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平衡理论与方法讲解共60页文档
动平衡理论与方法讲解

动平衡理论与方法讲解动态平衡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在面临内外部环境变化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不断的调整和协调,实现各要素之间的平衡状态。
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解一下动态平衡理论及其方法。
动态平衡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随时调整和协调资源、组织结构、运作机制等要素,使之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被称为“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有三个基本特征:均衡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首先是均衡性,指企业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保持相对稳定,不出现严重的失衡。
比如,企业的生产要与销售相匹配,资金的流动要与资产的投资相匹配等。
如果各要素的关系失去均衡,将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其次是适应性,指企业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反应。
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技术发展、政策法规等因素作出相应调整。
例如,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企业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
最后是可持续性,指企业在改变和调整过程中能够持续发展。
企业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和经营模式,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为了实现动态平衡,企业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第一种是系统思维方法。
系统思维方法强调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企业管理者需要具备全局观念,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通过系统思维方法,可以识别出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措施。
第二种是战略管理方法。
战略管理方法是以长远发展为导向进行决策和规划。
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并实施相应的措施。
战略管理方法能够帮助企业在动态环境下,明确发展方向,避免盲目跟风和盲目扩张。
第三种是绩效管理方法。
绩效管理方法是通过设定合理的绩效指标,对企业进行评估和监控。
企业需要制定关键绩效指标,对各岗位和部门进行绩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技能培训课件之动平衡和静平衡 (一)

技能培训课件之动平衡和静平衡 (一)技能培训课件之动平衡和静平衡动平衡和静平衡是机械设计领域中最为基础的概念之一,涉及到机械系统内部各种部件的运动状态分析及其受力和力矩分析。
掌握动平衡和静平衡的理论和应用不仅对于机械设计工程师及机械相关专业的同学们非常重要,还与我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本文将重点介绍动平衡和静平衡的概念、原理及其应用。
一、动平衡动平衡指的是机器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惯性力和离心力所导致的不平衡现象。
当机器发生不平衡现象时,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会对机器系统的运行造成极大影响,且不平衡状态下机器的寿命也会大大缩短。
动平衡的目的是使机器在高速旋转时达到平衡状态,消除由于机器内部不平衡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确保机器的顺畅运行。
动平衡通常通过增加或者减少旋转体质量的方法来实现,也可通过重新分布旋转体质心的位置来实现平衡。
二、静平衡静平衡指的是机械系统内部部件在静止状态下的平衡状态。
当一个机械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其内部各种部件的质量分布和连接方式将对其平衡状态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静平衡分析。
静平衡的目的是保证机械系统内部各种部件在静止状态下的平衡,防止因为静不平衡给机械系统带来位移和弯曲,从而保证机械系统的正常运转。
静平衡通常通过调整内部各种部件的质量分布和连接方式,来实现静止状态下的平衡状态。
三、动平衡和静平衡的应用动平衡和静平衡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各个领域如航空、汽车、高速列车、制造业等,以下列举一些实际应用场景:1.汽车轮胎动平衡:汽车前轮绕其轴线旋转会因为轮重分布的不平衡而产生振动。
汽车轮胎动平衡通过增加或者减少轮胎内的质量,使轮胎达到平衡状态,消除振动和噪音,从而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2.飞机引擎动平衡:飞机引擎转动时,受力平衡不良会导致机体连带产生振动,可能会对飞机的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需要对飞机的引擎进行动平衡测试,通过调整各个部件的重量分布确保稳定的机身。
3.制造业生产中的静平衡: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对量产的机械部件进行静平衡测试,确保各个部件的平衡状态达到标准要求,从而保证生产的机械产品质量可控。
动平衡理论与方法讲解

动平衡理论与方法讲解一、动平衡理论的基本原理动平衡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组织或系统都有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存在,当各要素处于合理的动态平衡状态时,组织将发展壮大,反之则会出现失衡现象。
基于这一理论,动平衡理论提出了管理者应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组织结构和流程,以实现组织的动态平衡。
二、动平衡理论的核心要素1.战略目标:组织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实现动态平衡的基石。
管理者应根据市场变化和内外环境的变化,制定合适的战略目标。
2.资源配置:指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不同的业务和部门,以实现组织整体的均衡发展。
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绩效。
3.组织结构:指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关系和分工。
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促进信息流通、决策快速、资源协调。
4.流程优化:指对组织内部的各个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浪费。
三、动平衡实施方法1.战略规划:组织应根据市场变化和内外环境的变化,制定合适的战略目标。
同时,要确立清晰的愿景和使命,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资源管理: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发挥资源的最大价值。
管理者应全面考虑各种资源的配置,包括人力、物力、财务等,并根据业务需求调整资源配置比例。
3.组织结构优化:组织结构应根据业务发展和变化不断优化和调整。
要合理分配工作职责,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要保持组织的灵活性,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4.流程改进:通过对组织内部的各个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可以采用流程再造、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等方法,深入研究并修改环节中的问题点,减少浪费和缺陷。
综上所述,动平衡理论与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组织结构和流程,实现组织的动态平衡。
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注重战略规划、资源管理、组织结构优化和流程改进,以提高整体绩效和竞争力。
轴系动平衡理论及技巧

