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
高粱生产技术培训课件

四、外界环境对高粱的影响
光照:高粱临界日照长度(光周期)是10小时。光周期的敏感期大约出现在出苗后15~20d(5叶期 以后)左右。穗分化期间光照不足,影响穗粒数,孕穗期光照不足或阴雨连绵,可造成基部幼穗 发育不良,出现秃脖现象。生育后期需要较高的光强来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
肥料:生育早期氮素过多造成不利影响,磷素从生育初期开始,就对植株的生长发育如株高、出 叶速度和叶面积产生明显作用。拔节孕穗期间是第一个吸肥高峰期,是氮素营养临界期,追施氮 肥效果最佳。拔节孕穗期间充足的磷素供应使单株叶面积、单株鲜重、根数和株高都明显增多。 拔节孕穗期间氮、磷、钾三种元素供应良好时,有利于最终形成较多的籽粒产量。生育后期氮素 足有助于延长功能叶面积同化时间;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磷素营养足利于籽粒灌浆期干物质的 运输、转化和淀积
五、高粱高效种植技术
1.播前准备: ① 整地保墒: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的壤土为好,高粱幼芽的拱土能力较差,播前精细整地 ② 种子准备 A. 种子清选:目的为剔除小、碎、虫蛀种子及杂物,人选、风选、筛选 B. 种子处理 I. 晒种:能促进种子后熟,提前打破种子休眠,增加干燥度,改善种皮透性,增强酶活性,还可杀
四、外界环境对高粱的影响
温度:可影响高粱生长发育速度及对光照、水分及养分利用。种子萌发最适温18~35℃。幼苗生 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是20~25℃。拔节孕穗适宜温度25~30℃。抽穗开花期适宜温度是26~30℃。生 育后期适宜日平均温度20~24℃,温差大有利干物质积累。日平均温度下降至16℃以下时,叶绿素 含量、淀粉酶活性、转化酶活性都下降,灌浆停止
一种取之不尽的非粮生物能源库 以高粱壳为原料提取色素,来源方便、价格便宜、供应丰富、色泽自然、安全可靠 高粱还可用于制糖、制醋、制板材、造纸、加工成麦芽制品、日用品、编织品、制饴糖、做架材、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高粱高产栽培技术一、引言高粱(Sorghum bicolor (L:) Moench)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
它对于干旱和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强,是一种耐旱作物。
本文将介绍高粱的栽培技术,旨在帮助农民提高高粱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二、土壤选择与改良1、土壤选择:高粱适应性强,可在各种土壤条件下生长,但对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更为适宜。
选择土壤时应避免高田、湿田和重盐碱土壤。
2、土壤改良:对于土壤质地较重或是瘠薄的土壤,应进行适当的改良,如翻耕松土、添加有机肥等措施。
三、品种选择1、早熟品种:适合种植面积较小、生长期较短的地区。
2、中熟品种:适合种植面积较大、生长期较长的地区。
3、晚熟品种:适合温度较高、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
四、播种与育苗1、播种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品种的特点确定最佳播种时间。
2、播种方法:可采用直播或插秧播种方法,在播种前适当施用基肥。
3、育苗管理:合理控制育苗密度,进行适当的追肥和病虫害防治。
五、田间管理1、土壤管理:及时松土、除草,并进行必要的中耕、灌溉等措施。
2、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科学施肥,并注意选择适宜的肥料配方。
3、病虫害防治:加强田间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六、收获与储存1、收获时间:根据高粱的生长特点和有关指标判断最佳收获时间,注意避开天气恶劣的日子。
2、收获方法:采用机械收割或手工割取,注意保护籽粒完整和减少损失。
3、储存要点:将高粱籽粒晾晒至适当含水量后进行储存,注意防虫、防潮。
附件:1、相关文献资料:附上相关高粱栽培技术的研究论文、专著等文献资料供读者参考。
2、栽培示意图:附上高粱栽培的示意图,便于读者了解栽培过程和操作步骤。
法律名词及注释:1、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对土地资源的使用、转让、征收等进行规范和管理。
2、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对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等进行规范和管理。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二 、 果 与 分 析 结 1出苗 率 .
1 验材 料 . 试
超 宽膜 2膜 8行 膜上 精 量点 播 , 宽 2米 ; 宽 膜 超 膜 2膜 1 2行膜 上精 量点 播 , 宽 2米 。 膜
2 试 验 地 点 .
