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指导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作文考前指导

文章大量引用材料的诗词,看似在阐释告别的内涵,实则空洞无物。 我们到底应该告别什么?告别与重启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为什么面对 告别,我们应该保持豁达?告别过去,我们就一定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文章对每一个观点都没有深入的分析论证,只是流于浅层的现象罗列, 文章没有说服力,且语言表达稍显做作。
3、还应注意,立意不要为了标新立异而剑走偏锋。 有些同学想以立意取胜,可以的,我们提倡在议论文写作中充分展示 自己的个性,思考全面深刻,观点犀利尖锐,表达富有逻辑性,这样的 文章能获得阅卷者的青睐。但是,有些同学对材料中的关键问题没有想 清楚,就想以博人眼球的立意获取高分,对这种情况,我建议最好是返 璞归真,不要剑走偏锋。
例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胡适先生在《道德与规则》一文中谈到:“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
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由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 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 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一个伪君子遍地的肮脏国家。”
贰
(二)概念不清,概念内涵前 后不一致,或偷换概念
例如作文题“告别与重启”
学生文章《于阴影处寻光》第一段点明 论点:告别,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但在 告别中,体现了人的果敢与智慧。后面 就论述何谓果敢,何谓智慧,虽然文章 文采飞扬,大量引用名言,尼采、卡尔 维诺、贺拉斯等名人的金句信手拈来, 内容十分丰富,但论证严重偏离核心立 意。
上面一段文字看起来很有逻辑性,有因有果,有 正有反,但恰恰犯了强加因果的逻辑错误。
中考作文指导(优秀9篇)

中考作文指导(优秀9篇)中考作文指导篇一【中考作文指导:中考试题类型——情感体验】链接考点:感动关心温暖传递感谢铭记友情回忆重视对美好情感的体验与追求,一直是近年中考命题最为重要的方向。
“要写出真情实感”“表达你的真情实感”之类的表述,更是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吉林、安徽、山西太原等数十个考区的试题要求中。
这表明,“真情实感”不但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评判中考作文的重要标准。
像“因为有了期盼”(重庆)、“未曾说出的感激”(吉林长春)、“最美好的时光”(福建三明)、“几分在心头”(山东济南)、“那一次,我真的被感动了”(湖北荆门)、“这也是一种爱”(湖北十堰)、“让世界充满爱”(贵州铜仁)、“雨露润心田”(广东肇庆)等,便是情感体验类考题的代表。
有三种技巧,可以让情感体验类文章笔墨含情。
首先是凭细节再现情感的美好。
人物的情感,往往能从平常的言语神态中得到展露。
高兴时你也许会载歌载舞,失落时则是泣涕涟涟;得意时你也许会手舞足蹈,尴尬时则是手足无措。
可见通过抓住人物神态或言语的转变来反映心理,不失为展示情感的高明技巧。
第二是借景物展示情感的含蓄。
用景物衬托人物情感的方法较为常见,古诗中就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闲适,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伤感,这种情随景到、借景抒情的手法,能收到“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表达效果。
第三是用情节掀起情感的波澜。
重庆市中考作文《我的零分试卷》采用的便是这种构思方法,考生下笔用一张零分试卷引出同学们的惊讶与责任;继而通过回忆,引出同学们对这位零分试卷主人公的种种埋怨;最后在同学的解说与老师的赞美声中,解开谜底。
情节波澜迭起,情感美不胜收。
误区一空喊口号,情感空泛。
写作情感体验类文章,不少同学一写祖国,开篇就来句“美丽的祖国,我多么的为您自豪”;写父母,则喜欢用“我的父母很平凡,但他们却是那伟大”。
似乎直抒胸臆,便能展示自身的一片深情。
事实上,一千句响亮的口号,也许抵不上一件动人的小事。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如何巧拟精妙的作文题记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如何巧拟精妙的作文题记
1、抓住要点,把握深浅:在拟定作文题记时,要先明确文章的主旨,把握文章的要点,再根据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深浅,从而拟定出合理的作文题记。
