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联聚乙烯电缆
交联聚乙烯电缆结构

交联聚乙烯电缆结构
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是一种常用于输电和配电系统中的电缆。
它由导体、绝缘层、金属屏蔽层、填充物和护套层组成。
导体是电力传输的核心部分,它通常由铜或铝制成,并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截面积。
绝缘层是将导体与其他部分隔离的部分,一般选用交联聚乙烯作为绝缘材料,其具有良好的电气特性和耐热性。
金属屏蔽层位于绝缘层外部,可以有效地防止电磁干扰和电气短路。
金属屏蔽层通常由铝箔或铜丝编织层构成。
填充物用于填充绝缘层和金属屏蔽层之间的空隙,以增强电缆的机械强度并提供更好的电气性能。
护套层是电缆的最外层,主要用于保护电缆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湿气、化学物质和机械损伤。
常见的护套材料有聚氯乙烯(PVC)和聚乙烯(PE)等。
交联聚乙烯电缆结构复杂,但其优点包括高温耐受性、耐电压、电气性能稳定以及长寿命等。
由于这些优势,交联聚乙烯电缆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有关参数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有关参数
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简称XLPE)绝缘电力电
缆是一种常用的高压输电电缆,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和电流传输能力。
本
文将对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相关参数进行详细介绍。
1.电压等级:
-6kV、10kV、15kV:用于中压输电和配电系统;
-20kV、35kV:用于高压输电和配电系统。
2.线芯结构: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线芯结构主要包括导体、绝缘层和护套层。
导体是电力传输的核心部分,常用的导体材料包括铜和铝。
绝缘层采用交
联聚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护套层可根据具体使用环境需要选
择不同的材料,如聚氯乙烯(PVC)、低烟无卤材料等。
3.额定电流:
4.短路电流容量:
短路电流容量是指电缆在发生短路时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
交联聚乙
烯绝缘电力电缆的短路电流容量与导体截面积、材料特性、敷设方式、冷
却条件等因素有关。
在设计和选择电缆时,需要确保短路电流容量大于实
际应力电流。
5.耐热性能:
6.耐电压能力:
7.弯曲半径:
8.环境适应性:
总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是一种重要的高压输电和配电装置,具有多种参数和性能指标。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条件和需求来选择和设计合适的电缆,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传输电力。
交联聚乙烯电缆外直径

交联聚乙烯电缆外直径【最新版】目录一、交联聚乙烯电缆概述二、交联聚乙烯电缆外径的影响因素三、不同电压等级下交联聚乙烯电缆的外径四、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优点及应用正文一、交联聚乙烯电缆概述交联聚乙烯电缆是一种常见的电力电缆,其绝缘层采用交联聚乙烯材料制成,具有耐热性能好、绝缘电阻高、介质损耗角正切小等优点。
交联聚乙烯电缆广泛应用于室内、隧道、电缆沟及管道中,也可埋在松散的土壤中。
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电压等级,交联聚乙烯电缆有不同的型号和外径。
二、交联聚乙烯电缆外径的影响因素交联聚乙烯电缆的外径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1.电压等级:不同的电压等级下,电缆所需的绝缘层厚度不同,因此外径也会有所差异。
2.导体材料:电缆的导体材料会影响其截面积和外径。
一般而言,铜芯电缆的外径较铝芯电缆的外径小。
3.敷设方式:电缆敷设方式也会影响外径。
例如,直埋电缆的外径通常较架空电缆的外径小。
三、不同电压等级下交联聚乙烯电缆的外径以下是一些常见电压等级下交联聚乙烯电缆的外径:1.YJV, 1630, 0.6/1kV:外径为 22.YJV, 1630, 6/10kV:外径为33.YJV, 1630, 8.7/15kV:外径为 44.YJV, 1630, 12/21kV:外径为55.YJV, 1630, 18/20kV:外径为6四、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优点及应用交联聚乙烯电缆具有以下优点:1.耐热性能好:交联聚乙烯的耐热性能比聚氯乙烯高,可在 90℃下长期使用,短路时耐热温度最高可达 250℃。
