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的故事读后感800字(精选3篇)

合集下载

爱迪生的故事读后感3篇

爱迪生的故事读后感3篇

爱迪生的故事读后感3篇爱迪生的故事读后感3篇引导语: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迪生的故事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迪生的故事读后感篇1你了解爱迪生吗?读了《爱迪生的故事》这本书后,我终于知道爱迪生是一位美国的大科学家和大发明家。

他发明了留声机、电报机、电灯、有声电影等上千项发明,造福了人类。

爱迪生从小就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他不仅喜欢问为什么,还喜欢动手试一试。

有一次,他看见母鸡在孵蛋,很好奇,便从家里拿了几个鸡蛋,躲到一个地方,自己孵起蛋来,直到天黑了,他还在认真地孵蛋呢。

爱迪生在课堂上总是喜欢问为什么,有时候,他会问老师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老师答不上来,便斥责他为“低能儿”,还把他撵出了学校。

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成了他的“家庭教师”。

后来爱迪生在妈妈的教育下,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读书,爱迪生获得了很多知识,为他后来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有一次,爱迪生在火车上做了一次实验,结果不小心,点燃了整节车厢,列车长很生气,扔掉了他所有的实验设备。

爱迪生虽然遭受了很多挫折和失败,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更加坚定地投入到科学实验中。

经过6000多次的失败,爱迪生为人类发明了电灯,还给人类留下了大约2000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贡献。

《爱迪生的故事》这本书,使我深深的体会到要取得优异成绩,必须要刻苦学习、勇于实践、顽强钻研。

也让我懂得了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成功,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而沮丧。

更让我领悟到了爱迪生的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今后我也要像爱迪生学习,学习他那种永不言败,坚韧不拔的精神,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而奋斗。

爱迪生的故事读后感篇2我今天花了3个小时的时间才把《爱迪生的故事》这本书认认真真的看完了。

看完了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知道了原来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虽然以前在学校不好好学习,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但是通过母亲的教导和自已努力,自己自学成才。

爱迪生传读后感7篇【新编】

爱迪生传读后感7篇【新编】

爱迪生传读后感7篇爱迪生传读后感1今年初通读了电子书《爱迪生传》。

深深的被故事所感染。

爱迪生作为历史伟人,他的光芒依旧。

不得不让我思索“为什么”。

我想对人类而言:人生的本质是创造。

平凡的人通常是为了改善生活而积累财富,这也是创造。

伟人则是通过自己的工作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之所以成为伟人,就是他对人类的意义是非凡的,所带来的人类的进步也是巨大的。

爱迪生他通过一件件的发明完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他的伟大,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读《爱迪生传》能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创造的快乐。

让我常常有参与或者进行创造的冲动。

一个个故事让人体验一次次的神奇、一次次的快感。

有时我真想做点什么,象爱迪生一样投入,象爱迪生一样着迷,哪怕只是一件事,此生足矣。

读《爱迪生传》让我认识了一个曾经平凡而又不凡的人物。

说其平凡,他也象我们一样在年青时期有过迷茫,有过为生活奔波,有过为工作劳累。

他偷过懒、犯过错、有过喜怒哀乐。

但他又同我们有那么多的不同,他超过常人数十倍的求知欲,他勤奋刻苦、不屈不挠、乐观豁达,这些无疑是他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基础。

最后用爱迪生最有名的一句名言来结束__: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人生或多或少会有那么一些灵感吧,但有几个人能抓住它并为他付出辛劳呢!作为我们也许很难做到象他一样,但我想应该可以做到——再努力一点点、乐观一点点!也许生活因此而改变。

做一个平凡但不平庸的人吧!爱迪生传读后感2“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这句话就是给黑夜带来光明的天才发明家爱迪生爷爷说的。

他一生中有20__多个发明,给人类生活得到了改善!今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读《爱迪生传》这本书。

