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的测试方法
万用表检查判断可控硅的好坏及极性方法

万用表检查判断可控硅的好坏及极性方法可控硅极性和好坏可以用指针万用表或数字万用表进行推断,下面电工学习网我分别介绍这两种万用表在可控硅极性和好坏测量过程中的使用方法。
1、使用指针万用表检查可控硅极性和好坏方法依据PN结原理,可控硅三个极之间的电阻值,可用欧姆挡“R×10”或“R×100”挡测量来判别好坏。
可控硅的掌握极G与阴极K之间是一个PN结,在正常状况下,它的正向电阻在几十欧到几百欧之间,一般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要大。
有时测得掌握极反向电阻较小,不肯定说明掌握极特性差,主要应看其是否符合PN结的特点。
2、使用数字万用表检查可控硅极性和好坏方法推断可控硅的电极数字万用表拨至二极管挡,红表笔接某一电极,黑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电极。
假如其中有一次显示电压为零点几伏,则此时红表笔接的是掌握极G,黑表笔接的是阴极K,余下的则是阳极A。
假如两次都显示溢出,说明红表笔接的不是掌握极,需更换电极重测。
测试可控硅的触发力量数字万用表拨至PNP挡,此时hFE插口上的两个E孔带正电,C孔带负电,电压为2.8V。
可控硅的三个电极各用一根导线引出,阳极A、阴极K引线分别插人E孔和C孔,掌握极G悬空。
此时可控硅关断,阳极电流为零,将显示000。
把掌握极G插人另一个E孔。
显示值将从000开头快速增加,直到显示溢出符号后,马上又变成000,然后再次从000变到溢出,这样周而复始。
采纳此法可确定可控硅的触发是否牢靠。
但这样的测试由于电流较大,应尽量缩短测试时间。
必要时也可在可控硅的阳极上串一只几百欧的爱护电阻。
假如使用NPN挡,可控硅阳极A应接C孔,阴极K接E孔,以保证所加的是正向电压。
检查触发力量时,掌握极不要插人B孔,因B 孔的电压较低,可控硅无法导通。
可控硅的测量方法

可控硅的测量方法
可控硅(也称为晶闸管)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控制和调节领域。
为了确保可控硅的正常工作,需要准确测量其关键参数。
下面将介绍几种可控硅的测量方法。
1. 电流测量:可控硅的最重要参数之一是最大额定电流。
为了测量可控硅的电流,可以使用电流表或电流传感器。
通过将电流表或电流传感器与可控硅并联,可以直接测量通过可控硅的电流。
2. 电压测量:另一个重要参数是最大额定电压。
为了测量可控硅的电压,可以使用电压表或电压传感器。
通过将电压表或电压传感器与可控硅串联,可以直接测量可控硅的电压。
3. 触发电流测量:可控硅的触发电流是指使其从关断状态转换为导通状态所需的最小电流。
为了测量可控硅的触发电流,可以使用特定的触发电流测量电路。
该电路通过向可控硅施加一个小电流,并测量通过可控硅的电流来确定触发电流的大小。
4. 触发电压测量:可控硅的触发电压是指使其从关断状态转换为导通状态所需的最小电压。
为了测量可控硅的触发电压,可以使用触发电压测量电路。
该电路通过向可控硅施加一个小电流,并测量通过可控硅的电压来确定触发电压的大小。
5. 温度测量:可控硅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发热量,因此温度测量是必要的。
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来测量可控硅的温度。
将温度传感器与可控硅连接,并通过读取传感器输出来确定可控硅的温度。
上述方法是常用的可控硅测量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可控硅的性能和健康状态。
通过准确测量可控硅的参数,可以确保其在电力电子应用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用万用表测试可控硅

