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样品要求
解读检验检测报告中样品数量的要求

解读检验检测报告中样品数量的要求
在检验检测报告中,样品数量的要求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它涉及到样品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1. 样品数量:这是指在进行检验检测时,需要采集的样品的数量。
这个数量应该足够大,以便能够代表整个批次或者整个过程。
如果样品数量太少,可能会导致结果的偏差。
2. 样品分布:除了数量,样品的分布也很重要。
样品应该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时间点采集,以确保其代表性。
3. 样品处理:在采集样品后,还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如保存、运输等,以防止其在检测前发生变化。
4. 样品检测:在检测时,需要根据标准或者规定的方法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结果解读:在得到检测结果后,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解读,以便得出准确的结论。
总的来说,样品数量的要求是为了确保检验检测的结果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样品要求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样品要求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样品要求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水产品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其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水平。
为了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减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制定并执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样品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一、抽检样品的选择在进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时,样品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样品要有代表性,能够真实反映市场上水产品的质量状况。
为此,应该选取包括不同类别、不同规格、不同产地和不同加工方式的水产品作为抽检样品。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的水产品的使用习惯和喜好,确保样品的多样性和充分代表性。
二、抽检样品的数量在制定抽检样品要求时,需要合理确定抽检样品的数量。
样品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监督抽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通常情况下,抽检样品的数量应该足够多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统计学意义。
在一定范围内,样品数量越多,监督抽检的效果越好。
然而,样品数量过多带来的成本和时间投入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因此,在制定抽检样品数量时需要综合考虑抽检资源、抽检周期、经费以及人力等方面的因素,以达到合理而有效的抽检结果。
三、抽检样品的采集抽检样品的采集是确保样品质量和可信度的重要环节。
在抽检样品的采集过程中,需要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制定相应的采样标准和操作规程。
采样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按照相应的抽检要求进行采集。
同时,还应该确保样品的封存和标识,防止样品在采集和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和混杂。
采集样品后,还需要及时送达实验室进行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抽检样品的检测抽检样品的检测是判断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依据。
在进行检测时,需要选择可靠的实验室,具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同时拥有专业的检测人员。