2.绝缘电阻高: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绝缘电阻高,介质损耗角正切小,基本上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耐磨性和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好:交联聚乙烯电缆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环境应力开裂性。
4.环保性能好:交联聚乙烯电缆燃烧时散发出的是二氧化碳和水,而聚氯乙烯电缆燃烧时产生的是有害气体氯化氢。
5.密度小:交联聚乙烯的密度比聚氯乙烯小 40% 左右,可以明显减轻架空线的质量。
交联聚乙烯电缆

辐照设备
10KV交联电缆料
LDPE100 敏化助交联剂1.5 抗氧剂1010 0.3~0.6 硬脂酸钙0.5 氧化锌1.5 碳酸钙 1-4 炭黑母粒(含量45%) 2~6
交联度80% 辐照量 20Mrad
硅烷交联电缆料
一步法 两部分
共聚合
硅烷交联机理
加工
推荐加工温度在107~113℃,常规挤出机,
螺杆长径比20~25,压缩比2:1或3:1,口模 要短,口径直径与产品直径放大比可达20%, 挤出加工后进入高温盐浴或硫化通道 204~210℃进行后固化, 停留时间15~20秒。 交联后的产品可用于125℃的场合。 过滤网最大40目。使用前不需预干燥。
applications and for U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125° appliance wire and SIS. XL 7407 is a non-tarnishing, non-halogenated, flame retardant, chemically crosslinkable compound. Non-discoloring antioxidant and special active peroxide have been added to ensure thermal stability during processing and optimum curing results
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特点
由于交联聚乙烯为体型大分子,故为不熔不
溶物,耐热性明显提高。 交联度低,软化点变化不大;交联度高,维卡耐 热温度可提高30 ~40 ℃; 交联聚乙烯的长期使用温度为95 ~100 ℃。
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特点
交联聚乙烯电缆工作最低温度

交联聚乙烯电缆工作最低温度交联聚乙烯电缆是一种常用于输电和配电系统中的电线电缆,其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耐寒性。
在工作过程中,交联聚乙烯电缆能够在极端低温环境下正常运行,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交联聚乙烯电缆的工作最低温度以及其在低温环境下的应用。
交联聚乙烯电缆是一种通过交联技术处理的聚乙烯电缆,通过将聚乙烯材料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使其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提高其耐热性和耐寒性。
交联聚乙烯电缆的工作最低温度是指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电缆能够正常工作的最低温度。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交联聚乙烯电缆的工作最低温度通常为-40°C。
这意味着在-40°C的低温环境中,交联聚乙烯电缆仍然能够保持其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不会发生冷脆化或断裂等问题。
因此,交联聚乙烯电缆在寒冷地区或极寒环境下的应用非常广泛。
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低温性能主要取决于交联剂的种类和交联程度。
一般来说,交联剂的选择和交联程度的控制能够影响电缆的低温弯曲性能、抗冲击性能和抗拉伸性能等。
通过合理选择交联剂和控制交联程度,可以使交联聚乙烯电缆在极端低温下保持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
交联聚乙烯电缆在低温环境下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北方或高海拔地区的输电线路中,交联聚乙烯电缆能够保证输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极寒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和化工行业中,交联聚乙烯电缆也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和电气设备的连接和供电。
交联聚乙烯电缆还具有其他优点,如耐化学腐蚀、耐磨损和耐老化等。
因此,交联聚乙烯电缆不仅可以在低温环境下工作,还可以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长期使用,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交联聚乙烯电缆是一种在低温环境下工作的电线电缆,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耐寒性。
