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BTA12 600B的好坏测量怎么测

合集下载

万用表检查判断可控硅的好坏及极性方法

万用表检查判断可控硅的好坏及极性方法

万用表检查判断可控硅的好坏及极性方法可控硅极性和好坏可以用指针万用表或数字万用表进行推断,下面电工学习网我分别介绍这两种万用表在可控硅极性和好坏测量过程中的使用方法。

1、使用指针万用表检查可控硅极性和好坏方法依据PN结原理,可控硅三个极之间的电阻值,可用欧姆挡“R×10”或“R×100”挡测量来判别好坏。

可控硅的掌握极G与阴极K之间是一个PN结,在正常状况下,它的正向电阻在几十欧到几百欧之间,一般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要大。

有时测得掌握极反向电阻较小,不肯定说明掌握极特性差,主要应看其是否符合PN结的特点。

2、使用数字万用表检查可控硅极性和好坏方法推断可控硅的电极数字万用表拨至二极管挡,红表笔接某一电极,黑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电极。

假如其中有一次显示电压为零点几伏,则此时红表笔接的是掌握极G,黑表笔接的是阴极K,余下的则是阳极A。

假如两次都显示溢出,说明红表笔接的不是掌握极,需更换电极重测。

测试可控硅的触发力量数字万用表拨至PNP挡,此时hFE插口上的两个E孔带正电,C孔带负电,电压为2.8V。

可控硅的三个电极各用一根导线引出,阳极A、阴极K引线分别插人E孔和C孔,掌握极G悬空。

此时可控硅关断,阳极电流为零,将显示000。

把掌握极G插人另一个E孔。

显示值将从000开头快速增加,直到显示溢出符号后,马上又变成000,然后再次从000变到溢出,这样周而复始。

采纳此法可确定可控硅的触发是否牢靠。

但这样的测试由于电流较大,应尽量缩短测试时间。

必要时也可在可控硅的阳极上串一只几百欧的爱护电阻。

假如使用NPN挡,可控硅阳极A应接C孔,阴极K接E孔,以保证所加的是正向电压。

检查触发力量时,掌握极不要插人B孔,因B 孔的电压较低,可控硅无法导通。

怎样用万用表测量可控硅的好坏

怎样用万用表测量可控硅的好坏

怎样用万用表测量可控硅的好坏可控硅分单向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两种,都是三个电极。

单向可控硅有阴极(K)、阳极(A)、控制极(G)。

双向可控硅等效于两只单项可控硅反向并联而成。

即其中一只单向硅阳极与另一只阴极相边连,其引出端称T2极,其中一只单向硅阴极与另一只阳极相连,其引出端称T2极,剩下则为控制极(G)。

1、单、双向可控硅的判别:先任测两个极,若正、反测指针均不动(R×1挡),可能是A、K或G、A极(对单向可控硅)也可能是T2、T1或T2、G极(对双向可控硅)。

若其中有一次测量指示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单向可控硅。

且红笔所接为K极,黑笔接的为G极,剩下即为A极。

若正、反向测批示均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双向可控硅。

再将旋钮拨至R×1或R×10挡复测,其中必有一次阻值稍大,则稍大的一次红笔接的为G极,黑笔所接为T1极,余下是T2极。

2、性能的差别:将旋钮拨至R×1挡,对于1~6A单向可控硅,红笔接K极,黑笔同时接通G、A极,在保持黑笔不脱离A极状态下断开G极,指针应指示几十欧至一百欧,此时可控硅已被触发,且触发电压低(或触发电流小)。

然后瞬时断开A极再接通,指针应退回∞位置,则表明可控硅良好。

对于1~6A双向可控硅,红笔接T1极,黑笔同时接G、T2极,在保证黑笔不脱离T2极的前提下断开G极,指针应指示为几十至一百多欧(视可控硅电流大小、厂家不同而异)。

然后将两笔对调,重复上述步骤测一次,指针指示还要比上一次稍大十几至几十欧,则表明可控硅良好,且触发电压(或电流)小。

若保持接通A极或T2极时断开G极,指针立即退回∞位置,则说明可控硅触发电流太大或损坏。

对于单向可控硅,闭合开关K,灯应发亮,断开K灯仍不息灭,否则说明可控硅损坏。

对于双向可控硅,闭合开关K,灯应发亮,断开K,灯应不息灭。

然后将电池反接,重复上述步骤,均应是同一结果,才说明是好的。

否则说明该器件已损坏。

怎样用万用表测量可控硅的好坏2

怎样用万用表测量可控硅的好坏2

怎样用万用表测量可控硅的好坏可控硅检测方法与经验可控硅(SCR)国际通用名称为Thyyistoy,中文简称晶闸管。

它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具有耐压高、容量大、体积小等优点,它是大功率开关型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在电力、电子线路中。

