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电影的中国元素
美国影视动画中的中国元素

美国影视动画中的中国元素
美国影视动画中经常出现中国元素,这些元素可以是中国文化、中国传统、中国历史、中国风景等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美国影视动画中常见的中国元素。
中国文化在美国影视动画中经常被引用。
在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中,故事背景是古
代中国,影片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如汉服、功夫、中国戏曲等。
在电影《功夫熊猫》
系列中,描绘了一个围绕中国功夫和中国哲学的故事,通过插图风格和角色造型,展现了
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在美国影视动画中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迪士尼电影《美女与野兽》中,主人
公贝尔在古代中国风格的城堡中生活,既有中国元素的建筑、家具和装饰品,也有中国传
统戏剧的影子。
中国历史也是美国影视动画中常见的元素之一。
电影《功夫熊猫》系列中,武术大师
们都是以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为原型创造的角色,如中国古代将领曹操、中国传统女子侠盗
花木兰等等。
这些角色的设定和剧情都带有浓厚的中国历史色彩。
中国风景也经常出现在美国影视动画中。
在动画片《疯狂动物城》中,故事发生在一
个由人和动物共同生活的现代城市,动画片通过色彩绚丽的中国城市风光来展现城市的多
样性和美丽。
在迪士尼电影《香奈儿与梦想》,主角在云南的神秘丛林中寻找魔法草药,
观众可以欣赏到云南独有的山水风光和神秘的氛围。
美国影视动画中的中国元素丰富多样,既有中国文化的引用,也有中国传统的影响,
还有中国历史和中国风景等。
这些元素的出现,既展示了中国的独特魅力,也带给观众更
多的文化体验。
这也有利于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中国元素在美国电影中的运用

美国电影中中国元素与美国元素融合的意义一直以来,中国电影总带着神秘而写意的色彩,这种朦胧的感觉给大家留下了许多空灵。
而西方电影则以写实见长,以前看的许多国外大片,影片细节处处细腻,情节环环紧扣,一直让人提着心。
这种空灵和写实,是不可调和还是能相互交融?现在陆续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外国大片,都已经给出了答案:中西方的文化是可以交融的,并且能交融得别有一番韵味。
还记得看《功夫熊猫》时,家里年长的人都以为这是一部我国制作的影片。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原始又神秘,有时候引用东方元素制造神秘气氛,有时候为了中国市场,他们绝对不可能宣传中国文化,只是利用这些元素罢了。
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儒雅与内敛,西方文化中的张扬与自信,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精神,我想其实是可以相互借鉴的,诚如艺术中的空灵与写实是可以融合的那样。
越来越多的大片或多或少都添加了中国元素。
与此同时,影片中反映的西方解读“中国模式”和观察中国视角的变化也显而易见。
金融危机使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重视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的拉动作用,并且开始用平等视角看中国,一种正面的中国形象开始进入西方主流社会的视野,东西方文化的平等交流和互动初现端倪。
特别是这是好莱坞的产品,而只有市场中被消费的文化才能被真正接受,这对传播中国形象是有意义的。
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电影中心的关注,说明我们有了相当的实力和影响力。
从这点上说,是值得肯定的,要给自己充足的信心。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对片中的“中国元素”要以平常心待之,主流媒体更需冷静,没必要“自鸣得意”。
要看到,这些“中国元素”多为娱乐元素、商业元素,甚至可能商业因素的考虑更多一些,毕竟金融危机下中国市场的诱惑颇大。
对于电影产业来说,“票房至上”“经济至上”如果没有根的维系,就是一叶浮萍,根本不可能成为文化产业的驱动力,也就很难发挥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目前在内容鲜明性和价值导向性上,国产片较好莱坞电影制作有很大差距,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积累,但很多国产片却讲不好一个有趣的故事;虽有明星大腕参演,但市场竞争力不强。
好莱坞电影中的传统文化

好莱坞电影中的传统文化好莱坞作为全球电影业的重要中心,每年都有大量的电影作品面世。
这些电影作品中,不少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本文将探讨好莱坞电影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分析其在电影中的表现形式和意义。
一、中国文化元素1.《功夫》《功夫》是一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喜剧电影,讲述了中国功夫的传承和发展,并把中国的戏剧、文化与艺术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电影中的人物角色头上都戴着不同风格的帽子,它们代表着不同功夫流派的意义,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文化融合。
2.《花木兰》《花木兰》是根据中国民间传说改编的演义小说,故事背景为中国古代,以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的形象为主角,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爱国主义和女性意识。
