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沉淀池处理工艺介绍参考文档

合集下载

生产性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简介

生产性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简介

生产性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简介高密度沉淀池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新池型,同机械搅拌澄清池相比,高密度沉淀池做了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将混合区、絮凝区与沉淀池分离,并改为矩形结构,以简化池型,少占用地;·沉淀分离区下部设污泥浓缩区;·在浓缩区与混合部分之间设污泥外部循环。

部分浓缩污泥由泵回流到机械混合池,与原水、混凝剂充分混合、通过机械絮凝形成高浓度混合絮凝体,然后进入沉淀区分离;·采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过程中投加PAM助凝剂,以提高矾花凝聚效果,加快泥水分离速度。

·沉淀部分设置斜管,进一步提高表面负荷。

·沉淀区下部按浓缩池设计,大大提高污泥浓缩效果,含固率可达6%以上。

经上述改进后,高密度沉淀池在水质适应性和抗冲击性上比机械加速澄清池更强。

而且在理论上出水水质会更好。

根据半生产性试验,它的上升流速可达6mm/s,超过了斜管沉淀池和机械搅拌澄清池,使占地更小。

这种工艺在世界范围已逐步得到运用。

我国新疆乌鲁木齐20万m3/d水厂就采用了高密度沉淀池。

目前已正常运行。

上海南市水厂也做了高密度澄清池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高密度沉淀池的缺点是由于布置比较分散,絮凝与沉淀之间虽然增设了导流墙,但还存在配水不均匀的现象,尤其在大型水厂中,会直接影响到出水水质。

另外,高密度沉淀池原是得利满公司的专利产品,设备、材料价格较贵,投资很高,下图为高密度沉淀池运行示意图。

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则是我院结合了机械加速澄清池和高密度沉淀池的长处开发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池型。

原水加药并注入回流污泥后先在池体中心的混合区充分混合,再送入两侧的絮凝区与池体内的回流污泥充分接触絮凝,加强絮凝效果,在此过程中加入PAM助凝剂以提高泥水分离效果。

由于污泥回流形成了高浓度的混合液,因此絮凝时间可以大幅缩短,整流后通过两侧的出水通道由上而下进入沉淀区,在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水经斜管、集水槽汇流出水,污泥则在沉淀区下部进行浓缩,底部设浓缩刮泥机,浓缩后的污泥部分再回流到原水进水管,多余污泥进行排放和处理。

高密度沉淀池(高效沉淀池)

高密度沉淀池(高效沉淀池)
Page 18
工作特点
(1)采用合成的有机絮凝剂PAM。混凝时添加PAM作助凝剂,使得反 应可产生较大的矾花,污泥回流可进一步增加矾花的密度和沉 降性能,加快其沉淀速度。
(2)从慢速推流反应区到斜板沉淀区矾花能保持完整,并且产生的 矾花颗粒大、密度高。
(3)高效的斜板沉淀可保证沉淀区较高的上升流速(可达2O~40 m/h),絮凝矾花可得到很好的沉淀。
Page 6
斜管沉淀区:浅池理论 根据水流和泥流的相对方向,可将斜板斜管沉淀池分
为异向流(逆向流)、同流向和测向流(横向流)三种类 型,其中异向流应用的最广。异向流的特点:水流向 上、泥流向下,倾角60度。
Page 7
在沉降区域设置许多密集的斜管,使水中悬浮杂质在斜管中进行沉淀,水沿 斜管上升流动,分离出的泥渣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管向下滑至池底,再集中 排出。这种池体可以提高沉淀效率50~60%,在同一面积上可提高处理能力 3~5倍。斜管的的安装倾度一般和水平方向呈60°,这个倾度可以保证沉 淀在斜管上的污泥可以顺利地滑向底部而不至于淤积。斜管的剖面是六边 型可以得到较大的有效沉淀面积。
Page 5
絮凝反应区
絮凝反应区也就是慢混区,由可调速搅拌机控制加药后混合 水的搅拌速度,以促进矾花的增大,使矾花密实均匀。 絮凝反应 区中污水在助凝剂和回流污泥的作用下,形成高浓度的悬浮泥渣 层来增加颗粒碰撞机会,有效吸附胶体、悬浮物、乳化油、COD 及金属离子等污染物。污泥回流,不仅可以节省药剂投加量,而 且可使反应区内的悬浮固体浓度维持在最佳水平,从而达到优化 絮凝反应的目的。
(4)能有效地完成污泥浓缩,沉淀池排泥浓度可达15%,无须进行 再次浓缩,可直接脱水处理。
(5)处理效率高。有文献显示,高密度沉淀池对SS的去除率在85% 左右,对COD的去除率可达85%一96%,BOD的去除率高达92% 。

