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精选试题)
城市经济学考题最终版

城市经济学考题最终版城市经济学一、城市化的表现1、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人口。
2、农村地区逐步演化成城市地区。
3、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不断膨胀,用地规模不断扩大4、城市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不断提高5、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发生量到质的转变6、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在农村地区推广和发展二、城市化是否越快越好,使人的生活质量提高还是下降?1.城市化速度应保持适中,如果发展过快,城市配套设施无法建立完善,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无法达到预期水平。
2.城市化水平增长过快的现象被称:过度城市化在城市化发展阶段,如果人口的过度集聚超过了工业化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会发生“过度城市化”现象,产生了一系列被称为“城市病”的矛盾和问题:(一)人口膨胀城市通常对人口具有强大的集聚作用,人口的快速集聚也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
(二)交通拥堵。
(三)环境污染。
(四)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紧缺问题也是国际大都市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必然出现的问题。
由于土地存在供给的绝对刚性。
(五)城市贫困。
由此看来,过城市化现象,非但没有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反而降低了人民生活质量。
三、城市经济结构:“大北京”城市区域经济如何协调发展?1.确立各地经济功能,协调发展区域经济。
北京功能。
天津功能。
冀北功能2. 统筹规划环境整治,确保“大北京”生态安全3. 实施双核心多中心都市圈战略,以京津双核为主轴,以唐保为两翼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4. 建设区域综合交通网和运输体系四、流动人口利弊分析1、流动人口的利(1)流动人口提供了城市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资源。
有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增长,促进大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流动人口通过参与城市的就业竞争促使劳动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促进了城市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刺激经济的发展。
(2)、流动人口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城市消费,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需求动力。
城市经济学 习题 答案

1.有人说城市住宅既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
请根据我国当前城市房地产的现状,谈谈你的看法。
答:第一种参考:现状:地方政府过渡干预,投机因素过重,泡沫较浓重,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
成因:房地产市场与其他行业相关性大,国家政策支持其发展;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受益,推动其发展;中国老百姓消费观念,保证其发展;市场预期、通货膨胀等,扩大其发展;中国经济区域发展现状,决定其发展的方式。
对策: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改变居民房地产商品消费习惯;遏制房地产投机;平衡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部分人把房地产市场的问题重点归结到开发商身上,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
开发商的行为属于市场行为(甚至包括贿赂政府人员),他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些都是市场游戏规则决定的。
如果出现问题,是由于政策以及政府管理能力的原因。
正如刀、枪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使用刀和枪的人。
第二种参考:认定城市住宅是消费品还是投资品,应当由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来决定。
当前我国处于快速经济发展当中,核心目标是实现实现小康水平和共同富裕。
由于城市土地的有限性,城市住房的经济属性应当认为主要是消费品,既是要用来满足居民的居住需要。
住房虽然具有投资品的特性,例如长期保值,每年有折扣,可以升值交易,但是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下,应当保护它的消费品属性、限制和打击把住房作为投资品的行为。
2.什么是GDP,有人说GDP指标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产出潜力的核心指标,你认为如何?结合学过的容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1)国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2)不对。
城市开放系统,仅用GDP指标不能反映城市经济的潜力,城市基础产业的生产产量指标反映城市的经济产出潜力。
3.有人说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宜由私人和民营业资本参与进行,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简要谈谈你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制的看法。
城市经济学测试题及答案

城市经济学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经济学中,城市规模的增长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人口增长B. 经济发展C. 土地利用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2.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会导致什么现象?A. 房价上涨B. 交通拥堵C. 环境污染D. 所有以上现象答案:D3. 城市经济中的“集聚效应”指的是什么?A. 企业聚集带来的成本降低B. 人口聚集带来的消费增加C. 信息聚集带来的创新促进D. 所有以上效应答案:D4. 城市中的“外部性”通常表现为?A. 正外部性B. 负外部性C. 正负外部性并存D. 以上都不是答案:C5. 城市经济中的“城市病”主要指哪些问题?A. 交通拥堵B. 环境污染C. 住房紧张D. 所有以上问题答案:D6. 城市经济中的“城市更新”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旧城改造B. 基础设施升级C. 产业升级D. 所有以上内容答案:D7. 