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样品保存条件

合集下载

化工实验室样品存放标准国标

化工实验室样品存放标准国标

化工实验室样品存放标准国标实验室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样品的管理要保证样品在整个检测过程中质量不变和保管期间不损坏、不丢失、不混淆、不变质。

从如下9个方面我们来分析实验室的样品存放标准:1、样品的采集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以样品的结果说明总体的情况,对总体作出结论。

采样遵循如下原则:a)代表性:采时应特别注意克服和消除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样品最大限度地接近总体情况,保证样品对总体有充分的代表性。

b)可获性:某些情况下,样品可能不具备代表性,而是由其可获性所决定。

c)公证性:采样必须保证公正,由具有资格的人员(接受过采样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人员 ) 进行。

必要时在现场与受检单位陪同人员一起签封,并做好现场采样记录。

填写样品采集记录表,双方签字确认。

2、样品的接收a)填写委托书无论抽检还是送检样品首先应由委托方填写“样品检验委托书,一般委托书一式二份,一份留检验机构存档,一份交委托方作为领取报告凭证。

b)审核委托书接收人员应审核样品检验委托书填写是否规范,是否有空项,手续是否齐备,资料是否完整,标准引用是否正确、适宜。

c)核查样品样品应与“ 样品检验委托书”填写内容一致。

样品包装应完好,如不完好应有文字记录。

送检样品数量应符合检验、复验、仲裁的要求,如送检样品仅为检验样品应有文字说明。

d)正式受理样品接收人员在“ 样品检验委托书”上签字并承诺出具报告日期。

3、样品的编号为保证检验样品溯源,原则上一份样品给予一个性编号(CNAS的要求是避免混淆,并不是要性编号,当然性编号肯定也满足要求)。

对于同一事件的若干样品可视为一份样品给予一个编号。

样品编号可由年份、样品类别代码和样品序号组成(或者其他的适合实验室的编号)。

为保证样品编号的性,一般由样品接收部门负责统一编制,或者有LIMS的实验室可以由系统生成。

4、样品的识别样品的识别包括性编号 (样品受理编号 ) 和样品不同试验状态 (未检、在检、检毕、留样 ) 标识。

样品的运输及保存

样品的运输及保存

样品的运输及保存1采样结束后应尽快将样品检验或送往留样室,需要复检的应送往实验室。

2疑似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样品应无菌采样后立即送检,一般不超过四小时;气温高时应将备检样品置冷藏设备内冷藏运送,不得加入防腐剂。

3需要冷藏的食品,应采用冷藏设备在0℃~5℃冷藏运输和保存,不具备冷藏条件时,食品可放在常温冷暗处,样品保存一般不超过36h。

(微生物项目常温不得超过4h)4采集的冷冻和易腐食品,应置冰箱或在包装容器内加适量的冷却剂或冷冻剂保存和运送,为保证途中样品不升温或不融化,必要时可于途中补加冷却剂或冷冻剂。

5食品标签标明存放、运输条件的食品,采集的样品存放、运输条件要与之相符,如酸奶标识说明要冷藏,样品的运送及复检样品的保存都要做到冷藏。

6需做微生物检测的样品,保存和运送的原则是应保证样品中微生物状态不发生变化。

微生物检测用的样本及不能冷藏保存的样本原则上不复检、不留样。

采用快速检测方法检测出的超标样品,应随即采用国标方法进行确认。

检测不合格的样品,要及时通知被采样单位和生产企业。

处理样品时,禁止将有毒有害液体样本直接倒入下水道。

7采集的样品注意应在保质期内,尽量抽取保质期于3个月以上的产品(保质期限不足3个月的除外)。

留样和需要确证的样品,按产品说明书要求存放,期限为检测结果出示后三个月。

对餐饮业要求凉菜48h留样。

8样本保存要保持样本原有状态,样本应尽量从原包装中采集,不要从已开启的包装内采集。

从散装或大包装内采集的样本如果是干燥的,应保存在干燥清洁的容器内,不要同有异味的样本一同保存。

9根据检验样本的性状及检验的目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容器保存样本,一个容器装量不可过多,尤其液态样本不可超过容量的80%,以防冻结时容器破裂。

