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开发中的环境因素

合集下载

简述影响新产品开发战略的关键变量

简述影响新产品开发战略的关键变量

简述影响新产品开发战略的关键变量
1.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新产品开发战略的核心变量,企业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包括消费者的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产品,以确定产品设计、定位和定价策略。

2.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影响新产品开发战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进行自主创新或采用新技术,开发符合市场需求且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3.竞争环境
竞争环境应该是在市场上舞台上的竞争对手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客观评价和语言表达,涉及商品的商品特性、数量、质量、价位、效率、服务、促销、销售网点和形象等各方面的因素。

4.资源投入
新产品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务、技术和时间等。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力和预期的新增长,合理配置资源,以保证新产品的研发和投入效率。

5.营销策略
新产品的成功往往依赖于营销策略的实施。

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促销活动、定价、销售渠道和品牌营销等,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吸引用户和刺激销售。

环境风险应对措施

环境风险应对措施

产品设计研发中的环境风险应对措施
一、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之前,考虑环境因素,对原材料的获取进行甄别选取,根据产品实际需求而确定材料。

二、在产品设计开发中要考虑产品的寿命和使用周期,从设计方面入手,改变产品的结构等方面,增加产品使用的寿命和周期。

三、新产品开发项目风险回避,新产品风险回避是指在完成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后,如发现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很高,而且潜在的风险损失也很大,但又没有可低于该风险的有效方法,主动放弃新产品开发计划或改变新产品开发目标,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一种策略。

四、对个人进行环境环保知识的培训。

增强个人环境意识,在工作时,产品设计研发过程中,需考虑的环境因素,原材料的选择需进行识别。

五、产品理念的改进。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释放的能量,能源的使用,物理属性,已纳入计划的新开发的或新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方面进行识别,同时对可施加环境影响的相关方进行识别。

编制:审核:2018年7月12日。

产品设计中的环保理念 介绍文案

产品设计中的环保理念 介绍文案

产品设计中的环保理念介绍文案标题:产品设计中的环保理念引言概述: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产品设计中的环保理念。

环保理念不仅仅是对环境的保护,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旨在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产品设计中的环保理念。

正文内容:1. 资源利用效率提升1.1 材料选择:在产品设计中,合理选择材料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

优先选择可再生材料和可回收材料,如生物降解塑料、再生纤维等,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1.2 材料优化:通过材料的优化设计,减少材料浪费。

例如,通过减少产品的零部件数量、优化产品结构等方式,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消耗。

2. 能源消耗减少2.1 能效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应注重提高产品的能效。

通过采用高效的电子元件、优化电路设计等措施,降低产品的能源消耗。

2.2 循环利用能源:在产品设计中,可以考虑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为产品提供可持续的能源来源。

3. 延长产品寿命3.1 耐用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应注重提高产品的耐用性。

通过选用高质量的材料、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产品的防护性能等方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3.2 维修和升级:在产品设计中,考虑到产品的可维修性和可升级性。

通过设计易于维修的产品结构和模块化设计,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的浪费。

4. 减少环境污染4.1 减少有害物质:在产品设计中,应尽量减少使用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

选择环保材料和替代产品,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4.2 废弃物处理:在产品设计中,应考虑产品的废弃物处理方式。

通过设计易于分解、回收或处理的产品结构,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5. 消费者教育5.1 环保意识培养:在产品设计中,可以通过产品的标识、说明书等方式,向消费者传递环保理念,引导消费者形成环保的购买习惯。

5.2 使用指导:在产品设计中,应提供详细的使用指导,帮助消费者正确使用产品,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设计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

设计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

产生、供给能量 的装置、设备
1
2
使人体或物体具有 较高势能的装置设 备场所
有毒、有害、 易燃、易爆等 危险物质
5
如:苯、甲苯、二甲苯、丙酮、 香蕉水、油料、粉尘、有毒有害气 体。
第一类危 险源
3
能量载体
如:电载体、热载体、声载体、 射线载体等。
第一类危险源具有的能量越多 或包含的危险物质越多,一旦发生 事故的危险性就越大。
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正常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故,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 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遭到破坏或失效,则将发生事故。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如图
严谨 创新 感恩 自强
危险源
如:发电设备、配送设 备、加工设备等。
如起重机械、高处作业等。
通常按照以下的类别进行区分; • 向大气排放
• 向水中排放
• 废弃物管理、土壤的污染 • 原材料和资源的使用 • 其他(噪音等当地的环境问题)
严谨 创新 感恩 自强
环境因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影响:
大气污染问题 酸雨 温室效应和全球气 候变暖 平流层臭氧层的破 坏
1. 皮肤癌增多; 2.免疫系统受抑制; 3.大气光化学氧化剂增 加; 4.臭氧减少还可以破坏 生物链:水产品减少, 农作物减产,水资源 流失; 5、雾霾(穹顶之下)。
3.多诺拉事件 1948年10月
美国宾州多 诺拉镇 英国伦敦市
4.伦敦烟雾事 1873年起; 件 1952年12月 5.四日市哮喘 1955年以来
日本四日市
石化和重油燃烧废气 哮喘病人发作; (C-H化物) 死亡病例
严谨 创新 感恩 自强

