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3爱情的心理学理论

合集下载

爱情3爱情的心理学理论 共24页

爱情3爱情的心理学理论 共24页
爱情心理学相关理论
李承宗
一、精神分析理论
1、佛洛依德本能理论
认为凡能引起感官满足和自己需要的活动皆 属于“性力”的活动,故在弗洛伊德性学理论中 所论述的“性”已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性”的概 念。
• 性冲动
性冲动是人类最原始的性本能,他把性冲动的 能量命名为"性欲"。
• 性梦
满足与释放。
• 性压抑
性压抑实际是把性欲望隐藏在可怕的潜意识 里,性压抑会导致精神问题。
承诺 亲密
程 度
热情
时间
爱的种类 非爱 喜欢
迷恋的爱 空爱
浪漫的爱 友爱
愚蠢的爱 完美的爱
亲密 - + - - + + - +
激情 - - + - + - + +
承诺 - - - + - + + +
三、爱情四元理论
• Yele在斯腾伯格的理论基础上,将其中的 “激情”分解为性的激情和浪漫的激情, 从而发展出四元理论,包括:
• 性的激情(强调肉体、情欲) • 浪漫的激情(强调心理上对爱情的需求、
信念、理想和渴望) • 亲密(强调伴侣间的信任、交流、互助) • 承诺(强调对爱情的责任、计划)
四、爱情故事理论
• 当我们提到爱 情的时候,每 个人都会联想 到一些爱情故 事:白雪公主 与王子、罗密 欧与朱丽叶、 泰坦尼克等。
• 你心爱的人冒着大雨在车站等着你,给你 撑伞是你心中爱情的故事,但是现实的对 方并没有在下雨的车站等你,那么你会觉 得失落。
爱情故事的来源
• 我们崇拜的人。如韩剧中的完美爱情故事形 象。
• 以前的恋爱经历给自己留下的爱情故事脚本。 • 我们熟悉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亲戚等
的爱情故事。 • 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故事。

斯滕伯格爱情三要素

斯滕伯格爱情三要素

斯滕伯格爱情三要素
三个组成部分:激情、亲密和承诺。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激情是爱情中的欲望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具体为:
1、亲密:是两人之间感觉亲近,温馨的一种体验。

简单说来,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

2、激情:是一种“强烈地渴望跟对方结合的状态”。

通俗地说,就是见了对方,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和对方相处,有一种兴奋的体验。

性的需要,是引起激情的主导形式,其它自尊、照顾、归属、支配、服从也是唤醒激情体验的源泉。

3、承诺:由两方面组成:短期的和长期的。

两者不一定同时具备。

比如决定爱一个人,但是不一定愿意承担责任,或者给出承诺;又或者决定一辈子只爱他(她),但不一定会说出口。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Robert J. Sternberg)的爱情三角理论认为所有的爱情不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Robert J. Sternberg)的爱情三角理论认为所有的爱情不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三角形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三角形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等七种类型。

爱情三角形理论虽然非常形象的揭示了复杂的爱情关系,但现实中的爱情往往牵涉到不止一个三角形,于是他又提出了多重三角形原理,包括现实中的三角形和理想中的三角形;自己的三角形和对方的三角形;自己知觉到的三角形与对方知觉到的三角形。

激情、亲密和承诺共同构成了爱情,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称其为爱情,正如三点确立一个平面,缺少任何一个点,这个唯一的平面就不存在。

斯坦伯格之所以把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的爱情称为完美式爱情,是因为建立一段稳定、持续的爱情需要恋爱双方耗尽毕生的精力去培育、呵护,那是一项贯穿人生的浩大工程。

然而,具备三个要素并不意味着爱情就成为现实,爱情需要更多的努力来调节这三者的关系。

爱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难怪有人认为爱是一种能力,并非天生就有,需要不断的锻炼和实践才能培养出来。

爱是一种能力,被爱也是一种能力,而且还需要成为一种艺术。

在这个连爱情都需要能力才能支撑的时代,艺术地谈一场真正的恋爱谈何容易!爱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没有能力的勇气,有心无力。