电影中穿着汉服的人物,古风画面,中式建筑和器具等元素,为电影增添了中国文化的气息。
二、日本文化元素1.《千与千寻》《千与千寻》是一部以日本神话为背景的动画电影,讲述了一个迷路进入神奈川县藤枝市的少女千寻,在神秘酒馆工作后,解救了被妖怪诅咒的人的故事。
电影中的日式建筑、街道、食物等元素,都融入了日本传统文化的气息,让观众深度感受到日本独特的文化魅力。
2.《真爱至上》《真爱至上》是一部以日本文化为背景的浪漫喜剧电影,讲述了一个美国商人前往日本寻找新市场,并在当地结识了一个女孩的故事。
电影中日式屋内、繁忙的街道、组合寿司等元素,为电影注入了日本文化的元素。
三、印度文化元素1.《印度阿三》《印度阿三》是一部以印度文化为背景的音乐喜剧电影,讲述了一个英国人前往印度,追寻爱情和音乐天赋的故事。
电影中印度经典舞蹈、斋戒节、河上的酒店等元素,展现了印度的独特文化特点,让观众更加了解印度文化的内涵。
2.《三傻大闹宝莱坞》《三傻大闹宝莱坞》结合了古代印度教经典《梨花燃》的创意和现代印度的场景和人物,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们坚定追求自己梦想的故事。
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

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好莱坞电影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之一,其文化元素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中国文化元素的融入不仅丰富了电影的内容和形式,也促进了中美两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随着中美两国关系的日益密切,中国市场对于好莱坞电影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为了吸引中国观众,不少好莱坞电影纷纷加入了中国文化元素,以增加影片的吸引力。
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也使其成为好莱坞电影中的热门题材。
本文将深入探讨好莱坞电影中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情况,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同时探讨这种文化交流对于两国之间的互动所带来的影响。
通过对中国文化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呈现进行解读,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这种文化融合现象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对于好莱坞电影中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好莱坞作为世界影视的中心,其电影作品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将对中西文化的交流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研究好莱坞电影中中国文化元素的呈现与解读,可以深入探讨影视作品如何塑造和传递文化认知,从而拓展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而中国文化元素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影响也将直接影响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在文化交流与互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入研究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对于促进跨文化交流、推动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中国传统文化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呈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呈现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近年来的电影作品中,可以看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不同表达方式。
一方面,一些电影通过展示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和传说来呈现传统文化元素。
电影《功夫》中就运用了中国古代武术和功夫文化作为主题,展示了中国武术的精髓和传统价值观。
一些电影则通过现代化的手法和角度来重新诠释和演绎中国传统文化。
浅析美国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元素

浅析美国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元素
美国动画电影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影片类型之一、近年来,越来越
多的美国动画电影中融入了中国元素,这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
影响力,也为观众带来了新鲜感和欢乐。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美国动画电
影中的中国元素进行浅析。
首先,美国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常常体现在故事情节和角色设计上。
例如,《功夫熊猫》系列讲述了一个梦想成为功夫大师的熊猫的故事,在
影片中融入了中国功夫和中国哲学的元素。
影片的主要角色如熊猫主人公“阿宝”和功夫大师“师傅”等,都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并且角色的性
