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第8章习题解答.doc
组织行为学课件带课后思考题完整可编辑版-第八章 组织学习与创新

(二)学习型组织建设
在各种学习型组织建设实践中,以企业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和学习型政党 建设最有代表性。
企业的学习型组织建设
• 建立学习型组织,成为企业构建核 心竞争力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途径。
• 持久化的组织学习、常态化的知识 管理、制度化的知识共享、系统化 的总结提升、习惯化的创新意识。
• 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 过学习氛围的创建,提升组织的创 新能力。
一、学习型组织在中国的研究和实践
(一)学习型组织的研究成果 国内关于学习型组织的研究,从概念界定、测量到操作程序和方法,几 乎涵盖了所有的方面。
一.学习型组织本 身,包括概念的 定义、测量、重
要性等。
二.学习型组织的 影响因素及实施
效果。
三.学习型组织的 构建过程及其在 不同领域的应用
。
一、学习型组织在中国的研究和实践
一、个体创新与组织创新
(三)组织创新
早期的组织创新定义强调组织采用了新的观念或行为,例如新的产品、 服务方式、新技术或新的管理制度等。达曼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组织 创新提出三种分类:
(1)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2)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 (3)激进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 我们可以把组织创新看成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能够提高组织在动荡的 环境中的生存能力。组织创新起源于组织对经营方式的升级或转型,是对 已有管理实践的颠覆或革命,可以为组织创造价值提供新的路径。
三、影响组织学习的因素
(二)组织学习的内部因素
组织学习的内部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团队因素和组织因素
组织学习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1990年,彼得·圣吉的《第五 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的问世,掀起了一场关于学习型组织研究 和实践的热潮。
党课第八章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25分1.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党的各级委员会按照()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重大事项。
A.个别酝酿集、体领导、民主集中B.民主集中、集体领导、个别酝酿C.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你的答案为:C,正确2.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要求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A.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B.坚持以人为本C.坚持改革创新你的答案为:B,正确3.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推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A.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建设B.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民主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C.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你的答案为:B,错误4.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确保党的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A.权力监督制约机制B.党建工作长效机制C.干部管理机制你的答案为:B,正确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们党始终把()作为根本建设。
A.组织作风建设B.思想理论建设C.廉政制度建设你的答案为:B,正确6.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健全()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定期接访、及时阅处群众来信,注重分析网络舆情。
A.信访联动机制B.信访联谊会议C.信访联席会议你的答案为:C,正确7.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做到()。
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切实解决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问题。
A.系统培养、择优使用B.持续培养、择优使用C.系统培养、优中选优你的答案为:A,正确8.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
(完整版)第八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八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一、基本概念1、系统动力学(Systems Dynamics,SD)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弗雷斯特(J. W. Forrester)教授于1956年提出的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辅助手段的计算机仿真模型。
2、因果关系分析是系统动力学的基础,起着指明系统的变量间因果关系、作用方向和说明系统的反馈回路的作用。
