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知识考点专项复习 中考对联题型例谈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课件(19张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课件(19张PPT)

专题四 对联
②【对联二】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分析】这是一副回文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对联大意为:大 雾弥漫,看不清远处的山峰,水天一色,天水相接,连绵无尽。已 知 中的字为同一个字,请结合对联大意将下联补充完整。
专题四 对联
跳竹竿是壮族人民最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寄寓着期盼丰 收的美好心愿。跳竹竿源于生产生活,不仅动作简单易学,而且男 女老幼均可参与。跳竹竿时,和着欢快的碰撞节奏声,表演者翩然 起舞,轻松穿梭于开合变换的竹竿之间;持竿者吆喝助威,敲击出 灵动鲜明的节奏。观众也被现场欢快的气氛感染,变得亢奋起来, 纷纷加入跳竹竿的队伍。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 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此外,对联通常用毛笔 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专题四 对联
三、区分上下联的方法 (1)按音调平仄区分。一般看尾字声调,上联尾字的声调应为仄 声,下联尾字的声调为平声。(根据古音和今音的对照,今音的一、 二声约等于古音的平声,今音的三、四声,约等于古音的仄声) (2)按因果关系区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 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先有“城乡富”这个“因”, 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郴同学根据景区提供的图片拟写了一副对联,但对下联举棋不定,
请你结合对联知识帮他选择准确的一项( C ) 上联:山为锦屏何须画
下联:______________
A.水作琴声不用乐
B.水作琴声何须弹
C.水作琴声不用弦
D.水作琴声曲悠扬
专题四 对联
【解析】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 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首先排除“水作琴声何 须弹”,“何须”上下联重复。根据结构相同的特点,排除“水作 琴声曲悠扬”, 根据平仄,排除“水作琴声不用乐”。

语文中考复习之对联专题训练PPT课件

语文中考复习之对联专题训练PPT课件

天橘 心子 阁洲 阁洲 落停 鸽舟 鸽舟 飞动 阁洲 不未 飞动
晴山 晴山 雨水 雨水 时处 时处 好明 好明 奇秀 奇秀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春回大地诗行绿 日耀长天画卷红
梅爆 花竹 四两 五三 点声 天人 下间 皆是 春岁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处 处 春 光 好, 家 家 喜 气 浓。
• 下联:陶渊明

例:1、寄托理想描绘世外桃源 2、厌恶黑暗描绘世外桃源
请用下列部古典名著中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 全下面的回目。
⑴ □□□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水浒传》) ⑵ □□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三国演义》)
联系《岳阳楼记》拟出下联
上联: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
例举: 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范仲淹先天下而忧
• 横批:静物无声
• 上联:三尺讲台迎冬夏,
• 下联:

•例:四行桌椅度春秋。
上联:品世间百味酸甜苦辣 下联:
上联:读《西游记》孙悟空降妖 伏魔保师傅西天取经
下联:
闯关训练营

卿是才

子?

第一关:写人写物人猜对联
第二关:月下老人?牵红线
第三关:巾帼须眉吟佳对
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龄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刘翔加油
虎跃龙翔跨越可能,腾飞梦想 风驰电掣传扬奇迹,铸就精神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名动 名
宝剑 锋 从 磨砺 出, 梅花 香 自 苦寒 来。
结构相应
词性相同
字数相等 内容相关 对联的基本特点
平仄相协 节奏相合

中考对联复习专题PPT课件

中考对联复习专题PPT课件


墙 上 芦 苇,头 重 脚 轻 根 底 浅;

山 间 竹 笋,嘴 尖 皮 厚 腹 中 空。

└─┘ └─┘ └─┘ └─┘ └─┘ |

方位 联合 主谓 主谓 方位 │

└────┘


└──┘

偏正


主谓

└┬┘
└───┴─────┘


联合

└───────────┘

主谓
• 词类必须相同,结构必须相应,这两条一般都是应该遵守的。
.
16
•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 人间清暑殿, • 天上广寒宫。 • 两岸晓烟杨柳绿, • 一园春雨杏花红。 •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 155293453(诗联会友)
.
17
• 1、
• 犹留正气参天地
纸上画龙龙不动; 鬓边插凤凤难飞。
三尺彩绫,三尺系腰,三尺坠; 一床锦被,半幅遮身,半幅闲。
风紧林密,问樵夫何处下手? 山高水深,劝渔夫及早回头。
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 藕虽有孔,心中不染尘垢。
桃李杏梅,这些花那时开放? 稻麦黍稷,此杂种是何先生。
•”
.
20
说出这两幅对联的差别。
学海赛舟资水为墨腾蛟浪 广寒扳桂丹霞作笺步云衢
中考对联复习专题
.
1
对联的分类:
从内容分: 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 联 、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从形式分:
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初中语文中考教学指导 对联 课件 (共53张PPT)

