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合集下载

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与安全教育

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与安全教育

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与安全教育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和安全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常常面临各种潜在的危险,如意外事故、校园暴力、网络安全等。

为了确保小学生的人身安全,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培养其自我保护能力并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

首先,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定期组织自我保护训练课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而实用的自我保护技巧。

这些技巧包括但不限于紧急求救、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等。

学生们需要了解什么时候应该向周围的人求救,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

通过这样的训练,小学生可以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减少危险发生时的恐慌和混乱。

其次,安全教育应贯穿于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学校和家庭应该合力开展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小学生对各类安全问题的认知。

比如,在交通安全方面,学校可以组织交通安全知识的讲座和活动,并鼓励学生在校外遵守交通规则。

同时,家长也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教导他们如何在道路上安全行走,如何正确使用交通工具。

此外,网络安全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小学生面临着来自网络的各种威胁,如网络欺凌、个人信息泄露等。

学校应该安排网络安全教育课程,教导学生如何避免陷入网络陷阱,并且要教育他们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

同时,学校和家庭也要共同监督和引导孩子正确使用互联网,避免沉迷于网络世界。

最后,学校应该建立一个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校园环境的安全。

学校应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修复和改善潜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学校要加强与警察局、医院等相关机构的联系,建立紧急事件处理机制,以便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

总之,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和安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教育,小学生可以学习并运用自我保护技巧,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同时,学校和家庭也要共同努力,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小学生对各类安全问题的认知。

只有通过全面有效的安全教育,我们才能确保小学生的人身安全,并培养他们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培养小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自我保护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自我保护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自我保护的能力身为成年人,我们都明白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然而,在如今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培养小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自我保护的能力变得越发重要。

孩子们应该具备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以便在危险情况下独立地保护自己。

下面将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1. 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培养其自我保护能力的第一步。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合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鼓励孩子们关注自我保护。

例如,引导孩子了解什么是安全,如何识别危险等等。

通过讨论安全事例,如火灾、地震、溺水等,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危险情况以及如何应对。

2. 危险知识的教育小学生应该学会识别各种潜在的危险,例如道路交通安全、火灾安全、水域安全等。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邀请公安、消防和交通等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为孩子们普及安全知识。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前往警察局、消防站等地参观,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安全机构的工作,并学习相关知识。

3. 培养适应能力在危险情况下,孩子们在外面可能会感到恐惧和紧张。

因此,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非常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的危险情境来训练孩子们的反应能力。

比如,组织模拟火灾逃生演习,让孩子们学会正确逃生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这种实践训练,孩子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紧急情况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4. 培养自我保护技能学校可以开设特定的课程,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技能。

例如,教授孩子们基本的急救知识,如止血、心肺复苏等。

同时,还可以讲解体育锻炼、自卫术等,提高孩子们的体质和自我防护能力。

通过这些技能的培养,孩子们可以在面临危险时更加自信和果断地保护自己。

5. 建立安全网络小学生应该明白,在危险情况下可以寻求帮助。

学校和家庭都需要给予孩子们足够的支持,建立起一个安全的环境和社交网络。

教育孩子们尽可能多地认识警察叔叔、消防员叔叔这样的人,并告诉他们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他们求助。

此外,引导孩子们与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形成相互保护的氛围。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做个自护小能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做个自护小能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做个自护小能手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育孩子们如何保护自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通过培养孩子的自护意识和自护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在面对危险和困难时做出正确的反应,确保他们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个名为“小能手”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帮助孩子们成为自护小能手。

活动目标:1. 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2. 增加孩子们的危险判断能力,学会辨别危险行为和安全行为。

3. 提升孩子们的应急反应能力,教授一些基本的自护技巧。

4. 加强孩子们对身体健康的认识,学习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活动步骤:1. 导入活动(10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危险情境,例如交通安全、火灾、自然灾害等,并讨论如何应对这些情境。

- 通过给学生讲述一个与自护有关的真实故事,激发他们对自护的兴趣和重视。

2. 自我保护意识培养(20分钟):-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危险场景,并提出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

例如,交通安全场景可以是过马路时遇到红灯不亮的情况,学生可以提出停下来等待绿灯亮起。

- 分享回答: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回答,并与其他组进行讨论和补充。

3. 危险判断能力培养(30分钟):- 视频观看:播放一段包含危险行为和安全行为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后讨论视频中出现的问题和正确做法。

