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普通心理学历年试题(至2013年)

合集下载

河南大学1997-2010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已整理 )

河南大学1997-2010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已整理 )

河南大学1997-2010年心理学考研真题河南大学1997年心理学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兴趣和爱好(第十章)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第六章)3.意识和无意识(第五章)4.能力和智力(第十一章)二、问答1.什么是概念?在教学中应如何使学生掌握概念?(第七章)2.如何理解性格的实质?说明性格的结构(心理学导论P670)3.说明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式及特点的(第六章)4.说明言语的概念和特点,研究言语有何意义(第八章)5.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它包含哪些成分?有何特点?(第七章)三、论述1.试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一章2.评述阿诺德的情绪理论(第十章)3.意志是自由的,还是不自由的?为什么?(心理学导论p550)河南大学1998年心理学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视觉对比和视敏度(第三章)2.投射法与主题统觉测验(第十二章)3.动机和需要(第九章)4.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第十一章)5.过滤器理论和衰减器理论(第五章)6.短时记忆和反响回路(第六章)二、问答1.什么是性格类型?说明两种主要的性格分类。

(心理学导论P670)2.说明颜色混合及其定律。

(第三章)3.试说明人的大脑言语机能区的具体功能和脑部位(第八章)4.什么是灵感?灵感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心理学导论P464--468)5.试说明吉尔福特三维智力模型的结构和重要意义(第十章)6.简述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第十三章三、论述1.试述鲁利亚对巴甫洛夫学说的新发展()2.解释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及二者关系(第三章)3.试述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与气质的关系(第十二章)河南大学1999年心理学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需要与诱因(第十章,诱因在心理学导论P194)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第三章)3.清晰度和可懂度(心理学导论P494)4.直觉思维和灵感(第七章)5.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第十一章)二、简答1.简述图形组织的原则(第四章)2.说明颜色的基本特性(第三章)3.试述推理的概念和种类,影响推理的因素有哪些?(心理学导论P446)4.简述意志的良好品质(第九章)5.人的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第十一章)6.什么是社会性动机?简述社会性动机的种类(第九章)三、论述1.评述詹姆斯—兰格理论(第十章)2.试述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塞斯顿的基本能力说和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理论(第十一章)3.说明掌握气质对管理工作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心理学导论P663)河南大学2000年心理学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调节和辐含()2.语言和言语(第八章)3.大脑皮层的系统性功能和动力定型(第二章)4.运动技能和智力技能(第十一章)5.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第七章)二、问答1.说明影响知觉的因素(第四章)2.人类的基本情绪是什么?又有哪些情绪状态?(第十章)3.什么是言语的理解?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是什么?(第八章)4.人的能力的发展存在哪些个别差异?(第十一章)5.什么是注意的稳定性?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第五章)6.试说明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及二者关系(第三章)三、论述1.试述气质和性格的联系和区别(心理学导论P668)2.试述动景运动的概念、原理和应用(第六章)3.从反映论的观点分析心理的实质()河南大学2001年心理学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短时记忆和反响回路(第六章)2.双重编码理论和概念命题理论()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第七章)4.练习和高原现象(第十三章)5.投射法和主题统觉测验(第十二章)二、问答1.什么是缪勒的特殊神经能学说?有什么谬误?(第二章)2.语言有什么功能?研究言语有何重要意义?(第八章3.在教学条件下掌握概念应注意些什么?(第七章4.说明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第十三章5.什么是保持?个体经验的保持依赖于哪些条件和方法?(第六章)6.什么是性格?简要说明性格的结构和动力性质(心理学导论P670)三、论述1.想象看起来是"超脱"现实的,它具有创造性和超前认识的作用,但为什么说它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第七章)2.试述艾森克的人格类型理论及其实质(十二章)3.试述人的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第十一章)河南大学2002年心理学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动机和驱力(第九章,驱力在心理学导论P195)2.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第四章3.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第十一章4.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第六章5.道德感与理智感(第十章二、问答1.什么是语言?它有哪些特征?研究语言有什么重要意义?(第八章)2.说明脑的机能系统说;三个机能系统的关系是什么?(二章)3.什么是情绪调节?研究情绪调节有何主要意义?(十章)4.什么是分配性注意?注意分配的条件是什么?(五章)5.什么是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七章)6.说明动机和工作效率的关系,并解释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九章)三、论述1.说明特质论与类型论的人格理论的内容及特点,并比较二者的区别(十二章)2.试述斯皮尔曼和吉尔福特的能力结构理论,并予以说明(第十一章)3.说明感觉记忆的概念和特点,如何证明感觉记忆的存在?(第六章)河南大学2003年心理学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意识和无意识2.定势与功能固着(第七章)3.运动视差与两眼视差(第三章)4.图式与表征(第八章)5.认知地图与潜在学习(第十三章)二、问答1.说明图形组织的原则(第四章)2.什么是情绪和情感?它有什么功能?(第十章)3.简述动作技能的概念及其形成的特点(十三章)4.什么是创造性?说明它包括的心理成分及特征(第七章)三、论述1.试述人格的概念及成因(第十二章)2.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说明记忆的结构及加工过程(第六章)河南大学2004年心理学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表象和想象(第七章)2.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第十一章)3.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第六章)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第七章)5.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第三章)6.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第九章)二、简答1.简述机能系统学说及各机能系统之间的关系(第二章)2.试述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并用公式表示(第三章)3.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举例说明它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何意义(第四章)4.简述注意的双加工理论,并给以评价。

