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文稿演示
坚定道路自信

坚定道路自信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为题,把历史、现实和未来串联起来,回顾过去五年和十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所做的工作,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夺取新胜利的基本经验,确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部署今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和改革的任务,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历史使命。
学习十八大精神,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强“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我以“道路自信”为题,谈一些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这是我们党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高高举起的一面旗帜。
党举起这面旗帜,向全社会昭示:我们党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就论述了这个问题。
他说:“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十八大报告重申了这一论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实现形态,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科学社会主义从诞生以来,就具有学说、运动、制度三种含义或三种实现形态。
它不仅是一种学说,而且是一种运动,是一种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制度而诞生的学说和运动。
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Page 15
三、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目前,我们面临的困难不一而足
国内面临的困难: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严重 人口、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约 束增大 党风不正、贪污腐败现象仍然 存在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仍有极大 影响
Page 16
就国外的挑战而言: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凭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 方面的优势地位,对中国采取了 遏制手段 通过政治、外交上对中国施加 压力 有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
三、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在此情况下,我们应该 认清问题与困难,只有 敢于因难而上、攻坚克 难,才能更好地实现国 家富强、民族振兴、人 民幸福的伟大目标,进 一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自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age 17
谢谢
Page 18
Page 14
三、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三)在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中提升道路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40年的 长足发展,我国取得了巨大成 就。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 深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 进入矛盾凸显期、攻坚期。只 有直面困难、迎难而上,才能 在推动科学发展中进一步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Page 4
二、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二)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 (三)坚持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四)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Page 5
二、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 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长 期艰苦奋斗中经过比较做出 的正确选择。
如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如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自1840年以来,近代中国人就不断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现代化道路,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最终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然而我们获得今天的成就是来之不易的,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中,我们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在前进道路上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政策,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
只有我们对自己所走的路足够自信,我们才能够在社会主义这条康庄大道上越走越远。
为此我们就应该考虑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如何才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实际上我们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自信,主要主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怎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一是要怎样发展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更加完善。
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历经风雨,艰难探索开辟出来的现代化道路,我们必须倍加珍惜。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体现出了我国在长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是完全适合我国的一种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国人民对其充分肯定,这也就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足够的自信迎接未来的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先进的,道路是正确务实的,制度是合理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未来有足够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然而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也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完善中不断前进。
然而怎样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哪。
首先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其次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还有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当今社会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必须坚定我们的社会主义信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进行理论、道路、制度方面的创新,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推进到新的高度。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到今天,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自信,相信中国道路一定可行。
而今日之中国的充分表明,经历改革开放锤炼中国人已经在创新性实践中发现了属于中国的历史真理,一步步成功地实现着美好生活的目标。
中国正以自己的成功实践,让历史告诉未来一个属于中国的价值真理。
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来源于历史与实践。
这条道路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90多年的奋斗探索出来的成功之路,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强国之路,是深深扎根于亿万人民群众实践中的富民之路。
众所周知,中国道路是一条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接力奋斗开辟出来的伟大道路。
是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经过不懈探索和奋勇开拓,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
事实雄辩证明,正是沿着这条道路,才有了今天中国的繁荣强大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所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顺应人类文明进步的潮流,又回应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要求。
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迥然相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同于“苏联模式”,更与“西方模式”有着本质区别。
经过长期奋斗和探索,我国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在这些基础上,十 七大界定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可 以说,这是一个不断深 化的认识过程和不断完 善的实践过程。 铭记我们党探索 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的历程,是 为了倍加珍惜、长期 坚持和不断发展这条 道路,使其越走越宽 广。
三、整体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我们党长期 探索形成的认识成果,其科学内涵是由领导 者、起点、路线、任务、布局及目标构成的 一个整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坚强领导核心,是这条道路上的领导者。 四、实践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科学内涵中,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 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么高频率出现的“建设”一词,说明了什 么? 说明这条道路形成于党和人民的实践, 也发展于党和人民的实践。由这些动词所连 接的内容,也构成了这条道路的实践内容、 实践要求和实践属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和时代特征
一、时代性。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与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相联系。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逐渐形成了关于“和平与发展 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重大论断,党的十三大报告将其作为 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轮廓的基本观点之一。 • 十四大提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 十五大把“当今世界”改为“当今时代”,提出和平与发展 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 十六大沿用了“当今时代”的提法,指出“和平与发展”仍 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 十七大继续采用“时代”这个历史概念,提出“和平与发展” 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 挡的时代潮流。
从1978年至2003年的25 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 9.4%。1978年,中国年国 内生产总值为 1473亿美元, 2003年已达到14000多亿美元。 1978年,中国年进出口贸易 总额为206亿美元,2003年已 达到8512亿美元。1978年, 中国外汇储备为 1.67亿美 元,2003年已达到4033亿美 元。
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道路自信
目录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容
二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 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Page 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 大开幕式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Page 4
二、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二)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 (三)坚持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四)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Page 5
二、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 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长 期艰苦奋斗中经过比较做出 的正确选择。
Page 14
三、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三)在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中提升道路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40年的 长足发展,我国取得了巨大成 就。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 深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 进入矛盾凸显期、攻坚期。只 有直面困难、迎难而上,才能 在推动科学发展中进一步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Page 15
