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酒令——占花名儿详解
详解《红楼梦》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的“骨牌副”和玩法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贾迎春贾母

详解《红楼梦》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的“骨牌副”和玩法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贾迎春贾母《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十分热闹喜庆,尤其是中午饮酒行令那一段,更是精彩纷呈。
如果不懂鸳鸯口中的“骨牌副儿”是什么,那就只能看个热闹,如果了解了其中的规矩内涵,才会惊讶古人在酒桌上的风雅奥妙。
首先我们得知道“骨牌”是什么。
先上一张图。
牌九全图这就是“骨牌”,实际上就是一种赌具。
又叫“牌九”“天九”。
上图这种文武牌是一种分法。
还有一种细致的叫法儿,分为三门。
其中天、地、人、和、梅花、长三、板凳叫做“长门”。
长门牌九“和”牌俗名又叫“鹅”牌。
“梅花”牌俗名又叫“麻五”、“长五”“麻包或者麻袋”。
“长三”俗名又叫“香烟或者洋烟”。
“长门”下面是“幺门”。
包括斧头、红头十、高脚、铜锤。
只是其中的斧头一张,正经应该叫做“虎头”才对。
幺门牌九不但我所知道的我们老家的叫法是“虎头”,而且在《鹿鼎记》里,金老先生写韦小宝给他的大儿子起名,两粒骰子掷下去,一粒六点,一粒五点,凑起来是个“虎头”,所以就叫“韦虎头”。
“红头十”又叫“红十”“锦屏”“四六”。
“高脚七”又叫“蜡烛”“黄君”“幺七”。
“铜锤”又叫“幺六”。
剩下的就是“杂门”。
杂门牌九长门和幺门都是两张同样的一对,而杂门点子相同的一对,花色也不同。
至尊宝这张六,正经叫法应该是“猴六”,丁三配猴六,就是至尊宝,可以闹天宫的,所有牌中最大。
但是拆开了就没用了,丁三最小,而猴六和其他牌配得最好的也只是八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港产赌博片中,经常会有这种“牌九”出现,国内多在民间有玩,如今早已让位给麻将,不复当年的荣光了。
明白了这些“骨牌”的名称,下面我来解读鸳鸯口中的“骨牌副”,以及行酒令时,贾母她们为何对出相应的句子。
红楼梦游宴图首先是贾母史太君。
天牌“左边是张天。
”贾母对的是“头上有青天。
”这一句的完整说法是“眼子头上有青天。
”但是加上眼子两个字,就显得很粗俗。
《红楼梦》中的酒令:雅音俗韵,隽永深长

《红楼梦》中的酒令:雅音俗韵,隽永深长《红楼梦》是一部贵族之家活色生香的日常生活史,诗酒风流令人眼花缭乱,心旌神摇。
三日一小饮,五日一大宴,射覆、拇战、牙牌令、击鼓传花、占花名、拈字流觞、猜枚等酒令,都由曹雪芹按头制帽,不仅烘托人物性格,还预示故事情节,暗示人物命运。
《红楼梦》是一部关于“女儿”的书,全书第一处浓墨重彩描写的酒令就与“女儿”有关,即第28回“女儿令”。
贾宝玉、薛蟠等在冯紫英家宴饮,宝玉发一新令,“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的原故。
说完了,饮门杯。
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的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