大一普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一普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一普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心理现象B. 心理过程C. 心理状态D. 心理活动答案:A2. 心理学的三大分支是:A. 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B. 行为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C. 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D. 神经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健康心理学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测量学的研究内容?A. 智力测试B. 人格测试C. 情绪测试D. 神经影像学答案:D4.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由以下哪部分构成?A. 意识B. 潜意识C. 无意识D. 前意识答案:B5.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斯金纳D. 费斯汀格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的科学。

答案:心理现象和行为2. 心理学的四个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_______。

答案:生物心理学3.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_______。

答案:超我4.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

答案:斯金纳5. 心理测量学中,常用的智力测试包括斯坦福-比奈特智力测试和_______。

答案: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心理测量法。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来收集数据;实验法通过控制变量来研究变量间的关系;调查法通过问卷或访谈来收集数据;案例研究法深入研究个别案例;心理测量法通过标准化测试来评估个体的心理特质。

2. 阐述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心理不适感。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个体会试图改变其中一个或多个认知元素,使之与其他元素保持一致,或者增加新的认知元素来解释或合理化原有的矛盾。

FreeKaoYan河南大学普通心理学历年试题完全版6页word

FreeKaoYan河南大学普通心理学历年试题完全版6页word

河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普通心理学历年试题(97-08)97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兴趣和爱好-----彭耽龄《普心》P336、黄老《导论》P210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3.意识和无意识-----彭耽龄《普心》P1684.能力和智力-----彭耽龄《普心》P390二、问答1.什么是概念?在教学中应如何使学生掌握概念?2.如何理解性格的实质?说明性格的结构-----彭耽龄《普心》NO.12章3.说明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式及特点-----彭耽龄《普心》NO.6章4.说明言语的概念和特点,研究言语有何意义-----彭耽龄《普心》NO.8章5.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它包含哪些成分?有何特点?三、论述1.试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彭耽龄《普心》P2、黄老《导论》P12.评述阿诺德的情绪理论-----彭耽龄《普心》NO.10章3.意志是自由的,还是不自由的?为什么?98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视觉对比和视敏度-----彭耽龄《普心》NO.3章P98 &P1012.投射法与主题统觉测验(同01年一、5)-----彭耽龄《普心》NO.12章P4443.动机和需要-----彭耽龄《普心》NO.9章P3154.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同05’二、4和02’一、3)----彭耽龄《普心》NO.11章P4055.过滤器理论和衰减器理论6.短时记忆和反响回路二、问答1.什么是性格类型?说明两种主要的性格分类。