- 危险情境练习:给学生分发一些图片或卡片,每张图片上都有一个危险行为,学生需要判断这个行为是否安全,如果不安全,他们需要提出正确的做法。

4. 应急反应能力提升(40分钟):- 火灾逃生演练:引导学生了解火灾逃生的基本原则,例如低姿势行走、避免使用电梯等。

然后,进行火灾逃生演练,模拟火灾场景,让学生按照正确的逃生方式行动。

- 急救技能学习:介绍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例如如何处理割伤、扭伤等常见伤害,并示范正确的处理方法。

5. 总结和反思(10分钟):- 与学生分享整个活动的收获和感受,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

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方案

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方案

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方案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各类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

作为未来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提出一些培养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案。

一、亲密关系教育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基础,而亲密关系教育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校应该开展课程,教导小学生如何识别和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心理伤害。

同时,学校也应该与家长密切合作,鼓励他们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使孩子能够主动寻求帮助并保护自己。

二、常见危险知识普及了解常见的危险知识是小学生培养自我保护能力的基础。

学校可以通过讲座、互动课堂等形式,向小学生普及火灾、地震、交通事故等常见危险事件的知识,教导他们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和自救。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模拟演习,提高小学生应急处理能力。

三、反间谍意识培养在当今社会,网络虚拟世界中存在各种危险。

小学生通常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和娱乐,因此,他们需要掌握反间谍意识,避免受到网络诈骗和侵害。

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培养小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教导他们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学会辨别真假信息,并学习安全使用网络工具,以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

四、自我防护技能培养小学生在面对暴力和危险时,需要掌握一些自我防护技能,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身体安全。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警察、武术等课程,培养小学生的基本防护能力和自卫技巧。

同时,学校也应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培训,教导小学生如何应对各种紧急情况,例如如何报警、寻求帮助以及有效的逃生技巧等。

五、安全环境营造安全环境对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营造稳定、安全的成长环境。

学校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校园的安全设施完善,减少安全隐患。

家庭也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变化,帮助他们远离不良环境和人际关系,降低遭受危害的风险。

六、情绪管理与适应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情绪管理和适应能力对培养其自我保护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情绪管理及心理健康的教育课程,引导小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增强自信心和自控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安全自护我能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安全自护我能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安全自护我能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安全自护,我能行引言:在当今社会,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孩子们的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他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学会自我保护非常关键。

因此,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小学生学会安全自护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一、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学习紧急情况下的逃生和自救方法。

3. 提高学生的自护能力和自信心。

二、活动设计:1. 活动一:安全知识讲座(30分钟)目的: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护技巧。

步骤:- 给学生进行简单的安全知识问答,了解他们的安全观念和相关知识水平。

- 通过幻灯片展示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火灾、地震等常见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

- 鼓励学生提问并解答他们的疑惑。

2. 活动二:火灾逃生演练(60分钟)目的:模拟火灾情况,教授学生火灾逃生和自救技巧。

步骤:-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人扮演“火灾发生”的提示者。

- 提示者使用响铃或喊口号等方式模拟火灾发生,全体学生迅速行动。

- 学生按照教室安排的逃生路线进行逃生演练,并注意不踩踏或推挤他人。

- 演练结束后,进行讨论和反思,学生分享自己在演练中的感受和发现。

3. 活动三:急救知识培训(60分钟)目的: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和技巧。

步骤:- 播放急救知识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急救处理方法,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 讲解并演示各项急救操作技能,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练习。

- 小组合作进行模拟急救情况的角色扮演,每个小组派出急救人员进行救助,其他成员扮演伤员。

4. 活动四:紧急情况应对游戏(60分钟)目的:通过游戏形式训练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和处理能力。

步骤:- 设计一些与安全自护相关的游戏,如找出逃生出口、正确使用灭火器等。

- 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游戏,观察并评估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