虽然如此,芸芸众生并不是等具备了这三要素以后才开始谈恋爱。

理想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一回事。

因为在这三个要素里面,除了激情之外,亲密和承诺的实现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转化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即使是激情,要维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人们常常忽视了这一点。

或许,我们与爱情还有一段永远无法克服的距离,爱情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不断迫近的目标和不断改变的体验。

这可能有点残酷,但如果事实如此,我们是否还有勇气去爱和被爱?。

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的三个成分

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的三个成分

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的三个成分爱情三角(三元素)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人们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等七种类型。

1、喜欢式爱情只有亲密2、迷恋式爱情只有激情3、空洞式爱情只有承诺4、浪漫式爱情亲密+激情5、友谊式爱情亲密+承诺6、愚昧式爱情激情+承诺7、完美式爱情亲密+激情+承诺:亲密只是两个人在心理上互相喜欢的感觉,包括对爱人的欣赏,对爱人的照顾欲,自我表露和内心交流。

激情指一种情绪上的着迷,个人外表的和内在的魅力是影响激情的重要因素。

承诺主要指个人内心或口头对爱的预期,是爱情中最理性的成份。

第一要素:亲密(Intimacy)“亲密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情感性投入;激情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动机性卷入;承诺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认识性(认知性)的决定与忠守”(Sternberg)。

亲密是“温暖”的,激情是“热烈”的,而承诺是“冷静”的。

亲密,是两人之间感觉亲近,温馨的一种体验。

简单说来,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

亲密包含10个基本要素:1. 渴望促进被爱者的幸福。

爱方主动照顾被爱方并入力促进他/她的幸福。

一方面可能以自己的幸福为代价去促进另一方的幸福——但我也期待对方在必要的时候也能这样做。

2.当你和你爱的人在一起时,你会感到快乐。

爱芳喜欢和爱人在一起。

3. 当他们在一起做事情时,他们都感到十分愉快,并留下美好记忆,对这些美好时光的记忆能成为艰难时刻的慰藉和力量。

而且,共同分享的美好时光会涌流到互爱关系中并使之更加美好。

4.互相尊重。

爱情三元理论

爱情三元理论

爱情三元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爱情理论(爱情三元理论),他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Passion)、亲密(Intimacy)和承诺(Commitment)。

1、激情通常是与“性”有关的部分,这个性比较广义,一方面包括在见到对方时候的怦然心动、性冲动,另一方面也包括在相处时候的兴奋体验。

(直观一些也就是性和谐、强烈的积极情感体验)
2、亲密通常是与“温暖”有关的部分,也就是两个人在一起感觉很亲近、温馨。

包括亲切的沟通、尊重对方、感情支持等。

(直观一些也就是共同奋斗的目标、彼此支撑、包容尊重)
3、承诺通常是与“责任”有关的部分,也就是两个人彼此愿意为维护爱情而承担一些责任。

包括两个部分:愿意投身于一段爱情、愿意维持一段爱情。

(直观一些也就是海誓山盟、家人支持)。

爱情三角理论

爱情三角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认为所有的爱情体验都是由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要素所构成的,激情指一种情绪上的着迷,个人外表的和内在的魅力是影响激情的重要因素。