爱迪生跟大多数的小孩一样,8岁上学,可短短3个月,由于爱迪生有着追根究底的个性和稀奇古怪的想法,让别人都以为他是一个脑子有问题的小孩子。

后来,爱迪生被退学了。

但他的母亲不相信爱迪生是一个低能儿。

在母亲耐心教导下,爱迪生从小热爱科学,对科学很有兴趣。

《爱迪生》读后感(合集15篇)

《爱迪生》读后感(合集15篇)

《爱迪生》读后感(合集15篇)《爱迪生》读后感1星期日的晚上,我一口气读完了《爱迪生》这本书。

心里一直在想着爱迪生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呀,发明了许许多多的东西,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比如电灯,为了发明电灯,一个本来身强力壮的人,因劳累过度,两眼布满了血丝,显得疲惫不堪。

为了研制灯丝,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

爱迪生百折不挠的精神终于使他找到了非常非常合适的灯丝,很成功发明电灯,给我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他研制蓄电池整整花了9年的时间,试验了进9000多种材料,失败了不下五百万次最后连他的最好的助手也都不能坚持下去了,但是他却坚韧不拔,毫不动摇,终于获得了成功。

他的每项发明都是通过艰苦劳动赢得的,都是他心血和汗水的结晶。

从这时起爱迪生这三个大字,就一直在我的心里铭刻着。

夜很深了,妈妈叫我睡觉,我久久不能入睡,心里总是在想着他说的名言:“在天才与勤奋之间,我选择勤奋。

”《爱迪生》读后感2今天,我读了《爱迪生孵小鸡》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天爱迪生妈妈在做饭,小爱迪生就在一旁玩耍,他突然看见母鸡蹲在鸡窝里一动不动的在孵蛋,小爱迪生就想母鸡能孵小鸡,人为什么不能?他就走了过去把母鸡赶走,自己坐着去孵小鸡。

过了一会爱迪生的妈妈叫爱迪生吃饭,可叫了几声也不见他来,妈妈出来看见了他蹲在那里一动不动,得知他是在孵小鸡,情不自禁的哈哈大笑,后来爱迪生知道了孵小鸡是需要一定的温度的。

读了这篇故事我很惭愧,因为是一个怕动脑筋的人,对许多事情都不在乎,什么第一名呀,优秀少先队员呀,还有三好学生呀,我都无所谓,因为要得到这些需要动脑筋,付出许多努力的,所以成绩一直都不理想。

而爱迪生就喜欢多思考,就连母鸡孵蛋这件事情,他都这么关注,我下决心以后要向爱迪生学习,学习他多观察,多思考,勤于动脑的学习精神。

这篇故事很不错,你们也来看看吧!《爱迪生》读后感3爱迪生是英国有名的科学家,爱迪生小时侯很刻苦学习的。

有一次,爱迪生的妈妈生病了好几天,就叫爱迪生到菜市场上卖菜。

《爱迪生传》读后感(8篇)

《爱迪生传》读后感(8篇)

《爱迪生传》读后感(8篇)《爱迪生传》读后感1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由于奇怪问妈妈:电灯为什么会亮?妈妈说:“由于电灯通了电?还告知我美国有一个大创造家——爱迪生,他就是电灯的创造者。

在幼儿园时,也曾听老师讲过关于爱迪生学母鸡孵小鸡的故事,觉得他这人很好笑。

放暑假了,学校老师布置作业,要求看一本世界宏大人物的传记,我毫不迟疑地确定:到图书馆借一本《爱迪生传》。

读了《爱迪生传》,我才真正了解到了爱迪生的宏大。

在他还小的时候,他就是一个爱追问、爱思索的小孩,8岁时不仅博览群书,而且能一目十行,过目成诵。

12岁的时候,他就能赚钱,在列车上他一边卖报,一边兼做水果、蔬菜生意。

用赚取的钱买书,在车上建立了自己的化学试验室。

并且不幸有一次因化学药品着火,试验室爆炸,他连同他的设备全被列车员扔出车外,还被打了耳光,导致了爱迪生成为终身聋子,但是他并不因此而放弃工作、创新创造。

虽然他在学校里只学三个月时间,但他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制造创造,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奉献。

