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临床路径管理附件

合集下载

中医院关于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中医院关于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台州市黄岩区中医院关于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为深入推进“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年”活动,切实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台卫[2008]188号《关于在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推广临床路径管理的意见》文件精神,现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疗关系,探索建立医院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通过临床路径管理的推行,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优化就医流程,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从而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减少病人负担。

2009年,我院根据市局工作要求,将结合医院病种特点及科室实际情况,在3个学科推行6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二、临床路径推行时间及工作步骤(一)计划准备阶段(2008年10月至2008年12月)宣传教育,成立院临床路径领导小组及临床路径专家组,基础信息收集、分析和确定实施科室与病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与学习。

(二)临床路径制订阶段(2009年1月至2009年2月)1、结合台州医院临床路径信息,采用循证法与专家制订相结合制订本院临床路径。

2、制订与临床路径相配套文件或标准,如流程图、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临床监控指标与评估指标、变异分析等。

(三)实施阶段(2009年3月开始)1、事前教育与培训,初期应用时要对每一个病人把关;2、严格按路径执行和记录,采取专人监控或智能监控相结合,保证实施的落实;3、分析变异,及时查明原因,尤其是注意分析路径、医生以及病人三者原因。

(四)评价改进阶段:在临床路径实施一定时间以后,将路径实施后的结果与实施前的数据进行对照并加以分析。

内容主要包括:工作效率评价、医疗质量评价、经济指标评价以及病人满意率评价,通过评价改进原有路径或使用改进后新的路径,临床路径不断完善,更符合临床实际。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汇编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汇编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汇编)1~~~~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试行)医院各科室: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各科室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一)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以下分别简称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评价小组)。

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应当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以下简称实施小组)。

(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

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履行以下职责:1、制订本医疗机构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2、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4、审核临床路径文本;5、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6、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三)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

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1、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2、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3、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四)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1、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2、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医务科、药学、护理、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文本;3、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4、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五)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担任。

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1、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2、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3、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4、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带下病(附件炎)临床路径

带下病(附件炎)临床路径

带下病(附件炎)中医临床路径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带下病,需要住院中西医综合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医妇科学》及《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症状:白带增多、绵绵不断、腰痛、神疲等,或见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或脓浊样,有臭气等。

辅助检查:超声、盆腔MRI(必要时)。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带下病(附件炎);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10天(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1)血常规、血型;(2)尿常规;(4)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5)凝血功能;(6)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7)心电图;(8)胸部X光片;(9)超声检查;(10)宫颈脱落细胞防癌检查;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肺功能、血气、阴道清洁度检查等(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中西医治疗方式。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时间。

(八)中医辨证论治。

1.中医内治1)脾阳虚型证候: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无臭气,绵绵不断,神疲倦怠,四肢不温,纳少便溏,两足跗肿,面色晄白,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

治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主方:完带汤加减。

方药: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车前子。

若脾虚及肾,兼腰痛者,加续断、杜仲、菟丝子;若寒凝腹痛者,加香附、艾叶;若带下日久,滑脱不止者,酌加芡实、龙骨、牡蛎、乌贼骨、金樱子等。

2)肾阳虚型证候:带下量多,色白清冷,稀薄如水,淋漓不断,头晕耳鸣,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润,苔薄白,脉沉细而迟。

中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中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中医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规范中医诊疗行为,推动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科室和病种。

第三条本制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诊疗规范,旨在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实现中医诊疗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 第二章临床路径的定义与原则第四条临床路径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针对某一病种,由中医专业诊疗小组根据疾病诊疗指南、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的一系列具有严格工作顺序、时间要求、治疗方案的标准化诊疗流程。

第五条临床路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意愿,确保医疗安全;(二)遵循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诊疗规范,实现中医诊疗的标准化;(三)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临床路径,提高中医诊疗水平;(四)加强多学科协作,提高中医诊疗效果。

#### 第三章临床路径的组织与管理第六条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本制度。

第七条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以下人员组成:(一)院长或其授权代表;(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三)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四)中医临床专家;(五)护理专家。

第八条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二)组织临床路径的制定、修订和推广;(三)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协调和处理;(四)对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九条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和中医临床专家任成员。

第十条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的主要职责:(一)对临床路径的制定、修订和实施进行技术指导;(二)制定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三)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 第四章临床路径的实施与监督第十一条临床路径的实施应遵循以下程序:(一)科室根据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临床路径;(二)临床路径经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正式实施;(三)科室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应及时收集相关信息,为临床路径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国家中医药的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骨伤科9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通知

