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
《心脏的解剖和生理》课件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热累及心脏
风湿热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可累及心脏。
心律失常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 心房颤动等。
心脏瓣膜损害
风湿热累及心脏瓣膜,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 不全。
心力衰竭
严重风湿性心脏病可导致心力衰竭,表现为 呼吸困难、水肿等。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核磁共振(MRI)
对心肌病变、心包疾病等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冠状动脉造影
用于诊断冠心病,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其他辅助诊断手段
心电图(ECG)
记录心脏电活动,判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心电向量图
分析心脏电活动的三维向量,辅助诊断心肌肥厚 等病变。
ABCD
动态心电图(Holter)
长时间记录心电图,捕捉阵发性心律失常。
非药物治疗方法介绍
生活方式干预
包括饮食调整、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 。
心脏康复
通过综合评估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脏康复计划,包括运动训 练、心理干预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严重心脏疾病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如心脏 搭桥手术、心脏瓣膜置换等。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心脏血管分布
1 2
冠状动脉
分为左、右冠状动脉,分别起自主动脉根部左、 右冠状动脉窦内,负责供应心脏血液。
冠状静脉
负责回收心脏血液,汇入冠状静脉窦后注入右心 房。
3
心静脉
负责回收心肌血液,直接汇入右心房或冠状静脉 窦。
02
心脏生理功能与机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含彩图)

心净的解剖结构及死理之阳早格格创做一、心净的位子心净是所有血液循环中推动血液震动的泵.心净的位子位于胸骨体战第2-6肋硬骨后圆、胸椎第5-8椎体前圆的胸腔中纵隔内,2/3部分居左侧胸腔,1/3部分正在左侧.二、心净里面解剖心净由心肌细胞形成,有瓣膜及四个腔.心尖部主要由左心室形成,心底部由大动脉、静脉组成.心净的四个腔包罗:左心房、左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左心房室之间的瓣膜称三尖瓣,左心房室之间的瓣膜是二尖瓣.左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瓣膜称肺动脉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称主动脉瓣.瓣膜的功能是预防心房战心室正在中断或者舒弛时出现血液反流.正在安排心房及心室间有肌性房隔断战室隔断,使安排心之间互不相通.左心房血液的流出心有上、下静脉;左心房的血液出心为肺动脉;左心房血液的流出心为肺静脉;左心室的血液流出心为主动脉.心包可分为几层:纤维心包,是最中层的脆韧结缔构造囊;内膜,也称浆膜,包罗净层战壁层.净层紧揭心净,也称为心净的心中膜层,壁层位于净层战纤维心包的中间.心包腔(净层心包战壁层心包中间的腔膜)内可容纳10-30ml的心包液,那些液体可起到润滑及减少心净中断时爆收的摩揩力的效率.三、心净的传导系统心净的传导系统由特殊瓦解的心肌细胞组成,主要功能是爆收并传导激动,保护心净平常的节律.心肌细胞具备镇静性、传导性、自律性战中断性.传导系统包罗:窦房结、结间束、房室接界区、房室束、安排束支及浦肯家纤维.心净窦房结的自律性最下,是正凡是人心净的起搏面,其后自律性下矮排列依次为房室接界区、房室束、安排束支及浦肯家纤维.四、冠状动脉解剖及冠脉血液循环(一)冠状动脉解剖:营养心净的血管称冠状动脉,同有左、左二支,分别为左冠状动脉战左冠状动脉,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根部的安排动脉瓦式窦内.左冠状动脉又有二个分支:前落支战回旋支.