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根和茎

合集下载

他们是茎还是根从课文内容上提问题

他们是茎还是根从课文内容上提问题

他们是茎还是根从课文内容上提问题文章标题:他们是茎还是根?——深入解读植物学中的重要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植物是我们无法忽视的存在,而对于植物的结构和组成,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

在《植物学》这本课文中,有一段关于植物的茎和根的描述,这引发了我们对于植物学中“茎”和“根”的疑问和思考。

它们究竟是什么?在植物的组织结构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如何区分它们?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重要的概念,并试图给出详细的解释和分析。

一、“茎”和“根”的定义和区分在植物学中,“茎”和“根”是两个非常基础的概念,它们在植物的结构和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来看一下它们的定义和区分。

1.1 茎的定义和特征茎是植物体上的一个特殊器官,它具有生长点和节。

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起到了连接和支持的作用。

茎的特点是生长点在顶端,并且会向两侧分枝。

1.2 根的定义和特征根是植物的另一个重要器官,它主要负责植物的固定和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工作。

根的特点是生长点在末端,并向下生长,吸收水分和养分。

通过对茎和根的定义和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区分它们在植物体内的作用和特点。

二、茎与根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作用接下来,我们将着重探讨茎和根在植物生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茎和根发挥着各自独特的功能,共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1 茎的作用茎具有连接和支持的作用,它连接着植物的各个器官,将它们组织在一起,形成整体的植物结构。

茎还承担着植物的贮藏作用,可以贮存养分和水分,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支持。

2.2 根的作用根主要负责植物的吸收和固定。

根通过吸收地下水分,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根还起到了固定植物体的作用,使植物能够稳定地生长在土壤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茎和根在植物生长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共同作用,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我想共享一下我对于茎和根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在我看来,茎和根作为植物的两个重要器官,它们各自的功能和特点都非常独特,但又密切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植物的生长体系。

植物学

植物学

peripheral cells of root caps
23
伸 长 区
细 胞 分 化
21:02
细 胞 轴 向 伸 长
24
成 熟 区
或 Root hairs on a primary root of radish
根 毛 区
21:02
Raphanus sativus 萝卜
25
电 子 显 微 镜 下 的 根 毛
初生结构(primary structure): 初生结构(primary structure):由初生
组织共同所组成的结构。 组织共同所组成的结构。
根的初生结构: 表皮、 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
三个部分构成。 三个部分构成。
21:02 30
根的初生生长(primary growth) growth) 根的初生生长(
Chapter 2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2.1 根 §2.2 茎 §2.3 叶
21:02
1
21:02
2
种子植物( plant) 种子植物(seed plant)分裸子植物
和被子植物两大类群;主要特征包括: 被子植物两大类群;主要特征包括: 两大类群 1 有性生殖的产物为种子(seed); 有性生殖的产物为种子(seed); 2 受精过程中产生花粉管(pollen tube) 受精过程中产生花粉管(pollen tube) 3 孢子体更发达、结构更复杂,配子体 简化且寄生在孢子体上。
毛茛
初生生长
初生组织
初生结构 表皮 皮层 维管柱
21:02
31
表皮(epidermis):结构及其生理功能 结构及其生理功能 皮层 (cortex) 内皮层(endodermis) 内皮层

01-根与茎的次生生长及次生结构

01-根与茎的次生生长及次生结构
▪ 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是造成根次生生长的侧生分生组织。 维管形成层不断向侧面周围产生次生维管组织;木栓形成层 形成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 连续的次生生长形成次生结构的积累,使根增粗。
DUT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1. 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及次生维管组织的形成
次Hale Waihona Puke 结构DUT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 茎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 茎,在初生生长的基础上 还会出现次生分生组织— —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 层,通过它们的活动,进 行次生增粗生长。
DUT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62岁的火炬松的苦难经历
DUT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多年生老根的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周皮、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 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只占最中心极小的一部分)。
DUT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DUT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初生结构
生木质部,使茎不断加粗。
DUT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DUT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2 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
随着维管形成层不断分裂活动, 茎的直径不断增粗,原有初生保护 组织--表皮不适应增粗需要,这时 茎产生木栓形成层,进而产生次生 保护结构--周皮。