初中语文中考教学指导 对联 课件 (共53张PPT)

祸 不 单 行 昨 夜 行
福 无 双 至 今 朝 至
平凡世界,回首时, 苦辣酸甜忧乐喜
潇洒人生,会心处, 之乎者也矣焉哉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 苦
平行直线,交叉直线, 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 深
究天机,乐与有机无 机作伴
培学子,巧同原子分 子周旋
把握现在时,将来怎 会虚拟语气?
对 联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对联的特点
⒈词性相当,结构相应 ⒉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⒊文字精练,意境优美 ⒋ 平仄相对,张贴规范
对 联
导源于骈文,衍生于律诗。
例1: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旅夜书怀》 例2: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阁夜》
乌龙潭——白马湖 石头城——燕子矶 无想寺——莫愁湖
凤凰台——麒麟门 总统府——状元楼 阅江楼——朝天宫
1.动宾式: 无想寺——莫愁湖 朝天宫——阅江楼 2.并列式: 凤凰台——麒麟门——珍珠泉 清凉山——慈悲社 3.主谓式: 龙蟠里——虎踞关——鸡鸣寺
4.后缀式: 燕子矶——石头城 5.称谓对: 总统府——状元楼 夫子庙——将军山
追求最高级,理想常 融情态动词。
处三尺讲台,作功出力
凭一腔热血,放电发光
(05.福建)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四水江第一,四时 夏第二,老夫居江夏, 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 在后,小子本儒人,何 敢在前,何敢在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
知识青年刚柔并济筑丰功(横批:龙的传人)

初三中考 对联复习《对一对 连一联》课件(20张ppt)

初三中考 对联复习《对一对 连一联》课件(20张ppt)


8.造成中西方用香差异的一个很重要 因素, 也是许 多其他 文化差 异的内 在因素 之一, 就是各 自传统 信仰的 不同。 西方多 信仰基 督教, 其次是 伊斯兰 教,二 者与香 的传播 关系并 不大;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中考对联题
3、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
中考对联题
4、根据对联的特点,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偶 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 下联
性 相
• 冰消雪融万朵梅花扑鼻来香

训练2:连对子
1.根据上句内容、结构、词性、平仄进行配对
A 时雨点红桃千树 B 亭闲有竹春常在 C 无意东风花半露 D 晴空一镜悬明月
a 山静无人水自流 b 春风吹绿柳万枝 c 夜市千灯照碧云 d 有闲春色燕双飞
A—b、B—a、C—d、D—c
2、对联寻亲:下面本是五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 你把它们联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 的不同 。西方 人注重 直观性 ,喜欢 某种气 味就直 接喷洒 ,芬芳 满身, 让别人 直观地 感受到 ;

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 化传承 使他们 更注重 意会性 ,儒释 道三家 无不言 开悟, 最高深 的思想 是“意在 言外”, 最美好 的意境 是“言 有尽而 意无穷”,表现 在用香 上,就 会在享 受美好 的芬芳 之外, 更注重 思想的 体验和 提升。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对联专题 (共67张PPT)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对联专题 (共67张PPT)

