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考试法律基础知识练习题

合集下载

辅警基础知识题法律基础

辅警基础知识题法律基础

辅警基础知识题法律基础一、引言辅警作为公安机关的重要一员,在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合格的辅警,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辅警应该掌握的一些法律基础知识,并通过题目的形式进行讲解,帮助辅警加深对法律的理解,提高工作能力。

二、题目一:刑法基础1.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需要具备故意要占有他人的财物;客观方面需要具备实施盗窃行为,即实施非法侵占、非法转移、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

2.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需要具备故意抢劫他人财物;客观方面需要具备使用暴力或者胁迫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携带工具、武器等实施抢劫行为。

三、题目二:治安管理基础1.如何判断一起行为是否属于寻衅滋事?寻衅滋事是指一些明显无聊、无事生非的行为。

判断是否属于寻衅滋事,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是否有人扰乱治安秩序;–是否有人采取肢体冲突等行为影响公共场所的正常秩序;–是否有人故意挑衅、辱骂他人。

2.辅警如何处理闹事事件?辅警在处理闹事事件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及时与当地派出所联系,并报告事件的具体情况;–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维护秩序,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劝阻、调解等;–协助公安机关对闹事者进行处罚。

四、题目三:法律知识1.什么是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是指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采取的合法行为。

在紧急避险的情况下,常见的一些行为包括:阻止他人犯罪、保护自己的人格权、处置危险物品等。

2.辅警在执法过程中如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辅警在执法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具体做法包括:–尊重当事人的人权,确保当事人的人身安全;–公平、公正地处理案件,不得歧视或虐待当事人;–依法告知当事人相关权利义务,确保当事人享有正当的辩护权和申诉权;–在必要时,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当事人维护自己的权益。

辅警招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人民警察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题后

辅警招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人民警察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题后

辅警招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人民警察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需要继续盘问的,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将继续盘问时间延长至( )小时。

A.48B.24C.72D.12正确答案:A解析:《人民警察法》第9条规定,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48小时,并应当留有盘问记录。

对于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

对于不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

知识模块:人民警察法基础知识2.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依法应履行的职责的有( )。

A.对被判处管制的罪犯执行刑罚B.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执行刑罚C.对被判处没收财产的罪犯执行刑罚D.对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正确答案:B解析:《人民警察法》第6条规定,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执行刑罚属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依法应履行的职责。

AD项由司法行政机关执行司法矫正,C项由人民法院执行。

知识模块:人民警察法基础知识3.下列情形中,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使用武器错误的是( )。

A.遇有拒捕B.遇有拒捕、暴乱、越狱C.遇有犯罪嫌疑人不听指挥逃窜D.遇有抢夺枪支正确答案:C解析:《人民警察法》第10条规定,遇有拒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武器。

知识模块:人民警察法基础知识4.某区公安局民警程某认为已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的精神病人黄某需要送往指定单位、场所加以监护,应当报经( )批准。

A.县公安局B.县政府C.县卫生局D.办案部门正确答案:A解析:《人民警察法》第14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需要送往指定的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

辅警招聘法律基础知识题库(多选题及判断题)

辅警招聘法律基础知识题库(多选题及判断题)

公安局辅警招聘考试题库《综合理论知识》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工作基本知识D. 驱逐出境公安局辅警招聘考试题库《综合理论知识》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工作基本知识多选题1. 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是()。

A.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B.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C. 尊重法律、维护法律D. 严格执法、公平正义正确答案为:A,B。

2. 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需要准确把握的基本内涵是()。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树立和维护法律的权威C. 自觉接受监督D. 严格依法办事正确答案为:A,B,D。

3. 执法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

A. 立党为公B. 执政为民C. 依法治国D. 以德治国正确答案为:A,B。

4. 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也包括要尊重和保护()以及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

A. 行政相对人B. 违法行为人C. 犯罪嫌疑人D. 被告人E. 服刑人员正确答案为:A,B,C,D,E。

5. 公安民警要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做到()。

A. 权力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赋予该项权力的目的B. 案件具体情况与处理结果轻重幅度相当C. 同样情形同样处理D. 保证权力能够自由地行使正确答案为:A,B,C。

6. 严格执法的含义是()。

A. 职权由法定B. 有权必有责C. 用权受监督D. 违法受追究正确答案为:A,B,C,D。

7. 公平正义理念的主要含义是()。

A. 合法合理B. 平等对待C. 及时高效D. 程序公正正确答案为:A,B,C,D。

8. 公安民警如何做到秉公执法?()A. 要出于公心,维护公益B. 要摒除邪恶,弘扬正气C. 要克服己欲,排除私利D. 要态度公允,不偏不倚正确答案为:A,B,C,D。