其工作最低温度通常为-40°C,能够在极端低温环境下保持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
交联聚乙烯电缆在寒冷地区和极寒环境下的应用非常广泛,能够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合理选择交联剂和控制交联程度,可以进一步提高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低温性能。
交联绝缘电力电缆 标准

交联绝缘电力电缆标准交联绝缘电力电缆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和分配领域的电缆,其标准对于确保电缆的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交联绝缘电力电缆标准的详细介绍:一、交联绝缘电力电缆的定义交联绝缘电力电缆是一种采用交联聚乙烯(XLPE)作为绝缘材料的电力电缆。
交联聚乙烯具有优异的电气性能、耐热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缆的生产。
二、交联绝缘电力电缆的标准绝缘材料标准交联绝缘电力电缆的绝缘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其中,交联聚乙烯应符合GB/T 15065-2009《额定电压1 kV(Um=1.2 kV)到35 kV(Um=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中的要求。
此外,绝缘材料的性能指标还应包括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热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等。
电缆结构标准交联绝缘电力电缆的结构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其中,导体截面、绝缘厚度、绝缘材料等应符合GB/T 12706.1-2002《额定电压1 kV(Um=1.2 kV)到35 kV(Um=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中的要求。
此外,电缆的结构还应考虑机械强度、耐热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等因素。
电缆试验标准交联绝缘电力电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来验证其性能和质量。
这些试验包括电气性能试验、机械性能试验、热性能试验和耐化学腐蚀性能试验等。
其中,电气性能试验主要包括直流电阻试验、耐压试验等;机械性能试验主要包括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等;热性能试验主要包括热老化试验、热稳定性试验等;耐化学腐蚀性能试验主要包括耐油试验、耐酸碱试验等。
电缆安装标准交联绝缘电力电缆在安装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
首先,电缆的敷设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电缆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其次,电缆的连接应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如压接、焊接等,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最后,电缆的安装还应考虑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确保电缆在恶劣环境下也能正常运行。
三、总结与展望交联绝缘电力电缆的标准对于确保电缆的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最高工作温度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最高工作温度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简称XLPE)是一种高温电缆绝缘材料,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和热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输电、配电和工业领域。
其最高工作温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材料特性、使用环境以及电缆的设计等。
首先,我们来了解交联聚乙烯材料的特性。
XLPE是由聚乙烯经过交联处理而成的材料,交联过程可以提高聚乙烯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使其能够耐受更高的温度。
常见的交联方式包括电子束交联和热交联两种,其中电子束交联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生产中。
