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的货运代理课程改革

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的货运代理课程改革
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的货运代理课程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c733832.html,

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的货运代理课程改革作者:胡惟璇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06期

摘要世界技能大赛引领世界技能人才的培养标准和方向。在我国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对接世赛标准,本文从世界技能大赛货运代理赛项对接专业、赛项对接课程体系、世赛技术标准对接课程标准、世赛项目转化为一体化教学课题、集训手段转化为日常教学手段、世赛考评方法转化为教学评价方法、世赛理念对接人才培养理念七个方面展开研究,希冀有助于促进国际货运代理专业技能系统专业性训练,进一步推动课程建设改革,优化专业教学,为提升学生竞争力创造条件,搭建与世界技能竞赛的舞台。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货运代理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2018 年适逢课程百年及中国课程改革40周年。课程改革以20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即实验探索课程发展内在规律的阶段与课程改革全面展开的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基于学校的改革探索和国家课程计划的改革与调整,第二阶段主要表现为“新课改”的全面展开与反思深化。

世界技能大赛引领世界技能人才的培育准则及宗旨。在造就我国高素质技能人才过程当中如何对接世赛标准,培养大量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完成技艺传承改进和决胜竞技赛场齐头并进,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提供有力保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值得深入研究。

1世界技能大赛理念对接人才培养理念

传统技能型人才培养理念往往局限于狭隘的“应用观”和“专业观”,前者缺乏对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后者忽视现实工作流程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并且仅触及到学校层面的文化形态,较少与专业素养、企业文化紧密结合。而世界技能大赛赛题来源于企业,但是高于企业,考核内容均为综合性任务,包含着专业的方方面面,竞技要求反映了当今世界对操作极高的精准程度,主要考核选手的技术应用能力、规范执行能力和任务完成能力。世赛没有专门的理论考试项目,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渗透在操作之中,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以致用和灵活应用。

1.1人才培养目标贴合世赛标准

《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标准江卫华

《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标准 课程负责人:江卫华编制时间:2017年3月1日 教研室主任:陈礼兴初审时间:2017年3月1日 系(部)主任:王峻审核时间:2017年3月1日 一、课程基本信息(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准)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一)课程性质 《国际货运代理》是高等职业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货运安排合理化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涉及到国际贸易理论、物流管理实务、物流法律与惯例、报关实务、外贸单证缮制等多门课程知识及能力的综合运用。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物流管理基础》、《仓储与配送管理》等,后续课程《商品学》、《运输组织与管理》等。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专业中处于中心地位,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解决国际货运代理实务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充分了解本专业的特性,同时帮助学生获取国际货物运输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如报关、报检、运输保险、海关、金融、世界贸易组织等多方位信息。本课程与其他诸多相关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物流经济地理、海关通关实务等联系紧密。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总体设计原则

本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以国际货运代理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构建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设计,突出国际货运代理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依据 根据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确定设置本门课程的必要性;确定本门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模块的编排 国际货运代理的主要学习模块及学时 (四)教学组织的思路 本课程采用项目化模式,根据国际货运代理的主要学习内容来设计完成学习所需要进行的项目和任务。通过项目、任务来训练职业岗位能力。体现“学生主体、能力本位、职业导向、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 (五)理论与实训比例 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学时、课内实训学时为0学时。理论学时占100%,实训学时占0%。 (六)课时安排说明

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指南汇总

第六章国际货运管理 第一章国际货运代理概述 第一节国际货运代理 一.产生和发展 1926年成立国际货运代理协会(FIATA),总部位于瑞士苏黎士,我国于1985年加入FIATA。(p.25) 二.际货运代理人基本概念 定义:THE FREIGHT FORWARDER 是根据客户的指示,并为客户的利益揽取货物运输的人, 其人并不是承运人。(无船承运人) 三.基本性质 *性质: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就有关货物运输,仓储,保险,以与对货物零星加工等业务的一个机构,管理国际货物的运输,中转,装卸,仓储等事宜。

*国际货运代理人的基本特征: 1.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或授权, 2.代办各种贸易,运输所需要服务的业务, 3.并收取一定的报酬。 *基本目的:获取附加价值或附加效益。 四.主要业务 1.为发货人服务 如为客户安排货物,包装,刷唛头,选择航线,船舶,航次,提供仓储,运输,集装箱的拼箱,分拨,货物交接,到港提货,报关,三检,订舱托运,代手代付各种费用,跟踪货物全过程等。 2.为海关服务 负责在法定的单证中申报货物确切的金额,数量和品名,以使政符的税收不受损失。 3.为承运人服务 以合理的价格向承运人与代理订舱,并将货物安全交接,代收海运费与其他附加费用。 4.为航空公司服务 5.为班轮公司服务