2、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在拟定作文题记时,要联系实际,把握文章的精髓,突出文章的重点,以便拟定出简明而精妙的作文题记。
3、注重表达,追求简练:在拟定作文题记时,要注重语言的表达,追求简练明了,不要做出过多的花哨,以便拟定出精妙的作文题记。
4、切忌抄袭,坚持原创:在拟定作文题记时,要坚持原创,不要抄袭别人的语句,以便拟定出精妙的作文题记。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经典开头技巧

中考作文指导:作文经典开头技巧20XX年中考作文指导:作文经典开头技巧技巧,原称垫上运动。
现在已经发展为独立的竞技体育项目。
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作文经典开头技巧,欢迎大家阅读!【作文经典开头技巧】1、排比入题,先声夺人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
(《因诚信酿造生活》)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朗朗上口,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用来状物,能景象纷呈;用来叙事,能酣畅淋漓;用来说理,能气势磅礴;用来辩论,能排山倒海;用来抒情,能汪洋恣肆。
2、整散交错,灵巧入题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来香山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
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但我的选择,我相信。
(《我的选择,我喜欢》) 整散句结合,能使句式灵活多变,增添文章旋律感和音韵美,给人审美感受。
开头用“月光”-“柔和”、“红叶”-“艳丽”、“星辰”-“明亮”构成铺排,色彩鲜明,有先“色”夺人之妙,兼具音韵之美。
3、引文入题,典雅厚重清代张潮《出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yǒu)为知己。
”当面对大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面对大海》) '引用前人文句,顺着引文的文气,巧妙引出话题。
4、细腻描绘,形象入题我曾用水的眼睛审视生活,生活也曾如秋水般阴郁、遥远。
阳光透过枫林洒下来,我顺着光束向上望,却似乎又看到一望无际的蒹葭,雾雪般的白色,水草般的柔软。
在一片渺渺中我看到了妈妈的眼睛,看到了当年妈妈做出选择的那一刹那。
(《让睫毛载来爱,载来幸福》) 作文中描述性语言往往容易流于刻板和平淡,但如果考生能巧妙抓住特征,注意借鉴,灵活地加以创新,则能打破描绘的刻板和叙述的平淡,让形象的描述飘逸出令人心荡神驰的诗情画意。
5、警句突现,启迪入题生是偶然,死是必然。
中考作文《最美的遇见》《把 写进青春里》写作指导

《最美的遇见》作文指导一、作文题目请以“最美的遇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二、写作引导第一,审题。
题目中的“遇见”并不是指一般的接触,而是指令人心灵受到感染、震动等的接触。
要确定好遇见的对象,才能够写出精彩的文章。
相遇的一方,可以是某个人,可以是某件物,可以是某种情感,可以是某一风景,而“最美”的“最”字,表明这场遇见是美到极致,所以一切能体现“最美丽”却给人以惊叹、遐思、回味、感悟的皆可为文。
第二,立意。
在无限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发现、思考,表现其印象最深、最难以忘怀的“最美的遇见”,解读“最美”,呈现“最美”。
我们在文章中要极力渲染出来相遇对于自己的意义,或者是让自己欣赏到了一幕美景,或者是让自己感悟了某种哲理,或者是对某人某物多了新的认知等等。
第三,选材。
比如你只身在外,身处困境,遇上了一位好心人,他热心地帮助了你,你感激万分。
这样的遇见确实值得回味;比如你写自己与某种物的相遇,这种物可以是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只要你与它相遇时产生了难忘的感情就行。
选择与亲人朋友的相遇,书写一段感人的真情;选择与书籍相遇,书写自己对书中人物的新认知;选择与风景相遇,带领读者一起体会风景的美丽以及由此引发出的对生命真谛的感悟等等。
三、佳作欣赏01 最美的遇见从生就像一趟列车,这路途中会有许多站口,来来往往的人群会在这里上车或是下车,不知是否会有人陪我们走到人生的尽头。
家——温暖的港湾从第一眼看见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开始,从第一次哇哇大哭开始……我遇见了你们,爸爸妈妈。
是你们让我来到这个世界,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美壮观;是你们给予了我双眼,让我看见了美丽,看见了神奇,是你们给了我双手,让我懂得如何凭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奇迹……在我得意时,警告我的是你;在我快乐时,笑的最灿烂的是你;在我退缩时,支持我的是你;在我努力时,鼓励我的是你……这个家,因你们而温暖。
初一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指导(精彩7篇)

