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盒(酶免ELISA法)
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标准操作规程

1、检验申请单独检验项目申请:梅毒螺旋体抗体(缩写TP ELISA)测定。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标本采集与处理2.1标本采集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
也可采集血浆,用肝素、EDTA或枸橼酸盐抗凝。
2.1.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1.5.2对检测结果可能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标本保存2.2.1接收标本后在置1-2h后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或血浆,避免溶血。
离心必须达到3000rpm 15min,离心后的血清中不能含有颗粒物和微量纤维蛋白。
2.2.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48h,普通冰箱中(2-8℃)稳定7d,在-20℃最多可保存4周。
避免反复冻融。
不可使用热灭活的标本。
2.2.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4-8℃冰箱内保存7d。
2.3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避免剧烈活动。
3.方法原理本试剂盒用梅毒螺旋体抗原包被反应板,用梅毒螺旋体抗原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应用双抗原夹心法原理,检测人血清或血浆样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
4.试剂及其他用品4.1试剂: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出品,试剂盒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96人份)。
未打开的试剂盒保存于2-8℃,不可冻存。
微孔反应板打开包装后,应立即将未试用的板条装入有干燥剂的自封袋中密封,置2-8℃避光保存。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摘要】猪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由猪钩端螺旋体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
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和皮疹等。
实验室检查常见的方法是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
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和抗寄生虫药物的联合使用。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卫生防护措施、避免接触感染源和及时治疗分娩母猪。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重要性在于其传染性强,对猪群健康和人畜共患病有着严重威胁。
加强对猪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和控制,对于保障猪群健康和人畜共患病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猪钩端螺旋体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预防措施、重要性。
1. 引言1.1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概述猪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了猪钩虫卵的土壤或食物而传播。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和养猪户来说尤为常见。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致病原虫主要是猪钩虫(Trichinella spiralis),这种寄生虫会在人体内生长和繁殖,引起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
猪钩端螺旋体病通常具有潜伏期,病原虫体内发育至雌性成虫产生幼虫,幼虫经静脉输送至全身,随后侵入内膜下淋巴组织、血液系统及肌肉组织,引起一系列典型症状。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肌肉疼痛、关节疼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严重感染还会引起心脏、呼吸系统等器官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了解猪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症状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同时加强生产卫生管理和合理用药也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猪钩端螺旋体病的全面了解,可以更好地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2. 正文2.1 临床症状猪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关节痛和肌肉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患者常在感染后1-2周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体温可持续升高,甚至出现高热,伴随着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不适感。