2.说明颜色混合及其定律。

3.试说明人的大脑言语机能区的具体功能和脑部位4.什么是灵感?灵感产生的条件是什么?5.试说明吉尔福特三维智力模型的结构和重要意义6.简述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三、论述1.试述鲁利亚对巴甫洛夫学说的新发展2.解释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及二者关系3.试述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与气质的关系99年普通心理学1.需要与诱因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3.清晰度和可懂度4.直觉思维和灵感5.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二、简答1.简述图形组织的原则2.说明颜色的基本特性3.试述推理的概念和种类,影响推理的因素有哪些?4.简述意志的良好品质5.人的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6.什么是社会性动机?简述社会性动机的种类三、论述1.评述詹姆斯—兰格理论2.试述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塞斯顿的基本能力说和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理论3.说明掌握气质对管理工作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2000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调节和辐含2.语言和言语3.大脑皮层的系统性功能和动力定型4.运动技能和智力技能5.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二、问答1.说明影响知觉的因素2.人类的基本情绪是什么?又有哪些情绪状态?3.什么是言语的理解?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是什么?4.人的能力的发展存在哪些个别差异?5.什么是注意的稳定性?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6.试说明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及二者关系三、论述1.试述气质和性格的联系和区别2.试述动景运动的概念、原理和应用3.从反映论的观点分析心理的实质2019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短时记忆和反响回路2.双重编码理论和概念命题理论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4.练习和高原现象5.投射法和主题统觉测验二、问答1.什么是缪勒的特殊神经能学说?有什么谬误?2.语言有什么功能?研究言语有何重要意义?3.在教学条件下掌握概念应注意些什么?4.说明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5.什么是保持?个体经验的保持依赖于哪些条件和方法?6.什么是性格?简要说明性格的结构和动力性质三、论述1.想象看起来是“超脱”现实的,它具有创造性和超前认识的作用,但为什么说它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试述艾森克的人格类型理论及其实质3.试述人的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2019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动机和驱力2.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3.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4.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5.道德感与理智感二、问答1.什么是语言?它有哪些特征?研究语言有什么重要意义?2.说明脑的机能系统说;三个机能系统的关系是什么?3.什么是情绪调节?研究情绪调节有何主要意义?4.什么是分配性注意?注意分配的条件是什么?5.什么是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6.说明动机和工作效率的关系,并解释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三、论述1.说明特质论与类型论的人格理论的内容及特点,并比较二者的区别2.试述斯皮尔曼和吉尔福特的能力结构理论,并予以说明3.说明感觉记忆的概念和特点,如何证明感觉记忆的存在?2019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意识和无意识2.定势与功能固着3.运动视差与两眼视差4.图式与表征5.认知地图与潜在学习二、问答1.说明图形组织的原则2.什么是情绪和情感?它有什么功能?3.简述动作技能的概念及其形成的特点4.什么是创造性?说明它包括的心理成分及特征三、论述1.试述人格的概念及成因2.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说明记忆的结构及加工过程2019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表象和想象2.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3.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4.辐含思维和发散思维5.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6.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二、简答1.简述机能系统学说及各机能系统之间的关系2.试述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并用公式表示3.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举例说明它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何意义4.简述注意的双加工理论,并给以评价。

河南大学人格心真题05至14年

河南大学人格心真题05至14年

河南大学人格心理学2005年人格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过度补偿2.神经焦虑和道德焦虑3.似本能二、简答1.什么是自我实现?阻碍自我实现的原因有哪些?2.简述场依存——场独立的认知方式的内涵和基本特征3.简述人格情景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对特质论的批判4.简述人格特质研究中的主要的材料来源和优缺点并举例说明三、论述如何理解人格理论的实质,并结合具体的理论阐述。

2006年人格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阿妮玛和阿妮姆斯2.潜意识3.积极关注的需要和价值条件二、简答题1.什么是Q分类技术?Q分类技术的一般做法是什么?2.生物进化心理学关于配偶选择的基本观点及其局限三、论述题1.试述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对人性所持的态度2007年人格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 人格2. 自我同一性3. 特质4. 自我效能5. 神经质6. 人格面具7. 社会兴趣8. 自我强化9. 二分法推理(定理)二、简答1. 试比较人格研究中的个案研究与实验研究。

2. 简述错误生活风格的形式及其成因。

3. 试述强化安排的种类有哪些,并举例加以说明。

4. 简述艾森克关于人格内外倾维度的基本观点。

5. 简述场依存-场独立性认知方式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6. 试述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三、论述1. 已有人格理论是如何看待人格结构问题的?2. 已有人格理论是如何看待人格发展的动力的?你是如何理解人格发展的动力的?2008年人格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集体潜意识2.流动智力,晶体智力3.性格4.精神质5.建构6.正强化,负强化二、简答1.简述弗洛伊德关于人格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各自所包含的内容。

2.简述人格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3.简述人格五因素模型中五因素的含义。

4.什么是需要,需要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5.什么是“自我效能”,影响自我效能信念的信息来源有哪些?6.马斯洛提出的人类的基本需要有哪些?各自的内涵是什么?三、论述1.简述人格的相关研究法及其优点,试以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生成绩间关系出题,说明相关研究的一般操作(要求包括变量的界定,被试的选取,研究可能取得的结果及其解释)。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A.心理过程 B.认识过程C.心理现象 D.心理特征2.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结构主要包括A.认识、情感和意念过程B.感知、记忆、思维、想象C.能力、气质和性格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自我调节系统3。