亲密指的是两个人心理上互相喜欢的感觉,包括对爱人的赞赏、照顾爱人的愿望、自我的展露和内心的沟通。

承诺主要指个人内心或口头对爱的预期,是爱情中最理性的成份。

亲密是“温暖”的,激情是“热烈”的,而承诺是“冷静”的。

亲密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情感性投入。

是两人之间感觉亲近,温馨的一种体验。

简单说来,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

亲密包含10个基本要素:(1).渴望促进被爱者的幸福。

爱方主动照顾被爱方并入力促进他/她的幸福。

一方面可能以自己的幸福为代价去促进另一方的幸福——但是也期望对方在必要时同样会这样做。

(2).跟被爱者在一起时感到幸福。

爱方喜欢跟自己的情侣在一起。

(3).当他们在一起做事情时,他们都感到十分愉快,并留下美好记忆,对这些美好时光的记忆能成为艰难时刻的慰藉和力量。

而且,共同分享的美好时光会涌流到互爱关系中并使之更加美好。

(4).尊重对方。

情人必须非常看重和尊重对方。

尽管情人可能意识到对方的弱点,却不能因此而减少自己对对方的整体尊重。

在艰难时刻能够依靠对方。

在患难时刻爱方仍感到对方跟自己站在一起。

在危急时刻,爱方能够呼唤对方并能指望对方跟自己同舟共济。

(5).跟被爱方互相理解。

情侣应互相理解。

他们知道各自的优缺点并对对方的感情和情绪心领神会,懂得以相应的方式互相作出反应。

(6).与被爱方分享自我和自己的占有物。

爱方应乐意奉献自己、自己的时间以及自己的东西给被爱方。

虽然不必所有的东西都成为共有财产,但双方在需要时应分享他们的财务,最重要的是分享他们的自我。

(7).从被爱方接受感情上的支持。

爱方能从被爱方得到鼓舞和支持,感到精神焕发,特别是在身处逆境时尤其应该这样。

当你感到似乎一切都在跟你作对,但你意识到只有一件事不会出问题——你的配偶始终跟你站在一起。

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

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

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2009-08-20 11:32爱情三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等七种类型。

爱情三角理论-理论概述社会心理学家有个爱情三角理论,认为所有的爱情体验都是由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要素所构成的,激情指一种情绪上的着迷,个人外表的和内在的魅力是影响激情的重要因素。

亲密只的是两个人心理上互相喜欢的感觉,包括对爱人的赞赏、照顾爱人的愿望、自我的展露和内心的沟通。

承诺主要指个人内心或口头对爱的预期,是爱情中最理性的成份。

爱情三角理论-亲密第一要素:亲密(Intimacy)“亲密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情感性投入;激情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动机性卷入;承诺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认识性(认知性)的决定与忠守”(Sternberg)。

亲密是“温暖”的,激情是“热烈”的,而承诺是“冷静”的。

亲密,是两人之间感觉亲近,温馨的一种体验。

简单说来,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

亲密包含10个基本要素:1.渴望促进被爱者的幸福。

爱方主动照顾被爱方并入力促进他/她的幸福。

一方面可能以自己的幸福为代价去促进另一方的幸福——但是也期望对方在必要时同样会这样做。

2.跟被爱者在一起时感到幸福。

爱方喜欢跟自己的情侣在一起。

3.当他们在一起做事情时,他们都感到十分愉快,并留下美好记忆,对这些美好时光的记忆能成为艰难时刻的慰藉和力量。

而且,共同分享的美好时光会涌流到互爱关系中并使之更加美好。

4.尊重对方。

情人必须非常看重和尊重对方。

尽管情人可能意识到对方的弱点,却不能因此而减少自己对对方的整体尊重。

爱情三角形

爱情三角形

爱情三角形理论:亲密、激情、承诺相结合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Dr. Robert Sternberg)的爱情三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认为,世间各种不同的爱情都有三种成分: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和承诺(commitment)。

亲密:是指伴侣产生热情、理解、沟通、支持和分享等情感体验,使彼此有亲近、温馨的感觉。

激情:是指伴侣之间有强烈的情感需要,代表着彼此有性唤醒和欲望。

承诺:短期的承诺代表我们决定成为恋人关系,长期的承诺代表我们对亲密关系做出的保障性契约,比如婚姻。

只有承诺没有激情和亲密的爱情,大多指两个不喜欢的人结婚,多指父母包办婚姻或者政治联姻,其结果只有利益的牵绊没有爱情的滋润,婚姻名存实亡。

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的爱情,大多指一夜情或者是婚外情,这样的关系多半是肉体上的交往,两个人没有实质的相互了解,也没有想要永远在一起的想法。

只有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的爱情,有着深刻互动和精神共鸣的两个人在一起,却没有肉体和现实生活的接触,往往指那些“柏拉图式的灵魂之爱”。

随着伴侣相处时间的推移和相处方式的改变,亲密、激情和承诺三者都会发生量的改变,于此爱情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懂得平衡爱情里的亲密、激情、承诺三者之间的变量,爱情才能健康而持续的走下去。

相处越久激情越少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在一起时间越久,激情就会越少,于是才会有彼此之间像亲人的感觉。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伴侣不再像以前那么有激情,性生活频率和质量开始变低,那就要主动改变现状。