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对产品设计的影响摘要:众所周知,不同的地区有其特定的地域环境和气候条件。

而这些地理因素又会影响当地的经济状况、人文思想、民族习惯等,并进一步形成某一地区人们特定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从而影响产品及产品的设计。

本文从分析自然、社会环境开始,然后说明环境因素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力图通过设计活动,在人社会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发展的机制。

关键词:自然;环境;社会;产品设计自然环境包括了地理环境,景观环境,产品使用环境等方面而这些地理因素又会影响当地的经济状况,人文思想,民族习惯等,并进一步形成某一地区人们特定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从而影响产品及产品的设计。

1自然环境与设计1.1地理环境与设计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与此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多种不一样的生存条件,有的地方炎热,有的地方寒冷,有的地方干旱,有的地方多雨;有的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而有的地方是连绵不断的群山;有的地方植被茂盛;有的地方却寸草不生。

生活在这些不同地区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所使用的器具,必然是不一样的,因而在产品设计中,我们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地域的人,大到国家,小到地区,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比如意大利国家,地处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三面靠海,北部的阿尔卑斯山又阻挡了冬季寒流对半岛的袭击,所以气候温和,阳光充足,人民性格普遍开朗,所以造就了意大利人大胆、创新、勇于突破的个性特点;比如法兰西民族,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良好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法兰西民族追求浪漫的特有气质;日本是一个岛国,自然资源匮乏,空间狭小,所以日本的设计比较注重节能和环保,造型风格细腻、精致。

北欧设计风格的形成,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国际设计领域中,北欧(瑞典、丹麦、芬兰、挪威)的设计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北欧的设计风格与自然地理条件有着很大的关系,北欧所处的斯堪的纳维亚位于地球北端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日照时间短,导致人们的很多活动都在室内进行,所以特别注重温馨的家庭生活氛围;另外,北欧国家的森林覆盖率很高,正因为这些原因,北欧设计师特别注重“为日常生活的美”进行设计,同时大量运用木材等自然材料,形成了“纯粹、洗练、朴实”的设计风格。

环境因素识别方法及步骤

环境因素识别方法及步骤

14
3. 环境因素的描述
环境因素通常可以描述为:环境因子、污染物和行动、 动作的组合,即:名词+动词==环境因素。 下面的表格是活动、产品、服务、环境影响及环境因素 的描述示例。
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的关系及环境因素的描述
活动/产品/服务
例1:燃煤锅炉的运行 例2:锻造气锤工作 例3:液氯钢瓶泄漏 例4:空调器的使用
12
能源资源的使用:能源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必然伴随着对 环境的影响,节能降耗是减少环境污染 的重要手段。 其他环境问题:各种放射性、各种辐射的污染;地方、社
区的环境问题;相关方的环境问题等。
13
环境因素识别应考虑:
三种时态
三种状态
过去时
正常时
现在时
异常时
将来时
紧急时
七种类型
5 土地污染
6能源资源的使用 1 大气排放 3 噪声排放 2 水体排放 4 固废管理 7 其他环境问题
27
评价环境因素方法:定性和定量评分
2. 直接判断法:(定性法) 下述情况的环境行为,可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1)已违反或接近违反法律及标准要求的环境因素: 2)当地政府高度关注或强制监测的环境因素
3)政府或法律明令禁止使用、限制使用或限期替代使用
的物质;
28
4)政府或法律有明文规定但无定量指标的环境因素;如: 有利用价值而没有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 未进行必要的分类,处于不合理混放状态的固体废弃物 与使用有毒有害化学品相关的环境因素 有较大节约潜能的能源、资源消耗 5)异常或紧急状态下预计产生严重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如火灾、 危险品泄露事故、环保设施故障或人为事故将造成严重环境影响 及有较大环境影响的自然灾害; 6)相关方高度关注或有明确要求的环境因素:如一些国家或消费者 拒绝接受白色包装物,一些地区限制低于某一标准产品(如汽车 )进入市场; 7)最近三年内曾引起污染事故的环境因素;