XLPE的热稳定性是衡量其可耐受高温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相关标准规定,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热老化性能应满足特定的要求,例如在70℃或90℃的条件下经过规定时间的老化测试后,其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应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这表明交联聚乙烯电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能够持续提供可靠的绝缘保护和电气传输。
除了热稳定性,交联聚乙烯的熔点也是决定其最高工作温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聚乙烯的熔点约为110℃,而交联聚乙烯的熔点则会随着交联程度的增加而提高。
一般情况下,电缆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会根据使用环境和负载要求选择适当的交联程度,以确保电缆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外,电缆的设计和结构也对最高工作温度有影响。
交联聚乙烯电缆通常由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护套层等部分组成。
这些部分的选择和设计需要考虑到电缆的负载、使用环境和安全性等因素。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可能需要增加绝缘层的厚度或采用耐高温材料作为护套层,以提高电缆的耐高温性能。
综上所述,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最高工作温度往往在70℃至90℃之间,具体取决于材料特性、使用环境和电缆设计等多种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需要更高的工作温度,可以考虑采用其他具有更高耐高温性能的绝缘材料,如交联聚烯烃、硅橡胶等。
同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电缆的合理选择和设计,以确保电缆在高温条件下的可靠工作。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型号及外径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型号及外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是一种高压电力传输电缆材料,在电力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该材料具有高的耐电压能力、优异的耐磨性、耐氧化性、耐化学腐蚀性、抗老化性等优点。
在电网建设和改造中,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深受广大电力工程从业者和用户的欢迎和使用。
针对不同的电力设备和电网要求,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有不同的型号和标准要求。
一、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型号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型号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导体型号导体是电缆传输电能的主要部分,其主要用途是导电和传输电能。
常见的导体材料有铜线、铝线等材料。
顾名思义,导体型号是指导体铜线或铝线的规格型号。
其中,铜线和铝线的横截面积大小所承受的电流大小不同,铜线的导电能力要比铝线大,所以铜线的型号比铝线的型号大,常见的导体型号有10mm2、16mm2、25mm2、35mm2等。
2、绝缘材料型号绝缘材料是指将导体和外界隔离,防止电流泄漏和火灾的发生的材料。
常见的绝缘材料有聚乙烯、交联聚乙烯、交联聚乙烯树脂等材料。
在电力工程中,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的使用比较广泛。
它具有高耐热性、高耐电压、良好的耐化学性和耐老化性等特点。
绝缘材料型号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常见的有YJLV、YJV、YJV22、YJV32等型号。
3、芯数和电缆截面积芯数是指电缆芯线的数量。
电缆截面积是指电缆传输电能的横截面积大小,以mm2为单位。
通常,电缆的芯数越多,越适用于电力传输距离较远的工程;电缆截面积越大,电缆传输电能的负载能力就越大,通常越适用于输送大功率的电力设备。
常见的电缆芯数和截面积有1*10mm2、1*16mm2、4*35mm2等。
二、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外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外径是指在绝缘层之外的电缆最大外径,决定了电力线路的档次、铺设方式以及电力线路安全使用等因素。