高密度(高效)沉淀池课件

高密度(高效)沉淀池课件

案例三:高密度沉淀池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结词
饮用水安全保障、高标准水质要求
详细描述
针对饮用水处理的高标准水质要求,某水处理设施采用高密度沉淀池技术,确保饮用水安全。该案例 重点探讨了高密度沉淀池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优势、处理效果以及与其它水处理工艺的协同作用。
06
高密度(高效)沉淀池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高密度(高效)沉淀池课件
CONTENTS
• 高密度(高效)沉淀池简介 • 高密度(高效)沉淀池的设计与构
造 • 高密度(高效)沉淀池的优点与局
限性 • 高密度(高效)沉淀池的运行与维
护 • 高密度(高效)沉淀池的案例分析
01
高密度(高效)沉淀池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高密度沉淀池是一种高效、紧凑 的水处理工艺,通过高效的固液 分离技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杂 质。
维护与保养
设备保养
定期对沉淀池的机械设备进行润 滑、紧固等保养工作,延长设备
使用寿命。
清理与排泥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清理沉淀池内 的淤泥,保持池内清洁,同时根据 泥渣浓度及时排出。
监测与调整
定期对沉淀池的运行数据进行监测 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运行参 数,提高沉淀效果。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出水水质不达标
稳定运行
高密度沉淀池具有稳定的 运行性能,能够保证连续 稳定的出水水质。
局限性
维护难度
高密度沉淀池的结构较为复杂, 维护和检修相对困难。
01
适用范围
02 虽然适用于多种废水处理,但对 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废水,处理效 果可能有限。
投资成本
相较于传统沉淀池,高密度沉淀 池的投资成本较高。 03
操作要求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工艺简介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工艺简介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工艺简介一、高密度沉淀池的工作原理高密度沉淀池主要的技术是载体絮凝技术,这是一种快速沉淀技术,其特点是在混凝阶段投加高密度的不溶介质颗粒(如细砂),利用介质的重力沉降及载体的吸附作用加快絮体的“生长”及沉淀。

美国EPA对载体絮凝的定义是通过使用不断循环的介质颗粒和各种化学药剂强化絮体吸附从而改善水中悬浮物沉降性能的物化处理工艺。

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如硫酸铁),使水中的悬浮物及胶体颗粒脱稳,然后投加高分子助凝剂和密度较大的载体颗粒,使脱稳后的杂质颗粒以载体为絮核,通过高分子链的架桥吸附作用以及微砂颗粒的沉积网捕作用,快速生成密度较大的矾花,从而大大缩短沉降时间,提高澄清池的处理能力,并有效应对高冲击负荷。

与传统絮凝工艺相比,该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低、耐冲击负荷等优点。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已开发了多种成熟的应用技术,并成功用于全球100多个大型水厂。

二、高密度沉淀池的典型工艺根据国内外资料,高密度沉淀池的典型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1 Acfiflo®工艺Actiflo®工艺是由OTV—Kruger公司(威立雅水务集团的工程子公司)开发,自1991年开始在欧洲用于饮用水及污水处理,其特点是以45~150 m的细砂为载体强化混凝,并选用斜管沉淀池加快固液分离速度,表面负荷为80~120 m/h,最高可达200 m/h,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载体絮凝技术。