试 验设 在 农 5师 8 9团 2连 6 1 田 , — 条 土壤 肥 力
一
、
材 料与 方法
和 2膜 1 2行膜 上 精量 点播 , 采棉 种 植模 式 。 生育 机 期 滴水 1 次 ,6 1 6 7米 滴 水 3 24米。 共 3 . 。生 育期 6 7 6 米 尿 素 4 施 0千克 、 高磷 钾肥 2 0千克 。 7月 5日打顶 结束 , 9月 1 0日 6 7米 6 喷施 脱 叶剂 朝脱 00 . 4千 克 、 乙烯利 0 5千 克 , 1 采 收时 间 为 9月 2 . 0 第 遍 8日, 第
米。 施入 有机 肥 2 3吨 、 肥 2 - 氮 0千 克 、 肥 2 磷 5千克 、
钾 肥 5 8千 克 。 -
3 品 种 选择 .
第 1次 中耕 结 合 间苗 , 深 约 l 米 , 耕 0厘 留护 苗
带 1 米 ; 2次 中耕结 合 定苗 , 深 1 ~ 0厘 米 , 5厘 第 耕 62 留护 苗 带 l 0厘 米 ; 3次 中 耕 结 合 开 沟 追 肥 ,6 第 67 米 施尿 素 2 追 0千克 。
1 农 科技 21 2 村 0 0 () 2
II I  ̄ O ]g
u- I ^
1 I . 0
杂交棉超宽膜一膜四行应用效果
潘 明琪 , 张建 平 , 齐文 亮 (. 1农五 师八 十三 团 , 河 8 3 0 ; . 五 师八 十九 团 , 乐 8 3 0 ) 精 3 3 3 2农 博 3 4 8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contents •概述•高粱的植物学特性•高粱的繁殖技术•高粱的高产栽培技术•高粱的病虫害防治•高粱的收获与贮藏目录01概述高粱是一种高产、耐旱、耐瘠的粮食作物,是世界上重要的谷物之一。
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高粱的秸秆和籽粒都可以作为饲料,同时高粱还可以作为酿造、制糖、造纸等工业的原料。
可作饲料和工业原料高粱的重要性分布广泛高粱在世界各地都有种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
生产现状目前,全球高粱产量的增长速度很快,我国的高粱产量也在逐年增加。
高粱的分布与现状基础研究高粱的基因组学、生理生化、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高粱的科研情况品种选育我国已经培育出多个高粱新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抗逆性、高产、优质等特性,为高粱的高产栽培提供了有力支撑。
技术研究我国在高粱栽培技术方面也开展了许多研究,包括播种技术、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方面,为提高高粱产量和品质提供了技术保障。
02高粱的植物学特性根高粱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根系有支柱和贮藏功能。
高粱的茎秆坚韧,支持植株直立,承担着地上部分重量和向日夜生长的负荷。
高粱的叶片宽大,呈椭圆形,叶脉明显,叶缘有锯齿状边缘。
高粱的花序为圆锥状,花色有红、黄、白等色,花丝呈白色。
高粱的籽粒呈卵圆形或圆形,外被硬壳,颜色有黄、红、黑等。
高粱的形态特征茎花籽粒叶高粱的生长环境温度01高粱适宜生长温度在20-30度之间,开花期为26-27度。
湿度02高粱生长需要湿润的环境,耐旱性较强但不耐涝。
土壤03高粱适宜生长在PH值6.5-7.5的土壤中,以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佳。
1高粱的生物学特性23高粱是短日照作物,日照时间过长会抑制其生长。
日照高粱可以通过无性繁殖进行繁殖,繁殖系数大,种子质量好。
无性繁殖高粱适应性强,能在多种气候条件下生长,抗逆性强。
适应性03高粱的繁殖技术03播种适期播种,一般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播种,亩用种量控制在0.5~1千克。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天下农资:请李老师讲一讲高粱高产技术?高粱耐盐碱对土壤适应性广;耐贫瘠吸肥能力极强,在有机质丰富、肥力较高的土地上种植,较易获高产,在贫瘠土地上,必须增施肥料,才能得到好的收成。
随着近两年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种地大户开始种植这种低用工、高产值的作物,这些大农户少则几百亩,多则上千亩,给高粱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带动发展的作用。
高粱苗期植株小,需肥量不多,但较为严格。