当有人称他是个”天才“时,他却虚心地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

他的成就主要归功于他的勤奋和制造性才能。

比方为了创造电灯,他经受了很多次的失败,为了延长灯丝的寿命,大约试用了6000多种纤维材料,才取得胜利。

他说:宏大的人物明显的标志,就是他顽强的意志。

他又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不行想、想不到的事。

当有人问起爱迪生的胜利秘诀时,他说:“要干,始终干究竟,不胜利决不罢休,要有毅力才行。

”看了爱迪生这些生平事迹,我是从心底里敬重、佩服、仰慕他。

读了他的传记,使我受益非凡,我今后会牢记他的话,做个虚心勤奋、爱思索、有毅力的好同学。

《爱迪生传》读后感2同学们,你们知道宏大的科学家爱迪生吗?他是我最佩服的一个伟人,他小时候只接受过3个月的正规教育,但却制造出了数千项科学创造,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胜利的呢?今日我就来为你们介绍一下《爱迪生传》这本书吧。

爱迪生的故事读后感800字(精选3篇)

爱迪生的故事读后感800字(精选3篇)

爱迪生的故事读后感800字(精选3篇)爱迪生的故事读后感800字1今天,我在看《爱迪生的故事》,里面的一个个故事精彩极了,让我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爱迪生的故事》主要讲的是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的经历。

爱迪生的全名叫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尽管他一生只在小学里读过三个月的书,但在母亲的耐心教育下刻苦自学,勇于尝试,百折不挠。

正是他的这种优良品质,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发明大王”。

他一生的发明有印刷机、留声机、电报机等等,数量达到惊人的两千多个。

特别是高电阻白炽灯的发明,这项最伟大的发明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崭新的光电世界。

但是,就是这个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小时候竟被老师骂成“迟钝”的“低能儿”,并为此被赶出了学校。

然而,就是这个老师眼中的“糊涂虫”,在妈妈的正确引导下,对读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不但博览群书,而且能一目十行、过目成诵。

难能可贵的是,爱迪生有着一颗充满探索、永不言败的心。

1878年9月,在他开始研究电灯时,为了发现一种合适做灯丝的材料,在用了1600种材料进行试验都失败的情况下,毫不气馁,屡败屡战,以毅力战胜困难,以辛勤的劳动赢得了微乎其微的几率。

经过大量的试验——将空气抽到1%大气压,用碳精丝做灯丝的灯泡,终于在1879年10月21日被发明出来了。

虽然这盏电灯只连续使用了45小时,但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

读着读着,我不禁想到了自己。

记得有一次,数学作业中有一道难题,要算出2096分别除以3的几次方的余数。

我知道这道题是找规律的题目,就拿2096分别除以3的一次方、二次方、三次方可是算这些很麻烦,我算了几个没找出规律,就有点不耐烦了,又算了几个还没有规律,心想:反正是聪明题,明天老师会讲的,算了吧第二天,老师讲完了题目我才发现,只要我再算两个,就可以找出规律了。

我又想起了爱迪生,他的发明往往是成百上千次实验的'结果。

我就计算了几次就放弃了,这和爱迪生比起来就差太远了!爱迪生一天工作20小时,规定自己每天读三本书,关于蓄电池的试验,他的记录达5万多次。

【推荐】《爱迪生》读后感

【推荐】《爱迪生》读后感

【推荐】《爱迪生》读后感《爱迪生》读后感1“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汗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读了《爱迪生成功的秘诀》这篇文章,使我深受启发。

成功,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字眼,可是成功的秘诀到底在哪里呢?爱迪生对成功的秘诀做了科学的概括:成功等于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及少说空话,多观察、多实践、多发明,为人民做出贡献。