9. 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容的思想主要表现形式有()。

A. 改革创新意识不强B. 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C. 特权思想严重D. 群众观念和人权意识淡薄正确答案为:A,B,C,D。

10. 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内涵是()。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模拟考试题(九)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模拟考试题(九)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模拟考试题(九)姓名: ____________ 年级: 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总共40题,共40分)1.甲意图杀死其妻子,某日误以碱面为砒霜投放入其妻将要吃饭的碗中,其妻子吃后安然无恙。

甲的行为()o (1 分)A属于对象错误B属于故意犯罪C属于意外事件D不构成犯罪2.下列属于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的是()。

(1分)A维护社会治安秩序B打击高利润经营活动C引导文化市场秩序D维护市场公平竞争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

(1分)A说明情况B出示相应证件C负责人批准D对方同意4.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使用社会企事业组织或个人的交通工具,造成损失的,()。

(1分)A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给予赔偿B由该人民警察给予赔偿C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给予赔偿,该人民警察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D由交通工具所有人承担5.(),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必要时可以实行交通管制。

(1分)A派出所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及其派出机构D公安部6.人民警察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分子伤亡的,应当立即向()或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报告(1分)A上级公安机关D程序公正68.公安民警如何做到秉公执法?()(1分)A要出于公心,维护公益B要摒除邪恶,弘扬正气C要克服己欲,排除私利D要态度公允,不偏不倚69.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容的思想主要表现形式有()。

(1分)A改革创新意识不强B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C特权思想严重D群众观念和人权意识淡薄70.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内涵是()。

(1分)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树立和维护法律的权威C严格依法办事D公正执法三、判断题(总共30题,共30分)71.甲因两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拟对其分别处以1000和1500元的罚款,合并执行,则其享有听证的权利。

公安辅警考试基础知识真题

公安辅警考试基础知识真题

公安辅警考试基础知识真题
第一部分:法律知识
1.在处理境外人员违反我国法律案件时,公安辅警应遵守的法律依据是
什么?
2.《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辅警在执行职务时,应当遵守哪些法定程
序?
3.公安辅警在侦查犯罪嫌疑人时,可以采取哪些必要措施?
第二部分:警务知识
1.公安辅警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判断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2.作为一名公安辅警,应当掌握哪些应急处理技巧?
3.在执勤过程中,公安辅警如何有效应对突发情况?
第三部分:公安管理知识
1.《公安机关待遇条例》中规定,公安辅警的工作待遇包括哪几个方面?
2.公安辅警在工作中如何加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
3.在处理案件中,公安辅警应如何保护事关国家机密的相关信息?
第四部分:执法知识
1.公安辅警在巡逻和维护治安秩序时,应当注意哪些执法原则?
2.在处理交通事故现场时,公安辅警应当如何维护现场秩序?
3.公安辅警执行任务时,如何避免冲突和矛盾的产生?
总结:
综上所述,公安辅警考试基础知识真题涵盖了法律、警务、公安管理和执法等
方面的内容。

希望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能够认真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安辅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辅警招聘法律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

辅警招聘法律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

公安局辅警招聘考试题库《综合理论知识》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工作基本知识单选题1.()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依法治国B.文明执法C.尊重人权D.坚持党的领导正确答案为:A。

2.依法治国首先是()。

A.依法治权B.依法治民C.提高全民守法意识D.有效管理国家正确答案为:A。

3.()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C.宪法至上D.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确答案为:A。

4.()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依治理念的本质特征。

A.执法为民B.依法治国C.民主自由D.服务大局正确答案为:A。

5.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A.为人民服务B.人权至上C.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D.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正确答案为:D。

6.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B.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D.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正确答案为:B。

7.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A.文明执法B.依法执法C.以人为本D.以法律为准绳正确答案为:C。

8.一切执法行为都必须严格遵守()。

A.领导批示B.文件规定C.法学理论D.法律规定正确答案为:D。

9.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A.政治路线B.根本宗旨C.任务D.奋斗目标正确答案为:B。

10.()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A.依法治国B.公平正义C.执法为民D.服务大局正确答案为:B。