6.提供拼箱服务:门到门服务 7.供多式联运业务:一揽子服 务 五. 分类与划分: 按责任大小,归为三类: 1.仅对自己的错误和疏忽负责 2.承担承运人的责任和对第三方造成的损失 3.取决于合同。 其它注意点: 1.充当承运人时,承担延迟责任。赔偿金额为1-2倍的运费。2.承担更多风险,作为商业成功的代价。 3.实质上,有的是被代理人,而不是代理人。 第二节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类型与业务范围(P.29) 第三节国际货运代理人经营规范 一.法律关系:

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的货运代理课程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c733832.html, 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的货运代理课程改革作者:胡惟璇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06期 摘要世界技能大赛引领世界技能人才的培养标准和方向。在我国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对接世赛标准,本文从世界技能大赛货运代理赛项对接专业、赛项对接课程体系、世赛技术标准对接课程标准、世赛项目转化为一体化教学课题、集训手段转化为日常教学手段、世赛考评方法转化为教学评价方法、世赛理念对接人才培养理念七个方面展开研究,希冀有助于促进国际货运代理专业技能系统专业性训练,进一步推动课程建设改革,优化专业教学,为提升学生竞争力创造条件,搭建与世界技能竞赛的舞台。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货运代理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2018 年适逢课程百年及中国课程改革40周年。课程改革以20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即实验探索课程发展内在规律的阶段与课程改革全面展开的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基于学校的改革探索和国家课程计划的改革与调整,第二阶段主要表现为“新课改”的全面展开与反思深化。 世界技能大赛引领世界技能人才的培育准则及宗旨。在造就我国高素质技能人才过程当中如何对接世赛标准,培养大量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完成技艺传承改进和决胜竞技赛场齐头并进,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提供有力保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值得深入研究。 1世界技能大赛理念对接人才培养理念 传统技能型人才培养理念往往局限于狭隘的“应用观”和“专业观”,前者缺乏对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后者忽视现实工作流程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并且仅触及到学校层面的文化形态,较少与专业素养、企业文化紧密结合。而世界技能大赛赛题来源于企业,但是高于企业,考核内容均为综合性任务,包含着专业的方方面面,竞技要求反映了当今世界对操作极高的精准程度,主要考核选手的技术应用能力、规范执行能力和任务完成能力。世赛没有专门的理论考试项目,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渗透在操作之中,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以致用和灵活应用。 1.1人才培养目标贴合世赛标准

有关国际货运代理的文献综述

xxxxx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xx国际货运代理的发展研究综述姓名: 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2011年月日 xxxx大学教务处制

xx国际货运代理的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国际货运代理人队伍也不断壮大,已成为促进我国经贸发展、繁荣运输经济、满足货物运输关系人服务需求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在国际货运代理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归纳了专家学者对世界国际货运代理、中国及xx国际货运代理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内容,总结了相关解决对策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以此提出了我对xx国际货运代理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国际货运代理;现状问题;发展研究 1.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经济贸易的往来日益频繁,跨国经济活动日益增加。xx与中亚国家有良好的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优势,自1991年国家实施延边开放政策以来,xx对外贸易发展态势一直很好,也促使国际货运代理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对口援建政策的扶持下,依托强大的国内市场,xx与中亚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连年大幅度攀升,为xx的国际货运代理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研究xx国际货运代理具有很重要的市场价值和现实意义。 2.关于国际货运代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际货运代理概述 2.1.1国际货运代理的概念 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FIATA)给国际货运代理所下的定义是:货运代理是根据客户的指示,为客户的利益而揽取货物运输的人,其本人并不是承运人。国际货运代理也可以依据这些条件,从事与运输有关的活动,如储货(也含寄存)、保管、验收、收管等。(陈智刚,2009)货运代理人本身不是运输关系的实际当事人,而是运输关系实际当事人的代人。(姚大伟,2003)我国国家质量监督局于2001年批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给国际货运代理所下的定义是:国际货运代理,是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或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劳务报酬的经济活动。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作为代理人从事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是指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和其他委托方或其代理人的委托,以委托人或自己的名义办理有关业务,提供增值服务,收取代理费、佣金或其他增值服务劳务报酬的行为。(陈智刚,2009) 2.1.2国际货运代理的性质、作用及业务范围 “货运代理”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货运代理人;二是指货运代理行业。与此对应,其性质也可以从国际货运代理人和国际货运代理人行业两个角度来理解。本文主要是针对国际货运代理人进行研究,国际货运代理人本质上属于货物