格与中国文化中的道德观念相契合。
这些角色的刻画不仅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也将中国文化中的智慧和修养传达给了国际观众。
其次,美国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也常常体现在画面风格和配乐上。
中国古代艺术对美国动画电影的画面风格有很大的影响,例如《黑衣人》
系列的开篇动画中常常使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风,给人以独特的视觉享受。
同时,一些美国动画电影也会选用中国的传统音乐作为配乐,例如《冰雪
奇缘》中的主题曲《Let It Go》是由中国音乐家董贞改编的中国民间曲调。
这样的音乐选择不仅丰富了电影的氛围,也增加了中国元素的存在感。
总的来说,中国元素在美国动画电影中的应用为电影增添了独特的魅
力和浑然天成的观赏性。
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借鉴和运用,这些电影在国际
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成功。
中国元素的融入不仅让美国动画电影更
加多元化和国际化,也为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
欧美电影中中国文化因素的呈现及影响

欧美电影中中国文化因素的呈现及影响一、欧美电影中中国文化因素的呈现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欧美电影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增强,其电影作品中也逐渐呈现出中国文化因素。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1.功夫片功夫片如《少林足球》《功夫》《十二生肖》等因其独特的中国武术元素而在欧美电影市场取得了一定的票房收入。
这些电影中的场景、服饰、武器等都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特色。
2.历史剧历史剧如《木兰传奇》《赤壁》《大腕》等将古代中国的历史故事搬上了银幕,其中描绘了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习俗,如忠诚、勇气、功夫等。
3.文化冲突文化冲突题材的电影如《记忆碎片》《入侵者》等则更加深入地挖掘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呈现了在两种文化之间生活的中国人的心理状态和矛盾。
二、欧美电影中中国文化因素的影响欧美电影中中国文化因素的加入,不仅仅是为了增加票房收入,也影响了欧美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以下是具体影响:1.推广中国文化欧美电影中中国文化元素的呈现,让欧美观众可以在自己的文化圈之外,了解到不同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有助于推广中国文化。
2.改善中西文化关系文化冲突题材的电影则让欧美观众感受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使他们更加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有助于改善中西文化关系。
3.提升国际形象欧美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的加入,也可以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树立更加积极的形象,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
三、结论欧美电影市场对中国文化因素的兴趣逐渐增强,且其呈现方式及影响也在逐渐扩大。
通过欧美电影中中国文化元素的加入,不仅能够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改善中西文化关系和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
美国影视动画中的中国元素

美国影视动画中的中国元素美国的影视动画中经常会出现与中国有关的元素,不论是中国风的服装、景色,还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传说都在其中。
这些元素不仅使得作品更加多样化,同时也能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
下面将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1.《花木兰》(Mulan)《花木兰》是迪斯尼公司于1998年出品的一部动画电影,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中国女孩为了防止父亲去打仗而冒充男子上战场,最终成功保家卫国的故事。
影片充满中国特色,从服装到音乐,从建筑到食品都力求符合中国文化,同时还采用了传统的中国画风格来表现人物和场景,使得整部电影更加具有艺术性和民族特色。
2.《功夫熊猫》(Kung Fu Panda)《功夫熊猫》是梦工厂公司于2008年出品的一部动画电影,讲述了熊猫波和他成为一名功夫大师的故事。
电影的场景和人物均取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如熊猫的外貌、武术、配乐等元素,都充斥着中国特色。
同时,影片中还涉及到中国的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道、禅等,使得作品更加深入浅出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功夫熊猫3》作为《功夫熊猫》系列的第三部作品,依旧延续了以前的风格,但在讲述故事方面更加偏向中国的文化传说。
电影中的主人公波和他的父亲李珂,展现了中国传统父子关系中的重视传承、尊重长辈等道德观念。
影片中的神龙、魔鬼等元素也来自中国文化传说,并被融入到整个故事情节中,使得影片更加具有中国特色。
