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 课文与翻译
次北固山下的原文和译文

《次北固山下》的原文和译文 《次北固山下》最早见于唐朝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
这是诗人王湾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
原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绿水之间。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帆顺着风端直高挂。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
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
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
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次北固山下⑴客路青山外⑵,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⑶,风正一帆悬⑷。
海日生残夜⑸,江春入旧年⑹。
乡书何处达⑺?归雁洛阳边⑻。
[次北固山下词句注释⑴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⑵客路:行客前进的路。
青山:指北固山。
⑶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⑷风正一帆悬:顺风行船,风帆垂直悬挂。
风正;风顺。
悬:挂。
⑸海日:海上的旭日。
生:升起。
残夜:夜将尽之时。
⑹入:到。
⑺乡书:家信。
⑻归雁:北归的大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
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霍松林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首《次北固山下》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王湾是洛阳人,生于中唐,“尝往来吴楚间”。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
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下册 17 诗词五首 次北固山下

18
主题
• 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 长江中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 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9/13/2019
19
思乡句子:
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回忆山东兄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13/2019
20
景物:长江地区; 早春时节; 青山、绿水、江潮、船帆、海日、江春
特点:开阔、秀丽
2.从这首诗中你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心情:淡淡的乡思愁绪。
9/13/2019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
名句分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
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 6、你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13/2019
21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 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 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 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
பைடு நூலகம்
9/13/2019
14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乡书:家书
(1).红日驱走黑暗------乐观 向上
(2).春意驱走寒冷-----乐观 积极
(3)新旧事物更替------体现事物发 展的普遍规律
9/13/2019
17
• 12.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 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 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
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

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课文原文《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课后习题一、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率真、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自己登山临海时产生的壮美感觉。
参考答案: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
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
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
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展现的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涌动。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参考答案:写“杨花”“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
“子规”即杜鹃,喜欢悲哀凄惨地啼叫。
这样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渲染出一种寂寞萧条的气氛,也为下文表现作者对故友被贬谪遭遇的同情、无奈,以及思念之情做了铺垫。
三、朗读《次北固山下》,边读边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体会上下句对偶的精妙。
王湾《次北固山下》【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王湾《次北固山下》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一、原文与译文(一)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译文旅途在青翠的山峦之外,行船于碧绿的水面之前。
潮水涨满时,两岸显得更为宽广,顺风行驶时,帆船高高悬挂。
太阳从尚未完全消逝的黑夜中升起,春天的气息已经浸润进旧年的时光里。
家信该寄往何处呢?或许只有北归的大雁能指引方向,在洛阳附近送达。
二、注释与解释(一)客路青山外“客路”指的是旅人的行程,“青山外”表明了行程的目的地或方向。
这句话描绘了诗人离开家乡,前往远方的旅程。
(二)行舟绿水前“行舟”表示乘船旅行,“绿水前”则描述了船行驶在清澈碧绿的江面上的情景,暗示了诗人此刻正在江上航行。
(三)潮平两岸阔“潮平”指潮水涨至水平面,与岸齐平,“两岸阔”表明因潮水上涨,两岸之间的水域变得更加宽阔。
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于广阔天地的感受。
(四)风正一帆悬“风正”指的是风向正好,“一帆悬”形容顺风行驶时船帆的状态。
这句话通过描写顺风行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旅途顺利的心情。
(五)海日生残夜“海日”指的是海上日出,“生残夜”则表示太阳从尚未完全消逝的黑夜中升起。
此句以自然景象的变化,隐喻新旧交替的哲理。
(六)江春入旧年“江春”指江边的春天气息,“入旧年”则表明虽然还是旧年的时光,但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
此句通过季节变换的描绘,寓示着新的希望与生机。
(七)乡书何处达“乡书”指的是家信,“何处达”询问家信将被送往何处。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人的思念之情。
(八)归雁洛阳边“归雁”比喻归家的人或信件,“洛阳边”则指出洛阳作为诗人思念的对象或目的地。
此句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和对亲人平安的期盼。
三、诗人背景介绍王湾(约700-751),字承运,河南洛阳人,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
王湾出生于书香门第,早年曾赴长安求学,后任职于地方官府。
他与王维并称为“二王”,二人在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次北固山下(教学课件)-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生:升起 入:进入 乡书:家书 达:到,送到
译文: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家书 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 封家书到洛阳。
研读课文
1.怎样理解“客路”一词?
“客路”指旅途,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暗含旅途奔走之意。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写了怎样的画面?从炼字角度进行分析。
不能。因为“阔”字不仅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 江面变得渺远无际,给人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 且与“悬”字对应,读起来也更为响亮,所以不能 更换。
研读课文
4.如何理解“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既写景又点出时令。“残夜”是指夜将尽未尽之时。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1)含义: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2)哲理: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突出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人应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青山:北固山 前:向前 阔:开阔 风正:风顺(而和) 悬:挂,吊挂
译文:旅途在青山之外,(游子)行舟 于绿水之中。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 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顺风而行,船 帆高高悬挂。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对生活充满乐观,积极向上。 (3)赏析:“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
去春来的变化,更有动感和乐趣,宣告了春天的来临,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表达了诗人 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研读课文
5.如何理解“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中考语文复习--七年级上册古诗词曲梳理课件:次北固山下

第2节 课标古诗词曲40首梳理
海日生残夜②,江春入旧年。(颈联)
教材注释:②残夜:夜将尽未尽之时。 翻译: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炼句:从修辞、炼字、内容等任一方面赏析“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
年。” 答:(1)【内容角度】这两句诗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 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 春来的变化 。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 生思乡之情。
答:对偶。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青山外”对“绿 水前”,对仗工整,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人在旅途,神驰 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第2节 课标古诗词曲40首梳理
教材精读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颔联)
翻译: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水上的风顺江 吹来,一叶白帆高高悬挂。
描绘画面:这是诗人在何地见到的景象?请你想象一下。
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第2节 课标古诗词曲40首梳理
内容:说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表达效果。 答: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点明主 旨。“乡书”“归雁”紧扣首联中“客路”一词,使全诗首尾呼 应,浑然一体。
用典:请从用典的角度,赏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答:借“雁足传书”的典故,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示例】这两句既是描写美景,也是揭示哲理。“生”“入”采用拟 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海日”“江春”的生机与活力,表现了 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怀。短短几个字就蕴含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第2节 课标古诗词曲40首梳理
四、对比阅读题 6.本诗中的“归雁洛阳边”与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归雁入胡天”
答:北固山下的船上所见的景色。是一幅“潮水涨满、平野 开阔,大江直流、风帆高挂、顺风直下”的行船图景。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内容讲解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内容讲解(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内容讲解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内容讲解大全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分别是《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
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
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