拔节至开花期,植株生长旺盛,营养物质的分配中心,从拔节开始也相应地由茎叶转向幼穗,最后贮存于穗中,形成籽粒。
因此此时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是高产的基础。
开花至成熟期,氮磷钾的营养供应直接影响高粱的灌浆和成熟,适量氮素供应,可以加速灌浆,提高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但过多过迟也会引起贪青晚熟,降低产量与品质。
现就高产措施做简单介绍:高产措施一:选种与种子包衣处理应选择熟悉的高产性状好的优良品种。
播前用高巧+立克秀+瑞微进行种子包衣。
高粱对化学药剂较敏感,喷药易发生药害,拌种可大大减少病虫危害,一般年份不用喷药,同时每亩能增产80-120斤左右。
高产措施二:平衡施肥技术高粱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可分3个阶段。
从出苗到拔节期吸收氮量占高粱一生吸收氮量的13.7%、五氧化二磷12.0%、氧化钾20.0%。
虽然吸收量较少,但对养分却很敏感,特别是氮、磷充足,有利于根系生长,使根量增加,增强了抗旱性。
从拔节期到开花期是生育最旺盛期,此时植株生长迅速、茎叶繁茂,对养分需要量急剧增加,养分的分配中心由茎叶转为幼穗。
这一时期吸收的氮,占高粱一生当中吸收氮总量的63.5%、五氧化二磷86.5%、氧化钾73.9%,是前一阶段吸收量的3倍以上。
所以这一阶段能否满足高粱对养分的需要,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
开花期至灌浆期阶段吸收养分数量逐渐减少,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为高粱一生吸收总量的22.5%、1.5%和6.1%。
过量施用氮肥,易引起高粱贪青晚熟。
高梁对硼、锌、硫较敏感,应注意施用。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高粱是海城市主要旱田作物之一,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强等特征,因为近年人们膳食结构的转变,高粱米再度“受宠”,成为人们比较喜爱的主食之一,适当扩大高染种植面积,可实现农作物的轮作倒茬,均衡利和土壤营养,减轻病虫害发生,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一、选地高粱对土壤适应本事较强,但对各地高产地块的土壤分析,都具备土壤耕层浓厚,结构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丰盛,土壤质地和酸碱度相宜等特征。
二、整地作垅按照高粱对土壤的要求,应在秋季前作物心得后赶紧举行整地作垄,以利蓄水保墒,延伸土壤熟化时光,达到“春墒秋保,春苗秋抓”的目的,耕深以20厘米为宜,并力争秋季志垅,垄距以55-60厘米为宜,未及起垅的,春季应赶紧举行顶浆作垄,以保蓄冬季积蓄于土壤表层的大量水分,供种子发芽。
三、挑选优良品种按照我地区的土壤及气候条件,挑选熊杂2号为主栽品种。
该品种具有米质好、籽粒整齐,根系发达、茎秆粗大、抗叶锈病、抗倒伏和产量高等特征。
四、种子处理1.发芽实验播前举行发芽实验是确定播种量的依据,种子发芽率在95%以上时才干做种。
2.选种、晒种播前应将种子举行风选或筛选,选出粒大饱满的种子做种,并举行晒种,播后出苗率高、发芽快、出苗整齐,功苗生长茁壮。
3.浸种崔芽用55-57℃温水浸种3-5分钟,景干后播种,有添墒保苗与防治病的作用。
4.药剂拌种为了防止高粱黑穗病,可用拌种双拌种,每公斤种子用5克拌种双。
五、一次播种保全苗普通土壤5厘米内,地温稳定在12-13℃,土壤湿度在16%-20%播种为宜。
海城地区5月5-10日为相宜播期,播种量与发芽率和亩保苗有关;发芽率在95%以上,熊杂2号亩保苗在6000株左右,亩播量1.5-2公斤。
播3-4厘米为宜,播种时要深浅全都,踩好底格子,覆土薄厚全都,镇压保墒。
六、配方施肥按照高粱生长需要,亩施农肥2500公斤加10W一铵,5公斤钾肥一次施入做在肥。
种肥用4-5公斤硫铵,种子与化肥开,防止烧种。
高粱生产栽培经营精品PPT课件

饲用
帚用、板材
其他用途
装饰品
色素
酿造
山西杏花村酒 业集中发展区
茅台高粱生产基地
酒用高粱
❖
籽粒生产酒精
酒精
甜高粱生产酒精
中国高粱生产发展趋势
❖ 1、酿造原料:红高粱、高淀粉、糯性、基地生产; ❖ 2、干旱、盐碱、瘠薄地种植; ❖ 3、甜高粱的机遇:新石油危机将为甜高粱发展带来机遇,
G + M + GxM
This has been due to a
combination of changes
in management systems
and genetics.