样品的检测需要涵盖各项必要的检测指标,如微生物指标、化学指标、重金属残留等。
GC-MS检测送样要求与注意事项

GC-MS检测送样要求与注意事项
1.固体样品进行GC-MS检测之前,先用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熔点。
2.进行GC-MS检测之前,样品需经过严格的除水操作,如加入合适
的干燥剂干燥。
常用的干燥剂有:无水硫酸钠
3.进行GC-MS检测常用的溶剂有乙酸乙酯、丙酮、氯仿、二氯甲烷、
甲醇等,水、乙醇、DMF、DMSO等不宜作为GC-MS检测的溶剂。
此外,石油醚是一系列烷烃的混合物,最好不要混入检测体系。
如果选用的溶剂溶解性不好,有固体或呈悬浊液,最好能过滤一下
4.样品需经过高度稀释。
5.送样之前,最好注明使用的溶剂,计算出待测化合物的分子量(如
果不清楚该物质是什么,则估算其分子量范围),熔点(范围),是否含有杂原子等。
如实填写下表:
6.高沸点难挥发物质GC-MS可能检测不到,待样品经重结晶等操作
提纯后做直接进样。
7.如果谱库建议的化合物结构与待测物不同,可能的确不是目标化合
物,也有可能是确实是目标化合物,只是谱库中没有而已,要根据质谱图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
生物相容性检验样品量要求次检验需要量

3.带槽的样品制成直径4mm、长7mm。
4.非固体材料(包括粉末)装入直径聚乙烯、聚丙烯或四氟乙烯直径1.5mm、长5mm的管内。
提供终产品;植入方式、周期的选择应根据产品性质确定。
肌肉植入
1.植入期为4周:建议至少12个样品;
2.植入期为12周:建议至少24个样品;
4. 不规则固体器械,84g(小鼠)/840g(大鼠);
5.不规则多孔器械,42g(小鼠)/420g(大鼠)。
热原试验
兔法
1.样品厚度<0.5mm时,450cm2;
2.0.5mm<样品厚度<1.0mm时,225cm2;
3.样品厚度>1.0mm时,94cm2;
4. 不规则固体器械,15g;
5.不规则多孔器械,7.5g;
4. 不规则固体器械,1.2g;
5.不规则多孔器械,0.6g;
无特殊要求
尾静脉途径及腹腔途径用量
短期经0cm2;
2.0.5mm<样品厚度<1.0mm时,270cm2;
3.样品厚度>1.0mm时,115cm2;
4. 不规则固体器械,18g;
5.不规则多孔器械,9g;
生物相容性检验样品量要求(一次检验需要量)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样品数量
制样要求
备注
细胞毒性试验
浸提液法
1.样品厚度<0.5mm时,30cm2;
2.0.5mm<样品厚度<1.0mm时,15cm2;
3.样品厚度>1.0mm时,6.25cm2;
4. 不规则固体器械,1 g;
5.不规则多孔器械,0.5g
送检规范标准最新

送检规范标准最新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标准旨在规范送检流程,确保送检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及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质量检测的产品或材料。
二、送检样品的准备1. 样品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批量产品的平均质量水平。
2. 样品应按照产品标准或相关技术文件进行取样。
3. 样品包装应符合运输和储存要求,防止污染和损坏。
三、送检流程1. 送检单位应填写送检申请表,明确送检目的、样品信息及检测项目。
2. 送检样品应由专人负责,确保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3. 送检样品到达检测机构后,应进行登记,并由检测机构出具接收凭证。
四、样品的检测1. 检测机构应根据送检申请表的要求,制定检测方案。
2. 检测过程中应记录详细的检测数据和结果。
3. 如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检测机构应及时通知送检单位,并提供改进建议。
五、检测报告的出具1. 检测完成后,检测机构应出具正式的检测报告,报告应包含检测结果、结论及建议。
2. 检测报告应由授权签字人签字,并加盖检测机构公章。
六、质量控制与监督1. 检测机构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相关监管部门应对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七、保密与责任1. 检测机构应对送检单位提供的样品和信息保密。
2. 送检单位应对送检样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八、附则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XX部门负责解释。
原有相关送检规范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请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对上述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RoHS认证检测样品要求

