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群落的结构》PPT完美课件1

合集下载

[人教版]《群落的结构》优秀课件1

[人教版]《群落的结构》优秀课件1
下列生物的关系是竞争还是捕食?
1、桦木林中出现云杉幼苗后,不断生长,最 终桦木林被云杉林取而代之。
2、狼以兔为食,兔以草为食。
下列生物的关系是共生还是寄生?
1、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 2、白蚁与它肠内的鞭毛虫 3、菟丝子与大豆 4、根瘤菌与大豆 5、鸟与羽虱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群落 的结构 》优秀 课件1( 完整版 PPT)
群落特征: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种间关系等。
群落的物种组成
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 出二者的区别吗?
常绿针叶林
常绿常阔叶绿林阔叶林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 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群落的物种组成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 间愈长,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 从热带到极地生物种数变化?
鹰、杜鹃、黄鹂等总是成 群地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 吃高大乔木的种子。
山雀、莺、啄木鸟等鸟类 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
血雉、画眉等则是典型的 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 的苔鲜和昆虫。
人 [教 名版 师《课群堂落教的学结]构[人》教P版PT]课《件群7 落 的结构 》优秀 课件1( 完整版 PPT)
4、资料1和资料2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 互作用结果有什么不同?
种间关系包括
捕食 竞争 寄生 互利共生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捕食
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大象和狮子 抢夺水源
竞争的结果
水稻和稗草的竞争 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 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 至灭亡。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

[人教版]《群落的结构》教学课件1

[人教版]《群落的结构》教学课件1

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 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如下图中的斑马 和大象;又如培养在一起的两种草履虫。
竞争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竞争关 系,则可表示为
生物B





生物A
时间
寄生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 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四、群落的种间关系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 生物为食。
注意: F 同种生物的成体以幼体为食,不是捕食关系,而是种内
斗争。 F 捕食不只是动物之间,动物以草为食,亦是捕食关系。
捕食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捕食关系, 则可表示为
生 物
生物A
数 量
生物B
时间
A、B两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步,先增者先减少, 后增者后减少;后增后减者为捕食者,先增先减少 者为被捕食者;A为被捕食者,B为捕食者。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豆科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
根瘤菌提供现成的有机物 根瘤菌进行固氮作用,
将空气中的氮气中的N元素固 定下来为都科植物提供营养 物质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群落 的结构 》教学 课件1( 完整版 PPT)
生物因素之间各种关系的图象
种 群 个 体 数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群落 的结构 》教学 课件1( 完整版 PPT)
本考点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查 一是群落的概念,常与种群、生态
系统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二种间关系,要求能识别图象; 三是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水平结
构和垂直结构;
人 [教 名版 师《课群堂落教的学结]构[人》教P版PT]课《件群2 落 的结构 》教学 课件1( 完整版 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ppt(48张)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ppt(48张)

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上各生物种群间
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图中鼠与兔之间构成了 竞关争系,猫头鹰
和蛇之间既是
关系竞,争又是
关系。
捕食
( 经 典 教 学 PPT)人 教版生 物必修 三4.3 《群落 的结构 》课件 (共48张 PPT)- 导学课 件(示 范)
( 经 典 教 学 PPT)人 教版生 物必修 三4.3 《群落 的结构 》课件 (共48张 PPT)- 导学课 件(示 范)
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 叶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 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 鱼在水体浅层、鲩鱼在中层、青鱼、虾、 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 中生活。
( 经 典 教 学 PPT)人 教版生 物必修 三4.3 《群落 的结构 》课件 (共48张 PPT)- 导学课 件(示 范)
1、这四句描述的环境可能包括哪些种群?
2、种群之间有紧密联系吗?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 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
群落的概念
判断下列实例是否属于群落:
1.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 ×
2.农贸市场上的白菜,大蒜,活鸡,鱼,以及
附着在上面的细菌等 ×
( 经 典 教 学 PPT)人 教版生 物必修 三4.3 《群落 的结构 》课件 (共48张 PPT)- 导学课 件(示 范)
基础练习
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 )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是不同的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丰富度逐渐减少
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 经 典 教 学 PPT)人 教版生 物必修 三4.3 《群落 的结构 》课件 (共48张 PPT)- 导学课 件(示 范)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精品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精品课件(共24张PPT)
画眉、八色鸫等在森林地 下层生活
2.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地 等因素的差异,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 群的密度也有差别。---镶嵌分布
群落的空间结构与立体农业
小结
光照强度
垂直
栖息空间和 食物条件
镶嵌
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 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 点、人与动物的影响
4.下图为北温带湖泊的垂直结构(分层现象),据图回答:
(1)浮游植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在__表__水__层__,动植物遗体的腐败和 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_底__泥__层___。 (2)在冬夏等不同季节,群落垂直结构的每一个层次上都有各自 所特有的动植物种类,生物的分布和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 ___光_____、_温__度_____和__含__氧__量__的垂直分布决定的。这些生态 因子在垂直分布上的层次越多,水生群落所包含的 __生__物__种__类____也就越多。
_可__食__的___植_ 物增加 ②__猞__猁___急_ 剧减少