国内已有部分水厂引进了该技术,如2004年上海浦东威立雅自来水有限公司临江工程项目中即采用了Actiflo®快速沉淀工艺;北京市第九水厂针对原水低温、低浊、高藻的情况,在二期沉淀池改造工程中采用了Actiflo®高效沉淀池工艺。

2 DensaDeg®工艺DensaDeg®高密度澄清池是由法国Degremont(得利满)公司开发,可用于饮用水澄清、三次除磷、强化初沉处理以及合流制污水溢流(CSO)和生活污水溢流(SSO)处理。

densadeg高密度沉淀池技术规程

densadeg高密度沉淀池技术规程

densadeg高密度沉淀池技术规程
Densadeg高密度沉淀池技术规程包含以下步骤:
1. 反应池:反应池是整个工艺的核心部分,采用Densadeg专利技术。


这里,理化反应,如晶质的沉淀-絮凝或其它特殊类型的沉淀反应均发生。

2. 搅拌:反应池分为两部分,每部分的絮凝能量有所不同。

中部絮凝速度快,由一个轴流叶轮进行搅拌,该叶轮使水流在反应器内循环流动。

周边区域的活塞流善导致絮凝速度缓慢。

3. 投料:投入混凝剂的原水通常进入搅拌反应器的底部,絮凝剂加在涡轮桨的底部。

4. 聚合物的投加:聚合物的投加过程应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以确保最佳的絮凝效果。

5. 分离和排水:完成絮凝后,高密度沉淀池将完成固液分离,上清液可被排出并进一步处理,而沉淀物则被排入沉淀池底部。

6. 维护和监控:为了保持高密度沉淀池的高效运行,应定期进行维护和监控。

这包括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测量水质参数以及调整操作参数等。

上述规程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高密度沉淀池处理工艺介绍

高密度沉淀池处理工艺介绍
回用水污水处理工艺— 高密度沉淀池处理工艺
介绍
培训目的
加深、巩固回用水污水处理工艺 节能、减排,提升环保、社会效益
内容介绍
斜管沉淀池技术介绍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介绍 高密度沉淀运行控制
斜管沉淀池
原理
设斜管沉淀池池长为L,池中水平流速为 V,颗粒沉速为u0,在理想状态下,L/H= V/ u0。可见L与V值不变时,池身越浅,可 被去除的悬浮物颗粒越小。若用水平隔板, 将H分成3层,每层层深为H/3,在u0与v不 变的条件下,只需L/3,就可以将u0的颗粒 去除。也即总容积可减少到原来的1/3。如 果池长不变,由于池深为H/3,则水平流速 可正加的3v,仍能将沉速为u0的颗粒除去, 也即处理能力提高倍。同时将沉淀池分成n 层就可以把处理能力提高n倍。这就是20世 纪初,哈真(Hazen)提出的浅池理论。
斜管
斜管沉淀池
构造
根据水流和泥流的相对方向,可将斜板斜管沉淀池分为异向 流(逆向流)、同流向和测向流(横向流)三种类型,其中异向流应用的 最广。异向流的特点:水流向上、泥流向下,倾角60度。
斜板沉淀池
优点 – 1. 水利条件好,水流雷诺数可降至
200以下,弗洛德数可达数量级;处 理效率高。
– 2. 处理能力比一般沉淀池大得多;
高密度池--出水槽
高密度池--出水
高密度池--污泥井
高密度池--浓缩刮泥机
表面负荷 表面负荷比较
采用高密度沉淀池,借助于 污泥循环和投加聚合物,表 面负荷可以达到15m-25/h。
平流沉淀池表面负荷一般仅 为1.5m/h-2m/h。
表面负荷的提高意味着占地 面积和土建费用的减少。
16 14 12 10
斜管分离区对水中的残余矾花进 一步去除,澄清水由集水槽收集 后进入后混凝反应区,进一步反 应并调整pH值后,输送至V型滤池。 投加后混凝剂的作用主要是增强 滤池的过滤效果和延长过滤周期。 为保证对剩余浮油的撇除,在预 沉分离区设置了手动撇油器,撇 除的浮油通过管道排至污泥泵房 内设置的浮油池,经浮油泵定期 外运。