RoHS认证检测样品要求
时间:2012-03-28 17:23来源:未知作者:toby 点击:147 次
企业在送检产品之前,应尽可能提前将送检产品按产品构造进行拆分成单一材料。
RoHS认证检测样品要求:
企业在送检产品之前,应尽可能提前将送检产品按产品构造进行拆分成单一材料(例如:电解电容器可拆分成:塑套、铝壳、电解纸、铝箔、橡皮塞及引线;开关电源变压器可拆分成:铁氧体磁芯、线圈骨架、漆包线(不同线径应分开)、绝缘层材料、胶带纸及骨架引脚等。
),分别包装,并在每个包装上标明产品名称与编号。
送样数量:已拆分的单一材料重量:金属材料10~25克,非金属材料加倍。
未拆分的样品应充分保证拆分后的取样量(即保证拆分后的单一材料:金属材料10~25克,非金属材料加倍)。
贴片类特小型元器件可不拆分,样品数量不少于10克。
原则上每个零部件检测所需的重量为:固体10-20克,液体10-20毫克。
建设工程现场样品检测标准及取样要求

1 分批规定
工厂内部检验以同一班次生产的同一规格的产品为一批, 批量较小时可累计10。卷为一批, 但一周产量仍不满100卷时, 则以一周内产量为一批;交付验收的产品应以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工艺的一个交货批划分检验批。
2 采样要求
内在质量的测定以批为单位, 每批产品随机抽取2%~3%, 但不少于2卷, 采样及试验准备按GB/T 13760进行
抽样: 在该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卷作为力学性能检测样品。
3
15
基桩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GJ32/TJ142-2012
低应变
1、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 或地基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工程, 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 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 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 且不应少于10根;
3
29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钢筋位置
取样数量: 1.钢筋保护层: 对非悬挑梁板类构件, 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对悬挑梁, 应抽取构件数量的5%且不少于10个构件进行检验;对悬挑板, 应抽取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20个构件进行检验。
资质
20
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
地下连续墙成槽
重要结构每槽段都应检测;一般结构可抽测总槽段数的20%, 每槽段应至少抽测1个断面。
暂无
资质
21
地基土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检验检测样品管理制度

检验检测样品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规范检验检测过程中的样品管理工作,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检验检测的整体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进行的各类检验检测活动中的样品管理工作。
三、样品接收
1. 样品应当由委托方或送样人亲自送至检验检测单位,不得由他人代替。
2. 委托方或送样人在送样时应填写样品送样单,并签字确认样品的送样数量、种类、来源等信息。
3. 接收样品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送样单的信息仔细核对样品的数量和种类,并签字确认。
4. 如样品在接收过程中出现异常,应当及时报告领导并协助调查处理。
四、样品保存
1. 样品应当按照不同的性质分类保存,并标注清晰的样品名称、产地、批号等信息。
2. 不同性质的样品应当分开存放,避免混淆或污染。
3. 样品保存的环境应当符合相应的要求,例如需冷藏的样品应当存放在冰箱中,需避光的样品应当存放在黑暗处等。
4. 样品的保存期限应当根据不同性质和要求进行确定,并在保存区域内显著标识。
五、样品处理
1. 样品处理应当在严格的操作规程下进行,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2. 对于需要分析、检测的样品,应当按照相关分析方法和标准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送检样品纯度一般应>95% ,无铁屑、灰尘、滤纸毛等杂质。
一般有机物须提供的样品量:1H谱>5mg,13C谱>15mg ,对聚合物所需的样品量应适当增加。