产品设计开发中的环境因素

产品设计开发中的环境因素

产品设计开发中对环境因素的考虑及审核方法摘要产品的环保设计应从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产品使用过程、维修过程、废品处理过程等有关的环境因素进行考虑,将环境因素预防性地纳入到产品的设计开发阶段,并在EMS审核中加以关注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绿色消费和绿色市场的兴起,从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就重视环境要求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设计环保型的产品已经公认是实现污染预防的途径之一,即将环境因素预防性地纳入到产品的设计开发阶段,从原料选取、生产工艺、运输方式、包装、使用消费、报废处理这一产品生命周期进行环境影响的评价——全面了解产品在其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对环境干预的性质和影响的大小,从而确定对产品进行污染预防的机会,把降低产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努力倾注于产品的设计之中,实现产品与环境的协调相容,在EMS审核中对此也应加以关注。

一、产品设计开发中对环境因素的考虑在传统的产品设计准则中纳入环境准则(降低物料消耗、降低能耗、减少废物产生、减少健康安全风险、生态降解)并优先考虑,需要从以下方面考虑:1、营销和研发过程的设计考虑评价整个生命周期内所开发产品危害环境的可能性以及再生能力,确定研发目标,考虑客户需要的环保要求,思考有特色的环保性能---这是产品竞争优势所在,可考虑的因素有①选择原料成分:使用环保型的原料、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及其它危险品、尽可能减少原材料的数量和种类、少用短缺原料多用废料或再循环物料或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②考虑最小化产品组成部分的数量和种类,简化结构,如减少多余的功能;③降低产品重量如采用轻质材料,以降低物耗和运输中的资源消耗;④选择和获取原料以及运输过程中要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顾客要求,如避免选择禁用、限用、逐步淘汰、高能耗的原料等。

2、生产过程的设计考虑通过适当的设计,减少加工工序,使生产流程和物料流程尽量缩短,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在生产阶段充分利用原料,提高转化率,消除或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有毒物料,在各种废物排除前,尽量减少其毒性、数量并考虑能够收集再利用;减小产品体积、节省包装和储存空间,涉及环保要求的包装要最优化并关注国家关于包装的规定等。

如何对设计过程中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识别与控制

如何对设计过程中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识别与控制

如何对设计过程中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识别与控制产品设计按产品生命周期时段可分为方案设计、技术设计、物流运输与交付设计、使用与维护设计、修理与增改装设计、寿命结束后处理设计和最终处置设计。

对设计过程中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识别与控制,如下:1、方案设计过程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首先从总体上明确产品结构、原材料选取、零部件组成、几何形状与尺寸﹑表面状态﹑能量匹配、质量等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设计的准则,以减少或避免可能因产品结构、设备布局、材料选取、防爆、防泄漏、防触电、防辐射、动力匹配等一项或多项设计不合理所导致的物耗和(或)能耗大、有毒有害气体/液体意外泄漏、能量意外释放和水、声、气、渣意外排放等一项或多项环境因素的产生和物体打击及其他各类机械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一项或多项危险源的意外产生。

2、技术设计过程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技术设计应减少或避免因设计不合理所导致的工耗和(或)能耗大、原材料利用率低、原材料与零部件品种多、原材料环保品性差、工装器具标准化率低等一项或多项环境因素的产生和产品装配、检测、调试、搬运等过程的物体打击及其他各类机械伤害、零部件加工/检测/调试/装配时粉尘、噪声、辐射、灼伤、冻伤、触电、淹溺、火灾、爆炸、中毒、窒息、高处坠落、高空坠物等一项或多项危险源的意外产生。

技术设计应充分考虑:工艺(工序)的通用化、系列化、柔性化,零部件的标准化、组合化、轻量化,原材料品种的少量化、环保化、继承化,工装器具的标准化、系列化、安防化。

对于确定的防护装置和重要环境因素、不可接受风险,应在相应位置、工序部分予以醒目标识。

3、物流运输与交付设计过程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物流运输和交付时,应对运转或运送工具、批量、时机、方式、包装、码放和交付时应提供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安装使用培训、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告知等一项或多项进行必要的设计,以减少或避免因运转/运送工具、批量、时机、方式、包装、码放等选择不当、培训不到位、专用工具配置不适宜、必要的告知缺失等所导致的产品倾覆致人体伤害、运力不足或过剩致能效比低、包装器材环保品性差或包装量不易装运致人体损伤、培训和(或)专用工具配置不到位致误操作、运载工具不适宜导致机械或交通事故、告知缺失致违章作业等一项或多项环境因素/危险源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设计开发中的环境
因素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产品设计开发中对环境因素的考虑及审核方法
摘要
产品的环保设计应从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产品使用过程、维修过程、废品处理过程等有关的环境因素进行考虑,将环境因素预防性地纳入到产品的设计开发阶段,并在EMS审核中加以关注
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绿色消费和绿色市场的兴起,从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就重视环境要求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设计环保型的产品已经公认是实现污染预防的途径之一,即将环境因素预防性地纳入到产品的设计开发阶段,从原料选取、生产工艺、运输方式、包装、使用消费、报废处理这一产品生命周期进行环境影响的评价——全面了解产品在其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对环境干预的性质和影响的大小,从而确定对产品进行污染预防的机会,把降低产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努力倾注于产品的设计之中,实现产品与环境的协调相容,在EMS 审核中对此也应加以关注。