国家中医药的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骨伤科9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通知

安卫字〔2011〕110号安康市卫生局转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劳淋等23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的通知各县区卫生局、医院、中医院,市直各大医院:现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劳淋等23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并按安卫字〔2011〕73号文件要求认真执行。

电子版请到安康市卫生局网站医政管理栏目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查询下载附件: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病种目录(共计20个科目92个病种)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方案目录(共计18个科目78个病种)二○一一年三月十八日主题词: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通知抄送:省中医药管理局安康市卫生局政办科2011年3月18日印发共印40份附件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病种目录(20个科目92个病种)肺病科(3个)1、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2、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3、哮病(支气管哮喘)心血管科(2个)1、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2、病毒性心肌炎针灸科(2个)1、面瘫(面神经炎)2、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急诊科(1个)1、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肿瘤科(1个)1、肺癌脾胃科(7个)1、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2、久痢(溃疡性结肠炎)3、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4、胃疡(消化性溃疡)5、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胃脘痛(慢性胃炎)7、鼓胀病(肝硬化腹水)骨伤科(9个)1、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2、单纯性胸腰椎骨折3、附骨疽(慢性骨髓炎)4、骨蚀(股骨头坏死)5、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6、桡骨远端骨折7、锁骨骨折8、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踇外翻肛肠科(5个)1、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2、肛裂病(肛裂)3、脱肛病(直肠脱垂)4、痔(混合痔)5、肛漏病(肛瘘)外科(6个)1、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3、蝮蛇咬伤4、臁疮(下肢溃疡)5、乳痈(急性乳腺炎)6、烧伤妇科(4个)1、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2、盆腔炎3、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4、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传染科(3个)1、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2、手足口病(普通型)3、流行性出血热(轻型)肝病科(4个)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慢性乙型肝炎3、积聚(肝硬化)4、急性病毒性肝炎眼科(7个)1、白涩症(干眼病)2、暴盲(视网膜静脉阻塞)3、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4、青盲(视神经萎缩)5、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6、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7、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湿科(6个)1、大偻(强直性脊柱炎)2、骨痹(骨关节病)3、痛风4、尪王痹(类风湿关节炎)5、燥痹(干燥综合征)6、阴阳毒(系统性红斑狼疮)耳鼻喉科(5个)1、暴聋(突发性聋)2、鼻鼽(变应性鼻炎)3、耳鸣4、慢喉痹(慢性咽炎)5、慢喉瘖(慢性喉炎)皮肤科(4个)1、白疕(寻常性银屑病)2、粉刺(寻常性痤疮)3、蛇串疮(带状疱疹)4、湿疮(湿疹)肾病科(4个)1、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2、肾风(IgA肾病)3、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4、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脑病科、精神科(8个)1、中风病(脑梗死)2、痴呆(血管性痴呆)3、郁病(抑郁症)4、肝豆状核变性5、头痛(偏头痛)6、假性延髓麻痹7、不寐(失眠)8、眩晕血液科(4个)1、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2、慢性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紫癜风(过敏性紫癜)儿科(7个)1、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2、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3、肺炎喘嗽(肺炎)4、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6、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7、小儿肌性斜颈附件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方案目录(18个科目78个病种)肺病科(3个)1、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2、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3、哮病(支气管哮喘)心血管科(2个)1、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2、病毒性心肌炎针灸科(2个)1、面瘫(面神经炎)2、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急诊科(1个)1、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肿瘤科(1个)1、肺癌脾胃科(7个)2、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2、久痢(溃疡性结肠炎)3、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4、胃疡(消化性溃疡)5、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胃脘痛(慢性胃炎)7、鼓胀病(肝硬化腹水)外科(6个)1、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3、蝮蛇咬伤4、臁疮(下肢溃疡)5、乳痈(急性乳腺炎)6、烧伤妇科(4个)1、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2、盆腔炎3、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4、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传染科(3个)1、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2、手足口病(普通型)3、流行性出血热(轻型)肝病科(4个)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慢性乙型肝炎3、积聚(肝硬化)4、急性病毒性肝炎眼科(7个)1、白涩症(干眼病)2、暴盲(视网膜静脉阻塞)3、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4、青盲(视神经萎缩)5、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6、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7、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湿科(6个)1、大偻(强直性脊柱炎)2、骨痹(骨关节病)3、痛风4、尪王痹(类风湿关节炎)5、燥痹(干燥综合征)6、阴阳毒(系统性红斑狼疮)耳鼻喉科(5个)1、暴聋(突发性聋)2、鼻鼽(变应性鼻炎)3、耳鸣4、慢喉痹(慢性咽炎)5、慢喉瘖(慢性喉炎)皮肤科(4个)1、白疕(寻常性银屑病)2、粉刺(寻常性痤疮)3、蛇串疮(带状疱疹)4、湿疮(湿疹)肾病科(4个)1、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2、肾风(IgA肾病)3、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4、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脑病科、精神科(8个)1、中风病(脑梗死)2、痴呆(血管性痴呆)3、郁病(抑郁症)4、肝豆状核变性5、头痛(偏头痛)6、假性延髓麻痹7、不寐(失眠)8、眩晕血液科(4个)1、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2、慢性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紫癜风(过敏性紫癜)儿科(7个)1、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2、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3、肺炎喘嗽(肺炎)4、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6、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7、小儿肌性斜颈。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篇一:中医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医院各科室: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XX]116号)和《卫生部关于“十二五”期间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卫医政发[20XX]65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病人为中心,以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临床疗效,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二、目标任务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明确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