(2)本仪器配置仅能进行液体样品分析,要求样品在某种氘代溶剂中有良好的溶解性能,送样者应先选好所用溶剂。
本室常备的氘代溶剂有氯仿、重水、甲醇、丙酮、DMSO 、苯、邻二氯苯、乙腈、吡啶、醋酸、三氟乙酸。
(3)请送样者尽量提供样品的可能结构或来源。
如有特殊要求(如检测温度、谱宽等)请于说明。
2. 红外光谱仪:为了保护仪器和保证样品红外谱图的质量,送本仪器分析的样品,必须做到:(1)样品必须预先纯化,以保证有足够的纯度;(2)样品须预先除水干燥,避免损坏仪器,同时避免水峰对样品谱图的干扰;(3)易潮解的样品,请用户自备干燥器放置;(4)对易挥发、升华、对热不稳定的样品,请用带密封盖或塞子的容器盛装并盖紧,同时必须在样品分析任务单上注明;(5)对于有毒性和腐蚀性的样品,用户必须用密封容器装好。
送样时必须分别在样品瓶标签的明显位置和分析任务单上注明。
3. 有机质谱仪:适合分析相对分子质量为50 ~ 2000u 的液体、固体有机化合物样品,试样应尽可能为纯净的单一组分。
4.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仪均使用毛细管柱(不能使用填充柱)。
进入气相色谱炉的样品,必须是在色谱柱的工作温度范围内能够完全汽化。
5. 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1)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性样品必须注明。
(2)为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要求样品完全溶解,不得有机械杂质;未配成溶液的样品请注明溶剂,已配成溶液的样品请标明浓度。
(3)请尽可能提供样品的结构式、分子量或所含官能团,以便选择电离方式;如有特殊要求者,请提供具体实验条件。
(4)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时,所有缓冲体系一律用易挥发性缓冲剂,如乙酸、醋酸铵、氢氧化四丁基铵等配成。
凡要求定量分析者请提供标准对照品。
6. 飞行时间质谱仪:(1)试样的种类、组分及样品量本仪器擅长测定多肽、蛋白质,也可以测定其它生物大分子如多糖、核酸和高分子聚合物、合成寡聚物以及一些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有机物,如C60或C60的接枝物等。
被测样品可以是单一组分也可以是多组分的,但样品组分越多,谱图就越复杂,谱图分析的难度也越大;如果电离过程中组分之间存在相互抑制作用,则不一定能保证每个组分都出峰。
常规测定的样品量约为1~10 皮摩尔/ 微升。
(2)样品的溶解性被测样品必须能够溶于适当的溶剂、最好是未溶解的固体或纯液体。
若样品为溶液,则应提供样品的溶剂、浓度或含量等信息。
(3)纯度为取得高质量的质谱图,多肽和蛋白质样品应避免含氯化钠、氯化钙、磷酸氢钾、三硝基甲苯、二甲亚砜、尿素、甘油、吐温、十二烷基硫酸钠等。
如果被测样品在预处理过程中不能避免使用上述试剂,则必须用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纯化。
水、碳酸氢铵、醋酸铵、甲酸铵、乙腈、三氟乙酸等都是用于纯化样品的合适试剂。
蛋白质样品纯化后,应尽可能冻干。
样品中的盐可通过离子交换法祛除。
7. 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仪:(1)样品溶液的浓度必须适当,且必须清澈透明,不能有气泡或悬浮物质存在;(2)固体样品量> 0.2 g ,液体样品量> 2 ml 。
8. 气相色谱仪:能直接分析的样品应是可挥发、且是热稳定的,沸点一般不超过300 ℃,不能直接进样的,需经前处理。
9. 液相色谱仪:样品要干燥,最好能提供要检测组份的结构;对于复杂样品,尽可能提供样品中可能还有其它哪些成分。
10.元素分析仪:(1)填写元素分析送样登记表,尽可能提供分子式和元素的理论含量或其它相关信息;(2)样品必须是不含吸附水的均匀固体微粒或液体,并经过提纯。
如样品不纯(含吸附水、有机溶剂、无机盐或其它杂质)会影响分析结果,使测试值与计算值不符;(3)样品应有足够的量,以满足方法和仪器的线性和灵敏度。
11. 离子色谱仪:送检样品可以溶于水,或稀酸、稀碱,所用的酸碱不能含有待测离子。
对于样品中含有待测元素,但在水、酸、碱溶液中以非离子状态存在的化合物,需要进行相应的样品前处理。
12. 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1)对送检样品(检测条件)的要求:①请告知样品来源、种类、属性(如矿石、合金、硅酸盐、特种固熔体、高聚物等)。
尽可能列出主要成份、杂质成份及其(估计)含量;待检元素中最低(估计)含量是多少?对于溶液,请写明介质成份(溶剂、酸碱的种类及其(估计)含量)、含氟(F-)与否?因为氟(F-)将严重腐蚀雾化器!②固体样品要制成不含任何有机物的溶液,其最终酸度控制为1 mol ,样品量:5-50 ml 。
如含悬浮物或沉淀,务必过滤;另请同时送上试剂空白溶液用作扣除空白,此项不收费!③样品要求处理成溶液以后才送至测试中心。