用万用表测试可控硅小功率可控硅,由于所需的触发电流较小,故可以只用万用表来测试。
一、单向可控硅的测试1.极性的判别用万用表的R×100欧姆档,分别测量各管脚间的正反向电阻。
如果测得其中两管脚的电阻较大(约为80KΩ),而对换表笔再测这两个管脚的电阻值又较小(约为2KΩ),这时,黑表笔所接的一极为控制极G,红表笔所接的一极为阴极K,余者为阳极A。
2.质量的判别用万用表的R×10欧姆档,黑表笔接A极,红表笔接K极。
用黑表笔在保持和A极相接的情况下和G极接触,这样就给G极加上一触发电压。
这时由万用表可以看到,可控硅的阻值明显变小,说明可控硅可能由于触发而处于通态。
仍保持黑表笔和A极相接,断开和G极的接触,如果可控硅仍处于通态,则说明可控硅是好的,否则,一般是可控硅损坏。
二、可控硅的测试由于双向可控硅相当于两个单向可控硅的反极性并联而成,又G极靠近T1极,由于工艺方面的原因,G极和T1极间的正向电阻都很小,一般为100Ω左右。
另外,双向可控硅具有四种触发状态,只要满足任何一种触发状态,双向可控硅便可触发导通。
极性的判别:用万用表的R×1K或R×100欧姆档,分别测量各管脚间的正反向电阻,如果测得其中两管脚的电阻很小(约为100Ω左右),即为T1极和G极,余者为T2极。
T1极和G极的区分:任选其中一极为T1,将万用表调至R×1欧姆档,不用分表笔的正负,分别将两表笔接至T2极和T1极(假设)。
用和T2相接的表笔在保持和T2相接的情况下,和G(假设)相接。
这时会看到可控硅阻值明显变小,说明双向可控硅可能因触发而导通,再大保持该表笔和T2相接的情况下和G极(假设)断开,如果双向可控硅仍处于通态,则对换两表笔,重复上述步骤,如果仍能使可控硅处于通态,则假设是正确的。
否则假设是错误的。
这样就应该对换假设的两极再重复上述的步骤。
可控硅测量方法

可控硅测量方法可控硅分单向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两种,都是三个电极。
单向可控硅有阴极(K)、阳极(A)、控制极(G)。
双向可控硅等效于两只单项可控硅反向并联而成。
即其中一只单向硅阳极与另一只阴极相边连,其引出端称T2极,其中一只单向硅阴极与另一只阳极相连,其引出端称T2极,剩下则为控制极(G)。
1、单、双向可控硅的判别:先任测两个极,若正、反测指针均不动(RX1挡),可能是A、K或G、A极(对单向可控硅)也可能是T2、T1或T2、G极(对双向可控硅)。
若其中有一次测量指示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单向可控硅。
且红笔所接为K极,黑笔接的为G极,剩下即为A极。
若正、反向测批示均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双向可控硅。
再将旋钮拨至RX1或RX10挡复测,其中必有一次阻值稍大,则稍大的一次红笔接的为G极,黑笔所接为T1极,余下是T2极。
2、性能的差别:将旋钮拨至RX1挡,对于1〜6A单向可控硅,红笔接K极,黑笔同时接通G、A极,在保持黑笔不脱离A极状态下断开G极,指针应指示几十欧至一百欧,此时可控硅已被触发,且触发电压低(或触发电流小)。
然后瞬时断开A极再接通,指针应退回"置,则表明可控硅良好。
对于1~6A双向可控硅,红笔接T1极,黑笔同时接G、T2极,在保证黑笔不脱离T2极的前提下断开G极,指针应指示为几十至一百多欧(视可控硅电流大小、厂家不同而异)。
然后将两笔对调,重复上述步骤测一次,指针指示还要比上一次稍大十几至几十欧,则表明可控硅良好,且触发电压(或电流)小。
若保持接通A极或T2极时断开G极,指针立即退回"置,则说明可控硅触发电流太大或损坏。
可按图2方法进一步测量,对于单向可控硅,闭合开关K,灯应发亮,断开K灯仍不息灭,否则说明可控硅损坏。
对于双向可控硅,闭合开关K,灯应发亮,断开K,灯应不息灭。
然后将电池反接,重复上述步骤,均应是同一结果,才说明是好的。
否则说明该器件已损坏。
可控硅万用表测量方法