4 机械滞后角
不平衡分量超前轴承振动或轴颈振动位移值δ角称为“机械 滞后角”。在强迫振动中,由于阻尼的存在,振动的相位与不平衡 的相位存在时间上的滞后。当转速远低于临界转速时,滞后角为零, 在临界转速处,滞后角等于90°,当转速远高于临界转速时,滞后角 等于180°。动平衡时就是由滞后角推算出不平衡的方向,即从振 动高点顺转向机械滞后角的位臵为转子不平衡位臵。
TPRI
二、刚性转子动平衡
1 刚性转子动平衡原理
(1)对于刚性转子,无论转子上不平衡如何分布,都可以在任意 两个垂直于轴线的平面内加上平衡加重而使转子得到平衡。 (2)转子的不平衡可以分解为静不平衡和动不平衡,因而只要在 转子上加上对称重量消除了静不平衡,加上反对称重量消除动不 平衡,整个转子也就获得了平衡。 (3)刚性转子的平衡与转速无关,在某一转速加重而得到平衡后, 在另一转速下也将是平衡的。这是因为不平衡与加重所产生的平 衡力同样与转速平方成正比。
2 刚性转子动平衡方法
(1)测幅平衡法 动平衡中只测振幅,一般采用的方法为试加重量周移法、三 点法和二点法等。
TPRI
(2)测相平衡法 a、单平面测相平衡法步骤 ①转子不加重,第一次启动至额定转速或选定转速,测取原始振动 A0; ②在转子上试加重量P; ③第二次启动转子,升至额定转速或选定转速,测取振动A1 ④转子上应加平衡重量: Q= -A0P/(A1-A0) 4-1 转子上试加重量所产生的振动矢量,或加重效应: ΔA= A1-A0 4-2 影响系数: = ΔA/P 4-3 平衡重量: Q= -A0/ 4-4 若加重Q1,则残余振动: AS= Q1+A0 45
TPRI
读出相位角即振动探头到振动高点之间夹角,逆转向计算。 振动探头可以变化,相对转子无相应关系,而键相探头在测振过 程中位臵一旦定下后,不允许再变动。 转子上用键相槽作脉冲标志,一般存在键槽宽度的前后沿问 题,从前沿还是后沿触发仪表面板上有选择开关。一般规定前沿, 误差为键槽宽对应的圆周角。 键相的测量通常采用的是电涡流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
动平衡原理

现场动平衡原理§-1基本概念1、单面平衡一般来说,当转子直径比其长度大7〜10倍时,通常将其当作单面转子对待。
在这种情况下,为使偏离轴心的转子质心恢复到轴心位置,只需在质心所处直径的反向任意位置上安放一个同等力矩的校正质量即可。
这个过程称之为“单面平衡”。
2、双面平衡对于直径小于长度7〜10倍的转子,通常将其当作双面转子对待。
在双面转子上,若有两块相等的质量配置在轴线两端且轴心对称的位置上,此时转子不存在质心偏离转轴问题,即静态平衡。
然而,一旦转动起来,这两块质量各自产生的离心力构成一个力偶,惯性轴与转动轴不再重合,导致轴承受到猛烈振动;或者惯性轴与转动轴相倾斜,并且两块质量也不对称,造成质心偏离轴线,这是双面转子实际中存在的最为普遍的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必须通过转动时的振动测量并且至少在两个平面上安放校正质量才能消除。
这个过程称为“双面平衡”。
§-2平衡校正原理为了确定待平衡转子校正质量的大小和位置,现场动平衡情况下,利用安放试探质量的方法,临时性地改变转子的质量分布,测量由此引起的振动幅值和相位的变化,由试探质量的影响效果确定出真正需要的校正质量的大小和安放位置。
轴承上任意一点都以与转速相同的频率,周期性地经历转子不平衡产生的离心力。
所以,在振动信号频谱上,不平衡表现在转动频率处振动信号增大。
一般在转子轴承外壳上安置一个振动传感器,测量不平衡引起的振动。
转频处的振动信号正比于不平衡质量产生的作用力。
为了测量相位及转频,还要使用转速传感器。
本仪器使用激光光电转速传感器,以反光条位置作为振动信号相位参考点,从而确定出转子的不平衡角度。
综上所述,利用不平衡振动的幅值和相位可分别确定平衡校正力矩和相对于试重质心位置的校正角度。
校正半径选定后,即可依校正力矩和角度计算出校正质量的大小和安置位置。
§-3平衡步骤1、平衡前提(1)确定转子为刚性转子(2)确定转子存在不平衡故障不平衡属于低频故障,当5Hz〜1KHz的通频振动(位移峰峰值或速度有效值)较正常值有明显增大时,说明设备有低频类故障在发展。
动平衡与静平衡理论的方法及区别