- 对游戏结果进行总结,强调正确的操作和存在的问题,并讨论如何改进。

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ppt课件教案

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ppt课件教案

介绍常见的突发事件类型,如火灾、地震、交通事故等。
突发事件类型
提供针对不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和方法,如逃生路线、紧急呼救、自救互救等。
应急处理流程
分享一些真实的突发事件案例,让学生了解应急处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案例分析
06
CHAPTER
总结回顾与展望
1
2
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建立了自我保护的意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安全,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学生们将努力提高自己的自我保护能力,学习更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推广安全知识
学生们表示,他们将积极向身边的人推广安全知识,帮助更多的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他们也希望学校和社会能够提供更多相关课程和培训,让更多的人受益。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自我保护能力提高
学生们表示,通过课程的学习,自己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增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本课程将自我保护的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使他们不仅了解了安全知识,还掌握了实用的自我保护技能。
知识与技能结合
深化自我保护意识
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们将继续深化自我保护意识,时刻关注自身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策略
通过讲解安全知识、分析案例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身边的安全隐患和潜在危险,提高他们的安全警觉性。
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演练、角色扮演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防范和应对危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防范能力训练
安全意识教育
安全知识传授
向学生传授防火、防盗、防溺水、防触电等方面的基本安全知识,让他们了解危险源和应对措施。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

小学生自我保护实践活动

小学生自我保护实践活动

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小学生面临的安全问题日益复杂。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我们学校特开展“小学生自我保护实践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如何应对各种危险情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确保自身安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危险情况,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面对危险时的应对能力,学会自我保护。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班级凝聚力。

三、活动内容1. 开幕式(1)校长致辞:强调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希望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活动。

(2)主持人介绍活动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安全知识讲座(1)邀请专业人士为小学生讲解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拐骗、防校园欺凌等安全知识。

(2)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视频,加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

3. 实践环节(1)交通安全模拟:模拟过马路、乘坐公交车等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2)消防安全演练:组织学生进行灭火器使用、火场逃生等演练,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3)防拐骗演练:模拟拐骗场景,让学生学会识别危险,提高防范意识。

(4)防校园欺凌演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应对校园欺凌。

4. 互动环节(1)安全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安全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2)安全主题演讲: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 总结与表彰(1)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

(2)总结活动成果,强调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四、活动组织1. 成立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等工作。

2. 邀请专业人士担任活动讲师,提供专业指导。

3. 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报名,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 提前对活动场地、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安全。

5. 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五、活动效果通过本次小学生自我保护实践活动,学生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 提高了安全意识,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 学会了应对各种危险情况的方法,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小学生自我保护的教案(精选5篇)

培养小学生自我保护的教案(精选5篇)

培养小学生自我保护的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培养小学生自我保护的教案培养小学生自我保护的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学校、家庭、社会等生活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

2.提高学生的预防、自护和自救能力,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时时刻刻建立起安全防范的意识,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中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树立正确的安全观。

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日常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可能危及我们健康和安全的经常被我们忽视的隐患。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安全自护自救。

二、探究新知(一)、课间活动的安全知识1.不跳楼梯,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栏杆,不滑扶手,同学之间不推搡。

不做有危险的活动。

2.上下楼梯不奔跑,开展体育活动、课间游戏要到运动场。

(二)、教室活动安全知识1.防磕碰。

不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摔。

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防坠落。

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4.防挤压。

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小心,要轻轻地开关门窗,留意是否会夹到他人的手。

5.防火灾。

不带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小鞭炮等危险物品进校园,杜绝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

6.防意外伤害。

不准带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不能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三、合作探究1、(画面显示)a一个女孩爬在高楼阳台上,上半身露在窗外。

b校园内一群孩子都挤在大门口。

c一个男孩在被禁止游泳的河里单独游泳。

d一个男孩在马路上翻越护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目录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内容和实施建议 (3)二年级:1、安全用电,珍惜生命 (5)2、户外游戏注意安全 (6)3、交通标志知多少 (8)4、当火灾发生时 (10)5、公共场所的自我保护 (12)6、雷电天气的自我保护 (14)一、指导思想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广大小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初步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

2、通过开展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小学生健康成长。

3、小学生自我保护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

坚持综合实践课程与其他学科教学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安全事项,学会安全使用刀具、安全使用电器等,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

知道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

2、使学生了解户外活动中的安全事项,学会安全参加课间游戏、劳动实践等,了解私自到野外游泳、滑冰等活动的危害;学习预防和处理溺水、烫烧伤、动物咬伤、异物进气管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3、使学生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遵守交通规则等,知道交通事故急救电话、横穿马路和骑自行车的相关规定,保证交通安全。

4、使学生了解预防火灾、火灾报警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等,学会使用灭火器处理轻微的火情,掌握遭遇火灾正确脱险的方法。

5、使学生了解在家、外出或在公共场所可能发生的危险,学会正确认识遇到的人和事,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学会自我防范,了解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6、使学生了解学校和家庭所在地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