任务2.2植物的组织教案

任务2.2植物的组织教案

项目2 植物的生长发育教案(首页)
授课题目
任务2.2 植物的组织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
1.了解分生组织的特点及类型。

2.熟悉5种成熟组织的特点及作用。

3.了解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1.借助显微镜能识别各种分生组织的结构。

2.借助显微镜能识别成熟组织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各种组织的特点(重点)
2.复合组织(难点)
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及习题。

2.自主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综合应用,即“问题—探究—发展”
教学模式。

教学安排7课时
1.课堂互动(5学时)
2.实践活动(2学时)
项目2 植物的生长发育教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问题答案 (5)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问题答案 (5)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问题答案 (5)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1 我们周围的土壤1、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哪里土壤多?哪里土壤少?答:在农村随处都可以看到土壤:田野里、道路旁、农家院子里等,只有荒山上的土壤少。

在城市里,土壤就不多见了,只有花圃里、水塘边、操场上才有裸露着的土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水泥路下、路砖下面都有土壤。

2、关于土壤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我们可以研究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兴趣。

答:有虫、草、植物的根、水3、挖开田野、花圃和水塘边等不同地方的土壤,观察这些地方的表层,你能发现什么?答:土壤中有枯死的植物的根、落叶、有岩石和沙子。

有活着的植物的根、幼芽、还会有蚂蚁、蚯蚓等小动物或动物尸体。

4、小草的根为什么这么长?答:小草的根长得这么长,可以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深处吸收水份和养料,供给小草生长。

5、看看土壤里有哪些小动物。

它们都生活在土壤什么地方?答:土壤中的小动物除了蚯蚓、青蛙、屎壳郎、蚂蚁还有蟋蟀、土蟞、田鼠等,它们都生活在土壤的表层。

1.2 了解土壤1、仔细观察土壤的外观你发现有什么特征?答:土壤是褐色的,土壤有些潮湿,能成团,土壤里有石子、小虫子、落叶、草根……2、做下面的实验,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答:(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看到纸巾潮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2)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开始看到硬土散开,过一会儿又看到有气泡从土壤里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3)搅拌以后看到水变混浊,静上一段时间又看到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水面漂浮一些物质,水中上层物质颗粒较小,是黏土,下层颗粒较大,是沙粒。

(4)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3、为什么渗出来的水不一样多呢?答:因为三种土的渗水性不同,沙土渗水性强,渗出来的水最多,黏土渗水性差,渗出的水最少,壤土的渗水性居中,渗出来的水也居中。

三年级科学2.2根和茎

三年级科学2.2根和茎
连成一个 整体 ,承担着 运输 的任
务,把 水 和 土壤中的养料 从根部送
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
“ 食物 ”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
4.长有直根的植物有

长有须根的植物有

小练习:它们的茎是什么茎?
香樟树
桂花树
小练习:它们的茎是什么茎?
紫藤
小练习:它们的茎是什么茎?
丝瓜
小练习:它们的茎是什么茎?
探究活动:研究茎的作用
· 将芹菜的 茎进行横切和 纵切,仔细观 察,你有什么 发现?
茎连接植物身体的各部分,它 还承担着运输的任务。
Hale Waihona Puke 浸入红色水中芹菜的横切面2.根和茎
小练习:它们的根是什么类型的?
小练习:它们的根是什么类型的?
两种根有什么不同?
小练习:它们的根是什么类型的?
像菠菜这样,根从茎的下面长出来的一根, 粗粗的、周围长了一些细小的根毛,这样 的根我们在科学上叫它直根。
像葱这样,在茎下面长出的根很多,都是差不多
粗细和长短的,这样的根在科学上叫 须根。

根能吸收水分和养料,并 输送到地上部分。
1. 根将植物牢牢
地 固定在土壤中 ,
同时又从土壤中 吸收植物生长所 必需的水分和养料。
少数根有繁殖的作用。
美丽的根雕作品
我们一起来研究茎:
• 大多数 植物都有茎, 茎有各种各 样的形态。
直立茎
攀援茎
缠绕茎
匍匐茎
3.形态各异的茎把植物身体的各部 分