比如,转变穿衣风格,换个发型,计划一场旅行,做一桌浪漫的烛光晚餐等等。

通过这些行为增加激情成分,让爱情鲜活起来。

想要结婚就要长期承诺在一起时间很久却难以走进婚姻,这说明两个人之间没有长期的承诺关系。

如果有一方想要结婚,就得勇敢做出选择,要么放弃重新选择,要么通过实际行动让对方想要跟你计划未来,定好婚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情心理学相关理论
李承宗
一、精神分析理论
1、佛洛依德本能理论
认为凡能引起感官满足和自己需要的活动皆 属于“性力”的活动,故在弗洛伊德性学理论中 所论述的“性”已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性”的概 念。
• 性冲动
性冲动是人类最原始的性本能,他把性冲动的 能量命名为"性欲"。
• 性梦
满足与释放。
• 性压抑
性压抑实际是把性欲望隐藏在可怕的潜意识 里,性压抑会导致精神问题。
• 怎样的爱情故事才匹配:
1)同一个故事中的互补(王子与公主) 2)不同故事的相似(童话故事中的公主与园丁故事 中的园丁) • 一对争吵不休的夫妻可能在外人看来难以长久, 却因为对于战斗的共同需求(他们都拥有一个关 于“战斗”的爱情故事)而保持爱情日久弥新, 白头到老。
不兼容的爱情故事
• 一对恋人,彼此的故事不兼容,就像两个 角色在同一个舞台上演出不同的剧目,表 面看起来也许很相配,但一方渴望灰姑娘 式的拯救(童话故事),另一方在投资回 报率上纠结(商业故事),爱情不可能走 太远, • 你心爱的人冒着大雨在车站等着你,给你 撑伞是你心中爱情的故事,但是现实的对 方并没有在下雨的车站等你,那么你会觉 得失落。
五、Lee的爱情颜色理论
• • • • •
心理学家亨德里克认为爱情有三种基本形式: 情欲之爱——充满自我展露的浪漫激情的爱 。 游戏之爱——视爱情为无需负责的游戏。 友谊之爱——如友谊般的感情。 它们就像三原色一样,组成不同种类的次级 爱情。如,情欲之爱和友谊之爱相结合,能 预测较高的关系满意程度。
• 当一个人遇见一位身具自己“影子人格” 的异性时,心中常会有欢喜雀跃的感觉, 因为对方彰显出自己所缺乏(或已被潜意识 压抑、消逝了)的人格特质。 • 在磨合期中,过去对方最吸引你的特质, 现在却成为让你最受不了之处。 • 都想努力改造对方,要对方变得完美,像 自己心中所期待的“理想形象”一样,这 是亲密关系中痛苦最大的来源。
爱情故事的来源
• 我们崇拜的人。如韩剧中的完美爱情故事形 象。 • 以前的恋爱经历给自己留下的爱情故事脚本。 • 我们熟悉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亲戚等 的爱情故事。 • 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故事。
• 每个人都被社会文化塑造出属于自己的爱 情故事,认为这样才是爱情,如果现实不 符合就觉得不是爱情。如此看来,爱情就 是你头脑中爱情故事在现实中的再现。用 一句流行的话说:如果对方没有按照你所 希望的方式去爱你并不代表不爱你。 • 那么你了解自己头脑中的爱情故事吗
• Lee的 “爱情的颜色理论”,将爱情分为6 种类型:
• 激情型(Eros):即恋爱是基于双方的气质、外 貌等身体特征的吸引 • 游戏型(Ludus):类似于花花公子,对爱情持游 戏态度,游戏于多个恋人之间 • 朋友型(Storge):指爱情基于长时间的做朋友 的基础,并能一直以朋友的方式相处 • 占有型(Mania):认为爱情以占有、嫉妒或者依 恋对方为表征 • 理智型(Pragma):对爱情持实用主义态度,注 重对方的背景 • 奉献型(Agape):是为了对方过得更交往和性生活,构
成性功能障碍的一个主要心理因素。 • 阳萎—情欲生活中最常有的一种退化现象。(无法
克服对母亲和姐妹的乱伦性固置,婴儿期经验的痛苦印象 被激发, 再加上其他原因,合在一起之后便使他在女方面 前感到”性”力不足)
• 性变态—在心—性反应方面不以生殖器为主导,
六、情绪唤醒理论
• 情绪体验更多取决于你对自身生理唤醒 的解释,而不一定来源于你的真实遭遇, 在情绪唤起的状态下更容易产生爱情 。
七、依恋理论
Bartholomeco和Horowitz将爱情关系解释 为依恋过程,提出了四类依恋(爱情)模 式:包括安全型、逃避型、焦虑型和混乱 型。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承诺 亲密 程 度
热情
时间
爱的种类
非 喜 爱 欢
亲密
- + -