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三、组织保障1、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负责制订本院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研究制定工作相关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制定本院相关病种临床路径,指导并监督各实施小组开展工作,定期向市卫生局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办公室报告开展情况及相关信息。

2、管理委员会下设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组长:副组长:成员: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负责对临床路径的开展、实施进行技术指导,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督查工作开展情况,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4、各科成立临床实施小组:内科:组长副组长外Ⅰ科:组长副组长骨科:组长副组长外Ⅱ科:组长副组长由科主任任组长,护士长任副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

实施小组具体负责制定实施本科相关试点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定期向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中医院临床路径管理附件

中医院临床路径管理附件

中医院临床路径管理附件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评估表路径名称科室名称医院名称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 TCD代码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 ICD代码(6位码)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本表针对出径病例。

本表治疗方法指本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中的中医治疗方法,如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推拿等。

如仅采用其中一种中医治疗方法的病例,需填写此表单的“单一治疗方法”一栏,注明中医治疗方法名称并进行疗效统计;如联合采用2种或2种以上中医治疗方法的病例,需填写此表单的“综合治疗方法”一栏,依据使用中医治疗方法的种类数量统计病例数量,并进行疗效统计。

3.治疗效果中三项指标依据各病种临床路径中出院标准/出路径标准进行具体填写。

4.序号10-18均填写入径病例总数的相关统计数据5.“单一治疗方法”与“综合治疗方法”病例数之和应于总出径病例数相等;其相应的疗效统计结果例数之和也应于总体出径病例数相应疗效统计结果例数之和相等。

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中医特色评估表路径名称科室名称医院名称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 TCD代码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 ICD代码(6位码)出径例数填表人日期注: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本表针对出径病例。

“中药饮片使用率”、“中成药使用率”、“特色疗法使用率”均需统计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期间出径组与非入径同病种病例使用比例情况3.中药治疗比例提高情况是指和去年同期中医药治疗情况比较。

中医临床路径费用评估表路径名称科室名称医院名称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 TCD代码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 ICD代码(6位码)出径例数填表人日期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本表针对出径病例。

表一中“单病种均次费用”为试点病种所有完成路径病例、同期同病种非入径病例及同期同地区同病种西医治疗病例的均次费用值,“药费”、“治疗费”、“耗材费”均为单病种均次费用的结构分解3.中药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注射剂、院内中药制剂。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医院各科室: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116号)和《卫生部关于“十二五”期间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卫医政发[2012]65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病人为中心,以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临床疗效,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二、目标任务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明确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

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三、组织保障1、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负责制订本院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研究制定工作相关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制定本院相关病种临床路径,指导并监督各实施小组开展工作,定期向市卫生局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办公室报告开展情况及相关信息。

2、管理委员会下设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组长:副组长:成员: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负责对临床路径的开展、实施进行技术指导,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督查工作开展情况,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4、各科成立临床实施小组:内科:组长副组长外Ⅰ科:组长副组长骨科:组长副组长外Ⅱ科:组长副组长由科主任任组长,护士长任副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