对应的字下面。(3分)
綠樹多生意
白雲無盡時

绿








对联简介 对联种类 对联特点 牛刀小试 名联积累
对联历史
对联,常张贴、悬挂在或镌刻于门上、 柱子上。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 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 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一般认为起源 于五代,成熟于两宋,鼎盛于明清,千 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被广泛 应用于各种各样生活场景和名胜古迹,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主题
花做宣传。(3分)
濯清涟 冬梅 出淤泥而不染 夏荷 远群芳以无争 傲霜雪
夏荷 濯清涟 出淤泥而不染; 冬梅 傲霜雪 远群芳以无争。
感受中考
【2017年广州】6.对联讲求与书法完美结合。下面是白云山
风景区的一副对联,请你用简体字按对联张贴的顺序抄写在相
三注意
12四..学面注注春湖问意意晖正知山藏盈气思针识收今大满想对贯眼地乾古性性中底坤西 3.万注家意忧文乐上学心性头
对联的写作
歌诀: 天文 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 暮雨对朝烟。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地理 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苑, 洞壑对峰峦。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时令 朝对暮 ,夏对春。五戊对三更。重阳对七夕 冬至对春分。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 国号 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三国分吴魏, 六朝有宋梁。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皇。 食馔 茶对酒,饭对羹。美酿对香粳。炮羊对鲙鱼, 煮笋对餐英。雪夜烹茶真韵事,春初煎韭见交情。

对联-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

对联-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
3.准确仿写下联 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相对,对应位置的词或短语的词性要相同。下联的内容应尽量在给出的材料中选取,写完下联之后还要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逐一进行检查,尤其是注意最后一个字的平仄需要符合“仄起平收”的原则。
(二)对联配对题解题方法 1.看内容。上下联的内容应该有关联。 2.看结构。上下联的字数相等,结构相称。 3.看词性。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短语一般都具有相同的词性,如名词对名词等。 4.看平仄。上下联一般都是平仄相对的。尤其要注意对联一般都是“仄起平收”。
方法归纳 (一)拟写对联的方法 拟写对联,要求考生对对联有一定的了解,懂得对联的相关知识,并能够进行有效仿写。 1.读懂题目要求 例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某年中考卷考查拟写对联,要求写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明确告诉考生所写英雄只限于女性,考生可以选择题目中的花木兰作为主人公,也可以考虑其他的女性英雄。
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提示,从以下句子中分别选出关于物质生活民俗和社会生活民俗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序号。 ①束发正是用功时 ②北户迎风夏月凉 ③流水高山无古今 ④南檐纳日冬天暖 ⑤清风明月自来往 ⑥及笄当知读书好
(1)物质生活民俗:____________________(2)社会生活民俗: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④② (2)⑥①
例3 (2023·防城港模拟) 根据对联的要求,从以下句子中选出缅怀红军长征及包含革命根据地的两副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 ①万千翠竹织摇篮 ②立志同挑革命担 ③同心共写振兴诗 ④烈士血染湘江魂不灭 ⑤誓将遗愿化宏图 ⑥五井杜鹃红党史 ⑦挥泪继承先烈志 ⑧红军四渡赤水志长存
对联
典题精析
例1 (2023·广西中考) 【节日画面】广西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每逢节日,人们载歌载舞,欢聚一堂。“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如今也是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每年“三月三”,各族歌手齐聚歌圩,你唱我和,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对联,将相应的序号填到横线处,使解说词内容连贯,上下联顺序正确。 ①八桂团结谱新曲 ②四海风云增光辉 ③九州奋发奏华章 ④五湖气象呈祥瑞

部编版语文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对联》课件 (共31张PPT)

部编版语文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对联》课件  (共31张PPT)
(理发师) ⑶操天下头等事业,做人间顶上功夫。
(鞋店) ⑷ 随我登堂入室,任君步月登云。
用对联评析人物
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 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之苑第一家
3、玉帐深宵悲骏马 楚歌四面促红妆
蒲松龄 李白 项羽
名胜联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根据下列对联内容,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末字仄声 34 ) (末字平声 12 )
关于横批
才成志立


华 潇
横批是张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联。“横” 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 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到补充、概括、提高、 画龙点睛的作用。
月 峥


莫 横批(从右到左)





传统贴法
才成志立 年











6、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上下联平仄要交错,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 。
上联末字用仄声字,下联末字用平声字。
(现代汉语中一般三、四声为仄声,一、二声的为平声)。
1、书山勤为径 , 学海苦作舟。
jìng
zhōu
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成湖。
liǔ