反映的最高形式是A.表象 B.想象C.思维 D.意识4。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下列哪两部分?A.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B.意志过程和情绪过程C.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5。

心理活动又被称为A.心理现象 B.心理过程C.理性活动 D。

心理状态6.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来研究,这是遵循了心理学研究的A。

客观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C。

发展性原则 D.个别化原则7。

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

观察法 B。

实验室实验法C。

自然实验法 D。

调查法8.心理学体系的三分法最早可追溯到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

冯特9.心理学体系的二分法是把心理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 B。

情感与意志 C.认知与意向 D。

内容与形式10.以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心理学流派是A。

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

人本主义 D.认知主义11。

弗洛依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的根本出发点来自人的A。

本我 B.自我 C.超我 D.无我二、填空题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人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和两大部分。

3。

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过程和意志过程.4。

个性是-个人的整个精神或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的总和。

5.个性心理持征包括能力、和性格。

6.个性结构包括和个性心理持征.7。

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 .8。

动物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劳动和是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

9.黑猩猩利用木棍从竹筒中取到糖块、属于心理发展水平的阶段,10.科学心理学的创立依赖于哲学、生理学和三大基础学科的发展。

普通心理学能力试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能力试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心理活动B. 心理过程C. 心理现象D. 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研究的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推理法答案:D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人格结构不包括以下哪部分?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他我答案:D4.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情绪B. 认知过程C. 动机D. 社会行为答案:B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记忆的类型?A. 短时记忆B. 长期记忆C. 感觉记忆D. 视觉记忆答案:D二、判断题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对)2.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完全由潜意识驱动。

(错)3.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的。

(对)4. 情绪智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理解和使用情绪的能力。

(对)5. 心理学研究不需要考虑文化背景的影响。

(错)三、简答题1. 简述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答案: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早期的哲学心理学,19世纪末的实验心理学的诞生,20世纪初的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以及现代心理学的多元化发展。

2. 描述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语言和解决问题等心理活动。

四、论述题1. 论述情绪智力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

答案:情绪智力在个人发展中极为重要,它影响着个人的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应对压力的能力。

高情绪智力的人通常在社交、工作和个人生活中表现得更为出色。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的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研究方法。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对于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行为和心理过程B. 物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生物学现象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科学D. 化学科学答案:D3. 弗洛伊德是以下哪个学派的创始人?A. 行为主义B. 认知心理学C. 精神分析学派D. 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认知过程?A. 感知B. 记忆C. 情绪D. 思维答案:C5. 以下哪个是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A. 条件反射B. 遗传C. 环境D.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6. 心理学的三大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实验法和________。

答案:观察法;案例研究法7. 心理学的四大领域包括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________。

答案:社会心理学8.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基本的需求是________。

答案:生理需求9.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答案:费斯汀格10. 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包括本我、自我和________。

答案:超我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答案: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研究内容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情绪、动机、人格等心理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发展。

12. 解释什么是条件反射,并举例说明。

答案:条件反射是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反应,它将原本不引起特定反应的刺激与自然反应联系起来,通过反复的配对,使得原本中性的刺激也能引起特定的反应。

例如,巴甫洛夫的狗听到铃声后会分泌唾液,即使铃声与食物的配对不再出现,狗仍然会在听到铃声时分泌唾液。

13.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解释其在个人发展中的意义。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考试习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考试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一. 单选题1.(2007年考研真题)以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心理学派是( )A 格式塔B 人本主义C 构造主义D 行为主义2.(2008年考研真题)强调心理学不应该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派是( )A 构造主义B 机能主义C 人本主义D 行为主义3.(2009年考研真题)某次抽样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问越多,他们的学习成绩越差,该研究属于( )A 因果研究B 相关研究C 个案研究D 纵向研究4.(2010年考研真题)下列心理学派与其代表人物,正确匹配的是( )A 机能主义——冯特B 格式塔——铁钦纳C 人本主义——罗杰斯D 构造主义——詹姆斯5.(2010年考研真题)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诊断与治疗个体的心理障碍,改善人们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 )A 教育心理学B 发展心理学C 生理心理学D 临床心理学6.(2012年考研真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理状态的是( )A 感觉B 想象C 注意D 记忆7.(2013年考研真题)研究人与机器相互作用问题的心理分支学科是( )A 管理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工程心理学D 实验心理学8.(2013年考研真题)心理过程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它包括( )A 认知、情感、行为B 感觉、知觉、行为C 情感、意志、行为D 认知、情感、意志9.(2014年考研真题)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外显行为B 意识流C 直接经验D 潜意识10.(2014年考研真题)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结合产生的新学科是( )A 认知科学B 神经心理学C 认知神经科学D 心理生理学11. (多选)观察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一般在( )情况下采用。

