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脏解剖及生理学 (1)
心脏解剖知识点总结归纳

心脏解剖知识点总结归纳1. 心脏的位置和外观心脏位于胸腔中央,位于第二至第五胸椎之间。
它略呈倒卵形,上缘略呈三角形状,下缘呈增宽的椭圆形。
正常成人男性心脏的重量约为 250 至 300 克,女性为 200 至 250 克。
2. 心脏的外膜心脏外膜主要由纤维连结组成,与周围器官相连。
外膜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心脏。
3. 心脏的中膜心脏的中膜主要由心肌组成,心肌是由心脏细胞组成的,具有自律性和兴奋传导性。
4. 心脏的内膜心脏的内膜主要由内皮细胞组成,内膜具有保护心脏的功能,同时也分泌润滑液,减少心脏摩擦。
5. 心脏的腔室结构心脏主要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四个腔室。
左心房和右心房主要负责收缩,将血液送入左心室和右心室;左心室和右心室主要负责舒张,将血液泵送到体循环和肺循环。
6. 心脏的瓣膜结构心脏主要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四个瓣膜。
这四个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确保血液流动的方向性。
7. 心脏的循环系统心脏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将血液泵送到全身。
体循环负责将含氧血液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肺循环负责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并将含氧血液送回心脏。
8. 心脏的神经系统心脏的神经系统主要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能够增加心率和收缩力,副交感神经能够减慢心率和降低收缩力。
9. 心脏的血供心脏的血供主要来自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分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的供血不足会导致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10. 心脏的电生理学心脏的电生理学主要研究心脏的兴奋传导过程,包括心房和心室的兴奋传导和复极过程。
心脏的电生理学是现代心脏电生理学和心脏起搏治疗的基础。
以上就是对心脏解剖学的一些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学习心脏解剖学的过程中,要多进行实地观察和实践操作,加深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同时也要不断更新相关知识,跟上心脏医学的最新发展,为临床医学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心脏解剖图及血液循环

心脏解剖图及血液循环1. 引言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在维持生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理解心脏的结构及其血液循环对于学习人体生理学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心脏的解剖结构和血液循环的基本原理。
2. 心脏解剖结构心脏位于胸腔中,稍微偏向左侧,由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组成。
每个心房都有一个相应的心脏瓣膜,分别为二尖瓣和三尖瓣,而每个心室也有一个心脏瓣膜,分别为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心脏的外部有一层被称为心包的薄膜保护。
在心脏内部,血液通过一系列的血管进出心脏。
血液从体循环经过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然后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
接下来,血液通过肺动脉的肺动脉瓣进入肺循环,经过气体交换后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并吸收氧气。
氧合后的血液通过肺静脉进入左心房,然后通过二尖瓣进入左心室。
最后,血液通过主动脉瓣进入身体各部分,进行体循环。
3. 血液循环的过程血液的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心脏和全身血管系统的协调工作。
以下是简化的血液循环过程的步骤:•步骤1:心脏收缩(收缩期):心脏的收缩期分为两个阶段,即心房收缩和心室收缩。
在心房收缩期间,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而在心室收缩期间,血液被推入相应的动脉。
•步骤2:心脏舒张(舒张期):在心脏舒张期间,心脏充血,准备接收下一次收缩的血液。
•步骤3:心脏瓣膜的开关:心脏瓣膜起着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二尖瓣和三尖瓣在心脏收缩时关闭,以防止血液回流到心房。
同样,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在心脏舒张时关闭,以防止血液回流到心室。
•步骤4:体循环和肺循环:心脏以循环的方式将血液输送到全身。
在体循环中,氧合后的血液通过主动脉进入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供给氧气和营养物质。
而在肺循环中,血液经过肺动脉进入肺部,经过气体交换后再返回心脏。
4. 心脏解剖图示意图以下是一个简化的心脏解剖图示意图:心脏解剖图示意图•1:上腔静脉•2:下腔静脉•3:右心房•4:右心室•5:肺动脉•6:肺静脉•7:左心房•8:左心室•9:主动脉5. 总结心脏解剖图及血液循环是人体生理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是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中重要的实验之一。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解剖和观察人体器官结构及其功能,加深对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理解和认识。