城市经济学中,城市土地价格的决定因素有哪些?A. 地理位置B. 土地用途C. 土地供需关系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8. 城市经济学中,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交通效率B. 减少交通拥堵C. 降低环境污染D. 所有以上目标答案:D9. 城市经济学中,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B. 能源消耗增加C. 污染物排放增加D. 所有以上方面答案:D10. 城市经济学中,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主要依赖于哪些因素?A. 经济实力B. 科技创新C. 人才集聚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城市经济学中,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包括哪些?A. 技术创新B. 资本积累C. 人口流动D. 政策支持答案:ABCD2. 城市经济学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经济活动分布B. 交通网络C. 土地价格D. 城市规划答案:ABCD3. 城市经济学中,城市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经济增长B. 产业结构变化D. 区域发展不平衡答案:ABCD4. 城市经济学中,城市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教育水平提高B. 医疗条件改善C. 社会阶层分化D. 社会服务需求增加答案:ABCD5. 城市经济学中,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生态系统破坏B. 资源消耗增加C. 污染排放增加D. 气候变化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城市经济学中的城市规模经济效应。
城市经济学试卷和答案

"城市经济学"课堂测验班级**方向一、名词解释(3分×5=15分,任选5题)1.比拟优势原理;2.配第—克拉克定理;3.城市经济增长;4.城市化经济5.首位分布;6.生产者剩余;7.集聚经济;8.规模经济1.比拟优势原理:虽然国家可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地位,但两者的优劣程度一般都不同,相比之下,总有一种商品的本钱劣势要小一些,具有相对优势。
国家或地区间利用这种相对优势进展专业化生产,之后进展贸易,则双方都能从中获得利益。
2.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开展,第一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比照重逐渐下降;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比照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开展,第三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比照重也开场上升。
3.城市经济增长: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构造的优化,资本积累量和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城市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市民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的过程。
4.城市化经济:是指整个城市围的规模经济,即在整个城市区域,当单个企业的生产本钱随着城市总规模的上升而出现了下降的情况。
5.首位分布:指有少数几个大城市占据主导地位的城市规模分布,在这种城市规模体系中,第一大的城市作用非常突出。
首位分布是"位序——规模〞分布的特例,其城市分布的集中趋势明显。
6.生产者剩余:卖者销售一种商品获得的实际货币量减去其能够承受的货币量的结余局部。
7.集聚经济:是因企业间或各种生产活动的选址彼此靠近而使本钱降低所产生的正的外部效应。
无论是生产中的规模经济还是交换中的比拟利益原则,其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要素和生产的集聚。
8. 规模经济:是指在规定的技术和投入要素价格下,长期平均总本钱的降低,意味着等比例投入的增加将会带来更大的产出。
二、判断题(1分×15=15分)( √ )1.早期城市由于农业在整个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城市对农村经济的依赖很强,因此出现许多城邦,即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加上周围村庄共同组成的国家或行政组织。
城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城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A. 城市环境问题B. 城市交通问题C. 城市人口问题D. 城市经济活动及其空间分布答案:D2. 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向城市集中的主要原因是:A. 城市环境好B. 城市交通方便C. 城市就业机会多D. 城市文化氛围浓厚答案:C3. 城市土地价格通常与以下哪个因素呈正相关?A. 土地面积B. 土地位置C. 土地用途D. 土地所有权答案:B二、多选题1. 城市经济学中,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力包括:A. 工业化B. 农业机械化C. 信息技术的发展D. 政策导向答案:ABCD2. 城市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受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A. 交通条件B. 土地价格C. 人口密度D. 政府规划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城市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城市问题的出现。
答案:错误2.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中心的地价通常会高于郊区。
答案:正确3. 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城市经济学中“城市病”的概念及其主要表现。
答案:城市病是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主要表现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社会安全问题等。
2. 论述城市规模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答案:城市规模经济是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下降,产出增加的现象。
它对城市发展有积极影响,如促进产业集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就业机会等。
但同时也可能带来城市病、资源过度集中等问题。