高密度(高效)沉淀池

高密度(高效)沉淀池

而缩短了沉淀时间;
③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
面积,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这种类型沉淀池的 过流率可达36m3/(m2.h),比一般沉淀池的处理 能力高出7-10倍,是一种新型高效沉淀设备。并 已定型用于生产实践。
诚信、精准、和谐、创新
高密度池--斜管及出水槽
诚信、精准、和谐、创新
高密度池--出水槽
诚信、精准、和谐、创新
诚信、精准、和谐、创新
高密度沉淀池的特点
表出水悬浮物含量低
诚信、精准、和谐、创新
诚信、精准、和谐、创新
高密度澄清池是集反应、 澄清、浓缩及污泥回流为 一体的高效水处理构筑物, 分为絮凝反应区、预沉浓
缩区、斜管分离区、后混
凝反应区。 主要设计参数: 高密度澄清池共4座,单池 最大流量为1072 m³/h。单
高密度池--出水
诚信、精准、和谐、创新
高密度池--污泥井
诚信、精准、和谐、创新
高密度池--浓缩刮泥机
诚信、精准、和谐、创新
表面负荷
采用高密度沉淀池,借助于
16 14 12 10 8 6 4 2 0
表面负荷比较
污泥循环和投加聚合物,表
面负荷可以达到15m-25/h。 平流沉淀池表面负荷一般仅 为1.5m/h-2m/h。 表面负荷的提高意味着占地 面积和土建费用的减少。
诚信、精准、和谐、创新
斜管沉淀池的排泥
斜管沉淀池由于单位面积出水量高,因而泥量亦 相应增加,与普通平流式沉淀池相比,每单位面 积的积泥量,将增加好几倍,积泥分布在整个底
板上,虽比较均匀,但积泥不及时排除将会严重
影响出水水质。
诚信、精准、和谐、创新
高密度沉淀池 介绍
高密度沉淀池是法国利得 满公司专利技术, 20 世 纪 90 年代中期被引入国 内 。 特 点 是集 良 好 的 机 械 混 合 、 絮凝 、 澄 清 和 高 效 混 合 于一 体 , 分 离 效 率 高 、 排泥 水 量 低 、 占 地 面 积 小, 出 水 浊 度 低。

(完整版)高密度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完整版)高密度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高密度沉淀池的工作原理更新时间:3-4 15:55高密度沉淀池主要的技术是载体絮凝技术,这是一种快速沉淀技术,其特点是在混凝阶段投加高密度的不溶介质颗粒(如细砂),利用介质的重力沉降及载体的吸附作用加快絮体的“生长”及沉淀。

美国EPA对载体絮凝的定义是通过使用不断循环的介质颗粒和各种化学药剂强化絮体吸附从而改善水中悬浮物沉降性能的物化处理工艺。

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如硫酸铁),使水中的悬浮物及胶体颗粒脱稳,然后投加高分子助凝剂和密度较大的载体颗粒,使脱稳后的杂质颗粒以载体为絮核,通过高分子链的架桥吸附作用以及微砂颗粒的沉积网捕作用,快速生成密度较大的矾花,从而大大缩短沉降时间,提高澄清池的处理能力,并有效应对高冲击负荷。

与传统絮凝工艺相比,该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低、耐冲击负荷等优点。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已开发了多种成熟的应用技术,并成功用于全球100多个大型水厂。