前落支沿途收出三组分支,左室前支(分散于左心室前壁的中下部,也称对于角支)、左室前支、室隔断前动脉.回旋支收出左室前支(主要分散于左室前壁的上部,其中分散于心室钝缘的动脉支称钝缘支)、左室后支及左房支.左冠状动脉的分支有:左室前支、左室后支、左室后支、后落支、左心房支.(二)冠状动脉主要血管供应心肌部位供应心肌冠状动脉主要血管前落支心净前壁、左室前侧壁、室隔断的前2/3回旋支左室侧壁、后侧壁、下侧壁左冠状动脉左心室、左心室下壁、左心室后壁、室隔断后1/3 (三)冠状循环心肌的血液供应去自安排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的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战静脉后,主要经由冠状窦回流进左心房,而左冠状动脉的血液则主要经较细的心前静脉间接回流进左心室.其余另有一小部分冠状动脉血液可通过心最小静脉间接流进安排心房战心室腔内.(四)冠状动脉循环的特性1、血流具备时相性正在心净节律性中断战舒弛历程中,左心室的冠状动脉血流具备明隐的时相变更,即心净中断期冠脉血流久停或者隐著缩小,而舒弛期冠脉血流明隐删加.左心室由于心室壁薄、心肌中断力强,所以左心室冠状动脉血流不明隐的时相变更.2、冠脉血流量大占心输出量的5%-10%,宁静状态时血流量为300-400ml,疏通时可减少4-5倍.3、冠状循环的血流慢、路程短完毕一个冠脉循环只需几秒钟.4、冠脉循环血压较下5、冠脉循环的动脉-静脉氧好较大本果为心肌从血中摄与的氧比较多.五、大、小循环(一)体循环(大循环):血液经左心室射出后经主动脉—大动脉—微动脉—括约肌—毛细血管—微静脉—静脉—腔静脉—左心房(二)肺循环(小循环):左心房—三尖瓣—左心室—肺动脉瓣—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二尖瓣—左心室—主动脉瓣—主动脉六、心净功能及基础观念心净的中断战舒弛包罗心房、心室的程序天中断战舒弛,压力的降下战落矮,各瓣膜协做天启战关,以完毕心净的射血战充血功能.心房战心室每中断战舒弛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周期的少短与心率有关.1、一侧心室屡屡搏动所输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SV平常值50-110ml/beat.2、SV与心室舒弛终期容积的比值为射血分数(minute volume,EF).EF平常值为50%-75%.3、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称每分钟输出量(minute volume,CO),CO=SV×心率,CO的平常值为4-8L/min.普遍所谓心排出量皆指每分输出量,心排出量随肌体代开战活动情况而变更,正在肌肉疏通、情绪激动、妊娠等情况下心排出量删下.2).七、心净的神经体液安排(一)神经果素:1、接感神经:释搁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能β1受体分离,使心率加快、心肌中断力加强,血管中断.2、副接感神经:支配心净的副接感神经是迷走神经.迷走神经释搁乙酰胆碱,与胆碱能M受体相分离,使心率减缓、心肌中断力减强,血管扩弛.(二)体液果素:1、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使心肌中断力加强,使内净血管中断,使骨骼肌及冠状血管扩弛.去甲肾上腺素的效率与喊接感神经相似.2、血管紧弛素:可中断血管,分泌醛固酮使肾净保钠、保火、排钾.3、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使血管中断压降下,具备抗利尿效率.4、心钠素:排钠利尿,使血管舒弛,血压落矮.。
心脏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2、心电向量和心电向量环的概念?
• 心房或心室的除、复极 • 心房的除复、极:
①心房除极从右上方开始,最终至左下方 结束,先除极者先复极,因此心房除、复极 方向一直。但电偶方向相反,因此,P向量 (环)和Ta向量(环)方向不同,所以在心电图 上P波与Ta波反向。 ②心房复极略早于或与心室除极基本同时 进行,因Ta波极小,常在心电图上看不到。 注意:心房除、复极方向一致:心内膜向 心外膜。
心肌细胞除极、复极与波形的关系
++++++ - -- - - -
+I
I+
+I
I+
- -- - - - ++++++
- -- - - +++++
-- --
++
-+
-- I+
I+
- -- ++
+
+++++ - -- - -
+ + + -- --- +I +I --- + + + --
++++++
- -- - - -
+I
I+
+I
I+
+- +- -+ -+ -+ -+
2、心电向量和心电向量环的概念?
• 一条心肌纤维的除、复极
2、心电向量和心电向量环的概念?