装入样本后必须加盖,然后用胶布或封箱胶带固封,如是液态样本,在胶布或封箱胶带外还须用融化的石蜡加封,以防液体外泄。

如果选用塑料袋,则应用两层袋,分别封口,防止液体流出。

10特殊样本要在现场进行处理,如作霉菌检验的样本,要保持湿润,可放在1%甲醛溶液中保存,也可储存在5%乙醇溶液或稀乙酸溶液里。

水质检测样本保存标准

水质检测样本保存标准

水质检测样本保存标准
水质检测样本的保存标准可以根据相关的行业标准或者实验室的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质检测样本保存标准:
1. 容器选择:样品应该存放在符合要求的容器中,如玻璃瓶、塑料瓶等,同时要确保容器是干净的,没有残留物或化学污染。

2. 温度控制:样品应尽快冷藏,以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和化学反应的发生。

通常,建议将样品存放在4℃以下的冰箱中。

3. 光照控制:有些水质指标对光线敏感,应避免阳光直射。

可以用棕色玻璃瓶或铝箔包裹来保护样品免受光照。

4. 标签标识:每个样品都应有清晰的标签,标明样品的编号、采样时间、采样地点等信息,以防止混淆。

5. 保存期限:不同的指标可能有不同的保存期限要求,一般情况下,建议在采样后48小时内进行分析,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需要延长保存时间,可以将样品冷冻保存。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水质检测样本保存标准,具体要根据相关的行业标准或实验室要求来执行。

对于特殊指标或特殊要求,请咨询专业的水质检测机构或实验室。

简述样品保存的原则。

简述样品保存的原则。

简述样品保存的原则。

简述样品保存的原则如下:(一)稳定待测成分食品中某些待测成分易挥发、分解或氧化,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其稳定不变。

根据后续的检测方法,可在采样后立即加入某些试剂或采取适当的措施,稳定这些待测成分,避免其挥发损失或发生化学变化。

例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β-胡萝卜素、黄曲霉毒素B1等见光易分解,所以检测这些成分的食品样品,应在避光条件下保存。

检测亚硫酸盐的食品样品,采样后应加入氢氧化钠,防止在酸性条件下,亚硫酸盐生成亚硫酸而挥发损失。

维生素E易被氧化,在保存和处理过程中应加抗氧化剂(如抗坏血酸)保护。

(二)防止污染采集和保存食品样品的各种工具和容器不能含有待测成分及其他干扰分析的物质,避免使样品受到污染。

接触样品时应使用一次性手套,采集好的样品要密封加盖。

例如,分析食品中的金属成分,采样工具和盛放样品的容器均不应含有待测金属成分。

(三)防止腐败变质采集的食品样品应盛放在密封洁净的容器内,并根据食品种类选择适宜的温度或加入合适的制冷剂与防腐剂(如氯化汞、重铬酸钾和三氯甲烷等)保存,避免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特别是对肉类和水产品等样品,应低温冷藏,这样可以抑制酶的活性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缓食品中可能的生物化学反应,防止食品样品腐败变质。

但应注意,制冷剂或防腐剂的加入应以不影响分析结果为前提。

(四)稳定水分水分是食物成分的重要指标,食品的水分含量直接影响到食品中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的浓度与组成比例,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大。

对许多食品而言,稳定水分,可以保持食品应有的感官性状。

对于含水量较高的食品样品,若不能尽快分析,可以先测定水分,将样品烘干后保存,检测结果应根据其中水分的含量,折算为原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含量。

检测样品保存条件0924

检测样品保存条件0924
对二甲苯
29
间二甲苯
30
邻二甲苯
31
异丙苯
32
苯乙烯
33
甲醛
多孔玻璃吸收管装不含有机物的重蒸馏水20ml或50ml
0.5~1.0 L/min,采样5~ 20min
2~5℃
2 d
防止甲醛被氧化
34
酚类化合物
适量无碱玻璃棉,两只50ml冲击式吸收瓶,各装25.0ml氢氧化钠吸收液0.1mol/L(有组织)
20℃暗处存放
24 h
于0~4℃冷藏
3 d
氮氧化物(固定源,盐酸二乙萘胺)
一个空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一支氧化管和两个各装75ml吸收液(贮备液和水按4:1比例混合)的多孔玻板吸收瓶
0.05~0.2 L/min,至第二个吸收瓶呈微红色,停止采样
置于冰箱3~5℃
<24 h
避光
氮氧化物(固定,测定,酸碱滴定法)
0.5L/min~1.0L/min
2~5℃
7 d
尽快分析,
4
氰化氢
两支内装20ml氢氧化钠吸收液c=0.05mol/L的125ml多孔玻板吸收管(有组织)
0.5L/min采10~30min
2~5℃
48 h
避免日光直射,尽量当天测定
用装有0.05mol/L氢氧化钠吸收液5ml的多孔玻板吸收管(无组织)
放冰箱中保存
尽早测定
36
丙酮
两支各装5.0ml吸收液(4%(m/V)氢氧化钠)的多孔玻璃吸收管
0.5 L/min,采样10L
37
四氢呋喃
401有机担体管,活性炭
100ml/min,
15min
冰箱内
7 d
吡啶用活性炭,室温下7 d