它们的根是特殊的直根。
2.植物和植物之间的根是各不相同的。
菠菜的根比较硬,有一根主根,侧根很少 ;
葱的根 较软,有许多侧根。

三年级下册科学笔记

三年级下册科学笔记

三年级下册科学笔记4.土壤里有什么小动物.它们都生活在土壤的什么地方?答:土壤里有蚯蚓、屎壳郎、青蛙、蚂蚁等小动物.它们都生活在土壤的表层.1.2了解土壤1.土壤里有什么?答:土壤里有水分、空气、土粒、腐殖质等.2.燃烧土壤.你会发现什么?答: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说明土壤里有腐殖质.3.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人们根据三种土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4.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有什么不同?答:沙土的渗水性强.壤土的渗水性居中.黏土的渗水性弱.5.比较沙土和黏土有什么不同?答:①沙土颗粒大.黏土颗粒小;②沙土粗糙.黏土细而光滑;③沙土不能握成团.黏土能握成团.1.3肥沃的土壤1.落叶下面的土壤是什么颜色的?答:落叶下面的土壤是黑色的.比较肥沃.2.土壤分为哪三层?有什么特点?答:土壤分为:上层土、下层土和岩石层.表层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很丰富.下层土壤能提供给植物的养分就少多了.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岩石逐渐增多.岩床位于土壤和碎石的最底层.3.什么叫腐殖质?它有什么作用?答: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须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4.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例子)有哪些?答:有的地区通过(修筑梯田).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增加(腐殖质)来加以改良.常用的方法有(种植绿肥)、(收集落叶)、(粪便沤肥).5.土壤中的(细菌)和(小动物)将死亡的动植物(分解成养分).供植物生长.6.做肥料袋的方法:①往塑料袋中装土、水果皮、菜叶等.②均匀地往塑料袋中洒一点水.把塑料袋口轻轻地扎上.③把塑料袋放在黑暗的地方.7.为什么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答:因为蚯蚓的钻洞改变了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水性和肥力.另外.蚯蚓的排泄物也是天然的肥料.8.土壤动物有什么作用?答:土壤动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助手.亿万年来它们默默无闻地分解着生物遗体.改变着土壤的肥力.如果土壤缺少了它们.粮食、蔬菜就不能生长.花草、树木就会枯萎死亡.我们人类也将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1.4土壤的保护1. (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2.你还能说出哪些动植物及人类离不开土壤的例子?答:①植物生长.②北方窑洞.③鼹鼠的家.④制作陶器等.3.为什么有的地方草丰林茂.而有的地方寸草难生呢?答:因为有的地方土壤肥沃.有的地方土壤贫瘠.4.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答: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会造成土壤的蓄水能力下降.以及水土流失、肥力下降.5. 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6. 塑料垃圾埋在土壤里的危害是什么?答:塑料垃圾被埋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同时也阻碍了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与利用.7. 实验结果说明:无植被的土壤流下的水土多.蓄水能力弱;有植被的土壤流下的水土少.蓄水能力强.8.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上将是怎样的情景?答:假如没有了土壤.我们将没有地种.就不会有食物吃.人和动植物都会死亡.9.人们哪些行为会破坏土壤?答:①喷洒农药.②抛撒垃圾.③开窑烧砖.④开山毁林等.10.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答:①植树造林.②环保宣传.③垃圾分类.积极回收等.2.1果实和种子1.什么是果实?答:凡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构成的都是果实.2.种子是由(种皮)、(胚轴)、(胚根)、(胚芽)、(子叶)五部分组成的.3.适合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答:适合种子萌发的条件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与光照没有关系.4.种子是怎样旅行的?答:传播种子的方式有:利用风力、利用动物、利用弹力、利用水力等.5.你能提出哪些和种子萌发有关的、自己能研究的问题?问题一:大种子发芽快还是小种子发芽快?