头痛是猪钩端螺旋体病的常见症状,患者可能感到头部有压迫感或搏动性头痛,严重者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颅内压增高等。
体外诊断试剂的分类

体外诊断试剂(IVD)分类1按注册法规分类根据产品风险程度的高低,体外诊断试剂依次分为三类、二类、一类产品。
(一)第三类产品:1.与致病性病原体抗原、抗体以及核酸等检测相关的试剂;2.与血型、组织配型相关的试剂;3.与人类基因检测相关的试剂;4.与遗传性疾病相关的试剂;5.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检测相关的试剂;6.与治疗药物作用靶点检测相关的试剂;7.与肿瘤标志物检测相关的试剂;8.与变态反应(过敏原)相关的试剂。
(二)第二类产品:除已明确为第三类、第一类的产品,其他为第二类产品,主要包括:1.用于蛋白质检测的试剂;2.用于糖类检测的试剂;3.用于激素检测的试剂;4.用于酶类检测的试剂;5.用于酯类检测的试剂;6.用于维生素检测的试剂;7.用于无机离子检测的试剂;8.用于药物及药物代谢物检测的试剂;9.用于自身抗体检测的试剂;10.用于微生物鉴别或药敏试验的试剂;11.用于其他生理、生化或免疫功能指标检测的试剂。
(三)第一类产品:1.微生物培养基(不用于微生物鉴别和药敏试验);2.样本处理用产品,如溶血剂、稀释液、染色液等。
2按管理分类按药品进行管理的体外生物诊断试剂一、按药品进行管理的体外生物诊断试剂包括:1.血型、组织配型类试剂;2.微生物抗原、抗体及核酸检测类试剂;3.肿瘤标志物类试剂;4.免疫组化与人体组织细胞类试剂;5.人类基因检测类试剂;6.生物芯片类;7.变态反应诊断类试剂。
按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试剂1.临床基础检验类试剂;2.临床化学类试剂;3.血气、电解质测定类试剂;4.维生素测定类试剂;5.细胞组织化学染色剂类;6.自身免疫诊断类试剂;7.微生物学检验类试剂。
3.命名体外诊断试剂,包括可单独使用或与仪器、器具、设备或系统组合使用,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健康状态评价以及遗传性疾病的预测过程中,用于对人体样本(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进行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等。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产生的原因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产生的原因梅毒是苍白螺旋体引起的危害人类健康较为严重的一种性传播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梅毒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临床上梅毒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和血清学检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IgG、IgM都有很好的检测能力[1],因其灵敏度高、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结果客观在国内广泛使用。
但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出现假阳性的问题,而大多数是由于弱阳性反应引起的,这给医疗工作带来麻烦,甚至引起医疗纠纷。
为避免假阳性结果的出现,现将产生假阳性的原因作以总结,供同仁参考。
1 机体的内在因素1.1 年龄因素有些老年人梅毒检测结果阳性,而无临床症状,也无发病史和疾病接触史[2]。
ELISA试剂盒主要是选自梅毒螺旋体外膜的脂蛋白47 KD、17 KD、15 KD为分子抗原,用基因重组表达和BOC 氨基固相法得到多肽抗原,为使小分子多肽有较好的吸附性,再用人血清白蛋白与之连接,而且合成后的多肽一般不做提纯,直接作为试剂抗原使用。
由于抗原不纯和使用了人血清白蛋白,增加了意外假阳性抗原位点的可能。
老年人容易出现免疫功能的异常,易产生一些针对连接用的白蛋白的抗体或一些异常蛋白质而干扰了检测的结果出现假阳性。
1.2 疾病因素有些疾病如其他螺旋体感染、淋巴肉瘤、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丙型肝炎、肝硬化、海洛因成瘾、妊娠等可使患者体内含有治疗性抗体、嗜异性抗体、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甲胎蛋白等。
这些特殊成分在反应过程中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产生假的显色反应而出现假阳性。
2 标本因素2.1 标本处理不完全血液抽取后未完全凝固即离心分离血清,纤维蛋白未完全析出,容易在板孔中形成纤维蛋白薄膜或絮状物,造成洗板时清洗不干净,酶残留在相应的板孔中,使吸光度值偏高,造成假的阳性结果。
2.2 标本溶血标本溶血时细胞内液的各种活性酶及具有酶样活性的物质可与底物非特异性结合;Hb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其效应与辣根过氧化物酶类似,溶血后反应孔非特异性吸附Hb,洗涤时不易洗去,催化底物产生一定程度的显色,使本底吸光度值升高而造成假阳性[3]。
钩端螺旋体检测方法