4.《熊出没》(Boonie Bears)《熊出没》是一部中国出品的动画电影,但由于其故事情节和人物造型有许多可爱的熊的元素,因此在美国也拥有了不少的粉丝。
故事讲述的是两只熊和一个鹿的生活故事,其中不仅充满了中国的民俗文化,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还涉及到一些社会现象的反思和讽刺,如环保、健康等问题。
以上的例子只是众多具有中国元素的影视动画作品之一,它们不仅是向外输出中国文化的载体,还能为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具体的努力。
随着中美两国的进一步互动,相信会有更多的“中美混血儿”问世,将中美两国的文化、艺术创意、商业等多方面结合起来,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

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近年来,好莱坞电影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成为了热门话题。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好莱坞电影制作方纷纷将目光转向中国,并开始在电影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以吸引更多的中国观众。
中国文化元素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运用,不仅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情调,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加真实和生动的体验。
接下来,我们将从电影角度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
中国文化元素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角色、布景、服饰和故事情节。
角色是最为直观的体现。
在一些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元素的角色通常是中国人物或者具有中国背景的角色。
在迪士尼的电影《花木兰》中,主角花木兰就是一个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角色,她在电影中穿着中国传统的服装,使用中国的武器,展现了中国式的自信和勇敢。
在另一部知名的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中,主角是一个充满中国元素的“功夫熊猫”,电影中展现了中国功夫、中国美食和中国传统文化。
这些角色的设计,不仅让观众更容易地接受这些中国元素,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上的投入。
在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运用中,布景和服饰也是至关重要的部分。
很多好莱坞电影会选择在中国的历史名胜或者风景如画的城市进行取景,比如在《变形金刚4》中就有一部分场景是在中国的五粮液景区取景拍摄。
这些美丽的中国风景,给电影增添了独特的韵味和情调,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中国观众。
好莱坞电影中对中国服饰的运用也是相当普遍的,比如电影《功夫瑜伽》中,主角成龙就穿着中国传统的功夫服饰,这样的服饰设计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给电影增添了更多的华夏情怀。
好莱坞电影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也体现在故事情节上。
很多好莱坞电影都会选取中国的传统传说或者故事情节作为电影的背景,比如电影《功夫熊猫》就是以中国的“龙战记”为故事背景创作而成,而《英雄》则是以中国的古代战国时期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历史武侠片。
这样的故事背景设计,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厚,也使得好莱坞电影在故事情节上更显得丰富和具有独特的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米高梅影业公司标识: 雄狮利奥 1924年,电影公司宣传人员 霍华德•迪斯为塞缪尔•高德 温的高德温影业公司设计了 “雄狮利奥(Leo The Lion)”标 识。 他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母校哥伦比亚大学的 体育队——雄狮队。几年之后,高德温影 业公司与米特罗影业公司以及路易斯•梅耶 影业公司合并,组建一家新公司,也就是 现在的米高梅,并保留了雄狮利奥这个标 识。
黑客帝国 最早把中国功夫元素 加入好莱坞动作片
黑客帝国基努〃李维斯的中国功夫造型
《杀死比尔2》中,花 了大量篇幅描绘中国的 武功高人“白眉老人”。
在好莱坞奇幻电影《最 美国和印度合拍的电影 《月光集市到中国》, 后的风之子》中,主人 不仅以中国为主题,还 公是一个少林小和尚, 有许多模仿中国影片 他在片中像那些美国式 《满城尽带黄金甲》、 的传统英雄一样,担负 《如果〃爱》、《功夫》 起了拯救世界的任务。 的片段。
20世纪福克斯:探照灯Logo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标识: WB盾牌
哥伦比亚标 识:手持火 炬的女人
1.商业利益的驱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 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特别是世博会、 奥运会和神州系列飞船的发射,吸引了全 世界目光的关注。好莱坞电影适时地加入 中国元素,打出中国牌,势必会吸引大批 海外观众走进影院观影,以此来满足他们 对中国日益浓厚的探知兴趣,好莱坞因此 会获得更多票房收益。