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标准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也是国际货运代理员资格从业考试的参考资料。该课程在《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报检与报关实务》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实践性与应用性,同修课程有《国际商法》、《航运函电》、《国际船舶代理实务》,因为开在第五学期,后续是顶岗实习。 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各项业务操作技能,专业知识以“够用为度”,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形成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的技能新模式。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熟悉一般货代企业普通货物海运的作业全过程,详细了解每一个环节的任务实施流程,使学生熟练掌握国际海运货物的流转过程,并能准确完成每一环的操作。同时有助于学生顺利地考取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为其将来从事国际货运代理及进出口业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准确掌握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经营范围;掌握国际货物运输过程的实务流程;掌握国际货运代理中各类信息、单据在公司内外流转的各种程序;能熟练登陆主要专业网站、自主查询各类服务的现行价格、供求关系等信息;能根据发货人、收货人的委托,制定客户订单;能正确接受货主、承运人等客户的咨询;能准确制作海陆空运等重要单证;能熟练代办租船订舱、保险等业务,并能协调处理货运货损事故等。 (2)知识目标:了解国际货运代理人的职责范围和服务对象;明确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内部岗位的职责分工;了解海运、陆运、空运及多式联运等各种运输方式的基本特点及实务运作;熟悉海陆空运等重要单证的制作要领;了解国际物流的运作流程及货物的仓储与养护;熟知世界贸易主要航线、港口所处的位置、转运以及内陆集散地;了解不同地区的港口习惯和海关程序;熟悉有关国际货运及货运代理的国

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范围

一、国际货运代理的业务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的规定,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经营范围如下: (一)揽货、订舱(含租船、包机、包舱)、托运、仓储、包装 (二)货物的监装、监卸、集装箱的拆箱、分拨、中转及相关的短途运输服务 (三)报关、报检、报验、保险 (四)缮制签发有关单证、交付运费、结算及交付杂费 (五)国际展品、私人物品及过境货物运输代理 (六)国际多式联运、集运(含集装箱拼箱) (七)国际快递(不含私人信函) (八)咨询及其他相关国际货运代理业务 但是,这些并不是每个国际货运代理企业都具有的经营范围。由于各个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商务主管部门批准的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经营范围也有所不同。 具体如下: 1、代表发货人办理货物在出口运输中的具体事宜 安排运输、装箱、储存保管、编制单证、一关两检、监装货物、结算费用、保险、代收提单、其他咨询和服务 2、代表收货人办理货物在进口运输中的具体事宜 安排一关两检、提货、付费、拆箱储存、内陆运输、空箱返还、其他咨询和服务 3、代表出口地或进口地货代安排货物的分拨、托运等有关事宜 在出口地接收货物、装箱、签发货代提单、收取运费 在进口地从承运人处按单提货、拆箱、仓储、办理货物分拨、交付 4、以无船承运人或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身份组织运输 签发自己的运输单据(提单),提供全方位服务。 5、作为承运人的销售代理 承运人的揽货代理、订舱口、签发运输单据、代收费用 6、为海关服务 货物出口EDI 数据预录入

二、国际货运代理的分类 (一)按企业的成立背景和经营特点为标准分类 (1)以中外运为背景的国际货代企业。 中外运,即中国外运,全称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是目前为止我国最大的货代企业。我国的不少货代企业以中外运为背景发展起来的,例如:中国外运福建集团公司(2)以航运公司、航空公司、铁路部门为背景的国际货代企业。 此类货代企业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天津海运集团控股的天海、天新、天富等货代公司,上海海运集团所属的上海海兴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中国民航客货运输销售代理公司,中国铁路对外服务总公司等。 这类企业的特点是:与承运人关系密切,在运价及运输条件上具有很强优势。 (3)以外贸专业公司、工贸公司为背景所组建的国际货代企业。 这类企业如中粮、五矿、中纺、中土畜等系统所属的国际货运有限公司。 特点:①在货源、审核信用证、缮制货运单证和向银行办理议付结汇等方面较其他具有明显优势;②规模都较小,服务功能欠完善,缺乏网络化的经营条件; (4)以仓储企业为背景的国际货代企业。 这类货代如:天津渤海石油运输公司、上海国际展览运输有限公司、北京华协国际珍品货运服务公司等。其经营特点是:凭借仓储优势及这方面的丰富经验,揽取货源,深得货主信任。特别在承办特种货物方面的独有专长,但规模较小、服务单一。 (5)外商投资类型的国际货代企业。 三、国际货运代理人类型与业务范围 1)国际货运代理人类型 按法律特征的不同,国际货运代理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居间人型 这种类型的货运代理的特点是其经营收入来源为佣金。 (2)代理人型 这种类型的货运代理的特点是其经营收入来源为代理费。 (3)当事人型 当事人型,也称委托人型、独立经营人型。这种类型的货运代理的特点是其经营收入的