钩端螺旋体检测方法一、前言钩端螺旋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可以引起人和动物的疾病。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钩端螺旋体感染,需要开发出可靠、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钩端螺旋体检测方法。
二、传统的培养法传统的培养法是最常用的钩端螺旋体检测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将样品(如血液、组织等)接种到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利用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并形成菌落,然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生化鉴定。
1. 培养基准备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对于成功分离和鉴定钩端螺旋体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培养基有SKS、Korthof和Kelly等。
这些培养基中均含有血清或血清成分,以及其他必需营养物质。
2. 样品处理样品收集后应立即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
对于组织样品,应先进行灭菌处理,然后切成小块;对于血液样品,应先进行离心分离血浆和细胞。
对于其他样品(如粪便、尿液等),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3. 接种培养基将处理好的样品接种到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然后在适宜的温度下(一般为37℃)进行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菌落形态和生长速度,并进行生化鉴定。
4. 结果分析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化鉴定,可以初步确定钩端螺旋体的存在与否。
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认,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如PCR)进行检测。
三、PCR法PCR法是一种快速、敏感、特异性高的钩端螺旋体检测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目标DNA序列,并通过凝胶电泳等技术进行检测。
1. 样品处理样品收集后应立即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
对于组织样品,应先进行灭菌处理,然后切成小块;对于血液样品,应先进行离心分离血浆和细胞。
对于其他样品(如粪便、尿液等),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2. DNA提取利用DNA提取试剂盒等方法,从样品中提取出目标DNA序列。
注意避免污染和损伤DNA。
3. PCR扩增将提取出的DNA序列与适宜的引物和PCR试剂混合,进行PCR扩增。
扩增条件根据引物和PCR试剂的不同而异。
犬用钩端螺旋体抗体ELISA检测实验研究

用 免 疫抗 原 静脉 注射 1 2 、、
物 微 生 物 检 测 方 法 ( ) G / 19 6 4— 20 2 》 B T 42 . 6 O 1
中, 规定 了钩体 的 检测 方 法 为 凝 集 实验 ( 检 ) 镜 和
E IA抗 体 检 测 试 验 。E IA 是 一 种 常 见 的抗 LS LS
Ke wo ds Le opia ;ELI A ;t t y r pts r S s e
犬是 一种 常用 实验 动物 。为 了保 障实 验 动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兔血 清切 氏培 养基 中 , 2 ~3 置 8 0℃培 养箱 培 养 6
~
的质量 , 国家 标 准 《 验 动 物 微 生 物 等 级 及 检 在 实
测》 B 4 2 .—2 0 G 1 9 2 2 O 1中规 定 , 钩体是 普通 级 实 验
1 , 长 良好 , 自凝 的 活 菌培 养 物 。5 ℃ 0d 生 无 6
3 i 浴 灭 活 。 0r n水 a
用 犬应该 排 除 的病 原 菌之 一 。 国家 标 准 《 实验 动
1 1 3 犬免 疫血 清 . .
原 抗 体 检 测 方 法 。具 有 较 高 的 敏 感 性 和 特 异 性 。 但 该 方 法 尚 未 在 实 验 犬 中 获 得 应 用 。 为 此 , 行 进 了此 检测方 法 的研究 。
5mL 3次 , 每次 间 隔 5d 。末 次免疫 后 7d采 血 。
1 1 4 酶 结 合 物 山 羊 抗 犬 IG, i e ar & .. g K r g ad k P ryL b rtr s 供 。 er aoaoi 提 e
( ’ Is. o C nrl fP r . Nt l nt f r o t m oo Bo—P o ut B i n 0 0 0 i rd c . e ig1 0 5 ) j
钩端螺旋体的血清学诊断法

钩端螺旋体的血清学诊断法
目前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学的方法,一般常用的包括以下两种:
1、纤维凝集试验:纤维凝集试验,此抗体主要是监测钩端螺旋体的特异性的抗体,一般抗体在起病1周后可以出现,大约2-3周时间,抗体滴度可以达到高峰。
一般纤维凝集试验滴度如果达到1∶400以上,对于钩端螺旋体有诊断价值。
如果在初期抗体的滴度比较低,在恢复期的时候如果再次测抗体,比初期滴度有4倍以上的增长,也可以帮助诊断钩端螺旋体病;
2、酶联免疫吸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即ELISA试验,主要监测钩端螺旋体的IgM抗体,IgM抗体一般在起病后早期即可出现,通常在1周后血液中可以出现IgM的抗体。