(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所起到的作用具体是
猞__猁__捕__食__一__定__数__量___的__雪兔,使森林不致被过度破坏,从而维持了生态系统。
的稳定
(4)在所研究的1890-1935期间,该生态系统中雪兔的K值为_6_0_千__只__左右。
请小组讨论分析该模式是如何 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有 何设计意义?(提示:阅读教材
P74-75,77)
利用群落空间结构,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在盐碱地 改良与水资源调蓄方面具有突出的价值。
1.垂直结构
1.垂直结构
鹰、伯劳、杜鹃、黄鹂等 总是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
山雀、莺、鹟、啄木鸟等 总是森林的中层栖息

人教版生物新教材《群落的结构》ppt完美版1

人教版生物新教材《群落的结构》ppt完美版1
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型的 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 的苔鲜和昆虫。
人教版生物新教材《群落的结构》ppt 完美版 1
人教版生物新教材《群落的结构》ppt 完美版 1
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 物呈垂直分布主要是受温度制约的。
高山草甸

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海拔

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低
低 温度

人教版生物新教材《群落的结构》ppt 完美版 1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复习提问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哪些?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 系统→生物圈
2、种群的概念。
在同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3、种群增长的曲线有哪些?
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植食 性鱼、肉食性鱼、微生物等
人教版生物新教材《群落的结构》ppt 完美版 1
生物因素之间各种关系的图象
种 群 个 体 数
人教版生物新教材《群落的结构》ppt 完美版 1
种 群 个 体 数
时间
共生
种 群 个 体 数
捕食 时间
时间
竞争
人教版生物新教材《群落的结构》ppt 完美版 1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
空间结构
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 :是指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迁移应用:
1、就一个湖泊而言,群落是指该地域中的(C ) A、所有鲤鱼 B、所有的生物及无机环境 C、所有的动物与植物 D、所有的生物
2、分析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①草原上的蝗虫与羊( 竞 争 ) ②鸬鹚与鱼( 捕 食 ) ③大豆与根瘤菌(互 利 共 生) ④噬菌体与细菌( 寄 生 )

《群落的结构》人教版完美PPT

《群落的结构》人教版完美PPT

1、【共生关系】:往往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A
B




A
B
“同生共死”
生物A 生物B
时间
举例:豆科植物语根瘤菌之间;地衣内的真菌和单细胞 藻类;人肠道中的某些细菌和人等;
2、【寄生】:往往是一方受利,一方受害。甚至还会导致寄主死亡。 举例: 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
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不同的群落其优势不同,森林群落中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是木本植物; 草原群落中则是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垂 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试分析: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是什么因素引起的?有什么意义?
动物分层现象的 原因可能是什么?
植物为动物提供 食物与栖息场所。 所以植物的垂直 结构直接影响动 物的垂直结构。
C. 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 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1.因为种群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每 个个体 的细胞 中都有 成千上 万个基 因,这 样,每 一代就 会产生 大量的 突变。

2.有翅的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 的突变 类型, 这类昆 虫在正 常情况 下很难 生存下 去。
群落中物种的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武夷山
西伯利亚
低等植物 840种
低等植物 670种
高等植物 2888种 高等植物 139种
动物 5000种 动物 1000种
脊椎动物 475种
不同的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同。
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海拔高度增加: 物种多样性减少;随水深增加物种多样性减少。