• 某一块心肌的除、复极 ①某一块心肌可能由成千上万条、成不同 方向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排列 的心肌纤维构成。 ②当电激动传至该块心肌时,使其发生除 极的某一瞬间,就有成千上万对电偶在移动。 这么多电偶数相加形成了一股“动力”,既 有大小、又有方向,即为心电向量。若与时 间联系,则为该瞬间的心电向量。 注意,此处已从“电偶”的概念引申到 “心电向量”的概念了。
心脏解剖与生理学

心脏内分泌功能
心脏分泌激素的种类及作用
如心房钠尿肽(ANP)具有利钠、利尿、舒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B型利钠 肽(BNP)具有利钠、利尿、扩血管和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 。
心脏内分泌功能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心脏内分泌功能的异常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心力衰竭时 ANP和BNP的分泌增加。
心脏氧供需平衡调节
氧供调节
心脏通过调节冠脉血流量和心肌耗氧量来维持氧供需平衡。当心肌耗氧量增加时,冠脉血 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以满足氧需;反之则减少。
氧需调节
心肌耗氧量受心率、心肌收缩力和心室壁张力等因素影响。当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或心室壁张力增加时,心肌耗氧量增加;反之则减少。
氧供需平衡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心脏通过自身调节机制使氧供与氧需保持动态平衡。当心脏负荷增加 或发生病理变化时,这种平衡可能被打破,导致心肌缺血或心功能不全等后果。
为心肌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 质,维持心肌正常代谢和功能; 运走心肌代谢产物,保持内环境
稳定。
心肌代谢过程及能量供应
心肌代谢过程
心肌细胞通过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两种方式产生能量。有氧 代谢是心肌主要的能量来源,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产生ATP ;无氧代谢在缺氧或负荷增加时发挥补充作用。
能量供应
心肌细胞主要通过葡萄糖、脂肪酸和乳酸等底物进行有氧代 谢,产生ATP供能。其中,葡萄糖是心肌首选的能量底物, 脂肪酸在长时间运动或饥饿状态下成为主要能量来源。
神经体液调节紊乱
心力衰竭时,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紊 乱,如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肾 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衡等 。
05
心脏解剖生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离体心脏灌流实验方法及应用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其生理(含彩图)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一、心脏的位置心脏是整个血液循环中推动血液流动的泵。
心脏的位置位于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方、胸椎第5-8椎体前方的胸腔中纵隔内,2/3部分居左侧胸腔,1/3部分在右侧。
二、心脏内部解剖心脏由心肌细胞构成,有瓣膜及四个腔。
心尖部主要由左心室构成,心底部由大动脉、静脉组成。
心脏的四个腔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右心房室之间的瓣膜称三尖瓣,左心房室之间的瓣膜是二尖瓣。
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瓣膜称肺动脉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称主动脉瓣。
瓣膜的功能是防止心房和心室在收缩或舒张时出现血液反流。
在左右心房及心室间有肌性房间隔和室间隔,使左右心之间互不相通。
右心房血液的流入口有上、下静脉;右心房的血液出口为肺动脉;左心房血液的流入口为肺静脉;左心室的血液流出口为主动脉。
心包可分为几层:纤维心包,是最外层的坚韧结缔组织囊;内膜,也称浆膜,包括脏层和壁层。
脏层紧贴心脏,也称为心脏的心外膜层,壁层位于脏层和纤维心包的中间。
心包腔(脏层心包和壁层心包中间的腔膜)内可容纳10-30ml的心包液,这些液体可起到润滑及减轻心脏收缩时产生的摩擦力的作用。
三、心脏的传导系统心脏的传导系统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主要功能是产生并传导激动,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
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和收缩性。
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
心脏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是正常人心脏的起搏点,其后自律性高低排列依次为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
四、冠状动脉解剖及冠脉血液循环(一)冠状动脉解剖:营养心脏的血管称冠状动脉,共有左、右两支,分别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右动脉瓦式窦内。
左冠状动脉又有两个分支:前降支和回旋支。
前降支沿途发出三组分支,左室前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的中下部,也称对角支)、右室前支、室间隔前动脉。
回旋支发出左室前支(主要分布于左室前壁的上部,其中分布于心室钝缘的动脉支称钝缘支)、左室后支及左房支。
心脏解剖及生理知识解析

体液调节
• 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使心肌收缩力加强,使内脏血管收缩,使 骨骼肌及冠脉血管扩张。作用与交感神经相似。 • 血管紧张素:收缩血管,分泌醛固酮使肾脏保钠、保水、排钾。 • 加压素:抗利尿激素,使血管收缩压升高。 • 心钠素:心房钠尿肽,排钠利尿,使血管扩张,血压降低。
• 降压药: 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前壁心梗,早期运用,
SpO2 下降至85%以下,反映组织灌注严重不足或重度缺氧 ↓ 心脏泵血功能严重不足
心肌坏死标记物
心肌细胞受损时释放到血液中的物质 • 肌钙蛋白I(cTnI)或T(cTnT):诊断心肌坏死最特异和敏感的首选 指标。一般起病2-4h升高,cTnI于10-24h内达高峰,7-10天恢复正常 。cTnT于24-48内达高峰,10-14天恢复正常。 •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起病4h内升高,16-24h达高峰,3-4天 恢复正常。 • 肌红蛋白:(MYO)特异性较差,起病于2h内即升高,12h内达高峰 ,24-48h内恢复正常。