答:大种子小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是同时发芽的.问题二:把蚕豆种子头朝下.根会向上长吗?答:无论种子怎样摆放.发芽后总是根朝下.芽朝上.2.2根和茎1.菠菜的根和葱的根有什么不同?答:菠菜的根是直根.葱的根是须根.2.(胡萝卜)是一种特殊的(直根).3. (根)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同时又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和(养料).4.大多数植物都有(茎).茎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大致可分为缠绕茎.如牵牛花的茎;匍匐茎.如西瓜的茎;攀缘茎.如爬山虎的茎;直立茎.如杉树的茎.5.茎的作用是什么?答:形态各异的(茎)把植物身体的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它承担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2.3叶和花1.观察一片树叶的正面和背面.比较有什么不同?答:①颜色不同.②正面比较光滑.背面比较粗糙.2.观察更多的树叶.比较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答:不同之处:颜色和形状不同.相同之处:每片树叶是由叶柄和叶片构成的.叶片上有叶脉.3. 研究植物体内水分是怎样散失的实验:(1)实验准备:选择一株叶片大、较薄的植物.(2)实验步骤:①给一盆植物浇水后.选择两根大小差不多的枝条.②将其中一根枝条的叶全部摘除.③给两根枝条同时罩上塑料袋并扎紧.(3)实验现象:枝条上有叶的那个塑料袋上有很多小水滴.而枝条上没有叶的塑料袋上没有小水滴.(4)实验结论:说明叶片有蒸腾作用.4.观察并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1)实验准备:准备两株相同的植物.(2)实验步骤:①选择两株大小差不多、同一品种的植物.②将一株放在阳光下.另一株放在阴暗处.③给它们浇同样多的适量水.④观察、对比生长情况.做好记录.(3)实验现象:阳光下的长得茂盛.阴暗处的长得枯黄.(4)实验结论:说明叶有光合作用5.大多数植物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食物”).6.花是由几部分构成的?答: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构成的.7.什么叫传粉?答:(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这一过程就叫做(传粉).传粉后植物就有可能结出(果实).8.花的各部分构造具有什么不同的功能?答:花的各部分(构造)具有不同的(功能).萼片:保护未开的花.花瓣:吸引昆虫.雄蕊:制造花粉.雌蕊:接受花粉.9.植物传粉的途径有哪些?答:植物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粉.常见的是借助(昆虫)和(风力).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人们常常还会进行(人工辅助授粉).10.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如(油菜花)、(桃花)等.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蜜蜂)、(蝴蝶)等.11.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如(玉米)、(水稻)的花等.2.4 植物和我们1.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的.2.我们所吃植物的部位:★土豆吃的是(茎);★胡萝卜吃的是(根);★花生和豌豆吃的是(种子);★四季豆、香蕉和南瓜吃的是(果实);★菠菜吃的是(根、茎、叶);★芹菜和青菜吃的是(茎、叶).◆其中.(菠菜)、(芹菜)、(油菜)的多部分被我们食用了.3. 说说植物对人类有哪些贡献?答:植物对人类的贡献非常大.我们可以利用植物:①做药材 .②做纺织材料. ③做食物.④做饮料 .⑤做燃料 .⑥做家具 .⑦做建筑材料等 .3.1认识固体1.生鸡蛋的蛋壳是固体.里面的蛋清和蛋黄是液体.熟鸡蛋是固体.2.能不能说面糊、胶水、牙膏既是固体又是液体?答:它们是水与固体的混合物.不能说它们既是固体又是液体.3.固体的共同性质是什么?答:固体都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如果受到的外力不大.体积和形状改变很小.4.液体能流动.但沙漏里的沙子也会流动.难道它也是液体?答:众多的沙汇聚在一起恩能流动.但沙粒是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所以沙是固体.不是液体.5.固体都是硬的吗?答:固体不一定都是硬的.例如棉花.衣服.橡皮等就是固体.但很软.6.你知道哪些固体混合或分离的例子?答:固体混合例子:在水泥中混合黄沙和水.固体分离的例子:把石子从黄沙中分离出来.7.固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有什么变化?答:固体混合后重量无变化.体积会变化.3.2把固体放到水里1.为什么一个小石子会下沉.而一艘巨大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呢?答:因为小石子排开的水量少.而巨轮排开的水量多.浮力大.所以能浮在水面上.2.沉浮到底和那些因素有关?答:与物体的形状和密度有关.3.把面粉和盐分别放入水中并搅拌.看到什么现象?