常见的电力线路外径由三个因素组成:绝缘层厚度、导体直径和电缆子径。
其中,经过交联处理的聚乙烯绝缘层中,所含化学结合的交联成分的含量越高,厚度越大;而芯线的导体直径越大,电力线路外径就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联聚乙烯电缆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由于其电气性能和耐热性能都很好,传输容量较大,结构轻便,易于弯曲,附件接头简单,安装敷设方便,不受高度落差的限制,特别是没有漏油和引起火灾的危险,因此受到用户广泛欢迎,并不断向高压、超高压领域发展,呈现出逐步替代油纸电缆的趋势。
一、文联聚乙烯电缆的结构特点如图4-17所示,交联聚乙烯电缆和大家熟悉的油浸纸统包电缆的区别除了相间主绝缘是交联聚乙烯塑料以及线芯形状是圆形之外,还有两层半导体胶涂层。
在芯线的外表面涂有第一层半导体胶,它可以克服电晕及游离放电,使芯线与绝缘层之间有良好的过渡。
在相间绝缘外表面涂有第二层半导体胶,同时挤包了一层0.1mm厚的薄铜带,它们组成了良好的相间屏蔽层,它保护着电缆,使之几乎不能发生相间故障,如图4-18所示。
图4-17 交联聚乙烯电缆断面构造示意图1.绝缘层;2-线芯;3-半导体胶层;4-铜带屏蔽层; 5-填料;6-塑料内衬;7-铠装层;8-塑料外护层图4-18 交联聚乙烯电缆结构示意图1-线芯;2-交联聚乙烯绝缘;3-半导电层;4-铜屏蔽;5-包带;6-外护层二、事故原因根据国内外报导,交联聚乙烯电缆发生事故的原因如下:1.水树枝劣化它是交联聚乙烯电缆事故的主要原因,约占事故的71%,多发生于自然劣化。
所谓“树枝”不过是一个形象名词,它指团体介质击穿破坏前,固体介质中产生的树枝状裂痕和放电痕迹。
树枝的产生引起绝缘进一步的恶劣化,不久将导致全部击穿。
所以树枝现象也是预击穿现象。
按树枝化形成的原因,树枝可分为电树枝、水树枝和电化树枝(也可归为水村的特例)。
水树枝,它是水浸入绝缘层,在电场作用下形成的树枝状物。
它的特点是引发树枝的空隙含有水分,它在比发生电树枝低得多的场强下即可发生。
树枝有的大多不连续,内凝有水分,主干树枝较粗,分枝多且密密麻麻,如图4-19所示。
图4-19 自内侧的水树枝状水树枝一般是从内半导电层、屏蔽层与绝缘层界面上引发出来。
若绝缘体内存有气隙或杂质,则会在电场方向产生并加剧蝶形领结状水树枝。
这些水树枝不仅受电缆结构的影响,而且还受半导作层性能和形状、含水率、电压等级、电缆芯温度以及浸水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水树枝延伸最主要的条件是高温和浸水,这时水树枝的长度可以达到绝缘厚度的一半以上。
图4-20表示经加速劣化而引起水树枝加剧的例子。
图4-20水树枝延伸的时间特性水树枝具有消失和重现的特点,有的水树枝受热、干燥、抽真空后会消失形态,浸入热水中又会重现。
水树枝不会直接导致击穿,但会使绝缘强度降低,促进老化作用,缩短寿命。
水树枝劣化对电缆绝缘性能的影响如图4-21所示。
图4-21水树枝长度和交流击穿电压的关系(a)水树枝长度;(b)蝶形领结长度由图4-21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的交流击穿电压稍高。
在此,将水树枝形状引用平均电场中的旋转椭圆体相近似的概念,则树枝末梢的电场E表示如下E=2U/d*1/ln(Δl/r)*l/r式中 r-突起末端的曲率半径,mml-突起的长半径,mm;d-电极间的间隙宽度mm;U-外加电压,kV。
设电缆绝缘的固有击穿电场强度为 600kV/mm, r=0.0025mm, d=4mm时,计算U和ι的关系,则图4-21中的(a)和(b)的理论值和实测值的结果基本一致。
若水村校长度在1mm以上,则交流击穿电压比理论值要高些,这是因为水树枝已开始具有向横向扩展的能力和水树枝末端的已经缓和的缘故。
根据现场运行经验,水树枝劣化特征如下:(l)仅发生在6kV高压以上的交联聚乙烯电缆中。
(2)从投运到破坏的时间需要数年至十几年,大多数在10年以上。
(3)贯通绝缘体的水树枝状劣化,大部分能维持正常工作电压以上的电压值,只有在发生脉冲电压等异常电压时才产生破坏。
(4)环境温度高时,劣化进程加快。
(5)电缆构造对故障有很大关系,对用棉带做基布的半导体层的电缆要特别注意。
(6)全屏蔽的3.3kV交联聚乙烯电缆,由于接地有可能发展为相间短路。
2.屏蔽铜带断裂在屏蔽铜带一端接地的电缆中,当屏蔽铜带断裂时,非接地一端的铜带成为非接地状态,该铜带上将感应出高电压,其值为Ug=C1/(C1+C2)U式中 C1-电缆芯与非接地一端铜带间的电容;C2-非接地一端铜带对地电容。
这个高电压若导致断裂部位发生放电,往往引起绝缘破坏。
断裂部位放电的示意图如图4-22所示。
图4-22屏蔽铜带断裂时感应出高电压放电现象示意图屏蔽铜带断裂的特征是:(1)单芯电缆比三芯电缆的事故多。
(2)从投运到破坏的时间,从数周到数年不等。
(3)断裂部位的导体电阻增大到数千欧,不能保护非接地侧电缆的对地闪络。
(4)断裂部位放电时冒火、冒烟,严重时可能引起火灾。
3.铜屏蔽接地故障交联聚乙烯电缆铜屏蔽接地故障已逐渐引起现场的重视。
例如某地区的交联聚乙烯电缆多半采取直埋方式,为此将终端头的铜屏蔽地线和钢销地线分别引出,接地线截面分别不小于25mm2和10mm2,从热缩手套下引出时应互相绝缘,通过以上两项改进,就有条件在终端头处定期测量钢销对地和钢枪对铜屏蔽的绝缘电阻,可间接反映电缆内、外护套有无损伤,从而可以判断电缆是否受潮。
检测发现电缆铜屏蔽接地,在某变电所终端侧绝缘电阻力0.01MΩ。