好莱坞打中国牌更重要的是关注中国的电影 市场,2011 年5 月《功夫熊猫2》在中国上映9 天就吸金3亿。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在中国 上映的20部美国分账大片票房约49.1亿元, 占 中国电影总票房得37%,如若没有进口配额制 的限制,好莱坞大片的票房会更多。因此为了 更多瓜分中国的电影票房,好莱坞电影不断加 入中国元素,中国的演员导演、中国的故事、 中国的文化,便成了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不二 利器。
2.输出美国价值的需要 美国没有宣传部,美国精神与价值的传 播主要依靠媒体,在世界具有极大影响力的 好莱坞在传播美国精神文化上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几乎扮演着宣传部的作用。正如美国 前总统里根所说: “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 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 就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 里。”
当伊森从大楼楼顶荡入对 面大楼时出现了非常显眼 的中行标志。
而在西塘,拍摄的是人们在家门 口聊天,在小河边钓鱼,扛着自 行车走过小桥、跨过流水。然而 在这样的静谧中,汤姆〃克鲁斯 却在拼命奔跑,迎战追杀,形成 了一种强烈的差别
片中的中国部分,汤姆〃克鲁斯喊的 是中文“小心”、“让开”,而他的 搭档maggie Q则在片中说了几句广东 话,使得这部电影似乎被中国声音和 画面所占据。
在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被塑造成了一个 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奔赴战场的个人主义英雄, 这与传统观念中替父从军的忠孝女子形象,相 差甚远;《功夫熊猫》中的阿宝由好吃懒做到 拯救众生,彻头彻尾就是一个励志成长的美国 少年形象,这完全颠覆了中国人心目中熊猫可 爱憨厚的印象;电影《2012》虽然中国军队拯 救了美国难民,但从头到尾崇尚的还是美国的 个人主义。这些影片虽然披上了中国元素的外 衣,但并非真的想传播中国文化,骨子里还都 是宣扬美国的价值观念。
最初的狮子名叫“斯拉特斯(Slats)”,“统领”米 高梅1924年至1928年的无声影片;
第 第2 3头狮子名叫“杰基 头狮子名叫“坦纳 (Jackie)” ,是米高梅“雄狮 (Tanner)” ,可能也是知名度 军团”中第一个被观众听 最高的——当时杰基仍然出 到怒吼声的成员。由于仍 现在米高梅的黑白片中;第 处在默片时代,当雄狮利 4头狮子没有名字,鬃毛非 奥的标识在大银幕上出现 常浓密,但被使用的时间也 时,相关人员会用留声机 非常短暂;第5头狮子就是 播放杰基的咆哮。 自1957年以来一直延续至今 的真正意义上的利奥。米高 梅的座右铭是“为艺术而艺 术”。
好莱坞电影担任着传播美国精神价值 面对着好莱坞电影中如井喷之势的中国 的任务,我们对此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元素,有些人从中获得了民族自豪感, 我们可能会因为有中国元素而对这部 认为这是美国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在盲 电影产生好感,进而在观影时可能就 目乐观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好莱坞对 认可了暗藏在中国元素下的美国价值 中国文化的开采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假 观念,无意识中就受到了美国精神的 如有更多像《花木兰》这样的偏颇解读, 影响。这种影响具有巨大的力量。美 那么势必会危害到中国的文化安全,相 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杜勒斯曾说: 关部门应制定措施来限制这种利用改造 “ 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 包装中国元素的行为,以此保护我们的 的歌曲并随之舞蹈, 那么我们迟早将 民族文化。我们的国产电影更要走出去, 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 担负起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 方法思考问题。”苏联解体的事实证 明了文化入侵的巨大力量。
《面纱》以桂林山水为 背景电影 《澳大利亚》里,穿着红 2012世界末日,中国 色旗袍的妮可与休 · 杰克 成救赎之地 曼在雨中激吻的戏成为经 典画面
亨特同时给斯皮尔伯格送去另一 1. 斯皮尔伯格希望梦工厂的标识能使人回忆起好 梦工厂:月亮之上的小男孩 莱坞的黄金时期。此后用电脑绘制出了一个男 个可选版本的Logo ,该版本则是 1994 年,导演史斯蒂芬 •斯皮尔伯格 Logo,但是多次 • 一个小男孩坐在月牙上钓鱼。没 (人站在月亮上钓鱼的图案作为 Steven Spielberg)连同迪士尼影业主席格杰夫瑞 参与斯皮尔伯格电影制作的工业光魔公司 想到斯皮尔伯格更喜欢男孩坐月 卡森伯格( Jeffrey Katzenberg)和唱片公司老板大卫 (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的视效总监丹尼 牙上钓鱼的版本,原设想的 Logo •芬格 (David Geffen) 共同创立了梦工厂 •慕云建议 Logo 用手画更好看,于是慕云请 反而成了历史。至于坐在月牙上 (斯 DreamWorks SKG), DreamWorks后面的“SKG”就 来他的设计师朋友罗伯特 •亨特画了梦工厂的 的那个男孩是谁?他就是亨特的 是三个人名字的缩写。 标志。 儿子威廉。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 元素 加入中国元素的原因 Logo
思考
中国元素: 风景,声音,功夫,演员,名著。
在这部长达2小时06分钟的电 影中,中国的部分有40分钟之 久,占影片片长的三分之一, 它也是影片情节的最高潮和最 刺激的段落。
影片先是快节奏地展示 了上海迷人的夜景,使 得东方明珠塔、金贸大 厦、中国银行大楼、黄 浦江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