A 研究对象无法控制B 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C 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加以控制D 需要进行因果分析12.(多选)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特点是( )A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B 主张研究意识C 主张用实验法D 主张用内省法二.填空题1.个体心理异常复杂,概括起来,可以分为认知、动机和情绪、_________等三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普通心理学历年试题(97-12)97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兴趣和爱好-----彭耽龄《普心》P336、黄老《导论》P210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3.意识和无意识-----彭耽龄《普心》P1684.能力和智力-----彭耽龄《普心》P390二、问答1.什么是概念?在教学中应如何使学生掌握概念?2.如何理解性格的实质?说明性格的结构-----彭耽龄《普心》NO.12章3.说明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式及特点-----彭耽龄《普心》NO.6章4.说明言语的概念和特点,研究言语有何意义-----彭耽龄《普心》NO.8章5.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它包含哪些成分?有何特点?三、论述1.试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彭耽龄《普心》P2、黄老《导论》P12.评述阿诺德的情绪理论-----彭耽龄《普心》NO.10章3.意志是自由的,还是不自由的?为什么?98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视觉对比和视敏度-----彭耽龄《普心》NO.3章P98 &P1012.投射法与主题统觉测验(同01年一、5)-----彭耽龄《普心》NO.12章P4443.动机和需要-----彭耽龄《普心》NO.9章P3154.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同05’二、4和02’一、3)----彭耽龄《普心》NO.11章P4055.过滤器理论和衰减器理论6.短时记忆和反响回路二、问答1.什么是性格类型?说明两种主要的性格分类。

2.说明颜色混合及其定律。

3.试说明人的大脑言语机能区的具体功能和脑部位4.什么是灵感?灵感产生的条件是什么?5.试说明吉尔福特三维智力模型的结构和重要意义6.简述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三、论述1.试述鲁利亚对巴甫洛夫学说的新发展2.解释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及二者关系3.试述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与气质的关系99年普通心理学1.需要与诱因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3.清晰度和可懂度4.直觉思维和灵感5.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二、简答1.简述图形组织的原则2.说明颜色的基本特性3.试述推理的概念和种类,影响推理的因素有哪些?4.简述意志的良好品质5.人的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6.什么是社会性动机?简述社会性动机的种类三、论述1.评述詹姆斯—兰格理论2.试述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塞斯顿的基本能力说和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理论3.说明掌握气质对管理工作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2000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调节和辐含2.语言和言语3.大脑皮层的系统性功能和动力定型4.运动技能和智力技能5.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二、问答1.说明影响知觉的因素2.人类的基本情绪是什么?又有哪些情绪状态?3.什么是言语的理解?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是什么?4.人的能力的发展存在哪些个别差异?5.什么是注意的稳定性?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6.试说明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及二者关系三、论述1.试述气质和性格的联系和区别2.试述动景运动的概念、原理和应用3.从反映论的观点分析心理的实质2001年普通心理学1.短时记忆和反响回路2.双重编码理论和概念命题理论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4.练习和高原现象5.投射法和主题统觉测验二、问答1.什么是缪勒的特殊神经能学说?有什么谬误?2.语言有什么功能?研究言语有何重要意义?3.在教学条件下掌握概念应注意些什么?4.说明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5.什么是保持?个体经验的保持依赖于哪些条件和方法?6.什么是性格?简要说明性格的结构和动力性质三、论述1.想象看起来是“超脱”现实的,它具有创造性和超前认识的作用,但为什么说它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试述艾森克的人格类型理论及其实质3.试述人的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2002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动机和驱力2.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3.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4.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5.道德感与理智感二、问答1.什么是语言?它有哪些特征?研究语言有什么重要意义?2.说明脑的机能系统说;三个机能系统的关系是什么?3.什么是情绪调节?研究情绪调节有何主要意义?4.什么是分配性注意?注意分配的条件是什么?5.什么是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6.说明动机和工作效率的关系,并解释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三、论述1.说明特质论与类型论的人格理论的内容及特点,并比较二者的区别2.试述斯皮尔曼和吉尔福特的能力结构理论,并予以说明3.说明感觉记忆的概念和特点,如何证明感觉记忆的存在?2003年普通心理学1.意识和无意识2.定势与功能固着3.运动视差与两眼视差4.图式与表征5.认知地图与潜在学习二、问答1.说明图形组织的原则2.什么是情绪和情感?它有什么功能?3.简述动作技能的概念及其形成的特点4.什么是创造性?说明它包括的心理成分及特征三、论述1.试述人格的概念及成因2.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说明记忆的结构及加工过程2004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表象和想象2.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3.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4.辐含思维和发散思维5.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6.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二、简答1.简述机能系统学说及各机能系统之间的关系2.试述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并用公式表示3.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举例说明它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何意义4.简述注意的双加工理论,并给以评价。