初一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指导(精彩7篇)初一中考优秀作文写作指导篇一今年暑假,我们去日照玩,这个活动是家里组织的,有爸爸,奶奶,我和小马(弟弟)。
到了日照,我们先找了一个宾馆住了下来,我和弟弟就迫不及待的来到海边啊!一望无际的大海在我们面前一个个浪花拍打着岸,我和小马高兴的跳了起来!我们赤足走在沙滩上,软软的沙子踩着真舒服,我和弟弟换上游泳衣,拿上游泳圈高兴的去游泳突然一个大浪来啦!没有躲急被他打了下来,啊!吐,啊!又苦又咸,好难喝啊!但是经不起大海的诱惑,我和弟弟还是冲进了海里,我和弟弟一会自由式一会蛙泳,我们还做了比赛,谁游的快,还没开始比赛一个大浪又打了过来!喝了好几口海水,有点想吐但是我和弟弟没有害怕大浪的打击,还是完成了比赛!退潮啦!我和弟弟在海里游的很开心也不知道游了多长时间!爸爸说:‘水凉啦!我们回家吧!’我和小马还有爸爸疲惫的回家啦!初一优秀作文写作指导篇二大圣看玩多时,问土地道:“此树有多少株数?”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
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
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
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大圣闻言,欢喜无任,当日查明了株树,点看了亭阁回府。
自此后,三五日一次赏玩,也不交友,也不他游。
一日,见那老树枝头,桃熟大半,他心里要吃个尝新。
奈何本园土地、力士并齐天府仙吏紧随不便。
忽设一计道:“汝等且出门外伺候,让我在这亭上少憩片时。
”那众仙果退。
只见那猴王脱冠服,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饱,却才跳下树来,簪冠着服,唤众等仪从回府。
迟三二日,又去设法偷桃,尽他享用。
初一作文写作指导4:交代和照应--段与段之间篇三交代和照应是指内容之间的联系说的,是使篇章完整周密的重要方法。
一个好的篇章,不仅要注意段与段的衔接,层与层的连贯,还要注意前后的交代和照应。
中考作文指导ppt(优秀)ppt课件

用词不当或语法错误,导致表达含糊 不清或产生歧义。
句式单调
句式结构单一,缺少长短句、倒装句 等多样化表达。
应对策略
仔细审题
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 要求和限制条件,确保写 作内容与题目相符。
丰富内容
通过具体的事例、细节描 写来丰富文章内容,增加 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深入分析
对问题或现象进行深入分 析,挖掘其本质和内涵, 提出有深度的见解。
02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评内 容、表达和特征三个方面。
评分时,以作文的整体表现为主要依据 ,同时兼顾各个方面。
作文满分为60分,根据评分细则,可 分为五个等级:一类文(54-60分)、 二类文(48-53分)、三类文(42-47 分)、四类文(36-41分)、五类文(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件重点内容
中考作文的重要性及影响
作文题目的类型与特点
写作技巧与策略
常见错误与避免方法
强调中考作文在语文学科及整 体中考成绩中的占比和影响力 ,提醒学生重视作文训练。
详细解析了历年中考作文题目 的类型,如命题作文、半命题 作文、话题作文等,并总结了 各类题目的特点,帮助学生更 好地把握题目要求。
THANKS
感谢观看
提升语言水平
积累词汇和句型,运用多 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来 提升文章的语言表现力。
中考作文备考建议与技巧分
05
享
备考建议
提前规划备考时间
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合理分配时间,确 保充分准备。
注重写作基础
加强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的学习 和运用。
积累素材和灵感
多读优秀范文,关注时事热点,积累写作 素材和灵感。
多练多改
中考材料作文指导

中考材料作文指导中考材料作文指导1一:如何写材料作文呢?1、审题:材料作文审题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要弄清题意,二是要明确要求,可采用下列步骤:(1)读懂材料:针对不同类型材料的不同意蕴,找出你感受最深的细节,抓住材料的中心。
(2)看清要求:材料作文的耍求是考生作文应遵循的法则,如果对相关要求把握不准,理解不透就会给审题和作文带来影响。
要同读材料一样,逐字逐条细细品味,把握其精神实质并据此作文。
(3)选好角度:一要选择自己最易写的、最好把握的、有话可说的、有事可写的、有情可抒的角度人手。
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
二要注意求异创新,因为大家写的都是同一材料,如何避免“落俗”,就要靠求异创新,写别人没写出来的旨趣,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4)精心布局:材料相同、所拟的题目也大体相似,要“新”就得靠“新”的思路,“新”的结构,根据所定的文体,来安排作文的结构。
