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小鸡吃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鸡吃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鸡吃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鸡吃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鸡吃食》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他们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际体验来理解数学概念。

同时,学生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小鸡吃食的数量关系,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小鸡吃食的数量关系。

2.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出小鸡吃食的数量关系。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

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有趣的操作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小鸡吃食的故事插图、小鸡吃食的操作材料。

2.学具准备:学生操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鸡吃食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故事中涉及到小鸡吃食的数量关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小鸡吃食的故事插图,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小鸡吃食的数量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操作材料,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鸡吃食的数量关系。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单元 加与减(一) 小鸡吃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单元 加与减(一) 小鸡吃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单元加与减(一)小鸡吃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3单元加与减(一)小鸡吃食》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小鸡吃食的生动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加减法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直观的操作和生动的例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但是,他们对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反复的练习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小鸡吃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感受加减法的意义;通过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小鸡吃食的图片、实物小鸡、食物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小鸡吃食的图片、实物小鸡、食物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小鸡吃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鸡吃了哪些食物。

学生回答出小鸡吃了2个虫子和3个虫子。

教师提问:“小鸡一共吃了几个虫子?”学生回答:“小鸡一共吃了5个虫子。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拿出小鸡吃食的图片和实物小鸡,让学生自己尝试将2个虫子和3个虫子合并在一起,表示小鸡一共吃了几个虫子。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将2个虫子和3个虫子合并在一起,就是将2和3相加,得到5。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小鸡吃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小鸡吃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小鸡吃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鸡吃食》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生动的小鸡吃食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运算,对于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小鸡吃食的故事情境,可以通过图片、动画或者实物展示。

2.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小鸡吃食的动画,引导学生关注小鸡吃食的数量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小鸡吃了几颗食物?还剩下几颗食物?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小鸡吃食的故事情境,呈现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例如,小鸡吃掉了3颗食物,还剩下7颗食物,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加减法运算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运算练习,教师提供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答案的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关于10以内加减法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3.9《小鸡吃食》(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3.9《小鸡吃食》(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3.9《小鸡吃食》(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3.9课《小鸡吃食》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第3.9课《小鸡吃食》,主要内容是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用分数表示部分数量。

教材通过小鸡吃食的生动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用分数表示部分数量。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用分数表示部分数量。

教学重点: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小鸡吃食的图片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小鸡吃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鸡吃的食物数量,引出分数的概念。

2. 讲解分数的意义:用PPT展示分数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分数表示部分数量的意义。

3. 实例讲解:以小鸡吃食为例,讲解如何用分数表示小鸡吃的食物数量,如“小鸡吃了3个苹果中的1个,可以用分数1/3表示”。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其他动物吃食的数量,如“小猫吃了4个鱼中的2个,可以用分数2/4表示”。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妈妈把一个苹果分给2个孩子,每个孩子吃了多少?”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鸡吃食分数的意义: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分数的表示:如1/3、2/4等。

七、作业设计(1)一个苹果分给2个孩子,每个孩子吃了多少?答案:1/2(2)一张纸分给3个学生,每个学生得到了多少?答案:1/32. 请举例说明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小鸡吃食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学生们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讲解实例时,部分学生对于分数的表示仍存在困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3单元:第8课时《小鸡吃食》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3单元:第8课时《小鸡吃食》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3单元:第8课时《小鸡吃食》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小鸡吃食》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的第8课时,主要内容是通过小鸡吃食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减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操作,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他们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和思路不清晰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数学思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减法运算,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小鸡吃食的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20以内的减法运算。

3.直观教学法:利用教具和学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减法运算。

4.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小鸡吃食的故事插图、实物教具、计数器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小鸡吃食卡片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讲述小鸡吃食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小鸡吃食的过程。

–提问:小鸡一共吃了几颗珠子?还剩下几颗珠子?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小鸡吃食的实物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减法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总结减法运算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减法运算游戏,每人轮流扮演小鸡吃食的角色。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小鸡吃食》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小鸡吃食》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小鸡吃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并记住数字1-10。

2、能够通过观察、手工制作等方式,理解加法的概念。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加法算术进行计算。

二、教学内容:
1、模块三《探索加法》
2、第一节《小鸡吃食》
三、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加法意识和计算能力。

四、教学难点:
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对加法进行介绍和讲解,让学生容易理解。

五、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实验教学、讲授课程
六、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
通过给学生展示小鸡吃食的画面,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自由观察一会儿,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2、导入学习
给学生介绍小鸡吃食的规则,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吸引、参与和展示示范。

3、教学过程
1)帮助孩子通过手工涂色制作10只小鸡,每只小鸡表示一个数字1-10。

2)利用小鸡吃食的故事引出加法的概念,解释加数、和数和运算符的概念。

3)充分利用小鸡的形象,设计“小鸡分组”和“小鸡加减法”游戏,培养学生的加法意识和计算能力。

4)通过让学生自己计算小鸡吃食的数量来理解加法的概念,并自建一组加数与和数的数字,进行数学实验,使学生能清晰地理解加法运算的本质,并通过训练,掌握简单的加法运算
4、教学总结
简单地总结加法的概念和相关的知识点。