可控硅万用表测量方法
一。
可控硅这玩意儿,在电路里可重要啦!要想搞清楚它好不好使,万用表就派上大用场了。
1.1 先来说说测量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
这一步就像给可控硅来个“全身检查”。
把万用表调到电阻档,红表笔接阳极,黑表笔接阴极。
正常情况下,正向电阻应该比较小,反向电阻那得是大大的。
要是正反电阻都很小或者都很大,那这可控硅多半是有问题咯。
1.2 接下来测控制极和阴极之间的电阻。
还是电阻档,这时候红表笔接控制极,黑表笔接阴极。
一般来说,电阻值应该在几十到几百欧姆之间。
要是电阻值特别小或者特别大,那可能就有毛病啦。
二。
测量完电阻,咱们再看看怎么测导通情况。
2.1 把万用表打到导通档,先短接一下表笔,让表归零。
然后红表笔接阳极,黑表笔接阴极,这时候可控硅应该是不通的。
2.2 接下来,用一根导线把阳极和控制极短接一下。
这时候如果万用表响了,那就说明可控硅导通啦,是好的。
2.3 还有一招,就是给可控硅加上正向电压,然后用万用表测量电压。
如果电压正常,那可控硅也没啥问题。
三。
最后再啰嗦几句。
3.1 测量的时候,手可别抖,要稳稳地拿着表笔,不然测出来的数据可不准。
3.2 要是对测量结果拿不准,多测几次,千万别嫌麻烦。
测量可控硅得细心、耐心,这样才能把问题找出来,让电路顺顺利利地工作。
记住这些方法,以后碰到可控硅的测量,就不会抓瞎啦!。
单双向可控硅的检测方法大全

单双向可控硅的检测方法大全单双向可控硅(SCR)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照明设备等领域。
为了保证SCR的正常工作和高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可靠性检测和性能评估。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单双向可控硅的检测方法的详细介绍。
1.静态参数测试静态参数测试是最常用的SCR可靠性检测方法之一、它主要通过测量器件在不同电压、电流条件下的静态特性来评估SCR的性能和可靠性。
包括测试器件的最大耐压、最大耐流、静态压降和开启电流等参数。
通过这些参数的测量,可以确定SCR的额定工作电压和电流。
2.动态参数测试动态参数测试是另一种常用的SCR检测方法,通过对器件进行脉冲电流和脉冲电压的测试,可以评估SCR的开启和关断性能。
这些测试可以检测SCR的触发特性、触发电流和触发电压等参数。
另外,还可以通过测量SCR的开启时间和关断时间来评估其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3.温度测试温度是影响SCR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温度测试可以通过使用热敏电阻或红外热像仪等设备对SCR进行非接触式测量,也可以使用热电偶或热冲击试验仪等设备进行接触式测量。
通过测量器件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温度特性变化,可以评估SCR的温度稳定性和性能可靠性。
4.电磁干扰测试电磁干扰是SCR正常工作和可靠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电磁干扰测试可以通过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如电磁干扰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等对SCR进行测量,评估其受电磁干扰的抗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这些测试可以提供SCR在电磁环境下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信息。
5.绝缘性能测试绝缘性能是SCR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器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绝缘性能测试可以通过使用绝缘测试仪、绝缘电阻计等设备进行。
测试时将SCR的芯片与外界做绝缘处理,利用高电压施加在芯片上,通过测量绝缘电阻来评估SCR的绝缘性能。
6.寿命测试寿命测试是评估SCR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SCR进行长时间和大电流的负载测试,可以评估器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可控硅测量方法

可控硅测量方法一、可控硅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可控硅(SCR)是一种半导体器件,也称为晶闸管。
它由四个PN结组成,具有三个电极:阳极、阴极和门极。
在正向偏置下,只有一个PN 结被击穿,形成通道;而在反向偏置下,所有PN结都被截止。
当给门极施加一个正脉冲信号时,通道就会打开,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形成一个电流通路。
二、可控硅测量方法1. 静态特性测量静态特性是指在固定的电压和温度条件下,测量SCR的电流-电压关系曲线。
这种测试需要使用直流电源和数字万用表等仪器。
首先将SCR 放入测试夹具中,并连接到直流电源上。
然后逐步增加阳极到阴极的电压,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值。
最后将数据绘制成I-V曲线图。
2. 动态特性测量动态特性是指在变化的负载条件下,测量SCR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这种测试需要使用脉冲发生器和示波器等仪器。
首先将SCR放入测试夹具中,并连接到脉冲发生器和示波器上。
然后在脉冲发生器中设置一个正脉冲信号,测量SCR的响应时间和保持电流。
最后将数据绘制成响应时间和保持电流的曲线图。
3. 热特性测量热特性是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量SCR的电流-电压关系曲线。
这种测试需要使用恒流源和数字万用表等仪器。
首先将SCR放入测试夹具中,并连接到恒流源和数字万用表上。
然后逐步增加阳极到阴极的电压,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值。
最后将数据绘制成I-V曲线图。
4. 参数测量参数测量是指在实际应用中,测量SCR的关键参数,如触发电压、保持电流、耐压能力等。
这种测试需要使用特定的测试仪器和设备,例如触发电路测试仪、保持电流测试仪、耐压试验仪等。
三、可控硅测量方法注意事项1. 测试环境要求:可控硅测试需要在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2. 测试前准备:在进行任何类型的可控硅测量之前,必须先检查测试设备和测试夹具是否正常工作,并确保测试仪器的精度和准确性。
3. 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可控硅测量时,应特别注意防止静电干扰和过电流等问题。
可控硅的检测方法