通过ELISA检测,不仅可以做血,也可以做脑脊液以及其他的标本的IgM抗体检测,敏感性以及特异性高于纤维凝集试验,所以可以帮助临床的早期诊断。
两种常用过敏原筛查方案结果对比分析

两种常用过敏原筛查方案结果对比分析王文强1,陈柳青2,闫 琦1,穆小萍1(1.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东广州510010;2.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东广州510010)DOI: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11.021收稿日期:2020 08 03;修回日期:2020 09 27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AllergyScreen(敏筛)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和总IgE抗体检测方案与EUROLINEAtopy(欧蒙)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联合ImmunoCAP总IgE抗体检测方案结果的一致性,为临床过敏性疾病筛查提供更可靠的试验依据。
方法 选取136例过敏性疾病患儿血清标本,年龄在3~15岁。
应用德国AllergyScreen(敏筛)过敏原sIgE和tIgE抗体检测系统,德国EUROLINEAtopy(欧蒙)过敏原sIgE抗体联合美国ImmunoCAP(赛默飞Phadia250)tIgE抗体检测系统,同时检测患儿血清过敏原sIgE和tIgE,采用SPSS22.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两种检测方案过敏原豚草、尘螨的sIgE两项结果一致性强,Kappa值分别为1.000、0.813。
艾蒿、屋尘、蟑螂、霉菌组合、牛奶、鸡蛋、海鱼组合、虾、蟹九项结果一致性较强,Kappa值分别为0.663、0.796、0.663、0.663、0.681、0.603、0.663、0.657、0.758。
猫毛和牛肉两项结果一致性中等,Kappa值分别为0.421、0.553。
而狗毛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142。
两种检测方案过敏原tIgE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362。
两种检测方案过敏原sIgE的等级资料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艾蒿、豚草、尘螨、屋尘、牛奶、鸡蛋、海鱼组合、虾、蟹的等级相关性非常紧密,Spearman值分别为0.743、0.945、0.864、0.746、0.745、0.703、0.703、0.757、0.85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钩端螺旋体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酶免ELISA法)
钩端螺旋体病简述: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
此病主要由致病性、不同血清型的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传染源主要是鼠和猪是两大类。
全世界各个地区几乎都有钩端螺旋体病的存在,而东南亚地区是重疫情灾区。
被钩端螺旋体感染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早期有高热,全身酸痛、结膜充血、表浅淋巴结肿大等钩体毒血症状;中晚期主要有肺出血,心肌炎、黄疸,肾炎、脑膜炎等器官损害表现;当钩端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IgM/IgG,因此可利用敏感性、特异性均高的ELISA法对已知抗原及抗原致敏的固相载体来测定。
产品简介:
钩端螺旋体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了ELISA双抗原夹心法测定血清标本中人钩端螺旋体IgM/IgG抗体水平,适用于疑似有表浅淋巴结肿大、发热、肌肉疼痛、全身乏力、眼结
检验原理:
本试剂盒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双抗原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钩端螺旋体抗体IgM/IgG(Lep-IgM/IgG)水平。
用纯化的抗原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原,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钩端螺旋体抗体IgM/IgG (Lep-IgM/IgG),再与HRP标记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酶标抗原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钩端螺旋体抗体IgM/IgG (Lep-IgM/IgG)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钩端螺旋体抗体IgM/IgG (Lep-IgM/IgG)浓度。
试剂盒组成:
1、酶标包被板1块×96孔
2、标准品0.5ml×1瓶
3、标准品稀释液 1.5ml×1瓶
4、酶标试剂 6 ml×1瓶
5、样品稀释液 6 ml×1瓶
6、显色剂A液 6 ml×1瓶
7、显色剂B液 6 ml×1瓶
8、终止液6ml×1瓶
9、浓缩洗涤液(20ml×30倍)×1瓶
10、原版说明书1份
11、封板膜2片
12、密封袋1个
贮藏有效期:试剂盒原包装储存于2-8℃,有效期为12个月。
生产企业:广州市标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