”门杯是放在各人面前的酒杯,代指杯中酒;酒面指饮门杯之前所行之令,此处即唱一个“新鲜时样”的曲子;酒底指饮门杯之后所行之令,此处不仅要说酒席上有的一样现成的东西,还要说出相关的古诗文,即“席上生风”。
贾宝玉深谙女儿心理,“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
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
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
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宝玉说出了女儿未嫁悲终身无着、已嫁愁夫婿不归的人生之路,也恰是黛玉、宝钗的真实写照。
酒面是一曲“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将宝玉的一腔深情、满身愁怀形容得淋漓尽致。
宝玉饮了门杯,便拈起一片梨来,这“梨”即酒席上的现成物品,相关诗文是“雨打梨花深闭门”。
此乃名句,宋代李重元《忆王孙》、秦观《鹧鸪天》、明代唐寅《一剪梅》等都有此句。
“梨”之谐音“离”以及“雨打梨花深闭门”的萧瑟孤寂在朦胧细雨、烟锁重楼中更为深沉氤氲。
贾宝玉在一唱三叹中吟咏着女儿的惨淡生活,喜与乐都是一时的,悲与愁才是永久的。
《红楼梦》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谭凤嬛绘《红楼梦》中最难的酒令是第62回于红香圃筵开玳瑁、褥设芙蓉之时。
众人因宝玉生日而开宴行令,通过拈阄儿把酒令老祖宗“射覆”拈了出来,连博古通今的宝钗都笑说:“比一切的令都难。
”这里的“射”即“猜度”,“覆”即“遮盖,隐藏”,规则是覆者先用古诗旧典甚至某一字等隐喻某物,射者则用隐喻该物的另一古诗、典故或某一字等来揭示谜底,若射者猜不着或猜错,覆者判断错误都要罚酒。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诗词曲赋鉴赏

【小曲】两个冤家,都难丢下,想着你来又记挂着他。
两个人形容俊俏,都难描画。
想昨宵幽期私订在荼麋架,一个偷情,一个寻拿。
拿住了三曹对案,我也无回话。
【说明】冯紫英邀宝玉至其家饮酒。
席上,薛蟠酒酣忘情,拉着妓女云儿要她唱一个新样儿曲子,云儿就弹着琵琶,唱了这支小调。
【注释】1.冤家——“情人”的一种谑称。
2.三曹对案——审判诉讼案件时,原告、被告和证人三方面人都到场对质。
【鉴赏】参见《“女儿”酒令五首》鉴赏。
【“女儿”酒令】【说明】这是在冯紫英家酒席上行的令。
行酒令为戏的花样很多,书中宝玉交代这次行令的办法说:“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还要注明这四字的原故。
说完了,饮门杯。
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
”“门杯”,每人行令时规定要喝的面对的一杯酒。
“酒面”、“酒底”,饮门杯之前和之后要出的节目或要说的诗词、趣语。
“席上生风”,想出一句诗词、成语来,与桌面上有的一件东西有关,使大家感到风趣。
其一(贾宝玉)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
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
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