学习躲避自然灾害的简单方法,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求助及逃生等简单技能。

三、教学内容1、家庭生活安全(1)安全使用刀具。

(2)安全用电。

(3)安全使用电器。

(4)室内活动安全?(5)外伤处理。

(6)日常生活饮食卫生。

(7)保护视力。

2、户外活动安全(1)课间活动安全(2)游戏安全。

(3)体育课着装。

(4)体育活动安全事项。

(5)集体劳动等社会实践。

安全。

(6)手脚冻僵处理。

(7)流血处理。

3、交通安全(1)行走安全(2)避免坠入下水管道竖井(3)穿越马路安全事项(4)骑自行车安全事项。

4、消防安全(1)预防火灾。

(2)校园防火。

(3)火灾报警。

(4)轻微火情应付。

(5)火灾脱险。

5、社会生活安全(1)不法分子侵害报警。

(2)避免陌生人闯入家中事项。

(3)外出或在公共场所自我防范。

(4)路上歹徒防范。

(5)学生宿舍安全防范。

(6)发现小偷处理事项。

(7)中小学生不宜饮酒。

(8)中小学生不可吸烟。

6、发生自然灾害时的自护自救(1)地震自救。

(2)防范雷击。

(3)防范台风。

(4)水灾防范。

(5)滑坡自救互救。

(6)突发卫生疾病预防和处理。

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另外结合学校实际开设地震自救演练、参观消防中队等实践活动。

四、实施建议1、教学设计的实施途径主要以综合实践课为主,也需要其他学科中有机渗透,以大课程观对待小学生自我保护保护能力的培养。

2、教学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征,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游戏、演练等形式中掌握知识和本领。

3、教学设计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实践为辅相结合,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

4、教学设计在编排上采用螺旋上升的原则,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针对同一内容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学习和实践。

五、课时安排:六学年共计48课时,其中课内36课时,课外实践12课时。

二年级:第1讲安全用电,珍惜生命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安全用电的重要性,知道家庭用的交流电有危险,要注意用电安全;2、知道家庭安全用电的基本规则,帮助学生养成正确使用电器的习惯;3、让学生体验、感悟生命的可贵,使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活动重点: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悟安全用电的重要性,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活动难点:让学生实际操作有难度,只能采取模拟的方法。

活动过程:活动一:观看“松江特大火灾事故”的新闻,引出课题。

1、通过观看录像,激发学生对安全用电的重视和警惕性。

2、分析、讨论:你看到了什么?这次火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对这次火灾有什么想法?,引出今天讨论的课题:珍惜生命安全用电。

活动二:发生触电的原因分析。

1、讨论: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接触到电?(使用家用电器的时候)2、讨论、交流:学生常用电器的调查情况。

3、讨论:电器的插座和插头的区别。

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交流,发表意见;然后推选一位学生代表小组发表意见。

4、发生电器火灾、触电事故的具体案例分析。

5、触电事故的抢救。

6、出示安全用电的警示标志。

活动三:分析与讨论。

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不注意安全用电的事例,继续对学生安全用电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懂得生命的可贵,珍惜生命,安全用电。

活动四:师生共同总结安全用电的规则。

组织学生讨论、总结:今后如何安全用电?我们小学生应该为使人们安全用电,做些什么?让学生进一步知道电的特点,怎样正确使用家庭常用电器。

学生观看录象。

学生写倡议书,提醒大家安全用电,珍惜生命。

第2讲户外游戏注意安全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树立户外游戏时的安全防范意识。

2、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户外游戏的场所、时间和游戏方式,远离不安全的因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过程:一、谈话交流,小结过渡。

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游戏吧?那你们平时玩过什么游戏呢?这个游戏是在什么时候和谁在哪里玩的?你们能说说吗?学生自由发言。

2、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都有想玩的冲动了,这些游戏肯定很好玩。

那你们在玩这些游戏的时候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吗?比如说受伤、流血这样的事情。

再请学生回忆一下,说一说。

小结过渡:是呀,我们每个同学都喜欢玩游戏,周末或放假的时候,我们更喜欢找几个小伙伴去外面做游戏,但是,在玩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二、提问质疑,讨论交流。