可控硅的检测方法可控硅(SCR)的检测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目标参数进行选择和设计。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可控硅检测方法。
1. 直流参数检测:可控硅通常应用于直流应用中,因此直流参数的检测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直流参数检测主要包括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两方面。
静态特性检测主要包括元件的电压电流特性和阻抗特性。
可以通过连接合适的电压源和电流源,分别测量可控硅的电压和电流特性,并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出特性曲线。
阻抗特性可以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来得到。
动态特性检测主要包括可控硅的关断时间和导通时间等参数的测量。
可以通过输入一个方波信号来观察可控硅的导通和关断的时间,从而得到可控硅的动态特性。
2. 交流参数检测:有些应用场景下,可控硅用于控制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这时候可以采用交流参数检测的方法来测试可控硅的性能。
交流参数检测主要包括可控硅的整流效率、导通角和关断角等参数的测量。
可以采用有源功率因数表等仪器,通过测量可控硅工作时的功率和电流,计算得到可控硅的整流效率。
导通角和关断角可以通过在可控硅上施加一个交流电压,然后测量可控硅导通和关断的时间来获得。
3. 温度检测:可控硅通常工作在高功率环境下,因此温度的检测非常重要。
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可控硅的性能下降或损坏。
温度检测可以采用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或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红外线或激光等方式测量可控硅的表面温度。
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与可控硅直接接触来测量温度。
4. 故障检测:可控硅的故障检测主要包括断线、短路和漏电等问题的检测。
断线和短路的检测可以通过测量可控硅的电阻来得到。
电阻值过大或过小都可能意味着有问题。
漏电的检测可以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电压差来得到。
如果有电压差存在,则说明可能存在漏电问题。
总结起来,可控硅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直流参数检测、交流参数检测、温度检测和故障检测等。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目标参数,可以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来评估可控硅的性能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控硅的测试方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可控硅的测试方法
双向可控硅的极性判断方法:T1(A1)为第一阳极,T2(A2)为第二阳极,G为控制极。
测试结果为:T2与其他2个脚均不导通,通常T2极和可控硅背部的散热片是导通的,其余的两个引脚则为T1极与G极,用指针万用表的R×1或R×10档测量这两个引脚;在正反测量阻值较小的那次中,红表笔接的为可控硅G极,黑表笔接的为T1极。
将黑表笔接T2极,红表笔接T1极,此时万用表指针应该不发生偏转,阻值为无穷大,再用短接线将T2极与G极瞬间短接,这样做的目的是给G极加上正向触发电压,T1(A1)、T2(A2)两极之间阻值由无穷大变为导通,随后断开T2极与G极之间的短接线,万用表指针仍然停留在原来偏转位置,即撤掉可控硅的触发电压后,可控硅仍然维持导通。
然后互换表笔接线,红表笔接T2极,黑表笔接T1极,同样的读数为无穷大,此时将T2极与G极瞬间短接,T1极与T2极之间的阻值将一样会维持导通,(除非T1与T2断开)
单向可控硅的三个引脚分别是阳极(A)、阴极(K)和控制极(G)
用指针式万用表电阻档R×1或R×10档,找出正反电阻有差别的两极,这时候测得电阻阻值读数较小的那次中,黑表笔接的为该单向可控硅的控制极(G)极,红表笔接的为阴极(K)极,另外的一个脚即为阳极(A)极。
(如果三个脚之间的电阻值都很小,几乎接近0欧姆,那么这只管子已击穿损坏),如果阳极(A)接黑表笔,阴极(K)接红表笔,万用表指针产生偏转的话,同样的这只管子已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