五、论述题1. 论述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应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答案: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一是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引导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二是加强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限制污染排放;三是推广绿色技术和清洁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四是加强城市绿化,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五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鼓励绿色出行和生活方式。
城市经济学试题1

第1 套课程名称:Urban economics 〔双语A〕命题者:共1 页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城市规划教研室主任:第1 页一、请解释以下概念〔每题3分,共15分〕1、交通环境2、可持续开展3、urban economics4、urban area5、住宅存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土地的经济特性主要有、、。
2、住宅具有、的属性。
3、城市的形成与开展主要有、和聚集经济三个经济原因。
4、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地租包括:、和。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简述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达在哪几个方面?2、我国城市土地使用相关税费有哪些?3四、计算与论述〔30分〕Q1、试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为什么啤酒厂通常位于市场附近〔距离投入品原产地较远〕,而葡萄酒厂通常位于其投入品原产地〔距离市场很远〕。
〔10分〕2、下表总结了再同一地区从事小麦和布料生产的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情况。
output per labor hour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tioneast west east west wheat 1 6cloth 1 2a、完成表格内容。
填写在东部和西部生产小麦和布料的时机本钱。
〔5分〕b、假设运输的费用为0,交换的比率为2kg小麦换1m布。
如果一个西部家庭将一小时生产布料的时间用于生产小麦,并将其交换为布料,这样做是否更合算。
〔5分〕c、假设进行〔b〕中交换所需的时间为1/4小时,那么这个交易是否仍有利?当交易本钱〔每次交换所需的时间〕为多少时,从交易中获得的净收益为零?〔5分〕3、Write an essay about bilingual teaching on your opinion.(5分)第2 套课程名称:Urban economics 〔双语B〕命题者:共2 页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城市规划教研室主任:第1 页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交通2、区位3、房地产4、urban area5、住宅需求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urban economics 是研究的学科2、住宅具有、、、等特征。
城市经济学测试题及答案

城市经济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城市规模的扩张B. 城市人口的增长C. 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D. 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关系答案:C2. 城市化进程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力?A. 工业化B. 农业现代化C. 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D. 环境保护政策答案:D二、填空题1. 城市经济学中的“集聚效应”指的是由于_________和_________的集中,使得生产效率提高的现象。
答案:人口;产业2. 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经济性;合理性;可持续性三、简答题1. 简述城市经济学中的“外部性”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非市场交易的影响。
正外部性是指行为给第三方带来好处,而负外部性则是指行为给第三方带来损害。
例如,一个工厂的污染排放可能给周边居民带来健康问题,这是负外部性;而一个大学的存在可能提高周边地区的文化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是正外部性。
2. 阐述城市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概念,并解释它们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答案:城市规模经济是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出的成本降低,效率提高的现象。
规模不经济则是指城市规模过大时,由于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生产和生活成本上升。
城市规模经济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而规模不经济则可能导致城市生活质量下降和资源浪费。
四、论述题1. 论述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答案: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和产业的集中往往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
解决策略包括: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推广绿色建筑和公共交通,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加强城市绿化等。
2. 分析城市经济中的“城市病”现象,并提出改善措施。
答案:“城市病”是指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犯罪率上升等。
城市经济学考试试题

城市经济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 城市经济的运行规律B 城市的发展战略C 城市的产业结构D 城市的空间布局2、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农业发展B 工业发展C 第三产业发展D 社会分工3、以下哪项不是城市的基本经济活动()A 制造业B 服务业C 教育D 零售业4、城市规模经济的主要来源是()A 专业化分工B 公共设施共享C 劳动力市场共享D 以上都是5、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因素不包括()A 地理位置B 土地用途C 土地所有者D 政策法规6、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是()A 车辆过多B 道路狭窄C 交通管理不善D 城市规划不合理7、以下哪种城市产业布局模式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A 同心圆模式B 扇形模式C 多核心模式D 卫星城模式8、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是()A 国内生产总值B 人均收入C 就业人数D 以上都是9、城市政府在城市经济中的主要职能不包括()A 提供公共服务B 制定经济政策C 直接参与企业经营D 进行市场监管10、以下哪种城市发展战略更注重可持续性()A 外延式扩张B 内涵式发展C 新区建设D 旧城改造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城市集聚经济的形成机制。
