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万用表测量可控硅

合集下载

万用表检查判断可控硅的好坏及极性方法

万用表检查判断可控硅的好坏及极性方法

万用表检查判断可控硅的好坏及极性方法可控硅极性和好坏可以用指针万用表或数字万用表进行推断,下面电工学习网我分别介绍这两种万用表在可控硅极性和好坏测量过程中的使用方法。

1、使用指针万用表检查可控硅极性和好坏方法依据PN结原理,可控硅三个极之间的电阻值,可用欧姆挡“R×10”或“R×100”挡测量来判别好坏。

可控硅的掌握极G与阴极K之间是一个PN结,在正常状况下,它的正向电阻在几十欧到几百欧之间,一般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要大。

有时测得掌握极反向电阻较小,不肯定说明掌握极特性差,主要应看其是否符合PN结的特点。

2、使用数字万用表检查可控硅极性和好坏方法推断可控硅的电极数字万用表拨至二极管挡,红表笔接某一电极,黑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电极。

假如其中有一次显示电压为零点几伏,则此时红表笔接的是掌握极G,黑表笔接的是阴极K,余下的则是阳极A。

假如两次都显示溢出,说明红表笔接的不是掌握极,需更换电极重测。

测试可控硅的触发力量数字万用表拨至PNP挡,此时hFE插口上的两个E孔带正电,C孔带负电,电压为2.8V。

可控硅的三个电极各用一根导线引出,阳极A、阴极K引线分别插人E孔和C孔,掌握极G悬空。

此时可控硅关断,阳极电流为零,将显示000。

把掌握极G插人另一个E孔。

显示值将从000开头快速增加,直到显示溢出符号后,马上又变成000,然后再次从000变到溢出,这样周而复始。

采纳此法可确定可控硅的触发是否牢靠。

但这样的测试由于电流较大,应尽量缩短测试时间。

必要时也可在可控硅的阳极上串一只几百欧的爱护电阻。

假如使用NPN挡,可控硅阳极A应接C孔,阴极K接E孔,以保证所加的是正向电压。

检查触发力量时,掌握极不要插人B孔,因B 孔的电压较低,可控硅无法导通。

用万用表测试可控硅

用万用表测试可控硅

用万用表测试可控硅小功率可控硅,由于所需的触发电流较小,故可以只用万用表来测试。

一、单向可控硅的测试1.极性的判别用万用表的R×100欧姆档,分别测量各管脚间的正反向电阻。

如果测得其中两管脚的电阻较大(约为80KΩ),而对换表笔再测这两个管脚的电阻值又较小(约为2KΩ),这时,黑表笔所接的一极为控制极G,红表笔所接的一极为阴极K,余者为阳极A。

2.质量的判别用万用表的R×10欧姆档,黑表笔接A极,红表笔接K极。

用黑表笔在保持和A极相接的情况下和G极接触,这样就给G极加上一触发电压。

这时由万用表可以看到,可控硅的阻值明显变小,说明可控硅可能由于触发而处于通态。

仍保持黑表笔和A极相接,断开和G极的接触,如果可控硅仍处于通态,则说明可控硅是好的,否则,一般是可控硅损坏。

二、可控硅的测试由于双向可控硅相当于两个单向可控硅的反极性并联而成,又G极靠近T1极,由于工艺方面的原因,G极和T1极间的正向电阻都很小,一般为100Ω左右。

另外,双向可控硅具有四种触发状态,只要满足任何一种触发状态,双向可控硅便可触发导通。

极性的判别:用万用表的R×1K或R×100欧姆档,分别测量各管脚间的正反向电阻,如果测得其中两管脚的电阻很小(约为100Ω左右),即为T1极和G极,余者为T2极。