实验一:心脏解剖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本次实验通过解剖猪心,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
首先,我们观察到心脏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组成,其中心房主要接收血液,心室主要泵送血液。
其次,我们还观察到心脏内有心腔和心瓣膜,心腔分为左右两个,分别与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相连。
心瓣膜则分为二尖瓣和三尖瓣,分别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起到防止血液回流的作用。
实验二:肺解剖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本次实验通过解剖猪肺,观察肺结构和功能。
首先,我们观察到肺由左右两个肺叶组成,每个肺叶内有许多小叶,每个小叶内有许多肺泡。
其次,我们还观察到肺内有支气管和肺动脉、肺静脉等血管,支气管将气体输送到肺泡,肺动脉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输送到肺部,肺静脉将含有氧气的血液输送到心脏。
实验三:肝解剖肝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本次实验通过解剖猪肝,观察肝结构和功能。
首先,我们观察到肝由左右两个叶和胆囊组成,肝内有许多小叶,每个小叶内有许多肝细胞。
其次,我们还观察到肝内有肝动脉和门静脉,门静脉将含有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到肝脏,肝动脉将含有氧气的血液输送到肝脏。
肝脏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解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同时还有解毒、贮藏和产生胆汁等重要作用。
实验四:肾解剖肾是人体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本次实验通过解剖猪肾,观察肾结构和功能。
首先,我们观察到肾由皮质和髓质组成,皮质和髓质内有许多肾小球和肾小管。
其次,我们还观察到肾内有肾动脉和肾静脉,肾动脉将含有氧气的血液输送到肾脏,肾静脉将含有废物的血液输送出去。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体内废物和过多的水分,同时还有调节电解质平衡、维持酸碱平衡等作用。
本次实验通过解剖和观察人体器官结构及其功能,深入了解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对于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心脏解剖与生理学

心脏内分泌功能
心脏分泌激素的种类及作用
如心房钠尿肽(ANP)具有利钠、利尿、舒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B型利钠 肽(BNP)具有利钠、利尿、扩血管和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 。
心脏内分泌功能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心脏内分泌功能的异常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心力衰竭时 ANP和BNP的分泌增加。
心脏氧供需平衡调节
氧供调节
心脏通过调节冠脉血流量和心肌耗氧量来维持氧供需平衡。当心肌耗氧量增加时,冠脉血 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以满足氧需;反之则减少。
氧需调节
心肌耗氧量受心率、心肌收缩力和心室壁张力等因素影响。当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或心室壁张力增加时,心肌耗氧量增加;反之则减少。
氧供需平衡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心脏通过自身调节机制使氧供与氧需保持动态平衡。当心脏负荷增加 或发生病理变化时,这种平衡可能被打破,导致心肌缺血或心功能不全等后果。
为心肌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 质,维持心肌正常代谢和功能; 运走心肌代谢产物,保持内环境
稳定。
心肌代谢过程及能量供应
心肌代谢过程
心肌细胞通过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两种方式产生能量。有氧 代谢是心肌主要的能量来源,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产生ATP ;无氧代谢在缺氧或负荷增加时发挥补充作用。
能量供应
心肌细胞主要通过葡萄糖、脂肪酸和乳酸等底物进行有氧代 谢,产生ATP供能。其中,葡萄糖是心肌首选的能量底物, 脂肪酸在长时间运动或饥饿状态下成为主要能量来源。
神经体液调节紊乱
心力衰竭时,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紊 乱,如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肾 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衡等 。
05
心脏解剖生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离体心脏灌流实验方法及应用
脉管系统—心脏生理(人体解剖生理学)

激活 (开)
Na+通道是否处备用状态,是该心肌 细胞当时是否具有兴奋性的前提。
备用 (关)
失活
正常静息电位水平又是决定Na+通道能
(关) 否处于或复活到备用状态的关键.