2018全国中职物流技能大赛理论题--职业素养题库v2

职业素养题库 说明:序号+(教材-章节)+题干,如“1.(仓储-1.3.3)仓储成本与服务品质成反比。”表示该题对应《仓储与配送实务》1.3.3 的知识点。 一、判断题 1.(仓储-1.3.3)仓储成本与服务品质成反比。 A.正确 B.错误 2.(仓储-1.5)配送渠道越接近消费者者,物流作业就越简单。 A.正确 B.错误 3.(仓储-1.7)把新鲜产品的大包装换成小包装,是属于为保护产品所进行的流通加工。 A.正确 B.错误 4.(仓储-1.7.1)流通加工作为物流活动的七个基本职能之一,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物流速度和货品的利用率,以及增加利润。 A.正确 B.错误 5.(仓储-2.1)在仓库布置中考虑的因素很多,时间 T 是指客户发出订单到收到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 A.正确 B.错误 6.(仓储-2.2.1)在货品的检验环节简单且清点数量少情况下,可以将入库验收区并入入库暂存区。

7.(仓储-2.4.1)在仓库存储设备规划中,托盘的数量=存储用托盘数量+备货用托盘数量。 A.正确 B.错误 8.(仓储-2.4.1)在托盘数量规划中,只需要平均存储量折算到托盘数来计算。 A.正确 B.错误 9.(仓储-2.4.1)如果缺少订单,则暂时可按照以往的订货量平均值来进行拣货作业及其他流程。 A.正确 B.错误 10.(仓储-2.4.1)在仓库管理中,周转率高的货品尽量放于接近出货区,周转率低的货品尽量远离进货、出货区和较高的区域,仓库的过道只能临时当成储位来用,不能长期占用而影响商品进出。 A.正确 B.错误 11.(仓储-2.4.1)存储用托盘数量与重量型货架的托盘储位要一一对应。 A.正确 B.错误 12.(仓储-2.4.1)对于配送中心,进货暂存区需要较大的面积,而出货暂存区面积一般不大。 A.正确 B.错误 13.(仓储-2.4.1)货架区域的占地面积就是指货架本身占地的面积和货架间空隙的占地面积。

国际货运代理种类

国际货运代理种类 (一)以委托人性质分类 1、货主的代理 它是指接受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委托,为了托运人的利益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相应报酬的国际货运代理。 2、承运人的代理 它是指接受从事国际运输业务的承运人的委托,为了承运人的利益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相应报酬的国际货运代理。(二)以委托代理人数量分类 1、独家代理 它是指委托人授予一个代理人在特定的区域或者特定的运输方式或服务类型下,独家代理其从事国际货物运输业务或相关业务的国际货运代理。 2、普通代理 又称多家代理,它是指委托人在特定区域或者特定运输方式或服务类型下,同时委托多个代理人代理其从事国际货物运输业务或相关业务的国际货运代理。 (三)以授予代理人权限范围分类 1、全权代理 它是指委托人概括委托代理人办理某项国际货物运输业务或相关业务,并授予其根据委托人自己意志灵活处理相关事宜权利的国际货运代理。