(5)注意语体:相同的材料可以写出不同体裁的文章。
在表达时,一定要根据所写的文体运用得体的语言加以表达,力求明晰畅达,自然得体。
2、运用材料写作(1)利用材料,引出观点,阐明观点。
读懂材料,看清要求是审题不可缺少的两大环节。
读懂材料后,注意提炼观点,选好角度,恰当联系实际。
选角度,一是宁小勿大,避免空谈。
二是要新,能吸引人。
三是针对性强,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联系实际,包括联系自己的实际和社会实际。
(2)围绕材料,叙写相似经历。
无论是感人至深的故事,还是发人深省的事例,里面总有一点能触动我们的情思,撞开我们的情感的闸门;写作时可围绕这一点叙写相似经历,写出自己对观点的体会和事件中所表现的情感。
例如:如北京海淀区中考作文:也许沈从文《端午日》中那赛龙舟的场面曾让你激动过,也许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中那乡土气息浓郁的年俗曾令你向往过。
是啊,我们有那么多充满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近年来,像圣诞节、愚人节、母亲节这些西方的节日,也开始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土地上“闪亮登场”,而且受到了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指导篇一:2020中考作文复习指导一 2020中考作文复习指导——审题、立意、选材写作能力的技巧你知道吗?WTT为大家奉上《2020中考作文复习第一讲之审题和立意》,希望大家在2020中考作文中取得好的成绩! 第一讲:审题和立意一:训练目的凡文皆有题,命题作文必须切合题意。
因此,在动笔之前一定要认真审题,谨慎立意。
这是关系到成败的第一件大事,容不得丝毫粗心大意。
审题的关键在于完整地理解题意,仔细分析题目的要求,要看到“标题”对既有限制的一面,又有不加限制的一面。
这两个方面考虑的周密、细致,就不至于出现思路阻塞和文不对题的现象。
这是审题的关键。
审题要点: 1:要善于从限制中发现“自由的空间”。
2:要认真对待多重限制条件。
3:在把握标题重心的基础上,作细致深入的思考,努力探究标题的含义。
此外,如果碰上“给文字材料作文”(含自拟文题的“话题作文”)之类的题型,则应仔细审视材料,反复研究命题的意图,不要想到一点就匆忙下笔。
再说立意。
立意,指的是确立的主题思想的过程,主题是的灵魂,的材料、构思、表达都必须为主题服务。
“立意”有时跟审题同步进行,有时则是先审题而后立意。
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形,立意也由它特殊讲究。
1:立意要深刻。
要对所写的事物作一点分析。
立意不是直觉的思维活动,不能单凭个人的意愿办事。
“立意”是一个逻辑思维过程。
要挖掘出题目包含的深层含义,必须和社会、时代联系起来,揭示出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立意深刻,才能发人深思;发人深省,才能给人教育。
2:立意要新颖。
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
无论写什么,都要有点创新。
表现的主题与众不同,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人云亦云”的是没有品味的,没有品位的不是好。
3:立意要真实。
要在审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感悟最深的主题来写才最有表现力。
照抄别人的思想、因循守旧都不能写出好。
写是为了表情达意,“情”和“意”密不可分。
写作时自觉地把“情”和“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就会变得更加真实。
审题和立意很难一步到位,草率的态度决不可取;特别是在限定时间的考场作文中,用于审题和立意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更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疏漏,因此,在下笔的过程中如有所发现,就应当及时加以修正。
三:作文提示 1:作文题目:我家附近提示:本题只有空间限制、内容不限,可以自找话题,如本社区的居民生活概况、特有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等等。
要有创意,如果将写成一幅风景画或风俗画,就要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出时代的新鲜事。
新风貌,使读者觉得立意新,有余味可寻。
2:作文题目:观剧有感提示:此题只限制写作内容,必须写观剧的感受。
但剧种不限,话剧、电视剧、地方戏剧等都可以写。
戏剧,不能看到什么就写什么,面面俱到,只能就剧中某个人物的个性或某一段情节的内容抒写感想,表达看法。
如果自由把握,也可以谈谈剧的意义或演员的表演艺术。
可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写,切忌叙事过多。
【例文】秘密我有许多秘密,每个都是一个美好的回忆。
其中,我一直精心珍藏着我和妈妈的一个秘密。
去年暑假,六年级升学考试后,我参加了到北京去的夏今营。