这也是爱迪生成功之道。

我认为,这三个条件中艰苦的劳动,即“勤”是首要的条件,因为“勤”能补“拙”。

爱迪生小时候不是超人的“天才”,甚至有人说他是“笨蛋”。

可是促使“笨蛋”成为“天才”的,不正是这个“勤”字吗?爱迪生深信天才出于勤奋,他用“勤奋”去弥补自己的“笨拙”。

为了彻底弄清一个问题,他比别人多花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终于用汗水浇开了成功之花,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于“勤能补拙”,我也深有体会。

我有个同学叫张琦,我俩经常在一起学习、玩耍。

人们说我比她聪明,平时背诵一篇课文,我总比她先会。

背完后我把书一扔,就算完事儿。

张琦却拿着书一直背诵,直到彻底背熟为止。

结果每次检查背诵,她都比我分高。

还有一件事,刚开始写作文,我也每次比她写得好,后来她对我说,她一定要把作文水平提高。

于是她每天坚持写日记,并且三天就写一篇习作进行练习,经过一段时间后,她的作文水平果然提高了,老师经常表扬她,上次作文竞赛,她竟然超过我获得了第一名!这使我更加确信了“勤能补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这是爱迪生的成功名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勤奋去弥补自己的笨拙,用汗水浇开那绚丽的成功之花。

《爱迪生》读后感2“屋里有根藤,藤上结个瓜,一到太阳落,瓜里开红花。

”小时候,奶奶指着夜幕下千家万户亮起来“星星”,把这个谜语给我猜。

那时,我还不知道这似瓜的灯是谁发明的,自从读了《爱迪生》这本书,我才知道它是美国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的。

《爱迪生传》的读后感

《爱迪生传》的读后感

《爱迪生传》的读后感《爱迪生传》的读后感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迪生传》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爱迪生传》的读后感1我读了《爱迪生传》这本书,才知道他完成的20xx项发明的背后,有着多少的艰苦、困难。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1847年2月11日诞生在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叫米兰的小镇。

他在童年的时候,很喜欢问问题,如“船只为什么可以像鸭子一样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走呢?”“为什么天上会刮风呢?”“为什么船上装载了那么多粮食,怎么都不会把压得沉下去呢?”……他也常做一些傻事,孵小鸡、捣蜜蜂窝等。

后来,爱迪生患上了猩红热,差点使他死去。

他上学后,也不停问一些问题,老师说他是“低能儿、糊涂虫”,把他赶出了学校,他的母亲便当起了他的老师。

爱迪生十岁开始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收集别人不要的瓶子做实验。

1859年,爱迪生在火车上卖东西赚钱来供自己做实验。

火车又要在底特律停留6个小时,爱迪生便到阅览室里看书。

有一次,他看着看着,一抬头,看火车就要开走了,急忙跑向火车站,火车已经开走了。

他向列车长请求用休息室,列车长答应了,他便在里面做实验。

可一次车身震动起来,把放磷的玻璃瓶子滚落下来打得粉碎,磷因摩擦起火,列车长把他赶走了,母亲让他在家中做实验。

这是在他15岁以前就如此爱好科学,他长大后,对科学更是废寝忘食。

在他结婚的那天晚上,他因实验有紧急事情,便去了实验室,等他反应过来,晚会已经结束了。

他常常一夜不睡,连续工作几天。

有一次实验完成后,他居然睡了26个小时,中间只醒过一次。

爱迪生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爱迪生传》的读后感2爱迪生的一生是精彩的,虽然充满了挫折。

每一次实验的失败、经济紧张、众人的不认可,他都没有放弃,最终发明了电灯,带领世界进入了“光明”时代;发明了留声机,将美好的声音永远保存。

爱迪生的读后感

爱迪生的读后感

爱迪生的读后感关于爱迪生的读后感5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爱迪生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爱迪生的读后感1今天,我们学习了《爱迪生》这篇文章。

文章主要讲的是爱迪生从小热爱科学,肯动脑筋,克服种种困难,顽强进行科学实验的事。

读完这篇文章,我被爱迪生那种顽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爱迪生从小家里很穷,只上过三个月的学。

十多岁,他就开始卖报谋生。

他很爱科学,常常省吃俭用,用节省下来的钱买来科学书报和实验用的化学药品,他实验用的瓶瓶罐罐也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