1. 可控硅的特性可控硅分单向可控硅、双向可控硅。

单向可控硅有阳极A、阴极K、控制极G三个引出脚。

双向可控硅有第一阳极A1(T1),第二阳极A2(T2)、控制极G三个引出脚。

只有当单向可控硅阳极A与阴极K之间加有正向电压,同时控制极G与阴极间加上所需的正向触发电压时,方可被触发导通。

此时A、K间呈低阻导通状态,阳极A与阴极K间压降约1V。

单向可控硅导通后,控制器G即使失去触发电压,只要阳极A和阴极K之间仍保持正向电压,单向可控硅继续处于低阻导通状态。

只有把阳极A电压拆除或阳极A、阴极K间电压极性发生改变(交流过零)时,单向可控硅才由低阻导通状态转换为高阻截止状态。

单向可控硅一旦截止,即使阳极A和阴极K间又重新加上正向电压,仍需在控制极G和阴极K 间有重新加上正向触发电压方可导通。

单向可控硅的导通与截止状态相当于开关的闭合与断开状态,用它可制成无触点开关。

双向可控硅第一阳极A1与第二阳极A2间,无论所加电压极性是正向还是反向,只要控制极G和第一阳极A1间加有正负极性不同的触发电压,就可触发导通呈低阻状态。

此时A1、A2间压降也约为1V。

双向可控硅一旦导通,即使失去触发电压,也能继续保持导通状态。

只有当第一阳极A1、第二阳极A2电流减小,小于维持电流或A1、A2间当电压极性改变且没有触发电压时,双向可控硅才截断,此时只有重新加触发电压方可导通。

2. 单向可控硅的检测万用表选电阻R*1Ω挡,用红、黑两表笔分别测任意两引脚间正反向电阻直至找出读数为数十欧姆的一对引脚,此时黑表笔的引脚为控制极G,红表笔的引脚为阴极K,另一空脚为阳极A。

此时将黑表笔接已判断了的阳极A,红表笔仍接阴极K。

可控硅的测量方法

可控硅的测量方法

可控硅的测量方法
可控硅(也称为晶闸管)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控制和调节领域。

为了确保可控硅的正常工作,需要准确测量其关键参数。

下面将介绍几种可控硅的测量方法。

1. 电流测量:可控硅的最重要参数之一是最大额定电流。

为了测量可控硅的电流,可以使用电流表或电流传感器。

通过将电流表或电流传感器与可控硅并联,可以直接测量通过可控硅的电流。

2. 电压测量:另一个重要参数是最大额定电压。

为了测量可控硅的电压,可以使用电压表或电压传感器。

通过将电压表或电压传感器与可控硅串联,可以直接测量可控硅的电压。

3. 触发电流测量:可控硅的触发电流是指使其从关断状态转换为导通状态所需的最小电流。

为了测量可控硅的触发电流,可以使用特定的触发电流测量电路。

该电路通过向可控硅施加一个小电流,并测量通过可控硅的电流来确定触发电流的大小。

4. 触发电压测量:可控硅的触发电压是指使其从关断状态转换为导通状态所需的最小电压。

为了测量可控硅的触发电压,可以使用触发电压测量电路。

该电路通过向可控硅施加一个小电流,并测量通过可控硅的电压来确定触发电压的大小。

5. 温度测量:可控硅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发热量,因此温度测量是必要的。

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来测量可控硅的温度。

将温度传感器与可控硅连接,并通过读取传感器输出来确定可控硅的温度。

上述方法是常用的可控硅测量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可控硅的性能和健康状态。

通过准确测量可控硅的参数,可以确保其在电力电子应用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单向晶闸管(可控硅)管脚极性及好坏检测方法

单向晶闸管(可控硅)管脚极性及好坏检测方法

单向晶闸管(可控硅)管脚极性及好坏检测方法单向晶闸管(可控硅)管脚极性及好坏检测方法单向晶闸管的检测(1)判别各电极:根据普通晶闸管的结构可知,其门极G与阴极K极之间为一个PN结,具有单向导电特性,而阳极A与门极之间有两个反极性串联的PN结。

因此,通过用万用表的R×100或R×1 k Q档测量普通晶闸管各引脚之间的电阻值,即能确定三个电极。

具体方法是:将万用表黑表笔任接晶闸管某一极,红表笔依次去触碰另外两个电极。

若测量结果有一次阻值为几千欧姆(kΩ),而另一次阻值为几百欧姆(Ω),则可判定黑表笔接的是门极G。

在阻值为几百欧姆的测量中,红表笔接的是阴极K,而在阻值为几千欧姆的那次测量中,红表笔接的是阳极A,若两次测出的阻值均很大,则说明黑表笔接的不是门极G,应用同样方法改测其他电极,直到找出三个电极为止。