通常事件间因果关系的逻辑可描述为“如果……那么就……”。
因果关系可以用因果关系图来表示。
3、因果链是用因果箭来描述的递推性的因果关系。
例如,A是B的原因,B是C的原因,则A也成为C的原因。
4、一般系统内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用箭头图表示,一个箭头连接两个有因果关系的相关变量,称之为因果箭。
5、当因果链中“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又引起“结果的结果”,最终又作用于最初的“原因”,形成一个封闭的回路,则称为因果关系的反馈回路或因果反馈回路、因果反馈环。
6、流程图中可以根据流率等因素的影响,描述系统状态变量的变化,并通过相应的系统动力学方程来精确表示变量的变化机制。
7、系统动力学中,流率变量用来表示决策函数。
“流率”描述的是系统中的流随时间而变化的活动状态,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提货速度等,用一个表示阀门的符号来标记。
8、Vensim是由美国Ventana Systems公司开发的一款可视化系统动力学软件,它提供了相对简单灵活的方式,建立仿真模型,观察变量的因果关系和反馈回路,便于修改、优化和探索模型。
二、选择题(1-4单选,5-8多选)1、如果变量A的增加使变量B也增加,那么两者为()A. 正因果关系B. 负因果关系C. 负因果链D. 正因果链2、全部因果箭都是负极性的反馈回路()A.一定是负反馈回路B.一定是正反馈回路C.可能是正反馈回路也可能是负反馈回路D.既不是正反馈回路也不是负反馈回路3、描述系统积累效应的变量是()A.系统变量B.状态变量C.决策变量D.流率变量4、()的多少是系统复杂程度的标志。
管理学基础习题答案 第八章

第八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转移信息的过程。
沟通不仅是一个人获得他人思想、感情、见解、价值观的一种途径,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影响他人的工具和改变他人的手段。
沟通具有目的性、信息传递性和双向交流性等特点。
2.团队:团队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
3.团队建设:团队建设是企业在管理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团队,并对其团队成员进行训练、总结和提高的过程。
4.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指一个团队基于其成员的共同利益,在组织战略目标的引导下,通过科学运营机制和企业文化的规范和熏陶,所形成的一种积极向上、拼搏进取、互相帮助、真诚协作、顾全大局等文明健康和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
二、单选题1.A;2.C;3.D;4.B;三、多选题1.ABCD;2.ABCD;3.ABC;4.ABCD;四、简单题1.重构组织结构,营造新型的组织文化氛围,健全完备高效的组织网络,提升管理沟通能力。
2.感知、偏见和成见、种族中心主义、语言、翻译、非语言因素、价值观、思维方式等都会对跨文化沟通产生影响。
3. 团队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
群体是指两个以上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实现某些特定目标而结合在一起。
团队与群体的区别有以下几点:①领导。
群体应该有明确的领导人;团队可能不一样,尤其是团队发展到成熟阶段,成员共享决策权。
②目标。
群体的目标必须与组织保持一致,但团队除了这点之外,还可以产生自己的目标。
③协作。
协作性是群体和团队最根本的差异,群体的协作性可能是中等程度的,有时成员还有消极和对立,但团队的协作性更强。
④责任。
群体的领导者要负很大责任,而团队中除了领导者要负责以外,每一个成员也要负责,甚至要共同负责。
⑤技能。
群体成员的技能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而团队成员的技能是相互补充的,把不同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人综合在一起,形成角色互补,从而达到整个团队的有效组合。
习思想第八章知识点及练习题

第八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知识点和自测题(一)一、单选题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参考答案:A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是()A.选举民主B.协商民主C.谈判民主D.代议民主参考答案:B知识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
3.统一战线工作范围不包括()A.民主党派成员B.无党派人士C.少数民族人士D.妇女参考答案:D知识点: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
统一战线因团结而生,靠团结而兴。
统一战线工作范围包括: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及其在大陆的亲属,华侨、归侨及侨眷,其他需要联系和团结的人员。
统一战线的工作对象为党外人士,重点是其中的代表人士。
二、多选题1.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A.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相统一B.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相统一C.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相统一D.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参考答案:ABCD知识点: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关于三者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B.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D.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参考答案:ABCD知识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八章领导理论及其应用.docx