十二岁那年,他在火车上卖报,卖完报,就挤时间在火车上做起化学实验。

由于火车震动,实验用的白磷起火燃烧,车长把他从火车上赶了下来,做实验用的瓶瓶罐罐也被全部扔掉了。

车长一个狠狠的耳光,打聋了他的耳朵。

意外和打击并没有使他放弃。

后来,他省吃俭用,又开始了新的实验。

实验中,尽管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硝酸差一点弄瞎了他的眼睛,但他刻苦钻研科学的决心,从来也没有动摇过。

为了试制电灯用的灯丝,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工作就是十几个小时,累了就趴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获得了成功。

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这是他一生奋斗的经验总结。

比较起来,我平时做得真是太差了。

平时自己遇到一点小小的困难,就打起了退堂鼓,缺乏吃苦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

爱迪生小时候条件那么艰苦,而他却能克服困难,顽强奋斗,最后取得成功。

而我们现在学习和生活条件都这么好,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我要好好向爱迪生学习,学习他那热爱科学、顽强拼搏的精神,学习他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和勇气。

用这种精神时时激励和鞭策自己,使自己成长为一个有厥作为的人。

关于爱迪生的读后感2你了解爱迪生吗?读了《爱迪生的故事》这本书后,我终于知道爱迪生是一位美国的大科学家和大发明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迪生的故事读后感800字(精选3篇)
爱迪生的故事读后感800字1 今天,我在看《爱迪生的故事》,里面的一个个故事精彩极了,让我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爱迪生的故事》主要讲的是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的经历。

爱迪生的全名叫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尽管他一生只在小学里读过三个月的书,但在母亲的耐心教育下刻苦自学,勇于尝试,百折不挠。

正是他的这种优良品质,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发明大王”。

他一生的发明有印刷机、留声机、电报机等等,数量达到惊人的两千多个。

特别是高电阻白炽灯的发明,这项最伟大的发明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崭新的光电世界。

但是,就是这个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小时候竟被老师骂成“迟钝”的“低能儿”,并为此被赶出了学校。

然而,就是这个老师眼中的“糊涂虫”,在妈妈的正确引导下,对读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不但博览群书,而且能一目十行、过目成诵。

难能可贵的是,爱迪生有着一颗充满探索、永不言败的心。

1878年9月,在他开始研究电灯时,为了发现一种合适做灯丝的材料,在用了1600种材料进行试验都失败的情况下,毫不气馁,屡败屡战,以毅力战胜困难,以辛勤的劳动赢得了微乎其微的几率。

经过大量的试验——将空气抽到1%大气压,用碳精丝做灯丝的灯泡,终于在
1879年10月21日被发明出来了。

虽然这盏电灯只连续使用了45小时,但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

读着读着,我不禁想到了自己。

记得有一次,数学作业中有一道难题,要算出2096分别除以3的几次方的余数。

我知道这道题是找规律的题目,就拿2096分别除以3的一次方、二次方、三次方可是算这些很麻烦,我算了几个没找出规律,就有点不耐烦了,又算了几个还没有规律,心想:反正是聪明题,明天老师会讲的,算了吧第二天,老师讲完了题目我才发现,只要我再算两个,就可以找出规律了。

我又想起了爱迪生,他的发明往往是成百上千次实验的结果。

我就计算了几次就放弃了,这和爱迪生比起来就差太远了!
爱迪生一天工作20小时,规定自己每天读三本书,关于蓄电池的试验,他的’记录达5万多次。

“天才就是2%的灵感加上98%的流汗。

”爱迪生的这句话和留给世人的3400个笔记本正是他一生发明的写照。

是啊,巨大的成就背后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我们都应该向爱迪生学习,永远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爱迪生的故事读后感800字2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爱迪生的故事》这本书,从中我知道了一些关于爱迪生的故事,让我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

一提到爱迪生的名字,人们马上就会脱口而出:发明家!不错,这位1847年2月11日出生于美国的农民孩子,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一位奇人。