T1极和G极的区分:任选其中一极为T1,将万用表调至R×1欧姆档,不用分表笔的正负,分别将两表笔接至T2极和T1极(假设)。

用和T2相接的表笔在保持和T2相接的情况下,和G(假设)相接。

这时会看到可控硅阻值明显变小,说明双向可控硅可能因触发而导通,再大保持该表笔和T2相接的情况下和G极(假设)断开,如果双向可控硅仍处于通态,则对换两表笔,重复上述步骤,如果仍能使可控硅处于通态,则假设是正确的。

否则假设是错误的。

这样就应该对换假设的两极再重复上述的步骤。

干货 三种常见的可控硅检测方法

干货 三种常见的可控硅检测方法

干货三种常见的可控硅检测方法
大多数开发者都知道可控硅这种器件,但很少有人知道可控硅其实也叫晶闸管,这种叫法主要在国际上通用,可控硅能够在高电压和大电流的条件下进行工作,拥有耐高压、容量大的特点。

本文将对可控硅的检测方法进行简单的讲解,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一看吧。

 单向可控硅的检测
 万用表选电阻R*1Ω挡,用红、黑两表笔分别测任意两引脚间正反向电阻直至找出读数为数十欧姆的一对引脚,此时黑表笔的引脚为控制极G,红表笔的引脚为阴极K,另一空脚为阳极A。

此时将黑表笔接已判断了的阳极A,红表笔仍接阴极K。

此时万用表指针应不动。

用短线瞬间短接阳极A和控制极G,此时万用表电阻挡指针应向右偏转,阻值读数为10欧姆左右。

如阳极A接黑表笔,阴极K接红表笔时,万用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该单向可控硅已击穿损坏。

 双向可控硅的检测
 用万用表电阻R*1Ω挡,用红、黑两表笔分别测任意两引脚间正反向电阻,结果其中两组读数为无穷大。

若一组为数十欧姆时,该组红、黑表所接的两引脚为第一阳极A1和控制极G,另一空脚即为第二阳极A2。

确定
A1、G极后,再仔细测量A1、G极间正、反向电阻,读数相对较小的那次测量的黑表笔所接的引脚为第一阳极A1,红表笔所接引脚为控制极G。

将黑表笔接已确定的第二阳极A2,红表笔接第一阳极A1,此时万用表指针不应发生偏转,阻值为无穷大。

再用短接线将A2、G极瞬间短接,给G极加上正向触发电压,A2、A1间阻值约10欧姆左右。

随后断开A2、G间短接线,万用表读数应保持10欧姆左右。

互换红、黑表笔接线,红表笔接第二阳。

可控硅好坏如何测量?

可控硅好坏如何测量?