答:城市集聚经济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机制。
首先,专业化分工使得企业能够专注于自身擅长的领域,提高生产效率。
在城市中,大量企业聚集,彼此之间可以形成紧密的产业链条,分工更为精细。
其次,公共设施的共享降低了企业和居民的成本。
城市能够集中建设和提供一些大型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能源供应等,众多企业和居民共同使用,分摊了成本。
再者,劳动力市场共享使得企业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劳动力,劳动者也有更多的就业选择,促进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最后,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也十分显著。
企业和人员在城市中的密集交流,使得新的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快速传播和扩散,激发创新。
2、分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1、城市文明普及率加速定律2、扩散型城市化3、就地型城市化4、超前城市化5、城市现代化6、SOD7、TOD8、城市经营9、住宅市场10、住宅供给11、住宅存量12、住宅需求13、“熟地”14、“生地”15、智能城市16、划分城市的标准主要有:()、()、()、职业和产业构成的标准。
17、我国大陆地区的城市按照行政级别划分可以分成:()、副省级市、()、县级市和建制镇五个层次。
18、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在《美国城市的职能分类》将城市分为7类:()、混合城市、()、运输业城市、()、大学城市、()。
19、美国经济学家()在其1973年发表的《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即前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20、()年初,美国城市率先提出兴建“()”。
21、美国未来学家()于1980年出版了《第三次浪潮》22、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着:()、工业化的中坚推动和()。
23、工业化的特殊经济本性包括:“()”、“()”和“()”三项原则。
24、影响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有:()、()、产业结构和()。
25、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将城市化发展过程所经历的轨迹概括为一条被拉平的()曲线。
26、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为()阶段;30-70%为()阶段;70%以上为()阶段。
27、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即城市化水平在()以前为史前阶段;()为起步阶段;()为加速阶段;()为基本实现阶段;()为高度发达阶段;()以后为自我完善阶段。
28、城市化主要有()、()和就地型城市化三种基本形式。
29、分散型城市化在空间形态上可以分为:()(连续型)和()(跳跃型)两种形式。
30、就地型城市化从诱因上可以分为:()、对外交通主导型城市化、()、开发区型城市化。
1E.aF.<1G.aH.=∞144、在城市规模的成本与效益分析中,横轴代表城市规模,纵轴代表城市效益与成本,其中:城市边际投入曲线与城市人均投入曲线的交点对应的城市规模是()。
A.最小门槛规模B.最低成本规模C.最大效益规模D.最大产出规模145、整个城市的投标租金曲线表明:城市土地在不同用途使用者中间分配时,遵循“最高租金原则”,即由愿意支付最高租金者使用。
一般来说,()对位置敏感性最强,其投标租金曲线最为陡峭。
A.商业B.居住C.制造业D.农业146、简述中国城市化道路与经典城市化道路的区别?147、简述城市化经济产生的原因?148、简述城市用地功能分区的三种政策类型的特点149、通过某一最具有本质意义的且便于统计分析的指标来描述城市化水平的是()。
150、优位经济效益的表现形式有()、()、()151、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152、城市化的实质,是由()所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
153、()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154、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是城市化的()。
155、城市化水平的测度的方法有()、()。
156、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呈()的基本形式。
157、()是以某一地区内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其城市化水平。
158、工业化的三项原则()、()、()。
159、外部经济效益160、优位经济效益161、简述单一指标法通常采用哪几种指标及存在的缺陷?162、简述工业化的三项原则?163、简述城市化各阶段的主要差异?164、简述影响城市化的相关因素?165、谈谈影响城市化的经济规律?166、滞后城市化167、基础部门168、非基础部门169、城市土地储备制度170、城市物流171、简述城市经济的内涵与特征?172、简述城市经济学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173、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74、简述决定城市形成的影响因素及现代城市的特征?175、现代城市在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176、城市化的涵义及其表现?177、简述城市化发展阶段及其特征?178、简述世界城市化的总体进程及其特点?179、什么是城市规模经济?分析城市规模经济的大小主要应考虑哪些依据?180、简述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功能及其问题?181、目前世界上城市住宅供给的方式有哪些?182、影响住宅供给的因素有哪些?183、简述城市基础设施的经济特性?184、为什么公共交通补贴是合理的?185、简述城市人口的特征?186、简述流动人口的成因及其效应?187、请你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提出建议?188、试阐述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189、试为某城市促进经济增长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190、你认为我国城市住宅制度应如何改革比较好?191、论述流动人口的成因及其效应?192、你认为如何解决城市失业问题?193、如何解决城市贫困问题?194、区位熵195、溢出效应196、城市经济功能197、城市政策198、简述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一般规律?199、简述聚集的不经济主要表现?200、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是什么?201、简述最佳污染水平及其意义?202、简述土地价格与一般物品价格主要区别?203、简述环境经济学里的“经济人假定”理论?204、简述现代福利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205、简述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206、简述住宅的特性?207、简述拥挤定价的理论原理与意义?208、论述适度规模,合理规模和最佳规模理论及其所适用的城市?209、比较优势原理210、城市经济增长211、集聚经济212、规模经济213、什么是最优城市规模?城市规模增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14、中国大城市应坚持的交通模式是什么?其政策反应如何?215、中国城市化滞后工业化进程吗?说出理由。