动脉血压
• • • • 收缩压:心缩期主动脉血压上升,在心缩中期达到最高点的数值 舒张压:心舒期主动脉血压下降,在心舒末期降至最低点的数值 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 30-40mmHg 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舒张压+1/3脉压差 100mmHg • 各因素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患病患年龄
NT-proBNP血液浓度
〈75岁 ≥125pg/ml 〈125pg/ml
心衰可能性低 心衰可能性高
≥75岁
〈450pg/ml 心衰可能性低 ≥450pg/ml 心衰可能性高
• 怀疑心脏衰竭患者
患病患年龄 NT-proBNP血液浓度 〈50岁 50-75岁 〈300pg/ml排除急性心衰可能性 ≥450pg/ml 急性心衰可能性高 ≥900pg/ml 急性心衰可能性高 ≥1800pg/ml 急性心衰可能性高 〉75岁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汇总

针对不同的心脏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 等;同时配合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心理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05心脏与其ຫໍສະໝຸດ 系统的关系心脏与呼吸系统的关系
1
心脏与呼吸系统紧密相连,通过血液循环共同维 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2
心脏将富含氧气的血液泵送到肺部,与新鲜空气 中的氧气进行交换,再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到 全身各部位。
心脏的生物力学特性
心肌收缩力
心脏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是推动血液流动 的原动力。
心室顺应性
心脏在舒张过程中对血液的容纳能力,影响 心脏泵血功能。
心肌纤维排列
心肌纤维的排列顺序影响心脏泵血时的效率 。
运动对心脏的影响
适应性改变
长期运动可增加心脏肌肉厚度和心腔容量,提高 心脏泵血能力。
心血管系统改善
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血 管系统的健康水平。
维护内环境稳定
通过调节血液中的电解质、激素和 免疫成分,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
预防感染
在某些情况下,心脏能够通过产生 抗菌肽等方式,帮助身体抵御感染 。
03
心脏的生理机制
心电传导系统
心电传导系统是心脏的控制系 统,负责产生和传导电信号, 以触发心脏的节律性收缩。
它由窦房结、房室结、希氏 束和浦肯野纤维等组成,这 些结构协同工作,确保心脏
心脏与内分泌系统的关系
01
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调节身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而心
脏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部分。
02
心脏可以分泌心钠素、脑钠素等激素,这些激素对维
持血压、调节水盐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03
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依赖于心脏的正常功能,同时
人体解剖学中的心脏构造和功能

人体解剖学中的心脏构造和功能心脏是人类身体中的一颗重要器官,为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心脏的构造和功能,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心脏病和预防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的身体。
心脏构造首先来了解一下心脏的构造。
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心脏的外层由心包包裹,保护心脏并使其能够在胸腔中自由移动。
进入心脏内层后,我们可以看到四个心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
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由心房间隔隔开,而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则由心室间隔隔开。
心脏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条主动脉,左侧的主动脉分叉为冠状动脉,这些动脉为心肌提供血液,以使心肌能继续收缩。
这也是为什么心肌损伤会导致心脏病的原因。
心脏的功能那么心脏是如何工作的呢?我们来详细地了解一下心脏的工作过程:心脏的工作始于心房的收缩,这使得心脏中的血液能够进入心室。
之后,心室也会开始收缩,将血液从心脏中泵出,流入主动脉。
这场由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协同完成的精细运动,合称为心脏收缩。
同时,我们也要了解到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心脏舒张。
心脏收缩是由心肌肌纤维的收缩引起的,而心肌肌纤维的松弛则是心脏舒张的原因。
通过心脏舒张,心房和心室能够重新扩张,让血液再次充满心脏,为下一轮心脏收缩做准备。
为了能够在心室和主动脉之间建立充分的压力差,从而将血液顺利地泵出心脏,心脏内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构造:心瓣。
心瓣分为左心房二尖瓣、右心房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心瓣在心脏的舒张和收缩过程中,能够防止血液倒流,保持了血液的流动方向。
心脏与心血管系统当我们研究心脏的构造和功能时,还要考虑到心脏与心血管系统之间的紧密关系。
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的,它的功能是为身体各组织和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作为心血管系统的核心器官,心脏的健康对身体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心脏健康不良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这些疾病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
因此,确保自己的心脏健康,成为了每个人的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