3.1.2 刚性转子的平衡方法
凡工作转速高于第一阶临界转速(no>ncr1),且
挠曲不严重的转子均可视为刚性转子,(对于较短较粗
的转子,如风机、电动场平衡。
一、试加重量的选择
利用试加重量,使机组振动振幅发生变化,以求得 不平衡质量与振幅之间的对应关系,即知晓单位不平衡 重会引起多大的振幅变化。若试加重量选得太小,振幅 变化不显著(不灵敏),选得太大,且加重角度不合适, 会造成启动紧张升速困难(机组振动振幅过大不安全), 因此正确选择试加重量的大小和加重方位至关重要,它 有利于减少机组平衡启停次数,缩短平衡时间。
精品文档
(一)根据经验公式求得试加重量大小
P 1.5 A0W
R
n
2
3000
上式对n=3000r/min机组较为合适,
式中
A0—原始振幅(μm); R—加重半径(mm);
W—转子重量m(Kg)
精品文档
(二) 试加重量位置(方位)选择的原则
到目前为止,试加重量的方位选择主要依靠 经验
• 一般其不平衡重量超前测振点130~150º。
差也很大( A0 B0 )图3-16)A端加(动.静)
(6)
A0
、B 0
之间夹角接近90º,A 0 、B 0 A0
的振幅值
相差很大(图3-17)。在A端加平衡质量(动.静)
精品文档
由图3-15—图3-17可以看出,当 A 0 、B 0
的振动幅值相差很大,不管之间的夹角如何,
都是一侧不平衡,只要在一侧加(或减)平衡
方向相反的力
F2
、 F2
,则
F1
、F2
、 F2
、
F2
四个力组成
动平衡基础知识

动平衡基础知识
嘿,朋友!咱今天来聊聊动平衡这档子事儿。
您知道不,就像咱走路得两条腿一样稳当,机器运转也得讲究个平衡。
动平衡啊,简单说,就是让转动的部件在工作的时候不晃悠、不闹腾,稳稳当当干活儿。
比如说,汽车轮子要是动平衡没做好,那开起来可就像醉汉走路,颠得慌,还费轮胎呢!您想想,要是您坐车上,一路“蹦迪”,这得多难受呀!
再好比那飞机的螺旋桨,要是不平衡,那飞起来还不得像个没头的苍蝇,乱晃悠?这多危险呐!
动平衡的关键,就在于找到不平衡的地方和多少。
这就像给病人看病,得先找出病根儿来。
一般呢,是通过专门的仪器来检测,这仪器就像医生的听诊器,能把机器的“毛病”听出来。
检测出来不平衡的量之后,就得想办法解决。
这就跟咱减肥似的,多的地方得减掉,少的地方得补上。
有时候是在部件上加点配重,有时候得调整一下结构。
您可能会问啦,那怎么知道加多少配重,加在哪儿呢?这可就得靠技术和经验啦。
就像大厨做菜,盐放多少,火候怎么掌握,那都是功夫。
而且啊,不同的机器,动平衡的要求还不一样。
精密的仪器,那要
求就跟处女座似的,一点偏差都不行;而一些粗重的设备,可能要求
就没那么严苛,但也不能太离谱呀!
您说,要是一个大工厂里的机器都动平衡不好,那声音不得跟交响
乐似的,乱哄哄,工人师傅能受得了?生产出来的东西能靠谱?
所以说呀,动平衡可不是小事儿,它关系到机器的寿命、工作效率,甚至咱们的安全。
咱可得重视起来,不能马虎!
总之,动平衡这事儿,看似复杂,其实搞明白了也不难。
只要用心,就能让机器乖乖听话,稳稳当当干活儿!。
动平衡的原理和作用

动平衡的原理和作用动平衡是指力的平衡状态,即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动平衡原理是基于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一个物体如果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动平衡的作用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包括力学、电路、流体力学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动平衡原理和作用。
一、动平衡原理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一个物体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也就是动平衡原理的基本原理。
在力学中,动平衡原理可以应用于各种平衡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1.静态平衡静态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受外力和外力矩的影响。
静态平衡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合力为零,合力矩为零。
合力为零意味着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之和为零。
当物体的总外力为零时,物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受力平衡,不存在加速度。
合力矩为零表明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矩之和为零。
在平衡状态下,物体不会发生旋转,其各个部分合力矩相等。
2.动态平衡动态平衡是指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总受力为零。
在动态平衡中,物体保持了一定的速度和方向,受力合力为零。
二、动平衡的作用动平衡在力学、电路和流体力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1.力学中的作用在力学中,动平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机械平衡:机械平衡是指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下,受力合力为零。
机械平衡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机械设备的设计、桥梁的建设等。
只有在机械平衡的情况下,物体才能保持稳定的状态,不会倾斜或摆动。
(2)力学系统的设计:力学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各个部件的力学平衡情况,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例如,汽车的悬挂系统需要保持平衡,以保持车身稳定;摩托车的转向系统需要动平衡设计,以确保行驶的平稳。
2.电路中的作用在电路中,动平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电路平衡:在电路中,动平衡可以用于分析和设计平衡电路。
平衡电路是指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或电压相等,从而达到合适的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