第八章领导理论及其应用知识巩固一、简答题1.什么是领导?领导与管理有什么区别?答:领导是指领导者对下属施加影响以使下属完成其目标和任务的过程。
领导和管理的区别: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
领导和管理无论是在社会活动的实践方面,还是在社会科学的理论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相容性和交叉性。
领导具有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的一般属性。
一般认为,管理是指通过他人的努力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被认为与在结构化的组织中工作并具有明确角色的人相关;对于组织以外的人们,管理者不需要显示领导的角色。
领导力的重点是广泛背景下人际间的行为,通常与跟随者的意愿与热情行为相关;领导力不一定在组织的层级结构中发生,出现在不同的层级并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很多人在并未明确或定义其角色的情况下成为领导者。
2.领导影响力的来源有哪些?答:领导影响力的来源可分为有职位性影响力与非职位性影响力。
其中职位性影响力有:法定权、强制权、奖惩权、信息权;非职位性影响力有:专家权、感召权。
3.费德勒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该理论对管理者有什么启示?答:费德勒认为,有效的领导行为依赖于情境对领导者是否有利。
情境的有利程度由以下三种因素决定:(1)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即下属尊敬或爱戴上司的程度。
(2)工作结构,即工作明确的程度。
明确的内容包括:每位成员是否了解工作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是否有实现目标的多种途径,是否有独特的处理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案,是否清楚决策的正确性。
(3)领导者的职权,即领导者有多少正式的奖惩权。
在上述三种情境因素中,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最为重要。
该理论对管理者的启示:费德勒权变理论对管理的有益启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领导者本身应按照上述的一般规律采用相适应的领导方式,实施有效的领导;二是上级领导者在选用下级领导时,应以权变理论为指导,从企业和组织的实际情况出发选用领导者。
如果是最有利或最不有利的企业或组织,选拔任务导向型的领导者最好;其他情况的企业或组织,则选拔员工导向型的领导者最为合适。
运筹学答案(第八章)

School of Management
运筹学教程
第八章习题解答
解:两条船就够了。 一条船完成:T4→T5→T3; 另一条船完成:T1→T2 。
page 37 28 January 2019
School of Management
page 32 28 January 2019
School of Management
运筹学教程
第八章习题解答
page 33 28 January 2019
School of Management
运筹学教程
第八章习题解答
8.20 某种货物由2个仓库A1,A2运送到3个配货中 心B1,B2,B3。A1,A2的库存量分别为每天13t,9t; B 1 , B2 , B3 每天需求分别为 9t , 5t , 6t 。各仓库到配 货中心的运输能力、单位运费如表 8 — 4 ,求运费最省 的运输方案。
page 30 28 January 2019
School of Management
运筹学教程
第八章习题解答
8.18 甲、乙、丙、丁、戊、己6人组成一个小组, 检查 5 个单位的工作,若一单位和乙、丙、丁三人有 工作联系,则用 {乙,丙,丁 } 表示,其余四个单位分 别为{甲,戊,己},{甲,乙,戊,己},{甲,乙,丁, 己},{甲,乙,丙}。若到一个单位去检查工作的人必 须是和该单位没有联系的人,问应如何安排? 解:此题应该假设 1 人只能去 1个单位检查工作。 但是一个单位可以有多人去检查。具体安排如下: 甲和己→单位1、乙→单位2 、丙→单位3 、丁→ 单位5 、戊→单位4 。
运筹学教程
第八章习题解答
《管理学》第八章习题与详解

《管理学》第八章习题与详解管理学习题与详解第八章组织设计1.组织设计的任务是什么?组织设计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答:组织设计的任务是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规划和设计组织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确定组织中职能职权、参谋职权、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并编制职务说明书。
影响组织设计的主要因素有:环境、战略、技术、规模和生命周期。
(1)环境。
环境包括一般环境和特定环境两部分。
一般环境包括对组织管理目标产生间接影响的诸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技术等环境条件,这些条件最终会影响到组织现行的管理实践。
特定环境包括对组织管理目标产生直接影响的诸如政府、顾客、竞争对手、供应商等具体环境条件,这些条件对每个组织而言都是不同的,并且会随一般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两者具有互动性。
(2)战略。
战略是指决定和影响组织活动性质及根本方向的总目标,以及实现这一总目标的路径和方法。
钱德勒的研究认为,新的组织结构如不因战略而异,就将毫无效果。
具体来讲,战略发展有四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应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数量扩大阶段、地区开拓阶段、纵向联合发展阶段、产品多样化阶段。
(3)技术。
任何组织都需要通过技术将投入转换为产出。
那么,组织的设计就需要因技术的变化而变化。
特别是技术范式的重大转变,往往要求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
(4)组织规模。
布劳等人曾对组织规模与组织设计之间的关系作了大量研究,认为组织规模是影响组织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即大规模会提高组织复杂性程度,并提高专业化和规范化的程度。
(5)生命周期。