他自幼富于幻想和好奇心,爱动脑
筋,喜欢做科学实验。

他只读过三个月的书。

12岁到火车上卖报,同时在火车上进行科学试验。

以后又当过铁路电报员,过着流浪的生活。

1864年发明了自动电报二重记报机。

1877年刚刚30岁的爱迪生一举发明了留声机,轰动了全世界。

因此,法国ZF授予他”爵士”头衔,美国总统邀请他到白宫表演。

后来,他又改进了电灯,发明了人类应用最广泛的白炽灯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光明使者。

继而,他又发明了电话、电影、蓄电池等等。

1883年发现了著名的“爱迪生效应”即热电子发射现现象。

为无线电事业的发展铺垫了宽广的基石。

此外,在矿业、建筑、化工及军事技术等方面,也有许多发明。

这位事来辉煌,功绩卓著,贡献无比的划时代科学家,活了84岁8个月零7天,共创造了2000多项发明,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新发明,人们尊称他为“发明大王”是当之无愧的!爱迪生在寻求他的研究发明工作过程中表现出了无限的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在数不清的挫折和失败面前,并不表示惋惜,也不为众多的冷潮热讽,甚至攻击和非议而动摇初衷,而是毅然采用新的研究方式方法,去攻破这个堡垒。

有一次,我在做数学家庭作业的时候,有一道题不会,我想问:她们知道怎么做吗?但她们在底下玩,我就一个苦苦的想,想了很久,也没想出来,范利她们喊我出去玩,我犹豫了一会儿,也出去玩了。

第二天早上,我因为那道题没有做,所以缺作业。

自从看到关于爱迪生的事迹后,我好像变了一个人似
的,做什么事都会做到底,做成功。

就这样,我每次做家庭作业的时候,一口气就做完了所有的题目。

爱迪生在发明创造时所表现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从中我明白了这样的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因为一点点的困难和挫折,就倒下去,而要坚持做到底,做到最好。

爱迪生的故事读后感800字3 被老师视为“低能儿”而退学;
9岁,因迷上《自然哲学的学校》,建立“爱迪生地下研究所”,开始化学实验;
10岁,读完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5岁,创办自己的报纸;
32岁,发明电灯;
……
84岁,给世人留下1093项发明,安详地离去。

他就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爱迪生这样一个充满“问题”,一生只读过三个月小学,有严重听力障碍的人,却对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这个世界。

他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呢?读了中外名人传记之爱迪生》这本书,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是勤奋、坚持与奉献使他从平凡走向伟大!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实现了爱迪生的发明梦想。

在我心中,也有一颗梦想的种子。

还记得七岁时,爸爸第一次带我到乒乓馆,一阵“乒乒乓乓”的声音就吸引了我,好多大哥哥、大姐姐在打乒乓。

看着他们挥拍自如、奋力拼搏的样子,我好羡慕啊!
后来,我缠着爸爸给我买了乒乓拍和乒乓球。

爸爸首先教我握拍,然后教我怎样发球、接球。

我第一次接不到球,心里有些失望,但是并没有放弃。

我又尝试了几次,还是没接到球。

小小银球十分顽皮,一点儿也不听话。

它跳到我的面前,好像在嘲笑我。

我生气了,扔掉球拍。

这时,一个乒乓球又跳到我的面前,我冷静下来,想到了邓亚萍大姐姐,虽然身材矮小会影响成绩,但是她满怀雄心壮志,靠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苦苦练了十几年,终于成为世界冠军。

再看看我,遇到这点小困难就打退堂鼓了,跟她比起来,我可就差远了。

对,我要迎难而上,打好每一个球!想到这儿,我又重新握起了球拍,这一次,握得是那么紧……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我和队友们多次在宜兴市、无锡市的乒乓比赛中获奖。

今天,当我怀揣梦想走进《爱迪生》的故事,我深深明白了:只有播下梦想的种子,才能收获成功的硕果!
【爱迪生的故事读后感800字(精选3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