三、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目前,我们面临的困难不一而足
国内面临的困难: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严重 人口、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约 束增大 党风不正、贪污腐败现象仍然 存在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仍有极大 影响
就国外的挑战而言: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凭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 方面的优势地位,对中国采取了 遏制手段 通过政治、外交上对中国施加 压力 有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理论自信体现指导 思想的科学性,是实现中 国梦的行动指南
其一,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一,内涵丰富。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 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三者有机 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 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 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 展三大基本问题而展开。
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 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外汇 储备、对外贸易总额已居世界 第一,与中国有贸易伙伴关系 的国家、地区已达124个,是国 家影响力显著提升的时期。
(一)道路自信体现选择的正 确性,是中国梦的根本实现 途径
中国梦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包括强 国、富民、公平、和谐四个层 次,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人 民幸福、社会和谐、民族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 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 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 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四、坚定“三个自信”,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坚定道路自信,始终坚持 党的基本路线
三次历史性转变
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 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设的历史性转变 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 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 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习近平
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 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 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 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 历史时期。
自信来源于历史发展、人民选择、 实践检验
第二,自信来源于60多年来党对 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反 省。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道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中国共产党90余年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道路的正确性强化了道路自信。
要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必须充分发挥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来提供根本保障;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来提供动力支撑;必须高度重视道德建设来提供精神支撑。
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群众路线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历程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自信(一)重温历史,毛泽东探索的独创性成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深厚基础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承载着近代中国人民的最大期盼,无数仁人志士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但最终都归于失败。
在中国别无出路的时候,唯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但用社会主义拯救了中国,而且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实现国强民富,发展中国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并不是无源之水,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先河的则始于毛泽东。
毛泽东领导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革命实际相结合,成功走出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民族独立,开始探索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的道路,提出要进行“第二次结合”。
毛泽东分别于1956年4月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1957年2月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这两篇文章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提出的这些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正如邓小平所说:“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
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
”虽然毛泽东在1957年后探索出现了失误,走了一条正确与错误交织的道路,但这一“试错”阶段缩短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
邓小平正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实践为逻辑起点,积极回应时代主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要在继续坚持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和改革开放中,要在进一步 凝聚社会共识中,要在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道路自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容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
A 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 C
B 政治建设
三、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一)在继续坚持解放思想、解放生产 力和改革开放中增强道路自信
(二)在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中巩固道 路自信 (三)在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中提升道 路自信
三、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一)在继续坚持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和改 革开放中增强道路自信
•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 基本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 我国国情出发,才领导中国人 民才走出了一条实事求是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二、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基本点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二、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坚持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 经济上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 度。 • 政治上要坚持以工人阶级领导 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 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 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二、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文稿演示
优选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目录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容
二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 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 大开幕式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三)在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中提升道路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40年的 长足发展,我国取得了巨大成 就。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 深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 进入矛盾凸显期、攻坚期。只 有直面困难、迎难而上,才能 在推动科学发展中进一步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二)要进一步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在对内 改革、对外开放的历程中增强道路自信。
凝聚社会共识
要凝聚社会共识:
l 要坚持用马克思主 义武装全党、教育 人民
l 要为凝聚社会共识 提供有力支撑
凝聚社会共识,就是要 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 价值观多元化条件下, 在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 竞争条件下,坚持社会 主义共同理想,即坚定 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坚定实现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坚持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 文化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 想,培养“四有”公民,创造民族 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引领社会思潮。
二、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E 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建设
D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
三、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一)在继续坚持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和改 革开放中增强道路自信
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领 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大法宝,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要进一步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在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历程中增强 道路自信。
三、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三、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目前,我们面临的困难不一而足
国内面临的困难:
u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u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严重 u人口、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约 束增大 u党风不正、贪污腐败现象仍然 存在 u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仍有极大 影响
就国外的挑战而言: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凭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 方面的优势地位,对中国采取了 遏制手段 u通过政治、外交上对中国施加 压力 u有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
二、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二)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 (三)坚持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四)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二、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 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长 期艰苦奋斗中经过比较做出 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