检测样品保存条件

检测样品保存条件
甲苯
43
乙苯
44
对二甲苯
45
间二甲苯
46
邻二甲苯
47
异丙苯
48
苯乙烯
49
甲醛
或PG,满
每升样品中加入1ml浓硫酸,使样品的pH≦2
24 h
50
苯胺类化合物
G,500ml
4℃下保存
<14 d
尽量24 h
51
硝基苯
,BG1000ml
加入浓硫酸调节,样品必≦pH37须在天内萃℃4取,萃取液下避光保存
<30 d
内测24 h尽量定
52
对硝基苯
53
邻硝基氯苯
54
间硝基氯苯
55
二硝2,4-基甲苯
56
二硝2,4-基氯苯
57
氯苯
BG,充满
如当天不能分析,采样时每升水样中加入浓硫酸,1.0ml2~ 5于℃下保存
7 d
当天尽快分析
58
二氯1,4-苯
59
二氯1,3-苯
60
三1,3,5-氯苯
61
三1,2,4-氯苯
62
1,2,4,5-四氯苯
检测样品保存条件
序号
检测类别
检测项目
采样容器
采样前准备吸收液/…
保存条件
可保存时间
备注
1
水和废水
水温
P或G
水银温度计
直接现场检测
2
色度
G,至少1L
暗处,如需保存,有些情况避免与空气接触,避免温度变化
12 h
尽量现场检测
3

气味:G,1-5℃冷藏6h,至少500ml
4
浊度
P或G

食品分析基础知识—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食品分析基础知识—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样品的保存方法
(1)短期保存可采用冷藏的方法,可保存在0-5℃冰箱 内,但应尽快检测,不能长时间存放。 (2)可根据样品种类及要求采用干燥保藏的方法,如自 然风干、烘干或真空冷冻干燥等。
样品的保存方法
(3)不能即时进行处理的鲜样,在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 罐藏的方法保存。
可放入无菌密封器中保存,或充惰性气体。 (4)特殊样品可加不影响分析结果的防腐剂。
样品制备的目的
样品制备的目的
食品种类繁多,很多食品不同部位 的组成存在差异性。用于检测的样品必 须要保证样品各个部分的均匀性,取任 何一部分都能很好地代表待检测食品的 特性。
样品制备的目的
在检测之前需要根据待测食品的特性 及检测需求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制备。样 品的制备是指对采取的样品进行分取, 粉碎及混匀等过程,目的是要保证样品 均匀,使在检验时取任何部分都能代表 全部样品的成分检验结果。
基本条件有干燥、低温、避光、密 封等,特殊样品根据需要应保证必要 的条件,确保样品成分不发生任何变 化,使检测结果准确有效。
Part 02
样品保存的原则
样品保存的原则 1.防止样品污染 保存样品的容器及工具必须清洁干净,最好用玻璃瓶,切忌使用带橡皮 垫的容器。 不能含有待测成分或其他可能污染样品的成分,不能引入新的污染物。 同时样品的包装应密封,可避免样品在运输及保存的过程中受到外界环 境影响而污染。
散粒状固体样品
四分法取样:即用分样板先把样品混合均匀后放在清洁的玻璃板上, 压平成厚度在3cm以下的圆台形料堆,在料堆上画对角线,将其分成 四份,取对角的两份混合,再按照上述方法分成四份,取对角两份, 剩余样品继续混合,重复操作至样品达到所需数量。
Part 03
液体及半固体样品