也可以测任两脚之间的正、反向电阻,若正、反向电阻均接近无穷大,则两极即为阳极A和阴极K,而另一脚即为门极G。

普通晶闸管也可以根据其封装形式来判断出各电极。

例如:螺栓形普通晶闸管的螺栓一端为阳极A,较细的引线端为门极G,较粗的引线端为阴极K。

平板形普通晶闸管的引出线端为门极G,平面端为阳极A,另一端为阴极K。

金属壳封装(T0—3)的普通晶闸管,其外壳为阳极A。

塑封(T0—220)的普通晶闸管的中间引脚为阳极A,且多与自带散热片相连。

图1为几种普通晶闸管的引脚排列。

(2)判断其好坏:用万用表R×1 kΩ档测量普通晶闸管阳极A与阴极K之间的正、反向电阻,正常时均应为无穷大(∞);若测得A、K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为零或阻值均较小,则说明晶闸管内部击穿短路或漏电。

测量门极G与阴极K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时应有类似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实际测量结果要较普通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小一些),即正向电阻值较小(小于2 kΩ),反向电阻值较大(大于80 kΩ)。

若两次测量的电阻值均很大或均很小,则说明该晶闸管G、K 极之间开路或短路。

万用表如何判断可控硅好与坏

万用表如何判断可控硅好与坏

一、怎样判断可控硅的好坏普通二极管的检测(包括检波二极管、整流二极管、阻尼二极管、开关二极管、续流二极管)是由一个PN结构成的半导体器件,具有单向导电特性。

通过用万用表检测其正、反向电阻值,可以判别出二极管的电极,还可估测出二极管是否损坏。

1.极性的判别将万用表置于R×100档或R×1k档,两表笔分别接二极管的两个电极,测出一个结果后,对调两表笔,再测出一个结果。

两次测量的结果中,有一次测量出的阻值较大(为反向电阻),一次测量出的阻值较小(为正向电阻)。

在阻值较小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

2.单负导电性能的检测及好坏的判断通常,锗材料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值为1kΩ左右,反向电阻值为300左右。

硅材料二极管的电阻值为5 kΩ左右,反向电阻值为∞(无穷大)。

正向电阻越小越好,反向电阻越大越好。

正、反向电阻值相差越悬殊,说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越好。

若测得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均接近0或阻值较小,则说明该二极管内部已击穿短路或漏电损坏。

若测得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均为无穷大,则说明该二极管已开路损坏。

3.反向击穿电压的检测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耐压值)可以用晶体管直流参数测试表测量。

其方法是:测量二极管时,应将测试表的“NPN/PNP”选择键设置为NPN状态,再将被测二极管的正极接测试表的“C”插孔内,负极插入测试表的“e”插孔,然后按下“V”键,测试表即可指示出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值。

也可用兆欧表和万用表来测量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测量时被测二极管的负极与兆欧表的正极相接,将二极管的正极与兆欧表的负极相连,同时用万用表(置于合适的直流电压档)监测二极管两端的电压。

如图4-71所示,摇动兆欧表手柄(应由慢逐渐加快),待二极管两端电压稳定而不再上升时,此电压值即是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

4.中、小功率三极管的检测A 已知型号和管脚排列的三极管,可按下述方法来判断其性能好坏(a) 测量极间电阻。

可控硅好坏如何测量

可控硅好坏如何测量

可控硅好坏如何测量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一、可控硅的特性可控硅分单向可控硅、双向可控硅。