我没考好,三科考完后我粗略估算一下,我最多只能得280分。
我在拿通知书之前就知道了分数,我只考了278分,我没对妈妈说,怕她伤心。
我是班上的尖子生,一直是妈妈的骄傲,而如今??我想让妈妈多高兴几天,哪怕一分钟也好。
准备就绪,我该启程去北京了,走的前一天晚上妈妈叫我和她一起睡,她对我说:“你走后的第二天才拿通知书,你去放心玩,我帮你去拿通知书,我会打电话给你的,啊!” 我转过身去,悄悄地流泪,我不敢想象妈妈拿通知书时的样子,因为我曾对她说我考得很好。
要启程了,公共汽车外面围着一群爸爸妈妈,他们远远地看着我们。
妈妈挤在人堆里,只是远远地看着我,可我仍然强烈地感觉到她对我有多少的不舍、多少的怜惜、多少的不放心。
想起妈妈平时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想到自己不理想的成绩??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第二天,也就是拿通知书这天晚上,我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妈妈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
我试探地问,我考得好吗?过了一些时候,妈妈才回答:“嗯,挺好的。
”此时我已泪流满面:“妈,我在这边挺好的,你也别担心。
”“你放心玩儿,别去想分数,知道了吗?”妈妈的声音分明有些哽咽。
我快哭出声了!我放下了电话,妈妈呀妈妈,您为什么要对我隐瞒?您为什么不告诉我实情?妈妈呀! 在以后的六天内,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妈妈的良苦用心,母女俩共同苦心经营着这个迟早要被揭穿的秘密。
六天后,成都双流机场,我回来了。
一眼看到前来接我的妈妈,我的泪再次流了下来,我跑过去,妈妈抱住了我,谁也没说话。
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过了一会儿,妈妈说:“回家吧。
”我靠在妈妈的肩上,回忆着过去,畅想着将来。
将来,我也许不能做第二个刘亦婷,可我能够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做一个最好的女儿。
我会用行动去向他们证明: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评语】从审题来看,“秘密”只规定了的写作范围,不限定内容。
选择了母女之间的秘密。
妈妈为了让女儿在夏令营玩得开心,珍藏了女儿考得不好的秘密;女儿为了让妈妈能多高兴几天,也珍藏了这个秘密。
习作表现母女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亲情,立意上有创意,颇能拨动读者的心弦。
第二讲:选材与剪裁经过审题、立意,明确了“任务”、确立了“主旨”和“方向”。
下一步应当考虑的就是“行动路线”——结构的问题了: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多写什么、少写什么;怎样开头、怎样结尾……。
“写什么、不写什么”用作文的术语来说,就是选材与剪裁。
选材,是指写作时材料的选择;剪裁,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写作中材料的取舍。
我们说,写记叙文必须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思想,这一点非常重要。
然而,的主题思想怎样才能表达出来呢?这就要谈到材料了。
材料的选择与取舍决定着的质量和品位,只有平时注意从生活中、从书本中积累材料、作文时又能从丰富的材料中精选出最恰当的来表现主题,才能写得好。
一:怎样选材和剪裁呢? (一)写有用的,不写没用的。
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
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人民的勤务员》一文,记叙的是雷锋的事迹,六个平凡的小故事,都是紧紧围绕中心来写的。
这些故事虽各有特点,却共同表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
(二)写典型的,不写一般的。
要选用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典型材料。
这样的材料最有说服力和表现力。
魏巍同志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经历最能说明这一点。
他写这篇的初稿题目是《自豪吧,祖国》,文中用了二十多个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这些事例虽然都能围绕中心,但由于“例子堆得太多,好像记流水帐”,所以效果不好。
于是作者对材料做了果断取舍,只选取了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
这样,笔墨集中、主题突出。
《谁是最可爱的人》成为传世佳作。
(三)写新颖生动的,不写陈腐呆板的。
要选用新颖的、有特点的材料。
材料不落俗套,才能使读者赏心悦目,增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果写学生学习刻苦都以“开夜车”作材料,写老师的奉献精神总是写“带病上课”,那就未免太俗,没有新意。