图4-23 电缆敷设及其测试接线图( a)敷设示意图;(b)测试接线图注:1,2,3,4,5为电缆接头编号为进一步找到故障点,又用QF1-A型电缆探伤仪测试。
电缆敷设示意图和测量接线图如图4-23所示。
测量结果如下:正接线 R1=0.492LX=R1L=0.492×4014=1795(m)反接线 R2=0.507LX=(1-R2)L=(1-0.507)×4014=1978.9(m) 测量结果表明,正、反接线的测量结果基本吻合,故障点的位置在离变电所1973m的4号电缆接头上。
将1号接头刨开,把接头内、外护套分别剥开检查,发现造成铜屏蔽接地的原因是内、外护套搭接处密封不严,钢销甲和银屏蔽处均有潮气存在。
针对故障原因,用喷灯对该接头进行充分排潮后,把铜屏蔽在接头处断开,分别摇测接头两侧铜屏蔽对地绝缘电阻,测量结果是:变电所侧为4.5 MΩ,终端侧为5 MΩ。
由于处理及时,避免了事故发生。
4.电缆护层故障某电业局敷设了日本生产额定电压为47/66kV交联聚乙烯单芯电缆,其结构如图4-24所示。
图4-24 交联聚乙烯单芯电缆结构图1-铜线芯(240mm2);2-内半导电层;3-主绝缘层 (XLPE);4-外半导电层; 5-铜屏蔽层;6-铝波纹护层(1.7mm厚);7-PVC外护层(4mm厚,外涂石墨层)高压单芯交联聚乙烯电缆能否安全可靠地运行,与其护层能否安全可靠运行关系密切。
电缆护层采用一端接地方式时,要求该电缆的护层必须绝缘良好。
当电缆护层发生接地时,运行中电缆护层将受到交变磁场的作用,在铝波纹护层上将产生感应电压,使在接接地端和电缆护层的绝缘不良处产生“环流”。
“环流”使铝波纹层发热,并使输送容量降低 30%~40%;而且严重的可将金属护层烧穿。
护层烧穿后将使电缆的主绝缘裸露在外,与地下(或空气中)的水分或潮气相接触,使绝缘层遭受破坏,最终导致绝缘击穿。
上述电缆线路正常负荷为40~50A,最高负荷约300A。
1988年对该电缆进行预防性试验时发现B相PVC外护层绝缘对地仅0.5MΩ。
以后逐年下降,1992年5月用万用表测得护层对地绝缘电阻值为15kΩ,如表4-5所示。
1988年至1992年在正常负荷下测得护层的感应电压在5V左右,接地电流在IA以下,认为该相外护层有接地故障。
1992年6月,用YJDJ-1型橡塑电缆护套损伤探测仪对该线路B相护层接地故障进行测寻,找到了故障点。
从故障点外表看,从故障点向变电所方向有一段近350mm长的树技状痕迹。
该段外护层变得僵硬,故障周围的细砂已变黑,说明在两个接地点之间确实存在“环流”。
再用手向里触摸故障点,发现铝波纹层有一个面积约为30mm2的孔洞。
这个孔洞也是因“环流”而烧穿的。
“孔洞”的出现表示电缆主绝缘已暴露在土壤中,水及潮气已经侵入。
由于处理及时,避免了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团长期受潮而导致生长水树枝,造成绝缘击穿事故的隐患。
表4-5 电缆护层绝缘电阻(MΩ)测试时间相别测试仪器A B C1988.5 5 0.5 4 绝缘电阻表1989.4 11 0.2 14 绝缘电阻表1990.5 7 0.1 8 绝缘电阻表5.线芯屏蔽层厚薄不均匀电力电缆线芯在紧压过程中容易产生尖锐毛刺。
随着运行电压升高,导体表面电场增大,毛刺尖端电场严重畸变,导致引发主绝缘树枝状放电。
因此,3kV及以上的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均要求设计由半导电材料构成的线芯屏蔽层和绝缘屏蔽层。
半导电线芯屏蔽层的主要作用是:均匀线芯表面电场、防止气隙、提高电缆局部放电电压、屏蔽线芯毛刺、抑制树枝引发和树技状放电,还起热屏障作用。
因此它直接影响电缆的安全运行和寿命。
例如:(1)某YJV-26/35型、3 × 400mm2的交联聚乙炔电缆投入运行8天后发生故障,电缆本体绝缘几乎全部烧融,铜芯均有过热退火痕迹,位子铜屏蔽接地处上方16mm和51mm两处的铜线芯被烧熔化为黄豆大小粒状,铜接线端于完好。
(2)某YJV-26/35型、3min×400mm的交联聚乙炔电缆敷设竣工后做直流耐压试验时,在距一端点约47m处发生击穿。
现场解剖检查、分析两起故障电缆、其主绝缘和绝缘屏蔽层无明显制造质量问题,而线芯屏蔽层厚薄不均匀,最薄处厚度约0.67mm,最厚处厚度约1.22mm,碳黑分散比较均匀,体积电阻率约为106Ω·cm。
因此,可以判断:故障的原因是线芯屏蔽层较薄、体积电阻率偏高,不足以屏蔽线芯毛刺或铜屑所引起的畸变电场尖端放电,主绝缘迅速被破坏,最后导致电击穿。
诊断方法1.停电诊断方法我国《规程》规定的停电诊断方法有:(1)测量电缆主绝缘绝缘电阻。
对 0. 6/1kV电缆用 1000V绝缘电阻表; 0.6/1kV以上电缆用2500V绝缘电阻表;其中好6kV及以上电缆也可用5000V绝缘电阻表。
对重要电缆,其试验周期为1年;对一般电缆,3.6/6kV及以上者为3年,3.6/6kV以下都为5年,要求值自行规定。
(2)测量电缆外户套绝缘电阻。
这个项目只适用三芯电缆的外护套。
对单芯电缆,由于其金属层(电缆金属套和金属屏蔽的总称)采用交叉互联接地方法,所以应按交叉互联系统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即除对外护套进行直流耐压试验外,如在交叉互联大段内发生故障,则应对该大段进行试验。
如在交叉互联系统内直接接地的接头发生故障时,则与该接头连接的相邻两个大段都应进行试验。
对三芯电缆外护套进行测试时,采用500V绝缘电阻表,当每千米的绝缘电阻低于0.5MΩ时,应采用下述方法判断外护套是否进水:由于交联聚乙烯电缆的金属层、销装层及其涂层用的材料有铜、铅、铁、锌和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