单向可控硅有阳极A、阴极K、控制极G三个引出脚。

双向可控硅有第一阳极A1(T1),第二阳极A2(T2)、控制极G三个引出脚。

只有当单向可控硅阳极A与阴极K之间加有正向电压,同时控制极G与阴极间加上所需的正向触发电压时,方可被触发导通。

此时A、K间呈低阻导通状态,阳极 A与阴极K间压降约1V。

单向可控硅导通后,控制器G即使失去触发电压,只要阳极A和阴极K之间仍保持正向电压,单向可控硅继续处于低阻导通状态。

只有把阳极A电压拆除或阳极A、阴极K间电压极性发生改变(交流过零)时,单向可控硅才由低阻导通状态转换为高阻截止状态。

单向可控硅一旦截止,即使阳极A和阴极K间又重新加上正向电压,仍需在控制极G 和阴极K间有重新加上正向触发电压方可导通。

单向可控硅的导通与截止状态相当于开关的闭合与断开状态,用它可制成无触点开关。

双向可控硅第一阳极A1与第二阳极A2间,无论所加电压极性是正向还是反向,只要控制极G和第一阳极 A1间加有正负极性不同的触发电压,就可触发导通呈低阻状态。

此时A1、A2间压降也约为1V。

双向可控硅一旦导通,即使失去触发电压,也能继续保持导通状态。

只有当第一阳极A1、第二阳极A2电流减小,小于维持电流或A1、A2间当电压极性改变且没有触发电压时,双向可控硅才截断,此时只有重新加触发电压方可导通。

二、可控硅的管脚判别晶闸管管脚的判别可用下述方法:先用万用表R*1K挡测量三脚之间的阻值,阻值小的两脚分别为控制极和阴极,所剩的一脚为阳极。

再将万用表置于R*10K挡,用手指捏住阳极和另一脚,且不让两脚接触,黑表笔接阳极,红表笔接剩下的一脚,如表针向右摆动,说明红表笔所接为阴极,不摆动则为控制极。

三、单向可控硅的检测万用表选电阻R*1Ω挡,用红、黑两表笔分别测任意两引脚间正反向电阻直至找出读数为数十欧姆的一对引脚,此时黑表笔的引脚为控制极G,红表笔的引脚为阴极K,另一空脚为阳极A。

如何判断可控硅的好坏

如何判断可控硅的好坏

如何判断可控硅的好坏鉴别可控硅三个极的方法很简单,根据P-N结的原理,只要用万用表测量一下三个极之间的电阻值就可以。

阳极与阴极之间的正向和反向电阻在几百千欧以上,阳极和控制极之间的正向和反向电阻在几百千欧以上(它们之间有两个P-N结,而且方向相反,因此阳极和控制极正反向都不通)。

控制极与阴极之间是一个P-N结,因此它的正向电阻大约在几欧-几百欧的范围,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要大。

可是控制极二极管特性是不太理想的,反向不是完全呈阻断状态的,可以有比较大的电流通过,因此,有时测得控制极反向电阻比较小,并不能说明控制极特性不好。

另外,在测量控制极正反向电阻时,万用表应放在R*10或R*1挡,防止电压过高控制极反向击穿。

若测得元件阴阳极正反向已短路,或阳极与控制极短路,或控制极与阴极反向短路,或控制极与阴极断路,说明元件已损坏。

可控硅分单向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两种,都是三个电极。

单向可控硅有阴极(K)、阳极(A)、控制极(G)。

双向可控硅等效于两只单项可控硅反向并联而成。

即其中一只单向硅阳极与另一只阴极相边连,其引出端称T2极,其中一只单向硅阴极与另一只阳极相连,其引出端称T2极,剩下则为控制极(G)。

1、单、双向可控硅的判别:先任测两个极,若正、反测指针均不动(R×1挡),可能是A、K或G、A极(对单向可控硅)也可能是T2、T1或T2、G极(对双向可控硅)。

若其中有一次测量指示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单向可控硅。

且红笔所接为K极,黑笔接的为G极,剩下即为A极。

若正、反向测批示均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双向可控硅。

再将旋钮拨至R×1或R×10挡复测,其中必有一次阻值稍大,则稍大的一次红笔接的为G极,黑笔所接为T1极,余下是T2极。

2、性能的差别:将旋钮拨至R×1挡,对于1~6A单向可控硅,红笔接K极,黑笔同时接通G、A极,在保持黑笔不脱离A极状态下断开G极,指针应指示几十欧至一百欧,此时可控硅已被触发,且触发电压低(或触发电流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控硅BTA12600B的好坏测量怎么测 ??
可控硅检测法
用万用表即可判断双向可控硅的
好坏,但具体参数测不出来。


万用表测量的方法如下。

T2极的确定:用万用表R*1档
或R*100档,分别测量各管脚
的反向电阻,其中若测得两管脚
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小(约100欧
姆左右),即为T1和G极,而
剩下的一脚为T2极。

T1和G极的区分:将这两极其中任意一极假设为T1极而另一极假设为G极,万用表设置为R*1档,用两表笔(不分正负极)分别接触已确定的T2极和假设的T1极,并将接触T1的表笔同时接触假设的G极,在保证不断开假设的T1极的情况下,断开假设的G 极,万用表仍显示导通状态。

将表笔对换,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测量,如果万用表仍然显示同样的结果,那么所假设的T1极和G极是正确的。

如果在保证不断开假设的T1极的情况下,断开假设的G极,万用表显示断开状态,说明假设的T1和G极相反了,从新假设再进行测量,结果一定正确。

如果测量不出上述结果,说明该双向可控硅是坏的。

这种方法虽然不能测出具体参数,但判断是否可用还是可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