它是指委托人委托代理人办理某项具体国际货物运输业务或相关业务,要求其根据委托人意志处理相关事宜的国际货运代理。(四)以委托办理的事项分类 1、综合代理 它是指委托人委托代理人办理某一票或某一批货物的全部国际货物运输事宜,提供相关配套服务的国际货运代理。 2、专项代理 它是指委托人委托代理人办理某一票或某一批货物的某一项或某几项国际货物运输事宜,提供规定项目的相关服务的国际货运代理。(五)以代理人层次为标准分类 1、总代理 它是指委托人授权代理人作为在某个特定地区的全权代表,委托其处理委托人在该地区的所有货物运输事宜及相关事宜的国际货运代理。 2、分代理 它是指总代理人指定的在总代理区域内的具体区域代理委托人办理货物运输事宜及其他相关事宜的国际货运代理。 (六)以运输方式为标准分类 1、水运代理 它是指提供水上货物运输服务及相关服务的国际货运代理。其可具体划分为海运代理和河运代理两种类型。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海运)》是高等职业教育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作用是使学生学习到该领域的主要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习到具体的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海运地理方面的常识,熟知不同类型运输方式对货物的适用性,了解不同类型的船舶对货主货物的适应性,了解货物出口地或目的港国家的海运法规,港口操作习惯等,熟练操作海上货物运输的单证,懂得海关手续和港口作业流程。本课程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考证为辅助,要求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国际货运代理的综合知识,掌握从事国际货运代理工作和进出口业务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职业能力。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海运)》课程开设于第三学期,前续课程进出口业务操作、国际贸易、国际商事法律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后继课程:进出口检验检疫实务、报关实务、商务谈判、电子商务与物流等。本课程按照适应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改革要求,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设精品课程,紧密配合国际货代行业标准的考核模块进行教学内容体系与结构模式的构建。将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情境中,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努力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既保持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方法的科学性,又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强调以实例为引导、以实训为手段、以实际技能为目的。通过本课程的设置能培养出基层和业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并具有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由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课程开发专家、企业技术人员等组成专业调研小组,采取咨询、查阅、专家访谈、出国学习、企业实地调研分析等方式,深入中国国际货代协会、中国外运、香港职业训练局、香港贸促会、淄博海关、淄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神州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开展调研;还派出教师到企业挂职工作,掌握国际货代的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行动领域;在深度论证的基础上,得到该课程完整的教学目标体系;将它转化为“以实际业务为流程、以真实任务为依托”的教学实施方案,并加以实施。具体思路如下 1.突出“以实务为中心,以案例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以技能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创新地构建以“业务流程”为主线的实战法。 2.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改革要求,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设优质课程,力求多角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示范建设的效应。 3.课程教学将紧密配合国际货运行业标准的考核模块进行教学内容体系与结构模式的构建,对接最新国家政策与行业规范;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 教学大纲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编码: 学时:40学时学分:学分 开课学期:第6学期 课程类别:选修 课程性质:专业成组选修课 适用专业:经济学(运输经济方向) 先修课程: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是经济学(运输经济方向)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货运代理所涉及的概念、理论、流程、运作等,掌握货运代理企业的经营特点与策略,掌握货运代理工作流程、文件信息流转,旨在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国际货运代理概述 了解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现状;理解并掌握国际货运代理基本概念、特征等基础知识;了解现代国际货运代理及其业务的发展历程;掌握国际货运代理制度的法律规定。 2.水路货运代理基础 了解水路运输的特点;了解水路运输工具的特点;掌握国际货运代理的分类和主要业务范围;掌握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设立程序与条件。 3.海运货运代理操作实务

了解国际海上运输经营方式和海运代理运作流程,掌握班轮业务操作流程,了解运费与各种附加费结构;掌握提单的主要种类、作用及主要内容;掌握海运运费的查询与计价制作规范的HOUSEB/L。 4.海运经纪操作实务 了解海运经纪人基本知识,理解租船合同与租船提单操作实务,掌握滞期费与速遣费的计算方法;理解租船合同的分析,掌握相关时间和费用的计算方法。 5.陆运货运代理操作实务 了解铁路货运及代理掌握公路运输代理方式,内河货运及代理;掌握公路运费计价。 6.空运货运代理操作实务 熟悉航空代理业务的基本知识,掌握空运运价的类型和运费计价,了解空运包舱包板、空运集中托运等业务;掌握空运运价的类型和运费计价。 7.国际多式联运操作实务 了解集装箱运输、大陆桥运输、国际多式联运的内容与方式,掌握国际多式联运单证与计费业务;了解国际多式联运方案的影响因素,掌握方案的设计技巧。 三、教学内容 1.国际货运代理概述 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现状;国际货运代理基本概念、特征等基础知识;现代国际货运代理及其业务的发展历程;国际货运代理制度的法律规定。 2.水路货运代理基础 水路运输的特点;水路运输工具的特点;国际货运代理的分类和主要业务范围;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设立程序与条件。 3.海运货运代理操作实务 国际海上运输经营方式和海运代理运作流程,班轮业务操作流程,运费与各种附加费结构;提单的主要种类、作用及主要内容;海运运费的查询与计价及制作规范的HOUSEB/L。 4.海运经纪操作实务

2020 高职 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 货运代理3 M3_00_EXAM DESCRIPTION

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货运代理项目试题 Module 3 Shipping Operation Competition Time: 3.0 Hours

