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手册》原文及译文
范轩文言文翻译

范轩《与朱元思书》原文:昔闻先帝崩,哀痛未已。
今日忽报先生已逝,吾心益悲。
昔与先生同游,共论诗书,不知老之将至。
今先生已去,吾独何依?念往昔之欢,泪如雨下。
范轩《与朱元思书》译文:曾经听闻先帝驾崩,悲痛还未平复。
今日忽然得到消息,先生已经离世,我的心情更加悲痛。
昔日与先生一同游玩,共同讨论诗书,未曾想到老去的日子如此之快。
如今先生已经离开,我独自一人,该依仗何人?想起往日的欢乐,泪水如雨般流淌。
范轩《与朱元思书》原文:先生之才,盖世无双。
吾虽才疏学浅,亦愿与先生同游于文学之海。
先生之诗,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吾虽不能及,然心向往之。
愿先生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范轩《与朱元思书》译文:先生的才华,举世无双。
我虽然才疏学浅,也希望与先生一同在文学的大海中畅游。
先生的诗歌,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我虽然无法达到先生的高度,但内心十分向往。
愿先生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范轩《与朱元思书》原文:人生在世,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先生虽已离世,然其精神永存。
吾当以先生为榜样,努力前行。
愿先生在天之灵,得享安宁。
范轩《与朱元思书》译文:人生在世,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先生虽然已经离世,但他的精神永远存在。
我将以先生为榜样,努力前行。
愿先生在天之灵,得享安宁。
范轩的文学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优美的文采和真挚的情感,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
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北宋文学史上,范轩以其独特的文学成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笔。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译文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译文与朱元思书朱元思先生,您好!我写此信以表达我对您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往昔之追忆,令我心潮澎湃,充满着感慨和敬意。
当我读到您的文章《与朱元思书》时,我深感您的文字充满智慧和深思。
您的诗作不仅展现了对人生的思索,更使我从中获得许多启发和帮助。
以下是《与朱元思书》的原文和我个人的译文,希望能与您分享和交流。
原文:梅花十四首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译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In endless search and yearning, cold and desolate, sorrowful and mournful.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In the transition from warmth to chill, it is the most difficult to find peace.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Three cups and two bowls of light wine, unable to resist the sudden rush of the evening breeze.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Geese fly by, causing heartache, but they are old acquaintances.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Yellow flowers cover the ground. They are withered and damaged. Who is there to pick them now?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By the window, how can one bear the darkness alone?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与朱元思书》

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原文Original Text译文Translated Text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
(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
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注释】[1]选自《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年版)卷七。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
南朝梁文学家。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都。
……[3]共色:一样的颜色。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从,顺、随。
[5]自富阳桐庐:富阳与桐庐都在富春江沿岸。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原文译文赏析《与朱元思书》南北朝: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风停,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的晴空和山峰是一样的颜色。
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急流的水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
泉水拍打在山石上,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猿猴千百遍的啼叫不绝。
像鸢鸟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
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注释】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自:从。
至:到。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皆:全,都。
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吴均《与朱元思书》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吴均《与朱元思书》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融为一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浅青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一直看下去,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好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木,一看便让人心生寒意,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
山间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猿不停地啼叫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也昏暗如黄昏;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露出阳光。
注释: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共色:同样的颜色。
共,同样。
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跟,随。
任意东西: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东西,向东或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自:从。
至:到。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皆:全,都。
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浅青色。
与朱元思书翻译

与朱元思书朝代:南北朝作者: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参考翻译译文及注释译文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文言现象通假字(1)“转”通“啭”,鸟叫声。
原句: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反”通“返”,返回。
原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古今异义(1)东西:古义:向东向西。
例句:任意东西。
今义:指物品。
(2)许: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
例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
(3)奔▼翻译重点(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都在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这些山)争着伸得更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长久不断地叫着,猿猴也长久不▼特殊句式省略句(1)“(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主语省略)(2)“急湍甚(于)箭”(省略介词“于”)(3)“(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省略主语“高山”)倒装句(1)后置定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互文。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偶句(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参考赏析中心思想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
与朱元思书逐字翻译

与朱元思书逐字翻译
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长着绿的透出寒意的树,山峦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争着向上,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
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与朱元思书》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

《与朱元思书》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原文:与朱元思书吴均〔南北朝〕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融为一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浅青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一直看下去,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木,让人心生寒意,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
山间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猿不停地啼叫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也昏暗如黄昏;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露出阳光。
注释: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共色:同样的颜色。
共,同样。
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跟,随。
任意东西: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东西,向东或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自:从。
至:到。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皆:全,都。
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浅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
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jiā)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bǎi)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īng)
(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
本文为作者写给朱元思讲述行旅所见的信。
吴均(469—520),字叔庠(xiáng)。
吴兴故鄣人。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其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
书:信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从:顺,随。
(3)俱:全,都。
(4)净:消散尽净。
(5)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相同,一样。
(6)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荡。
从,顺,随。
(7)任意东西: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向西。
(8)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此句中的富阳与桐庐都在杭州境内,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阳的西南中游。
如按上文“从流飘荡”。
则应为“从桐庐至富阳”,可能为作者笔误。
自:从。
至:到。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
绝:独特
(10)皆:全,都。
(11)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
青白色。
缥:淡绿色。
碧:青白色。
(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28)无绝:就是“不绝”。
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
绝:停止。
(29)鸢飞戾天;出自《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
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
戾,至。
(30)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31)经纶世务者:治理政务的人。
经纶:筹划、治理。
(32)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反:通“返”,返回。
窥:看。
(34)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边遮蔽着。
柯,树木的枝干。
蔽:遮蔽。
(35)在昼犹昏: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昼:白天。
犹:好像。
(36)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
疏条:稀疏的小枝。
交:相互。
(37)见:看见。
日:太阳,阳光。
通假字:
①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zhuàn),意为鸟婉转地叫,此处指蝉鸣
声。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通“返”,意为返回。
③有时见日。
见:通“现”意为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