高密度沉淀池的典型工艺更新时间:3-4 16:04高密度沉淀池的典型工艺有:1 Acfiflo®工艺Actiflo®工艺是由OTV—Kruger公司(威立雅水务集团的工程子公司)开发,自1991年开始在欧洲用于饮用水及污水处理,其特点是以45~150 m的细砂为载体强化混凝,并选用斜管沉淀池加快固液分离速度,表面负荷为80~120 m/h,最高可达200 m/h,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载体絮凝技术。

国内已有部分水厂引进了该技术,如2004年上海浦东威立雅自来水有限公司临江工程项目中即采用了Actiflo®快速沉淀工艺;北京市第九水厂针对原水低温、低浊、高藻的情况,在二期沉淀池改造工程中采用了Actiflo®高效沉淀池工艺。

2 DensaDeg®工艺DensaDeg®高密度澄清池是由法国Degremont(得利满)公司开发,可用于饮用水澄清、三次除磷、强化初沉处理以及合流制污水溢流(CSO)和生活污水溢流(SSO)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用水污水处理工艺 —
高密度沉淀池处理工艺 介绍
培训目的
?加深、巩固回用水污水处理工艺 ?节能、减排,提升环保、社会效益
内容介绍
斜管沉淀池技术介绍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介绍 高密度沉淀运行控制
斜管沉淀池
原理
设斜管沉淀池池长为 L,池中水平流速为 V, 颗粒沉速为 u0,在理想状态下, L/H=V/ u0。可见 L与V值不变时,池身越浅,可被 去除的悬浮物颗粒越小。若用水平隔板, 将H分成3层,每层层深为 H/3,在u0与v不 变的条件下,只需 L/3,就可以将 u0的颗粒 去除。也即总容积可减少到原来的 1/3。如 果池长不变,由于池深为 H/3,则水平流速 可正加的 3v,仍能将沉速为 u0的颗粒除去, 也即处理能力提高倍。同时将沉淀池分成 n 层就可以把处理能力提高 n倍。这就是 20世 纪初,哈真( Hazen )提出的浅池理论。
8 6 4 2 0
表面负荷 立米/ 平米.日
高密度沉 淀池
平流沉淀 池
– 2. 处理能力比一般沉淀池大得多;
斜板沉淀池沉淀效率高的原因
1. 增加沉淀面积,缩短沉降距离从而提高颗粒的去除率; 从理论上看,不论斜板的角度如何,其效率提高的倍数相 当于斜板总投影面积比原池面积增加的倍数;
2.斜板斜管内的再凝聚,促进絮粒的进一步加大,从而提 高沉降速度。
3. 创造了层流条件,从而提高了沉淀效率。
其优点是: ①利用了层流原理,提高了沉淀 池的处理能力; ②缩短了颗粒沉降距离,从 而缩短了沉淀时间; ③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 面积,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这种类型沉淀池的 过流率可达36m3/(m2.h),比一般沉淀池的处 理能力高出7-10倍,是一种新型高效沉淀设备。 并已定型用于生产实践。
高密度池--斜管及出水槽
絮凝反应后的污水进入面积 较大的预沉浓缩区后,大部 分固体悬浮物在该区沉淀并 浓缩。部分污泥回流,剩余 污泥被浓缩区底部的刮泥机 刮入泥斗,由排泥泵送至泥 处理系统进行脱水处理。每 座池内均设有超声波泥位计, 通过污泥排放泵控制池内的 污泥量。浓缩污泥的浓度约 为100 g/l。
斜管分离区对水中的残余矾花进 一步去除,澄清水由集水槽收集 后进入后混凝反应区,进一步反 应并调整pH值后,输送至V型滤 池。投加后混凝剂的作用主要是 增强滤池的过滤效果和延长过滤 周期。为保证对剩余浮油的撇除, 在预沉分离区设置了手动撇油器, 撇除的浮油通过管道排至污泥泵 房内设置的浮油池,经浮油泵定 期外运。
斜板沉淀池的缺陷