INTRODUCTION Module 3 is Shipping Operations. You should be able to optimize cargo collection program, make and handle documents, analyze the cause of complaints, offer effective solutions, and settle claims. DESCRIPTION OF PROJECT AND TASKS In this module, there are three tasks as following: 1.To complete cargo collection plans. 2.To make and handle documents. 3.To handle abnormal cases. MARKING SCHEME SUMMARY INSTRUCTIONS TO THE COMPETITOR There are two subfolders in folder 【M3】. Please read the material in the subfolder 【M3_01_MATERIAL PACKAGE】, and complete the answer in the subfolder 【M3_02_ANSWER SHEET】.After that, rename the folder 【M3_02_ANSWER SHEET】as 【XX_ M3_02_ANSWER SHEET】(XX means the competitor number). Please write reply E-mail in name of Allen. Real names are not allowed in the mail, or it is an invalid answer. TASK 1 COMPLETE CARGO COLLECTION PLANS Please read the material in the subfolder 【M3_T1】under the folder 【M3_01_MATERIAL PACKAGE】. And then please choose the most economical mode of inland transport plan based on calculating the cost of routes.

国际货运代理课程设计

《国际货运代理与报关》课程整体教学设计(XXXX~XXXX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国际货运代理与报关 所属系部:经济管理系 制定人: 合作人: 制定时间: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物流专业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国际货运及报关的有关理论,学会在进出口业务程序中单证操作、报关报检、国际货运等各种实际操作技能,以适应经济全球化、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国际货运代理与报关是物流行业的一大分支。该行业内的企业数量众多,据保守估计,全国有近4万家,且企业性质、规模各异,既有大型国有企业、跨国集团,又有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每年人才需求量巨大。本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从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从以学生听为主转变为学生以练为主、以亲身体验为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充当学生的“助手”,帮助学生分析工作任务,依据典型工作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并进行归纳,确定学习领域。

1、课程面向的岗位: 国际商务单证员、物流师、报关员、报检员 2、本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先修课程是运输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后续课程是外贸实训。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课程,通过后续的外贸软件试训,对课程理论起到巩固的作用。 3、与中职、本科同类课程相比,中职院校由于学生层次比较低,主要培养的在一线工作的物流人员。高职院校更注重能力本位的培养,培养的是国际商务单证员和物流师、报关员和报检员。本科院校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培养,培养大批的相关企业的管理人员。 三、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国际货运代理与报关是一门与外贸进出口、国际物流紧密的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更深入的了解了进出口业务的流程,特别是国际货运与报关的流程。锻炼了学生外贸制单能力、报关报检能力,国际货运能力。学生能够根据合同及货物的海关监管要求,缮制全套的结汇单据及报关、报检单证;根据客户需要办理货物有关的通关手续,最终顺利完成货物的物流配送、仓储、装货、订舱配载等进出口转运手续。 (这是课程的第一层目标,须与课程标准中相关表述一致,对于尚未制定课程标准的课程,由指定教师写出初稿,课程组教师集体研讨商定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试题ar

国际货运代理试题 一、选择题 1.在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中,下列( )属于非公布直达运价。 A、普通货物运价 B、等级货物运价 C、分段相加运价 D、集装货物运价 2.我国与俄罗斯边境铁路线的国内过境站是( )。 A、满洲里 B、二连浩特 C、丹东 D、阿拉山口 3.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是( )。 A、供应链管 B、第三方物流 C、国际物流 D、区域物流 4.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供应链设计策略,在( )阶段应建立配送中心,减少成品库存。A、引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5.某集装箱代号为AKA1234CZ,该集装箱属于(A) A. 南方航空公司 B. 东方航空公司 C. 国际航空公司 D. 海南航空公司 6.危险货物的标志图形符号主要有爆炸的炸弹、火焰、气瓶、三叶形等,其中三叶形图形符号表示该货物具有( )。 A、磁性 B、放射性 C、腐蚀性 D、杂类 7.航空货物的指定商品品名编号在2000—2999之间的编号代表( )货物。 A、机器、汽车和电器设备 B、可食用的动植物产品 C、活动物及非食用的动植物产品 D、纺织品、纤维及其制品 8.根据《UCP600》关于商业发票的规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表面看来系由受益人出具 B、须做成以申请人的名称为抬头 C、币种须与信用证规定币种相同 D、受益人必须签字