一、产品设计开发中对环境因素的考虑
在传统的产品设计准则中纳入环境准则(降低物料消耗、降低能耗、减少废物产生、减少健康安全风险、生态降解)并优先考虑,需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1、营销和研发过程的设计考虑
评价整个生命周期内所开发产品危害环境的可能性以及再生能力,确定研发目标,考虑客户需要的环保要求,思考有特色的环保性能---这是产品竞争优势所在,可考虑的因素有①选择原料成分:使用环保型的原料、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及其它危险品、尽可能减少原材料的数量和种类、少用短缺原料多用废料或再循环物料或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②考虑最小化产品组成部分的数量和种类,简化结构,如减少多余的功能;③降低产品重量如采用轻质材料,以降低物耗和运输中的资源消耗;④选择和获取原料以及运输过程中要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顾客要求,如避免选择禁用、限用、逐步淘汰、高能耗的原料等。

2、生产过程的设计考虑
通过适当的设计,减少加工工序,使生产流程和物料流程尽量缩短,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在生产阶段充分利用原料,提高转化率,消除或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有毒物料,在各种废物排除前,尽量减少其毒性、数量并考虑能够收集再利用;减小产品体积、节省包装和储存空间,涉及环保要求的包装要最优化并关注国家关于包装的规定等。

3、销售过程的设计考虑
告诉客户日常使用的资源消耗,如洗衣机的水耗、电冰箱的电耗等,告诉客户如何采用环保的耗材如电池;设计客户文件告诉其使用、维修方法,对于有毒有害物质的客户文件设计还应包括警示标识、MSDS、应急咨询电话等信息;如果使用对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性还没有科学定论的新材料,在客户文件的设计时也应考虑,并应跟踪、关注公众的观点和新的研究成果;考虑运输的方式等。

4、产品使用、维修过程的设计考虑
应设计维修更方便的产品,产品的易耗部件应可以替换易于拆缺装配,以便产品有更长的生命周期;考虑产品系列化,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避免大材小用;考虑产品标准化,便于重复使用;考虑正常工作时和休眠时的能源消耗;产品使用过程中减少资源使用量和耗材使用量;尽量排除由危险品带来的对环境和健康的损害;减少日常使用中的噪声、污染物排放等。

5、废品处理过程的设计考虑
设计产品各部分时应考虑能方便拆卸,提供处理和报废的说明书(包括拆卸中危险性的详细资料);考虑产品报废后的回收、复用、再生的途径和方法,分散在环境中的废品组分应易于分类或与环境相容,能循环利用的标记设计等,重视生产和再生的协调。

二、对产品设计开发过程的审核方法
ISO14001:2004标准4.3.1 a)要求组织应“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标
准对新品开发中有关的环境因素提出了识别、控制要求。

对于有产品设计开发活动的不同组织来说,这些环境因素的重要程度不尽相同,但在审核中不能忽视。

1、文件审核:应审查组织在建立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中是否包括了对设计开发活动(或产品改进)中有关产品中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要求;是否制定设计开发活动中对产品有关环境因素的考虑和控制要求;如果委托外部进行设计开发,是否制定相应的环保设计通报、控制、验收要求(4.3.1。

2、现场审核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收集证据:①向营销部门了解客户、市场有关产品的环境要求;向高层领导了解组织申请认证的产品的环保特色、在行业中的地位、组织即将开发新品的努力方向(4.2、4.3.1、4.4.6);②在设计部门,针对组织的产品本身的环境因素特点、审核时该行业的技术水平、有关产品本身的环境指标、客户要求、法规要求等,审核设计开发活动中对环境因素考虑是否充分、开发目标是否合理,开发过程是否符合环境准则,设计开发的输出能否体现新品的环保特色、能否体现污染预防、流程最优化、在新产品的验收标准中考虑环境因素、编制产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即MSDS等(4.3.2、4.4.6);③在制造部门,关注新品生产过程的资源利用是否合理-----原材料易于获取、无害化、转化率高等,生产的过程是否清洁-----废物及副产品减少、排放物减少,④在检验部门核实成品中的环境指标符合性;⑤在营销部门了解产品使用说明中有否环保提示、报废说明及回收途径,客户或其它相关方对环保特性的⑥如委托外部进行的设计开发,应查阅在相应的合作协议中是否包括环境设计要求、对开发过程环境要求落实的跟踪等。

参考文献:ISO/TR 14062:2002 《环境管理产品设计和开发中对环境因素的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