我们在写作中,要力求在选材时多下功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决不鹦鹉学舌;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
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写具体的,不写空洞的。
要选用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材料,而不能选用空洞的、“有影无形”的材料。
比如:要写一个人不辨是非,只讲哥们义气,选用朋友说他“够哥们”、“真讲义气”做材料,就比较空洞;而选用一件能反映他这个特点的具体的事件(如帮人打仗被拘留)就比较具体。
要记住:具体的小事胜于空洞的大事。
那么,好的材料从哪里来?来自生活,来自读书,来自观察,来自积累。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由于这不是我们辅导的主要问题,所以不做过多的讨论。
:美好生活的剪影随着清脆的“咔嚓”声,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场景被摄入镜头,多彩的生活场景被浓缩在方寸之间。
摄影,是我课余生活的爱好。
星期天,我提着相机漫步街头。
“闲庭信步”的老人、青春焕发的少女、天真活泼的儿童……构成一幅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我照些什么呢?雄伟的建筑,鲜艳的花朵?这些东西的确美好,但构思并不新颖。
啊!有了,“咔嚓”一声脆响。
你猜我摄下了什么?——手,新华书店科技书柜前,那一双又一双拿着书、抱着书、举着书的手。
纤细的、粗壮的、粉嫩的、被阳光晒成古铜色的……当这个情景出现在眼前时,我感觉到有一种力量推动着我。
这些手仅仅是在拿着书吗?不,它们是在摘取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多么令人感动的情景!看到这无数双手,你就能自然联想到手的主人那一张张含着微笑的脸了,那是多么愉快的微笑! “咔嚓”,又摄下了什么?脚,图书馆前等待开门的许许多多双脚。
穿球鞋的、穿布鞋的、穿皮鞋的、穿凉鞋的,还有拄着手杖和双拐的……。
看着他们,我热血沸腾!这不是在踌躇、在徘徊的脚,而是在奔跑、在攀登的脚,在人类前进的历史上留下了坚实印迹的脚。
多么令人振奋!看到它们,你就能联想到它的主人那一张张含着谦逊的微笑的脸。
那微笑,也一定饱含奋进者令人陶醉的满足。
“咔嚓”,这次摄下的就是一张张笑脸了。
下班职工舒心的微笑,接待友人真诚的微笑,看到成果欣慰的微笑,父亲母亲亲密的微笑……____。
拍下这一组照片,我也满意地笑了。
生活多么美好啊!我的作品中,那含蓄的微笑,那开心的微笑,那粗犷的微笑,那羞涩的微笑。
时时激励着我:我看到了一个广阔美丽的世界,它充满了对生活的爱,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你想看看这些精彩的镜头吗?你的身边就有。
这是一篇中考作文。
考试的总题是“微笑”,考生可围绕总题目自拟标题。
此文以“美好生活的剪影”为题,展示了三幅剪影:手——书店科技柜台前购书的各具特色的手;脚——图书馆前等待开门的人的形形色色的脚;脸——生活篇二:2020中考作文指导(一) 中考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文伟彬一、“炼”标题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
的标题就好比一篇的眼睛,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的灵魂。
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家,为了给自己的拟一个靓丽标题,直至“为伊销得人憔悴”。
近些年来,许多省市的中考作文为了鼓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都有让考生自拟题目的要求。
毫不夸张地说,题目拟得如何,不但存在着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的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的评分。
看许多满分作文的拟题方法,的确给人新颖的感觉。
如:你是我心中最美的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这是两道半命题作文,可采取追问法补充题目。
是什么?像什么?如此一来,便有很多新题。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天使(是人)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那一枝莲(是物)你是我心中最美的诗篇(是情)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那一片云(是景)我们一起走过幸福(快乐、温馨)的日子(是什么)我们一起走过如歌般的日子(像什么)株洲中考已考过的半命题作文有: 2020年:的魅力;2020年:我在中成长 2020年:藏在的秘密;2020年:向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