9.根据有关国家法律、国际公约、提单条款和航运惯例,一般都把交付货物当时或一定期限内收货人未提出货损书面通知视为按提单记载事项将货物交付给收货人的( B )。 A、绝对证据 B、初步证据 C、不可推翻证据 D、象征性证据 10.出境货物在我国检验检疫合格后,申请人凭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 C )办理通关手续。 A、出境货物换证凭单 B、出境货物换证凭条 C、出境货物通关单 D、检验检疫证书 11.某国际货代公司接受货主委托后,以自己的名义到船公司办理了订舱业务,并向保险人投保了货代责任险。由于信用证规定的装运期为8月10至20日,而货物于8月22日装船。为了不影响货主办理结汇业务,该货代公司向货主签发了日期为8月20日的倒签提单,由此给收货人造成了的损失本案中应对此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是(B)。 A. 保险人 B. 国际货代公司 C. 货主 D. 船公司 12.货运代理人向客户提供货运服务时,当客户总价值和客户总成本的比值一定时,客户在(D)情况下比较满意。 A. 形象价值大于产品价值 B. 形象价值小于产品价值 C. 客户预期价值大于客户感受价值 D. 客户预期价值小于客户感受价值 13.下列关于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是非营利性的国际性货运代理行业组织 B、是政府间的国际性货运代理行业组织 C、维护国际货运代理人的利益,促进行业发展 D、协调全球货运代理行业活动

国际货运代理行业概述

第一节国际货运代理行业概述 国际货运代理业(Industry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是指接受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的委托,一委托人的名义或者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服务报酬的行业 一、国际货运代理概念 国际货运代理的英文是“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国际货运代理人的英文是“international forwarding agent”,或者“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er” 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主体是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我国商务部作为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主管部门,对“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了界定: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可以作为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的代理人、也可以作为独立经营人,从事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作为代理人从事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是指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或其代理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有关业务,收取代理费或者佣金的行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作为独立经营人从事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是指国际货运代理业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或其代理人的委托,签发运输单证,履行运输合同并收取运费以及服务费的行为。 无船承运人(NVOCC):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以承运人身份接受托运人的货载,签发自己的提单或者其他运输单证向托运人收取费用,通过国际船舶经营着完成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担承运人责任的国际海上运输经营活动 所谓国际货运代理人,是指与客户签订国际货运代理服务合同的人,所谓国际货运代理服务,指的是所有与货物相关的服务,如货物的运输、拼箱、储存和处理,及货物的包装与配送等服务:以及与上述有关货物服务相关的辅助性及咨询服务,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海关和财政事务,货物的官方申报、货物的保险、代收或支付与货物相关的款项及单证等服务。 性质:国际货运代理人是“国际货运中间人”,即代表货方,保护货方的利益,又协调承运人进行承运工作。 二、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范围 货运代理的服务对象包括:发货人、收货人等货方,海关、检验检疫等国家管理部门,班轮公司、航空公司、汽车公司、铁路公司等实际承运人。 货运代理的服务内容包括:选择运输路线、运输方式和适当的承运人;订舱;接收货物;包装;储存;称重、量尺码;签发单证报关;等等 我国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可以作为代理人或者当事人从事以下全部或者部分经营活动: 1.揽货、订舱、托运、仓储、包装; 2.货物的监装、监卸、集装箱拆箱、分拨、中转及相关的短途运输服务; 3.报关、报检、保险; 4.缮制签发有关单证、交付运费、结算及交付杂费; 5.国际展品、私人物品及过境货物运输代理; 6.国际多式联运、集运; 7.国际快递; 8.咨询及其他国际货运代理业务。 9.除以上各项业务外,现在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还可以从事第三方国际物流服务、无 船承运业务等。 每一个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实际经营的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范围,应当以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的范围为准。 三、国际货运代理的作用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课 程 标 准 总课时:80(理论24实践56) 适用专业:物流服务与管理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是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是在运输、国际贸易实务、物流专业英语等先行课基础上开设的,专门研究国际间货物运输与货运代理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课程涉及国际贸易、结算、货运保险等多方面的理论和实务知识,主要针对性地介绍与货运代理业密切相关的海运、航空货运、陆路和国际多式联运、国际物流与仓储等业务。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本课程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考证为辅助,要求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国际货运代理的综合知识,掌握从事国际货运代理工作和进出口业务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职业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课程以形成国际贸易交易准备、合同订立、合同履行等能力为基本目标,围绕岗位工作任务需要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实践中、在工作任务中有针对性地掌握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整个框架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本课程4学分,80学时(其中理论课24课时,实践课56学时),教学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三年级上学期)。 二、课程目标 课程定位在全面了解货运基础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掌握货运基础的相关实践操作。并通过强化实验过程,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使学生从货运基础理论、商业模式等角度对货运基础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解和掌握,熟悉货运基础对经济活动、企业管理和政府公务的影响,强化学生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突出面向传统企业商务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本课程基本要求如下: (一)知识目标 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国际商贸法律法规、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知识;掌握国际货运单证相关知识;掌握国际货运代理全流程、集装箱运输等知识;熟悉业务内容和业务流程、学会处理运输纠纷;熟悉货运保险和货代责任险知识;掌握计算运杂费方法。 (二)技能目标 准确掌握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经营范围;掌握国际货物运输过程的实务流程;掌握国际货运代理中各类信息、单据在公司内外流转的各种程序;能熟练登陆主要专业网站、自主查询各类服务的现行价格、供求关系等信息;能根据发货人、收货人的委托,制定客户订单;能正确接受货主、承运人等客户的咨询;能