M
G
Base line
Duvick et al 1997
l Increase yield potential
BO is the yield gain of genotype. C'B (AC), and E'B (AE) are the yield gains of the agronomic-management. DC' and FE‘ are the yield gains due to the genotype ×
马里, 97.5, 2% 阿根廷, 101.5, 3%
尼日尔, 150, 4%
印度, 660, 17%
埃塞俄比亚, 155, 4%
美国, 159, 4% 布基纳法索, 162, 4%
苏丹, 560, 14% 墨西哥, 170, 4%
单位:万公顷
不同国家高粱生产面积(2011)
世界高粱生产概况
埃及, 90 , 2% 布基纳法索, 180 , 3%
高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高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高粱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和潜在市场需求。
研究并应
用高粱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能够提高高粱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的收益,促进农村经
济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高粱的种选择、土壤要求、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栽培技术。
在种子选择上,应选择外观完整、无病虫害的种子。
种子的母本应来自高粱品种纯系,并具有较高的产量和耐逆性。
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可以提高发芽率和苗期生长状况。
常用
的种子预处理方法有浸种、催芽等。
在土壤要求上,高粱喜欢温暖、湿润、疏松、肥沃的土壤。
酸性土壤会抑制高粱的生长,应通过施用石灰等措施进行调控。
在土壤肥力方面,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肥,
尤其是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作物产量。
在种植管理上,高粱的栽培密度、适宜的灌溉和施肥等都是关键。
一般来说,高粱的
行距宜为30-40厘米,株距宜为15-25厘米,有利于适当增加光合作用。
在灌溉方面,要
合理调控灌水量和灌水时间,避免出现水分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施肥方面,应根据土壤养
分状况和生长期特点,科学施肥,以提高高粱的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
在病虫害防治上,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途径。
一方面,要加强病虫
害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病虫情况,以便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采用物理防治、化学
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如合理使用农药、生物农药和抗病虫品种等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产地的要求:土层深厚、土壤有机 质含量要高,土壤供肥能力要强。
❖示范片要点:达到高产地要求、成片、 交通便利、排灌方便
15
h
16
h
17
h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二、土壤培肥技术
❖合理轮作 ❖施肥养地 ❖秸秆还田 ❖种植豆科绿肥
18
h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意义、现状 ❖方式:机械粉碎还田、覆盖栽培还田、堆腐还田、机
20
h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四、规范改制
❖周年增产,推荐开厢方式“双三0” ❖小麦种四行或五行,高粱二行,大豆三行
或四行。 ❖高粱增产模式“双二0” ❖净作以行距60~70cm有利于增密夺高产
21
h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五、整地
❖ 要求:早、深、细
22
h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六、播种
❖选用良种
良种的选择首先要根据市场的需求选用良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生育期的适宜良种 要根据土壤的肥水条件选用品种
3、晚熟高粱:生育期在140天以上者为晚熟种。这类高梁植株高大,生 长繁茂,叶片数目多,分蘖强。华北地区饲用或糖用高粱大部分为晚 熟高粱。
7
h
高梁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二、高梁的生长发育
❖ 种子的萌发与出苗
高梁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6~7℃,适宜的发芽温度 为20~30℃。从播种到出苗的时间因温度而不同,春播条 件下大约需10~15天,夏插一般需5~8天:高梁种子吸水 达本身重量的40%~50%时才能发芽。