216、市场比较法217、绝对地租218、住宅需求的分类()、()、()。
219、城市产业结构优化途径()、()、()、()。
220、城市最佳规模221、农地征用222、城市土地储备制度223、基础设施224、城市经营225、城市政策226、城市经济增长特点?227、城市经济规模扩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228、城市经济规模成本构成?229、城市经济功能如何?230、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231、城市土地供给的扩大的方式?232、影响土地需求的因素?233、开发建设中的农地征用补偿费?234、城市住宅的特征有哪些?235、西方住宅建设过程中国家干预的形式?236、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237、城市交通问题的政策选择?238、政府进行干预的行动选择?239、如何优化城市经济规模?240、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因素?241、试分析城市交通问题?242、TOD模式潜在的利益?243、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244、中国城市政策的转型包含哪些内容?245、中国城市经济学框架与西方传统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框架的差别及原因。
246、城市化的经济学定义。
247、农业对城市化的影响是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进行的。
248、集聚经济的类型或者层次。
249、城市产业更替较快,新兴产业容易长生的主要原因。
250、“逆城市化”的成因。
251、世纪之交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矛盾与问题。
252、二三产业扩张乏力的原因。
253、城市经济增长与国民经济的经济增长在范畴内涵上的区别。
254、劳动力的流动对流入区和流出的影响。
255、投入产出模型的假设前提。
256、研究和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意义。
257、城市用地的分布与耕地的分布具有高度一致性的原因。
258、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有哪些?259、什么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260、城市集聚成本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其各自的涵义是什么?261、什么是城市空间竞争?其类型哪些?它为什么会存在?262、什么是主导产业?一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来判断和选择城市主导产业?263、什么是城市流动人口?它给城市带来的正负效应有哪些?264、国外的研究领域与发展方向。
265、我国在今后几十年,城市经济学应用研究的重点领域。
266、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67、城市经济学的内容。
268、区域空间的经济意义。
269、城市土地市场特点。
270、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土地管理上具有的特点。
271、城市文明普及率加速定律272、扩散型城市化273、就地型城市化274、超前城市化275、城市首位度276、城市规模277、城镇体系278、土地使用权出租279、土地所有权280、城市现代化281、现代化282、简述影响城市化的经济规律?283、简述划分经济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284、简述我国经济区的组织分类?285、简述中心城市的功能?286、简述“七通一平”“九通一平”?287、简述城市土地价格的评估方法?288、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采用四种方式?289、简述我国城市土地使用行政划拨制的弊端?290、简述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使用制度的改革遵循四条原则?291、简述影响住宅供给的主要因素?292、简述在我国目前商品房价格的构成内容?293、简述在我国,居民个人当需要购置或建设住宅而筹集资金时,可供选择的住宅融资渠道?29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295、简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296、简述城市经营的基本原则?297、简述世界城市化经理的四次浪潮?298、简述根据我国的国情,设计的“三步走”的现代化总体战略?299、论述世界城市化的进程?300、论述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301、论述“逆城市化”的特征?302、论述“逆城市化”的成因?303、论述我国城市产业结构的现状?304、论述我国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途径?305、论述现行的土地定级的主要步骤?306、论述我国城市交通的问题?307、论述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缓解对策?308、近年来,我国的许多城市大胆探索城市经营的方式,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经营的综合效益和经验。
论述我国现有的城市经营的方式和方法的模式?309、什么是经济区?310、简述规模经济?311、超前城市化312、住宅服务流量313、城市的本质是什么?314、什么是地方化经济?315、什么是城市化经济?316、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17、简述城市化与地方化经济的区别?318、简述城市经济增长机制?319、什么是城市经济学?320、简述传统经济学派?321、城市经济的内涵?322、城市经济学的产生?323、城市经济学的含义?324、决定城市的形成的影响因素325、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326、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327、产业集群的含义?328、产业集群的共性是?329、经济增长的含义?330、目前实现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