2005年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试题及答案

【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15分。单项选择题的答案只能选择一个,多选不得分) 1、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FIATA)作为世界运输领域最大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自1926年成立以来先后制定了()种货运代理单证格式。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的规定,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经营无船承运业务,需要向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办理提单登记手续,并缴纳保证金,其金额是()。 A.90万元 B.80万元 C.70万元 D.50万元 3、下列有关国际货运代理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际货运代理人是委托合同的当事人 B.国际货运代理人是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代理人 C.国际货运代理人是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委托人 D.国际货运代理人是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受托人 4、法定检验检疫的入境货物,海关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入境货物通关单》验放。 A.最终销售地 B.收货人所在地 C.最终收货地 D.报关口岸 5、在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货物申报时,应填写()的报关单。 A.浅蓝色 B.粉红色 C.浅黄色 D.浅绿色 6、信用证下承担第一性付款责任的是()。 A.开证申请人(买方) B.信用证受益人(卖方) C.开证行 D.通知行 7、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载明:FOB liner terms or FOB stowed & trimmed,则表示:()。 A.买卖双方对交货地点另行作特别约定 B.买卖双方对货物风险转移界限另行作特别约定 C.买卖双方对货物在装运港的装货费作特别约定 D.买卖双方对货物在卸货港的卸货费作特别约定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作为高职院校多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但因为教学资源有限,教学内容的不合理,教学方法的落后,使该课程的教学与实际脱节,培养出的人才不能适应货代企业的实际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措施,为该课程的建设改革提供一些建议。 标签: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 1 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是物流管理、国际贸易、报关与国际货运等贸易物流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在国际贸易实务、物流运输、外贸报关、外贸报检等先行课基础上开设,专门讲授国际货运代理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等方面的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海洋运输、航空运输、陆路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本对课程基本知识的讲授和实操能力的培养,最终使学生能够掌握国际货运代理基础知识,熟悉国际货运代理的各项实务操作,解决国际货代业务延伸的实务问题。 2 课程设计思路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虽然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但国际货代行业的发展经验显示,光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实操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对货代 理出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以后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由于国际货运代理是受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所托,为委托人代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为了能高效无误的处理相关业务,更好的为客户服务,必须要对国际贸易知识有所了解,这是由服务对象本身的业务性质决定的。而在国际贸易交易过程中,报检和报关是货物进出口业务流程的必备环节,这是由国家的法律法规所决定的,所以学习该门课程以国际贸易实务、外贸报关、外贸报检这些课程为先导。当然,如果具备集装箱、保险、货物性质等方面的知识更为理想,但是在学习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之前,至少要掌握以上三门课程知识才能达到基本的要求。 在教学上,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构建多维、动态、自主的课程实训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用行业软件、操作规范和手册,使学生进行真实的操作,实现学习内容与工作岗位要求无缝对接。同时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课程标准《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56课时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是物流管理专业三年制高职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学生具备了物流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设的课程。该课程是学生掌握各种国际运输方式与运输保险的重要理论教学环节,开设一学期,教学学时56,3.5学分。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学习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运代理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工作流程,使学生掌握海上运输流程、航空运输流程、陆上运输流程、国际多式联运流程,掌握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实务,并且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熟练开展国际货运及保险活动。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使学生了解国际货物运输的途径、方式、路线,熟悉国际货运及其保险的基本规则和公约、协定及惯例;掌握国际贸易及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物流理论开展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运代理及运输保险等业务活动。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与掌握国际货物运输和货运代理的相关知识; 2)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与掌握国际海运、陆运、空运等主要运输方式的实务运作与法规,掌握国际多式联运实务流程; 3)使学生能够掌握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工作流程及实务等相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地运用国际货物运输及保险知识,开展国际货物运输及国际货运代理活动; 2)能够熟练运用国际贸易、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等相关知识,掌握国际货物运输报关、报检及投保流程; 3)能够恰当选择国际货物运输保险险别、正确计算保险费,并将运输与保险实务与其他贸易环节紧密的结合。 (三)素质目标

1)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技能。同时加深学生对于专业技术知识的理解;使得学生能够做到“从理论中来,回到实践中去”; 2)通过知识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Ⅱ.物流管理专业(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