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滴不尽相思血泪拋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波噎满喉,照不尽菱花镜里形容瘦。
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
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雨打梨花深闭门【注释】1.“悔教”句——用唐代诗人王昌龄《闺怨》诗原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说的是少妇在大好春光里后悔自己叫丈夫到外面去追求功名,以至自己独守空闺。
2.红豆——一名相思子。
形扁圆,色半红半黑,大小略同赤豆,可镶嵌首饰。
诗词中多以“红豆”说相思,所以这里用以比“相思血泪”。
3.玉粒金波——喻指珍贵的食物饮料。
4.菱花镜——即镜子。
古代铜镜映日则发光影叫菱花,故名。
《埤雅释草》:“旧说,镜谓之菱华(花),以其面平,光影所成如此。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红楼梦》之酒令文化观素材新人教版

《红楼梦》之酒令文化观酒在中国的历史中源远流长,中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
关于酒之源,历来有两种说法。
一是仪狄造酒说,一是杜康造酒说。
酒在流传过程中,围绕酒产生了一系列的文化,酒令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酒令是在饮酒时助兴娱乐的一种方式。
当初人们发明酒令的初衷是为了节制饮酒,但是后人行酒令的意图却和这种想法背道而驰。
古人饮酒设有酒官,行监督之责,不准饮酒过度,不准有失礼仪,违者将被施以重罚。
酒令虽然只是一种娱乐方式,但是所包括的内涵甚多,其中不乏博弈诗词之物。
关于酒令的专门记载,最早可以上溯到东汉。
硕儒贾逵撰有《酒令》一书,可惜至今已经失传。
酒令的形式多种多样,清俞敦培在《酒令丛钞》中将酒令分为四个类别,即古令、雅令、通令、筹令。
酒令起源于儒家“礼“,大约汉代开始酒令便在社会上盛行,此后经过唐、宋、元、明、清几朝得以长足发展。
《红楼梦》是一本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里面对各种酒令文化都有涉略,现分别举例说明。
酒令之射覆类下则宝钗和探春对了点子。
探春便覆了一个“人”字。
宝钗笑道:“这个‘人’字泛的很。
”探春笑道:“添一个字,两覆一射也不泛了。
”说着,便又说了一个“窗”字。
宝钗一想,因见席上有鸡,便射着他是用“鸡窗”“鸡人”二典了,因射了一个“埘”字。
探春知他射着,用了“鸡栖于埘”的典,二人一笑,各饮一口门杯。
——引自《红楼梦脂本汇校本》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引文的酒令为“两射一覆令”,两射一覆的行令方法,覆者举出两个字,两字里隐藏有物或者典故,让射者猜,射者规则是用一字来射中此物,如若不中则要罚酒。
宝钗射此覆不用鸡字,而用一“埘”字。
埘为鸡窝的意思,用埘不用鸡,此举甚妙。
射覆令由藏钩而来,藏钩,开始只是一种游戏,行于妇人之间。
该戏与汉代昭帝母钩弋夫人的传说有关。
当年汉武帝巡视河间,发现了一名绝色女子,便将她带回宫中,封为“婕妤”。
入宫之后,汉武帝发现婕妤什么都好,就是玉手总是握着拳状。
《红楼梦》中雅俗共赏的酒令活动