七、课后作业
1、观察周围环境,找出两组物品,每组有不同的数量,根据练习题目,填写加法算式,求出结果。

2、在家里进行加法游戏,如用小石子或卡片等方式,制作小鸡或小鸡群,通过加法进行计算,练习加法知识。

福田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4课时《小鸡吃食》教学设计

福田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4课时《小鸡吃食》教学设计

福田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4课时《小鸡吃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鸡吃食》这一课时主要讲述了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中关于10以内加减法的应用。

通过生动的小鸡吃食的故事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材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0以内的数字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但对实际应用题的解决能力还不够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此外,学生之间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教学难点:学生对实际应用题的解决能力,以及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小鸡吃食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观察思考法: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文字,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动手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10以内加减法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小鸡吃食的故事图片、实物模型、计算工具等。

2.学具准备:学生作业本、练习题、计算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小鸡吃食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呈现,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小鸡吃食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小鸡吃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小鸡吃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小鸡吃食》教学设计一、背景本教学设计针对一年级学生,主要内容为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小鸡吃食》一课,该课涉及对小鸡食物数量的识别和计算。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提高对数量的认识和理解,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了解小鸡食物数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对数量的初步识别和计算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小鸡食物数量的识别和计算;•对数量的初步认知能力提高。

2. 教学难点•在应用题中将所学的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

四、教学策略本课程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我发现,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本课的导入环节是小组活动,创意启发学生思维,调动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活动内容小组内分配一个表演任务:以小鸡食物数量为主题,编排小品或游戏,模拟小鸡吃东西,呈现小鸡食物数量。

学生参与方式小组互动讨论,每组派一个代表向全体学生表演。

2. 学习重点(1)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小鸡吃食的情境,并与课本内容结合,引出小鸡食物数量的问题。

(2)教师根据课本内容,向学生介绍如何识别小鸡食物数量。

(3)由教师向学生介绍数量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做相应的练习。

3. 学习难点(1)应用题的训练,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调整学生学习的节奏,不断把握课堂效果。

4.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课程所讲的重点进行总结,并提出评价标准。

5. 课后作业•练习册相关部分。

六、课堂展示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积极参与课堂,完成了本次教学任务。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不断反思和迭代,提高了数量认知的能力,将所学直接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事实上,这是一次富有成效的数学启蒙教学,是孩子们数学智慧的一段注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鸡吃食(9的加减法)
沈阳市和平区陈微
教学目标:1.自主探究9的加减法,熟练计算。

2.掌握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思想,培养认真做事的习惯。

(德育渗透)
一、游戏导入
上课前,和陈老师来做个游戏:“我问你答”。

听,这是谁的叫声?德育教育:培养专注性
二、探究学习
草地上有2个盘小米,一群小鸡要来吃食了。

(板书课题)
(一)学习10的加法
1.默默地数数先来了几只小鸡?又来了几只小鸡呢?谁来说一说?
2.根据数学信息,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算式呢?还可以怎么列呢?
3.结合算式图来说说算式里1,9,10表示什么意思呀?
4.大家计算的很快,把你的窍门和大家分享一下。

德育教育: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喜悦
老师及时小结计算方法。

数一数,记大数数小数,凑10法。

我们用自己的方法知道了1+9,9+1等于10。

(二)学习10的加减法
这群小鸡要分到这2个盘子里吃食。

大家看左右两边的盘子里分别有几只小鸡呢?
1.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吗?
2.这10只小鸡正在吃食,左边的盘子里有8只,看发生什么变化了?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结合图说说算式里的3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现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怎样列式呢?
我们从小鸡吃食中不仅发现了能用加法解决的问题,还发现了用减法解决的问题。

老师今天把这10只小鸡也带到课堂上了。

接下来陈老师看哪组同桌能够最快的完成任务,就把小鸡送给这组同桌身边。

德育教育:激励学生积极进取,锐意向上
1.除了以上的算式等于10,还有哪些数相加等于10呢?我们把准备好的10根小棒分成2堆,都可以怎么分呢?一边分一边把结果填在表格里。

要求2人合作动手快。

2.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分的结果?到前面要求一个人汇报结果,另一个人演示分的过程。

(2组)接下来我们直接汇报还有什么分法?
3.谁来任意选择一组对应的2个数,说出它的加法和减法。

4.这就是有关10的加法和减法。

还有几个关于10的算式我们刚才没有说到,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接触到的。

5.小鸡向大家发出挑战。

敢迎接挑战吗?德育教育:激励学生积极进取,迎难而上挑战一、挑战二
6.大家的表现真棒!老师把一首凑10歌送给大家。

我们拍手来读一读。

它也可
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关于10的加减法。

现在就来试一试。

(二)巩固应用
1.小鸡计算接力赛。

选择一道题,你怎么算的?
2.小鸡碰碰碰。

10只小鸡躲在箱子里,摸到哪只小鸡,就用10 减去小鸡身上的数,看谁算的最快。

在算…怎么想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挑战意识
3.小狗吃骨头。

你想让机灵狗一次上几级台阶?还有几级没上?
4.大家看,陈老师带来的10只小鸡,数一数黑板上还有几只。

谁知道,陈老师奖励了几名同学?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主动赞美他人的意识,真诚的分享别人的成功。

怎么列算式呀?怎么算的呀?(总数减掉看见的数,求看不见的)
板书:小鸡吃食
1+9=10
9+1=10
凑10 2+8=10 10-8=2
8+2=10 10-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