检测样品保存条件0924

检测样品保存条件0924
0.5L/min~1.0L/min
2~5℃
7 d
尽快分析,
4
氰化氢
两支内装20ml氢氧化钠吸收液c=0.05mol/L的125ml多孔玻板吸收管(有组织)
0.5L/min采10~30min
2~5℃
48 h
避免日光直射,尽量当天测定
用装有0.05mol/L氢氧化钠吸收液5ml的多孔玻板吸收管(无组织)
20
总氮
P或G
浓硫酸调节PH至1~2,常温下
7 d
聚乙烯瓶中,-20℃冷冻
30 d
21
磷酸盐
P或G或BG(25少的水样,不要用塑料瓶采样。采样时现场过滤
P
-20℃冷冻
22
氯化物
P或G
不必加入特别的防腐剂
23
硫酸盐
P或G
1-5℃,避光
30 d
24
氟化物
P
如果水样中氟化物含量不高,pH在7以上,也可以用G存放
电导率
P或BG(250ml)
电导率仪
12 h
尽量现场测定
10
总硬度
P或G
如样品中存在大量微小颗粒物,需在采样后尽快用0.45μm孔径滤器过滤,可能有少量钙和镁被滤除
如需保存,每升水样中应加2ml浓硝酸作保存剂(使PH降至1.5左右)
>24 h
应于24 h内完成测定
11
化学需氧量
G
如需保存,用H2SO4,PH < 2,4℃下保存
52
对硝基苯
53
邻硝基氯苯
54
间硝基氯苯
55
2,4-二硝基甲苯
56
2,4-二硝基氯苯
57
氯苯
BG,充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d
氯仿饱和水样
8 d
31
总砷
P 或 G
HNO3,1L水样中加浓 HNO310
ml,DDTC 法,HCl 2 ml
14 d
32

P 或 G
HNO3,1L水样中加浓 HNO310 ml
14 d
废水样品须酸化至含酸达1%
33

P
采集后立即加入硝酸,使样品pH为1~2,正常情况下,每1000ml样品加2ml硝酸
尽量24 h内测定
52
对硝基苯
53
邻硝基氯苯
54
间硝基氯苯
55
2,4-二硝基甲苯
56
2,4-二硝基氯苯
57
氯苯
BG,充满
如当天不能分析,采样时每升水样中加入1.0ml浓硫酸,于2~5℃下保存
7 d
当天尽快分析
58
1,4-二氯苯
59
1,3-二氯苯
60
1,3,5-三氯苯
61
1,2,4-三氯苯
62
1,2,4,5-四氯苯
14 d
34

35

36

37
六价铬
G
采集时,加入氢氧化钠,pH约为8
24 h
尽快测定
38
总铬
G
采集时,加入硝酸,pH< 2
24 h
尽快测定
39

P
若仅测定可过滤铁锰,样品采集后尽快通过0.45μm滤膜过滤,并立即加硝酸酸化滤液,使pH为1~2
14 d
40

P
41

G,满
4℃冰箱中保存
<14 d
42
含磷量较少的水样,不要用塑料瓶采样
20
总氮
P或G
浓硫酸调节PH至1~2,常温下
7 d
聚乙烯瓶中,-20℃冷冻
30 d
21
磷酸盐
P或G或BG(250ml)
1-5℃冷藏
30 d
含磷量较少的水样,不要用塑料瓶采样。采样时现场过滤
P
-20℃冷冻
22
氯化物
P或G
不必加入特别的防腐剂
23
硫酸盐
P或G
1-5℃,避光
五日生化需氧量
BG满, 不小于1000ml
在0~4℃的暗处运输和保存
<24 h
尽快分析
冷冻保存
>24 h
避免样品瓶破裂,冷冻样品分析前需解冻、均质化和接种
15
氨氮
P或G
如需保存,加H2SO4,使pH<2,2~5℃
7 d
尽快分析
16
悬浮物
P或G,500~
1000ml
不能加入任何保护剂
如需保存,贮存在4℃冷藏箱中
以0.4L/min采气4~24L
30℃暗处存放
8 h
避光保存,尽快分析
显色液:称取5.0g对氨基苯磺酸[NH2C6H4SO3H],溶于约200ml热水中,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全部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50ml冰乙酸和50,0ml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储备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贮于密封的棕色试剂瓶中,在冰箱中冷藏,可稳定三个月。
< 5 d
尽快分析
12
高锰酸钾指数
G
采样后加入硫酸至PH值为1~2,如保存时间超过6h, 1~5℃暗处冷藏
< 2 d
尽快分析
13
溶解氧
溶解氧瓶(满)
最好现场向有样品的细口瓶中加1ml二价硫酸锰溶液和2ml碱性试剂(用移液管)
加入硫酸锰,碱性KI叠氮化钠溶液,现场固定
<24 h
尽量现场测定
避光保存
14
甲苯
43
乙苯
44
对二甲苯
45
间二甲苯
46
邻二甲苯
47
异丙苯
48
苯乙烯
49
甲醛
P或G,满
每升样品中加入1ml浓硫酸,使样品的pH≦2
24 h
50
苯胺类化合物
G,500ml
4℃下保存
<14 d
尽量24 h
51硝基苯BG,源自000ml加入浓硫酸调节pH ≦3,样品必须在7天内萃取,萃取液4℃下避光保存
<30 d
检测样品保存条件
序号
检测类别
检测项目
采样容器
采样前准备吸收液/…
保存条件
可保存时间
备注
1
水和废水
水温
P或G
水银温度计
直接现场检测
2
色度
G,至少1L
如需保存,暗处,有些情况避免与空气接触,避免温度变化
12 h
尽量现场检测
3

