;框子与布之清洁度:干净卫生、无酸味杂质摊布状态:棱角有型、摊布齐全无漏角10、浇制:;浇制量:各框均匀、一致浇制状态:质地均匀11、整理:;整理状态:表面平整,包扎良好12、压榨:;压榨时间:30分钟压榨状态:脱水适中、形状固定坚挺且有弹性13、成品:感官状态:成品呈白色或淡黄色;无豆渣、石膏角、不粗不红、不酸;形态完好三、石膏水配制要求:四、锅炉房蒸汽压力:,水压四平市豆腐加工厂卫生状况与对策发表时间:2016-5-4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6年18期供稿作者:郑佰军1杜娟1蔡旭辉1蔡旭明2陈虹2 [导读]改革开放以来,四平市豆腐加工作坊数量猛增,2001年—xx年由15家增至46家。
郑佰军1杜娟1蔡旭辉1蔡旭明2陈虹2(1四平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吉林四平136000;2四平市疾病控制中心吉林四平136000)豆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其物美价廉,营养丰富,深受老百姓喜爱,然而豆腐加工厂所的卫生状况让人担忧,产品质量不尽人意。
改革开放以来,四平市豆腐加工作坊数量猛增,2001年—xx年由15家增至46家。
(完整版)豆制品作业指导书

豆腐工艺流程图豆腐干工艺流程图油炸豆腐工艺流程图内酯豆腐工艺流程图大豆浸泡工艺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大豆浸泡工序的工艺流程、检验要求、操作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本厂豆制品的大豆浸泡工艺。
2 工艺流程大豆进水捞除漂浮物浸泡3 工艺要求3.1 大豆的加入量不超过浸泡桶容量的1/3。
浸泡加水为大豆的2.0-2.5倍。
3.2 大豆浸泡程度应季节而异,夏季可浸泡至九成,冬季则需浸泡到十成。
浸泡好的大豆表面光亮,无皱皮,豆皮不轻易脱落,手感有劲。
判断方法是将大豆扭成两瓣,以豆瓣内表面基本呈平面,略有塌坑,手指掐之易断,断面已浸透无硬心为宜。
3.3 大豆浸泡时间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浸泡时间越短,浸泡采用自然水温时,可参照表1的关系。
4 操作方法4.1 将大豆加入浸泡桶中,加入水至淹没大豆,用捞筛翻动大豆,使豆壳、豆杆等杂物浮出水面并用捞筛捞掉。
4.2 清除漂浮杂物后,继续加水至规定量即可。
4.3 浸泡加水时间的确定应根据浸泡所需时间和磨豆时间来决定。
磨浆、离心、煮浆工艺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豆制品制浆工艺的工艺流程、检验要求、操作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本厂豆制品及豆饮料生产用的大豆浸泡工艺。
2 工艺流程浸胀大豆去杂磨豆浆渣分离煮浆二次滤浆3 工艺和操作要求3.1 放豆去杂3.1.1 放掉浸豆水,然后打开浸泡桶上的自来水使大豆流入流淌槽和去杂槽。
3.1.2大豆通过平筛,使大豆和水分离,进入磨子漏斗。
3.1.3 在放豆过程中应及时清除去杂槽内的杂质,以防杂质混入磨子内。
3.2 磨豆3.2.1 开磨之前和磨豆结束后应把磨子和管道清洗干净。
3.2.2 磨豆时应控制随料进入的水量,使大豆的进入量衡定,并使磨糊不发热。
3.2.3 磨豆时应控制磨糊的粗细,无肉眼可见豆片,手捏不粗糙。
3.2.4 磨豆时应根据需要控制豆浆的浓度,方法是通过调节冲磨糊的三浆水的大小来控制。
具体浓度见表1。
3.3.1 在离心之前和离心结束后,应将离心机、管道和贮浆桶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