一、可控硅的特性可控硅分单向可控硅、双向可控硅。

单向可控硅有阳极A、阴极K、控制极G三个引出脚。

双向可控硅有第一阳极A1(T1),第二阳极A2(T2)、控制极G三个引出脚。

只有当单向可控硅阳极A与阴极K之间加有正向电压,同时控制极G与阴极间加上所需的正向触发电压时,方可被触发导通。

此时A、K间呈低阻导通状态,阳极 A与阴极K间压降约1V。

单向可控硅导通后,控制器G即使失去触发电压,只要阳极A和阴极K之间仍保持正向电压,单向可控硅继续处于低阻导通状态。

只有把阳极A电压拆除或阳极A、阴极K 间电压极性发生改变(交流过零)时,单向可控硅才由低阻导通状态转换为高阻截止状态。

单向可控硅一旦截止,即使阳极A和阴极K间又重新加上正向电压,仍需在控制极G和阴极K间有重新加上正向触发电压方可导通。

单向可控硅的导通与截止状态相当于开关的闭合与断开状态,用它可制成无触点开关。

双向可控硅第一阳极A1与第二阳极A2间,无论所加电压极性是正向还是反向,只要控制极G和第一阳极 A1间加有正负极性不同的触发电压,就可触发导通呈低阻状态。

此时A1、A2间压降也约为1V。

双向可控硅一旦导通,即使失去触发电压,也能继续保持导通状态。

只有当第一阳极A1、第二阳极A2电流减小,小于维持电流或A1、A2间当电压极性改变且没有触发电压时,双向可控硅才截断,此时只有重新加触发电压方可导通。

二、可控硅的管脚判别晶闸管管脚的判别可用下述方法:先用万用表R*1K挡测量三脚之间的阻值,阻值小的两脚分别为控制极和阴极,所剩的一脚为阳极。

再将万用表置于R*10K挡,用手指捏住阳极和另一脚,且不让两脚接触,黑表笔接阳极,红表笔接剩下的一脚,如表针向右摆动,说明红表笔所接为阴极,不摆动则为控制极。

三、单向可控硅的检测万用表选电阻R*1Ω挡,用红、黑两表笔分别测任意两引脚间正反向电阻直至找出读数为数十欧姆的一对引脚,此时黑表笔的引脚为控制极G,红表笔的引脚为阴极K,另一空脚为阳极A。

用数字万用表测可控硅的好坏word版本

用数字万用表测可控硅的好坏word版本

用数字万用表测可控硅的好坏用数字万用表测可控硅的好坏一、单向可控硅的引脚区分对可控硅的引脚区分,有的可从外形封装加以判别,如外壳就为阳极,阴极引线比控制极引线长。

从外形无法判断的可控硅,可用万用表R×100或R×1K 挡,测量可控硅任意两管脚间的正反向电阻,当万用表指示低阻值(几百欧至几千欧的范围)时,黑表笔所接的是控制极G,红表笔所接的是阴极C,余下的一只管脚为阳极A。

二、单向可控硅的性能检测可控硅质量好坏的判别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

第一是三个PN结应完好;第二是当阴极与阳极间电压反向连接时能够阻断,不导通;第三是当控制极开路时,阳极与阴极间的电压正向连接时也不导通;第四是给控制极加上正向电流,给阴极与阳极加正向电压时,可控硅应当导通,把控制极电流去掉,仍处于导通状态。

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测量可控硅的极间电阻,就可对前三个方面的好坏进行判断。

具体方法是:用R×1k或R×10k挡测阴极与阳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控制极不接电压),此两个阻值均应很大。

电阻值越大,表明正反向漏电电流愈小。

如果测得的阻值很低,或近于无穷大,说明可控硅已经击穿短路或已经开路,此可控硅不能使用了。

用R×1k或R×10k挡测阳极与控制极之间的电阻,正反向测量阻值均应几百千欧以上,若电阻值很小表明可控硅击穿短路。

用R×1k或R×100挡,测控制极和阴极之间的PN结的正反向电阻在几千欧左右,如出现正向阻值接近于零值或为无穷大,表明控制极与阴极之间的PN 结已经损坏。

反向阻值应很大,但不能为无穷大。

正常情况是反向阻值明显大于正向阻值。

万用表选电阻R×1挡,将黑表笔接阳极,红表笔仍接阴极,此时万用表指针应不动。

红表笔接阴极不动,黑表笔在不脱开阳极的同时用表笔尖去瞬间短接控制极,此时万用表电阻挡指针应向右偏转,阻值读数为10欧姆左右。

如阳极接黑表笔,阴极接红表笔时,万用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该单向可控硅已击穿损坏。