三、兴奋性
(二)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心肌细胞每次兴奋,其膜通道存在备用状态、激活、失活和复活过程; 其兴奋性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周期性改变。
2.邻近部位膜的兴奋性 邻近部位细胞膜的兴奋性高→膜去极化达阈电位的时间短→传导速度快
3.心肌细胞的直径 兴奋的传导速度与心肌细胞的直径成正比关系。
三、兴奋性
(一)决定和影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
1.静息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差值 差值增大→兴奋性降低。
2.Na+通道的形状
心肌细胞兴奋的产生是以Na+通道能够被激活作为前提。Na+通道可表现 为激活、失活和备用三种功能状态。
对新刺激的反应能力 任何强大刺激无反应
兴奋性 下降到零
强大刺激产生局部反应 极度降低
阈上刺激产生常
阈下刺激产生去极化速度 和幅度稍小的动作电位
高于正常
三、兴奋性
(三)心肌兴奋时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和意义
1.特点: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
有效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 局部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三、兴奋性
(二)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兴奋性变化分期
有效 不应 期
绝对不应期 局部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对应的位置
0期~3期膜电位 - 55mv 3期膜电位 -55mv ~ -60mv
3期膜电位 -60mv~ -80mv
3期膜电位 -80mv ~ -90mv
心脏解剖知识点总结大全

心脏解剖知识点总结大全1. 心脏位置和外形心脏位于胸腔中,位于胸腔的中央,位于胸骨后面,大约占据了胸腔宽度的2/3。
心脏呈锥形,底部略呈圆形。
心脏的大小约为人体拳头的大小,重量约为200-400克。
2. 心脏分为四部分心脏由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组成。
心房位于心脏的上方,心室位于心脏的下方。
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由房间隔分隔,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由室间隔分隔。
3. 心脏壁的结构心脏壁主要由心外膜、心肌层和心内膜组成。
心外膜为一层薄膜,紧贴心脏表面;心肌层由肌肉组织构成,负责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内膜为光滑的内壁,分为内、外两层,内层称为内膜,外层称为心包腔内壁。
4. 心脏内部结构在心脏内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四个瓣膜,分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这些瓣膜起着防止血液逆流的作用。
此外,心脏内还有递减皮质与心室之间的通道,称为房室沟。
5. 心脏供血心脏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主要分为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分别供应心脏的前部和后部。
右冠状动脉为主动脉第一支,主要分为对侧支、钩支和右心室支,供应心脏的右心室和一部分右心房。
6. 心脏的舒缩心脏的舒缩是由心室的充盈和收缩来完成的。
心房的收缩将血液推入心室,然后心室的收缩将血液推送到全身循环系统。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受到心脏传导系统的调控。
7. 心脏的传导系统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间束、房室结和希氏束。
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壁,是起搏点,控制心房的收缩。
房间束将激动传递到心室,房室结将激动从心房传递到心室,而希氏束是心室传导系统的一部分。
8. 心脏的生理学功能心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循环系统,以供应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
心脏的活动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调节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
9. 心脏疾病心脏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这些疾病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
预防心脏疾病的关键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的运动和减少压力。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必学知识点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必学知识点
1. 心脏解剖与生理学知识: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心脏的四个
腔室、心脏瓣膜、心脏收缩与舒张过程等。
2. 高血压:认识高血压的定义、病因、分类和临床表现,了解高血压
造成的危害以及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3. 冠心病:了解冠心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以及临床表现,
学习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 心绞痛:掌握心绞痛的定义、病因、发作机制以及心绞痛的临床表
现和治疗方法,了解心绞痛急性事件的处理。
5. 心肌梗死:学习心肌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了解心
肌梗死的诊断和紧急处理方法。
6. 心力衰竭:了解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分类以及临床表现,学习
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7. 心律失常:掌握心律失常的分类、病因和临床表现,了解常见心律
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学习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方法。
8. 中风(脑卒中):认识中风的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了解中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学习中风的急救措施。
9. 血栓形成与抗凝治疗:了解血栓形成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学习抗凝
治疗的原理和药物选择。