《红楼梦》中雅俗共赏的酒令活动作者:邹梅来源:《教育》2017年第05期在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彰显文化精神的酒令形式,异彩纷呈,丰富多样。
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有九十一回写到了酒和饮酒,共有603处提到酒字,可见作者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渗透了多少酒文化。
酒令活动形式多样从行令者社会层次的不同以及酒令的社会作用的不同,将其分为“雅令”和“俗令”两类。
行雅令时往往文质彬彬、风雅温润,多为文人阶层;俗令在行令时常常挥臂抡拳、游戏性极强,多为市民阶层。
《红楼梦》中酒令活动独具特色。
作者巧施妙笔将不同形式的酒令活动,以文字游戏的形态展示在读者面前,透过异彩纷呈酒令活动,再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通过或俗或雅的酒令语言,使人物形象丰满,性格鲜明。
第一类雅令。
小说中第二十八回贾宝玉、冯紫英、蒋玉菡、薛蟠等人饮酒时行令。
席间是贾宝玉作为令官,行令的要求是:“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的原故。
说完了,饮门杯。
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
”这一酒令是小说中出现的第一个,也是较为复杂的一个,是典型的雅令。
第二类俗令。
《红楼梦》有不少行俗令场景的描写。
如第六十二回写:“湘云等不得,早和宝玉三五乱叫,划起拳来。
那边尤氏和鸳鸯隔着席,也七八乱叫划起来。
平儿袭人也作了一对划拳。
叮叮当当,只听得腕上的镯子响。
”古代人们称划拳为“拇战”,也叫“拇阵”,是行酒令中直接明了的一种形式。
这种在酒席上角逐技艺,负者罚酒的酒令形式被称为赌赛令,无论是集体群聚还是两人对饮都适用,因而普遍流传。
《红楼梦》中史湘云性格豪爽痛快、纯真直率,特别中意豁拳的酒令方式,因为划拳时大都喧闹、气势高涨,加之酒酣耳热,声音愈发大。
这样的行酒方式,虽不受文静的人所青睐,但痛快豪爽之人却热衷。
第三类雅俗共赏令。
最典型的例子是“击鼓传花令”,小说第五十四回和第七十五回就写了。
宝玉生日行酒花令赏析

宝玉生日行酒花令赏析宝玉生日,白天在红香圃宴饮,夜晚怡红院诸丫鬟又设宴庆贺。
本来只是怡红院内主婢关起门来自在饮酒取乐的小聚,却因晴雯提议行占花名酒令,人少了没趣,由宝玉决定请大观园众姊妹赴会。
这样,作为前八十回欢乐顶峰的“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正式开始了。
说是夜宴,其实并无丰富的筵席,只有四十小碟干果小吃和一坛绍兴酒,然因参加者全系青春少女(除了宝玉和李纨),再加行花名签酒令掀起阵阵热潮,场面气氛反而比以往贾母王夫人设宴更为热闹有趣。
行酒令占花名是这次宴会的主旋律,作者将其与人物神态、心理、言语和行动的描叙相配合,不仅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以花名签上的题词以歇后语的形式预示了人物的命运。
《红楼梦》多次以人物的诗词、谜语、酒令等预示人物结局,花名签酒令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花名签题诗各引用一句唐宋诗成句,它以省略了的诗句预示掣签者的未来,如果引出全诗,就可以看到作者本意之所在。
这段怡红夜宴情节所详写的行占花名酒令在《红楼梦》全书结构上有极为重要的预示作用,它与第1回《好了歌》及注,第5回金陵十二钗册判词和《红楼梦曲》以及第22回的谜语、散见全书的人物诗词等相辅相成,从中可见作者构思十二钗悲剧的整体规划。