可控硅万用表测量方法

可控硅万用表测量方法

可控硅万用表测量方法
一。

可控硅这玩意儿,在电路里可重要啦!要想搞清楚它好不好使,万用表就派上大用场了。

1.1 先来说说测量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

这一步就像给可控硅来个“全身检查”。

把万用表调到电阻档,红表笔接阳极,黑表笔接阴极。

正常情况下,正向电阻应该比较小,反向电阻那得是大大的。

要是正反电阻都很小或者都很大,那这可控硅多半是有问题咯。

1.2 接下来测控制极和阴极之间的电阻。

还是电阻档,这时候红表笔接控制极,黑表笔接阴极。

一般来说,电阻值应该在几十到几百欧姆之间。

要是电阻值特别小或者特别大,那可能就有毛病啦。

二。

测量完电阻,咱们再看看怎么测导通情况。

2.1 把万用表打到导通档,先短接一下表笔,让表归零。

然后红表笔接阳极,黑表笔接阴极,这时候可控硅应该是不通的。

2.2 接下来,用一根导线把阳极和控制极短接一下。

这时候如果万用表响了,那就说明可控硅导通啦,是好的。

2.3 还有一招,就是给可控硅加上正向电压,然后用万用表测量电压。

如果电压正常,那可控硅也没啥问题。

三。

最后再啰嗦几句。

3.1 测量的时候,手可别抖,要稳稳地拿着表笔,不然测出来的数据可不准。

3.2 要是对测量结果拿不准,多测几次,千万别嫌麻烦。

测量可控硅得细心、耐心,这样才能把问题找出来,让电路顺顺利利地工作。

记住这些方法,以后碰到可控硅的测量,就不会抓瞎啦!。

用数字万用表测可控硅的好坏

用数字万用表测可控硅的好坏

用数字万用表测可控硅的好坏、单向可控硅的引脚区分对可控硅的引脚区分,有的可从外形封装加以判别,如外壳就为阳极,阴极引线比控制极引线长。

从外形无法判断的可控硅,可用万用表R X100或R X1K挡,测量可控硅任意两管脚间的正反向电阻,当万用表指示低阻值(几百欧至几千欧的范围)时,黑表笔所接的是控制极G,红表笔所接的是阴极C,余下的一只管脚为阳极A。

二、单向可控硅的性能检测可控硅质量好坏的判别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

第一是三个PN 结应完好;第二是当阴极与阳极间电压反向连接时能够阻断,不导通;第三是当控制极开路时,阳极与阴极间的电压正向连接时也不导通;第四是给控制极加上正向电流,给阴极与阳极加正向电压时,可控硅应当导通,把控制极电流去掉,仍处于导通状态。

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测量可控硅的极间电阻,就可对前三个方面的好坏进行判断。

具体方法是:用R X k或R X0k挡测阴极与阳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控制极不接电压),此两个阻值均应很大。

电阻值越大,表明正反向漏电电流愈小。

如果测得的阻值很低,或近于无穷大,说明可控硅已经击穿短路或已经开路,此可控硅不能使用了用RX1k或R X IOk挡测阳极与控制极之间的电阻,正反向测量阻值均应几百千欧以上,若电阻值很小表明可控硅击穿短路。

用R X1k 或R X1OO 挡,测控制极和阴极之间的PN 结的正反向电阻在几千欧左右,如出现正向阻值接近于零值或为无穷大,表明控制极与阴极之间的PN 结已经损坏。

反向阻值应很大,但不能为无穷大。

正常情况是反向阻值明显大于正向阻值。

万用表选电阻R X1 挡,将黑表笔接阳极,红表笔仍接阴极,此时万用表指针应不动。

红表笔接阴极不动,黑表笔在不脱开阳极的同时用表笔尖去瞬间短接控制极,此时万用表电阻挡指针应向右偏转,阻值读数为1O 欧姆左右。

如阳极接黑表笔,阴极接红表笔时,万用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该单向可控硅已击穿损坏。

四、可控硅的使用注意事项选用可控硅的额定电压时,应参考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峰值电压的大小,并留出一定的余量。

用数字万用表测可控硅的好坏

用数字万用表测可控硅的好坏

用数字万用表测可控硅的好坏、单向可控硅的引脚区分对可控硅的引脚区分,有的可从外形封装加以判别,如外壳就为阳极,阴极引线比控制极引线长。

从外形无法判断的可控硅,可用万用表R X100或R X1K挡,测量可控硅任意两管脚间的正反向电阻,当万用表指示低阻值(几百欧至几千欧的范围)时,黑表笔所接的是控制极G,红表笔所接的是阴极C,余下的一只管脚为阳极A。