组织的演化成长呈现出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因此,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系统以及管理目标在各个阶段都可能是不相同的。
2.何谓部门化?部门化的形式有哪些?这些不同形式有何特征?答:组织部门化即按照职能相似性、任务活动相似性或关系紧密性的原则把组织中的专业技能人员分类集合在各个部门内,然后配以专职的管理人员来协调领导,统一指挥。
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与特征比较:职能部门化和流程部门化是按工作的过程标准来划分的,而其余几种则是按工作的结果标准来划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直流稳压电源
8.1 在图8.1.2所示桥式整流电路中,已知变压器二次电压为10V (有效值),R L =10Ω。
不考虑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求
(1) 负载R L 上的直流电压U O ;
(2) 二极管中的电流I D 和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U RM ; (3) 如果D 1断开,画出u I 和u O 的波形,并求U O 的值。
解:(1)直流电压U O =0.9U 2=0.9×10=9V (2)二极管电流 O D L 119
0.45A 2210
U I R =
=⨯= 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
RM 214.1V U == (3)二极管D 1断开,电路变成半波整流电路,
整流二极管为D 2、D 4,u 2和u O 的波形如图所示,U O =0.45U 2=4.5V
8.2 在题8.2图所示的整流滤波电路中,已知U 2=20V ,求下列情况下A 、B 两点间的电压U O :(1)电路电路正常工作;(2)电容C 开路;(3)负载R L 开路;(4)二极管D 1开路。
解:(1)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U O =1.2U 2=24V 。
(2)电容开路。
电路为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电压U O =0.9 U 2=18V 。
(3)负载开路,电容无放电回路,U O =U 2m =1.4U 2=28V 。
4)D 1开路,输出电压为半波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当负载电阻较大时,U O =U 2=20V 。
8.3 设计一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要求其直流输出电压为15V ,最大直流输出电流为100mA ,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在,电压为220V ,试确定变压器的变比、选择整流二极管的参数,并大致确定滤波电容的容量。
解:由U O =1.2U 2 得 O 212.5V 1.2U
U ==
变压器的变比 220
17.612.5
n =
= 取n=18
+u O -
题11.2图
+u O -
图8.1.2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O
由于最大输出电流为100mA ,因此负载电阻最小要达到
15
1500.1
=Ω 滤波电容 11155330μF 2150250
L T C R ≥
⋅⋅=⨯⨯=⨯ 二极管中平均电流I D =50mA
2=17.7V 。
留1.5倍的裕量,
选取25V 、100mA 的硅管。
8.4 试说明电感滤波电路和电容滤波电路的区别。
解:从工作原理上讲,电容滤波是通过电容的储能作用,使电容电压即输出电压在输入电压变化时保持基本不变;而电感滤波是通过电感的储能作用,使电感电流即输出电流保持基本不变。
从滤波效果上讲,电容滤波电路,负载电阻越大,滤波效果就越好,因此较适用于负载电流较小的场合,而电感滤波,负载电阻越小,滤波效果载好,因此适用于负载电阻较小、负载电流较大的场合。
8.5 在题8.5图所示带过流保护的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中,当负载电流过大,使R 3上的压降达到0.7V 时,T 2导通, T 1的基极电流减小,使其集电极电流相应减小,从而起到保护T1的作用。
设U Z =6.7V ,求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
若要求最大输出电流为500mA ,试确定取样电阻R 3的值。
解:输出电压2
O 1P 2P
2()U U R R R R R =
++''+ Omax 6.7
(200470200)29.1V 200
U =
⨯++= Omin 6.7
8708.7V 200470
U =
⨯=+
输出电压最大时,R P 中的电流为
29.1
33.4mA 870
= ,因此,负载电流最大(500mA )时,R 3中的电流为533mA 。
取样电阻R 3=
Ω=3.1533
.07
.0(设晶体管T 2为硅管)
R L 题8.5图
8.6 题8.6图所示电路为扩展输出电压的简易电路,试写出输出电压的表示式。
解:(a )U O =U 32+U Z =U ⨯⨯+U Z
(b )公共端电流I <<I 1时,流过电阻R 2的电流与I 1相等,因此
2O 1211
()(1)U R
U R R U R R ⨯⨯⨯⨯=
+=+ 8.7 在图8.4.4所示电路中,已知三端稳压器的型号是CW7815,R P =510Ω,欲使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为20~30V ,试确定R 1、R 2的值。
解:电路的输出电压
12P 12O 1P 1
P
R R R R R R U U U R R R ⨯⨯⨯⨯++++≤≤+
即
121510
1520510
R R R ++⨯=+ 121
510
1530R R R ++⨯=
解方程得: R 1=1020Ω,R 2=510Ω
(a)
题8.6图
(b)
图8.4.4 提高输出电压的电路
8.8 求题8.8图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值和负载电阻R L 的最小值。
解:运放接成负反馈,u +=u -=U 2,故有 mA 2
15
22323==-=+U U U I 电路的输出电压 U O =
V 5.22)12(2
15
=+⨯ 由于78L××型稳压器的最大输出电流为0.1A ,故负载电阻R L 应满足
1.05
.22L
≤R 即 Ω≥225L R
+O -
题8.8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