夜宴占花名的掣签者共有八人。
第一个抓签的是薛宝钗,她抓到的正巧是“艳冠群芳”的牡丹花。
牡丹花被认为是“花之富贵者也”(周敦颐《爱莲说》),又被称为花中之王,因此用来象征出身于皇商之家且又醉心功名利禄的美貌淑女薛宝钗最为恰当。
签上“任是无情也动人”点出宝钗“冷美人”的性格特征:无情。
在金钏投井、借扇双敲等情节中,作者对她性格中“无情”的一面多有揭示。
而据专家考证,曹雪芹原稿末回有“警幻情榜”,宝钗在“情榜”上的评语即“无情”二字。
此句引自唐代罗隐《牡丹花》诗:“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此诗对牡丹颇有微词,首句即讥刺牡丹似乎与东风别有难解的因缘,“任是”句责其无情,“芙蓉”句又刺其盛气凌人(以下写林黛玉抽得芙蓉花签,似非巧合,应有寓意),尾联又用唐代中书令韩弘砍去牡丹的典故(见《唐国史补》)讥讽牡丹虽富贵一时而终有被弃之日。
《红楼梦》·酒·酒令

《红楼梦》·酒·酒令一部《红楼梦》,全书一百二十回,描写的故事发生在荣、宁二府。
书中有的整回(如第七十五回、第七十六回都是写贾府中秋酒宴)写一次饮宴场面,可谓精雕细刻,情景交融,通过对环境做出的细致、生动、准确的描写,并与人物描写密切相连。
其中对酒令的描写十分细致。
一、酒文化现象1、酒器:酒壶有乌银梅花自斟壶,乌银洋錾自斟壶,热酒用的“暖壶”等等;酒杯有海棠冻石蕉叶杯,十锦珐琅杯,木头杯,竹根套杯,黄杨根整抠的套杯等等。
2、酒:有惠泉酒、绍兴酒、黄酒、烧酒、合欢花浸的酒、椒柏酒、屠苏酒、西洋葡萄酒等等。
3、宴饮时尚:小说描写的是贾府内发生的事情,反映了当时上层豪门贵族的饮宴时尚。
正月里吃年酒,从年三十直吃到十七八,天天有席,天天摆酒;凡有名目的饮宴,要请戏班子唱戏,小聚闲饮要请歌妓劝酒;一家有事,亲友“送戏祝贺”、“送席祝贺”、“送酒接风”、“送席接风”等等。
饮酒的题目除了年节喜庆、待客宴宾、接风送行、祭祀寿典、答谢疏通等等缘由的必要饮宴,结社会诗、消寒送节也要饮酒,赏雪、赏月、赏灯、赏桂、赏海棠花开等等,皆需备酒助兴。
4、酒令:细致描写饮酒行令的章回有第二十八回、第四十回、第六十二回、第六十三回、第七十五回、第一百八回、第一百十七回等。
虽然不能将酒令一一尽数,从大类上游戏令、赌赛令、文字令一应俱全:写到的游戏令有抢红、占花名、传花令、猜枚行令、用骨牌副儿、击鼓传花、击鼓传梅等;赌赛令有“曲牌名儿赌输赢吃酒”,斗牌赌酒、猜拳、射覆、姆战等;文字令有女儿令、复合令、猜谜赏罚、流觞等等;还有象贾珍不肯下力习射,闲极无聊,却用此“赌个酒东而已”。
二、细致描述酒令的一般规则:“酒令”是中国酒文化的精华之一,是中国独有的“国粹”。
《红楼梦》中的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他们饮酒,讲究“斯文高雅”,正如贾宝玉所说“雅坐无趣,须要行令才好。
”书中饮酒行令的场面,刻画精细,表现了浓郁的中国酒文化的文化氛围,留下珍贵的明清时期酒令资料。
红楼梦63-64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梗概
中午大家欢聚后,袭人和宝玉房中的其他丫头决定凑份子单 给宝玉过生日,遂早早地关了门,卸了正装,准备喝酒。宝玉提 议占花名儿,但丫头们都不识字,便拉来了钗、黛、李纨和探春、 香菱等人。游戏开始,宝钗掣的是一支牡丹,探春的是杏花,李 纨的是老梅,湘云的是海棠,麝月的是荼藤花,香菱的是并蒂花, 黛玉的是芙蓉,袭人却取了一枝桃花。二更以后,钗、黛等各回 房歇息。姑娘们走后,宝玉与丫头又玩到四更。早晨醒来才发现 芳官竟是与宝玉同榻而眠,大家又笑了一回。而令宝玉受宠若惊 的是,妙玉送来了一张生日贺笺,署名“槛外人”,宝玉不敢贸 然回复,请教了岫烟,才回了个帖子,署名“槛内人”。 而一直在道观修炼的贾敬,由于吞服金丹烧胀肚腹而死。尤 氏命人飞马给贾珍父子报信,又请继母带妹妹来看家。贾珍父子 表面哭得死去活来,暗中却与小姨调情。