答:静置一会看到盐溶于水.面粉基本不溶于水.4.要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有三种:过滤.沉淀.蒸发.3.3认识液体1.我们所知道的液体有:食用油、水、牛奶、蜂蜜.酒精等.2.液体的共同性质是什么?答:液体都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有表面张力和浮力.3.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研究液体的性质?有什么发现?答:①倒出同体积的液体和水.在天平上比比看.发现:同样多的不同液体重量不同.②把不同的液体同时倒一点在斜放的板子上.发现:不同的液体流动快慢不同.③把不同的液体用滴管滴在蜡纸上.发现:不同的液体表面张力不同.4.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就需要用多种多样的方法.3.4把液体倒进水里1.把食用油和蜂蜜分别倒进水里.观察会有什么现象?答:油比水轻.浮在上面.蜂蜜比水重.沉在水下.2.和固体在水里的沉浮情况一样.有的液体浮于水面.有的液体沉于水下.3. ①在一只空杯子里按照蜂蜜→水→油的顺序倒入这三种液体.看看有什么现象?②如果按其他顺序.情况又会怎样?答:①发现油浮在水面上.蜂蜜沉在水下.②无论按照什么顺序.油总是浮在水面上.蜂蜜总是沉在水下.4.将一小瓶热的红颜色的水轻轻放入装满冷水的容器里.看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答:红墨水喷向水面.红颜色的热水在冷水水面上浮了一层.一座“小火山”喷发了.5.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有什么变化?答:液体混合后重量没有变化.体积发生变化.3.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1.怎样才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呢?答:改变物体的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的方法可以使物体浮起来.2.怎样使橡皮泥和铝箔浮起来?答:①把橡皮泥和铝箔做成小船.②借助筷子或吸管扎起的“排筏”.还可以借助泡沫塑料浮起来.3.怎样使小潜艇浮上来或沉下去?答:小潜艇注入空气.重量变轻.所以上浮.而排出空气注入水.重量变重.所以下沉.4.(死海)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可以躺在水面上看书.5.怎样想办法使沉在水里的鸡蛋浮起来?答:往水里加盐.并不停地搅拌.加到盐不再溶解为止.可以使鸡蛋浮起来.6.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渔网在水中立起来呢?答:在渔网上面拴轻物.在下面拴重物的方法.可以让渔网在水中立起来.4.1今天天气怎么样1.从哪里可以得到关于天气的信息?答:看电视、听广播、查报纸、上网、打天气预报电话等.都可以得到关于天气的信息.2.天气预报常从哪些方面说天气?答:天气预报常从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湿度等方面说天气.3.认识这些符号吗?它们各表示什么天气?答:晴天阴天多云小雨风力风向雪天4.(天气预报)十分重要.气象工作者借助各种仪器、设备定时(观测)和(记录)天气状况.(分析记录)的各种数据.做出预报.5.气象工作者借助什么做出预报?答:①百叶箱.②天气预报员在做电视天气报告.③高科技气象观测.6. 150多年前.人们只能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来预报天气.7.关于预报天气的谚语有哪些?答:①蜻蜓低飞要下雨.②天上钩钩云.地下水淋淋 . ③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④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⑤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8.哪些人关心天气?答:(1)种地的农民.(2)训练、比赛的运动员.(3)在太空旅行的宇航员.4.2气温有多高1.用来测(气温)的(温度表)又叫(寒暑表).2. (气温)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为:(℃).如:20℃读作二十摄氏度;零下6摄氏度写作-6℃.3.同一时刻在不同的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4.从一天内气温变化的记录中.我们能发现什么?答: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最高时并不在中午12点.而是(午后2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凌晨).5.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百叶箱都是一样的?答:统一的标准才能使不同地区的温度有可比性.6.为什么百叶箱安放的位置都要求在离地面1.5米的空旷草坪上?答:离地面1.5米.是为了减少地面湿气的影响.使箱内温度更接近气温.空旷草坪上的温度更有均衡性.4.3 雨下得有多大1. (下雨)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用(眼看)、(耳听)只能大概知道雨下得大小.要想确切知道雨下得有多大.需要利用(雨量器)来测量.2.