实施小组具体负责制定实施本科相关试点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定期向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满洲里市中蒙医院
临床科室临床路径病种名称
内二科:中风(脑梗塞)心悸(室心早搏)
内一科:胃脘痛(慢性胃炎)肺炎喘嗽(支气管肺炎)(儿科)普外科:腹股沟疝(疝气)圆翳内障(白内障)
骨科: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桡骨远端骨折(非手术)
妇科:带下病(盆腔炎)正常分娩
针灸科:面瘫(面神经麻痹)项痹(颈椎病)
附件2
中医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评估表
路径名称科室名称医院名称
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TCD代码
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ICD代码(6位码)
入径例数填表人日期
注:
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本表针对入径病例,填表单位应尽量使用标准中医病名并配用TCD代码,如无标准中医病名
相对应的代码(无TCD代码)请在中医病名后标明病名出处(如诊疗常规版本、教材版本等等)。

对应西医病名务必规范准确并配用ICD-10疾病编码,请使用标准6位码。

3.路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如认为不规范或不可操作请说明具体情况。

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评估表路径名称科室名称医院名称
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 TCD代码
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 ICD代码(6位码)
注:
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本表针对出径病例。

本表治疗方法指本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中的中医治疗方法,如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推拿等。

如仅采用其中一种中医治疗方法的病例,需填写此表单的“单一治疗方法”一栏,注明中医治疗方法名称并进行疗效统计;如联合采用2种或2种以上中医治疗方法的病例,需填写此表单的“综合治疗方法”一栏,依据使用中医治疗方法的种类数量统计病例数量,并进行疗效统计。

3.治疗效果中三项指标依据各病种临床路径中出院标准/出路径标准进行具体填写。

4.序号10-18均填写入径病例总数的相关统计数据
5.“单一治疗方法”与“综合治疗方法”病例数之和应于总出径病例数相等;其相应的疗效统计结果例数之和也应于总体出径病例数相应疗效统计结果例数之和相等。

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中医特色评估表
路径名称科室名称医院名称
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TCD代码
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ICD代码(6位码)
出径例数填表人日期
注:
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本表针对出径病例。

“中药饮片使用率”、“中成药使用率”、“特色疗法使用率”均
需统计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期间出径组与非入径同病种病例使用比例情况
3.中药治疗比例提高情况是指和去年同期中医药治疗情况比较。

中医临床路径费用评估表路径名称科室名称医院名称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TCD代码
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ICD代码(6位码)
出径例数填表人日期
注:
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本表针对出径病例。

表一中“单病种均次费用”为试点病种所有完成路径病例、同期同病种非
入径病例及同期同地区同病种西医治疗病例的均次费用值,“药费”、“治疗费”、“耗材费”均为单病种均次费用的结构分解
3.中药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注射剂、院内中药制剂。

4.中医特色疗法包括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熏蒸、药浴、中医诊疗设备等。

5.表二项目3—8指单病种次均费用所占比例。

中医临床路径患者满意度统计表
路径名称科室名称医院名称
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TCD代码
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ICD代码(6位码)
入径例数填表人日期
注:
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本表针对入径病历,填写统计病例绝对数
3.治疗费用合理与否是指过高或过低。

4.治疗疗程满意与否是指时间过长或过短。

满洲里市中蒙医院
临床路径病种管理知情同意书
姓名:科室:病房:住院号:
诊断:临床路径名称:
先生/女士: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临床路径是一种标准化的诊疗程序,可以避免传统路径使同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间出现不同的治疗方案,避免了其随意性。

在这个程序下,您将得到更加规范、科学的医疗服务。

现将临床路径病种管理有关事宜告知如下:
1、根据医师对您的入院诊断,您符合临床路径准入标准。

如您同意,您将被纳入该病种的临床路径。

2、住院期间,您将按照临床路径病种诊疗程序接受规范、透明的治疗。

如您因个人意愿不接受临床路径,有权退出,或因病情变异不适合继续接受临床路径治疗,为了不影响您的治疗,我们将及时作出退出临床路径管理。

如您同意接受临床路径治疗,请您配合我们完成临床路径诊疗工作,共同努力使您早日恢复健康。

欢迎您对我们的临床路径工作进行监督。

患者知情选择
·我的医生已经告知我临床路径管理的作用与退出因素。

·我同意医生可以根据我的病情做出退出临床路径管理。

·我理解我进入临床路径管理需要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

·我同意()/ 不同意()进入临床路径管理
患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如果患者无法签署知情同意书,请其授权的亲属在此签名:
患者授权亲属签名与患者关系
签名日期年月日
医生陈述:
我已经告知患者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相关问题,并且取得患者同意。

医生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
满洲里市中蒙医院
临床路径变异记录单
姓名:性别:入院时间:住院号:
病区:床位:护士长签名:主治医生签名:
原因:
满洲里市中蒙医院临床路径信息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