人教版新教材《群落的结构》ppt精品教学1

人教版新教材《群落的结构》ppt精品教学1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3)巧辨三种种间关系曲线 ①互利共生曲线——同步性变化(同增同减)。
②捕食曲线——不同步性变化(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在捕食 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依两条曲线的关系,捕食者随 被捕食者的变化而变化,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 B随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依最大个体数,被捕食者的个体数 通常多于捕食者,故由图中A的最大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推出B捕 食A。
2个生态位有重叠的物种(A)经过自然选择生态位分化,重叠部分c 缩小或消失,两个物种相安无事(B)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课堂篇探究学习
具体地说,如果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有重叠之处,例如甲物种主要以a 为食,乙物种主要以b为食,它们又共同以上图中的c为食。自然选 择对于以c为食的个体有更大的压力,因而两物种中以c为食的个体 数量会逐渐减少。结果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发生了变化,各就各位, 都生存下来。
2.1 群落的结构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 中生物 选择性 必修二( 共47 张PPT)
2.1 群落的结构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 中生物 选择性 必修二( 共47 张PPT)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典例剖析 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课前篇自主预习
(7)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 结构。( √ ) (8)群落的结构和外貌会随季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 ) (9)群落中生态位重叠的两物种之间是捕食关系。( × ) (10)群落中每种生物占据的生态位是随机的、可变的。( × )

新版 群落的结构(43张PPT)学习演示PPT课件

新版 群落的结构(43张PPT)学习演示PPT课件

4、寄生:
⑴特点: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 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分 为体表寄生、体内寄生)
⑵例子: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细菌。
个 体
A

B
时间
数量坐标图
A
AB
B
能量关系图
Go
冬虫夏草是一种叫做蝙蝠蛾的动物,将虫卵产在地下,使其孵化 成长得像蚕宝宝一般的幼虫。另外,有一种孢子,会经过水而渗 透到地下,专门找蝙蝠蛾的幼虫寄生,并吸收幼虫体的营养,而 快速繁殖,称为虫草真菌。当菌丝慢慢成长的同时,幼虫也随着 慢慢长大,而钻出地面。直到菌丝繁殖至充满虫体,幼虫就会死 亡,此时正好是冬天,就是所谓的冬虫。而当气温回升后,菌丝 体就会从冬虫的头部慢慢萌发,长出像草一般的真菌子座,称为 夏草。在真菌子座的头部含有子囊,子囊内藏有孢子。当子囊成 熟时,孢子会散出,再次寻找蝙蝠蛾的幼虫作为寄主,这就是冬 虫夏草的循环。
水稻间种大豆 在真菌子座的头部含有子囊,子囊内藏有孢子。
直到菌丝繁殖至充满虫体,幼虫就会死亡,此时正好是冬天,就是所谓的冬虫。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捕食关系,则可表示为
果园套种蔬菜
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合理利用光照等因素搭配种
植的品种,进行套种、立体养殖。
葡萄树下养殖鸡鸭
水体立体农业 —鱼菜共生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豆类植物
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
真菌 通过菌丝提供水、CO2、无机盐 藻类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互利共生
两物种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 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在数量上两种生 物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种间关系(提示:阅读教材P73)
关系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竞争 捕食 寄生
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数量上呈现出
“一优一”劣,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数量 上呈现出相“ 互抑”制,如图b,一般生态需求 越接近的不同物种间竞争越激烈
水稻 和稗 子
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 减少,后增 加者 后 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B 是 捕食者, A 是被捕食者
从图中任意一时段看出,当雪兔种群达到K值后,猞猁种群的K值变化是
__晚___于___(答早于或晚于)雪兔的K值出现(注: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
3.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 B ) A.捕食关系,N1为捕食者,N2为被捕食者 B.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 C.竞争关系,N1为竞争中的胜者,N2为失败者 D.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
4.下图为北温带湖泊的垂直结构(分层现象),据图回答:
(1)浮游植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在__表__水__层__,动植物遗体的腐败和 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_底__泥__层___。 (2)在冬夏等不同季节,群落垂直结构的每一个层次上都有各自 所特有的动植物种类,生物的分布和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 ___光_____、_温__度_____和__含__氧__量__的垂直分布决定的。这些生态 因子在垂直分布上的层次越多,水生群落所包含的 __生__物__种__类____也就越多。