11.公平正义的首要内容是确保()。

A.一切行为让群众满意B.一切结果符合法律规定C.一切行为让领导满意D.一切行为符合法律规定正确答案为:D。

辅警综合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辅警综合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辅警综合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常识题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具体时间是? A. 1920年7月1日 B. 1919年5月4日 C. 1921年7月1日 D. 1921年5月4日答案:C. 1921年7月1日2.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 A. 尼罗河 B. 亚马逊河 C. 长江 D.黄河答案:A. 尼罗河3.我国的首都是? A. 上海 B. 广州 C. 北京 D. 天津答案:C. 北京4.《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A. 吴承恩 B. 施耐庵 C. 罗贯中 D. 陆游答案:C. 罗贯中二、法律知识题1.我国的刑法典有几部? A. 1部 B. 2部 C. 3部 D. 4部答案:B. 2部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我国哪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 A. 国务院 B. 最高人民法院 C. 最高人民检察院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公民的权利主要来源于? A. 国家赋予 B. 个人努力 C. 家庭资源 D. 各种社会关系答案:A. 国家赋予4.《刑法》中规定的财产刑包括? A. 罚金 B. 没收财产 C. 拘役 D. 集体工作答案:A. 罚金,B. 没收财产三、常识题1.我国的国旗与越南国旗区别在哪里? A. 星星颜色不同 B. 星星排列不同 C. 颜色不同 D. 红旗上面有黄色小星星答案:A. 星星颜色不同2.我国的国徽中主要含义是? A. 积极向上,要勇往直前 B. 团结一致,力争上游 C. 五星红旗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B. 团结一致,力争上游3.中国的首富是? A. 马化腾 B. 马云 C. 许家印 D.张近东答案:B. 马云4.世界上最长的城市在哪里? A. 东京 B. 上海 C. 马尼拉 D. 墨西哥城答案:D. 墨西哥城四、法律知识题1.公民对合法的行政行为,可以申请什么? A. 重新考虑 B. 收回处罚 C.监督管理 D. 评估后实行答案:A. 重新考虑2.在公民的基本人格权中包括? A. 身心健康权利 B. 自由权 C. 结婚权 D. 精神修养权答案:A. 身心健康权利,B. 自由权3.公民必须服从? A. 国家机关 B. 法律 C. 社会事务 D. 上级领导答案:B. 法律4.公民应当尊重? A. 办公活动 B. 法律行为 C. 社会政策 D. 社会人士答案:B. 法律行为五、常识题1.现金消费时,最好找回? A. 钱 B. 钱币 C. 财产 D. 预算答案:A. 钱2.犯罪行为中,危害最大的是? A. 犯罪理据 B. 犯罪动机 C. 犯罪构词 D. 犯罪情节答案:B. 犯罪动机3.经济不景气时,如何处理资本?A. 减去资本,留下利润B. 保留资本,完成项目 C. 增加资本,寻求支持 D. 控制资本,稳定经济答案:D. 控制资本,稳定经济4.环境问题对社会的影响是? A. 不明显 B. 较小 C. 一般 D. 严重答案:D. 严重结语通过以上测试题,您能对辅警综合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有所掌握。

公安辅警考试基础知识题库

公安辅警考试基础知识题库

公安辅警考试基础知识题库一、法律法规类1.《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执行公安任务,依法行使警察权。

其职责主要包括什么?2.《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了哪些行为构成违法?3.《刑法》中明确规定了人员非法拘禁的构成要件是什么?4.《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行人、车辆在道路上的行为有哪些规定?二、警务知识类1.请简述你对巡逻工作的理解,以及巡逻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2.在开展交通执法活动中,你认为执法人员应该如何与当事人沟通,维护好秩序?3.参与抓捕行动时,应该注意哪些关键步骤和安全措施?4.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三、应急处理类1.请简要介绍一下急救知识中的心肺复苏(CPR)流程及注意事项。

2.在火灾现场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进行有效的灭火?3.在突发事件中,如何正确组织疏导群众,减少伤亡?4.遇到交通事故时,如何妥善处理现场,及时报警,保护现场?四、道德伦理类1.在执法过程中,你觉得遇到挑衅、暴力等情况应该如何处理?2.在处理纠纷或矛盾时,如何保持中立、客观,不偏不倚?3.警务工作中,保密工作至关重要,请阐述你对保密工作的理解和做法。

4.作为一个公安辅警,你认为自己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和素养?五、其他1.请描述一次你参与的警务实践活动,以及收获和体会。

2.作为一名公安辅警,你觉得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是什么?3.如何看待当今社会上的治安形势?作为一名公安辅警要有怎样的应对之策?4.在日常的工作中,你认为与他人合作时最重要的是什么?如何保持良好的团队合作状态?以上题目仅为示例,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还应该增加其他相关题目,全面复习考试内容。