选段
这里宝玉梳洗了正吃茶,忽然一眼看见砚台底下压 这是本章中刻画得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叫宝玉惊得, 着一张纸,因说道:“你们这随便混压东西也不好。”袭 急得,喜得,激动得“直跳了起来”的一件事:妙玉叫人 人晴雯等忙问:“又怎么了,谁又有了不是了?”宝玉指 送来的用粉红色的笺纸写成的贺帖:“槛外人妙玉恭肃遥 道:“砚台下是什么?一定又是那位的样子忘记了收的。” 晴雯忙启砚拿了出来,却是一张字帖儿,递与宝玉看时, 叩芳辰。” 原来是一张粉笺子,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 宝玉读贺帖后大喜,但不知回帖时怎么样自称。幸而 辰。”宝玉看毕,直跳了起来,忙问:“这是谁接了来的? 有妙玉的好友邢岫烟,告诉宝玉自称“槛内人”。这“槛 也不告诉。”袭人晴雯等见了这般,不知当是那个要紧的 人来的帖子,忙一齐问:“昨儿谁接下了一个帖子?”四 外人”和“槛内人”的称号妙不可言。 儿忙飞跑进来,笑说:“昨儿妙玉并没亲来,只打发个妈 宝玉过生日,一片热闹。而妙玉一个人,因受条件限 妈送来。我就搁在那里,谁知一顿酒就忘了。”众人听了, 制而不能来赴宴,彼时彼刻,她心里的滋味该是怎样的啊! 道:“我当谁的,这样大惊小怪,这也不值的。”宝玉忙 妙玉的住处隔怡红园不过咫尺之遥,隔一小河,河上有பைடு நூலகம்。 命:“快拿纸来。”当时拿了纸,研了墨,看他下着“槛 外人”三字,自己竟不知回帖上回个什么字样才相敌。只 就是这么一桥,就阻止了她的自由的脚步。只好用一纸红 管提笔出神,半天仍没主意。因又想:“若问宝钗去,他 笺,一句贺词,向她的知爱传达自己的意志。这又是人间 必又批评怪诞,不如问黛玉去。” 怎样的悲剧?怎样的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芙蓉莫怨东风当自嗟风露清愁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
(若牡丹未出而芙蓉先出,此时芙蓉先自饮一杯,待牡丹抽出后,先完芙蓉花注,再行牡丹之注)
牡丹任是无情也动人艳冠群芳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或新曲一支为贺。
(牡丹,掣中者依注可随意命人,不拘一人之数,亦可命数人,诸如表演一段情景,或如诗,或如词,或如曲,随意为之,只是不要太难,大家只为玩乐,若太难则失乐趣)
杏花日边红杏倚云栽瑶池仙品得此签者,必得佳偶。
大家恭贺一杯,共饮一杯
梅花竹篱茅舍自甘心霜晓寒姿自饮一杯,下家掷骰
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香梦沉酣既云“香梦沉酣”,掣此签者不便饮酒,令上下二家各饮一杯
荼蘼开到荼蘼花事了韶华胜极下家饮一杯送春
并蒂花连理枝头花正开联春绕瑞花贺掣者三杯,大家陪饮三杯
桃花桃红又是一年春武陵别景杏花陪一盏,坐中同辰、同姓者陪一盏
(若杏花未出依芙蓉之例即可,同辰指同生日者)
梨花惆怅东栏一株雪清影含春海棠陪一盏,下家掷骰(依前例)
李花远白宵明色更奇何彼侬矣同窗者共饮一杯(同窗指同系或同院者)
栀子花薝卜香清水影寒玉质清寒自饮一杯,随意指人掷骰。