1、四人小组讨论: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地方做游戏?哪些地方是不应该去的?有什么危险?交流:例:要远离公路、铁路、建筑工地、工厂的生产区;要避开变压器、高压电线;不要攀爬水塔、电杆、屋顶、高墙;不要靠近深湖(潭、河、坑)、水井、粪坑、沼气地等。

说说这些地方隐藏着什么样的危险?小结:这些地方非常容易发生危险,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伤亡事故。

2、除了选择安全的场所以外,我们也要选择健康有意义的游戏,那些有危险的游戏我们是不能做的。

那么,哪些游戏是有危险的呢?请同学们举例来说一说。

交流:例:扒乘车辆、攀爬高的建筑物、用刀棍互相打斗、用砖头互相投掷、点燃树枝废纸等。

同桌讨论然后说说,这些游戏有什么危险?小结:是啊,这些做法的危险性太大,小则使疼痛或受伤,大则会失去自己宝贵的生命,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做。

3、建议: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哪些游戏是我们不应该做的,哪些地方是我们不应该去的,在做游戏前,我们一定要先问问自己:这个游戏有危险吗?还有,老师还要建议大家游戏的时间不能太久,这样容易造成过度疲劳而引发事故的发生。

还有,最好不要在晚上去外面做游戏,因为视线不好,所以也容易发生危险。

三、拓展练习。

判断题。

1、星期天,小明和几个小伙伴在湖边踢球。

()2、放学后,小红在自家小区里玩玩那些健身器材,做做运动。

()3、春天到了,小刚去草地上放风筝,那里有几根高压电线,小刚说:“没关系的,反正我又不会碰到高压电线。

”()4、看了《西游记》以后,小明也学者孙悟空的样子拿根棍子耍来耍去。

()5、小刚放学后,经常会找几个小伙伴到楼下的一块不太会有车辆经过的场地上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6、小明家门前有口水井,他经常爬到上面然后跳下来。

()四、课堂小结。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喜欢做游戏,健康、活泼有意义的游戏能让我们获得快乐的同时还能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但是那些有害有危险的游戏不仅不能让我们获得快乐,还会伤害我们的身体,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要远离那些危险的游戏。

第3讲交通标志知多少活动目标:1、进一步了解交通标志知识,知道常用交通标志的含义。

2、通过了解交通标志的知识,增加安全意识,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活动重难点:了解交通标志,知道常用交通标志的含义。

教学准备:交通标志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1、播放课件。

2、请学生说看了视频后有什么感想?(应该要遵守交通规则)师:近几年,私家车大量增加,驾驶员也是成千上万的产生。

面对如此严峻的道路交通形势,我们更应该遵守交通规则。

二、认识交通标志。

1、要遵守交通规则,首先就要认识交通标志。

2、课件出示常用交通标志,请学生说标志的名称和含义。

警告标志十字交叉T型交叉T型交叉T型交叉Y型交叉环型交叉禁令标志禁止骑自行车上坡禁止行人通行禁止向左转弯禁止向右转弯禁止直行禁止向左向右转弯指示标志直行向左转弯向右转弯限速标志步行3、说说你还了解哪些交通标志?交流。

三、制作交通标志。

小朋友都很棒,知道这么多交通标志的知识,但是还有很多小朋友不认识这些标志。

你们有什么办法把这些知识向他们进行宣传呢?(可以制作交通标志进行宣传)1、出示交通标志。

2、小组合作制作标语。

3、教师巡视指导。

制作中找一份代表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介绍交通标志。

小朋友真能干,都制作好了宣传稿。

但是比我们小的小朋友认字不多,理解能力不够。

我们能不能向他们介绍一下你们的宣传稿?1、请2-3个同学上台介绍制作的交通标志。

2、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地介绍标志。

五、游戏拓展课堂。

让学生在游戏中应用交通标志。

六、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我们认识和了解了很多常用的交通标志,并且小朋友制作交通标志和解说和介绍。

相信我们小朋友以后会更好地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

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礼让一秒一步,平安一生一世。

第4讲当火灾发生时活动目标:1、认识火灾的危害性2、了解简单消防知识3、掌握火灾时基本的自救和求救方法活动重点、难点:掌握火灾时基本的自救和求救方法活动过程:一、火情警报。

(电脑屏幕展现火焰山着火)1、师:火焰山又着火了,会把周围的森林村庄和动物们吞没。

我们得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

可是她说要借芭蕉扇必须考考我们同学的本领,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2、铁扇公主:要借我的芭蕉扇必须经过这几关考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