- - +


- - -

迷恋的爱








浪漫的爱



- +

+ +

+ +
愚蠢的爱 完美的爱
三、爱情四元理论
• Yele在斯腾伯格的理论基础上,将其中的 “激情”分解为性的激情和浪漫的激情, 从而发展出四元理论,包括: • 性的激情(强调肉体、情欲) • 浪漫的激情(强调心理上对爱情的需求、 信念、理想和渴望) • 亲密(强调伴侣间的信任、交流、互助) • 承诺(强调对爱情的责任、计划)
• 三种成份:激情、亲密和承诺 • 亲密:指在关系中感到亲近、相互关联。这个成 分包括对爱人的赞赏、照顾爱人的愿望,自我暴 露和内心沟通也很重要,亲密在所有这些爱的关 系中都是最常见的核心成分。(发动机) • 激情: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 迷。(加油站) • 承诺:短期内指的是爱一个人的决定,在长期的 关系中,则指维持这种爱的承诺。这是爱情中最 理性的成分。(安全气囊)
寻找性发泄满足的目的和对象不是针对异性其人, 说明其性心理发展发生了故障。当遭到心理创伤 或情感危机时,会退回到俄狄浦斯前期,表现为 性变态,如“口交”是口欲、“鸡奸”是肛欲、 “露阴”是自恋的体现。(同性恋是一种性倒 错。)
2、荣格理论
• 人的内心深处有两种性别原型:阿尼玛和 阿尼姆斯。每个人都身具“显性”与“隐 性”(或称“影子”)人格 。 • 阿尼玛:男性个性中的完美女性成分,代 表敏感和害羞。 • 阿尼姆斯:女性个性中完美男性成分,代 表刚毅与坚强。 • 正确的性别定位会对自己身上的异性成分 进行相应的压抑。
四、爱情故事理论
• 当我们提到爱 情的时候,每 个人都会联想 到一些爱情故 事:白雪公主 与王子、罗密 欧与朱丽叶、 泰坦尼克等。
• 斯腾伯格:爱情故事不仅仅是文艺作品,它还左 右我们对爱情及其关系的信仰,因此也会影响到 我们对爱情的行为。它给世间情侣最大的启发在 于,一段感情是否幸福,能否维持,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男女双方关于爱情的故事是否相匹配。
男性的阿尼玛从幼稚变为成熟,是男性心理成 长的表现,发展经历了下列四个阶段:
1、 第一阶段
肉体的阿尼玛阶段。有比起内心,更加追求肉 体的倾向。
2、 第二阶段
浪漫的阿尼玛阶段。有追求纯粹的恋爱的倾向。
3、 第三阶段
精神上的阿尼玛阶段。容易被圣母玛利亚般的 女性形象所吸引。
4、 第四阶段
智慧的阿尼玛阶段。容易被具有中性的美丽的 观音像那样的形象所吸引。
爱情地图
• 一见钟情 • 爱某种类型的人(阿尼玛,阿 尼姆斯) • 爱情地图建立:5-8岁即建立 爱情伴侣条件
二、爱情三角理论
• 人类的爱情由三种成分组成: • 动机成分:动机有内发的性驱力,也包括异性之 间身体容貌等特征彼此吸引。以动机为主的两性 关系是激情的。 • 情绪成分:由刺激引起的身心激动状态,如喜、 怒、哀、惧等。以情绪为主的两性关系是亲密的。 • 认知成分:对情绪和动机是一种控制因素,是爱 情中的理智层面 。以认知为主的两性关系是承诺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