10. 动脉硬化:掌握动脉硬化的发生过程和影响因素,了解动脉硬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以上是心脑血管疾病基础必学知识点的概述,详细学习和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解剖课心脏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心脏解剖实验实验时间:2023年11月15日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实验指导教师:[教师姓名]实验目的:1. 了解心脏的解剖结构,包括心壁、心腔、瓣膜、血管等。
2. 熟悉心脏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的功能。
3. 学习心脏的生理学知识,理解心脏搏动的机制。
实验材料:1. 成人心脏解剖模型2. 解剖显微镜3. 手术刀、镊子、剪刀等解剖工具4. 实验指导书实验步骤:1. 观察心脏整体结构:- 首先观察心脏的整体形状、大小和颜色。
- 检查心脏的四个腔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 观察心脏的瓣膜结构,包括三尖瓣、二尖瓣、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
2. 解剖心壁:- 使用手术刀小心切开心脏表面,暴露心壁。
- 观察心壁的三个层次:外膜(心外膜)、心肌层、内膜(心内膜)。
- 分析心肌层的厚度和颜色。
3. 解剖心腔:- 观察心房和心室的结构,包括心耳和心室间隔。
- 检查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了解其开放和关闭的机制。
4. 解剖瓣膜:- 分别解剖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
- 观察瓣膜的结构,包括瓣叶、瓣环和腱索。
- 分析瓣膜如何防止血液倒流。
5. 解剖血管:- 观察心脏的进出血管,包括上、下腔静脉、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和冠状动脉。
- 分析心脏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
6. 总结实验结果:- 根据观察结果,总结心脏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 与实验指导书中的内容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1. 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肉器官,分为四个腔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2. 心壁由外膜、心肌层和内膜组成,心肌层是最厚的部分。
3. 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三尖瓣、二尖瓣、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确保血液单向流动。
4. 心脏的进出血管包括上、下腔静脉、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分别参与体循环和肺循环。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心脏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解剖工具,观察心脏的各个部分,并理解了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氧
冠脉血管情况 舒张期内的主动脉血压 舒张期长度 血氧: 血红细胞 氧饱和度
耗氧
心率 后负荷(舒张末压) 前负荷 收缩力
MVO2
心脏的电生理ECG
心脏的电生理
正常心电图
ST段抬高心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心脏的电生理
顶部波形:ECG/电活动 底部波形:动脉压波形/机械活动 主动脉内球囊是一种可产生机械系统的机械变化的机械装置;因 此,机械波形是评价球囊泵功效的一个重要工具。其形态代表了 血管系统的压力变化,反映了心动周期的各个阶段。
Training section One
心脏解剖及生理学
心脏的解剖
血液流动的原则:
1. 血液向前流动(从高压到低压) 2. 瓣膜向前打开 3. 血压按压力梯度流动
心动周期:
1. 心室的收缩推动血液进入全身 循环,是心腔运动的结果。关 于心动期内的压力和计时,液 体(此处为血液)始终从高压 区流向低压区。 2. 当两个压力不同的腔室突然连 接起来时,两个腔内的压力就 会趋于相同。这发生在两个心 腔间的瓣膜打开时。
主动脉弓
1
2
3 1:头臂干 2:左颈总 3:左锁骨下
心脏的血液供应:冠状动脉循环
冠脉血流量:占总循环 血流量的5%
• • • • • 右冠状动脉(RCA):为右 心室的前部和后部供血。 左主干(LM):主分支在分 叉前进入左前降支和旋支。 左前降支(LAD):为左心 室的前表面供血。 旋支(CX):为左心室的侧 壁到后表面供血。 后降支(PDA):为左右心 室的后室间隔及相邻区域供 血
血液循环
•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 脉--左心房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
血液循环路线:
左心室 → (此时为动脉血) → 主动脉 → 各级动脉 → 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 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物质交换)→( 物质交换后 变成动脉血 )→ 肺静脉 → 左心房 → 最后回到左心 室,开始新一轮循环
• 心搏量(SV=CO*1000ML/HR
正常值:50~100 mL
• 心脏指数(CI)=CO/BSA
正常值:CI = 2.5~4.0 L/min/m2
心搏量和心率的主要影响
前负荷 后负荷
收缩能力
内分泌 中枢神经系统 压力感受器
前负荷
• 前负荷是指心肌收缩前心室肌上所受拉伸力的大小 • 通过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估算 • 舒张末期心室容积(LVEDV) LVEDP = 4 –12 mmHg PCWP = 4 –12 mmHg CVP = 3 –11 mmHg
•
心室射血阻抗
血液凝块 AEDP(主动脉舒张末期压力) 小动脉阻力
收缩能力
• 心肌不受前负荷或后负荷影响独立收缩的固有能力 直接通过 射血分数 或 心室每搏做功指数 测量
EF = 60 - 70% RVSWI = 5 -10 g/beat/m5 LVSWI = 45 - 65 g/beat/m5
心肌氧供需平衡
心脏的生理周期
心动周期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 心脏舒张期(Diastole)
等容舒张期 心室充盈 心房收缩
•
心脏收缩期(Systole)
等容收缩—射血前期 快速心室射血期 减慢心室射血期
心脏的生理周期(舒张期)
心脏的生理周期(收缩期)
心脏的生理学
• 心输出量(CO)=心搏量 x 心率
决定因素:作为机械泵,心脏的表 现一般用心输出量 来表示 正常值:4-8 L/min
•
斯塔灵心脏定律 (STARLING’S LAW OF THE HEART): 舒张末期心室容积的增加导致泵血量增加舒张过程中肌纤维拉伸越大,下次 收缩就会越强,直至某个上限。纤维只能拉伸至某个上限,之后会失去弹力 和弹性,导致CO的下降。
后负荷
• 利用全身血管阻力(SVR)临床测量
{(MAP-CVP)* 80}/(CO) SVR = 900 - 1200 dynes/sec/c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