二、单向可控硅的性能检测可控硅质量好坏的判别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

第一是三个PN 结应完好;第二是当阴极与阳极间电压反向连接时能够阻断,不导通;第三是当控制极开路时,阳极与阴极间的电压正向连接时也不导通;第四是给控制极加上正向电流,给阴极与阳极加正向电压时,可控硅应当导通,把控制极电流去掉,仍处于导通状态。

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测量可控硅的极间电阻,就可对前三个方面的好坏进行判断。

具体方法是:用R X k或R X0k挡测阴极与阳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控制极不接电压),此两个阻值均应很大。

电阻值越大,表明正反向漏电电流愈小。

如果测得的阻值很低,或近于无穷大,说明可控硅已经击穿短路或已经开路,此可控硅不能使用了用RX1k或R X IOk挡测阳极与控制极之间的电阻,正反向测量阻值均应几百千欧以上,若电阻值很小表明可控硅击穿短路。

用R X1k 或R X1OO 挡,测控制极和阴极之间的PN 结的正反向电阻在几千欧左右,如出现正向阻值接近于零值或为无穷大,表明控制极与阴极之间的PN 结已经损坏。

反向阻值应很大,但不能为无穷大。

正常情况是反向阻值明显大于正向阻值。

万用表选电阻R X1 挡,将黑表笔接阳极,红表笔仍接阴极,此时万用表指针应不动。

红表笔接阴极不动,黑表笔在不脱开阳极的同时用表笔尖去瞬间短接控制极,此时万用表电阻挡指针应向右偏转,阻值读数为1O 欧姆左右。

如阳极接黑表笔,阴极接红表笔时,万用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该单向可控硅已击穿损坏。

四、可控硅的使用注意事项选用可控硅的额定电压时,应参考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峰值电压的大小,并留出一定的余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万用表测量可控硅
可控硅分单向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两种,都是三个电极。

单向可控硅有阴极(K)、阳极(A)、控制极(G)。

双向可控硅等效于两只单项可控硅反向并联而成。

即其中一只单向硅阳极与另一只阴极相边连,其引出端称T2极,其中一只单向硅阴极与另一只阳极相连,其引出端称T2极,剩下则为控制极(G)。

1、单、双向可控硅的判别:先任测两个极,若正、反测指针均不动(R×1挡),可能是A、K或G、A极(对单向可控硅)也可能是 T
2、T1或T2、G极(对双向可控硅)。

若其中有一次测量指示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单向可控硅。

且红笔所接为K极,黑笔接的为G极,剩下即为A极。

若正、反向测批示均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双向可控硅。

再将旋钮拨至R×1或R×10挡复测,其中必有一次阻值稍大,则稍大的一次红笔接的为G极,黑笔所接为T1极,余下是T2极。

2、性能的差别:将旋钮拨至R×1挡,对于1~6A单向可控硅,红笔接K极,黑笔同时接通G、A极,在保持黑笔不脱离A极状态下断开G极,指针应指示几十欧至一百欧,此时可控硅已被触发,且触发电压低(或触发电流小)。

然后瞬时断开A极再接通,指针应退回∞位置,则表明可控硅良好。

对于1~6A双向可控硅,红笔接T1极,黑笔同时接G、T2极,在保证黑笔不脱离T2极的前提下断开G极,指针应指示为几十至一百多欧(视可控硅电流大小、厂家不同而异)。

然后将两笔对调,重复上述步骤测一次,指针指示还要比上一次稍大十几至几十欧,则表明可控硅良好,且触发电压(或电流)小。

若保持接通A极或T2极时断开G极,指针立即退回∞位置,则说明可控硅触发电流太大或损坏。

可按图2方法进一步测量,对于单向可控硅,闭合开关K,灯应发亮,断开K灯仍不息灭,否则说明可控硅损坏。

对于双向可控硅,闭合开关K,灯应发亮,断开K,灯应不息灭。

然后将电池反接,重复上述步骤,均应是同一结果,才说明是好的。

否则说明该器件已损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