气味:G,1-5℃冷藏6h,至少500ml
4
浊度
P或G
便携式浊度计
12 h
尽量现场检测
20℃暗处存放
24 h
于0~4℃冷藏
3 d
氮氧化物(固定源,盐酸二乙萘胺)
一个空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一支氧化管和两个各装75ml吸收液(贮备液和水按4:1比例混合)的多孔玻板吸收瓶
0.05~0.2 L/min,至第二个吸收瓶呈微红色,停止采样
63
1,2,3,5-四氯苯
64
1,2,3,4-四氯苯
65
五氯苯
66
六氯苯
67
叶绿素a
P或G(1000ml)
1-5℃
24 h
阴凉处,避免日光直射。棕色采样瓶
P
用乙醇过滤萃取后,-20℃冷藏
1 m
P
过滤后-80℃冷冻
1 m
1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氮氧化物
(二氧化氮)盐酸二乙萘胺分光光度法
两支内装10.0ml吸收液(显色液和水按4:1比例混合)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和一支内装5~10ml酸性高锰酸钾的氧化瓶串联,
7 d
尽快分析
17
亚硝酸盐(氮)
P或G
如需保存,每升实验室样品中加入40mg氯化汞,并保存于2~5℃
1~2 d
尽快分析
18
硝酸盐(氮)
P或G
如需保存,15℃冷藏
24 h
P或G
用HCl,pH1-2
7 d
P
-20℃冷冻
30 d
19
总磷
P或G
如需保存,采取500ml水样,加1ml硫酸,pH ≦ 1,
24 h
5
透明度
透明度盘
直接现场检测
6
PH值
P或G
pH计
如需保存,在4℃冰箱内存放,用过的不倒回去,可延长使用期限
尽量现场检测
室温1~2个月为宜,发现浑浊、发霉或沉淀,不能继续使用
7
酸度
P或G,满瓶
1~5℃暗处
废水样品最好1 d内分析完毕。
生物活动明显的水样,应在6 h内分析完
8
碱度
P或G
4℃暗处
12 h
9
电导率
P或BG(250ml)
电导率仪
12 h
尽量现场测定
10
总硬度
P或G
如样品中存在大量微小颗粒物,需在采样后尽快用0.45μm孔径滤器过滤,可能有少量钙和镁被滤除
如需保存,每升水样中应加2ml浓硝酸作保存剂(使PH降至1.5左右)
>24 h
应于24 h内完成测定
11
化学需氧量
G
如需保存,用H2SO4,PH < 2,4℃下保存
7 d
27
石油类
BG
1000ml地下水、地表水
500ml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2~5℃下冷藏
3 d
尽量在24 h内测定
28
动植物油
29
挥发酚
G
大于500ml
4℃下冷藏
24 h
及时加磷酸和硫酸铜
3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G
冷藏在4℃冰箱中
24 h
事先经甲醇清洗过的清洁玻璃瓶
加入1%(V/V)的40%(V/V)甲醛溶液
30 d
24
氟化物
P
如果水样中氟化物含量不高,pH在7以上,也可以用G存放
25
(总)氰化物
P或G 500ml
采集后立即加氢氧化钠固定,一般每升水样加0.5g固体氢氧化钠
如需保存,4℃以下冷藏
24 h
26
硫化物
BG(满)
采样时应先加乙酸锌-乙酸钠溶液,再加水样。通常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量为每升中性水样加1ml,乙酸锌-乙酸钠溶液的加入量为每升水样加2ml,硫化物含量较高时应酌情多加直至沉淀完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