一、心脏的位置
心脏是整个血液循环中推动血液流动的泵。
心脏的位置位于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方、胸椎第5-8椎体前方的胸腔中纵隔内,2/3部分居左侧胸腔,1/3部分在右侧。
二、心脏内部解剖
心脏由心肌细胞构成,有瓣膜及四个腔。
心尖部主要由左心室构成,心底部由大动脉、静脉组成。
心脏的四个腔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右心房室之间的瓣膜称三尖瓣,左心房室之间的瓣膜是二尖瓣。
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瓣膜称肺动脉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称主动脉瓣。
瓣膜的功能是防止心房和心室在收缩或舒张时出现血液反流。
在左右心房及心室间有肌性房间隔和室间隔,使左右心之间互不相通。
右心房血液的流入口有上、下静脉;右心房的血液出口为肺动脉;左心房血液的流入口为肺静脉;左心室的血液流出口为主动脉。
心包可分为几层:纤维心包,是最外层的坚韧结缔组织囊;内膜,也称浆膜,包括脏层和壁层。
脏层紧贴心脏,也称为心脏的心外膜层,壁层位于脏层和纤维心包的中间。
心包腔(脏层心包和壁层心包中间的腔膜)内可容纳10-30ml 的心包液,这些液体可起到润滑及减轻心脏收缩时产生的摩擦力的作用。
三、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脏的传导系统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主要功能是产生并传导激动,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
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和收缩性。
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
心脏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是正常人心脏的起搏点,其后自律性高低排列依次为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
四、冠状动脉解剖及冠脉血液循环
(一)冠状动脉解剖:营养心脏的血管称冠状动脉,共有左、右两支,分别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右动脉瓦式窦内。
左冠状动脉又有两个分支:前降支和回旋支。
前降支沿途发出三组分支,左室前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的中下部,也称对角支)、右室前支、室间隔前动脉。
回旋支发出左室前支(主要分布于左室前壁的上部,其中分布于心室钝缘的动脉支称钝缘支)、左室后支及左房支。
右冠状动脉的分支有:右室前支、右室后支、左室后支、后降支、右心房支。
(二)冠状动脉主要血管供应心肌部位
(三)冠状循环
心肌的血液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的血液流经毛细血管和静脉后,主要经由冠状窦回流入右心房,而右冠状动脉的血液则主要经较细的心前静脉直接回流入右心室。
另外还有一小部分冠状动脉血液可通过心最小静脉直接流入左右心房和心室腔内。
(四)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
1、血流具有时相性在心脏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过程中,左心室的冠状动脉血流具有明显的时相变化,即心脏收缩期冠脉血流暂停或显著减少,而舒张期冠脉血流明显增多。
右心室由于心室壁薄、心肌收缩力弱,所以右心室冠状动脉血流没有明显的时相变化。
2、冠脉血流量大占心输出量的5%-10%,安静状态时血流量为300-400ml,运动时可增加4-5倍。
3、冠状循环的血流急、行程短完成一个冠脉循环只需几秒钟。
4、冠脉循环血压较高
5、冠脉循环的动脉-静脉氧差较大原因为心肌从血中摄取的氧比较多。
五、大、小循环
(一)体循环(大循环):血液经左心室射出后经主动脉—
大动脉—微动脉—括约肌—毛细血管—微静脉—静脉—腔静脉—右心房
(二)肺循环(小循环):右心房—三尖瓣—右心室—肺动脉瓣—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二尖瓣—左心室—主动脉瓣—主动脉
六、心脏功能及基本概念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包括心房、心室的顺序地收缩和舒张,压力的升高和降低,各瓣膜协调地开和闭,以完成心脏的射血和充血功能。
心房和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周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
1、一侧心室每次搏动所输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
SV正常值50-110ml/beat。
2、SV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比值为射血分数(minute volume,EF)。
EF正常值为50%-75%。
3、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称每分钟输出量(minute volume,CO),CO=SV×心率,CO的正常值为4-8L/min。
一般所谓心排出量都指每分输出量,心排出量随机体代谢和活动情况而变化,在肌肉运动、情绪激动、妊娠等情况下心排出量增高。
4、心排出量与体表面积有关。
把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排出量称为心排指数(cardiac index,CI),CI的正常值为。
七、心脏的神经体液调节
(一)神经因素:
1、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能β1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血管收缩。
2、副交感神经: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是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与胆碱能M受体相结合,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血管扩张。
(二)体液因素:
1、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使心肌收缩力加强,使内脏血管收缩,使骨骼肌及冠状血管扩张。
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与叫交感神经相似。
2、血管紧张素:可收缩血管,分泌醛固酮使肾脏保钠、保水、排钾。
3、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使血管收缩压升高,具有抗利尿作用。
4、心钠素:排钠利尿,使血管舒张,血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