❖ 完熟期 杆粒内含物逐渐干硬,色泽趋干暗浊。体积和重 量有所降低,含水分18%~25%。
13
h
高梁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三、高梁生物学特性
❖喜温、喜光 高粱原产热带,是喜温作物,高粱是 C4作物,高粱属于短日照作物,
❖ 抗旱、抗涝、耐盐碱、耐瘠薄 ❖ 植株中含氢氰酸有毒物质 ❖ 富含单宁
14
h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 我国高粱亩产新中国成立初期的73公斤,到现在的350公 斤,并涌现出小面积的上千公斤,最高纪录辽杂10号达到 了1023多公斤。
❖ 表明随着高粱科研和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单产水平还 可以在幅度提高。
4
h
制约四川省高粱生产发不平衡。 ❖实用增产技术研究落后,集成与推广
2
h
加快高粱生产的重要性
二、四川加快发展高粱生产的意义
缓解供需矛盾、促进养殖业和增加收入 需高粱籽300万吨以上。据调查,目前我省
实际上酿酒消耗高粱仅100万吨左右
“高粱革命” 地里产“黄金”
3
h
高粱增产潜力
❖ 高粱是作物中为数不多的C4作物,光合效能和水分利用 系数较高,耐旱节水,抵御灾害能力强,产量潜力大。
不够。
❖产销衔接不够紧密,市场秩序较乱。
5
h
高梁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高粱分类
❖ 根据用途分类
1、粒用高梁:其栽培的目的是为了收获籽粒。主要用途除食用外,也可 用于酿造、工业原料及配合饲料。
2、糖用高梁:又叫甜高粱,茎秆除可制糖外,还可酿酒、制酒精、作饲 料等。
3、帚用高粱:其茎秆可作架材或建筑材料用。 4、饲用高梁:主要用作青贮、青饲或收获干草。 5、兼用型高粱:籽粒品质较好,可食用也可饲用。
10
h
高梁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叶 高梁的叶互生,由叶片、
叶鞘、叶环和叶舌组成。 主脉的颜色、宽度和透明 度是品种鉴别的重要依据。 高粱的叶片数,因品种和 播种期而有不同。
11
h
高梁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穗的构造
高粱的穗为复总状 花序或称圆锥花序, 中央有一主轴称穗轴, 由于各级枝梗长短不 同,因而形成了不同 的穗型,主要有散穗 型和密穗型两大类。
四川基层农技人员培训
高粱高产栽培 理论与技术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1
电话: h LOGO
加快高粱生产的重要性
一、高粱生产的重要性
1、高粱用途广泛,籽粒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2、籽粒加工后的副产品如糠麸、粉渣、酒糟是优良的家畜饲料 3、高粱茎秆也有广泛用途,可作为燃料、造纸原料 4、帚用高粱脱粒后的穗轴可做扫帚 5、高粱的茎秆中含有红色的花青素,可提取作染料,高粱茎秆 中约含有0.3%的蜡质,浸出后可供制蜡纸、油墨和鞋油等
8
h
高梁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根茎叶的形态与生长 根 高粱的根为须根系,没有主根,由初生根、次
生根和支持根(气生根)组成
9
h
高梁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茎 高粱茎秆直立,有明
显的节和节间。一般1 米以下者为特矮秆品种; 1—1 .5米者为矮秆品种; 1. 5—2.5米者为中秆品 种;2 .5—3.5米者为高 秆品种;3. 5米以上者 为极高秆品种。
四川主打品种:常规高粱泸州红、国窖红一号、郎糯1 号和青壳洋,杂交高粱泸糯8号、泸糯10号、泸宁糯1号和 两糯一号
23
h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精选种子 ❖种子处理
晒种:出苗率能提高13-28%,提早2-3天出苗 浸种:用55℃温水浸种3~5 min,有防病催芽 作用
6
h
高梁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 根据生育期分类
1、早熟高梁:生育期在120天以下者为早熟高粱。这些品种一般植株较 矮,叶片数少,叶面积小,适宜于气候较冷、无霜期短的地区,应密 植栽培。
2、中熟高梁:一般生育期在120~140天的高梁品种称为中熟种。这类 品种一般植株高约2米,叶片较多,穗子较大,产量较高,适宜于北 方大多数省(区)栽培。
12
h
高梁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开花授粉与灌浆成熟
杆粒成熟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 乳熟期 历时10~20天。籽粒的体积和水分不再增加, 籽粒含水量50%以上,内部充满乳白色浆汁,籽粒丰满呈 绿色。
❖ 蜡熟期 蜡熟期籽粒的主要生理过程是脱水。籽粒含水量 降至25%~40%。到蜡热后期籽粒干重不再增加,此时为 高粱收获适期。这一阶段持续5~8天。
械旋耕翻埋、烧灰还田、过腹还田。 ❖关键技术
秸秆数量:以每公顷2-3吨为宜 水分条件:土壤含水量达到20%左右 农业机械:切割机 N、P施用量:75-150kg/hm2.N 75- 120kg/hm2.P 翻压覆盖时间、防治病虫、还田周期
19
h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三、合理轮、间、套作
肥力得不到足够补充的条件下,连年种植高粱 势必减产。又由于高梁连作之后病虫害加重。因 此,高粱不宜连作,而应轮作。适宜与豆科、块 根块茎类较耐荫作物实行间、套种植,以充分利 用空间、光能和地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