根据对联特点,连线匹配对联。
海到无边天作岸 恒心搭起通天路 良言一句三冬暖 发愤识遍天下字
学习目标
1、积累有关对联知识 。
2、欣赏对联,掌握对对联的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传统 文化。
中考复习——对联 对偶+仄起平收
两问两对三反三比借用夸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对联的有关常识,我们可以 把后半句改为: 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
❖ 二、 考对名著的了解以及对对联知识的运
用。这要求学生既要有一定的阅读量,又 要对对联知识有所了解,2002年大连市中 考试卷有这样一题,有一副由美国作家斯 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 但由于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 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精 练】
1.【2006•浙江温州】某班要举办一 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 “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 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
❖ 1.示例: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

无畏不惧武松猛打虎
❖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 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 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 五、通过对联考查学生文化、文学知识的积累情况,2003年福州市中考 试题,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有的对联概括了 古代文人的一生,根据下列对联,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 应的名胜古迹或人名。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 《岳阳楼记》中有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其实也是范仲淹 的政治抱负,而“ 与百姓同乐”就是欧阳修 的政治理想,因此下联可以拟成 :
❖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 四、通过对联考查对名著知识的了解。2002 年北京海淀区中考试题,下面的一副对联概 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 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解 答略)
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 中国何人领( ) ,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 文坛从此感彷徨
从下联的最后两字可以看出, 《彷徨》是鲁迅的两部著名小说集之一,另一部是《呐喊》,
“呐喊” 那么上联的最后两字应该添
❖ 三、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对联知识考查学生。 2002年吉林省中考试题中:请以“欧阳修与 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 拟一个下联。
【2006•江苏南京】搜集材料时,大家发现, 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 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 鲁迅、徐悲鸿……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但 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 改。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2006•辽宁锦州】下面的对联都是赞颂古 代名人的。请写出其中一副对联所赞颂的 人物、与对联内容相关的成语或诗句。
❖ ①允矣斯文,为古今中外君民立允极;
❖ 大哉夫子,合诗书易礼春秋集大成。 注:〔允矣〕对啊,恰当啊。 ( ) ②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 )
❖③翁去千余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 ) ④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
占三席,
❖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 源。( )
❖ 中考对联题型例谈

洪泽外国语中学

舒长国
❖ 一、考基本的对联常识。这要求同学们必须 掌握对联的基本常识。对联的要求是字数相 等,词性相对,平仄相对(要求不是太严)。 例:2002年天津市高级中学招生试卷中,有 这么一题: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 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临绿水的轩斋
❖ 如下面一道题:将下列句子间连接,使之构成 对偶句:

❖ A. 黑发不知勤学早 ①水淡性泊是我师
❖ B.两句三年得
②白首方悔读书迟
❖ C.四面荷花三面柳 ③一吟双泪流
❖ D.竹直心虚乃吾友 ④一城山色半城湖

根据对句由“字数相等,内容相关”的原 则, 可得出下列答案
A→② B→③ C→④ D→①
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 ()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 第一联中“登斯楼也”和“气象万千”都是 《岳阳楼记》中的原句,我们可以推知写的 是“岳阳搂”第二联“漱玉集”是李清照的 词集,“后主”是指南唐后主李煜,她和李 清照都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因此可以推断 该联写的是李清照。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
黄鹤偶乘沧海月,白云常带楚江秋。 (
❖ 一、对句要“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 “字数相等”指你所对的句子(对句)一定要 和题目所出的句子(出句)字数一样,不得多一字或少一字。
❖ “内容相关”指你所对的句子在内容上与出句 有所关联,不能风马牛不相及。

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 3.【2006•温州市(非课改区)】删改下面 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 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 示例:
❖ 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他)
❖ 4.【2006•兰州】名胜古迹的对联中往 往蕴涵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 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 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文化名人(第④联 写一人即可)。
❖ 通过以上对对联知识的介绍,解题方法的点拨,同 学们不妨一试下面题目: 1、根据对联的特点,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 使之对偶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 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 2、指出下列对联中所描述的名胜或人名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 ❖ 倚剑天下,挂弓扶桑;( )
①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赞颂的是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 (

②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赞颂的是( )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 )
③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赞颂的是( )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 )
❖ 【解析】:解答此题须紧扣对联中的关键字。 如本题中的“两表,三顾”、“酒,磨针”、 “正气,丹心”。据此可知所写人物依次是 诸葛亮、李白、文天祥,在此基础上,联系 平时的知识积累可写出相应的古诗词或成语。 示例:三顾茅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人生自古谁 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