用来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雨量的大小用(毫米)做单位.衡量降雨的多少要收集(24小时)的雨水.3.用自制雨量器测雨量前.要把水加到(“0”刻度).4. 用不同大小的雨量器量雨.行吗?答:行.因为大小不同的雨量器不会影响测量的标准性.5.下雨和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答:雨下得大小会影响我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有利也有害.所以(关注天气预报)可以使我们(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6.天气预报中雨量的等级标准:①小雨(0.1—10毫米之间);②中雨(10—25毫米之间);③大雨(25—50毫米之间);④暴雨(50—100毫米之间);⑤大暴雨(100—200毫米之间);⑥特大暴雨(超过200毫米).4.4今天刮什么风1.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2.用(风向标)可以测(风向).用(风力计)可以测(风速).用(风级)表示.通常把风力分为(0—12级).共(13)个级.3.风级歌:零级烟柱直冲天 .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 .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 五级带叶小树摇. 六级举伞步行艰.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二级陆上很少见.4.5气候与季节1.在一定的地区.一年中天气的变化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2.说一说你的家乡各个季节的气候特征是什么?答:春季:阳光温暖.植物发芽开花.夏季:阳光炎热.植物茂盛.秋季:天高云淡.凉风习习.小雨绵绵.穿上了毛衣.冬季:寒风刺骨.白雪压枝条.3.在不同的季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答:植物的变化:春季发芽.开花;夏季植物茂盛.开始结果;秋季树叶枯黄.果实成熟;冬季树叶落光.白雪压上枝条.动物的变化:春季燕子归来.夏季繁殖后代.秋季迁徙.冬季在南方过冬.5.1观察1. (观察)就是运用我们的(感觉器官)去收集(各种信息).它是科学研究中(收集证据)的一种重要的方法.2.我们的(观察)器官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3. 如何用各种器官观察?答:①对着镜子看自己的眼睛.②用鼻子闻水果.③用手摸袋里的各种物品.④用耳朵听笛声的方位.⑤用嘴尝饮料的味道.4.用工具测量有什么优点?答:用放大镜看邮票能看得更仔细;用听诊器听大树能听得更清楚;用望远镜观察飞鸟能看得更远.5.用工具观察与用肉眼看有什么不同?答:用工具观察比用肉眼看得更仔细.更清晰.更便利.更全面.更安全等.6.怎样辨认出绿茶.乌龙茶.红茶和花茶?答:将茶沏出来.汤色发绿.明亮是绿茶.汤色淡金黄色是乌龙茶.汤色红亮是红茶.其余是花茶.7.在人类史上.尤其是在科学发展史上的成功人物大都具备非凡的(观察力).8.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能工巧匠.也是一位十分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锯”).9.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写出了流芳百世的(《本草纲目》) .10.英国发明家(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11. “观察.观察.再观察.”这句话是(巴甫洛夫)说的.12. (观察)和(理解)的乐趣是自然界赐予的最美好的礼物.这句话是(爱因斯坦)说的.5.2测量1.测量我们自己的速度、身高和力量.分别使用什么测量工具?答:测量跑步速度用秒表.测量身高用尺子.测量力量用握力计或拉力计.2. (2005年5月22日).科学家登上珠穆朗玛峰.测量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度为(8844.43)米.3.为了更精确地测量.科学家还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测量工具).4.下列工具的用途是什么?答:①电子秤测量物体重量.②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力.③血压计测量血压.④温湿度表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⑤身高体重计测量身高和体重.5. 测量你的杯子能装多少水时应注意什么?答:①看清量筒的单位.了解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②测量时把量筒放在水平面上. ③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水面的底部相平.6.我国古代计量时间的仪器主要有(漏刻)和(沙漏).沙漏又叫(沙钟).7.有些事物可以被精确地测量.有些事物却很难被精确地测量.也有一些事物没有必要那么精确地测量.这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测量).。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范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范