? 1. 单位面积上的泥量增加,如排泥不畅,将产生反泥现象,使出水 水质恶化;
? 2. 水在池中停留时间短,若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来不及调整运行, 耐冲击负荷的能力差
? 3. 斜板或斜管管径较小,若施工质量欠佳,造成变形,容易在管内 或板间积泥
? 4. 斜板或斜管在上部阳光的照射下会滋生大量的藻类.、
沉淀接近结束
12 有污泥循环:
矾花的大小更为均匀 矾花沉淀效率更高 经过沉淀后的水更清
12
12
斜管沉淀池是指在沉淀区内设有斜管的沉淀池。 在平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的沉淀区内利用倾斜的 平行管或平行管道(有时可利用蜂窝填料)分割 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被处理的和沉降的沉泥在 各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根据其相互运动 方向分为逆(异)向流、同向流和逆向流三种不 同分离方式。每两块平行斜板间(或平行管内) 相当于一个很浅的沉淀池。
在后混凝反应区后设置一条 DN600的外排管道,当回用水需 求量小于供水量时,部分水达标 外排。
高密度池
原水
絮凝区
PAC
PAM
预沉淀区
污泥回流
斜板沉淀
出水
浓缩区
污泥外排
絮凝
高密度池
进水
污泥循环泵
出水
斜板模板
取样口
至污泥脱水机
污泥循环效果
絮凝
1 - 无污泥循环的絮凝 2 - 有污泥循环的絮凝
开始沉淀
后混凝混合速搅拌区和无 搅拌区组成:快速搅拌区由可 调速叶轮控制加药后混合水的 搅拌速度;无搅拌区可以促进 矾花的增大,使矾花密实均匀。 絮凝反应区中污水在助凝剂和 回流污泥的作用下,形成高浓 度的悬浮泥渣层来增加颗粒碰 撞机会,有效吸附胶体、悬浮 物、乳化油、COD及金属离 子等污染物。污泥回流,不仅 可以节省药剂投加量,而且可 使反应区内的悬浮固体浓度维 持在最佳水平,从而达到优化 絮凝反应的目的。
高密度沉淀池的特点
表面负荷高、占地面积小 排泥浓度高
对原水水质波动不敏感 出水悬浮物含量低
高密度澄清池是集反应、 澄清、浓缩及污泥回流为 一体的高效水处理构筑物, 分为絮凝反应区、预沉浓 缩区、斜管分离区、后混 凝反应区。 主要设计参数: 高密度澄清池共4座,单池 最大流量为1072 m3/h。 单池总面积161m2,斜管 面积100 m2,斜管上升流 速11 m/h。
斜管
斜管沉淀池
构造
根据水流和泥流的相对方向 ,可将斜板斜管沉淀池分为异向流 (逆向 流 )、同流向和测向流(横向流)三种类型,其中异向流应用的最广。异 向流的特点:水流向上、泥流向下,倾角 60度。
斜板沉淀池
优点 – 1. 水利条件好,水流雷诺数可降至
200以下,弗洛德数可达数量级;处 理效率高。
斜管沉淀池的排泥
斜管沉淀池由于单位面积出水量高,因而泥量亦 相应增加,与普通平流式沉淀池相比,每单位面 积的积泥量,将增加好几倍,积泥分布在整个底 板上,虽比较均匀,但积泥不及时排除将会严重 影响出水水质。
高密度沉淀池 介绍
高密度沉淀池是法国利得 满公司专利技术, 20世 纪 90年代中期被引入国 内。特点是集良好的机 械混合、絮凝、澄清和 高效混合于一体,分离 效率高、排泥水量低、 占地面积小,出水浊度 低。
高密度池--出水槽
高密度池--出水
高密度池--污泥井
高密度池--浓缩刮泥机
表面负荷 表面负荷比较
采用高密度沉淀池,借助于 污泥循环和投加聚合物,表 面负荷可以达到15m-25/h 。
平流沉淀池表面负荷一般仅 为1.5m/h -2m/h 。
表面负荷的提高意味着占地 面积和土建费用的减少。
16 14 12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