(2)由于条件限制,本室无法分析下列元素和某些物质:①样品加热、加酸溶解时易挥发损失者(如B,Hg,S-2 ,Se 及用氢氟酸(HF) 溶样时的Si );②陶瓷、玻璃类及其它用无机酸不能溶解、只可用碱融熔者;③有机硅、硅橡胶、塑料制品、纤维类或任何在500 oC 以内灰化、及其后的酸消解中:A. 易挥发损失者;B. 无法灰化或无法溶解者(如B,Bi,Ge,Hg,Os,Ru,Sb,Se,Sn,Tl 及用氢氟酸(HF)溶样时的Si ;特种固熔体、高聚物等。
)13. 原子荧光光谱仪:(1)样品分析一般要求原子荧光光谱仪分析的对象是以离子态存在的砷(As)、硒(Se)、锗(Ge)、碲(Te)等及汞(Hg)原子,样品必须是水溶液或能溶于酸。
(2)固体样品①无机固体样品样品经简单溶解后保持适当酸度。
检测砷(As)、硒(Se)、碲(Te)、汞(Hg),介质为盐酸(5% ,v/v);检测锗(Ge),介质为硫酸(5% ,v/v);检测汞(Hg),介质也可为硝酸(5% ,v/v),检测(As)介质也可为硫酸(2% ,v/v)。
由于铜、银、金、铂等金属对待测元素的干扰较大,因此该几类合金样品中的砷、硒、碲、汞不宜采用本仪器测定。
②有机或生物固体样品样品经硝化处理为溶液并保持适当酸度,其介质酸度与无机样品同。
(3)样品中待测元素限量要求由仪器灵敏度及分析方法决定,样品含待测元素上下限为0.05 μg/g ~ 500 μg/g ,不在此含量范围内的样品使用本仪器检测将无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4)样品份量每检测1 个元素,要求固体样品量不少于2 g ,液体样品量不少于20 mL ,水样不少于100 mL 。
(5)其它送样前请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尽量提供相关信息。
14. 差示扫描量热仪:固体样品,在所检测的温度范围内不会分解或升华,也无挥发物产生。
样品量:单次检测无机或有机材料不少于20mg ,药物不少于5mg 。
送样时请注明检测条件(包括检测温度范围,升、降温速率,恒温时间等)。
15. 热重分析仪:样品量:不少于30mg 。
送样时请注明检测温度范围,实验气氛(空气、N2 或Ar ),升温速率,气体流量(如有特殊要求)。
16. X- 射线粉末衍射仪:送检样品可为粉末状、块状、薄膜及其它形状。
粉末样品需要量约为0.2g(视其密度和衍射能力而定);块状样品要求具有一个面积小于1.8cm x 1.8cm 的近似平面;薄膜样品要求有一定的厚度,面积小于1.8cm x 1.8cm ;其它样品可咨询本实验室。
17. X- 射单晶末衍射仪:送检样品必须为单晶。
选择晶体时要注意所选晶体表面光洁、颜色和透明度一致。
不附着小晶体,没有缺损重叠、解理破坏、裂缝等缺陷。
晶体长、宽、高的尺寸均为0.1 ~ 0.4 mm ,即晶体对角线长度不超过0.5 mm (大晶体可用切割方法取样,小晶体则要考虑其衍射能力)。
18. 透射电子显微镜:由于受电镜高压限制,透射电子束一般只能穿透厚度为几十纳米以下的薄层样品。
除微细粒状样品可以通过介质分散法并直接滴样外,其它样品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减薄(离子和双喷减薄等)和超薄切片法。
一般情况下,需要采用物理减薄法的样品制备过程,须由用户自己完成(不具备此制样条件的院系,可租用本室的相关设备)。
超薄切片样品的制备,需经样品前处理、包埋、切片等复杂工序,周期较长(约一周左右)。
由于该仪器是高分辨型电镜,为确保仪器性能和发挥其高分辨象观察特点,目前主要接受材料领域的样品。
19.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送检样品必须为干燥固体、块状、片状、纤维状及粉末状均可。
应有一定的化学、物理稳定性,在真空中及电子束轰击下不会挥发或变形;无磁性、放射性和腐蚀性。
含水分较多的生物软组织的样品制备,要求用户自己进行临界点干燥之前的固定、清洗、脱水及用醋酸(异)戊酯置换等处理,最后由本室进行临界点干燥处理。
观察图像样品应预先喷金膜。
一般情况下,样品尽量小块些( ≤10x10x5mm 较方便) 。
粉末样品每个需1克左右。
纳米样品一般需超声波分散,并喷涂超细微金膜。
20. 扫描电子显微镜-X 射线能谱仪:送检样品必须为干燥固体,块状、片状、纤维状、颗粒或粉末状均可。
应有一定的化学、物理稳定性,在真空中及电子束轰击下不会挥发或变形;无磁性、放射性和腐蚀性。
对含水份较多的生物软组织样品,要求用户预先进行临界点干燥前的固定、清洗、脱水及用醋酸(异)戊酯置换等处理。
最后再由本室进行临界点干燥处理。
图像观察样品应预先镀金膜,成份分析样品必需镀碳膜。
一般情况下, 样品体积不宜太大(≤ 5x5x2mm较适合)。
21. 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的样品必须磨平抛光、清洗干净。
若样品不能进行表面磨平抛光(将影响分析精度)处理应事先说明。
为测试方便和节约机时,样品应先切成小薄片,不能切割制样,必须先与测试人员商量。
应先标记好分析面上的测试点,无标记测试位置时,测试时只选有代表性、较平整位置测试。
液体样必须先浓缩干燥。
分析的样品必须是在高能电子轰击下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的固体、不分解、不爆炸、不挥发、无放射性、无磁性。
送样时最好注明样品可能包含什么元素。
样品必须喷涂一层碳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