5.试说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采用哪些策略和方法6.说明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自我效能感产生的基础三、论述1.意志是自由的?还是不自由的?为什么?2.评述智力的三元理论及其意义3.什么是动作技能?试述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2005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神经元2.视觉对比和马赫带3.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4.表象和想象5.接受性失语症与运动性失语症6.动机与需要二、简答题1.简述心理学研究内容2.简述心理学的学科性质3.简述什么是无意识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5.简述练习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6.比较继时性认知风格和同时性认知风格三、论述题1.智力理论2.心理状态理论3.评述注意的资源分配理论2006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语意记忆和情景记忆2.感觉适应和感觉对比3.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4.最小依附策略和最晚终止策略5.情绪的三维理论和四维理论6.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二、简答题1.心理学研究类型2.两种色觉理论3.注意的生理机制4.遗忘的原因5.动机的认知理论6.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三、论述题1.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2.四种注意选择功能理论3.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和成因2007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同化与顺应2.对抗性问题与非对抗性问题3.马赫带与侧抑制4.程序性记忆与陈述性记忆5.问题空间与心理旋转二、简答题1.说明什么是创造性及其心理成分。

2.结合实际谈谈情绪和情感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3.试述实验室“问题解决”研究中人们常用的策略。

4.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哪些?5.人为什么会产生错觉?6.举例说明概念结构的理论。

三、论述题1.试分析人格的心理结构,并说明人格与认知和情绪的关系。

2.评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008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条件反射2、差别感觉阈限3、创造性思维4、关联效应5、驱避冲突6、诱导规律二、简答1、第二信号系统对人生活的意义2、感觉的规律及其对生活的作用3、记忆的规律及其对生活的作用4、情绪对生活的效应5、如何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6、注意与创造活动的联系三、论述1、试述心理学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作用2、试述心理学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2009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智力的PASS模型2手段--目的分析3双加工理论4系列位置效应5情绪智力二简答题:1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类型2想象的功能3动机的归因理论4如何提高挫折承受力5举例说明意志的基本品质6如果理解人类加工的两种形式三分析题:1结合自己的实例说明采取哪些情绪调节过程来维护身心健康2举例说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以及在创新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2010年普通心理学二、名词解释1、负启动效应2、人工概念3、神经冲动4、问题空间三、简答题1、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区别有哪些?2、心理学如何理解意识?3、问题解决中通用的策略有哪些?4、请对情绪和情感的概念进行分析5、简述注意的生理机制6、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有哪些?四、论试题1、结合创造性的心理成分谈如何培养人的创造性。

2、试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和根据,并谈谈该理论的实践意义2011年普通心理学1、认知2、双盲控制3、启动效应4、知觉定势5、侧抑制1、长时记忆中信息遗忘有什么规律?2、简述动机理论有哪些?3、简述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4、什么是耶基斯多德森定律?5、简要说明什么是智力三元论1、举例说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2、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2012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神经冲动陈述性记忆发散思维需要观察学习二,简答题1,内部感觉有哪些?2,联想的主要规律有哪些?3,想象的综合形式4,长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5,情绪,情感的功能三论述题1,能力的形成原因,条件,作用2.如何进行有效的回忆3.如何影响问题解决的心里因素及其作用2013年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二级条件作用2、纵向研究3、情景智力4、情绪管理5、回避——回避冲突二、简答题1、简述自我决定理论并举例说明2、奥苏泊尔的学习分类,这种方式有何意义3、问题解决策略4、遗忘的几种心理学理论5、认知的双加工理论三、论述题1、三色说与四色说2、遗传、环境对自我的影响及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3、PASS模型与传统心理学理论的异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