园林植物爱护技术规程目次1、总则2、园林病、虫、杂草的重点对象2.1叶部病虫害2.2茎干部虫害2.3根部病虫害2.4刺吸性害虫及其引发病害2.5园林杂草3、园林病、虫、杂草防治3.1园林植物检疫3.2园艺防治3.3人工防治3.4生物防治3.5物理防治3.6化学防治4、化学药剂防治指标4.1制定防治指标4.2防治指标表达4.3防治指标5、合理用药6、效果考核7、技术档案8、园林植保人员防护保健附录A:园林植物爱护分级考核标准1 总则1.0.1为了爱护生态环境,加强园林植物爱护,提高园林植保技术治理业务水平,使园林植物发挥应有的绿化效应和观赏价值,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本市各公共绿地、专用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绿地,均可参照执行。

1.0.3本规程引用标准,有《都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园林植物栽植技术规程》、《园林植物养护技术规程》。

1.0.4园林病、虫、草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生态意识,环境意识,要求达到爱护园林植物、爱护生态、爱护环境。

2 园林病、虫、杂草的重点对象2.1叶部病虫害2.1.1叶部病害:白粉病、锈病、炭疽病、叶斑病、角斑病、黄花病。

2.1.2食叶性害虫:刺蛾、蓑蛾、尺蛾、卷叶蛾、螟蛾、毒蛾、夜蛾、天蛾、大蚕蛾、粉蝶、叶甲、金龟甲、负蝗、叶蜂、蜗牛、蛞蝓。

2.2茎干部病虫害2.2.1茎干部病害:枝枯病、腐烂病、溃疡病、菟丝子。

2.2.2钻蛀性害虫:天牛、吉丁虫、木蠹蛾、透翅蛾、蛀螟。

2.3要部病虫害2.3.1根部病害:根癌病、立枯病、白绢病、菌核病、绵腐病、软腐病、疫病、枯萎病、紫纹羽病、线虫病。

2.3.2根部(土壤或地下)害虫:蝼蛄、蛴螬、地老虎、鼠妇、蚯蚓。

2.4刺吸性害虫及其引发病害2.4.1刺吸害虫:蚜虫、蚧虫、粉虱、木虱、蓟马、盲蝽、网蝽、叶蝉、叶螨、根螨、瘿螨、跗线螨。

2.4.2刺吸害虫引发病害、煤污病,由刺吸害虫传播的要紧病毒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根和茎》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
菠菜和葱的根
对比菠菜的根和葱的根
植物名称 根的特点 我们称它为什么根
菠菜的根
有主根和侧根之分, 主根长而粗,侧根短 而细 无主侧之分,全部 由不定根主成。
直根 须根
葱的根
形态发生改变的根
红苕(红薯)
白皮沙拐枣发达的根系
根的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来分析。
大多数新鲜蔬菜水果中的含水量约为自 身质量的70%~90%。
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料主要存 在于土壤中。
你发现了根的什么作用?
• 1.吸收水分和养料,并输送到地上部分
植物稀疏的地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现象。
植物茂盛的地方,水土流失的现象少。
你发现了根的什么作用?
• 1.吸收水分和养料,并输送到地上部分 • 2.固定植物,固定土壤。
美丽的根雕作品
人参是名贵的药材
思考:
攀缘茎 爬山虎
匍匐茎
你学会了吗?考一考!
胡杨树
牵牛花
葡萄
草莓
一些特殊的茎
茎的作用
叶 茎 根
把根吸收的 水分和养料 向上输送。
叶 茎 根
把叶制造的 食物向下输 送。
显微镜下观察 红墨水浸过的芹菜茎的横切面图
萝卜、山药是营养丰富的食品。
你发现了根的什么作用?
• 1.吸收水分和养料,并输送到地上部分 • 2.固定植物,固定土壤。 • 3.有的植物用根来储存营养
你发现了根的什么作用?
• 1.吸收水分和养料,并输送到地上部分 • 2.固定植物,固定土壤。 • 3.有的植物用根来储藏营养
• 4.少数根有繁殖的作用。
茎的作用 1.支撑作用。 2.输送水分和营养。 3.少数茎有繁殖和储藏营养的作用。
学完今天的《根和茎》,你有哪些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