竹于凌云处尚虚心晓叶扶疏自饮三杯,坐中年幼者敬一杯
(所谓年幼者,师弟或师妹,若是大一同学,则自饮即可)
蜡梅却将香蜡吐成花心香可嚼掣者诵咏梅诗一首,梅花陪饮一杯
(诵梅诗可不限咏梅或蜡梅诗,沾得一个“梅”字即可,梅花未出时依前例)
水仙不是人间富贵妆凌波仙子既为凌波仙子,掣者当舞一曲为贺
(此注甚难,掣者若自会歌舞最好,若不能,可请座中善舞能舞者代舞一支,只是需诚心邀请对方才可,何为诚心,考验掣者;代舞者可行牡丹之权,随意命掣者一事;若座中实无能舞者,则自饮三杯,罚于席外斟酒,三巡后方可再入座)
石榴似火山榴映小山烈炎红裙掣此签者,多子多福,大家恭贺一杯
迎春花迎得春来非自足带雪冲寒上家饮一杯迎春
兰名在山林处士家空谷幽客花中四君子共饮一杯(此注又与芙蓉等注不同,花中四君子者,梅、兰、竹、菊是也;若兰先出,则静侯余之三芳,待最后一支出后再完此注)
芍药自是风流时世妆浩态狂香牡丹花王,芍药花相,牡丹外群芳恭贺一杯
(牡丹未出时群芳共饮,待牡丹出后,芍药再饮一杯,以谢花王)
桂花人与花心各自香天香云外梅定妒,菊应羞。
梅菊三杯敬桂花
(梅定妒,菊应羞,此句出自易安居士;梅菊未出时先侯,待都出后再完此注。
)
杜鹃花花叶叶下含芳泣露啼红言诵悲诗词曲一支,觉悲者饮之
(如注即可,觉悲者饮之一考掣者之诗,二考掣者诵诗之水准,若无人觉悲,罚于席外斟酒三巡)
菊花此花开尽更无花秋寒独香晋陶渊明独爱菊,掣者诵陶诗一首以敬先贤
(若不记陶诗,可先饮一杯,再朗诵一支;我将带本陶诗选,以备此注。
)
虞美人花开更比杜鹃红舞尽散瑛掣者酒一杯,状虞姬饮剑事
(所谓状虞姬饮剑事,则为摹拟霸王别姬中虞姬饮剑自尽一段,男生亦须完此,毋得请他人代替)
罂粟花便与落英餐一饱绀色染衣掣者再掷,为偶可随意命人,为奇群芳当罚掣者不论诗词雅谑一支为贺。
(此注别无可说,再掷为奇如何罚掣者到时再行决定。
)
山茶花细雨无人我独来冷艳争春自掣者以下依次掷骰,与掣者同点时为止,二人对饮。
(甚明,不述。
)
芭蕉同向春风各自愁骨相玲珑自饮一杯,丁香陪饮一杯(同芙蓉之例)
金钱花买却春风是此花碎霞敷红群芳同饮一杯,以贺今日之聚。
(群芳共饮,善哉善哉。
)
拒霜花木蕖何似水芙蕖霜裛无香在坐男子同饮为贺(如注即可)
紫薇向风偏笑艳阳人晓迎秋露自饮一杯,对座者陪饮一杯
(对座者,围座时对面之人,二人对饮。
)
玉兰点破银花玉雪香亭亭雅淡同乡者陪饮一杯(老乡共饮,狭义则为同省同市,若无,则与之相邻省者亦可,如东北,西北等广义老乡。
)
忘忧花亭亭孤秀一芳心繁红落尽言讲趣闻笑话一则,使人忘忧,以助酒兴。
众不笑自罚三杯(此注甚好,只是若众不笑,罚掣者外,席中善为笑者亦可自讲笑话,为助兴耳。
)
玉簪花雪魄冰姿俗不侵花神遗簪座中女儿衣同色,发同饰者共饮一杯。
(可注之解释由女儿商定;或可改为:掣者无论男女簪花一朵,直至席终。
)
蔷薇总是输君浅淡妆蕋逐行风掣者出一成语,依次联之,至不能者止,罚酒三杯
(依注而行即可)
玫瑰一花两色浅深红天染琼瑶掣者掷骰,以点数自下数同性,二人交杯饮酒
(同性饮交杯,只为方便。
)
茉莉花梅花宜冷君宜热蜡芽疏雪冷梅花陪热茉莉共饮一杯(依前例)
木兰花石上红花低照水翠筱含烟座中女儿共饮一杯
丁香冷垂串串玲珑雪空结雨愁自饮三杯,以酒解愁
相思草非关春睡也相宜瑶华别姿诵离别闺怨诗一首(不能则罚酒三杯,并罚为席中异性者各自斟酒一轮,具体而言,若为女儿为所有男生斟酒,若为男子,则为席中姐妹斟酒,斟过算完此注。
)
昙花惊艳一现恨难休素影虚光同庚者陪一盏(同庚指同年生者)
松直待凌云始道高傲雪凌霜岁寒三友共饮一杯(此注依兰花之例而行)
含笑花无人知处自然香香破醉眠掣者歌一曲为贺(此注可依水仙之例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