B
相互抑制
B A
时间
时间
Back
鳙鱼 颤藻
A
轮虫
B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个 体 数
被捕食者 A
“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 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捕食者数量高峰变动滞后于被捕食者 B 捕食者
Back 时间
血吸虫 幼虫在 中间宿
B A
主螺内 发育
B A
寄生: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 (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 分以维持生活。
A
寄生者
B
寄主
Back 菟丝子
M. Catherine Aime.
Basidiomycete yeasts in
the cortex of ascomycete
A macrolichens. 2016.7.21
B
互利共生
个 体 数 量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A B
时间
地衣 :(真菌和蓝细菌)共生体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本节聚焦
1.群落的空间结构与立体农业 2.种间关系
温故知新
群落——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
的集合,叫做群落
1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群落的空间结构与立体农业
珠三角基塘农业、黄淮海平原“鱼塘—台田”模式、千烟洲 立体山区农业模式是我国三种立体农业模式。立体农业利用了群 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如图,黄淮海平原“上农下渔”的台田模式 是一种由台田、排水沟道与鱼塘等其他农业生长机制共同构成的 盐碱地土地利用模式,上部台地进行农业种植,下部坑塘进行水 产养殖。护坡草、沙棘耐干旱、耐盐碱,香樁喜光较耐湿。
ab 捕食
个 体 数 量
竞争
a b
时间
寄生
竞争
1.(2013·宿迁高二质检)生态学家高斯曾在实验室里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两种 草履虫,即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分别培养在容器中,各给予细菌为食物, 不久两种草履虫分裂繁殖并和细菌数量达到平衡。但是如把两种草履虫放在同 一培养皿中,给予细菌混合培养,16天后,结果如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是_双___小__核__草___履__虫_,不能正 常生长的是_大__草__履___虫。
(2)试分析高斯实验结果的原因,生物学上称这种现象是什么? 由于双小核草履虫繁殖速度略高于大草履虫,具有一定优越性,因此在食物数 量有限的情况下,它能通过竞争而生存下来。生物学上称这种现象为种间竞争 (3)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个体发展趋势是_先__增__加__然__后__稳__定_,在这个发展过 程中,生物因素之间主要关系的转变表现在_由__种__间__竞__争__转__变__为__种__内__斗__争_。 (4)如果在自然界中,两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里,是否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 同的结果?说明原因。 不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同的结果。自然生态系统的成分
_可__食__的___植_ 物增加 ②__猞__猁___急_ 剧减少

(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所起到的作用具体是
猞__猁__捕__食__一__定__数__量___的__雪兔,使森林不致被过度破坏,从而维持了生态系统。
的稳定
(4)在所研究的1890-1935期间,该生态系统中雪兔的K值为_6_0_千__只__左右。
羊吃 草
对 寄主 有害,对 寄生者 有利,寄主不可
菟丝子 和豆科
能全部死亡
植物
互利 共生
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 地衣
生存,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鲢鱼与鳙鱼争夺空间和食物
水稻和稗子竞争阳光、水分等
B C
A
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 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个 一优一劣
A





量画眉、八色鸫等在森林地 Nhomakorabea层生活2.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地 等因素的差异,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 群的密度也有差别。---镶嵌分布
群落的空间结构与立体农业
小结
光照强度
垂直
栖息空间和 食物条件
镶嵌
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 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 点、人与动物的影响
请小组讨论分析该模式是如何 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有 何设计意义?(提示:阅读教材
P74-75,77)
利用群落空间结构,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在盐碱地 改良与水资源调蓄方面具有突出的价值。
1.垂直结构
1.垂直结构
鹰、伯劳、杜鹃、黄鹂等 总是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
山雀、莺、鹟、啄木鸟等 总是森林的中层栖息
和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
2.下图是1845年至1935年的90年间,北美加拿大森林中猞猁和雪兔种群数 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用字母___A_____表示,其数量最多的年份曾达 到_1__4_0_千或140 000 只。
(2)雪兔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急剧增加的生物因素主要是①_
意义: 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
一个群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区的生物大家庭,具有一定的组 成和结构,其中的各种生物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
请小组讨论辨析,学案(二)表格中的图像,分别对应的种 间关系是什么,并举出对应的例子(提示:阅读教材P73)
请小组讨论辨析,学案(二)表格中的图像,分别对应的
种间关系是什么,并举出对应的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