这份题库可以帮助公安辅警备考相关知识,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提高道德素养,从而更好地履行公安辅警的职责。

贯彻好“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维护社会治安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意:以上题目和答案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以当地公安机关发布的规定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警考试法律基础知识练习题
我国现行宪法的实施保障之一是,宪法规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各民主党派
【答案】B。

解析:根据《宪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时,明确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宪法的实施的职权。

《宪法》第六十七条又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监督宪法的实施,保证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得以经常性地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A.国防部
B.国家主席
C.国务院
D.中央军事委员会
【答案】D。

解析:《宪法》第九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中央军事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

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

中央军事委员会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性质是()。

A.基层行政机关
B.基层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
C.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
D.基层干部的独立王国
【答案】C。

解析:《宪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宪法在国家统一的法律体系中处于()地位,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A.重要
B.核心
C.首要
D.突出
【答案】B。

解析:宪法是确立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与政策,调整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基本关系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在国家统一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

故本题答案选B。

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监察部
D.纪律检查委员会
【答案】B。

解析:《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故本题答案选B。

我国刑法规定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

A.已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
C.已满16周岁
D.已满18周岁
【答案】A。

解析:我国刑法将自然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分为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限制刑事责任年龄和完全刑事责任年龄三个阶段,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为限制刑事责任年龄,故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已满14周岁。

故本题答案为A。

下列成立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

A.甲6岁,写了一首儿童诗歌
B.甲与乙在媒人的主持下交换定情戒指
C.甲竭力劝说乙买房,并说现在不买以后肯定涨价
D.甲对乙说,如果你这次考试过了,我将考虑把房子卖给你,后来乙通过考试了
【答案】A。

解析:《民法通则》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可总称为民事关系,民事关系是一种社会生活关系,但并非所有的社会生活关系都是民法调整的对象,只有民法所规定的才受民法所调整,其他的社会生活关系受道德、习惯等的调整。

《著作权法》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A项中甲根据《著作权法》拥有该诗歌的著作权,成立民事法律关系;B项中甲乙的行为属于婚恋行为,法律一般不进行调整;CD两项都没有具体的意思表示,没有追求民事法律效果,不构成民事法律关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甲乙二人同在山坡上放羊,乙的羊混入甲的羊群,甲不知,赶羊回家入圈。

甲的行为属于()。

A.拾得遗失物
B.不当得利
C.无因管理
D.授权行为
【答案】B。

解析:甲不知乙的羊混入自己的羊群,甲的行为不构成有意识的“拾得”或“无因管理”。

授权行为,在民法上一般指授予代理权,由代理人为本人为民事法律行为。

本案中,很明显也不存在这种问题。

据此,排除选项A、C、D项。

《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据此,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而获得利益并使他人利益遭受损失的事实。

甲没有合法根据获取乙的羊的所有权,并使得乙受到损失,因此甲的行为构成不当得利。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法具有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法的这种功能表现为( )。

A.法的普遍性
B.法的一般性
C.法的规范性
D.法的程序性
【答案】C。

解析:法的规范性是指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

故本题答案选C。

监护人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必须( )。

A.征得被监护人同意
B.经被监护人所在单位批准
C.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
D.经法院判决认定
【答案】C。

解析:《民法通则》第十八条: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下列情况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是()。

A.一般的涉外案件
B.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C.基层法院对管辖权有争议的案件
D.当事人双方约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答案】B。

解析:《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一)重大涉外案件;(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 )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A.十五日
B.十日
C.三十日
D.二十日
【答案】A。

解析: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故本题选A。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实行()。

A.委员会制
B.行政首长负责制
C.分权制
D.混合制
【答案】B。

解析:行政首长负责制指由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首长对本政府或本部门的工作负全面责任的制度。

这是一种适合于中国行政管理的政府工作责任制。

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

同时,行政首长负责制也是民主集中制的一种形式,是与集体领导相结合的。

故本题答案选B。

甲某为了要男孩,将妻子刚生下的女婴扔进小河里淹死。

甲某犯有( )。

A.过失杀人罪
B.故意杀人罪
C.遗弃罪
D.虐待罪
【答案】B。

解析:甲某对女婴的死,主观上是积极追求,为直接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杀人行为,应构成故意杀人罪。

故本题答案为B。

不满( )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A.14
B.16
C.18
D.10
【答案】A。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